首页 理论教育 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测定

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测定

时间:2022-05-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乙型病毒性肝炎系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以乏力、消化道症状、尿黄、肝大及肝功能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目前认为HBV本身并不引起明显的肝细胞损伤。肝细胞损伤主要由免疫病理引起,即HBV感染后须经宿主的免疫应答引起病变,并使疾病进展。HBV可经性接触传播,西方国家将慢性乙型肝炎列入性接触传播疾病。吸毒者、性传播疾病病人、性滥者为高危人群。

二、乙型病毒性肝炎

【概述】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系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以乏力、消化道症状、尿黄、肝大及肝功能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病例有发热和黄疸;少数病例病程迁延转为慢性,或发展为肝硬化肝癌;重者病情进展迅猛可发展为肝功能衰竭;另一些感染者则成为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

1.病原 在HBV感染者的血清中存在3种不同形态的病毒颗粒:小球形颗粒(直径22nm)、管状颗粒(直径22nm,长度50~230nm)和Dane颗粒(直径42nm,完整的HBV颗粒),前二者由HBV的外膜蛋白构成,无传染性,Dane颗粒由外膜和核心两部分组成。

HBV颗粒的外膜蛋白为脂质双层结构,含蛋白质、糖类及脂质。由S基因编码而成。核心部分主要由核心蛋白组成,其中央为乙肝病毒核酸(HBV-DNA)及DNA聚合酶。HBV-DNA是一种部分双链环状DNA,其中长链(负链)长度固定,约由3 200个核苷酸组成。短链长短不一,为长链的50%~80%。HBV长链含有全部编码乙型肝炎病毒蛋白的基因密码,核苷酸序列至少有4个开放读码框(ORFs):C、P和S基因分别编码核壳、P蛋白和外膜蛋白,另有X基因。

HBsAg有4个主要亚型:adw、adr、ayw和ayr。在我国长江以北以adr占优势,长江以南adr、adw混存,在新疆、西藏自治区本地民族中ayw占优势。不同亚型的临床意义尚不很清楚。根据HBV全基因序列差异≥8%或S区基因序列差异≥4%,目前HBV分为A~H 8个基因型

HBV的抵抗力较强。煮沸10min、高压蒸汽消毒或65℃10h可以灭活;对0.5%过氧乙酸、苯扎溴铵(0.2%新洁尔灭)和3%漂白粉液(均30min)敏感。不能加热的物品可用次氯酸、戊二醛、甲醛等消毒。

2.发病机制 HBV侵入人体后,与肝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脱去包膜,穿入肝细胞质内,然后脱去衣壳,成为松弛环状DNA(rcDNA)。部分双链环状HBVDNA进入肝细胞核内,在宿主酶的作用下,以长链DNA为模板延长正链,形成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以cccDNA为模板,在宿主RNA聚合酶Ⅱ的作用下,转录形成2.1kb、3.5kb、2.4kb和0.8kb的mRNA。其中3.5kb的mRNA具有HBV-DNA序列上全部遗传信息,称为前基因组RNA。cccDNA半寿(衰)期长,很难从体内彻底清除。目前认为HBV本身并不引起明显的肝细胞损伤。肝细胞损伤主要由免疫病理引起,即HBV感染后须经宿主的免疫应答引起病变,并使疾病进展。

3.流行病学

(1)传染源 主要是HBV无症状携带者(AsC)和急、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其传染性的强弱主要与血清病毒复制水平有关。

(2)传播途径 HBV主要经血和血制品、母婴、破损的皮肤和黏膜及性接触传播。HBsAg(+)母亲的子女出生后若未经乙肝免疫接种,则30%~40%HBsAg(+),而HBsAg(-)母亲的子女<10%。HBeAg(+)母亲的婴儿70%以上将在一年内HBsAg转阳,其中80%将成为AsC;抗HBe(+)母亲的婴儿仅约10%有一过性感染。母婴传播最重要的是发生在围生(产)期。HBV可经性接触传播,西方国家将慢性乙型肝炎列入性接触传播疾病。精液和阴道分泌物中含有HBsAg和HBV-DNA。日常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同一办公室工作、共用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唾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会传染HBV。经吸血昆虫(蚊、臭虫等)传播未被证实。

(3)易感人群 凡未感染过乙型肝炎也未进行过乙肝免疫接种者对HBV均易感。吸毒者、性传播疾病病人、性滥者为高危人群。免疫功能低下者、血液透析病人、部分医护人员感染HBV的机会和可能性亦较大。

(4)流行特征 乙肝呈世界性分布,按照流行率不同大致可分为高、中、低度3类流行区。西欧、北美和澳大利亚为低流行区;东南亚和热带非洲为高流行区。我国属高流行区,1992年把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管理,2002年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但仍有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约9 300万人。乙肝流行无一定的周期性和明显的季节性。

【临床表现】

潜伏期6周~6个月,一般为3个月左右。临床分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急性乙型肝炎

(1)急性黄疸型肝炎 按病程可分为3期,总病程2~4个月。①黄疸前期:起病较缓,主要为厌食、恶心等胃肠道症状及乏力。少数有呼吸道症状,偶尔可高热、剧烈腹痛,少数有血清病样表现。本期持续数天至2周。②黄疸期:巩膜及皮肤黄染明显,于数日至2周内达高峰。黄疸出现后,发热渐退,食欲好转,部分病人消化道症状在短期内仍存在。肝大,质软,有压痛及叩痛。有5%~10%的病人脾大。外周血白细胞一般正常或稍低,血清ALT升高10余倍至数十倍,急速发展的高水平胆红素血症表示病变严重,持续快速增高者警惕急性重型肝炎。HBsAg、HBeAg出现在发病前,抗HBe最早转换。此期持续2~6周。③恢复期:黄疸渐退,各种症状逐步消失,肝脾回缩至正常,肝功能恢复正常。本期持续4周左右。临床和血清学恢复后肝组织病变减轻,但充分恢复需在半年以后。

(2)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起病徐缓,症状类似上述黄疸前期表现,不少病人症状不明显,在普查或查血时,偶尔发现血清ALT升高,病人多于3个月内逐渐恢复,有5%~10%转为慢性肝炎。

2.慢性乙型肝炎 肝炎病程超过半年,亦可隐匿发病,常在体检时发现。部分患者症状多种多样,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消化功能紊乱症状多见,表现为食欲减退、厌油、恶心、腹胀、便溏等。多数病人有乏力、肝区不适。常于劳累、情绪改变、气候变化时症状加重。部分病人有低热及神经功能紊乱表现,如头昏、失眠、多梦或嗜睡、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急躁易怒、周身不适、腰腿酸软等。部分病人可有出血倾向,表现为齿龈出血、鼻出血、皮下出血点或淤斑。少数病人无任何自觉症状。中、重度慢性肝炎病人健康状况下降,可呈肝性病容,面色晦暗,可见肝掌、蜘蛛痣,肝脾肿大,质地中等或较硬,有触、叩痛,脾脏可进行性肿大。部分病人发生内分泌紊乱,出现多毛、痤疮、睾丸萎缩、男性乳房发育、乳头色素沉着,乳房可触及界限清楚的硬块。实验室检查显示ALT及胆红素反复或持续升高,AST常可升高,部分病人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也升高。胆碱酯酶及胆固醇明显减低时常提示肝损害严重。中重度慢性肝炎病人白蛋白(A)降低,球蛋白(G)增高,A/G比值倒置,γ球蛋白和IgG亦升高。凝血酶原的半衰期较短,能及时反应肝损害的严重程度,凝血因子Ⅴ、Ⅶ常减少。部分病人可出现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抗平滑肌抗体、抗线粒体抗体、类风湿因子及狼疮细胞等阳性。

肝外系统表现可发生于病毒性肝炎的任何病期,以慢性肝炎为多见。消化系统可有胆囊炎、胆管炎、胃炎、胰腺炎等;呼吸系统可有胸膜炎、肺炎肾脏可有肾小球肾炎肾小管酸中毒等;循环系统可有结节性多动脉炎、心肌炎、心包炎等;血液系统可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粒细胞缺乏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溶血性贫血等;皮肤可见痤疮、婴儿丘疹性皮炎、过敏性紫癜、面部蝶形红斑等;神经系统可有脑膜炎、脊髓炎、多发性神经炎、格林-巴利综合征等;还可有关节炎、关节痛等症。

根据病情的轻重程度可将慢性肝炎分为轻、中、重度。

(1)轻度慢性乙型肝炎 症状轻微、病情稳定,多半在健康检查时发现HBsAg(+)、ALT升高。有乏力症状,但大多数仍可完成日常工作,偶尔有上腹不适、消化不良、右上腹隐痛,一般无黄疸。肝组织轻微病变、慢性汇管区炎症,可有较轻的桥状坏死,可吸收修复,遗留纤维化。部分病人反复活动,不易恢复。

(2)中度慢性乙型肝炎 症状较明显,乏力、食欲差、腹胀、便溏等;肝脾可肿大。ALT和AST反复或持续升高,ALT/AST比率较急性肝炎低。可以无黄疸、黄疸或少数胆汁淤滞。

(3)重度慢性乙型肝炎 症状明显,乏力倦怠、食欲减退、腹胀,右上腹闷痛。可有黄疸、肝掌、蜘蛛痣、肝肿大、脾可扪及。血清ALT、AST持续升高、白蛋白轻度降低、球蛋白升高致A/G比值下降。

部分病人出现肝外症状:如皮疹、肾小球肾炎、多浆膜炎、甲状腺炎、血管炎、肺炎、一种或几种血细胞减少。少数可有程度不等的自身免疫现象。慢性肝炎的实验室检查异常程度参考指标见表2-1。

表2-1 慢性肝炎的实验室检查异常程度参考指标

img2

注:*用电泳法测定血清γ球蛋白;**有条件开展CHE检测的单位,可参考本项指标。
摘自2000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3.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 HBsAg(+),而HBeAg(-)(抗-HBe阳性或阴性)已超过6个月,病毒持续复制,病变长期活动,多年后易进展为严重肝病,这是一个特定的临床类型。我国HBeAg(-)慢性乙型肝炎绝大多数来自HBeAg(+)病例。由于前C/G 1896A点突变或基本C启动子变异,HBeAg不能表达,但HBV仍持续复制。HBeAg(-)慢性乙型肝炎有的病变轻微且长期稳定,有的ALT持续异常而病变进展;较多的是在不定的静息期中多次急性活动。病变很少能自发缓解。患者男性占优势,HBV感染病史较长,平均年龄较大,ALT异常的幅度较低,HBV-DNA水平≤1×106copies/ml占3/4,肝组织学改变比HBeAg(+)慢性乙型肝炎重。由于感染持续,病变反复活动呈侵袭性过程,发展至肝硬化、肝功能衰竭和原发性肝癌也较多。在我国约70%的肝硬化和HCC发生在HBeAg转换之后。对于此类患者抗病毒治疗的疗程需长,持续应答率较低。停药后复发率很高。

4.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隐匿性HBV感染的特征是肝内HBV-DNA持续存在,但病毒复制的基因表达低下,血清HBsAg(-)。可以表现为单一抗HBc(+)、抗HBs(+),抗HBc(+)和抗HBs(+)或3个抗体均(+)或HBV五项血清指标全阴性,但HBV-DNA(+)。由于PCR检测技术的高度发展,隐匿性HBV感染的流行率上升。临床诊断的隐匿性HBV感染病例主要以检出血清HBV-DNA为标志,一般感染水平很低,用灵敏度102~103copies/ml的PCR定量可以检出。HBV能长期低水平复制,但却很稳定的机制尚不明确。有些隐匿性HBV感染病例由于S基因变异致使HBsAg的抗原性改变,用常规检测试验HBsAg(-);另外大多数由于机体的免疫机制抑制病毒复制和HBsAg表达。其分子基础是cccDNA在肝细胞核内长期持续存在。

5.淤胆型乙型肝炎 患者同时具有乙型肝炎和肝内淤胆的特点。

(1)急性淤胆型肝炎 常急性起病,有时较隐匿。黄疸前期、黄疸期的症状体征类似急性乙型肝炎。血清氨基转移酶急速升高,血清胆红素持续上升。黄疸极期2~3周后精神食欲好转、ALT下降,但黄疸持续2~4个月,甚至更长,出现酶疸分离,凝血酶原时间不延长,或延长后可用维生素K纠正。有阻塞性黄疸的血清学特征,但影像学检查无肝外梗阻的表现。直接胆红素水平高,ALP、γ-GT、TBA、TC增高。可有皮肤瘙痒,脂肪性腹泻。急性淤胆型肝炎病程较长,恢复缓慢,一般需3~4个月,甚至迁延半年以上。多数可完全恢复,预后较好,很少复发。

(2)慢性淤胆型肝炎 患者全身情况尚好,肝脏肿大,血清直接胆红素占总胆红素的60%以上,凝血酶原活动度可一过性下降,用维生素K治疗1周左右可使其部分或完全纠正。同时注意排除其他肝内外梗阻性黄疸。肝炎肝硬化病例有深度黄疸时,多反映肝细胞坏死,常同时伴有PT延长,血清白蛋白下降。

病毒性肝炎肝内淤胆是肝细胞胆汁分泌系统的损害,并无胆小管阻塞性病变。肝组织学显示有肝细胞、毛细胆管和kupffer细胞胆色素沉积,同时存在轻重不等的肝组织炎症病变,炎症坏死是病毒性肝炎发生淤胆的原发因素。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摘自WS 299-2008)

1 诊断原则

乙肝的诊断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理学及影像学检查等进行初步诊断,确诊须依据血清HBV标志和HBV-DNA检测结果。

2 诊断分类

根据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等将乙肝分为不同临床类型,包括急性乙肝、慢性乙肝、乙肝肝硬化、乙肝病毒相关的原发性肝细胞癌等。

3 诊断

3.1 急性乙肝

3.1.1 近期出现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乏力和消化道症状,可有尿黄、眼黄和皮肤黄疸。

3.1.2 肝脏生化检查异常,主要是血清ALT和AST升高,可有血清胆红素升高。

3.1.3 HBsAg阳性。

3.1.4 有明确的证据表明6个月内曾检测血清HBsAg阴性。

3.1.5 抗-HBc IgM阳性1∶1 000以上。

3.1.6 肝组织学符合急性病毒性肝炎改变。

3.1.7 恢复期血清HBsAg阴性,抗HBs阳性。

3.1.8 疑似急性乙肝病例

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

3.1.8.1 同时符合3.1.1和3.1.3。

3.1.8.2 同时符合3.1.2和3.1.3。

3.1.9 确诊急性乙肝病例

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

3.1.9.1 疑似病例同时符合3.1.4。

3.1.9.2 疑似病例同时符合3.1.5。

3.1.9.3 疑似病例同时符合3.1.6。

3.1.9.4 疑似病例同时符合3.1.7。

3.2 慢性乙肝

3.2.1 急性HBV感染超过6个月仍HBsAg阳性或发现HBsAg阳性超过6个月。

3.2.2 HBsAg阳性持续时间不详,抗HBc IgM阴性。

3.2.3 慢性肝病患者的体征如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和肝、脾肿大等。

3.2.4 血清ALT反复或持续升高,可有血浆白蛋白降低和(或)球蛋白升高,或胆红素升高等。

3.2.5 肝脏病理学有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特点。

3.2.6 血清HBeAg阳性或可检出HBV DNA,并排除其他导致ALT升高的原因。

3.2.7 疑似慢性乙肝病例

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

3.2.7.1 符合3.2.1和3.2.3。

3.2.7.2 符合3.2.2和3.2.3。

3.2.7.3 符合3.2.2和3.2.4。

3.2.8 确诊慢性乙肝病例

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

3.2.8.1 同时符合3.2.1、3.2.4和3.2.6。

3.2.8.2 同时符合3.2.1、3.2.5和3.2.6。

3.2.8.3 同时符合3.2.2、3.2.4和3.2.6。

3.2.8.4 同时符合3.2.2、3.2.5和3.2.6。

2.鉴别诊断

(1)其他病毒引起的肝炎 较多见者为丙型肝炎,其他如:EB病毒引起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成人巨细胞病毒肝炎,单纯疱疹病毒、腺病毒、风疹病毒、麻疹病毒、黄热病毒、人免疫缺陷病毒及柯萨奇病毒B群均可引起肝脏损害及类似肝炎的表现,但各有其相应临床特点,血清病原学检查可资鉴别。

(2)其他肝胆疾病 如脂肪肝、药物性肝损害、乙醇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硬化性胆管炎、中毒性肝炎、肝豆状核变性及胆石症等均需鉴别。

(3)能引起ALT升高及肝脾大的疾病 如伤寒、斑疹伤寒、疟疾、华支睾吸虫病、布鲁氏杆菌病、慢性血吸虫病、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白血病、肝淀粉样变性和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及药物性肝损害等。

【治疗】

1.急性乙型肝炎的治疗 急性病毒性肝炎一般具有自限过程,注意适当休息,症状较重,有黄疸者应卧床休息。给予清淡、富含营养且易消化吸收的饮食,注意蛋白质及维生素的摄入。恶心、呕吐致影响进食、热量不足者应每日输液补充。根据病人不同征象采用相应的中药成方或辨证施治,对于缓解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是有利的。

绝大多数真正的急性乙型肝炎住院时或住院过程中HBV复制指标已转阴,因此不需要抗病毒治疗。病情严重者,复制指标阳性者可应用核苷类似物治疗。有慢性化倾向者可以抗病毒治疗。避免应用对肝脏有损害的饮食和药物。

2.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 治疗的总体目标: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消除HBV,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阻止疾病进展,减少和防止肝脏失代偿、肝硬化、HCC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

(1)基础治疗 充分合理的营养供给是对肝细胞再生的支持。应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蛋白质食物每日1g/kg可维持正氮平衡,动物蛋白需占50%以上。肝损害严重者可增至每日2g/kg。多种新鲜蔬菜、水果及坚果可提供足量维生素、微量元素及矿物质。热量以能维持标准体重为度,体重过高易发生脂肪肝,食糖太多可诱发糖尿病。

(2)抗病毒治疗

1)抗病毒治疗的一般适应证

一般适应证包括:①HBV-DNA≥105copies/ml(HBeAg阴性者为≥104copies/ml);②ALT≥2×ULN;如用干扰素治疗,ALT应≤10×ULN,血总胆红素水平应<2×ULN;③如ALT<2×ULN,但肝组织学显示Knodell HAI≥4,或≥G2炎症坏死。

具有①并有②或③的患者应进行抗病毒治疗;对达不到上述治疗标准者,应监测病情变化,如持续HBV-DNA阳性,且ALT异常,也应考虑抗病毒治疗。

此外,对年龄较大(>45岁)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该更加密切随访,必要时用活检明确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积极给予抗病毒治疗。

2)抗病毒治疗药物

A.干扰素 1992年我国和美国FDA先后分别批准IFN-α2a和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用法:5MU,常规每周3次注射,一般疗程为6个月。如治疗6个月无应答者,可改用其他抗病毒药物。长期使用IFN-α2a的病人有10%~20%产生中和抗体,IFN-α2b产生率低,为3%~5%。

聚乙二醇干扰素为IFN-α与聚乙二醇(PEG)联结而成,可保持IFN-α血药浓度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抗病毒的效果。用法:180μg,每周1次,至6~8周达血清稳态浓度,疗程1年。

干扰素的治疗应答:IFN-α的抗HBV效果主要取决于机体免疫应答被激发的程度,有很大的个体差异。约半数病例治疗开始后,ALT略升高,约20%治疗后5~8周肝脏炎症激活,ALT骤升并高于基础水平,这是免疫功能被激发的表现,预示可能会获得疗效。对于ALT上升过高者,可加用护肝降酶药物,不必停用IFN-α。如有血清胆红素升高,应严密监测,必要时停用IFN-α。对于基础肝病较严重者,应警惕肝功失代偿,及早处置。

干扰素抗病毒疗效的预测因素:有下列因素者常可取得较好疗效。①治疗前高ALT水平;②HBV-DNA<2×108copies/ml;③女性;④病程短;⑤非母婴传播;⑥肝细胞炎症坏死较重,肝脏纤维化程度轻;⑦对治疗的依从性好;⑧无HCV、HDV或HIV合并感染者;⑨HBV基因A型和B型;⑩治疗12周或24周时,血清HBV-DNA不能检出。其中治疗前HBV-DNA、ALT水平、患者的性别和HBV基因型是预测疗效的主要因素。

干扰素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①流感样症候群,表现为发热、寒战、头痛、肌肉酸痛和乏力等,可在睡前注射IFN-α,或在注射干扰素同时服用解热镇痛药,以减轻流感样症状。随疗程进展,此类症状可逐渐减轻或消失。②一过性骨髓抑制,通常发生在疗程的头2~3个月。主要表现为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停止IFN-α治疗后可恢复。③精神异常,可表现为抑郁、妄想、重度焦虑等精神病症状。④干扰素可诱导产生自身抗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甲状腺抗体、抗核抗体和抗胰岛素抗体。严重者应停药。⑤其他少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肾脏损害(间质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和间质性肺炎等,发生心血管并发症(心律失常、缺血性心脏病和心肌病等)、视网膜病变、听力下降等反应时,应停止干扰素治疗。

干扰素治疗的禁忌证:①绝对禁忌证包括妊娠、精神病史(如严重抑郁症)、未能控制的癫痫、未戒断的酗酒/吸毒者、未经控制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失代偿期肝硬化、有症状的心脏病、治疗前中性粒细胞计数<1.0×109/L和治疗前血小板计数<50×109/L。②相对禁忌证包括甲状腺疾病、视网膜病、银屑病、既往抑郁症史、未控制的糖尿病、未控制的高血压、总胆红素>51μmol/L者。

B.核苷(酸)类似物 目前已经批准临床应用或进入临床研究的核苷(酸)类似物药物分为3类:①L-核苷类,拉米夫定是原型,还包括其衍生物替比夫定、克拉夫定、恩曲赛他平(已批准治疗HIV/AIDS)等,都是属于胞嘧啶核苷类似物;②无环磷酸盐类,阿德福韦酯是原型,还包括其衍生物替诺福韦酯;③环戊烷类,恩替卡韦(ETV)是原型,属于鸟嘌呤核苷类似物。

a.拉米夫定(LAM) LAM的三磷酸化合物通过竞争性抑制HBV-DNA聚合酶,并参与新的HBV-DNA链合成过程,终止新的HBV-DNA链合成,从而阻止HBV-DNA的复制。但不能清除肝细胞内的cccDNA,所以在停用LAM后,HBVDNA又可再度复制,导致复发。LAM还可恢复乙型肝炎病人T细胞对病毒抗原的免疫应答。用法:成人每日1次,每次100mg,儿童剂量为3mg/kg(最高不超过100mg)。肾功能不全者按内生肌酐清除率相应调整剂量。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经治疗后HBV-DNA测不出,HBeAg/抗HBe血清转换,ALT正常后继续用药,每6个月监测1次共2次,仍保持上述应答水平者,可停药。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治疗后HBV-DNA测不出,ALT正常后继续用药,每6个月监测1次,共3次,仍保持疗效者可停药。停药后必须加强监测。

b.阿德福韦酯(ADV) ADV口服后,在体内转化为阿德福韦发挥抗病毒作用,竞争脱氧腺苷三磷酸底物,终止病毒DNA链延长。对人类DNA多聚酶抑制作用较弱,治疗剂量对正常细胞没有毒性。用法:成人每日1次,每次10mg。肾功能不全者按内生肌酐清除率相应调整剂量。疗程参考拉米夫定。

c.恩替卡韦(ETV) ETV是鸟嘌呤核苷类似物,在体内经磷酸激酶作用形成具有活性的三磷酸化合物,拮抗HBV所需天然底物脱氧鸟苷三磷酸(dGTP),抗病毒活性强。用法:成人每日1次,每次0.5mg,拉米夫定耐药病人每日1.0mg。须空腹或餐后2h口服,餐后即服会影响吸收。

d.替比夫定(LdT) LdT可快速强效抑制HBV病毒,是唯一被FDA批准的妊娠分类B级的核苷类似物(其他均为C级)。

耐药后的救援治疗见表2-2HBV耐药变异的处理策略。

表2-2 HBV耐药变异的处理策略

img3

注:LAM:拉米夫定;ADV:阿德福韦酯;ETV:恩替卡韦;TDF:替诺福韦;FTC:恩曲他滨;LdT:替比夫定;SFDA: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3)特殊情况处理

A.代偿期肝硬化的治疗 若ALT≥2×ULN,只要HBV-DNA可检测到应考虑治疗。若ALT正常或轻微升高,HBeAg阳性者HBV-DNA≥105copies/ml、HBeAg阴性者≥104copies/ml,可给予治疗。这些病人需长期治疗,应当优先选择阿德福韦或恩替卡韦;应用干扰素时宜从小剂量开始,耐受者逐渐增加至预定剂量,应谨慎使用,严密监测。

B.失代偿肝硬化的治疗 治疗指征是HBV-DNA阳性、ALT正常或升高,应尽快开始抑制病毒治疗。推荐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联合治疗。也可选用替比夫定、恩替卡韦,但目前尚缺乏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临床资料。

C.对于拟接受免疫抑制治疗或化疗的HBsAg阳性病人(包括HBV-DNA阴性、ALT正常者),开始治疗前应预防性给予抗HBV药物,直至免疫抑制治疗或化疗停止后至少12周。

D.对于HBV-DNA阳性肝移植病人,给予拉米夫定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治疗。对于肝移植超过12个月的病人,应用阿德福韦代替HBIG是一种经济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拉米夫定耐药者可选用已上市的其他核苷(酸)类似物联合治疗。

(3)免疫调节治疗 以胸腺肽α1(Tα1)最常用。Tα1可促进NK细胞和T细胞成熟,促使Th1细胞产生细胞因子IFNγ、IL-2和IL-12等,可能抑制HBV复制,增强CD8+CTL对感染肝细胞的免疫攻击的敏感性。常用方法:1.6mg,皮下注射,每周2次,6个月为1个疗程。耐受性好,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4)临床常用的护肝药物

1)甘草酸 由甘草根提取,口服后分解为甘草次酸。日本和国内多中心对照静脉滴注对轻、中度肝细胞性黄疸有一定疗效;用于肝功能衰竭病例,可能提高生存率。用药后少数病人有血压升高,血钾降低。高血压及心、肾功能衰竭者禁用。妊娠和哺乳期妇女慎用。

2)联苯双酯 为我国研制的成果,是合成五味子丙素的一种中间体。

3)双环醇 是将联苯双酯中2个甲氧羰基中的1个改变为次甲醇基。大组临床试验显示可使ALT、AST明显下降。停药3个月后的效应稳定性优于联苯双酯,疗程至少6个月。病人耐受性好,极个别出现皮疹。

4)苦参碱 可改善实验性肝损伤和肝纤维化,促进肝细胞再生和修复,部分病例随血清生化指标恢复,HBeAg及HBV-DNA转阴,但缺乏严格的大样本的临床试验确认。用药后少数病人有头晕、心悸、口干、皮疹和过敏等。

【预防】

1.乙型肝炎疫苗预防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HBV感染的最有效方法。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其次为婴幼儿和高危人群。乙型肝炎疫苗全程接种共3针,按照0,1,6个月程序,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越早越好,要求在出生后24h内接种。接种部位新生儿为大腿前部外侧肌肉内,儿童和成人为上臂三角肌中部肌内注射。单用乙型肝炎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保护率为87.8%。

对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h内尽早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最好在出生后12h内,剂量应≥100I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0μg重组酵母或20μg中国仓鼠卵母细胞(CHO)乙型肝炎疫苗,可显著提高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也可在出生后12h内先注射1针HBIG,1个月后再注射第2针HBIG,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一针10μg重组酵母或20μg CHO乙型肝炎疫苗,间隔1个月和6个月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各10μg重组酵母或20μg CHO乙型肝炎疫苗)。

2.传播途径预防 大力推广安全注射(包括针刺的针具),严格消毒,防止医源性传播。注意个人卫生,不共用剃须刀和牙具等用品。进行正确的性教育,若性伴侣为HBsAg阳性者,应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对HBsAg阳性的孕妇,应避免羊膜腔穿刺,并缩短分娩时间,保证胎盘的完整性,尽量减少新生儿暴露于母血的机会。

3.意外暴露后预防 在意外接触HBV感染者的血液和体液后,可按照以下方法处理。

(1)血清学检测 应立即检测HBV-DNA、HBsAg、抗-HBs、HBeAg、抗-HBe、ALT和AST,并在3个月和6个月内复查。

(2)主动和被动免疫 如已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且已知抗-HBs>10mIU/ml者,可不进行特殊处理。如未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或虽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但抗-HBs<10mIU/ml或抗-HBs水平不详,应立即注射HBIG 200~400IU,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一针乙型肝炎疫苗(20μg),于1个月和6个月后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各20μ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