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验案和体会

验案和体会

时间:2022-03-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血压病及高脂血症病久耗损心肾之阳,又加之过劳和寒邪耗气伤阳,动能不足,寒邪脂浊互结脉络,血行郁滞,胸阳不振,心失所养而为诸症。治宜温阳化浊,益气通脉,镇心安神。患者年高久病,肾阳素虚,加之外感寒邪直中少阴,又误用激素重伤肾阳。张某,女,76岁,退休工人。主以方中所含之白通汤扶阳破阴至

声明:本书所附辨治验案中附子等药物的用药剂量,系笔者的临证经验,患者切不可盲目照搬应用!如需应用时,必须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辨证应用。

(一)胸痹(冠心病心绞痛)

张某,女,60岁,退休工人。阵发性心慌、胸闷不适感伴乏力3个月,加重1周。2007年12月2日初诊。

患者有血压病史6年,服降压药不规范,血压时高时低,最高时达160/80mmHg。高胆固醇血症史3年,从未服过降脂药。3个月前,因销售化肥过于劳累,突感心慌、胸闷不适,当时休息了一会儿便缓解了,并未在意;而此后几天,每于搬抬化肥时便发作,遂去县医院检查,诊断为冠心病,口服异山梨酯(消心痛)、酒石酸美托洛尔、复方丹参滴丸等药治疗,虽有好转,但仍不时发作,每周有数次发病,每次都要立即休息一会儿方缓解,每发病后便感非常乏力。一周前,因受寒冷刺激,发病更加频繁,几乎每日不间断,活动时更甚,夜间有多次因胸闷而憋醒,非常痛苦,求治。诊见:神清,精神差,面色白。舌暗,舌体胖大,苔薄白,脉沉涩。血压150/70mmHg。ECG示:心肌呈缺血型改变(高侧壁,前壁)。

四诊合参,证属少阴阳虚,浊血郁脉。高血压病及高脂血症病久耗损心肾之阳,又加之过劳和寒邪耗气伤阳,动能不足,寒邪脂浊互结脉络,血行郁滞,胸阳不振,心失所养而为诸症。治宜温阳化浊,益气通脉,镇心安神。方拟加味当归芍药附子汤化裁:炮附子(先煎1小时)、炒酸枣仁、生龙骨、生牡蛎各30g(先煎),炙甘草、白术、当归、赤芍、桂枝、红花、泽泻各15g,党参、枳壳、川芎各18g。3剂,日1剂,水煎分2次服。

二诊:药后,发病次数逐渐减少,仍感乏力,总想睡觉,上方加炮附子、干姜各至45g,仙鹤草30g。继服5剂。

三诊:药后,精神逐渐转佳,夜间已不发作,白天发病次数明显减少,乏力减轻,上方加炮附子、干姜、炙甘草各至60g,继服15剂。愈。

体会 本案发病之因,一是长期患高血压病和高脂血症,没有规范治疗,久而酿成冠状动脉损伤;二是过劳、受寒诱发,这些因素皆可损耗心肾阳气,夜间发病更重,也证实了本证属于阴证。辨治的关键点在于阳虚寒盛,心脉郁滞。所以方选加味当归芍药附子汤,温阳通脉为主,其中重用附子温扶少阴之阳以助气畅血行。方中含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意在调和阴阳、镇心安神以治心悸,加温通血脉之红花、理气宽中之枳壳,意在宽胸活血以解胸闷。方证相合,一诊即见疗效。二诊、三诊加重炮附子的量,并加干姜,与方中炙甘草相合有“四逆汤”意,能加重扶阳功效,可治乏力,“但欲寐”。四逆汤乃扶阳主方,适应证非常宽泛,对于不少慢性疑难病症,用好了的确效如桴鼓,故郑钦安曾谓:“四逆汤力能温补下焦之阳”(《医法圆通》),“凡世之一切阳虚阴盛之病者,皆可服也”(《医理真传》),诚非虚语。

(二)心痛(冠心病心绞痛)

王某,女,71岁,农民。阵发性胸痛伴尿频1月余,加重1周。2008年2月5日初诊。

患者有糖尿病史15年,冠心病病史10年,高血压病史18年。1个月前,因受凉感冒发热,某诊所医生曾给予地塞米松肌注,热退后,出现阵发胸痛伴尿频的症状,每次胸痛发作时便有尿意且难以憋住,有一点儿尿也想去厕所,但因胸痛又不敢动而时常尿裤子。一周前,天气突变寒冷,胸痛、尿频症状频发,夜间多次尿床,曾口服数种药物,疗效不明显,非常痛苦。求治。

诊见:神清,精神不振,面色苍白虚浮,腰背部有酸凉感,怕冷,舌质暗,苔白,脉沉细。

四诊合参,此乃肾阳虚衰,动能衰微,心脉瘀凝,肾气不固。患者年高久病,肾阳素虚,加之外感寒邪直中少阴,又误用激素重伤肾阳。阳衰寒凝,心脉瘀凝,不通则痛;肾气不固,膀胱失约而小便失禁。治宜温肾回阳,活血通脉,益气固摄。方拟加味破格救心汤化裁:炮附子(先煎1小时)、干姜、炙甘草、生龙骨、生牡蛎、灵磁石各30g,人参15g(另煎浓汁兑服),山茱萸60g,丹参30g,赤芍、川芎、红花各15g,降香(后下)、益智、桑螵蛸各12g。4剂,日1剂,水煎分2次服。

二诊:诉服1剂药后,胸痛减轻,尿频次数减少,原有的动辄心慌气短症状也明显减轻,但腰背部酸凉感未减。舌质淡,苔白,脉沉细。将炮附子加量为45g,加肉桂粉(冲服)10g,益智、桑螵蛸各加至18g,继服10剂。诸症消失。

体会 本案基本病机要点乃肾阳虚衰,动能衰微,心脉瘀凝,肾气不固。辨治的关键点是温扶肾阳,兼以行气活血,祛瘀通络。肾阳回复则阴寒去,瘀凝消,肾气固。

加味破格救心汤重在救肾阳,益肾气,正切合病机。再合以冠心Ⅱ号方活血化瘀,以加强祛瘀通络之功,可有效控制胸痛。加益智、桑螵蛸可暖肾助阳缩小便,以助治疗尿频。二诊时诸症虽有减轻,但仍然不时发作,且腰背部酸凉感仍然存在,故加重炮附子用量,再加肉桂以加强温化阳气、益火消阴之功,疗效颇佳。

(三)胸痹(冠心病心绞痛)

张某,女,76岁,退休工人。夜间噩梦诱发心慌、胸部憋闷伴疼痛1月余,加重5天。2006年11月25日初诊。

患者有冠心病史12年,高血压病史20余年。近1个月来常于凌晨3时左右噩梦而发病,先做从高处(如天空、高山等)跌下的噩梦,惊醒后便突发惊悸心慌和胸部憋闷不适,伴面热发红,持续约30分钟,第2天异常乏力,口服西药欣康片和复方丹参滴丸等无明显效果。近5天来除前述症状外,还伴有胸骨中下段闷痛,发病时面红更甚并有头汗出。求治。

诊见:神清,面色苍白。舌体胖大有齿痕,舌紫暗,苔白腻,脉沉细涩。血压150/85mmHg。ECG示:心肌呈缺血型改变(广泛前壁)。

四诊合参,证属少阴阳衰,阴寒偏盛,阴盛格阳,瘀痰互阻。久病心肾阳衰,动能衰微,下焦阴寒盛极,不能启真阳上承于心,故心肾不交而噩梦发病,阴盛格阳于上而面赤头汗出。由虚致瘀,瘀血痰浊痹阻心脉,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心阳虚,脉不通,心失所养故惊悸怔忡,胸憋心痛。治宜回阳通脉,宣通上下,镇惊安神。方拟加味破格救心汤化裁:炮附子(先煎)、干姜、炙甘草、红参(另炖兑入)各15g,桂枝、瓜蒌、茯神各18g,薤白、生龙骨(先煎)、生牡蛎(先煎)、灵磁石、炒酸枣仁、茯神各30g,厚朴、枳实、远志各12g,葱白4茎。3剂。日1剂,水煎分2次服。

二诊:诉服1剂药后,当夜发病时间便缩短,3剂药后,上症已基本消失,但仍感乏力,上方加菟丝子30g。继服7剂,愈。

体会 本案特殊在睡梦中发病。辨证之关键点在于肾火衰微,阴寒盛而阳气虚。发病时面赤,乃虚阳被格于上之戴阳证,阳格于上不能下交于肾,肾阳衰微不能上承于心,故因噩梦而发病,且面赤、头汗出。夜属阴,阴寒盛故夜间发病。

主以方中所含之白通汤扶阳破阴至为合拍,附子之热可启下焦之阳以上承于心,葱白之辛可通被格于上之阳而下交于肾,干姜温脾胃之阳可开启中焦之枢以交通上下,诸药合用,上下相通,能令真阳和会,则诸症可除。

方中又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意在补益心阳,镇潜安神。加瓜蒌、薤白、厚朴、枳实以通阳散结、涤痰通痹,着眼一个“闷”字。加红参以加强补气温阳且有“安精神……止惊悸”(《神农本草经》)之功;加远志、茯神以祛痰化瘀、宁心安神;二诊加菟丝子意在补阳益阴以“补不足,益气力”(《神农本草经》)。

(四)心痛(冠心病心绞痛)

刘某,女,67岁,农民。阵发性胸腹部闷塞不舒伴牙痛半月余,加重5天。2007年3月12日初诊。

患者有冠心病史5年,平时发病主要症状是胸闷不舒。半个月前,因迁新居干家务而疲劳过度,感到上腹部阵发性闷塞不舒感,伴左侧大牙隐痛,持续约10分钟即好转,自认为是上火,便自服黄连上清丸和去痛片治疗,不仅无明显疗效,而且上腹部闷塞不适伴牙痛,发作次数逐渐增多,且牙痛放射至下颌骨两侧,症状渐加重。近5天来夜间也突发牙痛,且常被痛醒。求治。

诊见:舌质紫暗,舌体胖大,苔白腻,脉沉细。血压130/60mmHg,心率82次/分,律整,心尖区第1心音低钝。ECG示:心肌呈缺血型改变(高侧壁,前间壁)。

四诊合参,此乃心脾肾阳虚,动能低减,瘀痰壅痹。患者久病,肾阳亏虚,心脾之阳亦随之而损。疲劳伤阳,阴寒内盛,胸阳不运则胸闷,中焦气机升降失常则上腹部闷塞不舒。寒伤肾阳,阳气亏虚而阴气上僭则牙痛。治宜温脾益肾,通阳宣痹,逐瘀化痰,祛阴潜阳。方拟加味理中桂枝茯苓汤化裁:炮附子(先煎1小时)、干姜各30g,炙甘草18g,党参15g,肉桂(冲服)、三七粉(冲服)各6g,桂枝、茯苓、赤芍各15g,枳实(先煎)、厚朴(先煎)、薤白各30g,瓜蒌18g,丹参20g,檀香9g,砂仁12g。4剂,水煎分2次服。

二诊:诉服2剂药后,诸症发作次数减少,4剂药服完后,夜间已可安睡,牙痛较前明显减轻。又加龟甲(先煎)30g,继服6剂,诸症未再发作。

体会 笔者经常见到心绞痛表现为牙痛的病例,所以提请医者一定要注意冠心病不典型的心外症状。此案牙痛并非牙部病变而是心脏病变,这往往会被误诊而贻误救治时机。

该案患者久有心病,心肾之阳皆亏,又因疲劳过度而伤耗阳气,导致阴寒内盛,心脾肾阳皆损,动能低减。肾主骨生髓,齿为“骨之余”,故牙痛与肾阳亏虚有密切的关系。

该案病机涉及上中下三焦之阳虚寒盛,故主以桂附理中汤温脾阳、救命火,益气通经,祛瘀化痰。因有瘀痰互阻胸阳,故合以枳实薤白桂枝汤以宣痹通阳,泄满降逆。方中加丹参饮,可助行气化瘀,以止心痛(表现为牙痛)。方中砂仁与附子、甘草相伍能有效地摄纳上僭之阴气而归肾。二诊加龟甲,与附子、砂仁、甘草合而成为《医理真传》(清·郑钦安)中之“潜阳丹”,以加强祛阴潜阳,纳气归肾之功。

(五)心悸(冠心病心律失常)

韩某,女,60岁。某学院职员家属。阵发性心慌、心悸不安2月余。加重1周。2007年2月6日初诊。

患者有冠心病史3年,因冠心病心律失常(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曾于2006年8月住院治疗10天。出院后,常因受凉感冒、劳累和生气而犯病。2个月前,因去外地旅游,奔波疲惫而发病,出现阵发性心慌,有心跳频停感,每停顿时皆有瞬间胸闷,便会不自主地咳嗽几声,非常难受,每日发病6~7次。曾服西药欣康片和美托洛尔片、稳心颗粒等,还服中药汤剂20余剂,皆无明显效果。近1周来,发作次数明显增多,伴神疲乏力和失眠。求治。

诊见:神清,阵发性心悸不安,面色苍白,腰背部酸凉,舌紫暗,苔薄白,脉沉细。血压110/65mmHg,心率89次/分,频发期前收缩。ECG示:心肌呈缺血型改变(下壁、前间壁),频发室性期前收缩。

四诊合参,证属心肾阳虚,动能弱化,脉络瘀阻,心失所养。患者久病体弱,心肾之阳素虚,加之过劳又损心阳。肾阳亏虚不能鼓动心阳而心阳不振。心阳亏虚则心失温养而悸动不安,心神不宁。治宜温补心肾,安神定悸。方拟加味破格救心汤化裁:炮附子(先煎40分钟)、干姜、炙甘草各18g,茯神、炒酸枣仁各30g,红参(另炖兑入)、桂枝各15g,远志12g,肉桂(后下)6g,山茱萸、生龙骨(先煎)、生牡蛎(先煎)、灵磁石各30g。4剂。日1剂,水煎分2次服。

二诊:药后,发作次数逐渐减少,夜间已可入眠。仍感腰背部酸凉,胸闷乏力,舌紫暗,苔白,脉沉细。上方炮附子(先煎1小时)加至30g,加黄芪30g,丹参20g。继服7剂。

三诊:药后,阵发性心悸不安明显减轻,仍乏力,不时胸闷。上方据证加减又服20剂,其中炮附子渐次加量,最高用至60g。精神转佳,诸症消失。

体会 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属中医心悸之范畴。心悸的原因比较复杂,病位主要在心,以虚证居多。

本案心悸重点在于心肾阳虚,动能弱化。本有久病心肾之阳虚弱,又因疲惫伤及于阳,多重损伤而使阳气愈虚,心失温养,振奋无力,故而心悸不安,久治不愈。观其脉证,治之宜抓住心肾阳亏虚,动能衰微之主要病机,诸症则可迎刃而解。

方中主药含四逆加人参汤,四逆汤可鼓肾阳,助心阳以复脉;加人参以补气,“安精神……止惊悸”(《神农本草经》);暗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意在补益心阳,潜敛心神以定悸,方中用肉桂意在重视肾阳亏虚之根本,加强温补命门以助心阳之功。山茱萸既可补阳,又能益阴,与甘温辛热药伍之可补阳气,滋心阴,“强阴益精,安五脏”(《本草纲目》)。《本草纲目》云:“治心病必用茯神”,酸枣仁“治烦心不得眠”,远志“定心气,止惊悸”,加此三味在于益心气,安心神,以加强宁心安神,交通心肾之功。灵磁石可“养肾脏”(《本草纲目》引《别录》)加之在于摄纳肾气,维系阴阳。

二诊因腰背部仍酸凉伴胸闷乏力,说明温阳之力不够,故加重炮附子用量,以加强温补肾阳之功。加黄芪,补气升阳以解乏困;加丹参既可活血化瘀,又能“通心包络”(《本草纲目》),安神定志。

三诊因仍乏力,胸闷,还应加强振奋阳气,故而渐加附子量以至达到临床痊愈之目的。由此案可以说明附子用活了,确实是治疗难症大病的良药。更说明了经方圆通运用,诸药配伍合理,的确疗效明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