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胃溃疡合并慢性胃炎验案一则

胃溃疡合并慢性胃炎验案一则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继续调治3个月余,复查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3处糜烂面已愈合。常用于肝胃气痛及癌性疼痛。近年来临床上又用于乳腺癌及消化系统癌肿。健脾方药可能是通过调理脾胃功能,使胃黏膜屏障功能恢复正常,减少酸性离子的回渗,从而促进溃疡的愈合。制酸剂能中和胃酸;白及为收敛药,是生肌敛疮的要药,主要含黏液质,黏着性强,有收敛保护疮面,促进溃疡病灶愈合的作用,并能使血细胞凝聚,形成人工血栓而止血。

赵某,女,42岁,工人,2001年5月30日初诊。

胃脘疼痛已4年有余,反复发作,苦楚难言,多方迭治,收效甚微。1999年10在某市医院做胃镜检查示:慢性胃炎(中度),并见3处糜烂的溃疡面。

刻诊:胃脘疼痛,甚如针刺,胀满不舒,嗳气频作,面晦无华,形体消瘦,肢软乏力,纳谷呆顿,大便稀溏,每日一行,曾有便血一次,舌质紫暗,苔薄白,脉细弦。病由中虚已久,瘀阻胃络,气机失调所致。治以益气化瘀,调气和中。

处方:生黄芪30g,炒白术15g,茯苓15g,广木香10g,姜半夏10g,九香虫10g,预知子12g,徐长卿15g,三棱10g,莪术10g,炒蒲黄12g,五灵脂10g,刺猬皮10g,血竭末(研吞)2g。

二诊:服药7剂,神疲渐复,胃痛显减,唯食后仍感腹胀,纳谷欠馨。守上方去炒蒲黄、五灵脂,加焦三仙各15g,制香附10g,续服。

三诊:调治1个月,症情已趋平复,自觉甚适,胃痛已除,偶感食后脘胀,纳谷渐增,大便由溏转实,舌质紫暗渐消,苔薄白,脉细。此仍中气渐复,瘀阻已化,胃气调畅之佳象。前药合拍,毋庸更张。继续调治3个月余,复查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3处糜烂面已愈合。

证治评析:叶天士云: “胃痛久而屡发,必有凝痰聚瘀”。本案胃病既久,耗气伤津,气虚无力推动,则血行瘀滞,不通则痛,故胃痛不已。投益气和胃,化瘀通络以求补气而不壅中,攻伐而不伤正,破中有补,补中有行,相辅相成,共奏推陈致新、健脾运中之功。补气药常用黄芪,党参,白术,活血药除用三棱,莪术,失笑散,九香虫,预知子外,还兼用血竭以行瘀止痛,和血生肌,对萎缩及溃疡之愈合均有裨益,病理变化亦随之改善和恢复。

按:张老认为,溃疡病的治疗不仅要强调辨证用药,还应注重辨病用药,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张老在治疗溃疡病时常配伍清热解毒药,因为西医认为幽门螺杆菌(Hp)与溃疡病有密切的关系,一些能消灭Hp的药物不但可以使溃疡愈合,还能降低溃疡复发率。所以她非常重视清热解毒药在治疗溃疡病中的作用。现大量实验提示如大黄、黄连、黄芩、土茯苓、虎杖、金银花、蒲公英等类药物对Hp具有高度敏感和抑菌作用。张老同时指出:但不可忽视的是,Hp的侵犯和生长又是机体免疫能力下降的结果,欲促进Hp阴转,必须清热解毒和调整免疫并举,调整肠胃的免疫能力,从这个角度看则需要从补气健脾入手。

①预知子:即八月扎,为木通科木通属植物木通、三叶木通的果实。味苦,性寒;归肝、脾经。具有舒肝理气,散结止痛的功效。常用于肝胃气痛及癌性疼痛。近年来临床上又用于乳腺癌消化系统癌肿。

张老认为,中医治疗溃疡病,也必须考虑制酸药的应用,海螵蛸、煅瓦楞子、乌贝及甘散等。溃疡病的形成主要原因之一是胃酸分泌过多,西医曾提出“无酸无溃疡”的观点,即使胃溃疡胃酸不一定增加,但H离子的反渗亦是形成溃疡的重要因素。因此,制酸药物的运用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方法。临床经验证明,许多药物如海螵蛸、瓦楞子、螺蛳壳,以及乌贝散、乌贝及甘散、左金丸等均有较好的制酸作用。

再就是化瘀敛疮药的应用。张老在治疗溃疡病中常用到的药物有田七、预知子、徐长卿、三棱、莪术、炒蒲黄、五灵脂、刺猬皮、血竭末、白及等。临床应用表明,在强调辨证论治和整体治疗方法的前提下,加用一些具有活血化瘀、敛疮生肌的药物,是完全可以提高临床疗效的。

张老认为,拟定临床治疗溃疡病的方药,不外乎健脾温中、疏肝理气、养阴清热、活血化瘀、收敛制酸、清热解毒等几个方面。健脾方药可能是通过调理脾胃功能,使胃黏膜屏障功能恢复正常,减少酸性离子的回渗,从而促进溃疡的愈合。疏肝理气药可能有调整丘脑-自主神经功能的作用,从而抑制迷走神经兴奋,减少胃酸分泌,因此对疼痛的改善、减少泛酸有一定的作用;理气开郁药能明显减低胃液分泌量和游离酸酸度及解除胃肠道平滑肌痉挛的作用,有拮抗乙酰胆碱的作用。活血化瘀药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强组织器官的血氧供应等作用,故可通过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维持胃黏膜充血的血供,以促进溃疡的愈合。制酸剂能中和胃酸;白及为收敛药,是生肌敛疮的要药,主要含黏液质,黏着性强,有收敛保护疮面,促进溃疡病灶愈合的作用,并能使血细胞凝聚,形成人工血栓而止血。以上诸法的运用应因人而宜,因病证性质确定治法、立方选药。

朱批点睛

溃疡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治疗具有明显优势,临证首先要查明病因,明辨引起本病发生的性质,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发挥中药整体的多系统、多层次、多部位、多靶点的治疗优势,同时,要吸收现代中西医学发展最新成果,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传统理论与新知识相交融,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临床疗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