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反思新课程背景下的备课方式

反思新课程背景下的备课方式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课堂的不足关键是备课方式没有实质性的转变所致。而在新课程要求下,一些教师由于受传统因素的影响,再加上功利性强的心理,设计出来的一堂课,标新立异。新课程改革开始后,随着电脑的普及,网络技术的发达,一些教师备课缺少自己的思维和设计。

反思新课程背景下的备课方式

石嘴山市第三中学 朱国栋

金秋八月,骄阳似火。全区被确定为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的560名中小学教师,抱着憧憬的心情,汇集银川,接受为期18天的培训。在短短的18天里,我们聆听了宁夏大学马列主义学院院长、教授俞世伟的《教师的职业理性与职业德性》、北师大二附中教学处副主任李煜晖老师的《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研究》、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刘旭东的《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与课程改革》、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陈大伟的《观课、议课与理想课堂建设》等讲座。另外,还有许多区内外专家、学者做的教师专业发展、教科研、心理健康、教师的礼仪与基本素养等报告。教育厅精心安排,要把我们这些教书匠培养成全面发展的骨干和名师。每天的报告使人激动不已、热血澎湃。专家的解读使我们豁然开朗,感触颇多。这里不可能面面俱到,结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点滴,谈谈对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备课方式的拙见。

一、在新课程理念和理论下反思备课的不足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有:“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时代需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和完整的人格;加强课程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学生生活的联系;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创建富有个性的课程和学校文化;加快我国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的步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这一理念可以看出,要求我们教师所讲的每一节课都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能力、发现问题和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和创新能力以及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良好的个性品格;培养学生的完整人格。但是,从近几年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中,我感到仍然存在着不足和缺陷。而课堂的不足关键是备课方式没有实质性的转变所致。下面结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分析备课(教学设计)的不足。

第一,旧衣翻新,只做表面文章。

我们在近几年新课改的教学工作中,虽然也接触到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但对其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化上。平时,在进行教研活动和交流时,为了显示自己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已走在他人的前面,已很了解新课改的理念,在说话时,经常引用“新课改”“新理念”“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等时髦词语,其实并没有真正系统了解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在备课、授课时,也只是学到了新课程改革的表面的东西。如:创设新情境、运用新手段、采用新方法等。甚至在公开课时给人的印象是:不用多媒体教学不叫新课程的课;不创设新情境不叫新课程的课;不分组合作学习不叫新课程的课。学校或上级教育部门组织的优质课评比等级打分表就包含这些方面,如:教学手段一项6分,评价的标准是是否主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工具,使用操作正确无误,效果良好。又如:教学效果一项15分,评价的标准是是否开展学生合作学习,师生信息交流畅通,思想专注活跃,气氛热烈,教得轻松,学得愉快;80%以上的学生基本掌握教学内容。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凡是参赛教师不管懂不懂多媒体的应用,还是是否理解新课程理念,都形成一种模式化的比赛过程。一节课多媒体应用可以说是图、文、声、色俱全,线索明了,但板书几乎没有,教师变成了幻灯片的放映员,而不是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为了显示合作学习,上课时,只要教师一声令下,让前后桌四人合作讨论,学生就像早已排练好的形式,纷纷七嘴八舌都在说,气氛非常热烈。很快,两三分钟后,教师让每一个小组有一名学生代表回答本小组讨论的结果,学生代表回答得非常流利。给人感觉是学生对知识、问题掌握和领会得很到位。但,真正的效果如何呢?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了吗?这种模式的比赛做足了表面文章。教师的备课没有真正挖掘新课程理念所要求的内容。

第二,教师功利性强。

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的备课,无外乎有两种倾向:一种是为了完成学校对教案的检查而备课写教案;另一种就是为了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而认真备课,精心设计,功利性很强。传统的备课是教师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流程进行。备出来的课,突出的是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只要各环节联系紧密,时间恰到好处,就是一节好课。而在新课程要求下,一些教师由于受传统因素的影响,再加上功利性强的心理,设计出来的一堂课,标新立异。虽然从表面上看,运用了新手段,创设了新情境,又组织了合作学习,但,仍然是教师自己设计的功利性强的课,认为只要课堂按照我的意愿顺利完成,让听课的评委感觉好,自己能够取上名次,就是一节好课。至于发挥学生的潜能,允许学生大胆质疑、探索,满足学生的求知欲等,根本达不到。要求学生积极配合,也是给评委专家上的表演课。

第三,教师的备课,缺少自己的思维和设计,缺乏可操作性和灵活性。

新课程改革开始后,随着电脑的普及,网络技术的发达,一些教师备课缺少自己的思维和设计。拿来现成的教学参考书、教师用书、优秀教学设计、优秀教案等书籍,直接照抄式地备课,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重点难点、授课方式,甚至导入语、过渡语都照搬别人的东西。这样备出来的课,表面上看似新,实质上非常死板,根本谈不上可操作性和灵活性。学生上课时,如果提出新的思考问题和新的知识需求,教师根本不能满足。

二、用新课程理念、新理论改进备课方式

备课方式包括:备学生、备大纲、备教材、备教学手段等。在新课程理念下,备大纲、备教材这种知识型和备教学手段,教师一般都掌握得比较好,也比较快,这里我就不谈了。我主要就备学生,备备课特色、备知识的联系及拓展,谈谈自己的拙见。

第一,备学生,由“传授知识”到“教师的智慧”。

传统的备课中的备学生,主要是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分析,看学生是否知道,是否了解这一节学习的知识点,重在传授知识,即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己要有一桶水,这水是有限的、是死水。而新课程理论强调: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学习,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因此这给我们备学生赋予了新的内容。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时,要多角度、宽领域,从学生的理解能力,认知水平,潜能的挖掘,学生积极参与,人格培养,心理教育等都应该考虑在内。每一节课都要精心准备,科学设计,从课题的导入,问题的设计,情境的创设,包括自然的过渡,讨论的组织,教师的启迪与点拨,甚至课堂中不可预见的问题等都要考虑进去。要做到这些必须蕴涵着教师的聪明智慧。本次培训俞世伟教授的一句话给我很大的启发。他说:“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是一条大河,学生是一条小溪。”我的理解是教师应该是像我国新疆塔里木河,学生是河流下游深入塔里木盆地的分支流。因为,塔里木河的水源来自天山冰雪融水、雨水、泉水。河水越大,流入塔里木盆地沙漠的分支流就越长。我们今天的教师就像塔里木河一样,是一条大河,要不断从天山汲取纯净、甘甜的天上之水、泉水,不断丰富自己,这水是活动的水,是有生命力的水,具有开拓性。在教师自己充沛的水源滋润下,会使学生这干涸的沙漠变成湖泊、绿洲,恩泽后代。在教师自己大浪淘沙的涌动下,会使学生这下游的分支流勇敢地向前冲,向沙漠进军。因此,我们教师不仅要汲取新知,丰富自己,还要有开发学生潜能的智慧。

第二,备课要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色。

新课程改革开始后,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有的教师深感力不从心。因此,集体备课的呼声很大,纷纷打出合作学习、共同开发、资源共享的旗号进行大规模集体备课,而对教师个性反而不重视。集体备课发挥了学科同人的才能,群策群力,备出了一节非常完美的课。但是,在具体的课堂实践中,不同教师,由于自己的学识水平、教学经验、语言表达、性格特点等不同,同样一节集体备出来的好课,取得的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差异。我在一次亲身经历的实践过程中,有切身体会。那是在2008年上半年,有一次我要出差一周,我的课由一名年轻教师临时代替。正好我校当时在开学初要求同年级的教师集体备一两节课。当时我们备的是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中的《罗斯福新政》一节内容,并且主笔是我,其他人参与了集体备课,最后,备好的课打印成文。这次又赶上正好上到这一节课。等到我出差回来后,走进课堂问学生:“你们的课讲到哪里了?”学生回答:“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我很纳闷:我走之前课就上到这里了,怎么一周后还在这里?难道替代我上课的教师没有上课?学生回答是:“她讲得没有劲,我们听不懂,老师你给我们重新讲一遍吧。”课后我反思:集体备课备出来的教案和教学设计,不是谁都能够使用的。由我主笔备的课,别人无法领会到我的思想、风格和精神。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备课要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表达方式,不能千篇一律。一位优秀的教师应该具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风格。

第三,备课由“独立学科,独立章节”向“学科间联系,专题间的联系”转变。

新课程改革后的教材编写是按照模块、专题编写的。教师在备课时,如果只是局限于本学科、本节内容备出来的课,从大的方面说不适应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从小的方面说这一节课是孤独的、是死板的,是没有活力的。新课程理念要求“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和创新能力”。这次培训,受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的影响较大,理论中强调:人人皆有无限的潜能与可能,要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这就要求我们备课时,一定要广众博采,丰富自己,从多角度设计教学。特别是自己认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从他们的角度去设计课程,让每一位学生有兴趣学,有成就感。要做到这些,我们备课时,一定要把课设计得很灵活,有可开发性和可容性,还要有悬念,让学生有不断的求知欲。要把一节课的备课放到本学科各章节中考虑,要注意它在学科内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民族史、外交史及前后知识间的广泛联系。犹如拍摄一部连续剧中的一集内容,这集剧要放到全剧的角度来看待,要有承前启后性、连续性、探究性和发展性,使人人都有兴趣地看下去。

另外,在教学设计时,要博采众长,注意学科间的综合,如:将历史和语文、地理、政治等学科综合,加强学科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丰富本学科的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方式的探索是无尽的,只要我们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不断丰富自己,经常反思,备课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勇于探索,精心设计,必然会使自己在专业发展和教学水平上取得丰硕的成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