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课程背景下教研方式转变的一点思考

新课程背景下教研方式转变的一点思考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最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纲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自动参与、乐于研讨、勤于动手”“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利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涌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周 祁

最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纲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自动参与、乐于研讨、勤于动手”“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利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涌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新课程领导纲要突破了以往历次教学改革着重从教师教的角度研讨变革教的方式转为从学生学的角度研讨变革学的方式。

与此同时,新课改的推进亦迫使作为中学一线教师的我们必须及早意识到我们习以为常的教研方式也须与时俱进,以适应教育发展的新需要,实行创新性的转变,助推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我校教科室积极顺应新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潮流,在区教委相关文件精神的引领下认真研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及其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并针对学科间的差异,对任教不同学科的教师分别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指导和培训,同时要求各个教研组、备课组要认真领会新课改的精神,结合学科自身的特点、学生学情以及教学问题存在的诸多方面,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下,在继承传统教学研究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以如何能有效继而高效地促成新课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稳步实施,如何加快对教学双边、师生双边关系和教学效果产生持续而深远地影响为探究方向,对新课程背景下的教研方式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的实践和思考。我们身为高中教学一线教师,有责任积极主动参与教研方式的变革,促成新课程改革的进程,同时也促进自身教育理念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教研方式亟待改革,其必要性和迫切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新课程改革加快教研工作职能转变

传统的基础教育教学研究比较关注国家《教学大纲》指导下统一教材的实施,在工作内容上,倾向凸现学科本色,教研活动的主体主要是研究教材内容和教学行为;在教研方式上,普遍采用自上而下的单向型的运作;在集中活动方式上,惯常通过展示公开课以树立示范,来反思和调整教师教学理念和行为实施过程中的缺点和不足,来影响和改善教学行为;常规活动方式则主要体现为以教研组或备课组为单位,多以讨论教学进度、研究学生提出的典型问题,斟酌各种考试试卷的出题内容、明确考试范围和难度值界定等为内容。这些传统的并已然成为约定俗成的教研模式不能说完全没有长处,但需要我们的教研工作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建立起更加正确的定位,这有利于促进我们一线教师和学校教研工作负责人进一步提升以人为本的意识,更好地调整工作思路,以关注学生为宗旨、有效教学为中心、校本教研为重点,自觉转型教研工作方式,更好地服务课程改革,符合教师的专业发展,服务学校的特色发展,促成学生的成长成才。

二、新课程改革需要教研活动理念转变

新课程改革倡导校本教研方式,将教研重点下移到基层,以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的自主研究为本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作为学校一线教师和语文教学工作者,在学校教改科研部门的引领下,我们每一个个体都应积极适应这种教育改革的新趋势,一切从新课程理念出发,一切从有利于学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出发,注重课前预演、课中实施及课后反思,在增强自我转变意识,加强自我学习的基础上注重与同行间的相互学习,注重与教学理念更新快、教学思维灵活、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多交流多沟通,同时联合备课组、教研组力量,归纳、整理并提出在身体力行推进新课程改革理念下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疑惑,努力营造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成长的氛围,尤其应加强备课组成员之间相互学习、合作探究的深度和广度,切忌重形式、走过场;此外还需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级各类提升教育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学习培训,不断打开自身眼界,提高认知能力,整合教研资源,切实增强教研意识,努力成为各类教研共同体的一员,从事鲜活的教学研究。只有当教研理念发生了根本改变,我们在教研工作中真正舍弃了重形式、走过场、学老路,能够潜下心来思考并不断实践如何通过更高效的教研模式促成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能够真正在教研过程中放下自己身为教师的身段和习惯性的自我认同,用敢于向自己开刀的决心和勇气反省自己在教学观念、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方面暴露出的不足,抱着学习的诚意、用务实的心态去参加每一次教研活动并积极融入、深入探讨、深刻反思,及时将学习和感悟到的新理念和新知识吸纳,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理念和知识体系,用与新课程改革更加同步的理念指导自己、修正自己、提高自己,才能成为一块善于学习、敢于变通的“磁石”。

三、新课程改革促进教研方式转变

如今的时代是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日新月异的社会需要我们每一个社会人不断充实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提高,这绝非单纯的知识积累所能实现,往往方法的总结和能力的突破更为重要。时代的发展促使世界教育变革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由单纯器重“教”变为同时器重“学”,由以教师“教”为主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主,新观念下的教育理想如何实现,这让学习问题成为现代教育的核心问题之一。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书《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教育“应围绕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可以说这四种学习将是每个人一生中的知识支柱:学会认知,即获取理解的手腕;学会做事,以便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发生影响;学会共同生活,以便与他人一道参加人的所有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合作;最后是学会生存。”

由此可见,学习必将贯穿于人生始末并对生命过程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人生没有重来一次的可能,因此中学阶段如何通过有效学习、优质学习以期最大化实现自身成长与未来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即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即学会发展)是新时期对人的基本要求,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所要努力实现的培育目的。

新课程改革从顺应时代发展、从关注人的发展、从定位以生为本的理念以及顺应学生学习规律的角度提出变革现行的学习方式,这意味着新课程改革不仅是一种学习手腕的改变,更是一次学习的革命。它是学习者适应信息化、学习化社会并逐步获得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保障。

学生在行动,教师也需更快更早地行动起来,唯有如此才能教学相长、共同促进,新课程改革下教研方式的变革非常迫切,是促成学生全面发展的保障。

在新课程改革进行的初期,我们不约而同把关注的方向和改革的重点放在了课堂上,通过调整课堂上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式、内容、比例等,落实新课改思维,达成新课改理念。课堂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对学生适应新课改并逐渐成为教学主体有着直接的帮助,但作为教学一线教师,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我和同仁们越发强烈地意识到课改工程得以不断纵深推进,除关注课堂,还应将关注点摆放在对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新型教研模式的研讨上,以教研模式的转变促成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以高质量的教研成果推动新课改在课堂教学中的达成。教研方式的变革必须从新课改的理念出发,服务于此,不能与课堂教学脱节,不能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脱节,更不能与课程改革进程中出现的问题脱节,它的实施和推进刻不容缓。

由此可见,新课程改革倡导学习方式的变革亟须教研方式变革的跟进,而教研方式的变革正需要你我的积极参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