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课程背景下“引领互动”式教研方式的行动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引领互动”式教研方式的行动策略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引领互动”式教研方式正是我校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生发出来的一种“校本教研”方式。“引领互动”式的校本教研不同于专业的纯理论研究,更不是坐而论道,唯理论是瞻。有关校本教研活动现状的调查显示,带有例行公事似的教研活动,很少是出于自愿,教师之间更缺乏实质性合作,具体表现为拒绝合作与虚假合作两种倾向。新型的教研组织,应满足有效践行“引领互动”的结构要求,但成员间的差异性不能过大。

彭 康

2001年6月8日国家教委发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此为标志全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拉开了帷幕,倡导校本研修,关注教师专业发展,再造教育文化,成为新课改基本理念之一。而“引领互动”式教研方式正是我校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生发出来的一种“校本教研”方式。

一、新课改背景下学校教研方式面临的改造

(一)对教研功能构架的改造

现行的中小学教研组,其历史基因是借鉴移植苏联的产物,1952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学暂行规程(草案)》和《小学暂行规程(草案)》,首次对中小学教研组的设置作出了明确规定,教研组以国家文件形式在中小学正式确立。

在学校管理仍趋向重控制、重维持的模式下,多年来一些教研组已异化为行政事务性组织(如传达学校指令、布置学校任务、检查教案、安排考试、教师考评等辅助性工作),教研组长也成为最小的行政管理者。教研组教师之间大多时候只是事务性联系,教研组事务性活动多、研究性活动少;应付性活动多、实质性活动少;被动性参与多、主动性参与少;其真正的“教”与“研”功能被弱化。这或许就是现阶段一些学校教研组的真实写照。

新课程背景下,教研组长如何变身为课程的领导者、研究的组织者。教研组如何掸去附着其身的行政化职责,突现“教”与“研”的原本,在新课程背景下改造教研组的功能架构,赋予其新的内涵和功能定位,是优化教研方式,提升教研质量的客观条件之一。

(二)对教研组织构架的改造

学校设立年级组后,学校管理的扁平化,学校主要通过年级组来统领年级的教育教学、教师管理等工作。年级组成为学校管理的重要基层单元。教师按年级划分归属,教师分年级办公。原来学科教研组的组织单元就处于非常尴尬、无助的境地,教研组既无行政上的号召力,也无固定办公场所,同一学科教师日常面都难得相见,各自为阵,例行的教研活动也只是临时性集合。

教研组织架构的松散,严重制约了学校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这也促使学校管理者和学科教师思考如何在新课程和新教学组织的生态下,对现有教研组织架构进行改造,重建学校教研组织,以适应变化了的学校管理模式和新课程对“校本教研”的要求。

(三)对教研方式的改造

理解新课程背景下的“校本教研”应当把握以下几个关键词:

1.问题性

以教育教学中面临的、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为研究对象。问题是研究的起点和根源;但并非所有问题都能成为校本教研的问题。校本教研需要研究的问题,应该是教育教学中具普遍性、典型性、制约性、相对复杂性的问题。

2.主体性

校本教研基于学校,基于学校教师群体。但校本教研绝不封闭于学校。校本教研的过程是一个包容性开放的过程,有理论学习也有实践操作,有专家引领也有同伴互助,有自生也有共生更有借鉴。

3.系统性

作为研究范畴的校本教研,就应具备科学性、系统性。即采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系统性研究。把零星做法系统化,把成功做法经验化,而不是“应景性的、随意性问题解决”。

4.改进性

校本教研的结果必须用于解决问题、改进过程、提高质量,这是校本教研的最终目的,这也是校本教研侧重“改善实践的应用性研究”角色定位所决定的。把研究结果束之高阁,也不是校本教研。

在现实学校中不难发现,相当数量的教研方式建构于多年形成的套路和经验,教学研究被固化为一种按部就班的程式。教研内容基本局限在大纲、考纲、教材、备课、上课、作业、试题分析,或为了完成某项任务的临时应景。教研也常常是少数教师在“研”“说”,相当多的教师沦为“不说也不研的旁观者”,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课题研究“假、大、空”、闭门造车、自说自话、过度引用,脱离自己的教学实际,难以形成典型的经验和可推广的成果。教研的载体单一,关注更多的是现成的技术、经验的传授与获得,使得学校教研工作较多停留在感性层面、技术层面。无法真正通过研究而最终实现改进与完善实践之目的。

新课程鼓励教师创造性的个性化发展,形成自己的特色与风格,而不是包办代替,更不是限制与束缚。教学研究应该以新课程为导向,紧紧围绕课程实施中的问题来展开;改革教学研究的形式和方法,灵活运用案例分析、问题解决、调查研究、实践探索、区域交流等多种教研方式,努力提高教学研究的真实性、针对性、实效性。

因此,对现有教研方式的改造,是“校本教研”得以在新课程背景下落地生根之必然。

二、新课改背景下“引领互动”式教研方式的行动策略

(一)“引领互动”式教研方式,应该以行动研究为重

“引领互动”式的校本教研不同于专业的纯理论研究,更不是坐而论道,唯理论是瞻。唯有实践才能出真知,只有试验才有创新思维的普化和喷发。

在“校本教研”语景下的行动研究是指“在自然、真实的教学环境中,基于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将问题发展成研究课题而进行的系统性研究,是一种反思性探究活动”。行动研究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是统一的,研究的起点是对自身实践的不满和反思,研究的对象是自己教育教学中现实的具体问题,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研究的过程是为了改善现实的实践,研究的结果则是要切实改变现状。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一既是“认识论”又是“方法论”的观点,应该成为校本研究的行动指南。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既是校本教研的初始也是归宿。

因此追求本真,立足实践,尊重常识、常理、常情,直指教师教育教学中的真问题,而采取相应的研究行动。

通过一系列目的性、计划性、程序性、校正性、积累性的行动,既获得现实的显现行动效果,更获得潜在的长远改善,最终实现学校教研方式由自上而下的指令式教研向自下而上的自主式教研转变;由规范的共性课堂向个性特色课堂的转变;由研究教师的教向研究学生学的转变;由就课论课的技术性研究向教学模式和教学规律研究的转变。实现新课程背景下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教师群体的教育教学实践由技术到经验、由经验到艺术、由艺术到意义的改善性升华。

(二)以共同愿景为导向和凝聚,实现“引领互动”式教研方式的组织重构

有关校本教研活动现状的调查显示,带有例行公事似的教研活动,很少是出于自愿,教师之间更缺乏实质性合作,具体表现为拒绝合作与虚假合作两种倾向。

为形成有效的校本教研组织,可以打破现有的年级组、教研组模式,以各成员为达成某一预期目标,共同完成相关任务,实现各成员预期专业发展可能的发自内心的共同愿望来建立教学研究组织。教学研究组织应该是各成员间能进行深度的会谈,包容开放、互动同进的共同体。

新型的教研组织,应满足有效践行“引领互动”的结构要求,但成员间的差异性不能过大。社会学认为,人群中个体之间的关系实质上就是一种等值交换关系(这里说的等值主要是指精神层面的等值)。观念碰撞的前提是你必须有自己的观念,你有一个苹果,他有一个苹果彼此才能交换,才能有效地互动,否则就会使教研活动又走入教练式单向传递的旧路。

(三)“引领互动”式教研方式应该是“引领”与“互动”的交互融合

引领既有专家、名师等专业人员的引领,也有本组优秀教师的引领,它是擢升教师专业素质、研究能力、拓展视界、使校本教研提档升级的重要牵引,使校本教研本土味与专业学术味兼收并蓄,再造教育文化。离开了专业引领,校本教研可能会陷入低水平、低层次的重复循环,难以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乃至落入平庸化的危险。而过度强调专业引领,一味地追求学术性、理论性、前瞻性、高端性,亦会弄得教师敬而远之,从表演主角沦落为台下的观众,成为“专家的被试”。

互动即应摒弃教学和教研是“单个人的事”观念。专家、名师不再以“领导”“专家”“指导者”的身份出现,教师也不再是单向的受教育者、被引领者。在“引领互动”式教研方式下他们是平等发言人,是“伙伴共生”体,通过互动使对话更深邃、团队更默契、思维更灵动、研修更睿智、品行更大气。

(四)让“课例”成为“引领互动”式教研方式的有效载体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即研究者”,“教学即研究”的理念已逐渐为广大教师所接受。教学研究的领域很宽,研究的切入点也很多。要避免因研究的“假”“大”“空”,而导致研究缺乏现实针性,无法有效展开实施,更无法凝聚成果的“伪课题、假研究”。

教师的教学生命在课堂,教师也只有立足课堂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那么课堂就应该成为教师能动的捕捉问题案例的沃土。

以“引领互动”式教研方式开展的研究,应该是立足课堂,解决自身教育教学的真问题、小问题、重实效、重行动改善的研究,“课例”无疑是真实有效的研究载体。以“课例”为有效载体的“引领互动”式教研,其基本程式为:

此过程反复循环,通过同课异构、一课多上的形式,螺旋式上升,不断改善,进而由课例到经验,由经验到意义。

以“课例”为有效载体的“引领互动”式教研,体现了“真实、简捷、实效”的校本研究特质。课例研究既是会诊,更是对症下药,取它山之石,镌琢教师职业生命的璞玉浑金。

教师在实践中发现,在发现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提炼,在提炼中升华。

以“课例”为有效载体的“引领互动”式教研,使研究回归教学本真,提供了教学中大量的“真实问题”,研究的过程也是教师自身教育教学改善的过程,使校本教研由虚无变为可触,成果由虚拟感性变为物化实用。

以“课例”为有效载体的“引领互动”式教研,教师人人都能参与,教师“既是演员又是观众”,既是研究者又是被研究者,消除了研究的神秘化,使研究走向“草根”、走向“大众”。教中有研、研教一体、生命共进,实现教者即研究者的职业角色转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历经十多年的实践,“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几千年前老祖宗的教育思想,至今仍然鲜活的提醒着人们,十年来的课堂教学改革从初始的建模到如今逐渐出模,校本研究也亦然如此。

作为基层学校的普通教师,我们难以也无需用专业研究人员的口吻来谈论教育,谈论校本教研,我们需要并应该有自己谈论教育的方式,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专业知觉,用自己的语言来记录生动的教育事件。新课程背景下“引领互动”式教研方式的行动策略,仅提供了一种校本研修的方式和路径,在实践中也需要不断调适改善。

让研究成为教师职业的一项内容,让教师的实践智慧和教育思想的光芒,在研究中永葆鲜活。

参考文献

[1]雷树福.教研活动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赵才欣.有效教研——基础教育教研工作导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3]张天雪.教师身边的教育科研[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