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新秩序建设的文化反思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新秩序建设的文化反思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的课程改革中,“自由、民主、开放”无疑已成为新背景下课堂新秩序的中心。中国文化可以说是一种仁者文化、监护人文化甚至可以称之为统治文化。可以说,前面提及的目前课改课堂上出现的一些现象也正说明,课堂新秩序的建立并不如此简单,它所对应的是文化传统转化的过程,课堂新秩序建立初期的“混乱”,一定意义上是文化传统转化未定型时期的反映。

第一节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新秩序建设的文化反思

新的课程改革中,“自由、民主、开放”无疑已成为新背景下课堂新秩序的中心。这是对“单一、专制、封闭”的传统课堂秩序的巨大挑战和变革。但许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这样的新秩序感到不适应和潜意识的反感。本文从文化角度对此作了剖析和反思,并提出相应的行动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情境1:在小学一年级关于元、角、分计算的数学课,一位教师设计了富有生活情趣的购物活动。在这节课接近尾声的时候,买了橡皮鸟的小朋友回到座位上,开始使劲地捏了起来。一时间课堂上“鸟声”四起,老师已经说了两遍了:“不要再捏了。”可有的孩子依然让鸟叫……(选自《人民教育》)

情境2:在课堂上,经常出现这种现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立即让学生讨论,教室里马上会出现一片热烈讨论的场面。但只要稍加注意就不难发现,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热闹”,实际上“活而无序”。有的小组两三个人同时抢着发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不听谁的;有的小组始终只有一两个人发言,其他人一言不发,只是心不在焉地坐着;有的小组互相推辞,谁也不发言;有的小组借此机会闲聊、说笑或者干别的事。

传统课堂的学习生活比较沉闷和机械,学生有较大的负担和压抑,缺少自主性和愉悦感。因此,新课程中的理想课堂,就从克服传统课堂的弊端开始,主张民主开放的态度和宽松自由的氛围,寻找传统课堂失落的人文精神,充分张扬每一个孩子的个性,让他们在课堂活动中实现生命意义上的成长。

新课堂背景下的课堂需要重新确定一个新秩序,这一点已成共识。但许多教师往往又有这样的忧虑:新课堂大力提倡“自由”和“开放”,学生学习得看似热闹,但落到实处往往又学不到什么知识,有的课堂气氛乱哄哄的,一堂课往往在混乱中开始,又在混乱中结束,学习的效果反而比以前更糟。这是否有点得不偿失?这样的忧虑在教师当中甚至相当普遍。许多教师提出质疑(如上例),这样的新课堂,教学无法达到一定的效果,实在很难操作。于是,一种对传统课堂怀念的返潮情绪悄然滋长,一种“新课程还不如老做法”的认识成了某些老师的“潜意识”,成为新课程实施的巨大阻力。

这使用我们不得不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一方面接纳了“自由、民主、开放”的课堂新秩序观念,另一方面,我们又表现得如此不适应?

二、从文化角度解读

造成上述现状的因素应该是多层面的,但笔者认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文化传统。

“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力量,它范围着人们的思维方法,支配着人们的行为习俗,控制着人们的情感抒发,左右着人们的审美趣味,规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悬置着人们的终极关怀。”我们没有办法摆脱各自的传统,它是不可能被消解的,只可以转化。所以,当我们审视到自己民族传统的不足和外来民族的优势,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时,我们也不得不经历一个传统转化的过程。这个良性的过程也必然受到原先传统的抵制。

中外文化传统具有很大的差异(主要与西方文化比较)。主要是三个方面:

(1)中国文化崇尚“中庸之道”,西方文化主张“自由主义”。中国尤以儒家为代表,倡导折中主义,墨守成规。西方肯定个体独立的存在,对自然界有极强的好奇心

(2)中国文化崇尚“一体化”,西方文化主张“多元化”。古代中国人提出“身心不二”、“道器合一”、“体用如一”以及“独尊儒术”,这些观念导致人们过分垄断思想,无法开放思维,西方与此不同,他们是二元主义甚至是多元主义者。

(3)中国文化崇尚“自上而下”,外国文化主张“人人平等”。中国文化可以说是一种仁者文化、监护人文化甚至可以称之为统治文化。中国人需要的是从上对下的,不平等的统治制度。而西方则较早提出并坚持平等思想。

这些根深蒂固的传统对教育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许多事例都折射着传统文化的巨大作用,前些年的报刊载过这样一个故事:某教授带有两个学生,期末测验时有一题选自教材,其中A生照教材中的答案原原本本、一字不漏的照抄,B生则从另一个角度作了全新的阐述,但在理论上还有些需推敲之处。如果在国内,肯定是,A生得A等、B生得B等、C等甚至不及格。而在国外,则正好相反,可能是B生得A等、A生得B等、C生甚至不及格。这就是文化的力量。杨振宁先生曾经比较过美国的教育与中国的教育,甚至是亚洲的教育。他认为,美国的教育鼓励有广泛的兴趣,亚洲的教育则注重狭窄的专业;美国教育比较灵活多变,亚洲是注重扎实的训练;美国教育希望东跑西跳,亚洲教育是要人按部就班;美国的教育热衷于提问、怀疑、辩论,而亚洲的教育往往是让学生全盘接受。……可以说,传统课堂秩序特征正对应着传统文化的特征。

可以设想,在这样一个文化传统背景下,让一个习惯于专制管理、统一传统的教师不再专制、灌输,而要放手给学生,让一个习惯于不用思考、不用怀疑、不用交流就可以获得所有知识的学生,突然要自由探索、开放交流而去获取新知识,在其初期,会是怎样的手足无措和不适应?可以说,前面提及的目前课改课堂上出现的一些现象也正说明,课堂新秩序的建立并不如此简单,它所对应的是文化传统转化的过程,课堂新秩序建立初期的“混乱”,一定意义上是文化传统转化未定型时期的反映。当“创新、多元、人本”逐渐成新时期文化的主题的同时,“自由、民主、开放”的课堂新秩序也就不难建设。

三、行动策略

目前他们的问题集中于只是在观念上接受了这一理念,但在实践中还没有真正的准备好。要想构建符合课改本义的课堂新秩序,关键在于如何引导师生正确理解和把握“自由、民主、开放”,以走出目前对“自由、民主、开放”的课堂新秩序的认识误区。

(一)正确定位

从目标领域来看,新课堂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融为一体的教育目标。如果着眼于传统课堂中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达成上,学生自由、民主、开放的探究活动势必会挤占掉相当部分的课堂时间、导致直接知识占有量的减少,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在自由、民主与开放的思考、争辩、交流中,师生之间没有距离,学生大胆质疑,敢于提出异议,提出教师的不足,发表不同的见解。师生在交互合作中学习,带给学生自信,使他们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得失不可同日而语。因此,课堂的自由、民主与开放的价值定位,不是实现传统课堂目标的一种新手段,它是建立在关注促进学生生命发展的基础上,主体精神上的一种解放状态,更关注学生的发展,更关注学生的情感,更关注学生的个性。

从价值观念来看,某教师教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时,问“唐僧、孙悟空、白骨精你最欣赏谁?”有学生说最欣赏白骨精,因为她百折不挠。居然,“百折不挠的去害人”,老师竟也点头认可。如果在这种大是大非面前,我们还守着“自由、民主与开放”的话,那自由、民主与开放又会培养什么?带来什么?从这一点来说,自由、民主与开放,应是真理追求过程的一种状态,而不是抛弃大是大非,思想上的无准则、无秩序。

从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来看,目前在新课堂中也存在着对“自由、民主与开放”价值认识的片面性。小语名家杨再隋指出:当前某些研究课,放得开,但收不拢,学生天马行空,谈天说地,离题越来越远;有的课,学生活动的样式很多,唯独读书不多,课堂上嘻嘻哈哈,气氛十分活跃。不能完全否定这种轻松愉快的气氛给了学生久违的欢乐,也不能抹杀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给予了模式化的语言教学有力的冲击。但是,以任何形式表现出来的课堂,都应是有利于学习和掌握语文的,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有利于新课程目标实现的。

某位教师讲解应用题:一辆汽车6小时行驶120千米,照这样计算,180千米要行驶多少小时?教师不停地问:“还有别的解法吗?”在教师别样的“鼓励”下,于是,出现了这样一些解法:1.180÷(120÷6);2.6×(180÷120);3.(180-120)÷(120÷6)+6;4.6×[(180-120)÷120]+6;5.120÷2=60(千米),6÷2=3(小时)3×(180÷60)=9(小时)等等,其实,这些解法尤其是后几种相差无几,只是细节上的不同,有的甚至是舍简求繁,片面追求解法的多样化,将简洁的思路变复杂。这种“自由、民主与开放”已经偏离了新课程的本义,自然也就无法起到应有的效果。由此可说,“自由、民主与开放”本身就应是一种蕴含意义的教育内容,而不应成为教育思想的新“招贴”。

当然,要真正实现明确定位,一方面我们不仅要在自身的课堂行为上加以改变,另一方面更要推动社会评价观念的更新。21世纪是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有高素质的人才。我们今天培养的学生就将成为未来的主人。如果我们的评价体系还滞后于课程改革,学生观、发展观的认识还很陈旧、保守,“新课程不如老做法”的错误认识将不能根除。

(二)建立规则

令许多教师棘手的另一问题是:课堂中又该如何把握“自由、民主与开放”?传统课堂多由教师支配课堂,或是少数学生占据课堂,学生很难有真正的自主活动,新课程提出“自由、民主与开放”的课堂理念,一下子由封闭走向“自由、民主与开放”,长期习惯于接受支配的学生往往一时无所适从,教师也容易走向另一极端:课堂中教师尊重学生的各种个性行为而又惧于指出并果断纠正其中的“错误”,往往不敢越雷池一步,生怕违背课改精神。

如我们在前面举过的“元、角、分计算”的案例:买了橡皮鸟的小朋友回到座位上,开始使劲地捏了起来。一时间课堂上“鸟声”四起,老师已经说了两遍了:“不要再捏了。”可有的孩子依然让鸟叫……下课铃响了,教师说:“你们使劲捏吧。”“鸟声”又响起来了……看得出来,这位教师已经进入了新课程的角色,成了学生个性张扬的促进者。但我也指出令人遗憾的是,满足了一个人或一部分人的自由需要,可能会牺牲了其他人的发展自由。这是不公平的,也不应是新课程所提倡的。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大境中学的老师们这样提示学生:“这个问题谁能回答?请自由发言。”“无需举手,自由发言”打破了要发言、先举手的课堂陈规,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但与此同时,学生也约定俗成了三大原则,即女同学优先,先举手的优先,经常发言的同学让较少发言的同学,也正因为此,课堂秩序活而不乱。纵观以上两个案例,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一个自由、民主与开放的课堂是否真正有效,还要看是否还同时存在一个合理的规则。这个规则不是教师的权威支配,而是建立在公平基础上的游戏方法,譬如上列举到的谦让精神(让女同学先回答,发言多的谦让发言少的)发言程序(先举手先发言)等等。

规则是自由、民主与开放的“灵魂”。规则是为了更好地自由、民主与开放,是促进各个主体自由、民主与开放的和谐发展。我们不妨从生活中得到一些启迪,西方的市场经济为什么搞的那么好?仅仅是因为市场的高度自由吗?我们只要将市场放开了就可以将经济搞好吗?不只如此,我们同时应看到在自由的背后,他已建立起一个高度规范、周密、严格的规则体系,自由只是这个体系下的自由,谁违反这个规则谁就被逐出。中国政府也意识到这一点,目前正致力于完善市场体系。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除了高度的自由、民主与开放,更需要一个有效的规则来保障。市场如此,课堂也不例外,在我们给学生以“自由、民主、开放”的同时,我们还要为学生建立规则意识,并通过训练使之成为习惯。(只是,这种规则应区别于传统的“专制规定”。)这些规则至少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愿意将自己的想法与大家交流。(2)勇于竞争的同时,要乐于谦让。(3)善于陈述,更要善于倾听。(4)具有一定的自控能力,自由活动的时空应以不影响他人为限。(5)遵循一定的发言程序,有序的发言。当然,规则的建立是一个逐步生成的过程,任何强制行为只能导致规则的破坏。

(三)有效组织

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习的统一。在新课堂中,教师不再是权威、专家、统治者的角色,也不再是一个舞台的“导演”。学生不再是服从者、被动的接受者,也不再是“课堂剧”的“演员”。师生之间倡导“民主、自由与开放”,创建一种宽松的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反对“专制”、“全盘灌输”。但强调“自由、民主、开放”,绝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弃在课堂上价值引导的神圣职责。教师应当是学生中“平等的首席”。

第一,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创建一个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参与活动。教师应以一个“未知者”的身份走进学生学习活动之中,以“平等首席者”身份参与引导他们的讲座活动,不给学生带来额外的思想负担。

第二,选择恰当的学习材料。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选择切合教学内容、适当的、带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材料,材料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引导学生开展交流与探索。

第三,采用多元的评价理念。评价具有指导性、激励性和调节性。课堂的评价对象要多元化,可以教师评、学生个人互评、集体评等多种形式。课堂评价内容也应多元化,不只关注课堂知识的达成度,更多的要对学生的学习体验、学习过程、参与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价。这样,才能真正有利于建设“自由、民主、开放”的课堂新秩序。当然,我们首先应认识到,构建课堂新秩序并不是全盘否定传统课堂秩序,我们应当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同时增加时代鲜活内容,这是课堂新秩序建设的必由之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