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乐记》的教育思想

《乐记》的教育思想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乐记》是先秦儒家专门论述乐教的著作,它论述了音乐的起源和作用等问题,表明儒家学者对乐教的注重。一般认为,《乐记》为孔子的再传弟子——战国初期公孙尼所作。总之,《乐记》是先秦儒家关于音乐理论与乐教思想的总结,它说明了我国古代有重视音乐教育的传统。儒家的教育思想在《礼记》中得到集中体现,《大学》、《中庸》、《学记》和《乐记》这四篇文章成为儒家教育的经典内容。

四、《乐记》的教育思想

《乐记》是先秦儒家专门论述乐教的著作,它论述了音乐的起源和作用等问题,表明儒家学者对乐教的注重。一般认为,《乐记》为孔子的再传弟子——战国初期公孙尼所作。现保存下来的《乐记》也杂篡混入了不少汉儒的东西。《乐记》旧传有23篇,现存其前11篇,主要论述艺术的一般问题和乐的教化问题。

专栏

古代的“乐”,不仅指音乐,还包括与音乐相关的诗歌、舞蹈以及绘画、雕塑、建筑等造型艺术。儒家的乐教主要是教授歌、诗、舞三位一体的“乐”和演奏、乐理等知识。并且,儒家认为音乐具有独特的抒情作用和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所以儒家将乐作为行教化、理安邦的手段。

(一)论乐的产生

《乐记》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及旄,谓之乐。”这就是说,音乐是由于人心感于外物而产生的,在刺激作用下,人心产生感觉变化,引起了心理活动,便发出声音来。由于刺激的性质、强弱不同,人激发出来的声音也不尽相同。有变化有节奏的声音叫做音,用各种乐器演奏出来,并配上舞蹈,这就叫做乐。音乐是人的感情和内心世界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二)论乐的作用

《乐记》中认为乐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1.乐与礼

《乐记》认为,人在没接触外在事物时表现出的天赋本性是内心平静的,当感受了外物的影响之后,内在的心理、情感便活动起来,表现出“感于物而动”,这是本性的外现。而外物的到来,人的内心便能去感知、认识它,于是,人们便有了对外界事物的喜爱与厌恶,“礼”、“乐”正是先人创造出来而用来节制自己的。

《乐记》说:“乐也者,动于内者也;礼也者,动于外者也。”“乐也者,情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这里,《乐记》将礼和乐作对比,认为礼作为一种社会规范,是外加于人的,具有强制性,而乐作为艺术是通过激发人内心的情来打动人的,它是使人在乐的陶冶中,自然而然地接受教育和教化。所以,《乐记》认为,乐与礼应该相辅相成,互相补充,共同作用,对人的情感和欲望加以引导和节制。

2.乐与政治

《乐记》认为,“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这里指出了乐具有化人教民、移风易俗的社会作用。同时,《乐记》还概括出“乐与政通”的观点,“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治世的音乐和安,以歌颂其政治的太平和谐;乱世的音乐悲怨,以鞭挞其政治的混乱、不协调。这就说明,音乐的和安或悲怨是与社会风气有相互关联的,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所以统治者必须重视音乐的教育,用优雅、和安的音乐陶冶、感化百姓,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这里不仅说明了政治、社会风气等对乐的决定作用,而且充分强调了乐对社会的反作用,将乐教视为实现政治的重要手段和重要组成部分。

3.乐与伦理

儒家教育将伦理道德、社会行为规范融入“乐”之中,使人们在创作、演奏和欣赏乐时,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了解到长幼尊卑之序,进而逐渐自觉地去实践。《乐记》说:“天尊地卑,君臣定矣。卑高已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小大殊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则性命不同矣。”认为天下万物理应各安其位,这是天命所定,而“乐”则能使社会伦理分明,达到令人民各安其位的目的,这明确体现了乐对伦理道德的作用。

总之,《乐记》是先秦儒家关于音乐理论与乐教思想的总结,它说明了我国古代有重视音乐教育的传统。我们可以从《乐记》中吸取丰富的经验,借鉴古人,努力提高当前的音乐教育的效果。

本章小结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教育思想的繁盛期。随着周王朝的中心地位失落,“天子失宫,学在四夷”,以往以“学在官府”为特点的教育逐渐演变为私学。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争霸,重视养士用士,各学派在学术论争中形成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繁荣。齐国的稷下学宫成为各派学术争鸣的重要场所。百家中儒家、墨家、法家、道家等学派形成了各自的教育观点,其中以儒家和墨家尤为重视教育。先秦儒家的教育代表人物是儒家创始者孔子和其传承者孟子荀子。儒家重视教育的作用,并从人性的角度论证了教育的重要性。在儒家教育中,以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为教学内容,孔子提倡启发诱导和因材施教,孟子强调培养理想人格,注重自求自得,荀子重视外在的教育力量,重视儒家经典和教师对学生发展的作用。墨家在重视道德教育之外,强调科技和逻辑教育,道家则提出“道法自然”的教育思想。法家则主张取消传统的道德和知识教育,主张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儒家的教育思想在《礼记》中得到集中体现,《大学》、《中庸》、《学记》和《乐记》这四篇文章成为儒家教育的经典内容。

思考题

1.简述私学兴起的原因。

2.简述稷下学宫的办学特点。

3.试论孔子的教学思想。

4.试论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5.分析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观点及对教育的影响。

6.简论墨家的科技教育思想及特点。

7.试分析道家“道法自然”的教育思想。

8.简论法家的“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思想。

9.试论《学记》的教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注释】

[1]《左传·昭公十八年》。

[2]《左传·昭公十七年》。

[3]《左传·文公十四年》。

[4]《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5]《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6]孙培青:《中国教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7页。

[7]参见《史记太史公自序》:《论刘家指要》。

[8]孙培青:《中国教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2页。

[9]《老子·四十二章》。

[10]参见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61-66页。

[11]《战国策·秦策》。

[12]《汉书·艺文志》。

[13]《战国策·齐策》。

[14]《论语·颜渊》。

[15]《论语·阳货》。

[16]《论语·阳货》。

[17]《论语·述而》。

[18]孙培青:《中国教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4页。

[19]《论语·里仁》。

[20]《论语·述而》。

[21]《论语·季氏》。

[22]《论语·阳货》。

[23]《中庸·第二十章》。

[24]《礼记·礼运》。

[25]《论语·颜渊》。

[26]《论语·公冶长》。

[27]《论语·为政》。

[28]《论语·先进》。

[29]《论语·先进》。

[30]《论语·述而》。

[31]《论语·子罕》。

[32]《论语·为政》。

[33]《论语·宪问》。

[34]《论语·雍也》。

[35]《论语·季氏》。

[36]《论语·八佾》。

[37]《论语·子罕》。

[38]《论语·雍也》。

[39]《论语·卫灵公》。

[40]《论语·卫灵公》。

[41]孙培青:《中国教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3页。

[42]《论语·公冶长》。

[43]《论语·子路》。

[44]《论语·里仁》。

[45]《论语·颜渊》。

[46]《论语·里仁》。

[47]《论语·学而》。

[48]《论语·卫灵公》。

[49]《论语·季氏》。

[50]《论语·述而》。

[51]《论语·述而》。

[52]《论语·子罕》。

[53]《论语·子路》。

[54]《论语·子路》。

[55]《墨子·尚贤下》。

[56]《墨子·尚贤下》。

[57]《墨子·所染》。

[58]《墨子·兼爱下》。

[59]孙培青:《中国教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4页。

[60]杨向奎:《绎史斋学术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32页。

[61]《墨子·经上》。

[62]《墨子·经上》。

[63]《墨子·经说上》。

[64]《墨子·公孟》。

[65]《墨子·耕柱》。

[66]《墨子·鲁问》。

[67]《墨子·修身》。

[68]《烈女传·母仪传》。

[69]《孟子·公孙丑上》。

[70]《孟子·告子上》。

[71]《孟子·尽心上》。

[72]《孟子·离娄下》。

[73]《孟子·公孙丑上》。

[74]《孟子·公孙丑上》。

[75]《孟子·告子上》。

[76]《孟子·告子下》。

[77]转引自张惠芬,金忠明:《中国教育简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1995年版,第60页。

[78]《孟子·尽心上》。

[79]《孟子·滕文公下》。

[80]《孟子·滕文公上》。

[81]《孟子·离娄上》。

[82]《孟子·公孙丑上》。

[83]《孟子·告子下》。

[84]《孟子·尽心上》。

[85]《孟子·尽心下》。

[86]转引自郭齐家:《中国教育思想史》,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77页。

[87]《孟子·离娄下》。

[88]《孟子·公孙丑上》。

[89]《孟子·尽心下》。

[90]《孟子·离娄下》。

[91]《孟子·离娄下》。

[92]《孟子·尽心上》。

[93]《孟子·尽心上》。

[94]《孟子·公孙丑上》。

[95]《孟子·告子上》。

[96]《孟子·尽心上》。

[97]《孟子·告子下》。

[98]转引自孙培青:《中国教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页。

[99]《荀子·性恶》。

[100]《荀子·性恶》。

[101]《荀子·劝学》。

[102]《荀子·儒效》。

[103]《荀子·君道》。

[104]《荀子·劝学》。

[105]《荀子·儒效》。

[106]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1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340页。

[107]《荀子·劝学》。

[108]《荀子·礼论》。

[109]《荀子·大略》。

[110]《荀子·修身》。

[111]《荀子·致仕》。

[112]《荀子·大略》。

[113]《老子·二十五章》。

[114]《老子·一十九章》。

[115]《老子·四十八章》。

[116]《老子·六十四章》。详见孙培青,李国钧:《中国教育思想史》,第1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33-134页。

[117]《庄子·胠箧》。

[118]《庄子·骈拇》。

[119]周德昌:《中国教育史纲》,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46页。

[120]《庄子·大宗师》。

[121]《庄子·秋水》。

[122]陈鼓应:《老庄新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25页。

[123]《庄子·盗拓》。

[124]《庄子·天运》。

[125]孙培青,李国钧:《中国教育思想史》,第1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48-149页。

[126]《庄子·知北游》。

[127]《庄子·知北游》。

[128]参见杨荣春:《先秦教育思想史》,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85页。

[129]《韩非子·六反》。

[130]《韩非子·五蠹》。

[131]《韩非子·二柄》。

[132]《韩非子·五蠹》。

[133]《韩非子·和式》。

[134]《商君书·定分》。

[135]《大戴礼记·保傅》。

[136]《白虎通·辟雍》。

[137]《论语·雍也》。

[138]《孟子·尽心上》。

[139]《荀子·解蔽》。

[140]孙培青:《中国教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4页。

[141]孙培青:《中国教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