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荀况的教育思想

荀况的教育思想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荀况的思想代表了儒家学者与现实政治的进一步结合。同时荀况还认为,儒家各经都有不同的教育作用。荀况对于学习过程的分析十分完整和系统,这在先秦教育家中是少见的。荀况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中庸思想,即“兼陈中衡”。荀况所处的战国末期,是中国社会的大变革时期,他的思想体现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为中国统一准备了理论基础。经荀况传授的儒经也对封建社会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第四节 荀况的教育思想

荀况(约公元前313—前238年),字卿,世称荀子,周朝战国末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荀况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他提倡的性恶论,常被世人与孟子提倡的性善论相比较。他批判继承了孔子以来的儒家传统,并吸收墨、道、法各学派的观点,是我国先秦时期集大成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教育家。

一、荀况论教育的作用

荀况生活于战国末期,社会发展极为动乱,他认为孟轲的“性善论”软弱无力,无法指导完成统一大业,于是提出了“人性恶”的主张,“不可学、不可事之在天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30]荀况的“性恶论”并非认为人性绝对就是恶的,而是认为要对人性中不好的倾向加以节制。性和伪并不是彼此分离的,由于“伪”的存在,可以通过教育对人性进行约束,使其接受礼仪法度,理解道德规范,“化性起伪”,达到“性伪合”的境界。而这种“化”是教育、环境和个人努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不是人性自身可以完成的。荀况对教育的作用做出了充分的肯定:“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其唯学乎!……上为圣人,下为士、君子,孰禁我哉!”[31]教育不仅可以改变人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而且可以使人获得知识和智慧。

二、荀况论教育的目的

荀况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贤能之士,使得“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32]荀况把当时的儒者分为三个层次,即俗儒、雅儒和大儒。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雅儒和大儒,并以大儒作为理想目标。荀况还提出了培养各类人才的标准是德才兼备、言行并重。他要求人才是精于道,而不是精于物的,即主要培养长于人事、人伦的从政人才。荀况的思想代表了儒家学者与现实政治的进一步结合。

三、荀况论教育的内容

荀况从性恶论出发,主张“化性起伪”,认为教育是“起伪”的过程,是不断积累知识和提高道德修养的过程,是人性改变的一个“外铄”过程。由于人需要不断的“起伪”和“成积”,因此他特别重视文化知识和古代典籍的学习,尤其是孔丘《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本书的学习和传播,将其称为“六经”。他说:“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33]可见他很注重读经,以儒经为学习与教育的内容。同时荀况还认为,儒家各经都有不同的教育作用。且在诸经中,他尤其重视《礼》,以此为自然与社会的最高准则

四、荀况论学习过程及教学方法

(一)荀况论学习过程

荀况对于学习过程的分析十分完整和系统,这在先秦教育家中是少见的。荀况认为学习的过程分为闻、见、知、行几个阶段,强调学习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他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圣人也者,本仁义,当是非,齐言行,不失毫厘,无他道焉,已乎行之矣。故闻之而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不闻不见,则虽当,非仁也。其道百举而百陷也。”[34]即见闻是学习的起点,是基础知识的来源。通过学、思相结合而得到的知识,最终是否可靠,还要靠实践来验证,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算真正明了知识。

(二)荀况论学习方法

1.积少成多,锲而不舍

在学习方法方面,荀子主张积少成多、锲而不舍的精神。他在《劝学》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同时学习还要诚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内不以自诬,外不以自欺”。

2.“虚壹而静”

荀况指出,学习还要有“虚壹而静”的治学态度。“虚”是指不要让已有的知识和自满的态度妨碍对新知识和新观点的学习。“壹”是指要在一段时间内把注意力放在一件事情上,目标专一。而“静”就是说,不能因为没有根据的想象而影响到理性思维的学习。

3.“兼陈中衡”

荀况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中庸思想,即“兼陈中衡”。他认为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往往会偏执于某一事物或事物的某一方面,从而形成片面的认识,所以要把事物各方面展示出来,作全面、广泛的比较、分析、综合,择其所是而弃其所非,以求如实地把握事物本质及其关系。

4.学以致用

荀况认为,行是学习必不可少的也是最高的阶段,必须学以致用。他说:“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35]又说:“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36]在他看来,由学和思而得来的知识都具有假设的性质,最终是否切实可靠,必须依赖于行动来检验。因此,“行”也成为荀子学习过程的最终归宿,这也是荀子的贡献。

五、荀况论教师的地位与作用

在先秦儒家诸子中,荀况是最注重提倡尊师重教的。他认为,教师不仅决定着学生的品质,同时也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法制的存废和人心的善恶。他说:“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37]他把教师提到与天地、先祖、君王并重的地位,将其作为治国之本。

在师生关系上,荀况特别强调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绝对服从,主张“师云亦云”。[38]他还认为:“言而不称师谓之畔(叛),教而不称师谓之倍(背)。倍畔之人,明君不内(纳),朝士大夫遇诸涂不与言。”[39]凡是背叛老师、不遵循老师教导的人,都应受人唾弃。由于荀况把老师放在了很高的地位上,所以对老师也提出较高的要求:“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40]即为师之道在于:有尊严而令人起敬,德高望重,讲课有条理而不违师法,见解精深而表述合理。

荀况所处的战国末期,是中国社会的大变革时期,他的思想体现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为中国统一准备了理论基础。他提出了“性恶论”,在中国教育史上开创了与教育“内发说”相对的教育“外铄说”,促进了教育理论的发展。经荀况传授的儒经也对封建社会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