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音乐即兴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运用_立特色兴校之本

音乐即兴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运用_立特色兴校之本

时间:2022-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我国有关音乐即兴运用于视唱练耳教学的研究成果不多,且散见于部分学者和教师的相关著述中。因此,笔者想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视唱练耳教学实践,对音乐即兴在视唱练耳教学中运用的途径与形式做初步的梳理,并对其运用的价值和原则做进一步探讨。前者属于即兴创作的性质,后者属于音乐即兴理念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运用,带有些机遇音乐的特点。

音乐即兴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运用_立特色兴校之本 

音乐即兴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运用

罗 凌

(绵阳师范学院 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

摘 要:在视唱练耳教学中,音乐即兴可以广泛运用于节奏节拍、旋律调式、和声听觉以及视唱等教学环节中,对于培养学生敏锐的音乐感知能力,增强学生的音乐记忆能力,发展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根据音乐即兴的艺术规律和视唱练耳的学科特点,运用音乐即兴首先应遵循“有限即兴”原则,其次要把音乐即兴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同时音乐即兴运用还要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关键词:视唱练耳;音乐即兴;价值;原则(www.guayunfan.com)

“音乐即兴”作为一种独特的音乐创作与表演现象,始终伴随着人类音乐活动而存在。狭义的“音乐即兴”是指表演者面对特定的观众群体,即兴构思音乐作品并把结果即时呈现(演唱或演奏)给听众的一种表演形式。音乐即兴最早运用于中古时期复调音乐“迪斯康特(discant)”和“佩尼利翁(Penilion)”中,后被运用于器乐演奏。16~17世纪的各种低音变奏曲,如恰空(Chaconne)、帕萨卡利亚(Passacaglia)等,甚至当时的托卡塔、幻想曲、前奏曲都是即兴演奏的。音乐史上的许多音乐大师,如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肖邦、帕格尼尼、李斯特等都具有非凡的即兴演奏能力。在现代音乐生活中,除了最常见的钢琴即兴演奏(又主要是即兴伴奏)外,即兴表演也存在爵士乐、实验音乐、机遇音乐以及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传统音乐之中。

广义的音乐即兴观念认为:“音乐即兴”存在于几乎所有的音乐创作、表演、鉴赏以及音乐教育活动之中。作曲家在创作过程中尝试演奏出刚刚涌现出的乐曲动机,表演者在演奏演唱中对作品的创造性演绎(如对华彩乐段的处理),甚至欣赏者在欣赏活动中对作品富有创造性的理解都具有即兴的性质。从这个意义上讲,“即兴”是音乐活动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

在音乐教育领域,最早把音乐即兴运用于音乐教育之中的是瑞士作曲家、音乐教育家爱米尔·雅克·达尔克罗兹,在他所创立的“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中,即兴创作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在德国著名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的“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即兴”原则被运用于教学的各个领域。从世界音乐教育发展的现状来看,音乐即兴的潜在价值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一般教师所认可,并被广泛运用于专业音乐教育和基础音乐教育中。在美国,即兴创作不仅是中小学音乐课程的重要领域,而且“爵士乐即兴演奏的基本规则和表现手法,已经成为大多数音乐高等院校的基本课程”。

在视唱练耳教学中,音乐即兴也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甚至有上升为一种教学理念的趋势。在2007年“中美视唱练耳教学艺术周”以及2010年“中俄视唱练耳教学艺术周”中,外国专家的课堂教学都体现了这一特点。然而,我国有关音乐即兴运用于视唱练耳教学的研究成果不多,且散见于部分学者和教师的相关著述中。因此,笔者想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视唱练耳教学实践,对音乐即兴在视唱练耳教学中运用的途径与形式做初步的梳理,并对其运用的价值和原则做进一步探讨。

一、音乐即兴运用的途径与形式

音乐即兴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运用途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根据指定音乐材料进行的节奏、旋律即兴创编,二是在视唱教学中带有即兴性的教学方法的运用。前者属于即兴创作的性质,后者属于音乐即兴理念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运用,带有些机遇音乐的特点。

(一)节奏“即兴创编”

节奏节拍的训练是视唱练耳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除了传统的“唱、听、记”以外,即兴创编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训练方式。常用的节奏即兴创编形式主要有两种:

1.简单的节奏创编

最常用的形式是结合某种节奏型的即兴创编。其难度可以是1~2小节的简单节奏问答,也可以是4~8小节的节奏短句创编,还可以是为旋律创作固定节奏型进行伴奏。如学习切分节奏后,先由学生创作含有切分节奏的四小节节奏短句,然后轮流演唱创作成果,以加深对切分节奏的感受。

在实际的教学中还可以同时把节奏创编、演唱与节奏记忆有机融合在一起。例如在进行十六分音符节奏组合练习时,可以由个别学生创编含有十六分音符节奏型的短句,然后由其他学生(全班、小组或个别学生)立即模唱同一节奏短句,最后分析并说出(或写出)运用的节奏型。

2.节奏性即兴变奏

另一种较为复杂的节奏即兴形式是节奏即兴变奏练习。即根据某一指定的节奏或旋律进行节奏性变奏。最常用的形式是把学生熟悉的某一旋律在不改变音高的前提下,根据新的拍号重新组织节奏并即兴演唱(或演奏)。其中节奏的变化可以仅仅是节奏的扩展、紧缩,也可以是节奏的扩充与发展,甚至可以重新构思新的节奏关系。例如:把3/4拍子的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改为2/4拍子的旋律,要求表现欢快活泼的情绪。原谱1~6小节谱例是:

谱例1

根据即兴的要求可以即兴变奏为:

谱例2

在这一练习中不但可以检验学生对不同节拍中常用节奏型掌握的熟练程度,同时也是学生对已掌握的节奏运用与理解的过程,对于发展节拍感和节奏感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旋律即兴创编

“旋律”被称作音乐的灵魂,而旋律的感知、表现、创作则涉及音高感、节奏感、调性感、结构感等多种音乐感知能力。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常用的旋律即兴创编形式有旋律即兴填空、旋律即兴问答和旋律性即兴变奏等。

1.旋律即兴填空

这是一种较为简单的旋律即兴创作的形式,先由教师提供一个旋律的绝大部分音高与节奏,而其中少数部分空出,然后让学生根据旋律的调式、节奏以及旋律整体发展趋势把旋律补充完整。例如,

谱例3

在上例的空白处,还可以对旋律发展的方向、节奏的运用以及和声功能方面作出更具体的要求与限制。

2.旋律即兴问答

旋律即兴问答也是一种较为简单的即兴创编形式,一般由教师给出(唱出或奏出)一个上句,再由学生根据一定的要求即兴唱出或奏出下句。在这个答句中,可以要求学生运用特定的音程与节奏,或要求与问句形成平行结构或对比结构,或要求结束在特定的调式音级或终止式上等。例如我们用《小星星变奏曲》主题中的前两句做这种即兴。

谱例4

上例中,对括号内的答句,可以在旋律的音乐材料上提出更明确的要求。例如可要求用上切分节奏,或六度音程跳进,或者要求第一句结束在属和弦上等。

3.旋律性即兴变奏

这种即兴方式类似于作曲技术中的装饰性变奏,理论上讲,可以从旋律的音高、节奏、和声、调性等多方面进行变奏。但是根据高师视唱练耳课程的特点以及即兴演唱的需要,一般是音高和节奏的变化,即根据原来的旋律及和声走向,用加入辅助音、经过音等方式,把较为简单的旋律变化成节奏较为密集、音调更为流畅的旋律。在我国民族音乐中又叫“装饰加花”。例如,把下面的旋律片段进行装饰性变奏。

谱例5

可以即兴变奏为:

谱例6

当然,我们也可以在保持调式、和声不变的条件下,把一个复杂的旋律即兴变奏为一个节奏、音调较为简单的旋律,如把上面谱例6的旋律即兴变奏为下面的旋律:

谱例7

(三)和声听觉训练中的“即兴演唱”

常用的和声听觉训练方法包括音程、和弦构唱与听辨,以及结合实际音乐作品的多声部视唱与听写等。这些传统的方法对于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和声要素的感知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将“即兴演唱”运用于教学中,可以拓展和声听觉训练的广度,促进学生的和声听觉能力的发展。

和声听觉训练中的“即兴演唱”的形式多样,其内容包括根据指定的和弦(级数、排列方式、旋律位置等)即兴演唱单声部(或多声部)旋律,或根据某一单声部旋律即兴演唱另一个声部(或几个声部);也可以是根据一个旋律即兴演唱分解和弦来伴奏。

1.根据一个和声序列即兴演唱单声部旋律。例如根据和声序列T- S-T-D,如果只用和弦音,我们可以即兴演唱为如下旋律片段:

谱例8

C: T         S          T          D

如果要求用3/4拍子,运用附点节奏与和弦外音,也可以演唱为如下的旋律短句:

谱例9

C: T         S         T         D

这种形式从表面看也是一种“旋律即兴”,但是由于所依据的即兴条件是一个和声序列,其实质是加深学生对旋律与和声关系的理解,因此我们把它放在和声听觉训练的领域来探讨。基于这种教学意图,在即兴演唱旋律时,必须由教师或学生弹奏所提供的和声序列作为伴奏,使其成为即兴演唱的有机组成部分。

2.为单声部旋律即兴演唱另一个声部

根据一个已有的旋律即兴演唱另一个声部,是音乐即兴中比较古老的一种形式,本文前面所提到的中古时期教堂唱诗班所演唱的“迪斯康特”就是这种形式。在演唱时,“通常由一个声部演唱一个较为简单的旋律,另外一个演唱者即兴演唱节奏较快、装饰得比较华丽的对位声部”。借鉴这一种演唱形式,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常用的是为高声部旋律即兴演唱低声部旋律,或者是根据指定的低声部旋律即兴演唱高声部。但与“迪斯康特”相比,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这种即兴演唱一般要求较低。即兴声部主要考虑和声功能以及声部进行的基本规则,即兴声部的节奏较为简单,和声外音的运用也比较慎重,还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对位声部”。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先由学生视唱给出的高声部旋律,并分析其运用和声的可能性,标出功能与和弦级数,然后再按照标出的功能与和弦级数即兴演唱低声部。在演唱时要适当考虑传统四部和声中声部的进行规则,尽量使低声部与高声部呈反向或斜向进行。如下例:

谱例10

b小和: t t6 t  D6  D  t6 t S6  D    t t6 S  t S6 t   D6 D46 t

其中,高声部是指定旋律,低声部由学生即兴演唱,根据和声功能选择的不同,理论上讲有多种可能性,上面的谱例只是一种可能。值得注意的是,在演唱时,即兴的声部只能由一个学生演唱,而指定的旋律可以全体学生共同演唱,也可以是一组学生演唱,还可以是一个学生演唱。根据指定的低声部即兴演唱高声部旋律的练习方法与要求如同此法,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和声听觉训练中的“即兴演唱”练习的难度可高可低,最简单的可以是限制在传统和声正三和弦原位的范围内,只使用和弦音,节奏固定,并且只用二声部;复杂的可以使用各种副三和弦、七和弦及其原转位,甚至使用各种变和弦,并且可以使用各种和弦外音,进行复杂的节奏变化,声部数也可以增加到四个声部以至更多。

(四)视唱中的“即兴”练习法

单声部与多声部视唱是视唱练耳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学生的读谱能力,发展学生对各种音乐要素的感受、理解和表现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诸多原因,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始终不高,视唱能力的发展缓慢。究其原因,教师在教学中教学方式方法单一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而在视唱练习中适当的采用“即兴”的方法,既可以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还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视唱水平的提高。例如,在2007年中美视唱练耳教学周中,美国专家就将一首视唱练习曲采用如下方法练习:

①只唱每小节第一个音;②只唱每小节最后一个音;③只唱每小节第一个音和最后一个音;④只唱每小节第二个音;⑤只唱每小节第一和第二个音;⑥轮唱,每人唱一小节;⑦每人唱一拍;⑧每人唱一个音;⑨分组唱,并分声部用卡农的形式重复演唱;⑩分多声部用卡农的形式演唱;多声部演唱过程中各声部再如前1~6的方法轮唱等。

从表面上看,这只是视唱练习方法的变化,但是其实质却渗透着“音乐即兴”的理念。与按照原谱从头到尾演唱一首练习曲的传统方式比较,上述方法具有其特殊的价值。下面我们以选自中国音乐学院《视唱练耳》分级教程(第一级)中的一个视唱练习曲片段为例来说明。

谱例11                         鄂尔登格 曲

例如,按照上述第3种方式练习(即只唱每一小节第一个音和最后一个音),表面看视唱练习变简单了,但实质上对于读谱的敏捷性与选择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如果这些音完全按照在练习中的时值与所处的节奏位置来演唱的话,对学生节奏反应的能力也是一种考验。而按照第6种方式练习(即每人唱一小节),则需要所有演唱者通力合作,否则演唱就不流畅,其中一人的失误会影响其他演唱者对音高和节奏的把握,而这种合作能力是学生在合唱与合奏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同时,在这一练习过程中,演唱者必须集中注意力听别人演唱,并要默唱旋律,因此对于内心听觉的形成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当然,在视唱中具有即兴性质的练习方法远不止这11种方式,例如还可以把一个旋律逆唱、移调唱等,都同样具有即兴的性质。

二、音乐即兴的运用价值

在视唱练耳教学中所运用的音乐即兴不同于舞台音乐表演中的即兴演奏或演唱。在价值取向上,舞台音乐表演领域的即兴表演追求美的艺术效果,而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即兴表演着眼于通过即兴发展学生全面的音乐素质,其具体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敏锐的音乐感知能力

视唱练耳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感受、表现和创造音乐的能力与素质,而良好的音乐感知能力则是所有音乐能力发展的前提。虽然发展音乐感知能力的途径是多方面的,但音乐即兴活动对于培养这种能力更有其独特的优势。因为在音乐即兴活动中,“音乐即兴是需要及时作出音乐判断(听觉分析、想象)的创造性音乐行为”,“要对同时出现的音高、节奏、音色、力度等给以权衡和处理”,学生对于音乐要素的感知速度要更快、反应要更灵敏,因此,对于提高音乐感知能力的敏锐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有效增强音乐记忆能力

由于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具备较强的音乐记忆能力是音乐工作者的基本素养,发展快速有效的音乐记忆能力是视唱练耳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音乐即兴活动中,由于很多时候是不用乐谱或不完全按照原谱演唱(或演奏),而需要运用“脑子”记住相关的音乐材料,从记忆心理学的角度看,这种识记属于“有意识记”,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强制性。而经常性的这种“有意识记”,可以使学生在音乐记忆的速度、记忆音乐材料的长度以及音乐记忆的保持等方面得到有效训练,因而,音乐即兴活动有利于增强参与者的音乐记忆能力。

(三)充分发展音乐创造能力

现代视唱练耳教学已突破狭隘的听力与读谱的纯技能训练的范畴,既注重培养学生对各种音乐要素的感知和理解的能力,同时又强调发展学生综合的音乐能力——特别是音乐创造能力。而在视唱练耳教学中适当地运用音乐即兴创编活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发展学生音乐创造思维能力。可以说,音乐即兴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中对学生音乐创造能力培养之不足,使视唱练耳成为名副其实的“音乐综合素养”课程。

(四)提高音乐教学能力

从世界音乐教育发展现状来看,音乐即兴的理念与方法已被广泛运用与基础音乐教育实践中,在我国的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中》,也已把音乐“即兴创造”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并提出明确的教学要求。但是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其现状令人担忧。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大多数教师缺乏音乐即兴创作的经验和能力,因而无法胜任该内容的教学。因此,对于那些将来要从事基础音乐教育的学生而言,把音乐即兴的理念和方法运用于视唱练耳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音乐即兴创作的基本形式与方法,积累初步的音乐即兴创作经验,为将来从事音乐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音乐即兴的运用原则

(一)即兴创编应遵循“有限即兴”原则

美国音乐人类学家内特尔(Bruno Nettl)认为,“任何即兴演奏者都必须有‘model’,即音乐起点,如巴洛克时期演奏者是在“数字低音”(给定的和声框架)的规范下即兴演奏,文艺复兴时期盛行演奏者或演唱者对‘simple line’进行加花处理,爵士乐也是在一连串既定的和弦与音调的基础上即兴演奏/演唱”。由于音乐即兴创作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重构性,加之受学生已有音乐能力水平的局限,因此视唱练耳教学中的音乐即兴活动必须有一定的条件控制,否则音乐即兴活动会因为难度太大或要求不明确难以开展。

例如在作“根据某一单声部旋律即兴演唱另一个声部”的和声听觉即兴演唱时,就必须对运用和弦的范围、级数、节奏以及是否使用和弦外音等作一定的规定;又如在对某一旋律进行“节奏性即兴变奏”时,必须事先确定所使用的节拍类型,明确可以运用的节奏型范围以及所要表现的音乐情感等。总之,必须从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已有能力水平出发考虑音乐即兴活动的制约条件。

(二)把音乐即兴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

虽然音乐即兴的运用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音乐能力的全面发展,但是必须把这种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结合,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因为音乐即兴创作必须建立在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与技能的积累上,否则音乐即兴创作就无法正常进行。因为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解决“积累”的过程,而音乐即兴则是创造性地运用这些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例如在“即兴节奏创编”活动中,必须以学生已经较为掌握一定数量的节奏型为前提,“即兴创编”是在对这些节奏性认知与识记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运用与拓展,以进一步加深对这些节奏的感受和理解,发展节奏创编能力。因此,音乐即兴只是丰富了视唱练耳教学的方式或方法,而这些方法的运用必须以传统教学方法为基础。

(三)音乐即兴的运用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在把音乐即兴运用与视唱练耳教学时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例如,在本文前面所提到的视唱练习中的“即兴变奏练习法”中提到了11种“即兴”形式,那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是只运用其中几种方法还是全部运用,运用的先后顺序怎么确定,都必须以教学目标为前提。如果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即兴读谱的能力,则所有的方式都可以用,但必须考虑教学时间是否充足。而如果侧重于培养学生多声部合作演唱能力,则可以考虑重点运用9~11三种方法。总之,在确定是否运用音乐即兴以及选择即兴方式时,必须综合考虑其必要性与可行性,做到“有的放矢”。

视唱练耳是一门与音乐创作、音乐表演有着广泛联系的学科,音乐即兴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有机渗透,可以使视唱练耳教学突破单纯的理论与技能训练的范畴,更好地体现了学科的综合性与基础性特点。而作为视唱练耳教师,我们一方面应加强对音乐即兴活动本质规律的研究,明确音乐即兴活动的价值,同时还应遵循视唱练耳学科的教学规律与特点,避免盲目运用的倾向,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音乐即兴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钱仁康. 即兴演奏史话[J]. 艺苑,1994(2):40~42.

[2] 郭小利. 中国传统音乐即兴创作教育研究[D]. 福州:福建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7.

[3] 郭兰兰. 音乐活动不可或缺的因素——即兴演奏[J]. 音乐生活,2007(6):35~38.

[4] 郭兰兰. 即兴符合音乐教育规律[J]. 中国音乐教育,2007(3):36.

[5] 钱仁康. 即兴演奏史话[J]. 艺苑,1994(2):40~42.

[6] 李颖. 有限即兴和声视唱研究[D]. 武汉:武汉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7] 蔡军. 略论美国视唱练耳之特点——《中美视唱练耳教学艺术周》侧记[J]. 音乐天地,2008(2):57~59.

[8] 蔡觉民,杨立梅.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32.

[9] 郭小利. 中国传统音乐即兴创作教育研究[D]. 福州:福建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