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师范大学的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

师范大学的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

时间:2022-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建立,是适应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完善我国农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举措。

师范大学的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

当前,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日新月异,职业划分越来越细,职业的技术含量和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对专门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大批量、多规格、高层次的特点。世界各国高等教育都主动适应这种变化,积极进行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调整,大力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竞争力。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一、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发展趋势

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经过30年的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总体实力不断增强,建立了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结构比较合理的学位授权体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有质量保证的研究生培养制度。长期以来,硕士研究生教育主要是培养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力的教学科研人才。但随着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方向已更多地从教学、科研岗位转向实际工作部门。从世界研究生教育发展状况来看,硕士研究生教育基本是以面向实际应用为主,教学科研人才更多的是来源于博士研究生。为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更好发展,必须重新审视和定位我国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硕士研究生的类型结构,逐渐将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实现研究生教育在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等方面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掌握农业推广相关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涉农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农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理念、培养模式、质量标准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与学术型研究生有所不同,它突出体现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色。做好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必须科学确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合理定位,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律,创新培养理念,改革培养模式,确保培养质量,这在《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文件中已经得到了进一步明确。因此,培养和造就大批为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服务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是时代的要求,是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要求,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建立,是适应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完善我国农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举措。

二、师范大学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农业推广专业人才是农林院校得天独厚的优势。对于非农高校,由于缺少农林相关学科的支持,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人才的培养发展较为缓慢。但是,由于我国正处于农业产业化转型时期,对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农业推广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极大,而现有的农林院校又有限,其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现有的人才需求条件。这就为非农高校招收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创造了条件。而对于非农高校来说,开展农业推广专业硕士的招生,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充分发挥高校教育资源的潜力,完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体系具有重大作用。就师范大学而言,除了传统的师范专业和基础学科外,近年来,越来越注重与社会需求的衔接,一方面注重基础专业(如生命科学、地理科学)适应社会需求的改造,另一方面也设置经济管理类和工学类专业,学校学科基础较为宽广,具备培养农业推广硕士的基本条件。因此,培养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对师范大学来说是拓展研究生教育的大好机会。

三、师范大学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伴随着新的发展趋势,农业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体制上甚至是观念上都发生着根本性的改革。21世纪的农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将有显著提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学历层次的要求。知识经济时代农业对从业人员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高学历的农业推广人才需求比重将逐步增加。二是对知识结构的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我国农业服务综合化趋势加强,对农业推广人才的要求已突破传统的专业范畴。既精通农业种植业务又熟练运用计算机、英语和网络等现代工具的复合型、国际型人才更受青睐。三是对创新能力的要求。现代农业的发展,创造性和灵活性是关键。涉农企业将越来越多地依靠对顾客的多样化产品需求的满足来寻找新的增长点,而只有创新,用创造性的思维才能根据顾客特定的需要,通过新技术的推广使用来提供适应顾客需求的农业产品。农产品创新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与此相对应,对农业推广人才的要求不仅要有创新意识,而且要有创新能力,能够学以致用,保持持续不断的创造力。

面对社会对农业推广人才的更高要求,如何培养出专业知识结构合理、综合素质过硬、能胜任现代农业推广的优秀专业人才就成为了一项意义重大的课题,而探索出一套既顺应国际潮流又适合中国国情、既博采众家之长又体现自身特色的农业推广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就成为农业推广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基于此,本文努力探索农业推广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新模式,这一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由四部分构成:新的教育理念的树立;课程体系的更新;学生能力的培养;导师素质的提高。

(一)创新教育理念,构建合理的农业推广人才培养理论基础

研究生教育是教育体系的最高层次,这种高层次要求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作为行动的先导。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人才能够掌握所从事农业推广领域的坚实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农业推广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担负农业推广技术或农业推广管理工作的能力,这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以及农科研究生教育改革具有深远意义,极大地提高了农业推广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应用能力,推动高校与实际生产部门的联系和合作。促进科技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另一方面,新农村建设也为地方高校强化“三农”社会服务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平台;也为地方高校社会服务功能向农村延伸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形成较强的知识整合能力是新的农业推广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理念的精髓。

中国有自己的特点和国情,在模式定位方面,既不能完全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模式,也不能继续沿袭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培养模式,要找到新的定位,培养理论型与应用型兼顾以应用型为主的高级农业推广人才。通过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和系统的调查、总结、研究,立足国际平台来把握农业推广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和具体步骤。具体注意如下几点。

第一,专业硕士教学改革的目标是要面向“大农业”,培养高层次的市场型、国际型人才,这既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需要,又是提高农业推广专业硕士毕业生能力的必然要求。

第二,教学内容必须跟上农业发展的最新趋势,与时代接轨。因此,必须启动农业推广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拟订新的培养计划,紧跟农业推广专业发展的前沿。提倡“研究型教学”与“研究型学习”。时代对农业推广专业人才创造力与创新精神提出了较高要求,传统的“满堂灌”式教学方法的生存空间已经狭小。因此,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开放式教学手段很有必要。在日常教学中,还应提倡学生“自我学习”“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

第三,培养人才,教师是关键。培养高质量的研究生必然离不开一支高质量的导师队伍。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导师自身的素养。

农业推广是一门应用学科,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对他们进行本专业微观实务的专门训练,要求熟练掌握农业推广基础理论,能够熟练运用专业知识与技能解决各类现实问题。课程体系上侧重于应用型专业知识的深入和拓展,以及对数学、计算机等工具和方法的研究与分析。为了实现复合型农业推广人才的培养,研究生教育可与地方政府、企业等联合,共同研究、开发项目,走“产、学、研”共同发展之路。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实验中心等实践场所。引导研究生进行实习、调研和座谈,这是检验所学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践的过程。同时,研究生还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课题研究,这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最后再用研究结果去指导新一轮的实践,从而实现“学习———实践———研究———再实践”的有机结合。

(二)合理调整培养计划,更新课程设置体系

课程体系是指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由相关的学科知识及实践环节按一定的比例及逻辑顺序排列组合而成的知识系统。我国受农业发展水平较低、资本市场不够发达、农业对外开放程度较低等因素的制约,与国外相关学科课程设置相比,我们的课程体系还存在较大的缺陷:①课程设置侧重于理论研究,而有关实务操作与管理方面的课程比重偏低。这样不适应农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②专业基础课与选修课之间存在内容交叉和重叠现象,面向微观实务的专业课程偏少。这样一方面浪费了学时,造成授课教师之间互相掣肘的现象,同时也不利于学生专业基础的构筑和知识面的拓展;③农业发展的新趋势要求农业推广人才必须具备科学技术、人文社会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而与之有关的课程比重偏低,受重视程度不够。

为了顺应国际潮流,适应新时期农业发展的新特点和趋势,我校在农业推广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①兼容性。做到与自然科学知识的有机结合,实现文理有机渗透。②不变性。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更加注重不变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的讲授,特别是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技术化、市场化运作的基本规律上多下工夫。③前瞻性。课程建设始终应是动态的,不仅要使课程及内容具有知识性和系统性,而且要使之面向市场、面向未来。④宽平台。以课程建设为切入点,在一级或二级学科平台基础上,向交叉、相关学科延伸,构建宽广的知识平台。⑤改进教材,注重实践运用。为了尽快使研究生教学内容与国际接轨,在教材的选用上,采用了国内外影响较大的、被同行专家认可的高质量教材。并鼓励教师采用英文原版教材,运用双语授课。通过实施双语教学,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同时也培养了研究生阅读外文资料的习惯,为以后的国际竞争打下坚实的基础。⑥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在课程体系中,课程设置分为三大模块: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和补修课程。补修课程是针对本科为非农专业的研究生开设的,不计入学分。学位课程为各研究方向的共同必修课,旨在宽口径地夯实基础,强化素质。非学位课程分为限选课和任选课两部分,目的在于帮助夯实学生的应用基础,培养其定量分析和实证研究的能力,增强其对农业推广实务的适应能力。农业推广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弹性学制为2~4年,允许研究生休学1~2年用于工作或创业。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实行,可增强学生选课的灵活性和自主性,进一步调动研究生学习、科研的积极性。

(三)提倡研究性学习,加强对学生知识整合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面对农业发展的新形势,传统的单纯以传授知识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面临挑战,“老师讲授、学生记录”“一根粉笔,一本笔记”的“填鸭”式课堂授课方式已变得越来越不合时宜。农业推广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应该更多地体现为探索型、创造型,教学过程中应启发学生对本专业重大农业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因此,我校改革了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积极选取课堂讨论、学术论坛等多种方式,利用案例教学、模拟教学、课题组研究等教学手段,提高学生个性创新精神综合能力的培养。此外,在培养模式中还特别提倡研究性学习,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日常的教学和管理中。为了切实做到这些,我校从以下方面改进了教学工作。

(1)在教学方法上,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改革“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引入“探讨式、宽松式”的教学方法。比如,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术小组,每个小组由3~5名硕士研究生组成,由老师根据本门课程的主要内容结合当前的农业发展热点和实际问题给出若干个讨论题,通过组织学生专题讨论会的形式,让每个硕士研究生的观点和见解在讨论会上相互交流和探讨。学生在专题讨论会上的表现是教师评判其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

(2)在教学手段上,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尝试采用案例教学和模拟教学。比较中外著名高校在教学方式上的差别,可以看出中国高校以“原理教育”见长,国外则通行案例教育及模拟教育。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搜集与制作农业推广案例教学是相对较难的工作。我校通过购买计算机和专业软件,组建农业推广模拟实验室,在研究生中积极开展模拟教学。

(3)以提高农业推广专业硕士研究生知识整合能力为目标,尽早将他们引入科学研究领域。因为农业推广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前已有较为扎实的社会科学或者自然科学基础,入学后的第一学期,由导师创造条件安排做一些课题的前期研究,让研究生带着问题学习,把课堂上老师讲授的内容与现实中的问题有机地联系起来,激发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从第二学年起,通过将学位论文与课题研究有机结合的方式,导师带领研究生围绕特定的选题开展有一定深度的、系统的研究,以求解决农业推广领域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严谨、细致的科学研究训练将大大提高研究生的知识整合能力,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和开拓精神。

(4)在学分制中加入实践活动和学术活动两个环节,各计一定的学分。实践活动分为社会实践和教学实践两种。社会实践要求研究生到农业推广相关部门调研和实习,要求递交与课题研究相关的社会实践报告。调研和实习有利于研究生在理论的指导下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答案,同时也可以培养研究生重视事实、用数据说话科学素养。教学实践可以有效地巩固和加强专业知识。学术活动环节主要指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研究生可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加入导师所在的学术小组。学术小组定期举行学术会议,讨论本方向的前沿课题以及最新动态。研究生的加入,既活跃了学术小组的思想,又能大大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

(四)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导师队伍

培养高质量的研究生必然离不开一支高质量的导师队伍。在着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高层次人才的今天,没有一批具有创新性素质的导师是难以设想的。尽管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研究生具有了更加自主、独立和个性化学习和研究地位,导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也从传统的教授转变为指导,但这并不能贬低导师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为研究生教育毕竟是以前沿性的学科理论为学习内容,以科学研究为学习手段,以创新知识为学习目的的高层次教学活动和人才培养活动。研究生限于学识、能力和条件的各种制约,他们并不能自发地完成如此复杂的学习任务,必须在导师的帮助和指导下完成学业。导师对研究生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研究生培养的质量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师的学术水平。正因为如此,不少导师切身体会到,提高研究生水平的关键就在于导师自身的素养。这些素养包括:①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科学态度,能严谨治学,为人师表;②了解掌握学科发展的前沿方向,在学科前沿开展学术研究;③有明确的主攻方向;④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有创见的科研成就;⑤有较强的科研组织能力

在优化导师知识结构的同时,更加注重引进竞争机制,给导师施加一定学术上的压力。每年根据导师承担科研课题的数量和经费的多少来给定导师所带学生的名额。对科研课题较多、科研经费充足、勇于创新且精力充沛的导师,适当地增加学生名额。同时为了让导师更多地指导研究生,还将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与导师指导水平的评估挂钩。以进一步增强导师的责任感,将有助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四、结束语

农业日新月异的发展态势决定了农业推广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必然是一个不断深化、不断更新的过程。从根本上说,人才的培养模式取决于农业发展对农业推广人才素质的内在要求。因而只有在一个面向国际的视野下,本着不断学习的态度不断创新的农业推广人才培养模式,才真正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贺建华,王京京,等.农业推广硕士培养问题的调查及分析[J].中国农业教育,2009(4):16-20.

[2]岳德鹏,黄月艳.农业推广硕士培养中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9,11 (3):269-272.

[3]李明秋.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地方性人才: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探索[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11(11):113-114.

[4]申姗姗.从“专业性”看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7):45-48.

[5]郭邦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业推广硕士培养质量[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10):14-15.

(作者:刘永春,郭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