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坚持人的全面发展教育观

坚持人的全面发展教育观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我国现行的中小学校实施的全面发展教育包含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综合实践活动等组成部分。德育,即培养人思想道德的教育,是向学生传授一定社会思想准则、行为规范并使其养成相应思想品德的教育,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方面的总称。因此,在教育实践中,应坚持五育并举的精神,防止教育的片面失衡。

三、坚持人的全面发展教育观

(一)全面发展教育的内涵

所谓全面发展教育是指为了促使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而实施的教育,是对含有各方面素质培养功能的整体教育的一种概括,是对为使受教育者多方面得到发展、多种素质得以提高而实施的教育活动的总称,是由多种相互联系而又各具特点的教育所组成的。我国教育目的内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实质,但在实践中,忽视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至今仍然存在并且较为普遍,给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带来了不良的影响。要全面贯彻和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必须在以下方面给予正确的把握和理解。

第一,现在所讲的人的全面发展,既包括人在物质生活领域,特别是在生产劳动领域的全面发展问题,又包括人在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领域的全面发展问题,并强调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同时,我们所涉及的不仅仅是极少数人的发展问题,要努力实现的是所有人的全面发展问题。

第二,全面发展不是人的各方面平均发展、均衡发展,而是人的整体素质的和谐发展。把全面发展看成是平均发展,这种认识是非常机械的。实质上,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各方面素质的和谐发展。它意味着人的高尚的思想信念、道德品质、审美情趣、智力发展以及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有机结合,使人在工作和生活中体现出力量、能力、热情和需要的完美和谐。

第三,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人的发展是整体性的发展,但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由于遗传素质、兴趣爱好、社会活动、生活经历等方面的不同,其发展存在个体差异性。因此,全面发展就意味着受教育者个体必须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不可或缺,即个性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就意味着德、智、体、美等素质在受教育者个体身上的特殊组合,不可划一,即全面发展的个性。两者本身就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是辩证统一、有机结合在一起的。

(二)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

在古今中外历史上,对全面发展的具体内容的认识不尽相同。如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提倡自由教育,主张把奴隶主贵族子弟培养成自由人,要求身体、道德、智力和美感各个方面平衡、和谐发展。中国古代西周时期提出“六艺”教育,即礼、乐、射、御、书、数,也包含了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内容。目前,国内学术界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问题,也存在着一些争论,主要有三育说(即德育、智育、体育)、四育说(即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五育说(即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乃至六育说(即在五育的基础上增加“心育”,也就是“心理教育”)。其中,获得较多认同的是五育说。目前,我国现行的中小学校实施的全面发展教育包含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综合实践活动等组成部分。

德育,即培养人思想道德的教育,是向学生传授一定社会思想准则、行为规范并使其养成相应思想品德的教育,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方面的总称。它的基本任务包括: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信念,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努力奋斗的献身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使他们形成科学辩证的思想方法,正确认识世界和人生,在社会生活中追求新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创造;培养学生良好、健康的心理品质,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讲究心理卫生,提高心理素质,形成完善人格;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能力和行为习惯等。

智育,是指向学生传授系统科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和发展学生智力才能的教育。它的基本任务包括:向学生系统传授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为学生各方面发展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培养训练学生,使其形成基本技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才能,增强学生各方面能力;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和热爱科学的精神等。

体育,是指向学生传授身体运动与保健知识,增强他们的体质,发展他们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教育。它的基本任务包括:指导学生进行身体锻炼,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技能发展,使学生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使学生掌握身体运动锻炼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运动锻炼的方法,增强身体运动能力;使学生掌握身心卫生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身心卫生保健习惯等。

美育,是指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发展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它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使他们具有感受美、理解美以及鉴赏美的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艺术活动的技能,发展他们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美好心灵和行为,使他们在生活中体现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

综合实践活动,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让学生自主进行各种实践性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协调发展和升华的教育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领域。它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主动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习惯,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使学生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及其相互关系的正确认识以及对生活的正确理解和态度,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自我的关爱与责任感,养成积极进取、分享、合作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正确理解和处理五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实施全面发展教育中,必须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五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否则,人的全面发展目标就无法实现。

首先,五个组成部分各有其相对独立的作用,不可相互替代。五个组成部分都具有特定的内涵,都具有自己特定的任务,它们的社会价值、教育价值、满足人发展需要的价值都是通过各自不同的作用体现出来的。其中,德育关注的是价值观和行为方式问题,即怎么做人处世的问题;智育关心的是提高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般知识与能力水平,即提升人的内在能力;体育以改善身体素质为基本要旨;美育则努力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生活情趣,即对美的欣赏能力;综合实践活动则是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将学生的内在素质转化为实际行动,促使学生的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素质获得协调发展和整体提升。这五个方面的教育,谁也不能取代谁的功能。因此,在教育实践中,应坚持五育并举的精神,防止教育的片面失衡。

其次,五个组成部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具有制约或促进其他组成部分的因素,每个组成部分的发展又都离不开其他组成部分的配合,都需要其他组成部分与之协调。在理论上,可以将全面发展教育分为五个组成部分,但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这五个方面的教育并不是孤立实施的,而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是在人的身心全面发展的统一过程中展开的。实际上,很难把一堂课或某项教育活动简单看成是智育或德育,它们总是融为一体的。因此,应树立整体观念,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综合地设计五育实施的过程,提高教育实效。

最后,五个组成部分之间也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人的素质结构是由德、智、体、美等基本要素构成,与此相对应,就有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相对独立而又密切联系的教育成分,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使人的这些素质形成合理的整体结构。人的各方面素质及其整体结构的形成都离不开人的实践活动。而综合实践活动恰恰是立足于人的生活世界的综合性和整体性,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全、完整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所有教育活动都带有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所以,综合实践活动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之间存在整体与部分、综合与分化的关系。

根据上述五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要把这五个方面的教育结合起来,使它们在教育过程中相互协调、相互促进,都得到发展。为此,要注意避免两种片面的倾向:一是只注重五育之间的联系性和相互促进性而忽视它们的独特功能;二是只注重五育的区别和不可代替性而忽视它们相互促进的作用,甚至把它们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这两种片面做法都会破坏五育之间的协调,不利于相互结合。在实际生活中,青少年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发展往往是不平衡的,有时需要针对某个带有倾向性的问题着重强调某一方面,以形成学生独特的个性发展,但这种个性发展不能造成学生发展中的重大缺陷以至于影响其终身发展。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学校也常会因某一阶段或时期任务的不同,而在某一方面有所侧重以形成独特的办学特色,但也绝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和放松其他方面。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注意坚持社会主义教育目的,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和谐发展。

【本章小结】

教育目的是社会把握教育活动的根本所在,也是教育活动展开的根本依据,直接决定着教育功能的取舍。不论是广义的教育目的,还是狭义的教育目的,都会对教育“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作出回答,对教育活动的社会倾向和教育对象的素质要求具有质的规定性。教育目的具有存在类型和层次的多样性。对实际的教育活动而言,教育目的具有重要的定向、调控和评价功能。

由于受到社会客观条件、历史文化背景、受教育者身心发展需要以及哲学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历史上关于教育目的形成了多元的理解和表达,如个人本位论、人格本位论、文化本位论、生活本位论、伦理本位论、社会本位论等。当代教育目的的选择和确立应直面当代教育面临的问题,处理好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本土情怀与国际视野、功利主义与人本主义、科学主义人文主义、全面发展与独立个性、适应现实与超越创新等几方面的关系。

我国的教育目的有自身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沿革。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教育目的是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制定出来的,尽管有所变动但内含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即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坚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根据我国教育实践的现状和问题,我们应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观,要正确认识和努力实施人的全面发展教育。

【拓展阅读】

[1]瞿葆奎,丁证霖.教育学文集·教育目的[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2](英)约翰·怀特.再论教育目的[M].李永宏,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3]扈中平.教育目的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

[4]扈中平,刘朝晖.挑战与应答——20世纪的教育目的观[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

【实践与探索】

(1)美国教育学家杜威说:“教育本身并无目的。只是人,即家长和教师等,才有目的。”“如果家长或教师提出他们‘自己的’目的,作为儿童生长的正式目标,这和农民不顾环境情况提出一个农事理想,同样是荒谬可笑的”。请你对这些言论予以评析。

(2)结合你自己接受或从事教育的实际,分析当前中小学在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的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你的对策或建议。

参考文献

[1]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陈桂生.教育原理[M].2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夏正江.教育理论哲学基础的反思·关于人的问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4]陈佑清.教育目的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3.

[5]成有信.现代教育引论[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2.

[6]郑金洲.教育通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7]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8]王坤庆.现代教育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9]唐德海.论教育目的的预设与生成[J].高等教育研究,2007(8).

[10]但武刚.教育目的:培养现实活动的主体[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

[11]扈中平.“人的全面发展”内涵新析[J].教育研究,2005(5).

[12]沈湘平.从人的发展看主体教育的目的[J].教育研究,2004(6).

[13]蔡国春.我国教育目的理论的若干实践范畴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10).

[14]冯建军.教育目的:一种视角的转换[J].教育发展研究,1999(6).

[15]易连云.挑战理性——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教育目的的诘难[J].比较教育研究,1999(1).

【注释】

[1]引自《论语·子路》。

[2]武汉男孩13岁保送北大“神童”缺失的童年[EB/OL].http://news.163.com/2004w02/12467/2004w02_1077175610966.html.2011-08-20.

[3](英)斯宾塞.教育论[M].胡毅,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7.

[4]张法琨.古代希腊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5.

[5]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6-7,9.

[6]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6-7,9.

[7]陈桂生.教育原理[M].二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53.

[8](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33.

[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8.

[10]孙培青.中国教育史(修订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49.

[11]孙培青.中国教育史(修订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59,417.

[12]孙培青.中国教育史(修订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59,41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