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德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历史及现状

德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历史及现状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德国高等教育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神圣罗马帝国”时期。德国高等教育历经劫难,被纳入为战争服务的轨道,出现了倒退的景象。德国的高等教育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重创,彻底丧失了其战前的领先地位,逐渐被英美的一些大学所超越。统一后的德国开始了一场全面而深入的社会变革,德国的高等教育也不可避免地卷入到这场影响德国未来发展的变革之中。这场变革涉及教育的各个领域,其中高等教育的改革进程最快,已基本形成新格局。

一、德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历史及现状

(一)德国高等教育的历史

德国高等教育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神圣罗马帝国”时期。《布罗克豪斯百科全书》[1]中提到,由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卡尔四世(Kaiser Karl IV.,又译为查理四世)于1348年在布拉格建立的布拉格查理大学是德国最古老的大学,而1386年成立的海德堡大学则通常被视做德国境内建立的最古老的大学。相比意大利、法国和英国,德国高等学校的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到1789年,德国境内已拥有34所大学,是当时欧洲各国中建立大学最多的国家。中世纪时期的德国大学基本受教会的支配,虽然也会得到政府的赞助,但大学的经费主要依赖教会的资助,人员也多由教皇或教会指派。

18世纪,德国的大学经历了两次改革运动。第一次改革始于1694年创办的哈勒大学(Universit覿t Halle),结束于18世纪中叶。这一时期改革的标志是哈勒大学和哥廷根大学(Universit覿t G觟ttingen)的发展和变革。这两所大学获得政府的资助,摒弃了中世纪大学的一些陈腐传统,尊重自由的学术风气,引入现代科学哲学教育学等学科,注重研究和教授的价值,形成了诸多近代大学的特征。18世纪后半期,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德国天主教掌控的大学也相继实施了改革运动,为19世纪德国大学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进入19世纪,德国的大学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按照德国近代高等教育改革的先驱者威廉·冯·洪堡[2]于1810年提出的大学理念建立和发展的德国大学以其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学术自由等特点被欧美各国高校争相效仿。当时的政府虽然对大学给予资助,但对大学的管理无政治介入和干扰,大学以学术研究为中心,注重教学与研究的自由。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大学的学术成就表现非凡,培养了许多诺贝尔奖得主和各行各业的领袖精英。以哥廷根大学为例,在过去的100年间,先后有4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此学习和工作过。

1890年起,德国开始逐步允许大学公开招收女大学生。如今,德国高校中女大学生的数目已近一半。

法西斯统治时期,纳粹政党的干预和介入几乎摧毁了德国大学的学术自由精神。德国高等教育历经劫难,被纳入为战争服务的轨道,出现了倒退的景象。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被美、英、法和苏联分区占领。1949年,德国分裂为两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即“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Deutsche Demokratische Republik,简称东德,DDR)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简称西德,BRD) 。两个德国分别在战后的废墟上重建自己的家园。德国的高等教育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重创,彻底丧失了其战前的领先地位,逐渐被英美的一些大学所超越。

为了消除纳粹思想的余毒,向民主化和科学化发展,西德政府开始进行高等学校机构的重建工作,并推行高校改革。20世纪60年代持续的经济奇迹和后来出现的一系列教育改革使得越来越多的来自不同阶层的年轻人接受高等教育,高等教育逐渐大众化、平民化。1960至1975年,西德总共新成立了24所综合性大学和新型大学[3],西德高等院校网络的密度得以进一步提高。

随着战后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含量不断增大,社会上对既有一定理论基础又有很强动手能力的技术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多。传统大学的修业年限长、费用较高且只培养学术性人才,而当时的经济建设并不需要过多的理论专家,所以建立一种新型高等学校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成为当务之急。1968年10月31日,德国通过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各州有关统一应用科技大学的协定》,决定成立应用科技大学。1970年前后,各州在原有的工程师学校、中等技术学校、各类学院的基础上组建应用科技大学,以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西德的高等教育制度起先由各州单独负责,后转由各州文化部长会议、高等学校委员会和各州的高校共同负责。

东德因受到苏联政治介入的影响,处处效仿苏联的模式,大学体制也不例外。20世纪50年代至1990年两德统一前,东德的高等教育经历了几次改革,如高等院校管理中央集权化,把马列主义基础和俄语设为高等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专业采用反映最新科学知识水平的统一的教学计划,强调实习在教学中的地位,扩大函授教学,加强高等学校的继续教育能力等。东德高校的招生工作遵循国家统一计划,按成绩录取。1989年,东德有70所高等教育机构,其中9所综合大学,12所理工大学,29所工程、师范、艺术和建筑类专科学院,3所医学院以及17所诸如农、林业学院、经济和法律学院、政治学院、警察学院和军事学院之类的专业院校。在这些高等院校中,建国后新设的就有40所。

1990年,两德统一。统一后的德国开始了一场全面而深入的社会变革,德国的高等教育也不可避免地卷入到这场影响德国未来发展的变革之中。统一后,除特殊情况外,东德的高等教育系统均按西德的模式进行改革,其科学研究机构有的被解散,有的被合并到大学当中,使大学成为核心的研究机构。原东德地区本不存在应用科技大学这种高校类型,但两德统一后,东部地区通过改组一些原来的专业学校或是采取新建的模式,按照西部的标准建立起一批应用科技大学。

(二)德国高等教育政策的现状

1999年11月,当时的德国总统罗曼·赫尔佐克发出了著名的“教育必须成为核心议题”的呼吁。此后10年,德国教育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与发展。这场变革涉及教育的各个领域,其中高等教育的改革进程最快,已基本形成新格局。

综观十多年来德国高校的改革进程,其政府在高等教育领域主要实施了如下十大改革举措:

1.力推“博洛尼亚进程”[4],以欧洲高等教育区域为依托,推动国内改革,提升德国高校学位和课程结构的国际竞争力

德国是“博洛尼亚进程”的主要发起国和积极参与国,十几年来,围绕“开设国际课程”、“提高教学大纲灵活性”和“增强大学师生流动性”三大核心目标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其中最具标志性的改革便是放弃了德国高等教育传统标志性的本硕一体结构,转向国际通用的学士、硕士两级学制,基本实现了学位结构和学制的转变。最新调查数据显示,2010至2011学年度冬季学期,德国高校82%的学科已完成本科和硕士的分层次的结构变化。

2.实施“精英计划”,整合高校和校外科研机构的教学和科研资源,打造世界一流大学,提升高校整体国际竞争力

2005年6月,德国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签署了《有关联邦和各州资助高校学术研究之精英计划的协议》 (以下简称“精英计划”,又译为“卓越计划”) 。此协议的签署旨在跨越高校与科研机构之间的传统界限,在高等教育中引进合作和竞争机制,通过有重点地资助一批精英大学、研究生院和精英研究机构,打造世界一流的德国大学,提高高校尖端科研和高级人才培养的水平。

同年,德国启动了“精英计划”的评选活动,负责评选的是一个由国际人士组成的高水准的学术评审委员会。经过2006年和2007年共两轮的激烈角逐,“精英计划”共评选出39个博士生院、 37个精英研究机构和9所精英大学。这9所大学分别是:在第一轮中胜出的慕尼黑大学(Universit覿t München)、慕尼黑工业大学(Technische Universit覿t München)和卡尔斯鲁厄大学(Universit覿t Karlsruhe),以及第二轮评选出的亚琛工业大学(Rheinisch-Westf覿l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Aachen)、柏林自由大学(Freie Universit覿t Berlin)、弗莱堡大学(Universit覿t Freiburg)、哥廷根大学(Universit覿t G觟ttingen)、海德堡大学(Universit覿t Heidelberg)和康斯坦茨大学(Universit覿t Konstanz) 。

“精英计划”从2006年开始实施,到2011年结束,总经费19亿欧元。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分别出资75%和25%,每个博士生院、精英研究机构和每所精英大学每年分别获得100万、 650万和1300万欧元的资助。从参与精英大学建设的机构和人员分布以及资助经费受益程度上看,大学以外的重要科研机构如马普学会(Max-Planck-Gesellschaft)、弗朗霍夫学会(Fraunhofer-Gesellschaft)等均是该计划的共同建设者和受益者。高校与高校以外科研机构参与“精英计划”的比例约为8∶2。

据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于2011年10月6日发布的“全球高校2011至2012年最新排行”显示,德国共有12所大学进入世界前200所高校的行列。德国政府目前正在建设的这9所精英大学均在其中。

2012年6月15日,德国联邦教育和科研部原部长沙万宣布了德国第二期“精英计划”的评选结果,11所精英大学、 45个博士生院和43个精英研究机构入选。精英大学中新增林洪堡大学(Humboldt-Universit覿t zu Berlin)、不来梅大学(Universit覿tBremen)、德累斯顿工业大学(Technische Universit覿t Dresden)、科隆大学(Universit覿t zu K觟ln)、图宾根大学(Eberhard-Karls-Universit覿t Tübingen) 5所大学,而第一期“精英大学计划”中的哥廷根大学、弗莱堡大学和卡尔斯鲁厄大学此次落选。

第二期精英大学计划从2012至2017年,5年内总经费为27亿欧元,比第一期资助计划增加42%,其中75%来自联邦,25%来自各州。

3.加强州政府管理高等教育的职权,提升联邦与各州政府的战略协作关系

2006年11月,德国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达成《2020年高等教育发展协定》,取代了已经执行30年之久的联邦《高等教育框架法》 。该协定旨在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权限和责任,发挥联邦政府的战略引导作用,实现联邦与各州之间从“分权合作伙伴”关系到“战略分工伙伴”关系的转型,为到2020年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法律依据。

2007年至2010年是执行该协定的第一阶段。其战略目标是在4年内,将德国高校招生规模在原有基础上扩招91270名,增加女性教授席位和大学就业岗位等。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分别出资5.65亿欧元。此外,为保证高校科研的可持续性发展,德意志研究联合会(Deutsche Forschungsgemeinschaft,简称DFG)每年额外拿出20%的经费重点资助高校中的大型研究项目、研究中心和博士生院等,相当于联邦政府额外拨款7.03亿欧元。“精英大学”计划就是联邦和各州高教战略合作的一部分。

第一阶段在政策上向德国东部地区的高校倾斜,联邦政府的拨款中,15%先拨给东部的6个联邦州,其余85%再按例行比例分配给所有的联邦州。

4.三次修改《联邦教育促进法》 (BaF觟G),提高对大学生的资助力度,促进教育公平

《联邦教育促进法》于1971年颁布,主要是向德国低收入家庭子女接受基础或高等教育提供无息贷款,由联邦和各州政府按2∶1的比例共同出资。自2000年以来,德国政府三次修改《联邦教育促进法》,每次都提高了助学金额度并扩大了受益面。修改后的《联邦教育促进法》分别于2001年4月、2005年4月和2008年8月生效。《联邦教育促进法》被专家称为“在高等教育制度中实现机会均等的最好方式” 。

《联邦教育促进法》 2008年最新修正案为独立生活的学生提供的最高助学金从每月585欧元提高到670欧元,助学金享有者每月打工最高收入限制由350欧元放宽到400欧元。此举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贷款资金,解决了学子们的后顾之忧,但也使《联邦教育促进法》年度总投入上升到29亿欧元。

5.设立“青年教授席位”,促进学术队伍年轻化

2002年,德国政府通过了《高等教育框架法》第五次修正案,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推出“青年教授席位”计划,代替传统的教授资格(Habilitation)[5]考试,鼓励已经获得博士学位的青年学者独立从事教学科研,成为学术带头人。“青年教授席位”按照一定的程序公开招聘,由同行专家对候选人进行评审和鉴定。青年教授的聘任期限为6年,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在聘期第三年结束后进行中期评估,成绩优异者进入第二阶段,不合格者则必须离开聘用单位,自谋职业。优秀的“青年教授席位”获得者可以直接晋升终身教授,无须参加教授资格考试。

根据联邦教育和科研部于2008年2月27日公布的《联邦资助科学后备人才报告》中显示的数据,2002至2004年间,联邦政府共投入5750万欧元,在65所综合性大学资助设立了786个“青年教授席位”,其中一半席位集中在自然科学数学领域。青年教授在德国高校教授总人数中约占4%,其中1/3为女性,1/7来自国外(大多数是德国在海外留学的归国人员) 。他们都是各创新科研领域的后起之秀,对所在大学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国际化以及增强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青年教授席位”使德国青年学者独立开展教学和科研的平均年龄由原来的42岁降到了33岁。

由于巴伐利亚、萨克森和图林根3个州的激烈反对,联邦宪法法院于2004年7月27日宣布“青年教授席位”违宪,但同年12月31日生效的《高校公务法和劳动法条例修改法》又为“青年教授席位”的继续存在提供了法律依据。2005年,“青年教授席位”维持现状,停止招聘新人。2006年起,“青年教授席位”项目已被各州自动纳入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成为高校用人机制的一个组成部分。

6.出台高额资助计划,吸引国外杰出青年学者

自2002年以来,德国联邦政府先后出台一系列高额资助计划,如“索菲亚·科瓦雷夫斯卡亚奖”和“洪堡教授席位”等,以吸引国外杰出青年学者。

“索菲亚·科瓦雷夫斯卡亚奖”由德国联邦教育和科研部以及洪堡基金会联合设立,旨在奖励在德国从事科研工作的杰出的年轻科学家。该奖每两年颁发一次,奖金最多可达到165万欧元,在德国是第二大科学奖项,仅次于自1986年起一年一度颁发的“莱布尼茨奖” 。

2008年底,联邦教育和科研部又出巨资,与洪堡基金会联合设立“洪堡教授席位”,重点资助国外德籍杰出青年学者回国工作。该计划每年最多资助10名科学家,每人资助期限为5年,金额最多可达500万欧元。

7.出台《临时科研工作合同新法》,保障科研人员权益

德国高校及高校外的科研机构越来越多地依靠第三方资金开展科研工作,因此也不得不制定相应措施聘请临时工作人员,但长期以来,临时聘请的科研人员一直缺乏法律方面的保障。为此,联邦教育和科研部于2006年推出了《临时科研工作合同新法》,次年生效。

根据新法规,原《高等教育框架法》中《关于科研人员资质提升期的专门规定》所规定的12年或15年(医学)培训期保留不变。但考虑到临时科研人员所承受的家庭压力,新法规补充了有关家庭方面的政策规定:合同期限内,被聘人员若需照顾子女,资质提升期[6]则按每个子女延长两年计算。新法规以人为本,为青年科研人员适时建立家庭和全心照顾子女解除了后顾之忧,同时也敦促用人单位对被聘人员进一步负责,保护其合法权益,增强德国高校及高校外的科研机构对国内外科研人才的吸引力。

8.促进应用科技大学与经济和企业界合作

德国目前共有236所应用科技大学,约占德国高校总数的57%。在许多研发领域,应用科技大学是德国中小型企业重要的合作伙伴。

为鼓励校企双方合作,同时也为了保持和提高德国科技竞争力,2004至2006年,德国联邦教育和科研部推出并实施了“应用科技大学联合经济界科研计划”,3年共出资5300万欧元。在此基础上,2007年又加大投入力度,启动“应用科技大学联合企业界科研计划”,重点资助信息、通讯、电子、材料、自动化、建筑工程、机械制造和企业管理等方向的科研与开发,以改善、加强和加快应用科技大学与企业之间的应用型科技成果转化。该计划明确要求应用科技大学的人才培养要与企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并为优秀硕士毕业生创造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

“应用科技大学联合企业界科研计划”为期4年,2007年的总预算为2320万欧元,资助了60所应用科技大学的106个项目,其中工程、自然科学和经济学领域的项目分别占74.8%、 17.2%和8.0%。每个项目获得最长3年、最高26万欧元的资助。至2010年,总投入1亿欧元。

9.出台“教育与科研要面向世界开放:通过国际化实现创新”的计划,以加强德国在教育与科研领域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

2002年7月,为强调加强与欧洲国家及世界其他国家开展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德国联邦教育和科研部出台了“教育与科研要面向世界开放:通过国际化实现创新”的计划。计划明确了未来的目标和任务:

(1)目标。①使国民具有国际化生存和就业能力。通过教育和培训,为国民提供了解外国语言、文化和民族特性等方面的学习机会,使其具备国际就业竞争力和包容、开放的世界观。②提升德国作为国际教育与科研目的地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改革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体制,使其与国际接轨。③加强德国在国际教育与科研市场上的地位。充分利用全球化机会和世贸组织有关服务贸易一般性条款中关于开放教育市场的规定,加强德国在国际教育和科研市场上的存在价值。④促进欧洲范围内的科研合作。⑤实现欧洲范围内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无边界学习。⑥发展科学、技术及教育领域的双边战略性合作。重点合作对象是北美、西欧、中东欧、独联体国家、近东和东南亚等国家。⑦在多边合作框架下发挥德国的影响和作用。利用欧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合组织、八国集团等搭建德国促进多边教育和科研合作的国际平台。⑧通过国际比较来衡量和提高德国教育与科研的质量及水平。

(2)任务。①在所有教育领域促进外语教学,使国民至少掌握两门外语。②扫除欧洲范围内学位、学历等认证障碍。③促进科研机构和高校与企业密切合作,积极参与欧洲第六科研框架项目。④致力于在欧洲实行费用合理的共同专利,激励创新。⑤加强科学、技术和教育在所有层次的对外合作。⑥加强在欧洲范围内的科研合作,提高效率。⑦科技合作要服务于创新和提高竞争力,并以双赢原则吸引中小企业参与。⑧定期发布教育发展报告,以对比和参照其他国家的教育发展。

10.推出“德国高科技战略”,巩固其研发与创新强国地位

德国的科研体系由四大科研机构,即马普学会、亥姆霍兹协会(Helmholtz Gemeinschaft)、莱布尼茨协会(Leibniz-Gemeinschaft)、弗朗霍夫学会,以及高校和企业的科研院所共同构成。2006年8月,联邦政府推出“德国高科技战略”,整体规划各方科研和创新资源,将科研与创新集为一体,确定了各领域的目标和各部门包括高校的任务,以维护和提升德国在世界研发与创新领域的强国地位。该战略确定,至2010年,联邦政府对重点科研领域投入150亿欧元,政府和经济界对研发的投入占德国国内生产总值的3%。“德国高科技战略”表明,德国高校是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更是为创新提供后备科技人员支撑的基础,是政府创新投入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德国高科技战略”还涉及高校对后继人才的培养和投入,如通过增加资金扩大在校大学生规模,增加对杰出大学的经费投入等。

综上所述,德国高等教育近二十年来的政策主要围绕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增加教育和研发经费投入,鼓励创新,培养优尖人才,加强对高校、校外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战略统筹以及加快国际化进程等方面开展和实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