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德国的历史发展

德国的历史发展

时间:2022-07-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1.3 德国的历史发展日耳曼部落约公元前2000年,铜器时代起始时,各日耳曼族分支居住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和德国北部地区,在后来的若干世纪中,日耳曼人不断向南迁移。作为被协约国战胜的同盟国的成员,德意志帝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1918年11月,德国革命爆发,威廉二世被迫退位,魏玛共和国成立。此次谈判与以往的战后和谈不同,作为战败国的德意志帝国被排除在外。

1.1.3 德国的历史发展

日耳曼部落

约公元前2000年,铜器时代起始时,各日耳曼族分支居住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和德国北部地区,在后来的若干世纪中,日耳曼人不断向南迁移。到公元前900—700年时,他们分布于莱茵河沿岸,南至阿尔卑斯山以北,东到外克塞河(Weichsel)的地区之内,后来许多日耳曼部落逐渐在多瑙河和莱茵河流域定居。由于罗马帝国在德意志地区的扩张,这些部落不断同罗马帝国发生冲突。公元9年,由出身于部落贵族的赫尔曼率领日耳曼人在条顿堡森林战役中战胜了瓦卢斯率领的罗马军队,罗马人在此战役中损失了3个军团,此后罗马帝国再未入侵过该领域,莱茵河和多瑙河以北的德意志地区得以独立恩格斯曾说,“这次会战乃是历史上最有决定意义的转折点。”

法兰克王国

公元482年,法兰克王国建立。在查理曼大帝的统治下,王国几乎拓展到了今天的法国和德国的绝大部分地区,称为查理曼帝国。公元843年,由于皇族的分裂,法兰克王国的疆域按照《凡尔登条约》分成三部分,即西法兰克王国、中法兰克王国和东法兰克王国。东法兰克王国成为后来的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也是今天德国的雏形。中间的部分成为了后来法德争斗的根源。

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

公元962年,德意志国王、萨克森王朝的奥托一世在罗马由教皇约翰十二世加冕称帝,到973年在位,成为罗马的监护人与皇帝和罗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统治者。1157年,这一帝国得到了“神圣帝国”的称号。1254年,帝国第一次开始使用头衔“神圣罗马帝国”,这一称号一直沿用至1806年哈布斯堡王朝的弗兰茨二世放弃神圣罗马皇帝尊号。神圣罗马帝国通常被称为德意志“第一帝国”,这是为了和后来的第二帝国与第三帝国相呼应。

神圣罗马帝国曾经历过多次王朝的变更。其中对其统治时间最长的是同时为奥地利国王的哈布斯堡王朝。在1493年马克西米廉摄政期间,哈布斯堡家族开始繁荣,在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它成为中欧占主导地位的贵族世家。

15世纪末,教会对当时德国民众的剥削,招致了民众的不满。1517年马丁·路德在维腾堡公布他反对教会的九十五条论纲,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引发了许多流血战事,德国也成为1618年至1648年三十年战争的主要战场。

宗教改革引发的三十年战争,使当时的德国经济遭到极大破坏,而且战后诸侯国各割占地盘,其内部分裂变成不可逆转,间接令神圣罗马帝国变得名存实亡。从1740年开始,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和不断崛起的普鲁士王国之间的战事不断。1804年5月18日,拿破仑上台。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茨二世纠合英国、俄国、瑞典和那不勒斯,组成第三次反法同盟。1805年,同盟军入侵法国的盟国巴伐利亚,另一支同盟军进攻拿破仑控制的意大利,但最终法军不但守住巴伐利亚,更攻入神圣罗马帝国的摩拉维亚,同时将同盟军赶出意大利,并在普鲁士境内打败俄国援军。1806年7月12日,在拿破仑的威逼利诱下,原来的16个神圣罗马帝国的成员邦签订了《莱茵邦联条约》,脱离神圣罗马帝国,建立了一个新的政治联合体莱茵联邦。帝国皇帝弗兰茨二世被迫退位,神圣罗马帝国彻底瓦解。

普鲁士崛起

1701年1月18日,勃兰登堡选帝侯腓特烈三世因支持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王朝向法国波旁王朝宣战,在柯尼斯堡被加冕成为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一世,自此,普鲁士作为一个王国才正式存在。法国大革命后,普鲁士参加反法同盟,但败于法军,被迫在1795年同意法国兼并莱茵河以西的普鲁士领土。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1797年即位)于1806年10月再度参加反法战争,随即在耶拿败于拿破仑,被迫逃往柯尼斯堡。1807年普鲁士和法国在涅曼河的提尔西特缔结和约,普鲁士割让16万平方公里土地,包括普属波兰的绝大部分领土,以及易北河以西的全部领土,并赔款1.3亿法郎。1812年冬,拿破仑军队自俄国败退,普鲁士遂于次年再度参加反法同盟,于1813年3月17日对法国宣战,10月24日,普、奥、俄三国联军在布吕歇尔和格奈森瑙指挥下在莱比锡大败法军。失去保护的联盟内各邦国为了自身的利益,很快就倒向了反法同盟一方。10 月31日,联盟正式解体。1815年普军在滑铁卢再度击败法军。根据维也纳会议的领土调整,普鲁士疆域自默麦尔河延至莱茵河,成为德意志邦联内德语居民占优势的唯一强国,以及欧洲列强之一。

1848年革命到第一次世界大战

1848年,巴黎的二月革命推动了德国城邦的三月革命的发生。普鲁士皇帝腓特烈·威廉四世迫于民间压力,修改宪法并且承认人民有集会和言论自由。自由主义运动暂时得以平息。

1861年,腓特烈·威廉四世逝世,威廉一世即位。1862年他因军事改革所需预算及税收问题与国会发生冲突,本拟退位,但在前驻法大使俾斯麦的建议下收回成命。俾斯麦表示支持军事改革,并称若任命他担任首相,他将不惜一切强行推行陆军改革和新兵役制度。1862年9月22日,威廉一世任命俾斯麦担任首相。俾斯麦出任首相,这标志着德国统一进程的开始。1864年普鲁士打败丹麦,收回北方近丹麦边境的多个领地。1866年普鲁士打败奥地利,迫使奥地利与匈牙利组成奥匈帝国;并合并数个邦,组成北德意志邦联。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德国南部几个邦脱离法国控制,至1871年德国宣布完成统一,德意志帝国成立,也称“德意志第二帝国”或“威廉帝国”。

1884年初,德意志帝国开始在欧洲以外建立殖民地。在柏林会议后,德意志帝国获得了包括德属东非、德属西南非、多哥和喀麦隆在内的非洲多块土地。瓜分非洲使得列强之间的矛盾日趋激化并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魏玛共和国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弗朗茨·斐迪南大公被刺身亡,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直接导火线。作为被协约国战胜的同盟国的成员,德意志帝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1918年11月,德国革命爆发,威廉二世被迫退位,魏玛共和国成立。11月11日,德意志帝国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19年6月,德意志帝国被迫签署《凡尔赛和约》。此次谈判与以往的战后和谈不同,作为战败国的德意志帝国被排除在外。由于条约被认为过于苛刻且令德国蒙羞,促进了纳粹主义的兴起。

战后的魏玛共和国是在德国的土地上建立一个和平、自由、民主政权的一次努力。开始的几年,魏玛共和国不得不忙于处理左翼和右翼相继发动的叛乱和1923年的严重的通货膨胀。接下来,由于德国与战时敌人们的关系逐渐缓和和赔偿债务的放宽,情况有了些好转。盟国一定程度上容忍了德国恢复秩序和繁荣,当时的德国总理外交部长古斯塔夫·施特雷泽曼在其间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种繁荣一直延续到1930年来临的大萧条之前。此后,经济衰退引发了大规模失业,加上对1923年超速通货膨胀的记忆和凡尔赛条约严酷的条款引发的民族主义的反对浪潮,从内外两方面断送了魏玛共和国政府。阿道夫·希特勒和他的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NSDAP,简称纳粹)利用了这一局面,纳粹不断强调民族和种族的问题,并承诺让失业的人重新获得工作,他们把德国的许多问题都归罪于所谓的犹太人的阴谋,甚至宣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失败是由于内部的通敌者造成的。

“第三帝国”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魏玛共和国的政局开始转向法西斯化。以希特勒为领袖的纳粹党在1933年1月30日开始掌握了德国的政权。

希特勒执政后,对内开始实行白色恐怖,残酷镇压异己分子,通过冲锋队、党卫军盖世太保及其遍布各地的劳动营和集中营实行法西斯专政。希特勒是通过鼓吹强烈的民粹主义上台的,上台后的他开始了对犹太人疯狂的种族压迫。1935年3月16日,希特勒突破《凡尔赛条约》的封锁,宣布实施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起50万人的军队,次年宣布实行由戈林主持的“四年计划”,工业发展速度超过西方各国。

11月25日德日缔结《反共产国际公约》,1939年5月22日,德国和意大利于柏林订立钢铁同盟,至此,三国正式结盟,被称为轴心国。1939年9月1日,德国对波兰发动闪电战,两天后法国和英国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很快就直接或间接地控制了欧洲的大部分地区。1941年,德国开始了大屠杀,有组织地杀害了约600万犹太人、约1 000万斯拉夫人和吉普赛人。

1941年6月22日,德国开始进攻苏联。1942年冬,斯大林格勒战役开始,德军失利,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1945年5月8日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宣布结束。

德国的分裂和重新统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根据雅尔塔协定,苏美英法分区占领德国,柏林作为特殊单位由美、英、法、苏4国共同管理。1949年5月,美、英、法3国占领区合并,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同年10月,苏联占领区宣布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分裂为两个国家。1961年,民主德国在东西柏林边界自己的一侧修建柏林墙,将西柏林整个包围起来。柏林墙的建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分裂和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

战后联邦德国经济发展较快。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德国出现“经济奇迹”。到统一前,联邦德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第四大国,贸易第三大国。民主德国在东欧国家中经济是发展最健康和快速的,统一前,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都被世界银行列为世界十大经济体之一。由于东欧剧变等各种因素,民主德国于1989年11月9日下令开放柏林墙,1990年10月3日,两德统一。

德国与欧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战争的始作俑者,德国自然受到其欧洲邻国的憎恨。在战争结束后的最初几年,削弱和制裁德国成为欧洲各国德国政策的主导原则。后来形势发生了改变。1950年,在法国的倡议下,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六国建立了欧洲共同体的前身——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成为战后德国处境的重大转折。1958年1月1日,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正式生效。1965年,6国签署了合并条约,决定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进行合并,至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完成,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1968年,关税同盟全部建成。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世界舞台上地位改变的关键是法德和解。1963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将军和联邦总理阿登纳签订了“法德友好条约”,此条约使两国友好关系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1990年4月,法德两国首脑在都柏林欧盟首脑会议上,倡建经济货币和政治联盟。在这一基础上,相继诞生了“马约”、“阿约”和欧洲单一货币“欧元”。

德国历届政府把欧洲政策,特别是欧洲一体化、视为对外政策的核心,这是由德国的地缘政治、历史教训和现实处境决定的。战后,阿登纳推进欧洲一体化改变了德国昔日好战称霸的形象,取得邻国的谅解,最终为取得国家主权和国际平等待遇铺平道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