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德国的发展历史

德国的发展历史

时间:2022-01-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德国领土总面积35.7万平方公里,在欧洲居第五位,在西欧国家中仅次于法国,居第二位,德国首都柏林。目前,德国已经统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分裂后建立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在经济恢复和发展中存在着严重的困难,战后初期东部德国实行基本生产资料国有化,制定了发展经济的五年计划。
第章德国_国际经贸地理(第

德国,全称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国领土总面积35.7万平方公里,在欧洲居第五位,在西欧国家中仅次于法国,居第二位,德国首都柏林。德国位于欧洲的中部,北接丹麦并濒临波罗的海和北海,东与波兰,捷克为邻,南部与奥地利,瑞士接壤,西部邻国由北至南分别为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德国地处欧洲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是南北欧之间和东西欧之间来往的必经之路,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德国在1871年完成国家统一,成立了中央集权的德意志帝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1914年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战败,同年国内发生了革命。1919年通过了宪法,建立了共和国。1933年,希特勒上台,1939年起,德国相继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后,进攻波兰,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5月战败投降。根据美、英、法、苏四国在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的协定,德国及其首都柏林被苏、美、英、法分区占领。1949年9月,美、英、法合并占领区,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同年10月,前苏联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形成了两个德国并存的局面。目前,德国已经统一。

一、人口、居民与宗教

德国总人口为8249万人(2006年),其中99%居民为德意志人,其余为丹麦人、荷兰人、犹太人、吉普赛人等。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86.7%以上,中小城市高度发达,大城市数量少。官方语言为德语。德国首都为柏林。货币单位为欧元

历史上德国曾是一个传统的人口迁出国,现在却成了世界上移入侨民最多的国家之一。侨民大多来自土耳其、原南斯拉夫及其地中海沿岸国家,外籍人口734万人,占8.9%。主要宗教为基督教和天主教。

长期以来,德国人口增长缓慢,特别是1973年以来人口老龄化严重。德国是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平均每平方公里达230人,西部人口密度明显大于东部,西部面积占全德的69.5%,而人口却占80%以上,其中鲁尔工业区人口密度最大,每平方公里高达1000~3000人,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二、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

德国地势南高北低,从南向北逐渐倾斜,主要地形有高原、山地和平原,平均海拔200米以下,大部分已开垦为耕地,是全国主要的农业区。中部是中德山地,高度不大,靠近德国南部国界是驰名世界的阿尔卑斯山,祖格峰是德国境内最高峰,海拔2963米,是德国的游览胜地之一。南部山地和多瑙河谷之间是巴伐利亚高原,海拔400米,是德国主要的农牧业区。高原西部是黑林山,山高谷深,森林密布,黑林山之西是著名的莱茵谷地,这里气候湿润、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是德国发达的农业区。

德国河流众多,水量丰富,且水流平缓,利于航行。多瑙河、莱茵河、威悉河、易北河为主要河流,各河之间均以运河沟通,具有很大的经济、航运价值。除天然河流外,德国发达的运河网世界著名。

德国的气候属温和大陆性气候。1月平均气温在0~7℃,7月平均气温在16~20℃,年降水量北部平均为600~800毫米,南部则超过1000毫米。德国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特征较明显,而东部、南部因受海洋气候影响较弱,具有较强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因此,德国北部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而利于发展畜牧业,平原南部和南部高原适合于农作物的种植。

德国矿产资源较贫乏,除煤、钾、盐和磷矿较丰富外,仅有少量的铁、石油、天然气等,在矿产资源中,德国煤的储量较大,而且分布集中,品种齐全,其中鲁尔煤田是德国最大的煤炭分布地区,以产硬煤为主,东部与东南煤田是褐煤的主要产地。钾盐主要分布在哈次山两侧以及易北河与威悉河之间。磷矿主要分布在黄土地带。工业所需的铜、锡、铝等矿产主要靠进口

三、经济概述

德国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国家。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8582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4679美元,是世界经济强国。

德国成为今天这样一个拥有雄厚实力的世界经济大国,走过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道路,德国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但发展较快,国内生产总值相继超过英、法两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德国经济彻底崩溃。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分裂后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政府制定了恢复经济的各项政策,加之西德处于德国采煤、钢铁、金属加工和化学工业分布的绝大部分地区,再加上美国的大力支持,于1950年达到战前的发展水平。20世纪50年代中期,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大工业国。20世纪60年代初期,德国的出口总额,对外贸易总额均超过英国,跃居资本主义国家第二大贸易国的位置。20世纪70年代后,西德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工业生产总值被日本超过,退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三位,但工业品出口和黄金外汇储备均跃居世界首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分裂后建立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在经济恢复和发展中存在着严重的困难,战后初期东部德国实行基本生产资料国有化,制定了发展经济的五年计划。1950年工农业生产基本上达到战前水平,1960年实现了农业协作化,20世纪80年代,东德的国内生产总值在经互会国家中,是居前苏联之后东欧国家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1990年10月3日,两德重新统一后,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一)高度发达的工业

德国是发达的工业国,是欧洲最大的工业强国,是世界第三大工业国。工业是德国的经济支柱,工业在德国的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人均工业生产总值远远超过日、法、英等国家与美国接近,主要工业品产量均居世界前列。

德国工业体系完整,几乎拥有轻重工业的所有门类,且技术先进,重工业占绝对优势。重工业占工业产值的70%以上。尤其以机械化工、电器和汽车等工业部门为主要支柱,采煤、造船、钢铁以及战后新兴的石油化工、电子、核能利用、航空、航天等工业也很发达,德国的工业重心在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巴伐利亚、巴登-符腾堡、下萨原林、黑森和萨克森等州。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是德国最大的重工业区,其中的鲁尔区素有德国的工业心脏和西欧最主要的工业区之称。

1能源工业德国是世界上能源消费最大的国家之一,但自给率仅为50%左右,各种能源中,除煤炭较为丰富以外,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十分贫乏。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在德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85%以上,但从20世纪60年代后,由于大量进口廉价的石油,国内能源消费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已形成以石油、天然气为主,以煤炭次之的能源消费结构,但总的来说德国的能源依赖进口。

(1)煤炭工业:德国的煤炭工业很丰富,无论是硬煤还是褐煤的储量以及产量都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其储量仅次于俄罗斯、中国、美国居世界第四位,长期以来德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产煤国之一。发达的煤炭工业曾是德国早期经济发展的支柱。德国的硬煤主要分布于德国的西部,主要集中于鲁尔区和萨尔区,德国硬煤每年还需大量进口。褐煤主要产自德国东部,并且100%产自露天煤矿。其主要产区集中于莱比锡、哈勒。德国产的褐煤全部用于国内发电和化工原料。德国采煤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西部机械化程度达99.5%。

(2)石油天然气:德国石油储量很少,不到1亿吨,主要分布在北德低地,年产量不足500万吨,相对于德国巨大的石油消耗量和原油加工能力,自产石油严重不足,因此德国的石油主要依靠进口。过去石油进口主要来自中东和北非国家,现在也从英国的北海油田进口原油。德国的炼油工业发展很快,分布很普遍,以鲁尔区最集中,原油通过鹿特丹或威廉港的管道输入。

德国的天然气储量很少,主要分布在西北部从埃姆斯河到威悉河河口附近地区,以及德国的北海大陆架地区,天然气自给率仅为30%,其余主要从荷兰、挪威、俄罗斯、伊朗等国进口。

(3)电力工业:德国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为其电力工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此长期以来德国电力工业以火电为主,火电厂主要分布在煤区和工业区城市。德国的核电站发展较快,全国核电站的发电量已超过40%,水电在德国发电量的比重较小,主要建在阿尔卑斯山区。

2钢铁工业德国钢铁工业不但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技术先进,在世界上占有主要的地位,钢产量长年居西欧首位。是世界钢铁主要出口国之一。

德国拥有丰富的焦煤,是其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但德国铁矿资源缺乏,所需矿石绝大部分需要进口,主要来自巴西、利比里亚、加拿大、澳大利亚及瑞典等国。德国的钢铁企业以大型为主,主要生产管材和板材,且大部分用于出口。大型钢铁企业主要分布在鲁尔区,分布在杜伊斯堡、莱茵豪森、波鸿、米尔海姆、埃森、多特蒙法。德国东部钢铁工业主要分布在埃森胡滕施塔特、哈尔贝以及专门生产优质钢铁和特殊钢的伏雷塔里。

3机械工业机械工业是德国最主要的工业支柱之一,也是德国最大的工业部门。其产值和就业人数均占整个工业部门的1/3左右,在全国出口总值中,机械工业约占一半。德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机械出口国之一,德国的机械产品拥有技术先进,劳动效率高,质量可靠等优点。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1)汽车工业:德国是汽车的发祥地,汽车工业在德国工业中占突出重要地位,是最大的工业部门,就业人数约占工业就业总数的10%,其产量仅次于美国、日本,是世界上第三大汽车生产国和出口国,且以生产小汽车为主。德国汽车工业基本上由大众汽车公司、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欧宝汽车公司等大型汽车厂控制。德国汽车生产中心主要有斯图加特、沃耳夫斯堡、慕尼黑、纳森纳赫等。

(2)精密仪器和光学工业:德国的精密仪器和光学工业规模并不很大,但产品驰名世界,地位显赫。主要光学仪器工业中心是位于德国东部的耶拿。

(3)造船工业:德国的造船工业发达,以造大型油轮集装船和散货船等为主。主要集中在汉堡,不莱梅等。虽然近年德国的造船工业已被韩国、西班牙等国超过,但造船技术仍居世界领先地位。

4化学工业德国是现代化工业的发源地之一,其发展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目前德国是世界上第三大化学工业生产大国,出口额居世界前列。德国的化学工业从以煤炭为主要原料转为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要原料。20世纪80年代以来,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有机化工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20世纪90年代,德国的精细化工产品居世界前列,化学工业主要分布在便于原材料和产品运输的港口及主要工业区,包括鲁尔区、法兰克福、路德维希港、汉诺威、固戈尔施塔特等。德国东部的化学工业也很发达,施米特石油化工联合企业驰名世界。德国东部还是世界钾肥的主要产地,其中皮斯里茨公司是世界著名的氮肥厂。

5电器电子工业德国的电器电子工业拥有雄厚的实力和极高的技术水平,规模仅次于美、日,居世界第三位。主要包括电子元件、电子计算机、电子通信工具、生活电子设备、无线电等。主要著名企业有西门子、奔驰、爱意吉、博世等。斯图加特、慕尼黑、纽伦堡是电子电器工业的主要分布地区。

6轻工业德国的轻工业主要有食品、纺织服装和出版印刷等部门,在轻工业中纺织工业是最大的轻工业部门,主要以棉毛纺织业为主。但德国本身纺织原料缺乏,羊毛大部分依靠进口,而棉花则全部靠进口。纺织工业中心主要是伍珀塔尔、斯图加特以及卡尔·马克思城等。

德国的食品工业以糖、啤酒、酒精等产品生产为主,分布较为广泛,慕尼黑的啤酒享誉世界。

另外,纽伦堡的玩具、斯图加特的印刷业也很有名气。

(二)高效率的农牧业

德国农牧业生产具有发展速度快,技术水平和集约化程度高,中小农牧场多和内部结构合理的特点。德国是传统的工业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很小,但德国的农牧业发达,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促进了德国的农牧业的进一步的发展。

1种植业以粮食作物为主,兼营水果、经济作物、花卉和牧草种植,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黑麦、燕麦等,其中小麦产量约占粮食作物产量的1/3,主要分布莱茵河谷、莱比锡、及哈勒等地,黑麦和燕麦主要产区在北部平原地区。德国甜菜产量居世界第三位,主要分布在下萨克州、马格德堡等地。巴伐利亚州盛产啤酒花

2畜牧业德国的畜牧业以乳、肉等畜牧业为主,牛肉、牛奶产值约占畜牧业产值的65%。另外还有养猪、养羊、养马、养兔等饲养业。养牛业主要分布在北部气候凉爽地区,养猪业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区,猪饲料主要依靠进口,养猪业规模居西欧首位。

(三)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业

德国已建成发达的交通运输网,其特点是现代化水平高、运量大、速度快、效率高。公路、铁路、水路、航空运输和管道相互连接组成绸密的运输网。在各种运输中以公路为主,公路密度为世界之冠,全国货物的主要任务由公路来完成。德国是世界上内河航运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内河航道中天然河道占70%,人工河道占30%,人工运河和天然运河纵横交错,构成现代化的运河运输网。莱茵河在德国境内全长860公里,被称为德国和欧洲的“黄金水道”。杜伊斯堡是德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内河港口。基尔运河全长98.6公里,沟通波罗的海与北海,是两海之间海运航行的捷径,是主要的国际运河。此外,人工运河中比较主要的还有中德运河以及南部的莱茵-多瑙运河。另外德国的海运业和航空业也很发达。

四、对外贸易

(一)对外贸易概况

对外贸易是德国经济的主要支柱,在德国,每4个从业人员就有1个为外贸而工作。德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贸易大国。长期以来,德国的对外贸易长盛不衰。2000年德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1390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德国商品的进出口贸易年年顺差,且顺差不断增加。2006年,德国进出口总额202256亿美元,其中出口111304亿美元,进口90952亿美元,继续保持全球最大顺差国地位。

德国在世界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1986-1988年,德国的出口贸易额曾一度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

德国出口以高附加值的重化工制成品为主,占出口总额的90%。主要包括汽车、机械、化工和电器电子工业,尤其是大型工艺设备、精炼化工产品、精密机床和高级光学仪器等,占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

进口商品结构中,矿产品比重明显下降,制成品比重逐年上升,目前占70%以上,主要包括机械设备、运输设备等,同时德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占世界农产品进口总份额的10%左右。

德国的主要贸易伙伴是西方发达国家,长期以来,欧盟是德国的主要贸易伙伴,美国是德国在欧盟以外最大的贸易伙伴。德国与日本的贸易多为逆差,近年来,亚洲与德国的进出口总额已超过了北美。

(二)中德贸易

中德两国的贸易关系历史悠久。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两德统一进程的完成和德国经济实力的壮大,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两国的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1993年贸易额突破100亿美元以后,2000年两国贸易总额达到196.87亿美元,创历史新高。2006年,中德双边贸易额为8742亿美元,其中德国对中国出口3386亿美元,德国从中国进口5356亿美元,中国是德国的第11大出口市场,第五大进口来源国。德国是中国在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也是德国在发展中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

目前,中国对德国出口的主要商品有纺织品、服装、土畜产品、食品、机电产品、棉纱、地毯、轻工、化工、医药原料等,中国从德国进口的主要商品以成套设备和技术、机械、仪器、船舶、汽车散件、钢材和石化产品为主。在双方经贸合作方面,德国企业来华投资增长较快,投资项目以工业项目为主,具有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的特点。例如,德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在中国投资兴办的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一直名列中国最大的500家外商投资企业之首,此外西门子电器公司、拜耳化工公司等也均在中国有规模不小的投资。

五、主要城市与港口

1柏林(Berlin)德国首都,也是德国最大的城市,世界著名城市,人口310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柏林被分为东西两部分,1990年10月3日又成为重新统一的德国首都。柏林是德国重要的工业中心,是欧洲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河港。

2汉堡(hamburg)位于德国北部,易北河下游,海轮可直达。德国最大港口城市,也是欧洲第二大集装箱港,铁路线遍及所有码头,可自由装卸,是欧洲重要中转港及世界上最大的自由港。被称为“德国通向世界的门户”。

3不来梅(Bremerhaven)位于威悉河下游的不来梅,是德国第二大港口城市,主要工业有造船、汽车、电机、化工等。作为一个国际性港口城市,银行与保险业很发达。

4波恩(Bonn)德国政治中心,原联邦德国首都。为德国著名文化名城。两德统一后,柏林成为德国首都,但联邦政府机关仍有部分留在波恩。

5慕尼黑(Munchen)巴伐利亚州首府慕尼黑是德国第三大城市,德国南部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电器、光学仪器、汽车、啤酒是该市主要工业部门,慕尼黑有“啤酒之都”之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