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传统印刷术的发展历史简短

我国传统印刷术的发展历史简短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与火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举,并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而英国著名生物化学家、科技史学家、皇家学会会员李约瑟,大力赞美和强调这四大发明是中国人作出的贡献。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人民发明了植物纤维纸。
四大发明_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导论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举,并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四大发明最早出现在弗兰西斯·培根(1561年—1626年)的《新工具》  (1620年)一书中,只有其中的三大发明:火药、指南针、印刷术,没有造纸术。培根说这三项发明改变了世界历史,但他并没说这三项发明是谁做出来的;他认为这些发明的来历是不清楚的。马克思基本上承袭了培根的说法,他在1862年左右写道:“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说来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20]马克思也没有把这三个发明归于中国。从三大发明变成四大发明,最初源于来华传教的耶稣会士、汉学家艾约瑟(1823年—1905年),他把造纸术放了进去。而英国著名生物化学家、科技史学家、皇家学会会员李约瑟,大力赞美和强调这四大发明是中国人作出的贡献。李约瑟长期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不断称颂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被视为“中国人民的伟大朋友”。四大发明通过李约瑟提倡之后,进入了我们的教科书,也进入了不少国外重要的教科书,例如詹姆斯· E.麦克莱伦第三、哈罗德·多恩编写的《世界科学技术通史》等,尽管没用“四大发明”一语来概括。孤立地将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当作中国人争“世界第一”的题目,在今天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但是将“四大发明”和中华帝国在古代世界格局中的地位结合起来看,它们对于世界的意义就会更容易理解。[21]

(一)造纸术

“造纸业有可能是从纺织业分化而来的,由它生产出来的产品有助于中华帝国实施它的行政管理。有确凿的证据表明,中国人早在公元2世纪的汉代末期就已经在使用纸张,至于造纸技术的发明,很可能还要早几个世纪。”“中国官僚机构的运行一直依赖于文字、学术传统和图书馆。图书馆早在公元前2000年的商代就已出现。”[22]在植物纤维造纸之前,我国用龟甲、兽骨作文字记载材料,这种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春秋战国时期,又把文字刻在木片或竹片上,叫竹简、木简,后来又写在纤帛上。这些书写材料或使用不便,或价格昂贵。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人民发明了植物纤维纸。

我国人民自古养蚕种桑,用蚕的茧丝制造华贵漂亮的丝绸,正是在处理茧丝的过程中,纸作为一种副产品被发明出来。人们一般用好的茧子抽丝,而差的茧子用漂絮法做成丝棉;先将茧用水煮沸,然后放在浸入水中的篾席上反复锤打、漂洗,一旦蚕衣被捣碎、散开成丝絮即取下来,但篾席上还残留着一层薄薄的絮片,古代人发现用它写字很好,从而推广开来。这种絮纸是纸的原始形态。

絮纸只是丝织品的副产品,其原料仍然不太丰富。秦汉时期,人们又发明了制作麻料衣服的副产品即植物纤维纸,它原料丰富、便宜,很快就流行起来了。

东汉时代的蔡伦(?—121年)在改进造纸技术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蔡伦是一位太监,专门负责监制皇宫用的器物。他勤于钻研,经常与皇宫工场中的造纸工匠一起讨论造纸技术的改进,最后终于提出了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渔网作原料造纸的新技术,这一技术不仅使原料来源更为广泛,而且纸的质量也大大提高了。公元105年,蔡伦正式将这种纸献给朝廷,从此在全国推广,人称“蔡侯纸”。

蔡伦之后,造纸技术不断改进,造纸业也成为一个大的行业而在全国繁荣起来。唐朝已经出现了多种名贵的纸张,如北方的桑皮纸、四川的蜀纸、安徽的宣纸以及江南的竹纸等。到了宋代,纸的品类和用途更多,材料来源更广。明代宋应星(1587年—1666年)在其名著《天工开物》中详细记载了造纸的一般工序和相关技术。

“蔡侯纸”发明不久就流传到西域,这种方便而价廉的书写材料其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唐初(7世纪中叶),当阿拉伯帝国的势力扩张到与我国西部接壤时,纸也就传到了阿拉伯。公元751年,大唐帝国与阿拉伯(我国史称“大食”)帝国在但罗斯城(今吉尔吉斯境内)开战,结果由高仙芝指挥的中国军队大败,大批士兵被俘,这批俘虏中恰好有许多造纸工匠。11世纪阿拉伯的旅行家贝鲁尼在其游记《印度》中写道:“中国的战俘把造纸法输入撒马尔罕(今乌兹别克境内),从那以后,许多地方都造起纸来。”中国的造纸术就这样进入了阿拉伯境内。8世纪末,巴格达开始建立造纸厂,随后造纸业在大马士革盛行,欧洲一直由此进口纸张。后来,造纸术也传到了欧洲各国,西班牙和法国于12世纪,意大利和德国于13世纪相继建立纸厂,16世纪则遍及整个欧洲。[23]

(二) 印刷术

与纸的使用一样,中国印刷术的出现也非常早。印刷术的原理很简单,图章的使用在远古时期就已很普通。隋朝时期,我国人民已经发明了雕版印刷术。雕版印刷即刻版印刷,它是将一篇文章用反手字刻在木板上,在木板上刷墨,凸起的字受墨,从而可以将文章印到纸上。用这种方法可以将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印成完全一样的许多份。在没有印刷术时,出版一本著作完全靠抄写,而抄写总是不能避免笔误,因此不能指望每一抄本是完全一样的。对于需要画图或作表的书,则出版质量更是无法保证。

印刷术一旦问世,它对文化传播所起的作用立刻就显示出来了。唐代印刷业极为发达,四川成都几乎成了刻书的中心,大量农书、医书、历书、字帖由此流传到全国各地。佛教传入我国后,印刷术则被用于大量印制佛经和佛像。1900年在敦煌发现了一部唐代刻印的《金刚经》,标明日期为“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也就是公元868年,这是目前世界上最早印有出版日期的印刷品,现存英国伦敦博物院图书馆。而欧洲到14世纪才有刻板印刷。 “印刷技术很快就得到政府的重视,被用来印纸币、公告和手册,特别是还用于印制医典和药典。官方的印刷机构还印制了许多供文官考生阅读的典籍。总的来说,古代的中国政府为服务于其官僚统治,印刷的材料数量之大,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例如,宋朝的第一位皇帝曾下令编纂佛教经书,那部巨著用了130000块双页印版,总计5048卷。”[24]

雕版印刷虽然比人工手抄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它依然在人力和材料方面浪费很大。每一部书都要重新刻版,大部头的书往往要历时数年,而将书印完后存放版片需占大量地方,如该书不再重印,则刻版就作废了。这些缺点随着雕版印刷术的兴盛日益显示出来,作为对雕版印刷术的改进,宋代庆历年间(1041年—1048年),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使印刷技术产生了一个伟大的飞跃。

毕昇是一位优秀的刻字工人,在长期的刻字实践中总结出了活字印刷术,其原理与现代印刷术完全相同,分三个步骤。首先是制活字。毕昇所用材料是胶泥,把胶泥做成四方长柱体,一面刻上单字,再用火烧硬,使之成为陶质,一个字为一个印。所有的字用纸袋装好按韵排列。其次是排版。在铁板上放松香、蜡以及纸灰的混合物和一个铁框,装拣出来的字排在铁框中,等排满一框即对铁板加热使松脂熔化,用一平板将泥活字压平,等冷却之后,字就固定在铁板上了,版即制好。第三步是印刷。印刷方法与雕版印刷一样,印刷完毕再将铁板加热,使松香和蜡熔化,将泥活字取下放好,以备再用。用这种方法,印两三本谈不上什么效率,如果印数多了,几十本以至上千本,效率就很高了。毕昇的活字印刷术确实克服了雕版印刷费工费时的缺点。1241年至1251年左右,也就是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之后两百来年,已有人试用活字印刷术印行儒教经典。

活字印刷术在毕昇之后不断发展,在活字材料、拣字方法方面都有不断改进。元代著名农学家王帧创造了木活字印刷术,并于1293年用此法试印了他本人的著作《旌德县志》,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印了100部,印刷速度颇为可观。木活字改进了泥活字容易破损的缺点,是印刷技术的一次重大进步。王帧还创造了转轮排字架,将所有活字都按韵排在可以转动的轮盘上,大大提高了拣字速度,减轻了拣字工人的劳动强度。在他的农学名著《王帧农书》里,他还专门写了一节“造活字印书法”,这是世界上最早阐述活字印刷工艺的著作。

欧洲了解到我国的活字印刷术大约在元代(1271年—1368年)。公元1450年,德国古登堡仿照中国活字印刷术制成了用铅、锑、锡合金为材料的欧洲拼音文字的活字,开始了欧洲活字印刷的历史。古登堡把金属活字印刷与机械印刷相结合,使印刷物规模化生产成为可能。

(三)火药

火药的主要原料是木炭、硝石和硫黄,其中硫黄和木炭是作为燃料,而硝石是作为氧化剂。它被火点着或用力敲打之后即刻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比原有体积大数千倍的气体,产生猛烈的爆炸。火药蕴藏着超常的能量,人类掌握了火药就意味着掌握了某种超常能量,正是这种能量开辟了近代世界的发展道路。恩格斯高度评价了中国在火药发明中的首创作用——1857年写道:“在中国,还在很早的时期就用硝石和其他引火剂混合制成了烟火药,并把它使用在军事上和盛大典礼中。”[25] 1875年又写道:“现在已经毫无疑义地证实了,火药是从中国经过印度传给阿拉伯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药武器一道经过西班牙传入欧洲。”[26]

我国很早就掌握了伐木烧炭的技术,公元前后又发现了天然硫矿和硝石。这些基本原料虽然很早就有了,但将它们配制成火药则是炼丹家的功劳。炼丹家发现,有一种名叫丹砂的药物(即红色硫化汞)烧之成水银,积变又成丹砂,变化极为奇妙,因而被列为不死药之上品,黄金和白银退居其后。为了配制长生不死药,炼丹家必然要从事化学实验工作。在炼丹过程中,炼丹家认识到硫黄和硝石的若干化学特性,从而掌握了火药的基本配料。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581年—682年)也是一个非常著名的炼丹大师。在他的《丹经》一书中,第一次记载了配制火药的基本方法,即将硫黄和硝石混合,加入点着火的皂角子即发生焰火。这个方子由于没有将炭与硝石和硫黄混合,所以反应不够剧烈,但已经是一副黑色火药的配方。唐代末期,三者相混的真正黑色火药方子肯定已经出现,而到了北宋年间,火药用于战争中的火器已比较普遍。

在唐末,黑火药有可能已被用于军事用途,但真正重要的证据出现在宋代。北宋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朝廷在开封设置“火药作”,这是“火药”之名首次出现于中国史籍。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曾公亮、丁度等编纂《武经总要》,堪称中国第一部古典军事百科全书,该书前集卷十二《守城·火药法》中,完整记录了三种黑火药配方。以其中“火球火药方”为例,配方中硝、硫、炭的比例依次是50.6%、 26.6%、 22.8%,还有少量其他配料。这三个配方的刊载,标志着黑火药的发明研制阶段已经基本结束,它已经正式进入北宋国家军队装备系列,而且开始标准化了。[27]南宋末年,突火枪问世。突火枪是一根很粗的毛竹筒,内里的火药中央装着“子窠”,火药燃烧后将“子窠”发射出去。突火枪的出现是火药武器史上的一个突破,它是近代枪炮的前身。大约于公元13世纪,用金属管代替竹筒的统枪出现,它的威力超过了从前所有的武器。[28]

中国的硝石、硫黄和火药配制技术大约于公元8世纪首先传到了阿拉伯和波斯,阿拉伯人称硝为“中国雪”,而波斯人则称其为“中国盐”。再后来,也许是在双方的交战中,阿拉伯人掌握了火药武器的使用和制造。14世纪初,阿拉伯人又将火药技术传给了欧洲,使欧洲历史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四)指南针

指南针的基本原理是磁针的指极性。 “ 中国人早在公元前300年就已经知道了天然磁石具有的神秘性质,即磁铁矿石的天然磁性,起初算命者把它们用作占卜的法器。公元前100年时,人们又发现了磁针会自动指向南北方向的特性,并很快就将其用于堪舆(即看风水),也就是为修建房屋、寺庙、坟墓、道路等设施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后来,还出现了一种说明罗盘指针运动的颇为复杂的自然主义解释,推想这是由于一种能量流流进土地在其中流动造成的。”[29]

公元1044年左右,北宋曾公亮和丁度在他们的军事著作《武经总要》中记载了“指南鱼”的制作方法;这是一种用人造磁钢片做成的鱼形指向标。造磁方法是利用高温使铁片内部磁畴激活,置于地磁场中排序,再迅速冷却使磁畴的有序排列固定。这种方法很符合物理学规律,但所得磁性较弱。指南鱼浮在水上,可以自由转动。

指南针的制造技术在沈括(1031年—1095年) 的《梦溪笔谈》中最早提出。沈括指出,在磁石上磨过的小铁针具有较稳固的磁性,因此决定采用这种人造磁针代替天然磁石制造指向工具。沈括讨论了磁针装置的四种方法,即“水浮”、置“指爪”、置“碗唇”“缕悬”。他认为,“水浮”法虽应用较广,但“水浮多荡摇”是一重大缺陷;置“指爪”和“碗唇”方法是指将磁针放在指甲或碗边,这样做虽然摩擦力很小,但太不稳定;只有“缕悬”法是比较好的,它是用细线将磁针悬吊,在无风的地方指向效果很好。南宋时期的陈元靓在其《事林广记》中介绍了他制造的指南龟,木刻的指南龟内部装上磁石,底部用一根极尖的竹针支撑,使其可以自由转动,这种指南龟日后发展成旱罗盘。

沈括在制造指南针的过程中还发现了“磁偏角”。他写道:磁针“常微偏东,不全南也”,这是磁学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发现。欧洲人直到400年后才有关于这一现象的记载。

指南针发明之后即开始在宋代的航海业中发挥作用,成书于1119年的《萍洲可谈》中记录了中国海船上使用指南针的情况。海员起初还只是在阴雨天使用,但到了宋代末期以及元代,不论昼夜阴晴都使用指南针导航,实现了全天候航行。

宋元时期,中国的对外贸易和海上交通十分发达,广州、泉州、宁被、杭州都是对外港口,中国的船只远达大西洋沿岸。13世纪初,欧洲才开始有在航海中使用指南针的记载。明代郑和(1371年—1435年)于15世纪初七下西洋(指南洋群岛和印度洋一带),所率舰队大小船只达200多艘,人员达2万多,其规模之大远胜半个世纪之后的哥伦布和达·伽马。哥伦布横渡大西洋时只有88人,分乘3只长19米的小船。达·伽马也只有100多人,4只船。而郑和的船队中长度超过100米的大船就有50多艘,足见我国当时造船技术之高明。我国当时的航海技术、航海仪器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郑和所用的航海仪器包括罗盘、测深器和牵星板,后者是为计算船舶夜间所在的地理纬度而观测星辰(主要是北极星)地平高度的仪器。运用这些仪器,郑和详细绘制了航海地图,其中记载了沿岸地形、停泊位置以及航向、航程、牵星记录和水深等数据,是世界航海史上的杰作。[3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