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主要传统艺术

中国主要传统艺术

时间:2022-0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旅游活动中,涉及大量的艺术形式。艺术鉴赏能力强,审美水平就高,旅游质量也会提高。同时,艺术本身又是重要的旅游客体,是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旅游媒体而言,艺术更加重要,旅游资源的评估、开发、宣传离不开艺术,游客的组织、导游的素质都与艺术有关。
中国主要传统艺术_旅游文化

在旅游活动中,涉及大量的艺术形式。对旅游主体来讲,有一个艺术鉴赏的问题。艺术鉴赏能力强,审美水平就高,旅游质量也会提高。旅游者可以观赏博大精深的书法绘画艺术,欣赏戏曲歌舞的精华,可以参与其间,自娱自乐;可以购置收藏、馈赠亲友、布置家居;甚至有些境外旅游者慕名而来,专门研究、学习中国艺术。同时,艺术本身又是重要的旅游客体,是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旅游媒体而言,艺术更加重要,旅游资源的评估、开发、宣传离不开艺术,游客的组织、导游的素质都与艺术有关。因此,旅游从业人员很有必要学习艺术知识,以增加我们的专业积淀。

一、书法艺术

在我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丰富的书法艺术文化。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汉字在其演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方面起着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社会作用,另一方面它自身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

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字,概括起来有三大类型,即表形文字(图画文字)、表意文字(字体表示语言中的词或词素)表音文字(拼音文字)。汉字则是典型的在表形文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表意文字。象形的造字方法就是把实物画出来,不过画面更趋于简单化、抽象化,成为突出实物特点的一种符号,代表一定的意义,有一定的读音汉字。从图画到符号,汉字由甲骨文、大篆到小篆,由篆而隶、楷、行、草,各种形体逐渐形成。它起笔于点画,系于单字结构,成于整幅章法,美于风神气韵,形成了一整套艺术规律。

()书法的发展历史

中国文字的起源年代尚无确切考证,据古籍中有关“伏羲画卦”、“仓颉造字”等可推知大约是原始公社即氏族社会时代。同时,可知中国文字形成的基础是“依类象形”“同物构思”,实际上就是一种原始的画,这就使得中国文字的书写一开始就具有某种造型因素,在接近于现实事物的多样的笔画和形体结构中已含有形式美的一些基本要素。随着中国文字的书写所包含的美的因素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和重视,并被人们自觉地加以强调和讲求,中国文字的书写就逐步形成为一种艺术。具体说来,书法区别于汉字是春秋时期,书法艺术真正臻于自觉和成熟,是汉魏、晋时代,其显著标志是书法的不断更新,就大的类别来说有以下几类。

1.甲骨文

甲骨文主要是殷商后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一种文字,1899年在河南安阳小屯村一带被发现。这里是殷的都城旧址,所以又称“殷墟”文字。这些甲骨文多是王室的档案材料,先后出土达十几万片。这些甲骨文的内容多是占卜,因此甲骨文亦称“卜辞”或“龟甲”文字。据考证,甲骨文已有4500左右的单字,有近一半的字已经认出,其余尚有待继续辨认。

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是已经发展到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但是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其主要特点有:①在字的构造方面,有些象形字只注重突出实物的特征,而笔画多少、正反向背却不统一。②甲骨文中的异体字非常多,有的一个字可有十几种甚至几十种写法。③甲骨文的形体,往往是以所表示实物的繁简来决定大小,有的一个字可以占上几个字的位置,也可有长、有短。④笔画较细,方笔居多。由于甲骨文是用刀刻成的,而刀有锐有钝,骨质有细有粗、有硬有软,所以刻出的笔画粗细不一,甚至有的纤细如发,笔画的连接处又有剥落,浑厚粗重。⑤结构上,长短大小均无一定,或是疏疏落落,参差错综;或是密密层层,十分严整庄重。

甲骨文结构上虽然大小不一,错综变化,但已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所以有人认为,中国的书法严格讲是由甲骨文开始的,因为甲骨文已具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和章法。

2.金文

殷代除甲骨文之外的另一种重要文字是金文。它的名称也是由书刻的原料而来的。关于金文的起源,传统的说法是:起于商代,盛行于周代,是在甲骨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字。

金文是铸刻在青铜器的钟或鼎上的一种文字,因此又称为“钟鼎文”。铸刻上面的文字有的是凹下的阴文,有的是凸出的阳文。前者称为“款”,是“刻”的意思;后者称为“识”,是“记”的意思。所以金文也可统称为“钟鼎款识”。以后书法“款识”或“款式”的名称即由此演化而来。

殷代的金文和甲骨文相似,因是金属铸成的字,所以笔画较甲骨文粗圆,形体也略较方正,行款一般是自上而下,自右而左。周初,从笔画到结字,都与殷商甲骨文、金文接近。西周自昭王以后,金文逐渐进入成熟阶段,已具有下列特点:①笔画圆匀,起笔、收笔、转笔多为圆笔。②字的结构比周初金文更加紧密、平稳。字形也比较有规律性,也为以后的文字统一奠定了基础。③章法上也比较讲究字距行列,有的严整规矩,有的显得疏朗开阔。

金文在笔法、结字、章法上都为书法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据统计,金文约有3005字,其中可知的有1804字,较甲骨文略多。金文上承甲骨文,下启秦代小篆,流传书迹多刻于钟鼎之上,所以大体较甲骨文更能保存书写原迹。

3.籀文

继金文的一种重要字体则是“籀文”。一般认为“籀文”也就是狭义所指的“大篆”。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中说及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此即是以籀为人名,因人而名书体的说法,其他尚有不同说法。但是这种文字已无迹可考了,现在可以看到这种文字体系的,就是“石鼓文”。

石鼓文即是刻在鼓形石上的文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刻石文字。现保存的石鼓共10个,每块各刻四言诗一首,内容是歌咏秦国君游猎情况的,故也称“猎碣”。原有文字700多字,现仅存200多字。

4.小篆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为了有利于统治,在文字上进行了改革,实行“书同文字”的政策。秦文是沿袭西周的文化传统,在“金文”、“籀文”(大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书体,故秦文又称“秦篆”,后人又用“小篆”称之,以与“大篆”区别。其字形特点(小篆):笔画勻称,字形大多长圆而方正,已初具方块字的基础;圆笔进一步增多;笔画较简单,符号性加强。

5.隶书

秦朝政府公布的公文、法令、诏书等均用小篆。但结构复杂,笔画多弧形,速写不易,民间多用一种较篆而草的、能急就的字体,笔画由圆变为方折,把篆书多弧形变为多直形,这是隶书兴起的原因。

书法上称秦隶为“古隶”,汉隶为“今隶”。从考古发掘出来的材料来看,战国和秦代一些木牌和竹简上的文字,已有简化篆体,减少了笔画,字形转为方扁,用笔有波势的倾向,这是隶书的萌芽。汉代是汉字书法发展史上关键性的一代。书法由籀篆变隶分,由隶分变为章草、真书、行书,至汉末,我国汉字书体已基本齐备。汉代隶书又称分书或八分,笔法不但日臻纯熟,而且书体风格多样。隶书字形特点:以扁形的方块字代替了小篆长圆的方块字;笔画大量减少,成为单纯的书写符号;汉隶笔画出现了轻重变化即“蚕头燕尾”。

在隶书成熟的同时,又出现了破体的隶变,发展而成为章草、行书、真书。书法艺术的不断变化发展,为以后晋代流畅的行草及笔势飞动的狂草开辟了道路。另外,金文、小篆因为实用面越来越小而渐趋衰微。

6.书体

从汉字书法的发展上看,魏晋是完成书体演变的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阶段,是篆、隶、真、行、草诸体皆备倶臻完善的一代。汉隶定型了迄今为止的方块汉字的基本形态。隶书产生、发展、成熟的过程就孕育着真书(楷书),而行草书几乎是在隶书产生的同时就已经产生萌芽了。真书、行书、草书的定型是在魏晋200年间。它们的定型、美化无疑是汉字书法史上的又一巨大变革。

(1)真书

真书是通行时间最长的标准字体,兴于汉末,盛于魏晋,成熟于唐代。真书也称“正书”、“楷书”,因为它是汉字发展史上的正体,是“楷模”,所以又称为“楷书”。楷书和隶书很接近,隶书很多特点如方块形、偏旁系统、笔画等都与真书相似,只是字势和用笔上稍有不同,很容易向楷书过渡。真书的字形特点:形体方正稳定,笔画平直明确;体现了汉字的书法美。

(2)草书

草书是隶书的草写体,起源于西汉,称为“隶草”。东汉章帝时盛行的草书称为“章草”。它保存了汉隶的波磔,有连笔,但字字独立。东晋以后的变体称为“今草”,由章草变化而来,笔形却是楷书化的草写,即没有章草的波磔,笔画多连写多省略,书写简易快速,但不易辨认。

(3)行书

行书产生于东汉末年,盛行于晋。《宣和书谱》中写自隶法扫地而真几于拘,草几于放,介乎两者间行书存焉。”意思就是隶法解体后,写得近于谨严些的就成真书,写得近于奔放些的就成草书,介乎真、草之间的就是行书。行书中兼有真书的称“真行”、“行楷”,兼有草书的称“草行”或“行草”。行书的字体特点:笔形近草不放,笔画连绵,但各字独立。

在中国汉字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书法艺术哺育了我国古往今来各民族无数书法、篆刻艺术家。这些知名的或不知名的书法、篆刻艺术家又为汉字书法艺术注入了自己难以估量的劳动和心血,代代相传,推陈出新,汇成了我国浩如烟海的书法艺术宝库。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华民族的骄傲。

(二)中国书法的审美特征

1.以字为根的形态美

汉字是书法艺术的根基,书法是汉字书写的艺术化,构成独特的艺术形态美,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层次:

(1)运笔

用笔既要合法度规则,又要灵活自由,有着或中锋或侧锋、或方笔或圆笔、或轻提或重按、或疾速或徐缓等种种技法上的差别,更辅以用墨的或浓或淡、或润或枯,加上不同的运笔力度,可以产生极为多样化的艺术效果。

(2)造型

中国书法造型的精髓在于,在对立统一中求得均衡。均衡讲求整体性的效果,字的不同部分之间必须呼应配合,确立起有机的内在联系;均衡在于对不均衡因素的和谐处理。注重主从、偏正、纵横、大小、疏密、繁简、向背、疏敛、同异、虚实等辩证关系的妥善处理,进而实现均衡。

(3)布局

布局之美体现了更大范围内的书法有机整体美。布局美基本要求是连贯而富于变化,整幅作品必须前后呼应、左右映带、气势贯通、血脉相连,又必须错落有致、变化有方。书法篇章布局美的最高境界是意境的创造,而关键则是处理好虚实关系。

2.寓动于静的气韵美

书法的形态美是一种直观的静态美可以在想象中转化为一种动态的气韵美。书法作品透过笔画、造型、布局的无穷变化,可以令人体会到活跃的笔力和笔势,领悟到弥漫、鼓荡、流动、飞扬的内在气韵。

书法的动感和气韵,依存于劲健的笔力和笔势,以及有节奏的形态变化。笔力侧重在运动的力度,笔势侧重在运动的趋向;笔力赋予笔画以立体感和强劲感,笔势赋予笔画与笔画之间联系的连贯性和流畅性。节奏体现着运动力度和速度变化的规律性。书法艺术成功地将节奏凝固成了静态形式。笔画藏与露、轻与重、刚与柔、逆与顺、徐与急、枯与润的辩

证统一,造型奇与正、横与纵、收与放、疏与密、向与背、温与险的辩证统一,篇章布局虚与实、断与连、错杂与匀齐的辩证统一,借助于人们的想象力就构成了自身的气韵美。

3.借字传情的抽象美

书法可以通过非写实的抽象形态来抒发感情,书法的笔力可以透露出情感,书法的多种变化可以传达出情感的起伏波动,书法的整体格调可以暗示出情感的基本走势。元代陈绎曾在《翰林要诀》中这样描述书法与情感的对应关系喜怒哀乐,各有分数。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气平而字丽。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浅深,变化无穷。”

二、绘画艺术

中国绘画艺术历史悠久,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独特体系,是举世瞩目、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中国画简称国画,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绘画,以中国特有的毛笔、墨、砚、宣纸、帛等为工具和材料,有彩墨画和纯用水墨的水墨画两种主要表现形式。中国画大致可分为人物、山水、花卉、禽鸟、走兽、虫鱼等画科,而其中以人物为第一位,山水为第二位,花鸟草鱼为第三位。

()中国绘画艺术的特征

中国画的最大特征是追求神似,也就是说,无论是画人物还是画山水花鸟,都要充分掌握对象的神,即神韵和性格。因此,不讲求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法(西洋画一般运用焦点透视法),用动态的观点,从不同角度来描绘事物。此外,国画在画人物时,也不讲求人体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而是“以形写神”,透过外形之似探索人类无形灵魂的真实。

中国画的第二个特征是讲求象征性和意境。作者在绘画时,往往注入了自己的主观色彩。如画家笔下冰雪中的梅、松和菊就象征着不畏严寒,敢于与险恶环境作斗争的精神,山水画则常常表现追求隐逸的思想体系。所谓意境,是指画面所描绘的生活图像和画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中国画的第三个特征是时空上的灵活性。它突破自然的界限,把不同时空的景物巧妙地安排在同一画面上。如五代南唐画《百花图卷》,把不同季节的四季花卉参差错综地组织在一张画幅上,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约束。

此外,中国画在绘画与诗文、绘画与书达篆刻之间相互影响、关系密切,在绘画工具即笔、墨、砚、纸、绢和画幅形式上,都有许多独到之处。

(二)中国绘画艺术赏析

1.人物画

人物画是以人物为主体的绘画统称,较山水画、花鸟画出现早。其大体分为道释画、仕女画、肖像画、风俗画、历史故事画等。人物画力求人物个性刻画逼真、传神,气韵生动、形神倶备。其传神之法,常把对人物性格的表现,寓于环境、气氛、身段和动态的渲染之中。

历史著名人物画有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唐代韩晃的《文苑图》、五代南唐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北宋李公麟的《维摩诘像》、南宋李唐的《采薇图》和梁凯的《李白行吟图》、元代王绎的《杨竹西小像》、明代仇英的《烈女图》卷和曾鲸的《侯峒曾像》、清代任伯年《高邕之像》等。近代以来,还吸取了西洋技法,在造型和布色上有所发展。

五代南唐顾闳中,江南人,南唐画院待诏,善画人物。《韩熙载夜宴图》,传世品,绢本,28.7厘米,横335.5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全画为“听乐”、“观舞”、“歇息”、“清吹”、“散宴”共五段,记述了韩府夜宴的全过程。五段画面情节的间隔和相连,通过室内的屏风来分隔,既连续又独立,人物内心活动的刻画极为传神。在构图、造型、用笔、设色等方面都显示了画家的深厚功力和高超技巧,为中国人物画的鸿篇巨制。

(2)山水画

山水画是以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的绘画。魏晋南北朝逐渐发展,但大多作为人物画的背景;隋唐时开始独立,五代、两宋山水画兴盛,名家纷起,达到鼎盛;元代山水画趋向写意,侧重笔墨神韵,开创新风;明清及近代继续发展。山水画表现上讲究位置和意境。其传统分法有水墨、青绿、金碧、没骨、浅绛、淡彩等形式。

南宋米友仁,祖籍太原,米芾长子,世称“小米”,能书善画,其山水画自成一格。《潇湘奇观图》,传世品,纸本,纵19.8厘米,横289.5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画家着力描绘江山云雾变幻的奇景。作品主要运用泼墨法和破墨法,依仗水墨的晕染来塑造形象,很少用线勾勒,浓淡、虚实的墨色使景致时隐时现,忽明忽暗,迷蒙又富有变化。

(3)花鸟画

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个画科,它是对以植物和动物为主要描绘对象的绘画的总称。根据描绘的内容,又可细分为花卉、翎毛、蔬果、草虫、畜兽等支科。其技法多样,以描写手法的精工或奔放分为工笔花鸟画和写意花鸟画;以使用水墨色彩上的差异分为水墨花鸟画、泼墨花鸟画、设色花鸟画、白描花鸟画与没骨花鸟画。

北宋徽宗赵佶,在位时广搜历代文物、书画,扩充并亲自掌管翰林图画院,擅长书画,其花鸟描绘工细入微,笔墨精妙,设色勻净,富丽典雅,造型生动,形神兼备,并创书法“金体”。赵佶的《芙蓉锦鸡图》,现藏于故宫博物院。这幅画纵81.5厘米、横53.6厘米,笔法工细,设色艳丽。画上有芙蓉两枝,锦鸡一只。芙蓉枝叶繁茂,花朵盛开,蝴蝶翩翩起舞,锦鸡昂首挺立,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生动表现出锦鸡的动态和景物的呼应。

三、雕塑艺术

中国古代的雕塑艺术和中国绘画一样,曾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在艺术上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在东方乃至世界上,自成体系,独树一帜。它是中国悠久而灿烂的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极其珍贵的文化旅游资源。

()雕塑历史

我国古代雕塑艺术有自己的发展过程,最早雕塑并不是独立的艺术门类,而是附属于当时的实用工艺。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雕塑艺术逐渐脱离实用工艺而成为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秦汉时期,我国古代雕塑艺术迅速发展,在雕塑作品上,秦追求写实逼真,汉讲究写实生动。雕塑在建筑装饰、陵墓装饰和“明器”中发展,形成雕塑史上的第一个高峰。

魏晋南北朝是佛教思想与儒学思想碰撞、交融的时期。因此,统治者利用宗教大建寺院,凿窟造像,利用直观的造型艺术宣传统治者的思想和教义。代表性的石窟为: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等。石窟内雕塑大量的佛像,有石雕、木雕、泥塑、铸铜等,佛像雕塑遂成为当时中国雕塑的主体。这些石窟在发展中不断增加新的雕塑作品,历代都对石窟进行重修、扩建、新增和补充。这个时期的雕塑特点为:较注重细部的刻画,技术已达到纯熟,雕塑形象和题材大都为宗教题材,因而雕塑形象具有神化倾向和夸张的特征。宗教使雕塑艺术的题材单一化,但宗教精神的内在动力却促进了大量精品的诞生。

隋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期,也是文学艺术发展的鼎盛期。宗教造像艺术、陵墓的装饰雕刻艺术、陪葬的陶瓷雕塑艺术、肖像造型艺术等都进入一个空前繁荣时期。宗教造像艺术在唐代有长足发展,敦煌石窟成为我国建造规模最大、开凿时间最长的石窟。历代的开凿使雕塑造像数量达到2000余尊。其造型或丰腴华丽,或稳重慈祥,具有和谐美的特征。除敦煌石窟之外,还有龙门石窟、天龙山石窟等,其造像表现出妍丽优雅的风格,体现出盛唐雄壮恢弘、热烈奔放、自强奋发、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

宋代以城市为中心的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市民阶层壮大起来,代表市民趣味的审美观念随之兴起。与此同时,理学的兴盛使人们更关心现世生活,关注来世的佛教日趋衰落。因此,宋代的佛教雕塑无论内容还是风格都明显世俗化,那些神圣不可及的面貌渐渐模糊了,代之而起的是更接近现实生活的形象。造像艺术集中转入南方,如广元、大足、安岳、杭州、赣州等都是摩崖造像较集中之地。在世俗题材方面,宋代的陵墓石刻多沿袭唐之传统,但气势渐弱。

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的雕塑作品主流风格仍多受宋影响,但在不同程度上呈现出了其民族的特色。

元代,统治者重视手工业,雕塑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而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明清两代,宗教观念进一步淡薄,此时的宗教雕塑在缺少内在信仰的状态下,显现出缺乏创造性和生命力的程式化倾向。明清的世俗雕塑艺术多趋于装饰化和工艺化。这些雕塑大多更强调实用性与玩赏性功能,体现出工艺品的特色,而早期雕塑那种强烈的精神性功能则大大削弱。但是,这些装饰性、玩赏性的作品往往不受陈规限制,面貌各异,这也可以算是明清时期雕塑艺术的一个亮点。其作品造型一般小巧玲珑、精致剔透、精雕细凿,缺乏大气之作和大型之作,艺术上逐渐转向个人化、内聚性的风格。

()雕塑与旅游

我国的雕塑从题材分,有宗教雕塑、建筑雕塑、工艺雕塑、陵墓雕塑等,至今遗留在地上、地下以及收藏在全国各地博物馆中的雕塑艺术宝藏为旅游业的发展增添了丰富的内涵,促进了旅游业的迅速发展。

1.宗教雕塑

宗教雕塑是以宗教教义、故事、人物、传说为题材的雕塑。中国古代宗教雕塑以佛教雕塑艺术成就最高。现存佛教雕塑以石窟寺雕塑为代表,分布于新疆、甘肃、河南、河北、四川等地百余处。其中敦煌石窟、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享誉世界。

(1)敦煌石窟

敦煌石窟是今甘肃敦煌一带石窟群的总称。它包括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等,以莫高窟规模最大。据载,敦煌石窟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至元代的1000多年间,不断凿建。唐代已有1000窟龛。窟内塑有造像,四壁与天顶画满壁画,洞前建有木结构建筑,集建筑、彩塑与壁画于一体,构成金碧辉煌、绚丽多彩的佛国世界。现存历代洞窟492个,壁画5万余平方米,彩塑3000余身。由于敦煌自西汉张骞通西域开始,就成为东西方的交通枢纽,是印度犍陀罗文化、希腊文化和我国中原文化的汇合地,所以敦煌石窟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宝库,也是世界古代文化艺术的宝库。

(2)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天水市东南45千米处的秦岭西端的麦积山。凿窟始于十六国后秦(384—417年),后经多个朝代开凿,现存洞窟194个,壁画1300余平方米,雕塑7200余身,被誉为“中国彩塑博物馆”。其中,北魏、西魏时期的彩塑最为精美,形象已是典型的“瘦骨清相”的优美风格。佛、菩萨温柔亲切、秀丽婉约、宁静淳朴。

(3)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的武周山北崖,依山开凿,东西绵长1千米,始创于北魏兴安二年(453年),主要石窟多完成于北魏太和十八年(494)迁都洛阳以前。现存洞窟53个,共计1100余龛,有石雕造像51000余身。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北魏孝文帝命昙曜和尚主持开凿的史称“昙曜五窟”,即第1620窟。这五窟的主像形体硕大,气势宏伟。其相貌分别按北魏太祖至文成帝五世帝王雕刻,突出体现皇帝即“当今如来”的思想,是神权与皇权相结合的产物。20窟大佛,是云冈石窟的代表作。此窟前壁已崩塌,大佛露天,为释迦牟尼坐像。大佛前额宽广,直鼻大耳,宽肩,头部微俯,沉思端坐。大佛形体洗练、概括,艺术成就极高,但风格仍带有印度外来影响的痕迹。

(4)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伊水两岸,创建于北魏迁都洛阳(494)前后,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北宋500多年的营建,现存窟龛2345个,雕像10万余身,碑刻题记2800多品,以北魏的古阳洞、宾阳洞、莲花洞和唐代的奉先寺最为突出。北魏时期的造像,面孔清瘦,身材瘦小,衣纹飘曳,颇具文士之风。与云冈造像的高鼻大眼、面庞饱满、身躯壮实、慈祥中透有威武之气的形象相比,龙门石窟创造了真正有别于外来样式的中国佛教石雕像。

此外,我国古代还有一些与宗教有联系的祠祀性建筑中,也遗存有优秀的雕塑作品,如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的宋代彩塑就是其中突出的代表。

2.陵墓雕塑

陵墓雕塑是指陵墓建筑中的雕塑部分。陵墓建筑分为地面和地下两部分,地面上有坟和祭祀建筑群;地下为墓室建筑。配合地面建筑陈设在不同位置的各种石雕和雕刻,为地面上的雕塑。地下雕塑,则是地下墓壁面上的石刻、砖雕的浮雕以及画像石、画像砖等。地面上的陵墓雕塑最为常见,规模宏大、成就突出。中国自秦汉以来,盛行厚葬。统治阶级希望自己死后灵魂升天,而且也能如生前那样继续拥有权力和享受豪华的生活。故帝王贵族生前不惜花费巨资修建陵墓,不仅在地下修筑巨大的墓室,有的还在地面上修豪华的建筑,而且在墓前设置显示地位与权力的石柱、石人、石兽等雕刻群。他们死后,还于墓中放置大量的随葬品和俑。其中,乾陵和昭陵的雕塑较有代表性。

乾陵位于陕西省乾县城北6千米的梁山上,是唐高宗李治和女皇帝武则天的合葬墓。从乾陵天道门踏上石阶路,计537级台阶,台阶尽头即是一条平宽的道路直到“唐高宗陵墓”碑,这条道路便是“司马道”。两旁现有华表1对,翼马、鸵鸟各1对,石马5对,翁仲10,石碑2道。东为无字碑,西为述圣记碑。有王宾像61尊,石狮1对。“唐高宗陵墓”墓碑,高2米,是陕西巡抚毕源为高宗所立,原碑已毁,现在这块碑是清乾隆年间重建的。此碑右前侧的另一块墓碑,是郭沫若题写的“唐高宗李治与则天皇帝之墓”12个大字。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和文德皇后的合葬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墓旁祭殿两侧有庑廊,“昭陵六骏”石刻就列置其中。石刻中的“六骏”是李世民经常乘骑的六匹战马,它们既象征唐太宗所经历的最主要的六大战役,同时也是表彰他在唐王朝创建过程中立下的赫赫战功。六匹骏马的名称:一是飒露紫,二是拳毛驅,三是青骓,四是什伐赤,五是特勒骠,六是白蹄乌。石刻所表现的六匹骏马三匹做奔驰状,三匹为站立状。六骏均为三花马鬃,束尾。这是唐代战马的特征,其鞍、鞯、镫、缰绳等,都逼真地再现了唐代战马的装饰。据传说“昭陵六骏”石刻是依据当时绘画大师阎立本的手稿雕刻而成的。六骏中的“飒露紫”和“拳毛驅”两石,于1914年被盗卖到国外,现藏于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其余四石现藏于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

3.建筑雕塑

中国的建筑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建筑雕塑。在中国古建筑的窗门隔扇、梁柱斗拱、门前门上、屋脊殿角、碑座桥梁、六楼山墙等地方,处处可见精美的木雕、砖雕和石雕作品。这些作品表现出了极高的工艺水平。

(1)木雕

我国的木雕种类繁多,最著名的是:浙江东阳木雕、广东金漆木雕、温州黄杨木雕、福建龙眼木雕,人称“四大名雕”。这些木雕都是因产地、选材或工艺特色而得名的。

木雕的种类还分为工艺木雕和艺术木雕两大类。工艺木雕通常是指流传在民间,有悠久的历史和强烈的民族传统色彩,讲究精雕细镂、巧夺天工的木雕工艺品。工艺木雕又分为纯观赏性和实用性两类。观赏性木雕是陈列、摆设于橱、窗之上,供人观赏的小型的、单独的艺术品。它是利用立体圆雕或半圆雕的工艺技术雕制。实用性木雕是指利用木雕工艺装饰的、实用与艺术相结合的艺术品。如屏风、笔架、钟座、佛龛以及建筑部件、家具雕饰等。艺术木雕通常是指构思精巧,内涵深刻,有独创性,能反映作者审美观、艺术方法和艺术技巧的作品。

木雕的形式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独立式”,一种是“依附式”。前者是指可以用来自由放置,并且从任何方向、任何角度都能看见的所谓三维空间艺术的圆雕而言的,通常是被作为室内的陈设品或案头摆件。后者是就用于装饰建筑物室内墙面或门窗等固定空间的浮雕而言的,通常采用高、低、镂、透、通等多种手法来表现。

(2)砖雕

砖雕是建筑三雕艺术中的主要雕刻艺术,来源于汉画像砖。这种民间工艺美术,至少也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劳动人民为适应生活需要和审美要求就地取材而创作的。砖雕的实际运用范围正日益扩大,除了古典式园林屋面的门楼,门罩,廊的窗、景门上的门楣、漏窗间的嵌画,屏风墙南角花以及树、阁、亭台等处,都可根据适当的位置,灵活设计,收到装饰美的艺术效果。随着社会文明建设的发展,砖雕艺术将以它“取材简易,雕制便捷,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群众喜爱,雅俗共赏”等优点,更为广泛地进入人民的生活。

砖雕的用料是以经过淘洗后的精细泥土,做成砖,在厚度不一的砖上,雕刻有各种几何图案。从近景到远景,镂空雕刻,最多可达到九层,前后透视,层层深入,然后烧成细泥青砖。砖雕从早期的简单粗犷、朴素的纹样,逐步演变到后期的繁复、细致华丽的结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砖雕图案的题材非常广泛。以人物为主的题材、内容包括神话传说、戏曲图谱、民间故事、习俗等;以花鸟、动物为题材的砖雕里,较多出现的是狮子图案。在民间艺人的杰作里,狮子被表现为威猛又不失可爱,两种对立的感情巧妙地糅合在一起。

(3)石雕

中国的石艺起源很早,是分布较广的艺术形式,从巍巍壮观的万里长城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凿的敦煌石窟,从富丽的十三陵,到南京中山陵,从故宫、颐和园皇家建筑到人民大会堂、上海外滩建筑,从皇宫庙宇雕刻到民间石艺,处处可见石雕艺术作品,石雕成为中国人生活不可缺的部分,在宗教、建筑、园林、陵园中独树一帜。

石雕的形式大致也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独立式”,一种是“依附式”。石雕艺人用雕刀、凿子、车钻、刺条等工具,经过设计、打坯、雕刻、配垫、打光、上蜡等工序,把一块块石头变成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石雕艺人善于利用石料的天然色彩、质地、纹理、形态进行精心设计,因材施艺,因色取俏,使作品的物象与石料天然妙合。

四、戏曲艺术

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而且,在世界剧坛上也占有独特的位置,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

()戏剧艺术概况

戏剧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是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等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它的起源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经过800多年不断地丰富、革新与发展,才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虽说它的渊源来自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但区别一个剧种所显示的最大的特色,首先仍表现在它来自不同声腔系统的音乐唱腔。这些音乐唱腔则是以所产生地区的语言、民歌、民间音乐为依据,并兼收其他地区音乐而产生的。各个剧种的剧中人物大部分由生、旦、净、末、丑等不同脸谱变化的角色行当充任。表演上着重运用以生活为基础提炼而成的程式性动作和虚拟性的空间处理。讲究唱、做、念、打等艺术表现手段,舞蹈性、技术性很高,构成有区别其他艺术形式而成为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360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出现了许多改编的传统剧目、新编历史剧和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的现代戏,都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比较流行著名的剧种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湘剧、粤剧、秦腔、川剧、评剧、晋剧、汉剧、潮剧、闽剧、河北梆子、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50多个剧种,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

()主要戏曲剧种简介

1.京剧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流行于全国的重要剧种之一,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江南久享盛名的徽班“三庆班”入京为清高宗(乾隆帝)的八旬“万寿”祝寿。徽班是指演徽调或徽戏的戏班,清代初年在南方深受欢迎。继此,许多徽班接踵而来,其中最著名的有三庆、四喜、春台、和春,习称“四大徽班”。它们在演出上各具特色,三庆擅演整本大戏;四喜长于昆腔剧目;春台多青少年为主的童伶;和春武戏出众。

1828年以后,一批汉戏演员陆续进入北京。汉戏又名楚调,现名汉剧,以西皮、二黄两种声腔为主,尤侧重西皮,是流行于湖北的地方戏。由于徽、汉两个剧种在声腔、表演方面都有血缘关系,所以汉戏演员在进京后,大都参加徽班合作演出,且一些成为徽班的主要演员,如余三胜。徽调多为二黄调、高拨子、吹腔、四平调等,间或亦有西皮调、昆腔和弋腔;而汉调演员演的则是西皮调和二黄调。徽、汉两班合作,两调合流,经过一个时期的互相融会吸收,再加上京音化,又从昆曲、弋腔、秦腔不断汲取营养,终于形成了一个新的剧种——京剧。第一代京剧演员的成熟和被承认,大约是在1840年左右。逐渐融合、演变,发展成为京剧。其音乐基本上属于板腔体,唱腔以微调的二黄和汉调的西皮为主,所以旧时称之为“皮黄”。另有西皮反调(即“反西皮”)、二簧反调(即“反二簧”)以及南梆子、四平调、吹腔、高拨子、南锣等唱腔。伴奏乐器以京胡为主,二胡、月琴、三弦为辅。有的唱腔及乐曲以唢呐、笛等伴奏。打击乐器有单皮鼓、檀板、大锣、小锣、铙钹、堂鼓、星子等。京剧表演讲究唱、念、做、打并重,常用虚拟动作,重视情景交融、声情并茂。京剧自产生以来,曾有过许多名称,如“乱弹”、“簧调”、“京簧”、“京二簧”、“二簧(二黄)”、“大戏”、“平剧”(北京曾称为北平)、京戏等。京剧传统剧目有上千个,流行的有《将相和》、《群英会》、《空城计》、《贵妃醉酒》、《三岔口》、《拾玉镯》、《打渔杀家》等。

2.二人台

戏曲剧种,俗称“双玩意儿”。游行于内蒙古自治区以及山西、陕西、河北三省的北部地区。初名“打玩艺儿”,后来统称二人台。其形成过程有二说:一说清光绪年间,于内蒙古西部,在蒙汉民歌和丝弦坐腔的基础上,吸收汉族民间舞,创造出一丑一旦、载歌载舞的表演唱,取名“蒙古曲”;一说清末叶,由山西河曲民间演唱小曲的“打坐腔”与秧歌等结合发展为歌舞表演唱,之后流传至内蒙古西部,吸收蒙古族歌曲演变而成。初为曲艺走唱形式,表演者通常为一男一女,一人可饰几个角色,后来进一步发展成扮演固定人物的民间小戏。乐队由笛子,四胡、扬琴和四块瓦组成,服装、化妆仿效晋剧,道具有扇子、手绢、霸王鞭等。内蒙古的二人台,以呼和浩特为界,分东西两路,西路二人台初称“蒙古曲”,演员只有丑、旦二人,节目中人物多时,由丑扮演各种角色,称“抹帽戏”。东路二人台初名“蹦蹦”,遇有剧中人物超过两个时,则由多人分饰角色同台演出,传统剧目以《走西口》、《打金钱》、《五哥放羊》、《珍珠倒卷帘》等影响较大。

3.山东梆子

戏曲剧种,也叫“高调梆子”、“高梆”,流行于山东菏泽、曲阜以及河南、河北的部分地区。约在清代初期,山陕梆子传入山东,受当地方言影响,唱腔有所变化,逐渐形成为具有粗犷豪放风格的本地梆子。剧目、唱腔同山东的平调、莱芜梆子等剧种有过相互的影响。表演程式和柳子戏等古老剧种近似。唱腔属于板腔体,唱腔板头有80余种。伴奏用的管弦乐曲牌有180余种。伴奏乐器最早用八楞月琴、二弦、三弦,以后改用板胡、二胡为主。1958年成立山东省梆子剧团。过去经常上演的传统剧目有6000余个,山东省戏曲研究室记录了440个。影响较大的剧目有《两狼山》、《玉虎坠》、《墙头记》等。《墙头记》已制成影片。

4.川剧

戏曲剧种,流行于四川全省及云南、贵州部分地区。在戏曲声腔上,川剧由高腔、昆腔、胡琴、弹戏和本省民间灯戏组成。原先各种声腔均单独在四川各地演出。清乾隆以来,由于经常同台演出,形成了较多的共同风格,清末时统称“川戏”,后称“川剧”。川剧的表演艺术有深厚的生活基础,并形成一套完美的表演程式,真实细腻,幽默风趣,生活气息浓厚。原分四个支派:“川西派”以擅长胡琴为主,形成独特的“坎调”;“资阳河派”以高腔为主,艺术风格最为严谨;“川北河派”以唱弹戏为主,受秦腔影响较多;“川东派”以唱胡琴腔为主,受徽剧、汉剧影响较多。成都和重庆为川剧的两大演出中心。新中国成立后整理的《柳荫记》、《情探》、《秋江》、《评雪辨踪》、《拉郎配》等传统剧目,根据民间传说新编的《夫妻桥》、《望娘滩》,以及现代剧《江姐》、《丁佑君》等,均影响较大。

5.皮影戏

皮影戏集造型艺术、表演艺术、音响艺术于一体,用灯光把影像映现在布幕上的一种戏剧形式。又称“影戏”、“灯影戏”、“土影戏”,起源于中国。据晋代干宝《搜神记》载,汉武帝思念已故的爱姬,齐人少翁以灯光映在帐幔上的人影来解武帝的幽思,此为皮影戏的滥觞。宋代的《明道杂志》、《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等史书中,均有宋代皮影戏的详细记述,当时京都开封城里有许多演出皮影戏的专业团体,每逢正月十五元宵佳节,诸街坊巷口都设有戏棚,演出皮影戏引聚游人观看。剧中人物也从“素纸雕镞”发展到驴皮雕形。元初,皮影戏曾作为军队的娱乐活动,常在军营中流动演出,明清两代,皮影戏已遍布全国。就连清代的王府和官衙中,也办起了影戏班。由于流行地区、演唱曲调和剪影原料的不同,皮影戏有许多类别的剧种,以河北溧县一带的驴皮影和西北的牛皮影较著名。13世纪初,中国皮影戏流传到东南亚各国及土耳其、波斯。18世纪中叶传到欧洲各国。

6.评剧

戏曲剧种,流行于北京、天津和华北、东北各省,起源于清末流行在河北省冀东地区的一种较为简单的说唱歌舞一“莲花落”。20世纪初,莲花落先后吸收了河北梆子、京剧、滦县皮影的剧目、音乐和表演手法,逐渐发展成蹦蹦戏,1912年,成兆才、月明珠等民间艺人在唐山组织“警世戏社”,演出蹦蹦戏,受到当地煤矿工的欢迎,称为“唐山落子”。当时演出剧目有《马寡妇开店》、《花为媒》、《穆花庵》、《杨三姐告状》等,大多由评剧创始人成兆才编写。1923年前后,唐山落子随着内地农民向东北迁移而传到奉天(沈阳)受到当地人民的生活、风俗、语言和民间艺术的影响,逐渐形成粗旷豪放、激越昂扬的“奉天落子”。此时,出现了花莲舫、李金顺等一批女演员,“九一八”事变后,大批演员流入天津、北京,艺术上受京剧、话剧的影响,故出现了许多新戏,并涌现出许多优秀演员,形成以刘翠霞、李金顺、爱莲君、白玉霜为代表的“四大流派”。1934年至1935年,白玉霜、钰灵芝、喜彩莲、朱宝霞、爱莲君等到上海演出,并正式使用“评剧”名称,从而把评剧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到江南一带,其音乐曲调流畅自然,属板腔体,分慢板、二六、楼上楼、散板等不同板式,伴奏乐器以板胡为主。早期剧中只有男、女角之分,后逐渐发展为生、旦、丑的“三小戏”。语言通俗易懂。

【知识链接】

京剧脸谱的起源

中国传统戏曲的脸谱,是演员面部化妆的一种程式。一般应用于净、丑两个行当,其中各种人物大都有自己特定的谱式和色彩,借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使观众能目视外表,窥其心胸。因而,脸谱被誉为角色“心灵的画面”。

脸谱的演变和发展,不是某个人凭空臆造的产物,而是戏曲艺术家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对生活现象的观察、体验、综合,以及对剧中角色的不断分析、判断,做出评价,才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艺术手法。

据史料记载,脸谱系由唐代乐舞大面(传统戏曲角色行当之一,是京剧和某些地方戏中净的别称)所戴面具和参军戏副净(参军戏,唐宋时流行的一种表演形式,主要由参军、苍鹘两个角色作滑稽的对话和动作,以引人发笑,有时用以讽刺朝政或社会现象。参军戏中的副净,等于现在京剧中的“架子花脸”,一般都表演性格粗豪莽撞的人物,如《三国演义》戏里的张飞)的涂面逐渐演变而来的。

中国戏曲理论家翁偶虹曾撰文说中国戏曲脸谱,胚胎于上古的图腾,滥觞于春秋的傩祭,孽乳为汉、唐的代面,发展为宋、元的涂面,形成为明、清的脸谱。在戏曲形成之后,脸谱与面具仍然交替使用。最明显的是贵州的“地戏”江西、安徽的“傩戏”西藏的“藏戏”无论生旦净丑,都戴面具,每剧多至百余,少者亦须数十。“南昆,里的神仙鬼怪,一般均戴面具,并不勾画脸谱。京剧是具有全国性的大剧种,大量发展脸谱,可是加官、财神、魁星、土地、雷公,仍戴面具。从脸谱、面具的混合使用与脸谱谱式的由简至繁,可以看出中国戏曲累递发展的轨迹。”

京剧脸谱与京剧表演艺术一样,是和演员一起出现在舞台上的活的艺术。京剧在中国戏曲史上,虽只有200余年的历史,但与其他戏曲相比,它发展快、流传广,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因此,京剧脸谱在中国戏曲脸谱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京剧脸谱是一种写意和夸张的艺术,常以蝙蝠、燕翼、蝶翅等为图案勾眉眼面颊,结合夸张的鼻窝、嘴窝来刻画面部的表情。开朗乐观的脸谱总是舒眉展眼,悲伤或暴戾的脸谱多是曲眉合目。勾画时以“鱼尾纹”的高低曲直来反映年龄,用“法令纹”的上下开合来表现气质,用“印堂纹”的不同图案象征人物性格。

(资料来源:http//www.liyuan.net/cnbookopera/mask.htm)

【复习与思考】

1.旅游文学艺术的功能有哪些?

2.简述旅游文学艺术的发展轨迹。

3.我国古代四种诗歌形式各有什么特点?

4.简述我国书法的演变过程。

5.与旅游关系密切的雕刻形式主要有哪些?

6.简述我国主要地方戏曲的特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