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象类文学艺术的传统特征

心象类文学艺术的传统特征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文学创造的物化阶段,也即日常所说的形于言的“爬格子”阶段,这是将胸中万物挫于笔端的过程。所以,传统意义上的“爬格子”无异于灵与肉的折磨,故事情节的反复推敲,人物形象的精雕细琢,遣词造句的字斟句酌是每一部成熟作品的必然历程。尤其是在印刷术诞生之后,文学文本是读者接受文学对象、感知文学形象、欣赏文学作品的主要载体。文学阅读与文学欣赏和审美紧密相连。
心象类文学艺术的传统特征_新媒体与文化艺术产业

(一)作家的精英化

传统的文学艺术属于高雅艺术,虽然曾经也出现过“写诗的人比读诗的人还多”的盛况,但真正能得以广为传播的作品却是吉光片羽,是历经淘洗后的精华。所以,一部文学史就是一部精英作家的历史。无论古今中外,能够以“立言”而名垂青史的作者毕竟凤毛麟角,他们是当之无愧的精英。一般而言,成为传统意义上的作家须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条件:一是博闻强记,饱读诗书;二是阅历丰富,历行万里;三是感悟独到,睿智深邃。在传统社会中,精英教育模式将社会中的大多数人排斥在外,而同时具备以上条件的读书人更是社会中的极少数,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作家群体的精英化。同时,就传播方式而言,印刷术的诞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传统文学的发展,文学的辐射范围进一步扩大,精英知识得到了相应的普及,参与文学创作的作者也明显增加。然而,变化是相对的,在古代社会,掌握印刷术的人毕竟是少数。即便是到了明清家刻、私刻兴盛的时期,私刻文籍对于家庭而言也是一项重大工程,其复杂的工艺以及不菲的资费使得印刷出版还是摆脱不了少数人自娱自乐的局面。换言之,印刷工艺体现了话语权力。家刻如此,以营利为目的的坊刻自不待言。明清时期出现了一批出版商和书商,出版商为了最大限度地谋取利润,在名人效应上做足了工作。要么出版名人书稿,要么邀请名人评点(如晚明兴起的小说戏曲评点本,伪托之本举不胜举)。到了近现代,印刷出版的规范和期刊的出现,更是彰显出话语权的重要。一首诗歌、一部小说要出版发行,需经出版社、杂志社的编辑层层把关、层层筛选,方能见诸世人。这个筛选作品的过程其实也是塑造精英的过程,它通过扼杀一大批文学爱好者的创作热情,从而成就了作家队伍的精英化。

(二)作品的经典化

“文学经典是经过社会接受认同的文学作品,是公认的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或审美价值的优秀文学作品,它体现着一个时代的文学标准和超越时代的文学传统。”[2]经典的锻造必然经历艰辛的历程,所谓惨淡经营,才能破茧成蝶。一般而言,文学创造过程分为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文学创造的构思阶段和文学创造的物化阶段。[3]

在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首先需要作家对社会生活的储备,形成文学创造材料,“文学生产材料是指作家有生以来从社会生活中有意接受或无意获得的一切生动、丰富但却相对粗糙的刺激和信息”。[4]文学创造材料源于生活,是作家对生活万象的原始积累。它可以是曹雪芹遭遇的家族衰亡,是沈从文曾经的湘西记忆,是莫言早年的红高粱,是海明威身上237处伤痕所反映的恶魔般的战争经历。从某种程度上说,文学创造材料的储备主要体现为作家对生活的感知,这是文学创造的基础,需要作家对社会生活持续的观照与思考,才能保持文学创作的“源头活水”。

在文学创造的构思阶段,作家需展开丰富的联想,心绪逍遥于方外,浮游于天宇,将日常所感知的生活体验融入故事的建构中,将碎片化的原材料经过拼装、剪辑,形成文学意象和艺术形象,这类似于电影的蒙太奇手法。只是这个拼装的过程主要通过想象在大脑中形成,无需借助于现代的传媒手段。

在文学创造的物化阶段,也即日常所说的形于言的“爬格子”阶段,这是将胸中万物挫于笔端的过程。经典作品或以宏大叙事,或以隽永抒怀,追求所谓永恒的价值,作品所呈现的主题通常带有普世情怀和人性的光辉。这就需要作家从纷繁芜杂的社会具象中提炼与净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完成典型化的过程。典型化虽然肇始于构思之中,却成形于运笔之间。典型是社会生活的抽象,也是具有普遍性的社会生活。所以,传统意义上的“爬格子”无异于灵与肉的折磨,故事情节的反复推敲,人物形象的精雕细琢,遣词造句的字斟句酌是每一部成熟作品的必然历程。

(三)阅读的审美化

一般而言,文学阅读是一种传统的文学接受方式。尤其是在印刷术诞生之后,文学文本是读者接受文学对象、感知文学形象、欣赏文学作品的主要载体。传统的文学阅读不仅是现实体验,更是审美体验。文学阅读与文学欣赏和审美紧密相连。“作为文学欣赏或文学鉴赏的文学阅读活动,明显地具有一种仪式的、膜拜的、静观的或审美的性质,它所描述的其实是文学阅读活动的理想状态。”[5]其实,与新媒体语境下的阅读方式相比,传统的文学阅读是相对接近于这种仪式性、膜拜性、静观性和审美性活动。首先,阅读群体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有特殊的身份和地位,在士、农、工、商的等级社会中,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是传统社会中受人尊崇的士人。其次,士人的读书行为在传统社会中是一般大众所遥不可及的,因而也为人所钦羡,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此之谓也。这一根深蒂固的观念无形中确立了阅读活动的仪式性和膜拜性。最后,阅读活动是一种私人化行为。阅读的地方大多在书斋,书斋化的阅读必然是静观性的阅读,神情专注,心无旁骛。读者可以感受语言的节奏美与韵律美,可以感受作品的意象美和意境美;可以在文学作品所描绘的世界中实现自我的审美期待,可以“使文学描写的对象变成自我的化身”,[6]从而达到巨大的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