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金融市场报道在财经新闻报道中的特点与地位

金融市场报道在财经新闻报道中的特点与地位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要求我们在进行金融市场报道时,要有高屋建瓴的视野,考虑到国家货币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国内外金融市场的变化对于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各个方面可能产生这样那样的效应。因此,我们的金融市场报道只有立足金融,俯察整体经济,立足中国,胸怀世界,才算是做到了应达到的高度和深度。这样,我们的金融市场报道才具有独到的新闻价值。
金融市场报道在财经新闻报道中的特点与地位_财经新闻概论

金融市场在现代经济中具有枢纽地位,无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变化,还是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市场举措,都会对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各个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对一个国家乃至全世界的政治文化社会意识都产生剧烈冲击。美国1929年纽约股市崩盘、近几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就是典型的案例。因此,掌握金融市场报道在财经新闻报道中的特点与地位,对于做好金融市场报道,具有重要作用。

一、特点

(一)全局性

金融就是资金的融通。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经济行为的各个方面都与资金的融通须臾难分。国家货币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国内外金融市场的变化,都对一个经济体乃至世界经济产生着巨大影响。

金融的这种特性决定了金融市场报道同样具有这种全局性。这要求我们在进行金融市场报道时,要有高屋建瓴的视野,考虑到国家货币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国内外金融市场的变化对于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各个方面可能产生这样那样的效应。

如我国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上长期实行的政策是扶持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央企,这样一种政策导致的一个结果是,央企本身已有特许经营、长期从事某一行业获得的技术经验、各种政策扶持等优势,再加上低成本资金的不断供给,使得其垄断地位进一步巩固;而民营中小企业在规模小、抵御风险能力低、技术低、经营经验少等诸多不利环境下,再加上得不到国有金融机构实际有效的金融服务,这就造就了民营中小企业很难有做强做大的条件和环境,一旦遇上金融危机、经济低迷,往往导致中小企业大批破产,造成实质性的“国进民退”的结果。

而世界经济发展到现在,已经出现了大型企业其规模越来越大,数量越来越少;而另一方面,由于互联网和电信技术的发展、各国政府对标准零部件的强制性推广、政府制度的创新、法律对私有产权包括无形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消除、政府垄断行业向私人部门开放、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商品流通体系的完善,以及经济自由化程度的提高等,商品的交易效率大大提高,这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中小企业的数量越来越多。需要指出的是,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大型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是市场竞争的结果,而且它们在通过并购扩大规模时还往往受到政府反垄断法的制约。而中小企业在发展中,可以获得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的有效支持,它们可以通过贷款、私募资金、发行债券、发行股票等融资手段获得进一步发展的空间。这样一种经济结构和经济生态,使得一个国家的经济资源可以获得较好配置、经济发展更加稳健,实现低膨胀、高就业的良好态势。

在这个问题上,我国社会自上而下,从学界、业界到普通百姓,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达成了共识。这就是为什么2010年5月,中石化市值世界排名第一,不但没有引来国人欢呼,反遭质疑的原因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共识,社会各界开始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如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就是一个多年都在呼吁而仍然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2009年6月6日,在全球金融危机日益严重,我国中小企业再次面临生存危机的时刻,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主办了“如何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大型国际论坛,这次论坛规格很高,由国家科技部、工信部、银监会、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等部门支持得以顺利举办。

这些事例给我们以深刻启示,它告诉我们,在进行金融市场报道时,要建立起全局观念,在观察金融领域的所有重大变化时,要考虑这些变化对经济其他领域的有利或不利影响,考虑到对一个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的影响。

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这里所说的全局观念,绝不仅仅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而是包括了世界经济在内的概念。数据显示,中国2010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规模已经排名世界第二,位居美国之后。同时,我国长期实行的出口导向政策,使得我国的外贸依存度超过了70%。在这种情况下,世界经济的风吹草动都会对我国经济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如本次世界金融危机对我们出口企业的猛烈冲击。而我国的经济政策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态势,也对世界经济产生着重大影响,国际社会近年来一直对我国汇率问题的施压就是缘于此。

因此,我们的金融市场报道只有立足金融,俯察整体经济,立足中国,胸怀世界,才算是做到了应达到的高度和深度。

(二)复杂性

由于金融与实体经济、虚拟经济之间的多层次、多方面的密切联系,使得任何一个金融领域的问题,都可能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态。不仅其成因复杂、其演化的结果复杂、对其调整改革所形成的未来态势也十分复杂。因此,对于金融市场报道,我们一定要慎重从事,要在明晰的理论框架下,通过深入细致的采访,掌握报道对象的全面情况,在此基础上,作出自己的判断。这样,我们的金融市场报道才具有独到的新闻价值。《财经》杂志之所以在我国财经学界、业界、政界乃至国外新闻界都获得良好声誉,就是因为包括金融市场报道在内的报道能够深入挖掘财经政策、事实背后的复杂关系,梳理出较明晰的经济逻辑,满足了各界的新闻解读需求。

我们以近年来广受国内外人士关注的人民币汇率问题为例,看看优秀的金融市场报道是如何处理的。

人民币汇率是一个多方纠结的复杂问题。其纠结之处在于:它既是中国的金融政策的内政,又关乎国际收支,不仅与中国自己的国际收支有关,还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国际收支相关联;它既是一个国际金融问题,又与中国的宏观经济密切联系,与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社会的全面均衡发展息息相关。人民币汇率政策的任何调整和改革,都会对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产生着重要影响。因此,对人民币汇率问题的报道,就要充分考虑上述因素,考虑到国内外经济实力的复杂形势与格局,多方了解情况,兼听不同观点,以达到既全面、平衡又具有独到见解的报道目的。

《财经》2010年第14期的《汇改新征途》就具有这种风范。该文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背景和改革后的发展前景作了深入透彻的分析,指出:我国汇改并不仅仅是迫于国际社会的压力,其更重要的压力和动力来自于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密切相关。

汇改新征途

在6月26日至27日的加拿大多伦多G20峰会上,一切如中国所愿,人民币汇率问题非但未被热议,甚至鲜有提及。

在G20峰会一周前的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参考一篮子货币,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此举被看做是应对外界人民币升值压力、并掌握汇改主动权的聪明做法。适时重启人民币汇改化解了外部压力,但在赢得了积极评价的同时,争议也纷至沓来。

境外舆论表示,汇改择机恰当,有利于促进全球经济平衡及可持续增长,但中国是否为了应对外部压力而“做样子”,需要时间观察;而中国民间舆论则认为,此时重启汇改有示弱之嫌,此等让步妥协有害无益。

就此,6月20日央行进一步解读汇改内容,否认一次性升值的可能,强调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将参考三个目标: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以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每个交易日0.5%的波动幅度。这些解释,在较大程度上化解了外界疑虑。

人民币估值辨

人民币真的被低估了吗?

赞成者说,从短期来看,人民币汇率变化没有跟上劳动生产率增长水平,人民币适当升值。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滕泰即持有这种观点。

反对者则认为人民币已达合理估值,“中国的实际物价涨幅远高于美国,如果把近几年成本上升和房价涨幅计算在内,人民币目前实际上已接近均衡汇率水平。”中国改革开放论坛理事姜艾国如是说。

“目前来看,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和贬值压力是相互抵消的。”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肖耿认为,随着劳动生产率上升,经济持续增长,外贸顺差以及中国国内的通胀压力,人民币有升值压力;但目前因为欧元贬值,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又存在贬值压力。“目前继续汇改是一个很好的时机。”

但官方对人民币汇率问题则远非学界考虑的那么简单。无论是美国等国家对人民币的施压、还是中国汇改的“以我为主”,都有各自的经济利益考虑。

一位业界人士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美中之间的汇率之争只是表象,二者真正争夺的是贸易结构主导权。

一位接近央行的受访者认为,经济学家所认为的汇率政策目标与政治家所设定的政策目标是不同的。他表示,汇率只是一国进行宏观调控的工具而已,汇率水平应该为总体宏观经济目标服务。

对于目前的中国而言,“稳定压倒一切。”该人士认为,“升值能为中国带来什么直接的好处?什么好处也没有。”

中国为何不应大幅升值?业界普遍担心,中国目前处于世界产业链的低端,大量的出口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人民币升值后,中国政府将难以承受出口低迷带来的企业生存压力和失业人口压力。

由于中国此前采取了汇率“盯住美元”的做法,以及“中国制造”在全球的压倒性优势,给了本次金融危机中经济严重受创的发达国家以口实。他们呼吁人民币汇率改革,促使人民币升值,进而降低中国的出口贸易,借此为本国经济复苏助力。

在博弈过程中,一个妥协的做法就是缓慢升值。接近央行人士表示,接下来人民币对美元会小幅爬行升值,估计年内升值幅度接近3%。

肖耿则认为,接下来几年人民币汇率怎样表现,与中国政府的相关政策有关。如果中国政府对通胀容忍程度高,那么人民币每年的升值幅度就不会高出3%。中金公司6月21日的研究报告也表示,今年年底前,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在3%~5%,升值速度会在经常项目顺差趋于均衡水平时逐渐放慢。

升值压力背后

多伦多G20峰会前,美中贸易听证会上,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和贸易代表柯克表示,对中国近期宣布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表示欢迎,但仍将密切关注人民币升值的力度和速度。他们还表示对中国的贸易政策严重关切,称如有必要将采取强硬手段,打开中国市场。

美国长期受惠于“中国制造”对其民众购买力提升带来的好处。但这并未能阻止在金融危机时,美国对其他国家施压来转移危机。

此举早有先例。1985年9月,美国联合德国、法国和英国,迫使日本签署“广场协议”,五国政府联合干预日本外汇市场,使美元对主要货币有秩序地下调,以解决美国巨额的贸易赤字问题。

多数受访者表示,目前阶段,美国金融市场恢复状态良好,但实体经济其实表现欠佳,表现之一就是高涨的失业率。施压人民币升值,是其缓解美国国内的政治压力需要。

“美国在汇率问题认识上有误区,错误地认为人民币升值真的会改善美国的就业。”滕泰认为,中国与美国处在产业链的位置不同,中国出口美国市场的绝大多数商品,并不具替代效应。例如,人民币无论怎样升值,都不能阻止美国汽车产业倒闭。

尽管如此,在“中国制造”大量且廉价地销往世界各地的时候,欧美国家还是希望通过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改革,促进人民币升值,进而减少“中国制造”的进口,改善其国内的经济状况和就业情况。

人民币升值本身不是目的,只是实现其政治目的的手段——一位接近央行的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无论人民币币值怎样表现,美国只会看人民币/美元的实际升值效果。

也就是说,无论人民币估值是否合理,只要中国的出口贸易持续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就不会消除。

因此,如果一边人民币缓慢升值,一边采取诸如“出口退税”等各种政策促进出口增长,不仅不能缓解人民币的外部升值压力,相反,随着中国出口贸易的增长,人民币升值压力会越来越高。

汇改下一步

此次汇改重启,是多重目标的一个折中选择。“不进行一次性重估调整”,既可以缓解国际政治压力,也可以通过汇率缓慢的爬行升值,为中国的经济结构转型留出时间窗口。

“僵硬的汇率形成机制使汇率价格信号扭曲,以出口和进口替代为代表的贸易品部门被赋予了本不该有的过度竞争力,带来了巨大且无法被国内市场消化的产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张斌认为,汇率价格信号扭曲在工业部门补贴的同时,歧视了服务业的发展。与服务业发展滞后相伴的,还有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机会丧失以及工资上涨乏力,恶化收入分配,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增长乏力。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聂日明也认为,中国必须正视,汇率问题的根本是利率和国内经济增长结构的问题。要想未来不继续受制于人,必须深入进行多个核心领域的改革,如扩大劳动者报酬的分配比例,推动内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加快利率市场化,使资金的国内与国际价格接轨等。

汇改最终将问题指向了中国的经济结构转型。只有当内需成为中国经济主要驱动力时,出口产品的附加值才会随之调整提高,人民币的外部升值压力自然也化于无形。“调结构”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关键词。

政府高层也看到了中国经济的困境。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求是》杂志发表《关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持续发展的几个问题》一文明确指出:“我国已进入只有调整经济结构才能促进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

李克强说,“要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的原则下,发挥汇率对经济结构调整的积极作用。”

事实上,中国政府的相关部门已经有所行动。在央行宣布汇改重启后三天,6月22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取消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的通知》,宣布自2010年7月15日起,取消如部分钢材、部分有色金属加工材、银粉,酒精等共406项商品的出口退税。舆论认为此举有助于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倒逼产业升级。

前述接近央行的受访者表示,调整经济结构有多层含义。

其一是指产业结构,即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例关系。中国的外向型出口经济,导致资源向第二产业倾斜,目前需要加大的是对第三产业的投入,以提高就业比重。

其二是指地域经济结构,即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协调发展。东部工业发达地区本已出现民工荒,随着“富士康”的涨工资效应放大,人力资本上升会使得部分企业迁转内陆,带动内陆经济的发展。

其三是国民经济构成结构,即消费、投资和出口之间协调发展。危机期间,在消费水平难以提高,出口持续低迷,依靠过度投资刺激经济增长。随着危机渐渐平复,出口形势渐渐好转,政府开始抑制投资。

其四是在产业链层面的结构调节,即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和科技密集型产业过渡过程中的协调发展。

从上述分析看,重启汇改是非常重要的举措,但更重要的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在上述调整未完成之前,汇改也不可能真正完成。留出时间窗口,加速经济转型,是惟一的现实选择。前述央行人士表示,现有状态下,中国在汇率问题上的态度是:汇率调整不能影响中国的核心竞争力,不能影响中国经济的平稳发展——这是中国政府的底线。

(作者:胡敬艳,来源:《财经》,2010年7月5日)

又如跨国并购问题,它既是跨国企业经营问题,又是跨国资本流动问题,金融市场报道也常涉及此类话题。这个问题牵涉的面也是很广的,涉及的利益博弈也是纷繁复杂。它可能涉及国家经济战略、国家之间经济实力的博弈、民族情绪、资源的国际间优化配置等,我们在对跨国并购事件报道时,要特别注意既要有国家立场,又不能情绪化处理,要对各方实力、利益进行冷静、审慎分析后,作出自己的判断。

跨国并购的报道,近些年也成为中国财经媒体的报道重点,出现了一些优秀之作。如2006年广受关注的凯雷集团并购徐工集团案,《中国经营报》就作了精彩报道。虽然徐工是实业企业,但凯雷却是国际著名的金融资本。从该报道的基本立场上看,该报对凯雷集团并购徐工集团是持不认可态度的,但该报的报道没有将这种态度直白地表述出来,也没有让这种民族情绪影响了报道时应当具有的冷静与理性。该报道对凯雷集团并购徐工集团的背景和并购后的可能影响作了多方采访,采访的对象包括并购直接当事方凯雷集团和徐工集团、并购的竞购者三一重工、重工行业的其他企业、徐州市政府、国家发改委、学者等,将本次并购存在的各方利益博弈、观点歧议的复杂格局作了深刻再现,为读者做出自己的判断提供了重要依据。

(三)专业性

相对于财经报道的其他领域,金融市场报道的专业性显得更为突出。金融行业由于其对于经济的全面深刻的影响,与其相关的法律、政策、技术十分复杂,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金融行业的高速发展所伴随的金融创新,将金融行业专业性特质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金融市场报道的专业性,使它成为财经媒体的重要内容。一个财经媒体要想在财经界和财经新闻界扬名立万,没有一流的金融市场报道,是不可能的。《财经》杂志早期的成名之作《基金黑幕》(2000年)、《谁操纵亿安科技》(2000)、《庄家吕梁》(2000)、《银广夏陷阱》(2001),都是清一色的金融市场报道。到现在为止,金融市场报道也还是《财经》杂志的重要报道内容。胡舒立团队在2009年底离开《财经》接手《新世纪》周刊后,金融报道仍然是其长项。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在2009年由“经济频道”改版为“财经频道”后,其中着重加强的正是金融市场报道。但是也正因为金融市场报道显著的专业性,使得金融市场报道很容易做得枯燥艰深,令普通读者望而却步。《财经》杂志成名作之一《基金黑幕》,即使到现在,能完全看懂该报道全部内容的读者也是为数不多的。

金融市场报道的专业性,要求我们首先要对金融市场涉及的基本理论框架了然于心,对有关金融市场的知识要不断积累。这个要求对于有经济学专业背景的新闻人来说,比较容易达到,而对于非经济专业的新闻人来说,就要下苦功加以解决。

在对金融市场有了较深入把握后,其次的问题就是要求我们能将专业化的问题以一种读者容易接受、乐于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力求金融报道达到通俗易懂的目的,但是金融市场报道再通俗,它的专业性决定了它一般情况下不可能像普通的社会新闻那样引人入胜、妙趣横生。

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到,在不同的财经媒体中,根据媒体的各自定位、各自的接受对象的差异,金融市场报道专业性的表现方式也各有不同。像《财经》这样主要为专业人士服务的高端财经期刊,其专业性可以比较高,其表现风格可以是理性、冷峻、严肃。而《第一财经周刊》的受众有不少是学生、年轻的白领,考虑到他们的兴趣爱好,在保持金融市场报道具有基本专业性的同时,就要适当降低阅读的难度,在表述上注意通俗性。

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在专业性与通俗性的平衡上,就把握得比较得体。对于层次较高的人士,他们有《经济半小时》、《环球财经连线》、《经济信息联播》、《中国财经报道》等栏目,这些栏目中的金融市场节目,大部分专业性都很强,但又充分考虑到电视媒体的特点,力求让艰深的财经内容转化为观众容易看懂并且喜欢的电视形态。对于大多数的观众,他们也有通俗性很强的栏目,如《商道》(原名《财富故事会》),以故事的方式传递金融市场理念。即使在《经济半小时》这种专业性较高的栏目中,他们也力求可看性与专业性的结合,如《货币战争》,通过英镑、美元等国际强势货币的发展历史,向观众传递货币知识。

(四)宏观与微观相互结合的特性

金融市场报道的内容既关系到国家货币政策、国际收支,与国家的宏观经济表现紧密相连;又涉及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国际经济往来的活动,需要研究分析企业的经济行为。因此,金融市场报道具有宏观与微观相互结合的特性。

金融市场报道的这一特性,要求我们在进行此类报道时,既要立意高远、视野开阔,又要体察入微,分析出宏观与微观相互影响、相互激荡的玄机。

如《财经》2010年第6期的封面文章《宽松货币尾声》就能够做到既高瞻远瞩又见微知著。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都采取了经济刺激政策,以挽救经济。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双管齐下,使我国经济率先复苏,达到了预期目的。但2009年近10万亿元的天量信贷也给中国经济带来一系列问题,埋下了诸多隐患。如何处理因刺激政策导致的问题,选择在什么时间、以何种方式推出刺激政策,成为国内外各方关注的焦点。《财经》杂志在2010年第一季度末推出该报道,比较及时地回应了这个主要问题。

该报道由主报道《宽松货币尾声》、三篇辅文《全球央行乱步走》、《轻通胀难驾驭》、《开发商不差钱》构成,主报道对宽松货币政策对经济现状已经和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国家未来可能的政策调整作了深度分析和预测,辅文则分别从各国央行近几个月的领导人表态和政策变动、我国在2010年初已经出现的通胀倾向、房地产开发商对货币政策调整的态度三个方面,为读者提供了观察货币政策调整的世界经济背景和宏观、微观背景。

二、地位

由上述金融市场报道的四个特点,我们可以看到,金融市场报道在财经新闻报道中具有重要地位。其重要地位在于,金融市场报道本身是财经新闻报道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独立的报道价值,同时,金融市场报道还与宏观层面的经济报道、中观的地域经济或行业报道、微观的企业报道,都有着密切联系。可以说,金融市场报道具有连接宏观、中观、微观经济运行的枢纽地位。

我们从报道内容比例上看。以《财经国家周刊》为例,2010年第6期的封面报道栏目《极度调查》题目是《汇率争战》,属于金融市场报道范围,此外还有《金融》、《资本》栏目,三个栏目的内容共有24页,占全部128个页码的18.8%;该刊2010年第7期的《国是论》栏目文章《人民币汇率稳定为主》,《高端回应》栏目文章《没房的期待不现实》,《宏观》栏目中,《预判美国汇率评估报告》、《人民币升值真的利人利己吗》、《汇率改革德国镜鉴》、《美国设计“日元陷阱”》、《地方融资平台风险退出管道待解》等都是金融市场报道内容,再加上《金融》、《资本》栏目内容,这些完全属于金融市场报道的内容一共有28个页码,占全部128个页码的21.9%。而该期的《极度调查》栏目的选题是《23国投资价值调查》,与金融市场报道相关度极高,该栏目有18个页码。

我们再以日报为例。《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7月5日,《金融》栏目4版,《基金周刊》4版,占全部版面内容24版的1/3。此外,在要闻版、第3版《经济全局》栏目、第4版《资讯栏目》、5~8版《环球经济评论》中,直接与金融市场报道有关的内容2/5至1/2之间。该报此后一周之内的报道内容比例大致都是如此。

不仅从表面的报道内容看,金融市场报道的地位很重要,从金融市场与经济运行的各个方面的内在联系上看更是如此。这方面的阐述在上文中已有较好的体现,本处从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