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调查报告的基本结构和写法

调查报告的基本结构和写法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调查结论或调查报告的基本内容,或开门见山说明调查结论、文章主旨,或介绍调查报告的基本内容,或提出调查报告所要回答的问题。在调查报告中恰当运用数据,可增强材料的直观性和科学性。调查报告要对调查的材料加以研究,从中归纳、提炼出观点。在调查报告中,可以精心选用典型材料说明观点,或者用一个材料说明观点,或者用几个材料说明观点,或者把观点融合在对材料的叙述之中。我们针对这个问题,在成华区进行了重点调查。

1.标题

既要鲜明、醒目,揭示文章中心,又要有调查报告的特色。常用以下两种方式。

一种是公文式标题,常用于说明调查内容的范围,如《关于××厂发生重大火灾事故的调查报告》。

一种是新闻式标题,单标题如《××公司是怎样改革经营运行机制的》、《××街道齐抓共管、结合治理社会治安取得成效》,既可说明内容范围,又可用于揭示文章中心。双标题如《加强党的支部建设,狠抓思想政治工作——仪陇县汽车站保养场加强支部建设的调查》,往往是正标题说明中心,揭示主旨,副标题说明调查地点、范围或事由,这种写法较为普遍。

2.正文

(1)开头

即导语、引言、前言,这部分着重介绍基本情况,提出问题。一般可概括说明以下内容。

——调查工作本身概况,如调查的起因和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和范围、方法和步骤等。

——被调查对象概况,如组织规模与沿革、有关背景材料、历史与现实状况等。可因文而异,但都要力求紧扣文章中心,不要求全贪多离题太远。如: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小厂乡位于武陵贫困山区,全乡有1465户、6307人,有13070亩耕地,全年无霜期150天左右,年均气温11—12℃,自然条件差,农业生产技术落后。1985年全乡人均生产粮食只有162公斤,农业总产值86.85万元,人均纯收入96.18元;99%的人患有氟病;大多数农户过着“住茅草房、吃供应粮、用救济款”的生活。

介绍这些情况,为下文说明小厂乡的变化,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调查结论或调查报告的基本内容,或开门见山说明调查结论、文章主旨,或介绍调查报告的基本内容,或提出调查报告所要回答的问题。如:

双流县永安镇白果村曾经是一个有名的“老大难”村,村社财务管理混乱,集体没有一分钱的收入,社会治安状况不好,小偷小摸时有发生,全村农户拖欠提留税费和村社集资款高达30余万元。由于干群矛盾突出,出现了“群众不服管,干部不愿当”的现象,曾在一年内换过4个驻村干部,最短的驻村干部只待了2个月,是一个“群众不满意,干部觉得冤”的典型村。然而,如今该村却是双流县远近闻名的县级村民自治模范村、全县的红旗党支部和精神文明建设示范村。2001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到980万元,人均纯收入3626元,住房改造547户,占总户数的97.68%。该村在短短两三年内有如此大的变化,究其根本原因,是该村认真实践“三个代表”,切实转变干部作风,在村务工作中开展“阳光作业”,密切了干群关系,促进了经济发展。

不同的调查报告,对这些内容可有不同取舍和侧重,但都要紧扣中心,写得简明、扼要。有的调查报告也可不要导语,开篇即接触到主体内容。

(2)主体

这是正文的主要部分,调查到的基本事实或主要情况、归纳出来的成绩问题、分析得来的经验或教训、抽象出来的规律,都写进这一部分。写好这一部分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以调查得来的事实材料为基础,注意观点和材料的统一。

一要充分运用确凿、典型的材料,才能客观公正地说明问题,支撑观点,使读者信服。材料充足、全面,涉及量的要求;真实、确凿、典型,涉及质的要求。材料必须是充足丰厚而不肤浅凌乱的,是全面有序而不杂乱堆砌的,是围绕中心、服务于中心而不是与中心无关、多而无用的。至于典型的材料,不能是那种虽然很突出,但却是孤立的、个别的、不具代表性的“典型”,而应该是从调查得来的众多材料中筛选、归纳出来的,能代表事物的整体水平和发展趋势、反映事物本质的典型。

二要善于运用材料。尽可能运用比较的材料说明问题,如用先进与后进的材料对比、好的典型与差的典型材料对比、正面与反面材料对比、历史和现实材料对比、点上和面上材料对比、个别和整体材料对比等等,以便更鲜明、更强烈地说明问题。

比较常常要运用到数量关系,因此,也要善于运用数据材料说明问题。在调查报告中恰当运用数据,可增强材料的直观性和科学性。有的问题,用文字难于表述清楚,而用一组数字,就可以使人对其一目了然。数字运用得当,是很有表现力和概括力的。要选用准确的数据;要对数据作必要的说明和分析,定量、定性巧妙结合;要精当地选用数据。

三要注意观点和材料的统一,用材料说明观点,用观点统率材料。调查报告要对调查的材料加以研究,从中归纳、提炼出观点。如果只罗列材料,缺乏有价值的观点,不仅材料没有价值,调查报告也失去了价值。如果没有材料,也就无从提炼观点。因此,要注意观点和材料的有机结合。提炼出观点后,也就应围绕观点从“可能有用”的材料中,来选择“必然有用”的材料;要恰当地组织安排材料;精心地用材料来说明观点,证明观点。不能让观点和材料脱节,二者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南辕北辙;不能空发议论,观点多,事实少,把材料淹没在观点中,使调查报告十分空洞,不伦不类;也不能拔高观点,无法用调查到的材料说明这类外加的、“有深度、有高度”的观点,“帽子”大、内容小。

在调查报告中,可以精心选用典型材料说明观点,或者用一个材料说明观点,或者用几个材料说明观点,或者把观点融合在对材料的叙述之中。

②选择恰当的结构形式。

调查报告的主体常采用以下两种结构形式组织安排材料。

一是纵式结构。

可以按事情的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组织材料,说明、分析问题。这种方法线索单一,脉络清楚,既使读者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又从中得到经验教训。适用于事情比较单纯的、注重反映事件全貌的调查报告。

也可以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认识过程安排材料,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分析问题,得出结论。例如《关于农民看病难住院难问题的调查报告》的主体部分,先是概述基本情况,接着再有理有据地介绍农民看病难住院难的状况、因素和基本原因,然后再着重深入分析“农村经济不发达,部分农民生活穷困,无力支付医药费”和“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条件差,解决不了或不能完全解决农民看病住院中的医疗问题”这两大原因中的后一项原因,最后再对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提出建议。这种摆情况以事明理,层层深入分析以理服人的结构方式,使调查报告很有逻辑力量和说服力(有时,解决问题部分的意见、建议极为简略,则常将其列入结尾部分)。

例如:

“都市村庄”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警惕拆迁征地给近郊区农村基层组织带来的冲击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郊区城市化趋势日益明显。在成都市二、三环路周边城乡结合部的一些农村土地被大量征用,耕地面积越来越少,出现了街道与乡村犬牙交错,城中有村、村民与居民混杂,农村反被城市包围的“都市村庄”现象。如何解决好农村城市化给基层组织带来的难题,整体推进城市化进程,是这些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针对这个问题,在成华区进行了重点调查。

一、“都市村庄”的表现形式

“都市村庄”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历史产物。以成华区为例,在其范围内的二、三环路周边以及沙河沿线分布着圣灯乡平安村、圣灯村、关家堰村,青龙乡双水碾村、红花堰村、站东村,保和乡跳蹬村、联合村、东桂村等完整建制的村级行政组织及农民聚居区,总人口约2万人,占全区农村人口20%,村级行政组织占全区行政村总数的17%。此外,这些村容留的暂住人口多,有6万多人,与常住人口之比达3∶1。

根据对成华区初步调查分析,“都市村庄”有三个突出特征。一是“集体经济收入高”。由于地处城区繁荣地段,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主要来源于第二、三产业以及厂房、房屋出租,村民也不再从事农业生产,转而经营第三产业。二是“村民福利待遇高”。村民的各种提留金由村财政垫支,并享有各种补贴。三是“村党支部威信高”。村党支部在村民中享有较高威信,基层组织建设牢固。这些村100%达“五个好”,双水碾村还是省级文明村,村党支部书记陈天寿是全省“百佳”村党支部书记。

二、“都市村庄”基层党组织面临的困难

长期以来,由于地处城郊结合部,在城市管理和规划建设等方面存在先天不足,村级组织集体经济用地和农民出租房法律手续不完善,使得在拆迁征地中,“都市村庄”基层党组织面临诸多过渡性矛盾。主要有:(1)城乡行政不同管理体系之间的矛盾。由于城乡二元管理体制的存在,农居混杂,同居一地,却隶属不同的自治组织管理,导致“都管都不管”现象屡见不鲜,不少“都市村庄”成了城市管理的“飞地”。(2)外来人口日益增多与管理滞后的矛盾。“都市村庄”位置优越、质低价廉的民宅居吸引了大量的外来工,加之不少村民在利益驱动下,随意增建搭盖出租房,导致“都市村庄”居住人员结构复杂化。虽然给城市经济带来活力,但同时带来治安、环卫、计划生育管理等诸多难题。(3)尤其突出存在村集体、个人收入发展趋势与近郊城市化进程不协调的矛盾。这一矛盾有逐渐加剧的趋势。以征地拆迁量居全市之冠的沙河综合整治成华段为例。此项工程涉及青龙乡、圣灯乡、保和乡的8个村18个组,整治范围达数千亩,同时需直接征用农村集体土地635亩,数万常住人口和暂住人口搬迁,乡镇企业140余家被完全拆除。此种情况导致该区沙河沿线8个村集体经济收益锐减,少则几十万上百万,多则达六七百万元,并已经影响到村民的集体分配。同时,村民也因房屋拆除使出租房屋的收入骤减,一些村民反映,“生活由宽裕型小康一下回到了温饱型”。双水碾村党支部书记陈天寿深有感触地说:“当了十几年的村支书,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压力!”

上述矛盾的存在,既使“都市村庄”环境恶化,成了“脏、乱、差”的卫生死角,社会治安形势严峻,流动人口偷、盗、抢、赌、黄等违法犯罪现象日益突出,成为成都建设国际大都市的老、大、难地带,同时又使得村级党组织的经济基础不牢固,一旦统征,“失去”土地,企业搬迁,违章搭建的出租房被拆除,村集体经济就有被“掏空”的危险,村民个人的生活水平存在“下滑”的趋势。

三、促进“都市村庄”基层党组织健康发展

要解决上述问题,离不开基层党组织创新工作观念和工作方式,但仅靠基层党组织的努力是不够的,这需要政策扶持和有关方面的积极配合。

(一)要进一步强化舆论导向,进行广泛的政策宣传,促使“都市村庄”的基层组织和近郊广大农民群众认识到,珍惜保护身边的生态环境,消除生活中的治安环境恶化、脏乱差现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不破不立,破旧立新是“都市村庄”党组织和农民群众必然的历史抉择,要达到经营城市、优化投资环境的根本目的,必然要使我们广大群众在若干观念上面临变革,要面对一定的经济损失,只有树立起正确的观念,才能真正维护城市的健康环境,提升广大群众包括近郊农民的生活水平。

(二)各级党组织应认真指导“都市村庄”党支部,及时调整政策,坚持政策导向,严格法律手续,适时调整产业结构,使这些基层党组织不仅善于在“顺境”中谋发展,也学会在“逆境”中求生存,尽力确保合法集体资产不流失,并依法经营使之不断壮大。引导广大村民自食其力,多渠道开辟就业门路,力保村民福利待遇有保障。增强党支部在人民群众中的向心力、凝聚力,维护农村稳定。

(三)承担统征任务的政府各相关部门,要牢记党的宗旨,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切实依靠基层党组织开展好工作,并应在征地拆迁工作中,认真听取基层干部的意见和建议,在不违背政策的前提下,给基层干部以实在的支持。同时乡与乡之间、区与区之间应注意执行政策的统筹协调,防止处于相同地段的甲村和乙村之间由于执行政策的差异性引发农民不满情绪。

(四)对确定统征的“都市村庄”或村民小组,在对村组集体资产进行评估、集体公司实施改制的基础上,应尽快履行农转非手续,并同步引入社区建设理念,实施社区化管理。

中共成华区委组织部 徐小春

2002年9月

这篇调查报告选题颇有现实性和针对性,全文循着概述情况—→正面分析“都市村庄”特征—→陈述“都市村庄”党组织面临的困难—→简析不良后果—→提出对策建议这一递进思路组成纵式结构,很有逻辑力量。

二是横式结构。这是把主体部分的内容,按照事物内部或外部的联系,进行分类归类,把材料分成一个问题的若干方面或者并列的若干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阐述、去说明。从内容上看,这些并列的项目可以分别是各种情况、各项工作、各项成绩或问题、各类看法和意见、各种因素或原因、各方面经验或教训、各种规律等等。从形式上看,上述内容总是分条列项有序地横列在一起,而每条每项每部分先提炼出一个观点作小标题或者段首(条首、部首)句,有时每条每项还标出序号。这样,从形式到内容都显得眉目清楚,层次分明。

例如:

大力推进“三村”建设,切实巩固“学教”成果

——锦江区科技兴村、依法治村、民主管村情况调查

锦江区在新一轮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中,以大力推进“三村”建设为载体,深化“三级联创”,加大“六个好”乡镇党委和“五个好”村党支部创建工作力度,进一步巩固了“学教”活动成果。

一、抓科技兴村,促进农业技术现代

科技兴村,重在创新。该区利用地处城市近郊,省农科院位于辖区的优势,突出“四新”抓科技兴村。

一是新观念。区乡两级开展“引智工程”,聘请省农科院蔬菜学博士为区博士团成员,长期为全区都市农业发展出谋划策;两乡先后请来以色列、荷兰、日本等国专家举办现代花卉生产先进经验、发展现状及趋势的讲座,理清农户生产经营思路。

二是新技术。以花卉、蔬菜生产、种植方面的新技术、新科技培训为重点,发挥区农业局、科协等涉农部门作用,依托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技协会服务体系,组织乡村干部、专业大户学习工厂化农业技术、食品安全技术、农产品质量标准及检测技术、农业信息技术等新技术,不断提高农户科技种田水平,为适应加入WTO后都市农村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做好了准备。

三是新品种。坚持始终把花卉、蔬菜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作为科技兴村的重点,三圣乡设立了20万元科技基金,确立了7户花卉科技示范户,着力于新品种的引进,先后引进了鹤望兰、红掌、蝴蝶兰、非洲菊、郁金香等名贵珍稀花卉,加快了花卉品种的更新换代,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四是新技能。在对党员、干部、农户的培训中,除种植技术外,还结合实际开展了如插花、租赁、经营、园林、绿化,特别是农产品加工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实现了劳动力向花卉、蔬菜流通、加工、经营等产业链下游转移,增加了农副产品的附加值,有效地促使农民增收。2001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895元,比2000年净增169元。

二、抓依法治村,促进农村干部素质现代化

依法治村,最重要的是要有一支民主法律意识强、综合素质高的农村干部队伍。该区一是积极引入竞争机制,推行乡干部轮岗交流、竞争上岗,把具有较高素质,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农村经济和带领群众致富的人,能带领群众建设农村精神文明的人,能代表人民利益受群众拥护的人选拔到领导班子中来。二是以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为契机,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组织村民、党员通过民主选举、“两推一选”等方式,把一大批年纪轻、文化高、素质好、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选入村党支部,使法制观念深入人心。三是积极与四川师范大学、成都行政学院联合举办大、中专学历培训,组织了76名乡村干部参加大、中专学历学习,使两乡党政成员100%取得大专以上文凭或中级技术职称,村两委班子取得农民技术员职称的达98%,获得大专以上文凭的达52.5%,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干部素质现代化。

三、抓民主管村,促进村级管理现代化

民主管村既是增强村民民主意识的需要,也是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必须加快村务管理的现代化进程。

一是在原有的基础上,以发展的眼光,完善了村民委员会的民主选举、民主议事、民主理财制度,使之更加简便易行。为了适应都市农业的发展要求,各村重点新建了民主监督、民主评议干部、村民委员会定期报告工作、干部聘任、民主议政日等制度,使民主管村更加有章可循。为了确保各项制度的落实,全区25个村都设立了制度落实监察员,随时检查制度的落实情况。

二是以政务、村务、财务公开为着力点,结合都市近郊农村的实际,规范村务公开内容,突出群众关心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如土地征用的赔偿、土地的租赁承包、村级集体企业的发展、干部的任免、干部的补贴、宅基地审批等。

三是在公开方式上,除运用会议、板报、书面、接待日、咨询日等传统方式外,还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这一新兴平台,逐步实现由电子多媒体触摸屏、有线电视和电脑网络相结合的村务公开体系,积极推进村级管理的现代化进程。

这篇调查报告无论全文还是三个部分,都采用了总分思路的横式结构,条理分明,内容实在,容量很大。

这两种基本结构形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两者也常综合使用,特别是纵式结构的某一部分中,常又包含着横式安排。

(3)结尾

这是调查报告的结论部分,是全文的结束语,应写得简短自然、干净利落、收束有力。根据不同内容,常用如下类型:

①根据对情况的调查、分析,对调查对象作出定性结论。

②总结全文,深化主旨,以加深理解。

③从更广阔的背景上强调调查结论的普遍意义。

④简明扼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办法和意见、建议。

⑤展望前景,指出方向,发出号召希望,鼓舞人心。

也有不少调查报告在主体部分已把有关内容讲清楚了,就不再另立结尾部分,而以主体部分的结束作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