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医学生道德心理系统性培育措施

医学生道德心理系统性培育措施

时间:2022-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医学生医德心理的培养,旨在教育和引导医学生形成献身于医学事业的稳固的心理特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根据以上分析的影响医学生道德心理的各方面系统性影响因素,相对应地得出以下医学生道德心理系统性培育措施:市场经济条件下多元价值取向的确立要求我们要区别对待不同层次的行为。将医学生的道德素质、评价结果作为择业、适业的重要条件。

四、医学生道德心理系统性培育措施

对医学生医德心理的培养,旨在教育和引导医学生形成献身于医学事业的稳固的心理特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这种心理特质和行为习惯具体表现为悬壶济世的医德理念、施药济贫的医德情操、救死扶伤的医德精神、满腔热情的医疗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医德追求。这种心理特质和行为习惯不是自然形成的,它是长期培养和教育的结果。根据以上分析的影响医学生道德心理的各方面系统性影响因素,相对应地得出以下医学生道德心理系统性培育措施:

(一)客观宏观措施

1.正视价值观转变

市场经济条件下多元价值取向的确立要求我们要区别对待不同层次的行为。对单纯利己这一行为要靠法律和管理制度去控制,使其在不损害社会和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得以实现;对为己利他的行为要大力宣传和倡导,使多数人做到,并努力使这两者向更高层次发展;对无私利他这一最高层次的行为要高度鼓励和宣传,对其所付出的代价要给予相应的荣誊和奖赏,使其在精神和物质上都能得到极大的激励。使大家进一步明确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善的,什么是应该树立和追求的,什么是受人尊敬和敬仰的;明确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恶的,什么是应该批评和打击的,什么是受人谴责和蔑视的。形成正确的舆论氛围,倡导与维护道德新风,揭露、抨击一些不符合社会要求和规范的言行,提高医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与水平,引导医学生建立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而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促进医学生道德水平的普遍提高。

2.实行两个结合

即系统教育和全面管理相结合,宏观倡导与微观操作相结合。所谓系统教育与全面管理相结合就是从新生入学开始就有计划地安排一系列的医德教育活动,包括入学教育,医学生宣誓、课堂讲授、志愿者活动等。在医学生管理上对医学生的日常行为及各项活动量化记分,实行综合素质评价等一系列完整的医德教育管理体系,包括:目标管理体系、医德教育课程体系、组织结构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等。宏观倡导即国家倡导的准则要在部门管理中充分体现出来,同时日常管理措施要有可操作性,对崇高的道德行为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经济支持,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要付出代价。将医学生的道德素质、评价结果作为择业、适业的重要条件。

3.改革内容、方法

对于医德教育,在内容上注重医学生的特点以及思想实际问题、医学职业道德要求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医德医风问题等。特别是当代医学生普遍是独生子女,存在着许多人格缺陷:无独立生活能力、依赖性强、心理表现不成熟、缺乏毅力、自私任性、难于与人交往、难于适应集体生活。这些缺陷如果不在大学中进行“治疗”,将很难走向社会、适应工作,即使他们掌握了高等专业知识,也难于在社会上发挥其专业特长。因此,医学生的道德教育内容首先要包括正确认识大学,迅速适应学校生活,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解决医学生在学习、交友、恋爱及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教会他们运用马列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去正确认识与看待社会现实问题,提高自己的鉴别力。同时我们结合当前卫生行业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如收“红包”、吃“回扣”、对病人缺乏同情心等)及临床案例,讲述医学道德的有关内容,培养医护人员的医德良心、医德情感及医德责任感,提升医学生的医德境界。教学方法采取社会实践、案例讨论、角色扮演热点问题辩论等教学形式;运用多媒体教学使教学手段丰富多样,充分利用互联网音频、视频、文字提供的有益信息资料增加对医学生的教学吸引力和感染力,激发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如用本院毕业及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优秀医务工作者的事迹教育学生,或请这方面的典型为学生做报告,为他们树榜样、树标杆,引好医学生的正确人生之路。

4.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医德教育的实施效果,教师在课堂上传授道德知识,不仅靠自身丰富的知识、深刻的思想、独到的见解,更要以其自身完善的人格、高尚的情操去感染、影响医学生。教师要严于律己、为人师表,使自己成为医学生的楷模和表率。要不断学习提高理论水平,经常参加社会实践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只有本身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才能在教学中收到应有的效果,在日常活动中对医学生产生感染力,起到榜样和感化作用。

5.构建新的体系

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医德规范和医德价值观念,医德教育的内容,必须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加以调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确立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社会进入了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变动时期。原有的道德规范和价值体系也处于震荡、调适和重构之中。在这期间,医德教育的内容如果仍然沿用原有的医德规范和医德价值体系,会明显地与现实的社会生活和医疗实践活动相脱节,其说服力和时效性也就难免会受影响。这就要求我们积极地改进和完善医德教育的内容。根据实际的需要,结合卫生改革的实际情况,构建较为完备的医德规范和医德价值体系。从其超前性、稳定性和可行性方面来说,必须同时兼顾医德规范和医德价值体系的理想性与现实性、先进性与广泛性、指导性与可操作性。具体地说,就是既要充分考虑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核心要求,也要考虑市场经济的机制、原则及规律的作用和影响;既要充分考虑我国传统的优秀医德价值观念,也要考虑西方国家医德规范、医德价值观念的渗透和影响;既要充分考虑病人的利益和需要,也要考虑医务人员、医院的利益和需要;既要充分考虑医学科学和医疗卫生事业的现实需要,还应考虑其未来发展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以为人民健康服务为核心的,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大多数人的思想觉悟相适应,又与医学科学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相适应;既能体现我国传统医德思想和人类一切优秀医德思想的精华,又具有可操作性的多元化、多类别、多层次的开放的医德规范和医德价值体系。以此提高医德教育内容的先进性、科学性、现实性和可接受性,增强医德教育的实效性。医学生医德教育是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学校教育,还需要社会的积极参与才能更好的促进医学生医德心理的健康发展。特别是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道德教育应该成为高等医学院校医德教育的重要部分,高校要充分利用网上阵地,结合学生网络心理适时对学生进行医德教育,从而减缓或抵消“网络社会”给医德带来的负面影响。总之,只有建立起学校、网络、社会一体化的新的教育体系,才能更为有效的促进医学生医德心理的有序发展,从而确保医德教育的实际效果。

(二)客观微观措施

1.营造适宜的医德心理环境

良好的医德心理发展有赖于良好的医德教育环境和心理氛围,富有个性与特色的教育和心理氛围,可以通过感染、暗示、趋从等方式影响医学生医德心理的发展。优美的校园环境、优良的校风、高尚的师德不仅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情感,而且发挥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高等医学院校应结合自己学校特点精心准备,加强校风建设及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通过改善学校文化设施及校园环境,营造优美和谐的外部心理氛围;通过精心组织校园文化活动如开展名医、名家讲座、主题文化晚会、表彰先进活动及校史学习等方式陶冶学生情操;同时大力提倡师德师风建设,使教师在医德建设中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2.营造合理的课程教学环境

医学院校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需要具体落实到课程结构上,因为,课程结构决定着医学生的素质结构。现代化的课程体系决定着现代化的医学生素质,构建医学院校现代化的课程体系是实现医学生道德心理教育的当务之急。因此,在全面实施医学院校素质教育过程中,要加强医学院校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必须加大医学院校课程改革力度,不仅要从课程的整体进行改革,而且要对各类课程的内部结构认真研究。教学计划直接关系到我国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而要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就必须将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渗透到教学计划中。教学计划的目标定位应是专业加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专业可以让医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做事,而解决如何做人则是通过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这个目标实现的。目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的教育课程内容偏多、偏难,教了许多非必要的内容,而医学生实际需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却很少。在西方发达国家,医学院校课程基本上由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医学三大部分组成,其中人文课程占总学时的比例以美国、德国为多,达20%~25%,英国、日本约为10%~15%,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学时大约占总学时的8%左右。相比之下,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课程设置偏少。因此,课程改革不仅要考虑从课程设置上改,还要考虑从教学计划及教材编写上改。教材不仅要考虑教的角度,更主要的是要考虑医学生学的角度,以减轻医学生的学科负担,培养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为目标。

3.营造浓厚的人文陶冶环境

学校作为社会大环境中的“亚环境”,其文化氛围对在校医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良好的校园环境对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效应。因此,医学院校各级领导要清醒地意识到任何单一的教育都不可能达到提高素质教育的目的,应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健康、高雅、科学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发挥“亚环境”在医学生道德心理教育中的影响作用。营造浓厚人文陶冶环境应包括以下三个层面:一是打破原有认为校园文化只是唱唱跳跳,只是共青团、学工部等少数部门的事的错误观念。各医学院校要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党、政、工、团、后勤、教务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协调组织,齐抓共管,形成对人才素质的综合培养模式。要像研究自然科学一样,开展校园文化素质研究课题,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即立足长远目标,抓住文明素质、人文素质、环境气氛等薄弱环节,寻求校园文化的突破和创新。二是有组织、有领导地举办人文讲座和读书报告活动。人文讲座是人文素质教育体系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够有效地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因为它比课堂教学更接近社会热点,内容更广泛、更新颖,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和拓宽。读书报告活动可以让医学生更多地接触名著、专著,更深入地体会名著、专著中的真实思想、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也锻炼了医学生读书的习惯和能力。三是营造内容丰富、生动而有意义的校园文化氛围。其内容不仅应该包括医学生课余文化活动,人文景点的开发、建设,校园学术环境的建设和优化,还应该包括发挥校园政治文化的特色功能,在学校的各项教学、管理、后勤服务工作中创建融洽的校内人际关系,制造一个理想的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参与、维系心智与情感交流的氛围。另外,还应重视社会外部环境对校园文化的影响,在这种氛围里,医学生的行为举止、精神气质都可以得到全方位的熏陶,同时也有效促进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可以说良好的人文氛围能使医学生思想上受到启迪、情操上得到陶冶、素质上得以提高、精神上得以升华。

4.营造良好的道德教育环境

高质量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需依赖良好的道德教育环境,我这里所说的道德环境既包括学校环境,也包括家庭和社会环境,只有三者协调一致,共同努力,才能创造良好的道德氛围,真正把社会道德准则植入医学生心中,变为有效的行动。否则,学校的天空再纯净,道德教育再精彩,医学生也难以抵御社会和家庭的某些负面影响,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意识。尤其对医学生来说,因为将来从事的医务工作,所工作的对象直接是具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而如何既治病救人,又能在工作中表现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雅的言谈举止,将是每个医学生所应该努力实现的。因此,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既需要家庭的密切配合,也需要社会舆论的鼎力相助。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开拓进取、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扬善抑恶,为广大医学生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和道德氛围。我们可通过第二课堂、校园文化、生产实习、社会实践等活动来加强医学生的自我教育,提高道德修养。而只有有了高尚的道德修养和情操,才能够自觉抵御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和侵蚀,就不会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的斗争中迷失方向,也不至于在国际交往中丧失国格人格。

5.营造有效的品德实践环境

医学院校的医学生不同于其他院校的医学生,他们必须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由于医学生所服务的特殊对象,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不同于其他知识能力的培养,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努力和环境的熏陶。因此,构筑优良的临床实践环境对医学生道德心理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无形的制约与激励作用。从医学角度看,临床实践可以使医学生意识到医生不仅要“见病”,更要“见人”,要给病人以人文关怀。良好的临床实践有助于医学生检验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激发学习的动力,提高医学生的业务素质,还对医学生文化意识的觉醒和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分析及解决思想道德问题,能使人记忆深刻,有助于医学生发现自身所需,学会怎样判断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另外,社会是个大舞台,是实施医学生道德心理教育的最好场所,医学生道德心理教育仅仅局限于校园是远远不够的。因此,组织医学生参加各种积极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如组织医学生深入农村、厂矿、市场,从事各种劳动,体验生活、了解社会、认识国情;组织医学生参加扶贫帮困,捐助失学儿童,帮助残障人士送医送药,开展健康科普宣传、导医导诊、社区义务诊疗,进行社会医疗实践;组织医学生参观名胜古迹,瞻仰革命遗址等,增长人文地理知识,陶冶爱国情操,等等,使医学生“受教育、长才干、增素质、做贡献”。从而使医学生接触自然,了解社会,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既有利于他们树立热爱医学事业的崇高理想,又能形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感情。医学生的实践活动是医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可以使医学生发挥自我教育的主体作用,提高医学生对医学和医疗卫生事业价值的认识,全面了解医生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树立大卫生观和新健康观,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实践教育能使医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判断和分析问题,形成责任心和义务感,培养道德判断能力,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的基本职业道德规范。实践教育可以实现医学生科学知识与人及社会的结合,实现医学与人文的交叉,树立医学生必备的思想道德基础,从而适应新兴医学模式的转变,培养符合全面素质教育思想的、具有较高职业道德素养和综合人文素质的新型医学人才。

(三)主体措施

1.医学生心理特征的把握

宋志国等研究表明,医德教育必须遵循不同品德心理特征才能收到良好教育效果。于自我中心型的学生,教育要着力于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从关心、爱护、理解这类学生情感体验处着手,重点培养其道德情感,使其体谅到关心他人或服务他人是一种愉快的事,逐步建立起良性医患感情。对于具有他律型心理特征的学生,则重点加强对医德评价能力的培养,增强其对医德具体问题的认识与判断能力。

2.医学生道德认知的提高

良好的医德认知的养成,是医德教育与医德修养相互作用的结果。医德修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心理过程,受多种心理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医德教育只是外部条件,必须通过医德心理的内化作用才能奏效。然而,现行的医德教育未能充分重视与医德修养心理过程的有机结合,对于与此相关的心理变量因素(如:社会转型期国民心态的物欲化、躁动化倾向,医疗实践中病人及其亲属的求助心理、恐慌心理、感激心理以及医务人员的从众心理、补偿心理、弄权心理、侥幸心理等)未能予以应有的重视。因而使得医德教育缺乏必要的心理适应性和针对性,以至于医德教育如同隔靴搔痒,难以深入医务人员的心灵,自然也就难以发挥应有的效用。医德教育与医德修养的内在联系,要求医德教育必须遵循心理规律,以医学生和医务人员医德修养的心理过程为基础,根据其心理状态、心理特点以及相关的心理变量因素,不断地调整医德教育的内容、方式和方法。首先,要遵循认知心理规律,增强医德教育的理论深度和心理相容性。医学生和医务人员大多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在心理认知中对医德教育有较高的理论需求,因此,医德教育必需把握适宜的理论深度,从深度认识上解答他们的疑问,化解他们心理上的困惑和迷惘。其次,要遵循情感心理规律,增强医德教育的情感效应。情感不仅是医德品质的基本要素,也是认知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认知活动中起着十分活跃的作用。医德教育应充分发挥情感的激发和感化作用,以先进模范人物和教育者自身的高尚情操去唤起医学生和医务人员对积极情感的体验,促使其消极情感转化为积极情感,使其医德认识升华为稳定的医德信念,转化为坚定的医德意志,养成良好的医德行为和习惯。此外,还应重视从众心理的诱导和影响,营造适宜的心理氛围。从众心理往往使医务人员易受环境因素的诱导和影响,自觉不自觉地跟随或摹仿别人的行为。在社会转型期国民心态呈现出明显的物欲化和躁动化倾向的情况下,医德教育应充分发挥医院文化的感染力和价值导向功能,通过医院文化的信息传播和意识教化,把医德规范、医德价值观念及标准渗透到医务人员的心灵中去,潜移默化地引导医务人员正确地判断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高尚与卑鄙,自觉地抵制不良心态的影响,校正自己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向。

3.医学生道德情感的培育

医德情感教育对医德教育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增强了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实效性。所以,在医学生的医德教育中,特别是医学伦理学的教学中,必须克服唯理智教育的片面性,注重情感教育,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正确看待医学生的情感需求,把情感教育融入医德教育的全过程。首先,要尊重医学生的情感需求,承认医学生情感需求的特殊性、多样性、合理性与客观性,树立“以人为本”、“尊重人的需要”的观念,即使是学生的一些不合理的情感需求,也应该给予足够的关注,而不能采取漠不关心、冷漠轻视的态度。其次,要了解医学生情感需求的内容和特点,这是情感教育的基础。一般可通过座谈、个别谈心、心理测试等方式进行。再次,要尽可能满足医学生中合理的情感需求。情感需求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而合理的情感需求也存在能不能满足的问题,对医学生合理的情感需求应想办法尽量满足。此外,要引导医学生的情感需求。要正确区分医学生情感需求的性质,对不合理的情感需求应指出其危害,对不能满足的情感需求应通过引导促其走上正轨,防止其向消极的方向发展。最后,要帮助医学生的情感升华。引导医学生将情感从个人的喜怒哀乐升华为对病人、医院、人类健康的关心,形成一种对医学的神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帮助他们建立更高尚的情感世界,形成更加广阔的胸怀、更加坚定的意志、更加健全的情感。尊重、了解、满足、引导、升华这五个方面逐层深化,紧密联系。而升华过程是最关键最艰难的一步,只有实现了升华,才能达到医德教育的较高境界。

第二,加强隐性课程建设,创造校园文化的情感场。隐性课程是在正规课程之外非教育者有意设计的学习内容,学生接受其影响常常是无意识的,从校园文化的作用机制和特征来看,具有广泛性和实践性,非强制性和持久性的特征,可以把它列入隐性课程。校园文化以其特有的精神环境、情感底蕴和文化氛围,使生活其中的每个学生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诸方面与既定文化发生认同,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塑造,达到社会化的目的。校园文化包含着丰厚的情感教育因素,例如校史悠久、人才辈出、文化底蕴深厚等,通过创设一种能唤起医学生高尚情感,激发他们健康成长的文化环境、教育情景、精神氛围(如悬挂医学誓言、校训、设置为医学献身的名人雕像等),来感化和陶冶学生。因此,加强有医学特色的校园文化等隐性课程的建设,积极挖掘一切有利于医学生医德教育的情感因素,例如:大力宣传在抗击“非典”战役中舍生忘死的优秀白衣天使的典型事迹,以激发医学生对本职业的自豪情感等,使医学生在这样一个情感场氛围中积累情感的感受和体验,从而使医德教育的内容不断得到内化和升华,以达到医德教育良好的效果。

第三,情感教育要重视教育者的情感资质和人格素质魅力的独特作用。教师的情感资质和人格素质是指由教育爱为核心的教育价值观、教育思维方式、教育行为技艺以及教育风格类型等因素组成的综合体。它的情感内质是一种纯情结构,是对学生和事业具有一种纯真的爱,是纯粹、纯朴、纯洁心灵的集合。教师情感的实质是一种教育爱,这是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对学科的迷恋,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在引导学生时,教师把自己的信念转化为教育能力和行为榜样,给学生以信念、追求和典范。教师的爱既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又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和手段。教师的资质和人格魅力对学生医德的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具有决定的作用。学生对教师的表情、行为举止、动作手势、语言语调均有特殊的敏感性和强烈的深刻性,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只是他的知识和技能,还有他的思想、情趣和情操(如治学态度、追求真理的精神、敬业精神)等。正如乌申斯基所说,教师的情感和人格魅力对学生心灵上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教师的信念和个性品质教育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在情感教育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水平,要以社会主义道德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身先士卒,爱岗敬业,对学生倾注内心的挚爱,以良好的“情商”展现在医学生面前,把情与理,真与善、美结合,自爱与他爱结合,把自己真挚的爱播在每一个学生的心田上,让学生在情感教育中不断成长。

4.医学生道德意志的磨练

意志是医德行为的支撑点,是医德责任感向医疗各个行为环节渗透的驱动力。道德意志品质的自觉性是事业成功的基础和前提,果断性是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坚韧性是事业成功持久的积极力量,自制力是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各种道德意志品质又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道德意志品质的培养也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整体,需从各个不同角度去锻炼和培养。医学生心理发展正在走向成熟而未达到完全成熟的状况,表明学生意志水平高低与自身情绪稳定与否密切相关,需要加强意志品质锻炼,不断丰富知识经验,提高控制情绪的能力。一个人有了道德认知是否能引向行动,或者甚至有了道德信念和道德情感能否坚持按这种方向行动,还取决于他能否抵御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诱惑,使道德动机在内心冲突中战胜其他非道德的动机、需要,以及是否具有毅力。医学生常常有明知故犯的现象,他们知道行为准则,做错事也内心不平静,甚至内疚,但就是管不住自己。他们常常在外界的诱惑或内部需要的推动下产生不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这主要是由于缺乏意志力造成的。所以进行道德品质培养时必须同时抓道德意志力,特别是抗诱惑能力的锻炼。对医学生道德意志力的培养,从客观方面入手,第一要加强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认识,培养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责任感,其次要重视实践锻炼。应该说,广阔的社会天地,是磨练学生意志的最好课堂。多开展一些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组织他们到条件艰苦的山区、农区、牧区去体验生活锻炼自己,是十分必要的。从主观方面来看,意志是人的心理的能动性的最突出的表现,因而培养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即培养他们的调控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引导医学生在复杂的环境中主动掌握自己的目标,主动地采取积极行动来改造环境,加强自我锻炼。这就要求学生要经常地自我鼓励、自我命令、自我监督。严格要求自己,主动地去克服困难,一旦作出决定要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其次,要培养医学生慎独、自省的良好意志品质,养成自我检查和自我批评的习惯,要发现自己意志的缺点和问题,并加以克服,也要善于发现自己意志的优点而加以发扬,使自己的意志力逐渐长进提高。再次,培养医学生的道德意志力,必须克服不良情绪的影响。情绪可以成为意志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的阻力。但意志又有调节情绪的功能。意志坚强可以克服不利情绪的干扰,把行动贯穿始终;情绪起伏不定、意志力薄弱而消极,则会导致道德行为的半途而废。因此,要让医学生直接参与管理,投入实践,为医学生创造和提供自我教育的机会和条件,使学生广泛地接触各种信息,自己动脑筋去思考、分析、比较、鉴别,进而选择正确目标,有效地进行自我调节、自我控制,使自身思想、行为向着良好方面发展。

5.医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我国历代思想家、教育家都十分重视教育的功能,重视知与行的合一。荀子说:“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我们要用这些优秀的思想文化教育医学生,使他们懂得行的重要,把自身的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实现知与行的统一。掌握道德行为方式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必要条件。教师可以通过医德行为的讲解和典型行为分析、榜样示范、道德行为方式的练习与反馈等形式指导医学生掌握道德行为方式,养成良好的医德行为习惯。在医德行为的习惯养成中,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树立先进榜样,消除不良行为习惯等都是不容忽视的环节。有些学生,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形成某些道德不良行为。对这些道德不良学生的教育,不光对他们本人,而且对整个集体都是很重要的。矫正学生的道德不良行为,只有采取符合其心理活动规律和心理特点的教育措施才会奏效。在做教育转化工作时要注意创设良好的道德环境,消除疑惧心理;了解不良行为动机,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措施;提高道德认识,增强是非感;抓住时机,促使转化;锻炼意志,巩固良好行为习惯。对学生道德不良行为的矫正,应考虑不良行为的性质与程度、学生的性别和个性特点,做到因事、因人而异使各项措施更具针对性。帮助学生积极的进行自我修养,是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节与控制自我的基础。古人云,凡成大事者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当代大学生具有“治国、平天下”的远大志向,却往往忽略了“修身”的重要性,实际上是注意了外在价值的实现而忽略了内在价值的形成。当代医学生只有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在思想、情操、意志、体魄等方面严格地进行训练,才能最终使医学生的道德风貌通过道德行为表现出来。学生的道德行为和习惯,是衡量学生思想觉悟高低的主要标志,是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条件。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只有达到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时,才算达到了道德修养的较高境界。可见,在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行”是关键。培养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一靠教育、二靠管理、三靠组织有意义的活动,其间,作为塑造人的心灵的德育工作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每一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都应该加强自身修养,为人师表,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忠于职守,辛勤耕耘,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人格的力量,培养医学生控制行为的能力。要想使道德行为经常化、自动化,还应当养成道德行为习惯。习惯是一种稳固的动力定型,它使人对外界刺激的反映发生得更容易,它的受阻会引起消极体验,因而也成为一种需要或行为的内部动力。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人由不经常的道德行为转化为某种道德品质的关键因素,它的形成需要在进行道德教育过程中,重视道德行为的训练。

6.医学生道德心理障碍的调控

医学生处于青年时期,品德发展的明显特点是成熟性。但是由于学校德育低效问题、学生道德心理不健康问题的广泛存在,以及社会性因素的影响,相当多的医学生道德发展水平滞后,道德行为失范。

(1)医学生道德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

第一,道德认知上空白。主要表现为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用虚无主义的态度对待道德,是非观念模糊或颠倒,对荣辱、美丑、公私、诚实与撒谎等概念的本质分辨不清,甚至以是为非,以非为是。不理解或不能正确理解有关的道德和道德准则,如把违纪、校园暴力看成是勇敢。鼓吹哥们义气,拳头见英雄,及时行乐,形成了错误的人生观,无政府主义的自由观以及低级趣味的趣味观。

第二,缺乏道德情感。很多医学生情绪消极多变,不善于自控。缺乏同情心和正义感,冷漠、世故,对弱者缺少必要的关心和帮助。蔑视师道尊严,缺乏向师性。对类似于考试作弊等不良行为不能产生耻辱感和不安心理。对他人不良行为存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

第三,在道德行为方面存在错误倾向。表现出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错误倾向。奉行“有用即道德”的功利主义道德观。追求一己的快乐,追求合乎自己的生活,只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行为选择具有极强的随意性。

第四,道德发展水平滞后。相当多的医学生道德发展水平与社会预期的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如缺乏青年人应有的“慎独”精神,自律能力较差等。

第五,意志品质有明显的两极性。在正确方向上自卑,缺少自信,意志薄弱,在错误方向上自负,刚愎自用,畸形地发展着意志力。道德意志薄弱,正确的道德认知不能战胜不合理的个人需要,不能抵制不良诱因的影响。

第六,受不良行为习惯的支配。不良习惯,如吸烟、喝酒、赌博、说脏话等对医学生的影响力很大,使医学生在类似的情境中自然而然地采取相应的错误行动,并因此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不良行为习惯如不予以根除,任其发展,必然会导致品行不良。道德心理障碍的调控是一个十分艰难而复杂的社会问题,我国医学生的道德心理障碍尽管表现在少数人身上,但是作为社会栋梁和国家未来希望的医学生,他们能否健康成长,迅速成才,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社会发展,因此,国家决策机关和教育职能部门,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高校的普通教师和工作人员都应该高度重视和认真对待医学生的道德心理障碍的调控机制。

(2)道德心理障碍调控的宏观机制

这是医学生道德心理障碍的社会因素的控制,是防止和消除医学生心理问题的基本前提。

第一,优化社会环境,改变医学生社会心理失衡状态。医学生道德心理障碍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原因是社会因素条件,社会变革引起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以及教育、道德、法律等方面的变化,都必然在医学生的大脑中形成不同的心理反映,导致各种心理矛盾的产生,出现心理的不平衡状态,在心理行为失控的情况下,某些医学生的道德心理障碍便发生了。优化社会环境必须迅速建立起良好的社会机制,尤其要加快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公正平等的竞争机制,为医学生提供良好的择业环境,尽可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帮助学生顺利度过求职择业阶段。另外,要彻底整顿不正之风,严厉惩治社会腐败现象,加强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稳定物价,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的生活需求,这是解决人们道德心理障碍的先决条件。

第二,发挥健康的校园文化作用,帮助医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培养积极进取精神。健康的校园文化,不仅可以充实生活,美化环境,陶冶情操,开发智力,有助于医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也可以通过这种积极的文化氛围,这种心态的影响作用,帮助医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培养积极进取精神,有效地克服各种困难,达到所追求的目的,使自己处于高效和愉快的生活之中,使医学生个体感到生活有目标、有意义。

第三,要加强心理教师队伍建设。为了引导和帮助医学生解决道德心理困惑、道德心理矛盾,排除道德心理障碍,就要建立一支懂业务、有责任心的心理治疗的专业人员队伍,健全心理卫生、心理咨询工作机构和制度,定期为医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定和心理卫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妥善地予以解决。对于有可能导致道德心理障碍的医学生则应视作重点对象,多方协作,共同做好工作,防患于未然。教师要经常组织医学生进行心理健康问题讨论,进行咨询服务,提高医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保健能力。

(3)道德心理障碍调控的微观机制

这是医学生道德心理障碍的个体性因素的控制,是预防和消除道德心理障碍的根本所在。要实行道德心理障碍的微观控制,必须做到:

首先,应帮助医学生学习和掌握心理健康知识。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各种原因,心理学知识在我国一直缺乏必要的研究和普及。医学生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也相应缺乏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所以,一些医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如对健康定义的片面理解,认为身体没有疾病就是健康的,只有患精神病的人,心理才有病。因此,作为医学生要消除对心理健康认识上的偏差,就必须认真学习和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多听听有关心理健康讲座,多阅读一些有关的心理学书籍,不断提高心理素质,这样就会预防和减少道德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其次,应培养医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加强情绪、情感的自我调节。情绪、情感的因素是医学生道德心理障碍发生的重要原因。医学生应该注意培养自己的良好品德情感,如集体主义情感、责任感、友谊感、同情心等,这些情感是保持心理健康的内部动力和源泉。另外,医学生还应该培养自己形成积极良好的主导心境,使自己能经常保持一种舒畅愉悦的心情来学习,生活,与人交往,要善于调节和转变不良心境,防止其消极影响,并且要注意控制消极激情的爆发。对于由生理、心理、社会的原因所造成的不良情绪能够自我排解,不断提高情绪、情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

(4)道德心理障碍调控的具体方法

在医学生道德心理培育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心理咨询的技巧和方法,进一步加强对医学生道德心理障碍的调控。一是面谈技术的运用。面谈技术是指心理咨询中咨询师为了帮助来访者,主动运用倾听等技术,对来访者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估。医学生德育要把握医学生的思想脉搏,倾听医学生的心声,关心医学生的需要,解决医学生思想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倾听是咨询员的基本功,也应该是思想教育者的基本功。倾听不仅仅要用耳朵听,更重要的要用心去听。传统的医德教育是教育者说的比听的多,道理比实例多,批评比认同多,缺少真诚的倾听与共情,如果在倾听的基础上加以分析判断,确定教育方案,则会增强医德教育的针对性。二是建立平等的和谐关系。与学生建立平等、相互尊重的关系是医德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因素,但是,以往的医德教育过于强调教育者为主导,教育者没有给予被教育者足够的尊重和关注,医学生不愿意将心里话告诉教育者。因此,医德教育要借鉴心理咨询的尊重、真诚、通情达理等理念,放弃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导关系,建立让医学生感到被接纳、被理解的教育关系,从而增强医德教育的有效性。三是借鉴认知——行为主义疗法。认知——行为主义疗法认为,我们的问题是由对生活状况的感知和思维造成的,而不是生活状况本身造成的,也不是由其他人或过去的事件造成的,因此我们的责任是对自我打击的思维进行认识和改变。医德心理的形成是医德认知、医德情感、医德意志和医德行为的统一。传统的医德教育重视医德知识的灌输,在医德情感的共情和认同、医德意志的培养、医德行为的养成和强化等方面不够系统,特别是在医德素质的评价方面过于宽泛,没有便于操作的评价体系。借鉴心理咨询中的认知——行为主义疗法,真诚地了解医学生的需要,解决医学生在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能有效地帮助他们进行自我探索、自我认识、自我学习等成功的心理训练,尽快地使他们实现由知到行的有效转变。四是借鉴团体咨询的方法。团体咨询提供了一种良好的活动场所,创造了一种信任、温暖、支持的团体气氛,使成员可以以他人为镜,反省自己,深化认识,同时也成为他人的支持力量。团体咨询有助于培养成员与他人相处与合作的能力。医德教育可以借鉴心理咨询中团体咨询的方法,把问题归类编组,进行小组训练,加强医德教育的针对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7.医学生道德人格的塑造

道德人格的塑造,固然离不开特定的外在经济、政治和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但更取决于系统的道德教育和道德人格主体不断的自我修养与自我完善。尤其是医学生道德人格的提升,要充分发挥高校德育的育人功能,不仅要通过道德教育,将外在的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人的内在品德,而且要通过个体的自我品德培养,逐步由自觉到自为,再到自由的境界,逐步完善自己的道德人格。

(1)课堂教育与实践锻炼相结合

在日常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作用。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医学知识,还要经常结合临床实际,用一些古代名医以及现代医疗界的高尚医德事迹教育学生,使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医德人格,临床实习既是医学理论知识的实践过程,也是医学道德理论的实践过程。因此,它既有强化医学理论知识的功能,也有强化道德教育的功能,医院良好的医德医风对医学生将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一些医务人员献身医学事业的事迹和行为都会不同程度地增强医学生义务感和使命感。同时,现实中不良医德医风造成的失误及患者不应有的痛苦,会使学生增强辨别好恶是非的能力,增强医德医风行为的选择能力,实习期间这种职业道德教育的真实性和多样性,是医学生医德人格培养的重要途径。

(2)师表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师表是教师人格的核心,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则是教师人格力量的集中表现,身教重于言教,特别是医学生进入实习期后,带教老师是其仿效的榜样,教师的高尚品德似丝丝春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医学生的品德和人格。因此,对带教老师不仅在知识结构、临床经验、业务技能方面有要求,也要在医疗作风、思想品德、行为修养、仪态仪表等方面,进行严格要求和挑选。以带教老师美的语言、美的心灵、美的行动来影响、教育、感化学生,努力培养医学生高尚的医德人格。同时还要开展形式多样的自我教育,比如通过对违反医德规范、丧失医疗道德造成的事故、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谈感想,组织他们参观医德高尚先进人物事迹,启发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道德观。

(3)理论教育与行为规范相结合

医德人格教育和培养要依靠医学院校各课教学的通力协作才能完成,特别是文科课程,除加强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教育外,还应重点讲好医学伦理学课,使医学生在校期间能较系统地接受医学道德教育,培养医德情感,升华医德人格,强化医德意识,养成良好的医德风尚和习惯。在对医学生进行医德理论教育的同时,还应要求医学生严格遵守学校和实习医院各项规章制度,使他们逐步养成遵规守纪、品行端正、敬业爱岗的良好行为习惯。

总之,医德主体心理结构各成分虽各有其功能,但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医德教育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医德教育设计,从而使各组分能得到均衡发展,这样才能有助于提高医德教育的效果。一般说来,一年级应注意提高医学生医德认识,向学生不断传授医德知识,并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注意消除学生在医德知识传授中的逆反心理,增强医德教育的相融性;二、三年级随着医学专业知识的增强,结合专业思想教育、专业情感教育,并通过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医德教育的方式,培养医学生人道主义、利他主义、集体主义思想,增强医德情感;四、五年级进入临床课及实习阶段,在医疗实践中强化医德意志和进行医德行为的训练,其方法可通过医疗中具体事例分析、医德规范的强化等方式进行。医学生道德心理教育的总目标是增强学生的医德观念,提高医德素质,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类健康服务。医德培养的阶段性目标应以前者为依据,更要与受教育者的学习、思想实际相适应。

(四)系统性培育机制的构建

由上可知,医德教育场是受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和制度环境三种因素交互作用的影响。它是医学生个体道德心理成长机制的约束条件。这种约束是一种软约束和硬约束的统一,既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又有一种强制性的行为制约。医学生在学校医德教育中,一方面进行着有意识的(有计划的、有目的的)显性学习(如学校的德育课程和人文科学的讲座课等),一方面进行着无意识的(环境熏陶、心理暗示、榜样示范、行为模仿等)隐性学习。隐性学习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维度,这其中包含着“附伴学习”。它是一种有组织的整体,是思想与情感、生理与心理的交叉整合过程,是一种理想、态度、情趣和意志品质相伴知识学习的过程。因此,显性学习和隐性学习对医学生道德心理形成和发展是交互作用和产生影响的。换句话说,医学生道德心理图式的形成和完善机制只有在显性学习和隐性学习协同作用时才会产生最大的效应。如果说医学生道德心理图式形成和完善机制是医德教育追求的最优目标的话,那么显性学习和隐性学习是实现这一优化目标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如果说医学生道德心理图式形成和完善机制是一个开放系统的话,那么隐性学习是一项重要的结构要素。学校要创造良好的医德教育场,为医学生通过学习形成和完善个体的道德心理图式奠定前提条件和“生态文化环境”。根据耗散结构理论,需要不断向开放系统中输入负熵流,使系统不断保持有序状态。从认知的层面看,这样形成和完善的医学生道德心理认知结构,是一种内敛的、自律的思维模式、价值取向和人生理念等对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环境、人与自我的认知图式。这是一种个体的道德心理的认知图式或个体的道德心理的认知模式。从实践层面上看,医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在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环境、人与自我的关系中,需要不断的反馈、不断的修正、不断的补充和完善,这种学习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人的一生实质上是在不断处理和解决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环境、人与自我之间矛盾的过程。这三种关系是社会实践的主要范畴。所以,在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环境、人与自我的关系过程中,一是医学生不断与学校医德教育场进行协调、协同和整合;二是为医学生显性学习和隐性学习提供素材和课题。医学生的道德心理图式是相对稳定的,具有历史继承性,同时也具有可变性或可塑性。医学生个体道德心理图式(D)是由多方面因素构成的,主要构成可用如下函数描述:D=d(T,S,L,C,J,X,W)

在函数中,T表示时间、S表示社会环境、L表示历史文化背景、C表示道德教育场、J表示经历、X表示心理素质、W表示文化底蕴丰度等。这条函数公式告诉我们:医学生道德心理良性构建的实现不是仅靠一种心理要素的活动就可以解决的,实际上各种心理要素的共同参与才能使接受活动得到巩固。这就要求我们在找准接受心理切入点的同时,还要本着系统的全面的观点,激发各种接受心理要素,共同参与到优化活动中,为医学生个体道德心理优化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总之,医学生道德心理培育的系统性研究对我国医学高等院校道德教育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那种脱离了医德接受心理规律的医德教育,带来的结果往往不是教育对象发自内心的接受,而是很容易出现漠然、反感和抵触情绪,或者是虚假接受,难以达到预期的道德教育的效果。医德教育只有建立在遵循道德接受心理规律的基础上,其效果才能真正得到改善和提高。

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对医疗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卫生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市场经济的负面导向所产生的负面效应也波及到医疗行业,部分医务人员价值取向扭曲。医疗卫生行业是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窗口行业”,直接反映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程度。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始终是卫生系统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医学生是未来的医生,可以说,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如何,将影响着我国医疗卫生部门的水平和质量,关系到未来我国卫生事业的状况及发展。因此,医德教育必须从基础抓起,必须从医学生抓起。从医德心理分析角度研究提高医学生道德教育实效性,已经引起了我国教育界的重视,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总体来说还处于起步阶段,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还不够。本文的目的在于将医学生道德心理的理论研究成果与实践相结合,使教育者更好地了解医学生的道德心理特征和规律,从而为医学院校的德育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