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职学生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高职学生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职学生的人格形成主要受社会文化等环境因素和自己与环境之间互动方式的影响,这种影响大于家庭的影响。高职学生的人格与其所处的历史时代、社会阶层与地位以及民族区域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例如,当代网络文化满足了部分高职学生的个体尊严感,但同时也导致了部分高职学生的行为放纵,形成了与现实社会生活完全不一样的双重人格。高职学生倾向于满足自我与服务社会的统一。

近年来,人们已经逐渐形成一种共识,影响高职学生成才的除了智力因素外,更主要的是非智力因素,或者说“情商”。“情商”这个概念是美国心理学博士丹尼尔·葛尔曼在1995年提出来的,他概括了“情商”的五个概念:认识自身的情绪;妥善管理情绪;自我激励;认识他人的情绪;人际关系的管理。毫无疑问,情商包含了丰富的人格因素,如独立性、自信心、勤奋、踏实、坚韧、耐心以及乐观、合作精神等。一些天资聪慧的人,终其一生仍是碌碌无为、一事无成,很大程度上与人格素质的欠缺有关。那么,本节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人格是怎样形成与发展的,其中哪些因素会影响到我们人格的完善。

一、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

塑造和培养良好的人格是个体成长与发展的关键。人格是在一定的生理基础上,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社会中的许多因素都可能影响人格的形成。而健康人格就是指人格和谐、全面、健康地发展,人格处于健康状态,是与社会环境相适应、为其他社会成员所接受而充分展现主体个性特征的人格模式。应该说,人格的形成是在遗传和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一)先天的生物遗传因素

生理遗传因素对于一个人的人格起着一定的作用和影响。由于人格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特征,因此人格研究者早已关注遗传因素对人格的影响。

双生子的研究被许多心理学家认为是研究人格遗传因素的最好办法,并提出了双生子的研究原则:同卵双生子既然具有相同的基因形态,那么他们之间的任何差异都可以归于环境因素造成的。而异卵双生子的基因虽然不同,但在环境上有许多相似性,如出生顺序、母亲年龄等,因此也提供了环境控制的可能性。系统研究这两种双生子,就可以看出不同环境对相同基因的影响,或者是相同环境下不同基因的表现。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同卵双生子具有相同的基因,因此他们间的任何差异一定是环境造成的;由于异卵双生子在遗传上不同,他们有许多相同的环境条件,故可提供一些有关环境控制的测量。同时,研究同卵双生子与异卵双生子,就可能评估相同基因类型下不同环境的作用,以及在相同或类似环境下不同基因类型的作用。

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但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因人格特征的不同而不同。通常,在智力、气质这些与生物因素相关较大的特征上,遗传因素较为重要;而在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社会因素关系紧密的特征上,后天环境因素更重要。现代进化心理学将个体差异解释为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只有当人们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遗传基因才能影响人格和行为的形成和发展,并且能影响人格发展方向及形成的难易。人一出生,周围的各种环境就对他起作用,直至死亡。从父母那里继承的人格生物因素会决定一个人人格发展的起点,但不是人格发展的终点,人格走向取决于很多其他的因素。

高职学生的人格形成主要受社会文化等环境因素和自己与环境之间互动方式的影响,这种影响大于家庭的影响。例如,有的高职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后,由原来的腼腆、怯弱变成了一个大方、热情、积极的人;有的高职学生由原来的急躁、冲动、粗心变成了一个稳重、心细的人等。

(二)社会文化因素

每个人都处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文化对人格的影响极为重要。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性的方向发展。这种相似性具有维系社会稳定的功能,又使得每个人能稳固地“嵌入”在整个文化形态里。例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可以用来鼓励高职学生在艰难困苦中奋发图强、锐意进取,进而形成昂扬奋发的坚强人格。

高职学生的人格与其所处的历史时代、社会阶层与地位以及民族区域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例如,当代网络文化满足了部分高职学生的个体尊严感,但同时也导致了部分高职学生的行为放纵,形成了与现实社会生活完全不一样的双重人格。如社会倡导“雷锋精神”,就使得雷锋高尚的道德人格深深地感染着高职学生们,增强了高职学生追求理想人格的信心和勇气,为高职学生培养健全人格起到了示范和榜样作用。

高职学生倾向于满足自我与服务社会的统一。一方面,高职学生强调个性张扬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有强烈的自我发展的需要和动机,大都倾向于自我肯定、自我选择、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观念。他们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明显提高,要求父母、社会少给他们限制,要求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个性、价值和尊严。另一方面,在社会生活领域里,他们依然以“社会”为重,许多高职学生认同人生价值的大小与为社会作贡献的大小相联系。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在“5·12”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大事上都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了他们强烈的爱国之情。许多高职学生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积极参加学校社团和社会组织的各项服务性工作,积极要求自我进步和成长。这些都表现出当代高职学生在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下,注重自我的发展。他们既不是完全以为社会作贡献来考虑自我价值的取向,也不是以绝对自我导向来确定自我价值,而是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兼顾个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三)家庭环境因素

研究发现,权威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在子女的教育中表现得过于支配,孩子的一切都由父母来控制。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容易形成消极、被动、依赖、懦弱的性格,做事缺乏主动性,甚至会形成不诚实的人格特征。放纵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让孩子随心所欲,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有时出现失控的状态。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多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无礼、独立性差、唯我独尊、蛮横胡闹等。民主型教养方式的父母与孩子在家庭中处于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当中,父母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和积极、正确的指导。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能使孩子形成一些积极的人格品质,如活泼、快乐、直爽、自立、善于交往、富于合作、思想活跃等。由此可见,家庭确实是“人类性格的工厂”,它塑造了人们不同的人格特质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都可能会对高职学生的人格形成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过于保守、控制过严可能会导致子女依赖、被动、胆怯等不良心理倾向。父母的过度关爱,可能使他们依赖性强、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盲目自信,过度关注自我、极少关心他人。这些与高职院校生活中的独立自主、公平竞争、团结进取形成了很强烈的反差,现实与理想的差异,可能会引起他们人格的缺失。家庭成员之间关心紧张、意见分歧,也可能使高职学生的情感受到伤害,形成抑郁、焦虑、孤僻的消极心理。这也可能会对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期间产生很大的影响,与寝室室友的关系也会出现不好的情况。家庭经济条件也可能会对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格产生影响,家庭贫困的学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而家境富裕的学生容易产生自傲心理,这些都会对他们人格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四)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施加影响的教育场所,是人格成长过程中重要的环境因素。教师、班集体、同学与同伴等都是学校教育的影响因素。

教师对高职学生人格的发展具有指导定向作用。教师的人格特征、行为模式与思维方式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每一个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这种风格为学生设定了一个“气氛区”,在教师的不同气氛区中,学生表现出不同的行为表现。洛奇(Lodge)在一项教育研究中发现,在性情冷酷、刻板、专横的老师所管辖的班集体中,学生的欺骗行为增多;在友好、民主的教师气氛区中,学生欺骗减少。心理学家勒温等人也研究了不同管教风格的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影响作用。他们发现,在专制型、放任型和民主型的管理风格下,学生表现出不同的人格特点。

因教师期望引起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就说明了每个学生都需要老师的关爱,在教师的关注下,他们会朝着老师期望的方向发展。实验研究表明,如果教师把自己的热情与期望投放在学生身上,学生会体察出老师的希望,并努力奋斗。很多学生都有受老师鼓励开始发奋图强,受老师批评而导致学习兴趣变化的人生体验。

一位高职学院毕业生在谈到他的大学经历时谈到,大一高数不及格,正是高数老师的积极鼓励使他重新开始认识与定位高职学院生活。如果不是老师及时而积极的鼓励,也许他会放弃,而正是老师的鼓励使学生更加珍惜大学生活,并考取本科学校直至硕士研究生毕业。

学校是同龄群体会聚的场所,同伴群体对学生人格具有巨大的影响。班集体是学校的基本组织结构,在这里强调自学和独立思考,学习和作息时间大部分由自己掌握,班集体的特点、要求、舆论和评价对于人格的发展具有“弃恶扬善”的作用。高职学生要独立面对学业上的压力、生活中的琐事,还要面对来自不同地方、性格各异的同学,协调各方面的人际关系,这些都会导致学生产生不适应,无所适从。与中学不同的校风、学风和学习方式可能会使高职学生感到空虚、无聊、前途渺茫,高职学生在群体中的地位和在活动中扮演的角色会很大地影响其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总之,在人格的形成过程中,各种因素对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不同的作用。遗传决定了人格发展的可能性,环境决定了人格发展的现实性。由于高职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更有一种注意外界的需要,对社会文化环境更具有敏感性,更容易受其影响,所以社会和同伴对其人格形成的影响更大。一个人的健全人格是在遗传和社会文化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

二、高职学生人格发展的特征

当代高职学生正处于身心急剧发展和自我意识由分化、矛盾逐渐走向统一的特殊时期,因此高职阶段仍然是高职学生人格不断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人格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因此现在改革开放的社会背景和校园文化氛围使高职学生有了更大的适应性、灵活性和更大的发展可能,也为人格塑造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我国有关学者的研究表明,具有创造力的当代高职学生的人格特征是勇于创新和开拓、努力取得成就的坚韧性、富有热情、自信心强等。然而,观念多元的社会文化使人格的形成变得不确定,从而使高职学生的人格发展出现更多的迷茫和冲突。结合我国当今社会发展的现状和高职学生的实际表现,我们认为当代高职学生在人格发展中呈现出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能正确认识自我

首先,高职学生能自我认可,能接受一切属于自我的东西,经得起一切不幸的遭遇和打击,从而形成对自己积极的看法,其次,自我客体化,对自己的所有与所缺都比较清楚和明确,理解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差别,知道如何对待自己与别人的差别。最后,稳定的自我,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愿望,并为此而努力。

(二)智能结构健全而合理

高职学生拥有良好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注意力和想象力,没有认知障碍,各种认知能力能有机结合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多样化的行为取向

高职学生对与自己不同的价值观念表现出相当的宽容、理解,集体意识逐渐淡漠,有关个人利益与未来发展的个体行为增多,且行为选择的独立性与个体责任感增强。但是还是有一部分高职学生因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行为方式上有些庸俗和物欲化,过分讲求实际和实用。

(四)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乐于参加社会化活动

高职学生对外部世界有着浓厚的兴趣,有着广泛的活动范围和各种爱好,人际交往范围扩大,能与多数人形成良好的关系,富有同情心和爱心,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同时,能容忍别人与自己在价值观与信念上存在的差别,并能根据事物的实际情况看待事物,而不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来看待事物。

(五)具有一定创造性的竞争意识

高职学生在参加各种社团活动中,有较强的进取心和责任感;具有竞争意识,具有开放性的思想观念,少有保守思想;喜欢创造,勇于创新,甘愿冒险,独立性强,态度务实。

(六)情感饱满适度,意志坚强可控

高职学生在情绪方面稳定性与波动性、外显性与内隐性并存,情感丰富多彩,积极的情绪和情感体验在学习、生活中占主导地位,情绪表现的强度和持续的时间能为他人所接受。同时,在学习与生活中,不轻信言从,又集思广益;作决定时能当机立断,具有目的性、坚韧性和自制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