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格的含义及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人格的含义及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时间:2022-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格包括个人的人格心理特征和人格倾向性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人格一旦形成,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人格又不是一成不变的,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特殊年龄阶段的来临,以及自我认识、自我控制的加强,人格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改变。人格是在遗传、环境、成熟和学习、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因而人格具有个别性和独特性。

第六章 魅力人格

有位美国记者采访投资银行家J.P.摩根,问:“决定你成功的条件是什么?”摩根毫不掩饰地说:“个性。”记者又问:“资本、技术哪个更为重要?”摩根答道:“资本比技术重要,但最重要的是个性。”翻开老摩根的奋斗史,无论是他成功地在欧洲发行美国公债——大搞钢铁托拉斯计划,还是力排众议,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推行全国铁路联合,都出于他坚韧和敢于创新的个性,如果排除这一条,恐怕有再多的资本也无法完成投资银行这一具有伟大开创性的事业。

虽然人人都渴望成功,但不可能人人都会成功,因为还有很多人不知道成功的真谛。人最了解和最不了解的就是自己。常言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个人要完善自己有缺陷的人格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有的人总是与成功擦肩而过,留下终生的遗憾。“性格决定你的一生”,只有你真正明白这句话的含义和真谛之所在,并努力完善你的人格,成功才会属于你。

一个人的悲剧,往往是个性造成,一个家庭的悲剧,更往往是个性的产物。

——柏 杨

【理论指导】

一、人格的含义

人格(personality)一词来源于拉丁语persona,原意是指演员在舞台上演戏时所戴的假面具。演戏时戴的假面具表示戏剧中人物的身份和心理的某些典型性,如“高傲的人”、“狡猾奸诈的人”、“忠厚诚实的人”等,这就像中国京剧中演员的脸谱一样,观众一看就能知道此人是“奸臣”还是“忠臣”,是“好人”还是“坏人”。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们借用“人格(personality)”一词来指称人的心貌,也就是人格。每个人都有两种面貌:体貌和心貌。人的体貌即身体外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客体,要认识它基本上没什么困难。但人的心貌却是以看不见、摸不着的内容为主体,对它的认识,通常要靠思维来推测。因此,尽管古希腊的阿波罗神殿上刻着“人,要认识自己”的历史已经久远,但人对自己心貌的认识至今还是个谜。

人格是心理特征的统一,这些特征决定人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它们与别人的行为有稳定的区别。人格包括个人的人格心理特征和人格倾向性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人格倾向是决定个人对客观事物采取何种态度和行为的动力系统,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等;人格特征是个人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系统,包括气质、性格、能力等。

人格一旦形成,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人格又不是一成不变的,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特殊年龄阶段的来临,以及自我认识、自我控制的加强,人格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改变。正因为这样,自我塑造、外部教育和辅导才能够在人格发展中发挥作用。每一个人的人格都是由独特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所组成,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

人格是在遗传、环境、成熟和学习、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因而人格具有个别性和独特性。但就某些方面来说,人们在认识、体验和行为活动中又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和规律;同一民族或地域的人群,由于共同的地理条件、文化传统以及风俗习惯,决定了人格中包含了民族特征和地域特征;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也表现出一些共有的人格特征。

简单地说,每个人的行为、心理都有一些特征,这些特征的总和就是人格。

(一)气 质

刘义庆在《世说新语·容止》中有一则关于“气质”的故事曾这样描述:匈奴有使节来,曹操怕自己相貌丑陋,不能令外国人畏服,让一位美男冒充魏王接见来使,自己装扮成卫士,持刀立于一旁。但匈奴的使臣仍看出他气概不凡,非假魏王可比,当曹操遣人问他对魏王印象如何时,他说:“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由此可见,一个人的气质,乃是其精神世界的外化,是一时学不来、想装也装不出的。即使我们可以借助于化妆,但服饰与道具也未必能掩盖一个人的气质。让关羽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摇羽扇,也不可能让人觉得他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师诸葛亮;反之,让诸葛亮身披重铠,手提青龙偃月刀,跨赤兔马,也不可能让人觉得他是驰骋疆场所向无敌的将军关羽。这说明了一个道理,即“气质”不像五官、身材那样看得见、摸得着,或是有某种标准,而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

从心理学上来讲,气质就是指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即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指向性等特点。人与人之间在气质上存在差异。例如,有的人心理活动很强烈,而有的人则微弱;有的人心理活动迅速,而有的则缓慢;有的人心理活动稳定,而有的人则不稳定;有的人心理活动转变灵活,而有的则转变迟缓;有的人心理活动极易表露于外,而有的人则不动声色。

在公元前5世纪,西方医学之父——古希腊医师希波克拉底提出人体有四种体液:血液、黄胆液、黑胆液和粘液,并根据某种体液在人体内所占的优势而将人的气质分为四种类型,即多血质、胆汁质、抑郁质和粘液质。这四种传统的气质类型在现代心理学中仍旧得到应用。有代表性的是卡雷努思的学说,把人格从总体上分为“阳刚”、“急躁”、“忧郁”和“平淡”四大类。

阳刚(血液—多血质) 多血质的人轻率、活泼、好事,喜欢与人交往,面对困难不会退缩,不会记恨。很容易答应别人的事情,也很容易忘记了和别人的约定。有面对困难的勇气但看事情不妙也会开溜。能够调整自己的喜怒哀乐,随时保持心理平衡和往前冲刺的心态。一旦成功或受别人赞赏,就乐不可支。

急躁(黄胆汁—胆汁质) 黄胆汁质的人对于情绪的刺激非常敏感,意志容易动摇,没有耐心,情绪忽冷忽热。这类人喜欢参加各种活动,但想法常常改变,只有三分钟热情。这种类型的人不喜欢被压抑,喜怒哀乐的表现非常明显。不过,他们不像黑胆汁质的人容易保持某种心情,不论悲伤或愤怒都是来得快去得也快。一般说来,这种类型的人既热心又有爱心,做事情很有爆发力。

忧郁(黑胆汁—抑郁质) 黑胆汁质的人比较趋向于稳重、沉郁,经常只看到人生的黑暗面。他们多半避免迎来送往的交际活动,也不喜欢和外向活泼的多血质的人在一起。甚至看到别人欢天喜地、乐不可支时,反而会不高兴。这类人一遇到困难常常心理失去平衡,一旦心情不好,便久久无法恢复正常。

平淡(粘液—粘液质) 粘液质的人安静、漫不经心、散漫、邋遢等。相对于黄胆汁质的人一受刺激就哇哇大叫,粘液质的人则非常迟钝或冷淡。不过,虽然行动缓慢,这类人通常诚实且值得信任。由于人性平淡,工作缓慢,所以不太容易紧张,反之,则有做事迟缓、不修边幅、喜好享乐等毛病,可以说这种类型的人多半有些利己主义倾向。

现实生活中,纯粹属于某种单一的气质类型的人却是极少数,一般来说大多数人的气质都属于以一种气质类型为主,兼有其他气质类型一部分特点的中间型或混合型。气质可以用很简单的方法进行测试:认真分析上述各类标定词,一个个地比照,看哪一种气质的标定词最多,另外还兼有哪些,就可以了解自己属于什么气质。例如:“以抑郁质为主,兼有胆汁质成分的混合型气质”。当然,这种测试是粗略的,如果想准确了解自己的气质类型,可通过气质量表进行心理测试。

(二)性 格

性格是人格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人格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性格是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性格是一个人独特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所谓独特,是指某种性格特征为某人所独有,而不为他人所具有。即使两个人的性格相似,同为勇敢的性格特征,但两者的表现也会有很大的区别。所谓稳定,是指性格形成时就比较稳固,那些暂时性的、偶然的、情景性的表现都不能代表一个人的性格特征。文学家就是抓住了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的鲜明性格特征,塑造出许多典型的、生动的小说人物。一部《水浒传》,竟把一百零八条好汉刻画得有血有肉,个个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使我们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十分畅快。

依据人所具有的性格特征的相似性与差异,可以把性格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心理活动的倾向性,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将人的性格粗略地分为两种:内倾型和外倾型。内倾型的人表现为重视自己的主观世界,喜欢沉思,自我陶醉。性格孤僻,不善与人交往,适应环境的变化较为困难。外倾型的人表现为重视外在世界,爱社交,开朗、活跃,能顺应周围环境的变化。在实际生活中,没有绝对的内倾或外倾,绝大多数人都是兼有两种倾向的中间型。

根据心理机能在性格结构中占有的优势情形,英国心理学家培因将人的性格划分为三种: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理智型的人理智特征明显,以理智来衡量一切并支配自己的行为,能够理性地处理所面临的问题。情绪型的人情绪特征明显,情绪体验深刻,行为主要受情绪支配,处事接物容易情绪化。意志型的人意志特征明显,有较明显的目标,并能根据预定目标对行为进行调节与控制,能刻苦努力,锐意进取。

根据个体独立性程度,还可以把人的性格粗分为顺从型和独立型两种。顺从型照章办事,按他人旨意勤奋工作,但独立性差,有盲目接受他人暗示或者影响的倾向,容易受人摆布,不善于处理偶发事件。独立型的人不易接受暗示,凡事有主见,善于独立发现与解决问题,能果断地处理偶发事件。

根据文化生活形式,德国心理学家斯普兰格将人的性格划分为六种类型,即理论型、经济型、审美型、社会型、权利型和宗教型。斯普兰格认为,社会生活有六大领域,人们对某一领域的特殊兴趣和价值观导致产生相应的性格。

值得指出的是,人格的分类仅有相对意义,既不能把所有的人都对号入座似的归为某种典型的性格类型,也不可能刻板地划定各种类型所属的性格特征。因而除极少数人具有某种典型的性格特征之外,大多数人都属于混合型,他们较多地具有某一类型的特点,同时又兼有其他类型的一些特征,所以性格分类是粗略的、相对的。

性格之所以在人格中占有核心地位,是因为性格与世界观和人生观密切相连。甚至可以说性格是一个人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集中表现,它决定人对认识事物的基本态度及其行为反应,因而性格决定人的社会价值,性格的好坏具有社会意义。忠诚、坚定等性格对社会有积极意义,而虚伪、奸诈等性格对社会有消极影响。此外,气质、能力的表现和表现程度也受性格的影响。所以,人的个性差别主要不是表现在气质、能力等方面,而是表现在性格上。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取决于他性格上的伟大。良好的性格是健全人格的核心内容,是人生成功的必要条件,值得引起重视。

二、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是在生物遗传、社会文化、家庭环境、早期童年经验、自然物理等因素交互作用下逐渐形成的结果。

(一)先天生物遗传因素

先天遗传是人格发展的基础。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中,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交互起着作用。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随人格特质的不同而有差异。在智力、气质等方面,遗传因素通常具有很大影响;而在价值观、信念、性格等方面,后天环境因素的影响则更重要一些。

(二)后天环境因素

1.家庭环境因素。家庭教育是人格发展的催生剂。从出生到五六岁,儿童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家中度过的,这是形成人格最重要的时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方式教育孩子,使他们逐渐形成某些人格特质。

采用权威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在子女教育中,表现得过于支配,孩子的一切都由父母来控制。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容易形成消极、被动、依赖、服从、懦弱、做事缺乏主动性,甚至会形成不诚实的人格特征。

采用放纵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对孩子溺爱,让孩子随心所欲,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有时达到失控状态。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多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野蛮、胡闹、无礼、独立性差、抱负水平低、情绪不稳定、唯我独尊等人格特质。

采用民主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在家庭生活中创设了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父母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和积极正确的指导。能使孩子形成一些积极的人格品质:活泼、开朗、自立、诚实、礼貌、负责、善于交往、富于合作、思想活跃等。

早期童年经验对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影响较大。幸福的童年有利于儿童发展健康的人格,不幸的童年易使儿童形成不良的人格。大量研究表明,父母或其中一人死亡或父母离异的家庭,父母关系不和、家庭缺乏温暖或者父母溺爱或苛求孩子,都会严重影响个体人格的健康发展,容易出现异常现象。但是二者的关系并不存在绝对的一一对应,溺爱也可能使孩子形成不良的人格特点,逆境也可能磨炼出孩子坚强的性格。虽然人生早期所发生的事情对人格有一定的影响,但它不能对人格起决定性的作用,它必须与其他因素共同决定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2.学校环境因素。学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指导的地方,学生生活在学校群体之中,彼此之间需要相互的心理依赖,群体以及个体在群体中的作用和地位等因素,对于青少年人格的塑造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教师特定的社会角色和在受教育者心中的特殊地位,教师的人格特征、教育方式、教育态度对受教育者的人格也有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教师采用的教学作风通常有放任型、专制型、民主型三种。民主型的教师关心学生,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学生的问题就会少些。

3.社会文化环境因素。每个人都处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地域环境、民俗文化、经济制度等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4.个人因素。个人的成长经历,特别是那些意外事件对个体人格的影响。例如,突如其来的意外事件;突然发现自己被别人欺骗;依赖性较强的人,难以适应新环境等。

从某种角度上可以说,人格是自我塑造的结果。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内部动力是个人对人格的主动完善和追求,家庭、学校和社会毕竟是外部影响因素。对于大学生而言,自我教育是完善自己人格的有效途径。最佳的自我教育,应以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为准绳,正确地对待自我,不断地完善自我,应积极主动地了解自己,调整成长过程中容易产生的自我拒绝、自我否定、自以为是、自我为中心等自我意识发展缺陷,形成健全的自我意识,使自我评价更加客观,自我体验更加积极,自我控制更加有力,使自己的人格健康发展。

三、人格魅力的构成

(一)智慧力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有这样一个令人惋惜的镜头:我国著名长跑运动员“东方神鹿”王军霞在参加10 000米决赛前,已经夺得了女子5 000米的冠军,是在10 000米决赛中夺冠呼声最高的选手。在10 000米决赛时,已经只剩下最后一圈了,她仍然处于领先位置,大家都以为冠军非她莫属了,但就在这时,另外一位选手追上来了,距离越来越近,最后在200米冲刺的关头赶上并超过了她,结果她丢了冠军,屈居亚军,令许多人惋惜不已。长跑比赛,尽管是一种意志力的较量,同时也是一个斗智的过程。追溯失败原因,是她的意志力不够强大吗?应该说,在意志力的发挥上,她已经达到了自己的极限,如她自己在赛后总结所言,她只是没有运用智慧对体力进行更合理的分配,在智慧力上输给了对方。比赛如此,现实生活中的工作、学习也同样如此,要求我们运用自己的智慧来解决问题甚至超越挫折,运用得越合理越充分,就越容易彰显人格魅力。

智慧力就是个体吸收、接受知识,并且对信息进行有效加工的能力。所谓“有效”,是有助于个体正常的满足需要,并且让需要的满足向自我实现的方向发展和接近。

几乎每个人都有运用自己的智慧来解决问题甚至战胜挫折的经历,这里所讲的“智慧力”其实与日常生活中人们关于“智慧”的运用的概念差别不大。

(二)意志力

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坚强,成为他们高尚人格最闪光的部分……

意志力就是人在为达到既定目标的活动中,自觉行动、坚持不懈、克服困难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素质。“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等成语,都是对人的意志力的生动描述。

在意志力中,独立性、果断性、坚忍性、自制性是它所包含的四种品质。独立性与果断性主要表现在作出决定阶段的意志品质;坚忍性和自制性是执行决定阶段的意志品质。如果再作进一步扩充,从满足需要的角度出发,在当今社会还可以提出一种“竞争性”的意志品质,作为意志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面对竞争的一种积极进取的特性。

(三)道德力

《成功》杂志上有这样一个小故事:1914年的一个寒冷的冬天,美国的一个小镇,有人赈济一群饥饿的逃难者。当他们接到饭食之时,一个个连一句感激话都来不及说,就开始狼吞虎咽。只有一个年轻人例外,他对主人说:“我能为您干些什么吗?”

主人说:“没有什么要干的。”

年轻人听到这话,目光黯淡下来:“我不想随便吃别人的东西,我要付出劳动。”

送饭的人恰好是镇长,他看了看这骨瘦如柴的逃难者,想了一想说:“我的确有事情需要您帮忙,不过,您还是先吃饭吧!”

年轻人说:“我还是先干活,后吃饭吧。”

镇长实在没有办法,只好说:“那您给我捶捶背好吗?”

于是,年轻人就开始给他捶背。捶了几分钟,镇长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好了,够了,您捶得好极了!”于是又把饭递给这位年轻人。

这位年轻人后来被留在镇上工作,而且这位镇长还把女儿嫁给了他,镇长预言,这位年轻人肯定会成为百万富翁。镇长的眼力不错,20年后,这位年轻人不仅成为百万富翁,而且成为亿万富翁,他就是著名的石油大王哈默。

在这个故事里,哈默所突出体现的正是他超人的道德力。哈默在这件小事情上表现出:他能从主动帮助他人、给予他人的过程中体验到愉悦;也会在自己不能帮助别人、给予他人时感到抱歉甚至内疚。这一品质贯穿在他的整个事业中,使他获得了巨大成功。

道德力是个体对自我、他人、社会、人类、大自然、宇宙以及存在本身的一种真诚的态度和能力。一个人对于自己、他人乃至整个人类的态度越真诚,对这种真诚的表达能力越强,他的道德力也就越强。

(四)人格力量

纵观古今,但凡是人们所承认的具有人格魅力的人,他们的内心都有这些共同点:有道德、有理想、有情感。这种道德、理想、情感结合自身,以自身独特的个性表现出来,便构成了一个人真正的人格魅力。

心理学家曾把个体的人格力量构成概括为一个金三角,即智慧力、道德力、意志力。这三种人格力量发挥得越好,个体就越具有战胜挫折的能力,也越能显露出人格魅力。我们可以用三角形来形象地表示一个人人格力量的状况、人格力量的类型与其他潜能发挥的关系,它至少应包含以下内容:

1.智慧力、道德力、意志力各为一条边,它们构成一个三角形,三角形的面积就是潜能发挥的程度。

2.三角形的三条边缺一不可,缺少其中任何一边,均无法构成“人格金三角”。

3.三角形的面积取决于三条边的长短。任何一条边的增减,都会影响三角形的面积,也就是潜能发挥的程度。

4.一个人的人格三要素越强,他的人格三角形的面积就越大,他潜能发挥的程度就越高,他的人格力量就会越强大。

5.如果一个人的三种人格力量构成等边三角形,他的人格可以称为“金三角”人格,他自身的潜能可以得到充分、最大限度的发挥。

总之,一个人只要有强大的人格金三角,就能够以不变应万变,常立于不败之地。在一定意义上讲,人的确能够通过自己的人格力量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自我训练】

一、健全人格的特点

我们在观察成功人士的时候,通常会发现他们能够散发出一种令人动心的人格魅力。怎样的人格才具有魅力呢?

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在哈佛大学长期研究高健康水平的人,并把他们称为“成熟者”,从他们身上归纳出健全人格的七个指标:

1.对社会活动有强烈的参与意识,以显示自我存在。

2.在与人交往中,有领悟痛苦、热情、恐惧和失败的能力,能理解他人的行为,容忍他人的缺点。

3.承认环境对人的情绪影响,不掩盖个人情绪,不做情绪的俘虏,对情绪的控制不是压抑,而是采取有效的手段调节情绪,不致形成对自己的威胁。

4.对挫折的阻碍有耐受力,但不听命于挫折,而是勇于消除或跨越阻碍,走自己的路。

5.能客观理智地面对现实,即积极地改变现实环境中不利于自己的因素,使其适合自己的需要,又承认现实的本来面目,做事不违背客观条件。

6.对社会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义务感,渴望掌握安身立命的生活特征,为事业成功能够做到全神贯注,热心工作。

7.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了解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他人又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并能因此自觉发挥自己的长处,巧妙地利用自己的优点,对未来有稳定而长远的生活目标,并能把事业作为生活的基石,脚踏实地、孜孜不倦地追求目标的实现。

二、塑造健全人格

成熟的人格,并不意味着人格的完美,但对人生的价值、态度、责任以及生活方式、思维习惯、道德情操、义利观念都有一套较为稳定的态度取向和行为表现。

(一)了解自己、悦纳自己

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首先要做到自知,而后才可能做到自尊、自信、自强、自立。首先应当通过自我探索、解剖自己、反省自己、观察自己的内心世界,分析自己的心理状态、评价自己个性、能力、爱好来认识自己。在自知的基础上,才能对自己作出客观的评价,才能发现自己的长短得失,有的放矢地进行自我调节,并作出符合实际的自我设计和自我选择。

心理研究表明,心理健康者更多地表现出对自我的接受、认可和悦纳,而心理障碍者则明显表现出对自我的不满和排斥。有些大学生对自己的容貌、性格、才能、家庭等某一方面或几方面不满意,而又无力改变,便产生厌弃自己的情绪。这种自我排斥的心态是心理幼稚的一种表现,如不尽快摆脱,轻则导致心理异常,严重则可能出现悲剧。

正确对待自我,需要牢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要恰当地接纳、认同自己,而不能苛求自己。只要真正付出努力,同等条件下,别人行,我也一定能行,以此来增强自信,而强烈的自信和理智的努力则能激发个体的潜能,促进成功。成功后的愉悦又可以使个体进一步增添自信,形成良性循环。相信“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正视自己的短处,既努力扬长更注意补短;坚信“失败是成功之母”,正确地对待成功和失败。如果一个人一遇到挫折就灰心退却,便永远也不会成功。

人格的塑造应把握好“度”

坚定而不固执 勇敢而不鲁莽 豪放而不粗鲁 好强而不逞强

活泼而不轻浮 机敏而不多疑 果断而不冒失 稳重而不寡断

谨慎而不胆怯 忠厚而不愚蠢 老练而不世故 忍让而不软弱

自信而不自负 自谦而不自卑 自强而不自骄 自爱而不自赏

(二)主动塑造自己

在大学,每个人基本上都是独立的,没有老师的监督和指导,没有家长的出谋划策,每走一步,都要自己审时度势,用自己的智慧和眼光作自我选择。这就要求大学生要学会自我策划、自我主宰,设计合理的自我发展蓝图,为在日后的社会竞争中获得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按照社会的需要和个人的特点来进行自我设计。对自己要有适当的自我期望,从而使自己能坦然面对客观现实,积极生活。不给自己提出脱离实际的过高要求,以免使自己总是陷入自责、自怨、自恨的境地;不一味地追求时尚,在刻意模仿中失去自我。要立足于现实,选择适合自己的正确的人生道路,进行有效的自我策划,确立自己的生活准则。大学生需要给自己订个计划,重新确立自己的学习、生活目标,大一、大二、大三、大四每个阶段该做什么?重点是做什么?每个阶段你适合做什么?不要好高骛远,也不要做事拖拉,按自己的计划,一步一步向目标靠近。只有卓有成效的行动,才能使自己策划的人生目标实现。根据变化的现实不断调整自己的目标和行为,尽最大努力,达到最佳水平,充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以为社会作出最大的贡献为己任,真正充实地生活,才能做一个受社会欢迎的人。

(三)培养自控能力

在实现人生目标的旅途上,既有各种本能欲望的干扰,还充满着各种外部诱惑的侵袭。本能的欲望常令人背弃理智,如贪图安逸、追求物欲、趋利避害等。名利和物质的诱惑,容易使人偏离正确的前进轨道,松懈奋进的斗志,放弃对远大目标的追求,甚至把青年学生引向堕落。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能够抵制诱惑,主宰自己的行动,这就需要有坚强的自我控制能力,以保证理智地约束自己的情感,把握自己的行为。

自我控制,必须经常地同懒惰、安逸、松懈、胆怯、逃避困难等消极的东西进行斗争。自我控制的动力来源,在于从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上去看问题,不被表面的、暂时的利益所诱惑。在决定做什么的时候,是选择“应当做”的事情,还是选择“我想做”的事情,如果能自制的话,那就要偏重于“应当做”的事情,善于强迫自己去做应当做的事情,克服妨碍这样做的愿望和动机。

(四)学习调控情绪

情绪情感控制的核心在于妥善管理情绪。人每天在生活中免不了会出现好情绪和坏情绪,关键是要看如何保持情绪的平衡,不至于冲动。情绪控制就在于克制冲动。克制冲动既可以用“深呼吸”和“沉思”(即集中思索于某一令人愉快的环境)一类放松技术,又可以采用“重建”(即有意识地用建设性的态度对情况重新解释)与“冷静”(当思路理不清的时候,平息怒气,减轻沮丧和焦虑)的方法来处理。要把握好来自各方面的情感冲击。

调节情感能力越强,表明我们的心理越稳定,我们的精神忍耐力越高,我们承受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的能力越强。反之,我们的精神忍耐力就越差,我们在不可避免的琐事和小事面前就越不堪一击,越容易丧失心理平衡和精神安宁。只要我们对遇到的人和事能够客观、实际、冷静,我们就能主宰自己的情感,我们的健全人格就会前进一步。

(五)刻苦学习,丰富知识

培根在《论读书》中指出:“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人的知识愈广,人的本身便愈完善。刻苦学习、增长才学的过程亦是人格化的过程。生活中我们常见学习懒散、马虎的同学多具有性格的不良发展倾向,而真正学习杰出的学生多具有良好的人格品质。现实生活中,许多大学生的人格缺陷是源于知识的贫乏,例如狭隘、自卑、固执、粗鲁等。因此,我们认为,既然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而学习又可以培养良好的性格,那么在学习中培养岂不是一箭双雕吗?“知识就是力量”,知识也具有人格的力量。可令人遗憾的是这个良好的途径被许多人忽视了,将人格培养同学习活动割裂开来,结果收效甚微。

(六)积极参与人际交往

交往和活动的载体是集体。集体是展现各种人格的舞台,也是锤炼人格品质的熔炉和塑造性格的土壤。大学生在学习之余应该有意识地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社团活动,主动和同学、老师交往,使自己融入集体之中,广泛汲取他人性格和学识的精华,获得培养独立性、创造性、自信心、宽容、热情、开朗等人格品质的机会。还可以借助别人对自己性格的反馈,及时调节自己的性格,使自己的性格得到优化;同时,还可以帮助他人优化性格。性格的培养不是封闭的自我设计,要培养健全的性格就得跳出“自我”的狭小天地,走向丰富多彩、生机勃勃的集体,在交往和活动中塑造健全的性格。健全的生活态度和方式是“悦纳自己,悦纳社会”,不能“身在社会,心栖孤岛”,“人在群体,画地自限”,个人与群体应有“共同意识,相互依存”,要有“同理心”,学会“设身处地”地为他人设想,了解他人。要学会同情(感同身受),“跳进”他人世界,与他同欢乐,共忧愁;学会同理(保持客观),从别人世界里走出来,保持清醒,不为情所蔽;学会沟通(传达感受),要“进出自如,相互感应”,两个内在世界坦诚交流。

健全人格的塑造是一个艰巨的过程。一个人对理想的追求过程也是一个人人格不断完善的过程,把“真实做人”和“积极生活”作为生活的准则,使自我策划的蓝图变成人生现实。

思考题:

1.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做一个独特的你自己;开发自己、展示自己,做最佳的你自己,了解自己的方法——照“镜子”。

(1)直接照一照镜子,看看自己的精神状态,对自己的气质风度加以分析。你是不是喜欢自己的长相和气质?是不是接纳和认同自己的形象?什么是自己较为满意的地方和优点?什么是自己的不足之处?

请用笔记录在纸上。

(2)让别人为自己拍一张彩照,放大些。然后对照片中的你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观察一下自己的姿态、动作和站位,服装的色彩,眼神和表情是否自然,从照片中试图判断自己的心态,是积极的呢,还是消极的,是自我肯定的,还是自我否定的?

请用笔记录在纸上。

(3)想象一下自己马上去见一个陌生人(一个从未谋面的新朋友,或是求职面试的主考官等),届时你将把自己介绍给对方,这时你会作出怎样的自我描述?有哪些特点是你最想介绍给别人了解的?有哪些秉性是你希望掩饰的?你将最先向别人说些自己的什么情况?最后说的又是什么?

请用笔记录在纸上。

(4)写下20个能体现自己性格特点的形容词,看看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有什么特色?在哪些方面是突出的?形容词有没有性别色彩?和你自己的性别角色是否相符?将形容词试着归类。

请将分析结果记录在纸上。

(5)考察一下自己在人群中的表现,在人群中自己处于怎样的位置?属于怎样一类人?比如,听课或参加会议时你会坐在怎样的位置?靠前排的显眼处呢,还是后排不为人注意的角落呢?在交友方面,在你认识的人当中,有多少人成为你的朋友了呢?你为什么选择他们做你的朋友?是志趣相投,还是性格互补?

从中可以分析一下自己的个性特征是怎样的,并把结论记录下来。

(6)写出自己理想中的完美者的类型特征,如果有崇拜偶像的话,可以写出自己崇拜的偶像的名字和特点。

以他们为参照,考察一下自己所处的位置,分析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想形象或崇拜偶像,并把结论记录在纸上。

以上这六种“照镜子”的方法是十分简便易行的,只需一张纸、一支笔和一小段时间就可以完成。你可以选择其中的一面“镜子”照照自己的“尊容”。当然,如果能耐心地逐一按着这些方法试上一试,则能使你更全面充分地了解自己、有针对性地发展自己。(资料来源:《心理咨询师对你说》,叶斌著,华东师大出版社)

2.气质测验。

下面60道题,可以帮助你大致确定自己的气质类型,在回答这些问题时,你认为:很符合自己情况的,记2分;比较符合的,记1分;介于符合与不符合之间的,记0分;比较不符合的,记-1分;完全不符合的,记-2分。

(1)做事力求稳妥,一般不做无把握的事。

(2)遇到可气的事就怒不可遏,想把心里话全说出来才痛快。

(3)宁可一个人干事,不愿很多人在一起。

(4)到一个新环境很快就能适应。

(5)厌恶那些强烈的刺激,如尖叫,危险镜头等。

(6)和人争吵时,总是先发制人,喜欢挑剔别人。

(7)喜欢安静的环境。

(8)善于和人交往。

(9)羡慕那种善于克制自己感情的人。

(10)生活有规律,很少违反作息制度。

(11)在多数情况下情绪是乐观的。

(12)碰到陌生人觉得很拘束。

(13)遇到令人气愤的事,能很好地自我克制。

(14)做事总是有旺盛的精力。

(15)遇到问题总是举棋不定,优柔寡断。

(16)在人群中从不觉得过分约束。

(17)在情绪高昂的时候,觉得干什么都有趣;情绪低落的时候,又觉得什么都没有意思。

(18)当注意力集中于一事物时,别的事很难使我分心。

(19)理解问题总比别人快。

(20)碰到危险情境,常有一种极度恐慌感。

(21)对学习,工作,怀有很高的热情。

(22)能够长时间做枯燥,单调的工作。

(23)符合自己兴趣的事情,干起来劲头十足,否则就不想干。

(24)一点小事就能引起情绪波动。

(25)厌做那种需要耐心,细致的工作。

(26)与人交往不卑不亢。

(27)喜欢参加激烈的活动。

(28)爱看感情细腻,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文学作品。

(29)工作学习时间长了,常感到厌倦。

(30)不喜欢长时间谈论一个问题,愿意实际动手干。

(31)宁愿侃侃而谈,不愿窃窃私语。

(32)别人总是说我闷闷不乐。

(33)理解问题常比别人慢些。

(34)疲倦时只要短暂的休息就能精神抖擞,重新投入工作。

(35)心里有话宁愿自己想,不愿说出来。

(36)认准一个目标就希望尽快实现,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37)学习,工作同样一段时间后,常比别人更疲倦。

(38)做事有些莽撞,常常不考虑后果。

(39)老师或他人讲授新知识、技术时,总希望他讲得慢些,多重复几遍。

(40)能够很快的忘记不愉快的事情。

(41)做作业或完成一件工作总比别人花时间多。

(42)喜欢运动量大的剧烈体育运动,或者参加各种文艺活动。

(43)不能很快地把注意力从一件事转移到另一件事上去。

(44)接受一个任务后,就希望把它迅速解决。

(45)认为墨守成规比冒风险强些。

(46)能够同时注意几件事物。

(47)当我烦闷的时候,别人很难使我高兴起来。

(48)爱看情节起伏,激动人心的小说。

(49)对工作抱认真严谨,始终如一的态度。

(50)和周围的人关系总是相处不好。

(51)喜欢复习学过的知识,重复做能熟练做的工作。

(52)希望做变化大,花样多的工作。

(53)小时候会背的诗歌,我似乎比别人记得清楚。

(54)别人说我“出语伤人”,可我并不觉得这样。

(55)在体育活动中,常因反应慢而落后。

(56)反应敏捷,头脑机智。

(57)喜欢有条理而不甚麻烦的工作。

(58)兴奋的事常使我失眠。

(59)老师讲新概念,常常听不懂,但是弄懂了以后很难忘记。

(60)假如工作枯燥无味,马上就会情绪低落。

该测验评分方法如下:

1.如果某一项或两项的得分超过20,则为典型的该气质。例如胆汁质项超过20,则为典型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项得分都超过20分,则为典型粘液—抑郁质混合型。

2.如果某一项或两项以上得分在20分以下,10分以上,其他各项得分较低,则为该项一般气质。例如,一般多血质;一般胆汁—多血质混合型。

3.假若各项得分都在10分以下但某项或几项得分较其余项高(相差5分以上),则为略倾向于该气质(或几项混合)。例如略偏粘液质型;多血质—胆汁质混合型。

其余类推。

一般来说,正分值越高,表明被试者越具有该项气质的典型特征;反之,分值越低,表明越不具备该项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