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人格变化的含义

人格变化的含义

时间:2022-08-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1 人格变化的含义性格是不变的吗?不用说,这是因为,那个人在我所知道的范围内,至少在某方面一直表现出“爽快”,或者“亲切”,或者“文静”的特征,像这种不易改变的,而且反映在第三者眼里,与那个人的日常生活方式有关的特征,被英语系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心理学家们称为“特性”或者“行动特性”,是把握人格的一个重要线索。

2.1 人格变化的含义

性格是不变的吗?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常可以听到“我就是这样的性格,没有办法”这类的话,或是由于“因为他的性格是×××的,所以,他不适合”这样的原因,而被调换工作职位这样的事例。

不只是我们的一般观念,在心理学专家那里,也存在着一个强烈的倾向,就是“认为性格是不变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全世界的学术界都受到了美国的影响,“性格”这个词被“人格”这个词所替换,更进一步导入了成长、教育,甚至劝导等临床方面的知识。有一部教科书虽然涉及了变化这方面的内容,但也都是不痛不痒地隔了一层面纱,都没能脱离以固定的、不变的这个倾向为中心来考虑的传说。

性格(Character)和人格(Personality)这两个词有时被当做同义词,有时又被区别开来使用。性格这个词来源于拉丁语的character,带有“特征、物色、记号”等含义;而人格这个词来源于拉丁语的persona,它有“(演员)的面具、面罩、(剧中的)角色、出场人物、分派的任务、资格”等含义。从这个方面来分析,如果一定要区分性格和人格这两个词的话,那么,可以说前者是从他人的角度来观测出的人的存在状态,而后者则是从自身的角度,通过内视捕捉到自己的存在状态。

当然,我丝毫不打算否定在被称之为性格或人格的现象中,或多或少含有不变的、明确的倾向或者特征,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大多数内向的少年长大以后,仍然喜欢安静地独自思索;性情变化无常的人,往往是从小时候就很难静下心来等,诸如此类的情形很多。但是,反过来看,曾经内向的青年,随着年龄的变化而成为了开朗活跃的社交人士;举止粗心大意的小孩子,后来变成德高望重之人这样的例子,在社会上也同样不少。

尽管如此,包括学者在内的很多人,在看待性格或人格的问题上,如前所述,仍然抱着“与变化的部分相比,不变的部分才是其本质”。这种根深蒂固的想法,坚持“固定、不变”这个结论。“‘变化’最初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我们把它放在后面再来进行考察。

“客观”的概念

我们都知道,仅仅凭“大家都是这样想的”,是完全不能构成客观证据的。虽然如此,但还是有人认为“不可能什么事都是空穴来风的”,既然大家都是这样想的,那么终有什么是“客观的”证据吧。其实,只需要回想一下伽利略以前的“天体运动论”就可以明白了(天体运动论简单地说,就是地球会绕着太阳运动)。在伽利略的时代,没有人相信他的这个学说,从古至今,也没有人看过地球在动,但在日常的经验中,就算是小学生也知道是地球绕着太阳转动,而不是太阳绕着地球转动。在这种情形之下,“大家都是这么认为的”、“大家都看到是这样的”就一点来说也称不上是客观的证据了。

古希腊人就已将星球分为了行星和恒星。后者在一年的周期当中,总是在不变的位置反复运动、升降,而前者则是每一天的位置都在变,它们的命名就是由此而来。由此可见,即使在天体运动论的时代,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单纯地、无条件地以完全相同的形式相信天体运动论。毫无疑问,先注意到两者差别的人(伽利略)比丝毫没有注意到这一点的人(一般民众),要观察得深入、细致得多。望远镜的发明,使人们对这个世界进行观察时的范围和正确性产生了飞跃般的提升。可以说,由望远镜而得来的精确记述再加上缜密的思考,孕育了伽利略的诞生。

正确的观察和精确的记述,并在此基础上缜密地思考,可以说不仅仅是自然科学,而是全体科学,或者说是客观知识的开始。

怎样理解人格

对“人格的变化”这一主题来说,人格到底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呢?

当我们在问“那个人是个什么样的人”时,常常会得到“他很爽快”、“他是一个亲切的人”、“他很文静”等诸如此类的回答。不用说,这是因为,那个人在我所知道的范围内,至少在某方面一直表现出“爽快”,或者“亲切”,或者“文静”的特征,像这种不易改变的,而且反映在第三者眼里,与那个人的日常生活方式有关的特征,被英语系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心理学家们称为“特性”(Trait)或者“行动特性”(Behavior Trait),是把握人格的一个重要线索。

举例来说,以检测人格实验而闻名的学者基尔伏特(J.P.Guilford)在他的著作《人格》(1959年)的开始便叙述了以下内容:“某一个人的人格是其各种人格特性所形成的独特的构造……(这里所说的)特性是指抽象化的、可能的、相对恒定不变的人格体系的各项内容。由此,可以将某一个人(Person)和其他人区别开来。”另外,英国的心理学家艾森格(H.J.Eyesenck)在下面的定义中,虽然没有直接使用“特性”这个词,但他所表示的意思,可以说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根据他的说法,所谓“人格”,即“人的性格、特质以及智慧是固定的一贯性的“行动体系”。而肉体是固定的持续的身体形态(Configuration)和神经荷尔蒙的机构的体系”(1953年)。

人格的这一研究方法,简而言之,可以说是从第三者的眼睛“看起来如何”这个角度来进行掌握的方法。我们在问“某人的人格是怎么样”这个问题时,在此处,和问“这个人看起来如何”这个问题是几乎等同的。也就是说,判断、确定“我是什么样的人”、“我是什么样的性格的人”,不是我自己,而是第三者。无论是基尔伏特,还是艾森格,他们都在“通过人格测试进行研究检测”的这个领域非常知名,而这件事也同时告诉我们,人格测试之中,对人的研究始终是放在“看起来如何”这个基础上的。被标准化的人格测试(前面所述的基尔伏特的检测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其实施过程大部分都是由接受检测的人自己一边回想、审视自我性质,一边对测验者所提出的问题回答出是与否。

但是,这些测验中的每一个问题,都是基于各种特性所进行统计的多数结果而选定的,基本上都是“看起来像……”这种类型的问题。因此,这些接受测试的人最终所得到的结果,虽然说是对自己性质的认识,但实际上还是来自于第三者的判断。也就是把自己当做是第三者,从第三者的角度对自己从旁进行观测,得出结果。在这个方法里,另一个与“看起来如何”立场截然不同的问题是:“自己究竟是如何地存在?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却几乎完全没有设定。我之所以认为这样的检测方式是“主观的、非科学的”,原因就在于此。

既然人格研究从这样的角度出发,那么,在理论上提出下面的主张就丝毫也不奇怪了:“所谓人格(总感觉很难让人了解它到底是什么),它是对在某种状态下的某人将进行了某种行为所做的预告,而且这种预告是得到公认的……不论人格在外表上表现出来,还是隐藏在身体内部,总之,它与一切行为都相关”(R.B.Cattell,Personality,1956年)。

这样的人格定义,和“所谓智能就是通过智能检验所得出的结果”,这样的有名但无实质意义的定义一样毫无意义。然而,在英美国家的学者当中,持这种操作主义——任一学说概念,如果不能通过某种具体的操作,比如说用标尺具体地测量等,那么这个概念就无法成立,它不能被看做是科学的概念而给予信赖——持这种观点的人不在少数。

特性论和构造论

坚持这种特性论——不问人格的本质如何,而是只把他人的看法总结归纳出来的特性作为研究对象的人(如基尔伏特、艾森格、卡特尔等都是其中的代表),看来还并不仅限于狭义的操作主义者。比如说,新弗洛伊德学派的领袖沙利文(H.S.Sullivan)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沙利文受到法兰克学派的影响(法兰克学派站在批判的立场上,与保守的体制论正统派社会学相对立,代表人物为精神分析大师艾里希·弗洛姆),反对以本质论的、自然科学的观点来看待精神疾病的患者,并致力于将这种观点从人际关系的误差中修正过来。然而,他对人格的定义却是:“人类生活的特征,是在长期反复的对人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持久的模式。”(The Interpersonal of Psychiatry,1956年)

一般来说,英美国家的学者通常都是采用如此的做法,把人格限定为反应或行动中表现出来的持久的特征,也就是说,将其作为类型(眼睛能够看得到的类型)或者说是现象型来进行研究。而在欧洲大陆,特别是德国的心理学者们,则是采用传统的观点,对人格、性格从构造的角度来进行研究。也就是说,并不只是把那些每个人各式各样不同特征的特性按照不同的顺序记录下来就可以了,他们认为,这些特性相互之间具备着可以使彼此连接而形成一个总体特征的关联和形式。像“性格的层次理论”就是其中一个。

性格层次理论认为,人格分为表层和深层,深层的各种特征虽然不会像表面的特征一样直接地表现出来,但是,它们有时会在连自己都意识不到的自我深处,产生出影响表面的特征、癖好、习惯等行动特性的方向性。持特性论观点的英美学者们也有使用“构造”一词的时候。但是,在这种情形下所说的人格构造,只不过是一个为了归纳出可能归类的整体印象而使用的概括性名词,方便将每一个个体身上所观测到的各种特性概括起来。

例如,在基尔伏特的性格检查法中,通过因数分析,一共总结出十二种特性,即:抑郁症、回归性倾向、卑劣感、神经质、客观性缺乏、协调性缺乏、攻击性、漫不经心、思考性外向、支配性和社会性外向。接受检测者被要求就这十二种特性进行自我检查,并按各个特性得分的分布情况,被区分为A、B、C、D、E五种性格类型。例如,这时就可以说A型和B型的“构造不同”。也就是说,“构造”一词在这里更多的意义是研究上的需要,而在作为表达人类存在状态的构造这个部分,其本来含义反而少多了。与此相对,德语系的学者们则一直坚持传统方法,重视性格、人格的“固有构造”。换一个说法,它的意思就是说,并不仅仅单纯只看显型的,而是重视原型或基因型,也就是人类存在的内在属性的构造。

由此看来,人格和性格已不仅仅单纯地只是“看起来如何”,在这里,对人格和性格的研究已经有了从“是怎么样的一种存在”这个角度来进行的倾向。另外,在法国也有基本上与此相同的倾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