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格含义的理解

人格含义的理解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人格一度被个性所取代。人格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问题。综合而言,人格是个人遗传特性与环境交互作用而综合形成的稳定的思维体系和心理品质,包括决定个人态度、趋向和选择的需要、动机、兴趣和信念;影响个人行为方式的能力、气质和性格等倾向性和心理特征;以及具有感觉、情感和意志等机能的自我意识与控制力。

我国学者对人格的研究虽然相对国外较晚,但是很多学者都对人格进行了不同的解读。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大多数心理学著作都把personality翻译为“人格”。按鲁迅、胡适、林语堂等学者的观点,“脸面”一词更适合解释中国人,大致与personality相匹配(张锋再,2001)。新中国成立后,人格一度被个性所取代。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心理学重新引进西方心理学,学者们又将personality 译为人格,开始了个性与人格混用的时代。

从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人格才取代个性。人格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问题。陈仲庚和张雨新(1986),以及叶奕乾(2005)认为,人格是个体内在的在行为上的倾向性,它表现为一个人在不断变化中的全体和综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的自我,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予人特色的身心组织。黄学规(1998)认为人格指个人在一定社会中的角色、尊严、权利和作用的统一体,是具有个体心理特征的表里一致的做人的资格和品格。邵龙宝(1998)指出,人格从伦理学角度指人品、品格;从法学角度指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从心理学角度指性格和气质两方面。张厚粲(2001)、彭聃龄(2004)、周振华、周秀芳和李燕(2011)认为,人格是指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以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它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一个人生活和行为方式,甚至会决定某些人的命运。姚红(2001)认为,人格是在一定的生理基础上,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社会中的许多因素都可能影响人格的发展。黄希庭(2002)认为,人格是指一个人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李艳(2005)认为,“人格”是一个人表现于外的给人印象的特点,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与此角色相应的个人品质、声誉和尊严。张春兴(2005)认为,人格为一个人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带有一定倾向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总和,这些特征构成了一个人和其他人所不同的精神面貌。王登峰和崔红(2008)认为,人格指人的外在行为表现和内涵的品格、格调和标准。傅晓华(2008)认为,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心理品质,人格不仅与个体的心理行为直接关联,而且也明显地影响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甚至与生理反应也有间接的联系。杨小勇(2008)认为,人格是通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所体现出来的个人尊严、价值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毛丽娜(2008)认为,人格包括人的基本品质、心理格局、精神面貌以及与人交往和适应不断变化着的环境的能力等,是一个人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地位、尊严、价值和品格的总和。董振华(2008)、韩茹宇(2011)认为,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徐晶晶(2008)指出,人格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经常影响人的行为并使他和别人有所区别的心理特点的总和,决定着一个人适应环境的独特的行为方式,是一个人在全部生活经历中逐渐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杨慧芳(2009)认为,人格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范畴,包括了个体心理特征的所有方面。文芳、毛晋平(2011)认为,人格是促进个体行为一致性的、持久的和内在的特征系统。黄洪富(2012)认为,人格指个体所表现出来的外在的种种言行或外在品质,以及隐藏在内在面具背后的真实自我。二者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张一弛(2012)指出,人格是那些比较稳定的、能表现一个人独特的行为倾向的特质。

综合而言,人格是个人遗传特性与环境交互作用而综合形成的稳定的思维体系和心理品质,包括决定个人态度、趋向和选择的需要、动机、兴趣和信念;影响个人行为方式的能力、气质和性格等倾向性和心理特征;以及具有感觉、情感和意志等机能的自我意识与控制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