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影响药品价格的因素

影响药品价格的因素

时间:2022-04-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除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外,取消原政府制定的药品价格。四是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考虑到此类药品目前实行严格的生产流通管制、临床使用规范、价格和市场稳定,仍暂时实行最高出厂价格和最高零售价格管理。竞争因素对定价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竞争价格对药品价格水平的约束上。

虽然药品与一般的商品不完全相同,在有些特定条件下,其使用价值很难衡量,造成顾客愿意为药品付出更高的价格,但药品毕竟是商品,它的价格还是要受到自身、国家政策、市场等因素的影响。

(一)国家政策和法律制度的影响

对药品这类特殊的商品而言,国家政策和法律制度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现阶段,我国与药品价格有关的政策和法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价格政策对药品定价的影响 我国政府价格政策一直不断地进行修改。最早期基本都是政府定价,从1996年8月开始,《药品价格管理暂行办法》实施,医保目录内药品和目录外特殊药品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其他药品实行政府指导价。从2014年11月开始,《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经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发改委)系统内部多次讨论通过后,国家发改委会同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卫计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颁发《关于印发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意见的通知》,决定自2015年6月1日起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同步完善药品采购机制,强化医保控费作用,强化医疗行为和价格行为监管,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除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外,取消原政府制定的药品价格。麻醉、第一类精神药品仍暂时由国家发改委实行最高出厂价格和最高零售价格管理。

药品价格改革具体分为五类情况:一是医保基金支付的药品,由医保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拟定医保药品支付标准制定的程序、依据、方法等规则,探索建立通过制定医保支付标准引导药品价格合理形成的机制。二是专利药品、独家生产药品,建立公开透明、多方参与的谈判机制形成价格。三是医保目录外的血液制品、国家统一采购的预防免疫药品、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品和避孕药具,通过招标采购或谈判形成价格。四是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考虑到此类药品目前实行严格的生产流通管制、临床使用规范、价格和市场稳定,仍暂时实行最高出厂价格和最高零售价格管理。五是原来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其他药品,仍由生产经营者依据生产经营成本和市场供求情况,自主制定价格。

2.药品价格谈判机制对药品价格的影响 我国药品价格政策要求对专利药品、独家生产药品进行价格谈判。由国家卫计委起草的《建立药品价格谈判机制试点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已在国务院各部委层面结束意见征集。《方案》称,“重点将肿瘤用药、心血管用药、儿童用药、中成药和公共卫生用药中的专利药品和独家产品纳入谈判范围,积累经验,逐步扩大谈判药品类别和品种数量。”因此,以原研专利药为主的跨国医药企业将受此政策影响。

3.政府的降价政策对药品价格的影响 我国政府从1996年以来至2015年5月已经连续32次采取了降低药品价格的措施。这些措施是为了解决药价虚高的问题,但是仅仅通过强制性的降价政策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所存在的药价问题的,反而可能会带来很大的副作用。顾客也没有明显地感觉到药品价格的下降,而原来一些质优价廉的常用药、仿制药、普药在市场上的流通却相对减少了很多。

4.《基本药物制度》以及零差率对药品价格的影响 我国政府新颁布了《基本药物制度》,选择了307种基本药物。这些基本药物的价格实行零差率,由政府定价,并且报销比例较高。虽然基本药物制度以及零差率主要是针对医疗机构而言的,但是如果这些制度实施顺利的话,是会对现存的药品定价有所影响的,尤其是可能会改变我国零售业的格局。

5.其他有关方面的影响 除了以上的影响因素外,还有很多其他显性或隐形政策的影响,如地方保护主义、集中招标采购政策等。此外,药品价格管理中规定的明码标价制度以及对经营企业折扣率的规定、医疗保险,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药品价格策略。

(二)药品供求因素的影响

药品也是一种商品,它的价格变化必然也要符合经济学的规律,即药品供求规律:市场供求的变化也在不断地影响药价的变化。如果某种类型的药品供应增加,超过了实际需求量,必然会导致该种药品价格的下降;反之,若对某种药品的需求量超过了供给量,药品的价格就会上涨。

(三)药品需求价格弹性的影响

对于需求价格弹性,在收入水平既定的条件下,降低高价格弹性的药品价格,意味着顾客用于药品的购买数量增加,购买药品数量增加的幅度要超过药品价格下降的幅度,从而使企业的整体收益增加;反之,如果提高高价格弹性的药品价格,企业的整体收益下降。而对于低弹性的药品,情况正好相反,因此,药品价格弹性也会影响企业的调价行为。药品的价格弹性比较特殊,由于药品在人们生活中的极端重要性和药品缺乏替代性,导致了药品需求的弹性小,保健品的弹性相对较大。在这种情况下,降低价格对企业的作用非常有限,甚至会减少企业的收益,因此,医药企业一般是不会考虑降价的,而是在有价格决定权时千方百计地提高价格。

(四)消费者心理因素的影响

消费者的心理因素也会对药品价格有所影响。在现实生活中,顾客的心理不尽相同,有着不同的类型,如经济实惠的心理、追求品牌药品的心理、追求时尚和新颖的心理等。不同的心理对药品价格的需求不同,这也会对药品的价格产生影响,如由于药品消费在某些方面类似于“时尚”药品的消费,在消费过程中附加并融入了顾客自身的社会意识和价值观,往往将高价药品消费与社会地位联系在一起。此外,由于顾客对药品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往往以为价格高的药品就好,而如果药价过低,部分顾客反而会对此药持怀疑态度。

(五)竞争对手价格策略的影响

竞争因素对定价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竞争价格对药品价格水平的约束上。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药价的最低限受成本约束,最高限受需求约束,介于两者之间的价格水平确定则以竞争价格为依据。在质量相似的同类药品中,企业定价过高,就可能会失去顾客,如果没有其他参与市场竞争的新药品,定价高带来的高利润会吸引大量的竞争者涌入市场,形成过度的竞争状态;企业如果定价过低,一方面会减少利润,另一方面也可能会引起同行的不满而遭到反击,引起价格战。

(六)企业内部的影响因素

企业内部的情况也会影响药品的价格,除了在前面提到的药品价格构成要素对药品价格的影响之外,在企业内部,还有一些重要的影响因素,具体如下。

1.药品及其治疗价值 顾客总是寻找能够带给他们最大价值的产品,这些价值的表现形式就是支付价格之后所能得到的利益。药品的治疗价值在于其治疗和预防功效。由于治疗和预防功效的不同,药品的日治疗费用从几元到上千元不等。例如,治疗罕见病的药品要比治疗常见病的药品价格高,治疗重大疾病的新特药品较常用药价格高等。这种治疗价值将药品划分出等级,是决定药品价格最基本的因素。

2.研发的高额成本费用 药品从一个理论或构思出发,经过试验筛选得到一个化学实体,再经过一系列动物及人体试验来验证其疗效和毒副作用,最后经过严格审查才成为可以应用的药品。这一过程不仅时间长、花费高,而且充满风险。根据美国制药商协会的资料,平均筛选5 000~10 000个化合物才能开发成功一个新药,这一过程平均要花费12年时间,资金投入在3亿美元左右。由于开发时间过长,新药上市后的专利保护期相应变短。如果不能在专利期满以前收回所有投资,等专利期满之后,新药就会被其他公司合法仿制而失去垄断地位,最终不能赢利。制造商收回投资的压力最终将体现在新药的上市价格上。

3.高额的促销费用 这是我国医药领域的一个显著特点,很多医药企业用于促销的费用很高,这也是造成药品价格持续上涨的主要因素之一。

除了以上的影响因素外,药品价格还要受到诸如药品市场的比价差价、货币价值的变化、国际市场的变化等很多因素的限制,因此医药企业在进行定价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制定出合理的药品价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