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理论宣讲报告会的管理

理论宣讲报告会的管理

时间:2022-1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践证明,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召开以来组织的理论宣讲报告会,总的看效果很好,达到了宣传理论、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推动工作的目的。理论宣讲报告会作为“理论武装”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党动员群众、统一思想、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方法。在当前,加强和改进理论宣讲报告会的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其在干部理论教育中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报告会,是邀请领导干部、专家学者或有关人员作专题报告的会议。较常见的有形势报告会、学术报告会、劳模报告会或英模报告会等。作报告的通常是一人,有时也可以是多人。

理论宣讲报告会是由宣讲员直接面对广大干部群众口头宣讲,是理论宣讲活动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和载体。与传统的报刊、图书等媒体宣传、广播电视视频和网络宣传相比,其最显著特点是有组织、有计划,是一种可以进行双向思想沟通最便捷的宣传教育方式。

一般来说,传统的报刊、图书等媒体宣传同读者沟通很受局限,因为主体和客体往往是不确定或不便联系的,由于反馈慢、周期长、范围小,编者与读者之间很难做到及时交流;而广播电视与听众的沟通也很有局限性,由于直接参与者太少,节目主持者和嘉宾也仅能同少部分现场观众交流,绝大多数观众只能充当单向接收的角色,达不到双向交流的目的;互联网虽然反馈不慢、周期不长,而且具有一定的多点性和便捷性,但同样不能代替现场宣讲,由于交流范围和影响面也比较小,同样不能形成轰动性的舆论场。

理论宣讲报告会由于具有高度严密的组织性,且直接面向广大干部群众,所以能成为一种传播快、声势大、互动强、影响广、行之有效的宣传方式。因此,理论宣讲报告会的造势效应,对于引导舆论、凝聚人心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宣部组织了高层次、高水平的中央宣讲团,为深入宣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和党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导向和促进作用。各地各级党委讲师团在中央集中宣讲的基础上,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紧密结合本地区实际,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讲活动。通过这些面对面的宣讲,使中央的方针政策更加深入人心,中央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怀家喻户晓,基层干部群众进一步深化了对党的创新理论和方针政策的认同,进一步增强了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更加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力量,增强了斗志。实践证明,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召开以来组织的理论宣讲报告会,总的看效果很好,达到了宣传理论、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推动工作的目的。

一、理论宣讲报告会的指导思想

理论宣讲报告会是党的干部理论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党历来重视理论宣讲工作,在党的历史上,每当革命和建设的重大关头,党总是强调加强理论学习,并始终把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放在党的建设的首要地位。理论宣讲报告会作为“理论武装”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党动员群众、统一思想、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方法。在当前,加强和改进理论宣讲报告会的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其在干部理论教育中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理论宣讲报告会的指导思想。在各级党委正确领导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满足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日益增长的理论需求,推进党的全面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理论宣讲报告会必须坚持正确的导向性。一个民族的兴旺发达,离不开思想的升华;一个政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理论上的成熟;一项伟大事业的成功,不能没有正确路线的指引。没有科学理论武装的党,不可能是先进的党。没有科学理论武装的共产党员,就不会自觉地起到先锋模范作用。理论宣讲报告会的任务是向党员、干部群众宣传科学的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目的是解疑释惑,鼓舞人心。因此,宣讲者必须坚持正确导向,要有高度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要本着研究无禁区、宣讲有纪律的原则,必须和中央保持一致,一个错误的或者似是而非的观点只会给广大干部群众带来思想上的混乱。从这些年来宣讲的成功经验看,对一些重大的宣讲内容,采取集中统一备课、统一宣讲口径,把必须讲清楚、讲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并加以着重强调的做法是行之有效的。通过宣讲全面准确地把握精神实质,激发热情,增强工作干劲,有效地达到了解疑释惑的目的。

一是,理论宣讲报告会的内容必须具有前瞻性。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以及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广大干部群众中难点、热点、疑点问题不少。这给理论宣讲带来了新的需求,理论宣讲报告会既要坚持与时俱进,尽可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同时还必须具有前瞻性。理论宣讲报告会就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如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并逐步演变成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以后,会给我们的经济、政治、文化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我们的党、政府和企业应该如何应对等问题,作为基层单位和广大群众,是缺乏深入了解的。通过专家学者的系统宣讲,可以让广大干部群众明确党和政府应该采取的应对措施,增强人民群众战胜危机保增长的信心。这就对宣讲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必须要有非常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历史知识,同时熟悉现实,对重大理论问题有独到的见解和敏锐的洞察力。否则,无法讲清党和政府对形势的准确判断和预测。在宣讲中,既不能完全照本宣科、追求一字一句皆有出处、生怕说错一句话,也要防止离开主题大谈个人见解、哗众取宠、不负责任。

二是,理论宣讲报告会必须要有针对性。理论宣讲报告会就是要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带有普遍性的难点、热点、疑点问题,解疑释惑,宣传群众、说服群众、鼓舞群众。假、大、空、不着边际的宣讲从来都是不受欢迎的。因此,理论宣讲报告会必须做到有的放矢,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特别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改革处于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稳定面临不少问题,利益分配格局发生很大变化,党的建设面临新的考验,凡此种种,都要求理论宣讲报告会必须紧密联系我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和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加强针对性,增强说服力和战斗力。加强针对性的首要前提是要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观点明确,在重大问题上不含含糊糊、模棱两可,善于讲清楚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要勇于在具体的、活生生的、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和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锐意创新,与时俱进。要敢碰难点,善解疑点,不回避热点,说得到点子上,拉近理论与实际的距离,这样的宣讲自然对听众有吸引力。要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把理论性、政治性、实践性有机地统一起来,把党性与人民性有机地统一起来。要改变过去“我讲什么你听什么”为“你需要什么,我就讲什么”。要注意收集和掌握各地各单位的工作实际和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情况,用老百姓身边的生动事例和翔实资料,努力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问题。加强针对性还要注意区分听众的行业和层次,听众处于不同的社会层面、不同的行业,有机关干部,有工人、农民、军人、学校师生,他们关注的热点、难点各不相同,在给不同层次的听众宣讲时,其宣讲的深度、广度、重点,甚至语言表述上都不一样。因此必须下苦功夫,因材施教,这样针对性才强。

三是,理论宣讲报告会必须注重实效性。理论宣讲报告会是干部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报告的主题和内容上,要讲究快捷及时。让大家在第一时间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理论创新成果,及时性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能否实现报告会的及时,直接影响到报告会实际作用的发挥。理论宣讲报告会要取得显著的效果,必须从多方面下功夫。

第二,理论宣讲报告会的目的。进一步加强理论武装工作,更好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使理论更好地落到基层,深入人心;积极探索理论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实现理论教育的规范化、制度化,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普及化和大众化;统一思想,凝聚人心,争取最广大人民群众对党的主张的理解、信任、拥护和支持,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工作热情,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以推动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第三,理论宣讲报告会的工作重点。明确使命和责任。要清醒地认识到理论宣讲报告会对于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干部和群众、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的重要作用,紧密结合地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不断强化职责意识,为实现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思想动力和智力支持。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要扎实有效地做好理论宣讲报告会的各项工作,要想中央之所想、急中央之所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紧密配合中央和省委有关文件精神和形势要求及重大工作部署组织开展主题理论教育宣讲活动,组织开展主题鲜明、有影响的形势政策宣讲报告会,有效地扩大理论武装工作的覆盖面和社会影响力,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报告会成为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的阵地。

二、理论宣讲报告会的管理措施

中央宣传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党委讲师团工作的意见》要求,要积极探索加强对涉及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重大决策的宣讲报告活动的管理方式和方法。

第一,报告内容的管理。要注重思想性、政治性。理论宣讲报告会主要宣讲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目的是让广大党员、领导干部通过报告会学习、了解、掌握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同时,不断改造自身的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提高政治素质和领导水平。因此,报告内容必须体现强烈的政治性和思想性。

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针对现实和干部群众提出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宣讲。当前,我们正处在国际、国内形势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之中。从国际上看,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各种思潮相互激荡。从国内来看,随着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理论宣讲报告会内容一定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紧扣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根据干部群众在不同发展时期的思想实际,用科学理论去分析和回答现实中提出的新问题,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加以分析,帮助干部群众理顺情绪,解疑释惑,化解矛盾。

要密切关注最新社会实践提出的理论问题,与时俱进,推动理论宣讲报告会的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当代社会实践的发展向我们提出了许多新问题,要求我们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并积极宣讲新的理论成果,使之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并运用于社会实践,推进社会发展。因此,理论宣讲报告会的内容必须与时俱进,关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提出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积极进行理论创新,使我们宣讲的理论紧扣时代脉搏,真正解决社会发展提出的新问题,这是其一。其二,要不断创新理论宣讲报告会形式。过去形成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好形式要继承和运用,但必须看到,在改革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理论宣讲报告会的形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理论宣讲报告会要不断探索新的宣讲形式,使广大听众乐于接受、喜闻乐见。其三,理论宣讲员要牢固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理论宣讲报告会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关键在于理论宣讲员要有坚定的理论信仰和持之以恒的敬业精神,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以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和不断创新的精神状态去做好工作。理论宣讲员要加强学习,夯实理论功底,培养创新所必需的辩证思维,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时了解和掌握理论研究的新动态、新趋势和新成果,使理论宣讲报告会的创新建立在比较高的起点上。

第二,报告主讲人的管理。中央宣传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党委讲师团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建立和完善宣讲专家库,广泛吸收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宣讲能力强的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参加宣讲活动,逐渐形成一支专兼职结合、权威性高的宣讲队伍。

建立理论宣讲专家库。搞好理论宣讲,关键要有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三贴近”的宣讲员队伍。建立理论宣讲专家库,有利于整合宣讲资源、形成宣讲合力,有利于统一宣讲口径、规范宣讲秩序,从而确保宣讲质量和效果。建立理论宣讲专家库,要本着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原则,把优秀的宣讲人才推荐出来,把分散在各行各业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宣讲能力强的领导干部、专家、学者以及实际工作者组织起来,组成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权威可信、素质过硬的优秀宣讲队伍,构建全新的宣讲格局。建立理论宣讲专家库,要着重在开展宣讲教育、提供宣讲服务、增强理论调研和规范宣讲秩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理论宣讲专家库的管理与使用原则。在使用原则上,理论宣讲专家库要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要求,选聘资深理论工作者和从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中青年学者,着力培养理论研究与宣传的生力军,理论宣讲专家库规模要适当,要实行开放式、滚动式管理。其一,要面向全体,服务基层。理论宣讲专家库要面向全省,为基层党委中心组学习和干部理论教育提供师资服务。其二,要整合资源,提升水平。理论宣讲专家库要立足于整合理论研究资源,开展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不断提高理论研究和宣传水平,锻炼队伍,培养人才。

理论宣讲专家的主要来源。要以各级党委讲师团中的宣讲专家为骨干,各级党政机关和中(省)直企业党委领导干部、党校(干校)和高校的骨干教师,热心宣讲工作的离退休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老专家、老劳模等,都可以成为理论宣讲专家库成员。

理论宣讲专家应具备的条件。要具有很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水平,在同行业和研究领域有一定影响力,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热心主流意识形态理论研究和宣讲事业,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理论宣讲专家的聘任。理论宣讲专家库按一定规模组建,实行分类选聘、分批入库和分期公布。根据理论研究和宣传的需要,在有关部门和单位推荐人选的基础上,由宣传部门按照优选原则审核确定专家人选,逐步充实。要按照双向选择、按需聘用的原则,对理论宣讲专家实行聘任制,由理论宣讲部门发给聘书。聘期满后,根据需要和评估考核的情况决定是否续聘。

理论宣讲专家的使用。围绕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和经济社会建设实践,组织专家开展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为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服务;组织专家有针对性地举办专题讲座,参与网上研讨和答疑等;推荐专家参加有关咨询会、座谈会、研讨会等活动;推荐专家到各级党委学习中心组、各地、各部门和基层单位承担相关专题的宣讲任务,向中央和省内主要媒体推荐、发表专家撰写的优秀理论文章。

理论宣讲专家的职责。在宣讲体系统一指导和本单位领导下,立足本职岗位,发挥自身优势,认真学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深入基层,向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以及青年学生宣讲科学理论,宣讲中央、省市委的重大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宣讲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思路及具体措施。

理论宣讲专家库的组织与管理。理论宣讲专家库由党委宣传部门统一管理、组织实施,建立和完善专家推荐、聘任、使用、管理等工作机制。日常管理工作要由理论宣讲部门负责。具体管理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做好理论宣讲专家信息发布工作。宣传部门将通过网络等媒体定期对外公布专家库的信息,包括专家的基本情况、专业研究方向或特长、近期研究成果、开设专题等,为各地、各部门和基层单位聘请专家宣讲授课提供信息服务。其二,建立理论宣讲专家工作通报制度。宣传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专家座谈会,交流专家受聘使用情况,及时向专家通报近期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计划,并提出工作要求。其三,开展专家理论研究和宣讲质量评估。以研究成果刊发数量和质量、聘用单位对其宣讲效果的评估为主要依据,定期或不定期对宣讲专家理论研究和宣讲质量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作为续聘的重要依据。其四,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对受聘专家进行综合考核,对研究成果质量高,社会反响、理论研究和宣传贡献较大的专家给予表扬或表彰,对未能认真履行职责、不能很好发挥作用的专家,不再聘用。

第三,报告会现场的管理。尽管现在媒体传播手段非常丰富多彩,除了传统的报纸、刊物、广播、电视之外,手机、互联网等新兴传播手段正在发挥日益重要作用,但理论宣讲报告会这种宣讲者与听众直接面对面的交流、互动的现场感是任何媒体都不可代替的。一场高质量的理论宣讲报告会需要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报告会会场基本要求。会场要可容纳听报告的人数,并配有可供听众所用的桌椅,有良好的通风、照明条件。会场要具备音响、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讲课辅助设备。会场要有紧急疏散通道,具备消防设施,由专人负责管理,保证设施的正常使用。

报告会现场服务人员的基本要求。服务人员要了解会议名称、时间、规模及有关要求,负责会议用水、消毒茶具、话筒及备用纸、笔等准备工作。服务人员应做到举止文明,礼貌待人,仪容整洁,讲究卫生,爱护公物,维持会场的良好工作秩序。服务人员要确保卫生整洁有序,认真布置会场,按要求制作横标、摆放鲜花、放置座位、安排座次,须妥善使用各种设施设备(供水、供电、通讯、电梯、消防、卫生等)。

报告会现场听报告人的基本要求。规范会议入场秩序。参会人员原则上要提前进入会场,不得迟到或早退。进入会场前,要自觉关闭通讯工具或设置为静音状态,严肃会场纪律。参会人员要自觉维护会场秩序,集中精力开好会议,要努力做到“六不”:不在会场内随意走动,不在会场内交头接耳,不在会场内接打手机,不在会场内抽烟,不随意离开会场,不做与会议无关的事情。参会人员要增强安全意识,自觉遵守有关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禁止携带或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不准乱贴、乱画,随时保持会场环境清洁畅通。

此外,要加强理论宣讲报告会形式的管理。理论宣讲报告会主要通过四种方式进行:邀请相关领导,围绕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作专题报告;邀请专家学者,围绕某一领域或某一专题作报告;各县区、各部门主要领导为本单位干部群众作形势任务教育报告;各基层教育宣讲团为广大党员群众作报告。

三、理论宣讲报告会的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理论宣讲报告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抓好理论宣讲报告会管理的重要保证。制度本身就是文化的体现,它凝聚了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的思想、原则、方法和手段。理论宣讲报告会的管理者为了实现领导和管理的职责,往往需要制定出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使理论宣讲报告会有所规则,有法可依,使大家自觉履行对教育的义务和职责。

第一,加强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制度是判明是非的尺度。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社会思潮日益复杂,人们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这就增加了理论宣讲的难度,需要制度这样一种行为规范,既便于管理者衡量理论宣讲效果,也便于管理者对理论宣讲进行检查监督。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哪些怎样去做,规定得清清楚楚,使人一目了然,有利于防止和及时纠正各种形式的不正之风。

制度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人的行为是受思想支配的,然而,理论宣讲也不是万能的,单靠理论宣讲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具有强制作用。制度一经颁布,无论何时何地,只要违反,就会受到批评,情节严重的,还会受到纪律的制裁。制度对于没有学习自觉性的人,可以促其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采取制度性的“强制”,也是使其养成学习习惯的一种必要措施。

制度是优良作风不断继承发展的保证。制度具有相对稳定性,从制度制定之后到其修改之前,始终保持其应有的效力,不会因领导者的更迭而废止,也不会因领导者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在理论宣讲报告会建设中可长期发挥作用。理论宣讲队伍是不断更新的,有了健全的科学的制度,就能够将理论宣讲报告会中的优良作风用条文的形式保存下来,流传下去。制度本身就是一种规范,明确规范理论宣讲报告会的宣讲内容、宣讲对象、宣传责任、奖励措施等,使理论宣讲报告会有制度保障。

第二,加强制度建设的有效途径。规范化管理。制度管理的对象是人和事,制度管理的过程实质就是程序化决策的过程。各地区、各单位、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理论宣讲报告会的管理工作,精心安排,周密部署,严格把关,要在认真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建立理论宣讲报告会工作制度,细化工作方案,使报告会管理规范化。

常态化管理。管理工作要循序渐进,对日常的管理不断推进,对复杂的管理要在探索中逐步展开。各级党委和职能部门要按照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落实轮流宣讲制度,安排宣讲员轮流宣讲,做到每月都开展一至二次活动,为宣讲报告会顺利开展创造良好条件,使理论宣讲报告会管理常态化。

科学化管理。党委宣传部门要和理论宣讲机构会同党校等相关部门,建立理论宣讲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协商理论宣讲报告会的相关事宜,深入分析举办理论宣讲报告会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同时,要不定期地对理论宣讲报告会管理情况进行检查督促。要加强指导,精心培育,不断总结理论宣讲报告会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加以推广,使理论宣讲报告会管理科学化。

创新化管理。创新是进步的灵魂,要大胆创新,认真探索报告会管理的新机制、新办法,制定有力措施,使每一场报告会都能产生良好效果,从而真正做到使党的理论入脑入心、提升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第三,建立理论宣讲报告会的长效管理机制。理论宣传教育要取得切实持久的成效,必须广泛调动社会资源,整合社会力量,建立起理论宣传教育制度化、经常化的长效机制。

要打造理论宣讲平台。各级党委宣传部门、各级党委讲师团要对建立理论宣传教育制度化、经常化的长效机制具有非常清醒而自觉的认识,在宣传教育工作启动前周密筹划,整合社会力量同步成立理论宣讲团,为建立长效机制打造一个良好平台,包括面对面的传统宣讲平台、将宣讲成果通过平面媒体传播的传统媒体平台、互联网的新兴媒体平台,并通过新技术优势不断打造汇集精品宣讲报告的平台,形成共建共享优秀宣讲资源的格局。要利用各类媒介完善平台,使科学理论为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所掌握;要发挥农村远程教育网络的作用,把理论教育纳入农村党员群众教育之中;要面向社会开办“理论超市”,让基层群众进“超市”学习,扩大学习的受益面;要办好电视台、电台的理论频道和理论栏目,发挥各自优势,把理论宣讲教育普及到千家万户。各单位宣传栏、村公开栏都要把理论宣讲作为重要内容,使理论进入人们的生活,普及到每个角落,让广大干部群众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学习科学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建立理论宣讲长效机制奠定坚实的基础,使理论宣讲工作推向深入。

要创新宣讲载体建设。理论宣讲作为执政的共产党武装全党、教育群众的重要任务,必须以品牌为载体。精心打造知名品牌是增强理论宣讲吸引力、凝聚力的重要环节,也是科学发展观按客观规律办事的内在要求。近年来,各地在这方面创造了不少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做法,深受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欢迎。

要创新工作思路。坚持用时代发展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创新精神提高和完善自己,不断推进报告会管理工作的形式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推进报告会的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要有效整合社会资源。通过资源整合为理论宣讲报告会取得圆满成功提供可靠智力支持和质量保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