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税源专业化管理问题的探讨与研究

税源专业化管理问题的探讨与研究

时间:2022-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税收征管是税收工作永恒的主题,税源管理是税收征管的重要内容。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是落实“信息管税”的重要举措,是防范执法风险和优化服务的有力保障,有利于加强税源控管,提高税收管理质效。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定义或概念主要与五个方面有关:财政预算体制、经济结构与行业特点、税制结构、税收组织机构及人员配置、征管模式。

税源专业化管理问题的探讨与研究

张继华 王金田

税收征管是税收工作永恒的主题,税源管理是税收征管的重要内容。税收征管的理念、方式等都应与时俱进,以适应纳税人需求、科技进步和时代发展的需要。

——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肖捷

税源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完善税源专业化管理不是一项独立的工作,是与其他税收工作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没有理论支撑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税收征管改革的需要,税源专业化管理必须有一整套严格的规章制度作保障,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税源专业化管理是社会分工在税源管理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税源管理的必然趋势;西方许多国家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是建立在本国税制基础之上的,其方式方法对我国税收管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我国的税制结构与经济特点,决定了税源专业化管理必须走中国特色的道路,其发展进程必须与本国经济与税制相结合;针对我国经济现状及税制体系,完善税源专业化管理没有现成的经验,需要在工作中不断探索,这就要求我们做好调研,认真分析和总结,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修正,适时调整,最终使专业化管理方式适合当前税收征管工作的需要,促进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的不断提高。

本文拟就税收征管中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机构设置、征管模式设计等基本思路进行初步探讨。

一、税收专业化管理及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涵义

明晰税收专业化管理与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关系,是深化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基本前提;厘清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概念及其内含是深化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就其包含的内容进行归纳分析,研究管理方式,确定在现行税制结构与征管条件下,可采用什么样的手段及方法,提高征管效率,降低征管成本,解决征纳矛盾。

就目前看,税源专业化管理中存在概念不清、内容模糊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许多地方存在着税收专业化管理与税源专业化管理互用,甚至认为税收专业化管理就是税源专业化管理,将这两个概念混淆使用;二是对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概念不明晰,对其包含的内容,分析不透,没有明确界定,存在所有税收工作都往里装的现象;三是税源专业化管理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各地所进行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是基于各自对其概念或含义理解基础之上进行的,不利于统一执行。这就有必要对其概念及内容进行界定。

(一)税收专业化管理

税收专业化管理是税收与专业化管理的有机结合,指将专业化管理理论运用到税收管理工作中,以专业化管理为导向,以分工协作高效运行为手段,合理利用税收管理资源,以保证税收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包含:税收管理方向的专业化;税务人员岗位分工的专业化。

(二)税源专业化管理

税源专业化管理只是税收专业化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全国各地税源专业化管理情况看,不同地区给出的概念各不相同,大体有以下几种:

(1)是根据纳税人的实际情况和管理的不同特点,通过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税源管理专业人才队伍,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探索实施以分行业管理和分规模管理为重点的分类管理,达到加大管理力度和拓展管理深度的目的。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是落实“信息管税”的重要举措,是防范执法风险和优化服务的有力保障,有利于加强税源控管,提高税收管理质效。

(2)指对纳税单位的税目的专业化管理。通过对税管员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学习,了解各行业和企业的经营活动特点,掌握相关的企业活动业务知识,从而有针对性地实现征税管理,其实是行业对应管理。

(3)是税收管理主体的专业分工与税收管理客体的专业分类相统一的一种税源管理模式。

(4)指根据纳税人的实际情况和征管规律,以税收风险管理为导向,以信息化为支撑,按照纳税人规模、行业、税种、风险等进行税源分类,优化征管资源配置,建立专业化人才队伍,对不同的税源运用相应的专业化管理方法以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

以上四种对税源专业化管理概念的定义,可以说是各自从一个侧面或重点方向上所作的概括,总的来说概括不全面,主要表现在:一是有的概念只提到主观能动及管理对象,没有提到征管依据及税制结构对管理的影响;二是有的概念只侧重了分工与专业化,没有体现现行组织机构设置情况的特点;三是有的概念只强调了主体与客体的重要,没有提到税制结构是确立管理的前提;四是有的概念概括比较全,但忽视了中国现行财政预算制度。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定义或概念主要与五个方面有关:财政预算体制、经济结构与行业特点、税制结构、税收组织机构及人员配置、征管模式。

所以,笔者认为,税源专业化管理可以这样定义:在现行财政预算体制下,根据我国经济结构、税制特点、征管规律,按照纳税人规模、行业、税种、风险等进行税源分类,优化征管资源配置,科学管理税源,以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的管理模式。管理中以税收风险管理为导向,以信息化为支撑,实施专业化管理。

二、影响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因素及问题剖析

(一)税收人员各岗位配置结构不合理,存在征管资源运转效率不高现象

一是基层税收管理人员不足,以我省最大的某市级局在职人员为例,共有人员1308人,其基层税收管理员416人,占全体人员的31.8%,管理纳税人57627户,人均管户139户。日常工作中,案头数据分析比对、评估检查、税收任务测算落实以及日常税收事务,已让税收管理员疲于应付。对数量众多、类型多样的纳税户,管理员要扎实走访调查、深入了解税源实际,靠现有的管理员难以实现专业化、精细化管理目标。二是税收管理员管理水平、管理技能同工作需要相较有一定差距。许多地方国税部门现有税收征管人员的管理水平明显不足,精通法律、财会、计算机、英语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数量较少,从提高征管质量看,无论是人员数量和素质都与实际需要存在较大差距,而他们面对的却是高学历、高职称、高素质的管理人员比较多的企业或公司,对大企业的税收管理力不从心。三是多重及多头管理形式,浪费了有限税收征管资源,甚至出现的是内部扯皮的资源消耗。

(二)征管机构设置不合理,职能定位不清晰,影响税收征管规范实施

以某省国家税务局省、市(地)、县(区及县级市)机构设置(见下图)及职能划分(见附件)为例,就其机构设置及职能进行对比。

XX省国家税务局三级机构设置一览表

img50

从机构设置及职能划分中可以直观地发现这样几个特点:一是机构设置不对称。以各税种管理为例,总局、省局和市局分别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均有货物和劳务税、企业所得税、出口退税的对口管理部门,而县区级集中归口到政策法规部门管理,业务管辖权和业务量严重不对称。二是纵向归口管理权责不清、职能不明晰。表现为从省局到市(地)再到县(区)局,都在直接管理纳税人,都在进行税收征管工作,大量存在着“一竿子插到底”现象,这与现行预算分配制度有直接的矛盾和冲突,有和纳税人所在地抢税源的嫌疑。三是部分内设机构职责交叉。目前基层内设机构是按照层级管理的理论设置的,要求对口设置,便于协调,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部分职责交叉。如基层税务机关收入规划核算部门和政策法规部门在税收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上职责交叉,而纳税服务职责每个部门都有,职责交叉造成管理区域的部分重复和部分空白。四是机构设置名称不规范。从机构设置中的名称,可以直观地发现,有些市(地)内设机构以处称呼,和省局一致,有些县(区及县级市)内设机构以“科”称,和市(地)机构一致,这种名称给人一种误解,不利于规范管理,也不利于信息的共享。五是属地管理与专业化管理之间矛盾突出,根据2009年机构改革中总局、省局大企业和国际税收管理机构的职责分工以及今后大企业定点管理模式的要求,对大企业管理实行“上收管理权、下放征收权”的原则。而从目前管理现状看,作为管辖大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省、市局直属分局、市局大企业和国际税收管理依然实行的是集管理权和征收权于一体的分类管理模式,并没有向属地管理机构下放征收权,职能转变并未完全到位。六是“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这种方式其实是“倒金字塔”的最佳描述,表现为:上边层层领导或机构,所有工作最终需要税收管理员去落实,而税源管理恰恰需要下边千条线,上边一根针,来统一、规范和实施。七是重点税源与大企业管理,经过近年来的探索与实践,有比较成熟的经验与方法,但存在权限不明晰,责任划分难,预算级次与利益分配存在矛盾的现象,以XX省XX市XX区为例,XX区局辖区内仅国税征收单位有6家之多,分别为省局直属税务分局、XX市局直属分局、XX市局大国处、XX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税局、XX经济技术开发区国税局和XX区国税局。2011年上述6个单位在XX区域内实现国税税收128亿元,而作为具有属地管理权、机构人员规模最大的XX区国税局,税收收入为3亿多元,仅占辖区国税税收总额的2.5%左右,收入任务对地方财政贡献较小,地方政府也对国税部门目前这种多头征收模式持不同观点,多次建议整合国税征收机构,以便协调工作,例子虽然典型,但以目前征管模式来看,存在同样情况的肯定不是独例。八是从纳税人角度考虑,这种管理模式及机构设置不便于纳税人就近办理涉税事项,机构的繁复导致各自为政,额外增加了纳税人的办税成本。

总起来看,现行机构设置无论从效率还是成本,不论从税务系统内部还是从纳税人角度,都不利于税收征管工作的协调和征管质量的提高。

(三)税制结构与经济特点决定了我国的税收征管模式,在税源专业化管理中不能照抄西方经验

税制结构是进行专业化管理的基础,一切税源专业化管理都要以此为依托;经济结构是对象是客体,所有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最终结果都要加之于其上;税收征管机关是专业化管理的实施者和组织者,承担着落实政策和实施的职责,其组织机构的组织形式或机构设置影响其实施效率;征管模式是管理的手段或方式,影响实施速度和质量。

许多发达国家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是建立在本国税制基础之上的,其方式方法对我国税收征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我国的税制结构与经济特点,决定了税源专业化管理必须走中国特色的道路,其发展进程必须与本国经济与税制相结合。就现行世界各国税制发展来说,形成了两种以直接税为主的税制结构:一是以美国、英国、日本为代表的所得税为主体税种的国家;如美国基于这一税制,在全国总部和大区总部层面上建立纳税申报处理中心、纳税服务中心、数据处理中心、欠税处理中心、犯罪调查局等,促进上述核心业务处理上的专业化、集中化。二是以法国、德国为代表,形成了以所得税为主体税种、营业税和增值税占很大比重的税制结构,这种税制结构自然决定了其征管所采用的方法。如德国基于其较高的纳税遵从,实现税源的分类管理和重点管理,对于特殊行业,如银行、保险业等进行分行业统一管理,对于一般行业则抓重点进行管理,实现抓大放小,提高管理效益;依法治税是德国税收征管的核心,通过稽查对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情况进行抽查或普查,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并对违反税收法规的纳税人依法实行制裁,主要处理偷税漏税案件,也是对税务机关征管工作的检查和考核。

我国税收制度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特别是改革开放的近年来,经过了一些重大税制改革,形成了商品课税和所得税为主体的双主体税制结构,从我国目前税收比重看,商品税的主体地位更突出一些,所得税主体地位相对较弱。进行税源专业化管理,必须与中国税制结构这一特点相联系,这样所采用的征管方式方法更适合我国现实。

(四)研究中堆积了一些西方理论,结合中国税制结构或征管中存在的问题不够,有的建议不切实际

前文已有部分论述,我国征管模式必须结合我国经济结构、财政预算分配体制、税制结构,在此基础是建立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才能适应我国征管需要。如果离开这些基础,只是空洞的理论或照搬照套,这样构建的征管模式只是空中楼阁,有时不是效率和征管质量的提高,反而是效率的降低与征管资源的浪费,纳税人税收成本的增加,出现的是税务管理职能在部门间交叉重叠,纳税人要就类似的问题与税收征管机构的多个部门打交道,产生纳税人在奉行行为上复杂化,从而增加纳税遵从成本。

从目前税源专业化管理研究看,大量堆积了西方经济学理论如社会产业分工理论、资源稀缺理论、帕累托标准理论等;管理学理论如激励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ERG理论、双因素理论、公平理论、期望理论、流程再造理论、系统论博弈论、信息论、无缝隙组织理论等;税收管理理论如纳税遵从理论、税收风险管理理论等。这里并不是说这些理论有什么缺陷不能引用或借鉴,笔者认为,在借鉴这些理论时,一定要建立在我国国家性质、社会制度、经济特点之上,这样的理论对我国税源专业化管理更有指导意义。

(五)信息管税中信息的可信度与真实性影响信息利用效果

目前涉税信息的采集、分类、检索、传输相对滞后,税务部门内部信息共享程度较低,涉税信息失真与杂乱现象严重。各级税务部门在实施以征管信息系统、多元化电子申报纳税系统、行政管理办公自动化等项目为主要内容的信息化建设中,产生了大量数据,但由于各应用系统的数据彼此独立,导致目前的数据分析管理比较零乱,信息共享程度低,大量数据沉积在操作层,不能将其转换为决策管理层所需的信息,浪费了现存数据背后隐藏的信息和规律。

(六)销售形式的多样性,增加了税源监控难度

电子商务及其他无实体销售方式对现有征管手段带来了冲击和挑战。以电子商务为例,服务器域名和网店网址以数字化、抽象化和虚拟化形式存在,经营地址看不见、摸不着。任何人只要注册一个网址,就可以开店经营,甚至一人可以注册多个网址、开多家网店。这些都不需要有任何完整的登记信息资料,而且注册信息可以随意被经营者修改、变更或删除,税收征收对象难以固定化和常态化。使用传统征管手段并不能对网络交易信息实施有效监控和跟踪。无纸化操作和匿名处理交易,使税务稽查失去最直接的纸质凭证基础而无法追踪。加之随着计算机加密技术的发展应用,网络交易者可以轻松使用加密技术隐匿有关交易记录和金额信息,使税务稽查工作更是难上加难。

以上六个方面只是目前税源专业化管理中遇到的一些基本问题,本文只是作了概括性分析,本文针对这些方面,提出一些思考。

三、建议与思考

(一)税源专业化管理理论体系构建及运行机制的建立

针对我国经济特点、现行税制体系及纳税人实际,必须进行探索、总结,建立指导我国税收专业化管理理论体系及符合我国实际的税源专业化管理的运行机制。从我国税收征管工作看,主要特点是我国单一的税源管理模式不能满足企业组织形式的复杂性和纳税主体经营活动的多样性的需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创新社会管理,对税收征管提出了更高要求,主要可运用专业化分工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风险管理理论、信息管理理论等,对我国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这些理论的运用必须与具体情况相结合,形成对全国税收发展有指导性的理论依据和支撑。在机制上,要建立健全各级税务机关之间、税务机关内部各部门之间、税务机关与外部门之间的纵横结合、内外协作的税源专业化管理运行机制。完善纵向互动机制,在合理调整划分各级税务机关税源管理职责的基础上,强化纵向配合。完善横向联动机制,加强数据分析、税种管理、综合征管、税务稽查等部门以及国税局、地税局之间的合作。建立外部协作机制,加强与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的沟通,推进信息共享和综合治税。

(二)我国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的探讨

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要因地制宜,根据地域经济发展、人力资源结构、税源特征等优化选择。笔者认为,对传统经营模式,税源专业化管理要坚持明确职能、分清责任、规范管理、质量提升等基本要求,将税源进行科学分类,原则上将税源分为重点税源、特殊行业税源(银行、保险、电信)、一般税源(包括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三类,对税源实行以行业及规模分类分级管理为主、属地管理为辅的管理模式:重点税源集中管理、特殊行业专门管理、一般税源专业化加属地划片分户管理的纳税评估团队的“3+1”专业化管理方式。主要内容如下:一是对重点税源实行统一集中管理。针对重点税源企业数量少、税收比重大、经营复杂、财务管理水平较高的特点,确定由一个税源管理机构专门负责重点税源企业的日常管理、纳税评估和纳税服务等。二是对辖区特殊行业进行专门管理,对典型行业和金融保险、邮政电信等所得税监管企业,确定专门的税源管理部门进行专业化管理;三是对一般税源实行“专业化管理+分片管户”的管理方式。即:针对当地具有代表性、数量较多、经营规范的行业采用行业分类管理,对户数少、经营杂的其他税源实行属地分片管理。

对新兴交易方式要积极探索征管模式,一是研发网络交易税收管理信息系统;二是加强与相关管理部门的数据联网和信息共享;三是网络交易行为纳税期限按次、按金额计征、即时扣缴。

(三)完善机构设置,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

我国现行征管模式,近年来从行业、纳税人种类等方面的分类管理上做了尝试,但受制于机构及职权这一死结,管理突破难度较大,虽然经过了几次改革,但实际情况是每次改革或出台一项政策,就相应的在省、市(地)局设立新机构,增加部分人员,而这些人员中的大多数是在不增加全省税务人员总数情况下从基层选拔而来的,名义是选拔人才,充实上层管理力量,实际结果是削弱了基层管理能力,更不利于税源管理需要。

税源专业化管理是税收征管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也是调整机构设置的最佳契机,我们可借助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实施,对原有机构进行比较大的调整。从税务系统看,“官本位”在近年改革中,不但没有被削弱,而且得到了无形的强化,为什么许多人都愿意到省、市一级,而不愿意在基层,除了职位外,大多数人更多的是考虑收入的问题,以西部XX省为例,同样的工作,同样资历,省局与市(地)或县(区)局年收入相差2万元左右,而且这种状况存在已好多年,假如这种分配制度是颠倒的,那情形又会怎样?正常情况下,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如机构设置不调整,许多地方提到的所谓“扁平化”管理,就没有其实质性内容,只是一句空话,我国应将倒“金字塔”式的层级管理关系,逐步转换成以税制特点为基础,以税源产生过程为着力点,以行业及规模分类分级管理为主、属地管理为辅的宽基层征管机构,弱化市局机构设置,对应基层转换省局机构,省局主要工作以分析、监控和制定适合本省需要的政策为主,并将分析、监控结果及时反馈到基层,由基层税收管理人员执行,达到各负其责的目的,针对不同区域,可适当采用不同方式完成征管工作。我国地域辽阔而且差异较大,以西部XX省为例,东西相距近两千公里,如果对大型企业的税源监控管理、纳税评估和日常检查工作都由省局完成,根本不可能对纳税人及时提供相关帮助,完成纳税征管工作,在这里,明确职能、分清责任显得更为迫切。

(四)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征管效能

优化人力资源,在现有人员条件下,大力简并机构设置,充实基层征管力量,建立和培养税源专业化管理人才队伍。一是要根据税收管理员的工作能力、业务素质、操作技能,按照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原则,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进一步充实和优化一线人力资源配置,对税源管理人才进行专业分类,将纳税评估、反避税、数据分析以及行业管理等人才合理配置到相应的管理岗位,充分发挥其专业特长。在加强组建专业管理团队的同时,应进一步优化税源管理、办税服务、稽查人员等征管一线的人力资源配置,以适应税源专业化管理的需要。二是将其现行管理中的直属机构全部划归属地,由属地将这部分人员归并入当地税源管理人员之列,充实基层征管力量。三是要更加注重税收专业知识及行业管理技能培训,尽快提高干部的专业管理水平,逐步建立起一支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强,力量精干、类别齐全的税源专业化管理队伍。可通过外包后勤服务、实施委托代征、国地税共用办税服务厅等方式,节省现有人力资源;同时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现有人力资源利用率,深化人力资源开发,保证从事税源管理、税务稽查和办税服务的人员分别占到人员总数的40%、30%、10%以上,逐步建立起一支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强的税源专业化管理人才队伍。

(五)理顺机构职能,明确机构职责

税源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属地管理,税源专业化管理是税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也必须遵循属地管理的原则。这与我国现行财政预算体制及分税制是相一致的,完善税源专业化管理不能搞“一刀切”,而应结合本地情况,因地制宜,在“专业化”管理上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在税源管理中,要正确处理好专业化管理与属地管理的关系,进一步落实总局、省局相关职能规范和管理要求,以前例来说,可将省局直属分局、大企业与国际税收管理处、高新开发区国税局、经济技术开发区现管辖纳税户的征收权下放至各县区局实行属地征收,而保留对上述纳税户的税收分析、税源信息监控、纳税评估等税收风险管理权,以便于集中市局管理资源对辖区内大企业和国际税收业务实施分类型专业化、精细化管理,提升征管效能和纳税服务水平。

(六)健全机制,完善制度

税源专业化管理必须有一整套严格的规章制度作保障,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要加强统筹协调,要通过建立一套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税源专业化管理岗责体系,建立健全各级税务机关之间、税务机关内部各部门之间、税务机关与外部门之间的纵横结合、内外协作的税源专业化管理运行机制,形成纵向统一、横向关联、分工合理、运作有序的税收征管工作新格局。

总起来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国际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多元化的经济结构逐渐增进,税收管理的对象数量急剧增加,税源差异性在进一步扩大,这些都对税源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税源管理进入了寻求突破的新阶段,要不断总结、探索适应我国税源专业化管理的管理模式,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征管质量,为国家发展提供更多的财力保证。

参考文献

1.国家税务总局:《“十二五”时期税收发展规划纲要》。

2.《税收研究资料》2012年第7期。

3.杨春梅:《比较税制》,中国税务出版社。

4.甘肃《国税调研》第32期。

5.百度文库。

附件:XX省国家税务局三级机构主要职能

XX省国家税务局主要职能

(一)贯彻执行国家的税收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XX实际,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

(二)负责全省各项国家税收收入计划的编制、分配和考核工作。

(三)组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和国家税务总局各项税收征管规章制度,积极推进税收征收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国家税收执法职能。

(四)负责全省国税系统征收的各项税种的征收管理和稽查工作,负责地方政府委托征收的各项地方税、基金和专项收入的征收管理工作;负责增值税专用发票、普通发票和其他税收票证的管理工作;组织实施注册税务师的管理,规范税务代理行为。

(五)负责全省进出口税收和涉外税收的管理工作。

(六)监督检查各纳税单位贯彻执行国家税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情况,严肃查处偷骗税。

(七)负责全省国税系统行政处罚听证、行政复议和诉讼工作,加强税收法制建设。

(八)围绕XX省经济发展战略,发挥税收对经济的调控和监督职能,努力为发展市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服务。

(九)监督检查全省各级国税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执行国家税收法律、方针政策情况。

(十)管理全省国税系统的人事、劳动工资、机构编制;管理省辖市级国家税务局的正副局长及相应级别的干部,负责各级国税机关的领导班子建设、公务员制度实施。

(十一)负责税务队伍的教育培训、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和基层建设;管理XX省税务干部学校。

(十二)负责全省国税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纪检、监察和党群工作。

(十三)负责全省国税系统税收会计、统计工作,负责经费财务、基本建设和资产管理工作,负责审计和政府采购工作。

(十四)负责全省国税系统税收信息化、现代化的规划和实施,建设和管理信息系统。

(十五)研究税收理论和税收政策,分析税收信息,掌握税收动态,组织税法宣传,开展税收咨询。

(十六)承办国家税务总局和省委、省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XX市国家税务局主要职能

(一)贯彻执行国家的税收法律、法规、规章。

(二)负责本地区各项国家税收收入计划的编制、分配和考核工作。

(三)组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和国家税务总局、省局各项税收征管规章制度,积极推进税收征收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国家税收执法职能。

(四)负责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包括2001年12月31日前设立的中央企业和2002年1月1日后办理工商登记的企业)、车辆购置税等税种的征收管理工作。

(五)负责本地区进出口税收和涉外税收的管理工作。

(六)监督检查各纳税单位贯彻执行国家税收法律法规、依法纳税情况,严肃查处偷骗税等涉税违法行为。

(七)负责本地区国税系统行政处罚听证、行政复议和诉讼工作,加强税收法制建设。

(八)监督检查本地区各级国税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执行国家税收法律法规、依法行政情况。

(九)研究税收理论和税收政策,分析税收信息,掌握税收动态,组织税法宣传,开展税收咨询,围绕本地区经济工作,发挥税收调控和监督职能,为发展市场经济和社会事业服务。

XX县(区)国家税务局主要职能

一、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和省市有关规定,结合本地区实际,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

二、组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和国家税务总局、省市局各项税收征管规章制度,积极推进税收征收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国家税收执法职能。

三、负责本地区国税系统征收的各项税种的征收管理和稽查工作;负责增值税专用发票、普通发票和其他税收票证的管理工作。

四、监督检查各纳税单位贯彻执行国家税收法律法规、依法纳税情况,严肃查处偷骗税。

五、负责本地区国税系统行政处罚听证、行政复议和诉讼工作,加强税收法制建设。

六、监督检查本地区各级国税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执行国家税收法律法规、依法行政情况。

七、负责本地区国税队伍的教育培训、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和基层建设。

八、负责本地区国税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纪检、监察和党群工作。

九、负责本地区国税系统税收会计、统计工作,负责经费财务、基本建设、资产管理。

十、研究税收理论和政策,分析税收信息,掌握税收动态,组织税法宣传,开展税收咨询,围绕本地区经济工作,发挥税收调控和监督职能,为发展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服务。

十一、承办上级国家税务局和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作者单位:甘肃省税务干部学校

写作时间:2012.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