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形势下产业升级刻不容缓

新形势下产业升级刻不容缓

时间:2022-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比如2008年我国颁布的《新劳动合同法》和各省市颁布的最低工资标准,为劳动成本的上升提供了制度支撑。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2011年上半年全国有18个地区调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达到22%。目前,还不断有地方政府在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下,我国能源使用效率偏低。

长期以来,凭借低要素成本的比较优势,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已从1978年的3 645.2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473 104.1亿元,增加了约129倍。近些年来,由于劳动力、土地和资源等传统要素成本逐渐上升,我国的传统产业正在丧失竞争力;传统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下,我国制造业比重偏高、服务业发展滞后,导致环境资源约束加大;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充分,未能形成对制造业的有效支撑;在国际分工中,我们尚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因此,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为保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产业升级刻不容缓。

3.1.1 传统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下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充分利用了劳动力和资源等要素的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全球化竞争,逐渐成为“世界工厂”。但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主要处于产品加工制造和装配等低端环节。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劳动力、资源等要素价格不断上升,我国面临着要素价格上升和成本优势难以为继的问题,支撑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渐丧失,传统产业的竞争力不断下降。

(一)劳动力价格不断上升

近年来,我国职工工资不断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41 799元,比2001年增长了近4倍,2001~2011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5.8%。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的经济专家认为,当劳动力成本增长幅度高于经济增长幅度时,在一定时期内会对一国竞争力产生较大影响。如果劳动力成本增长幅度大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幅度,就可以认为劳动力成本增长过快。如图3.1所示,近10年来,我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工资增长率明显一直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

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原因有:一是存在劳动力供需矛盾。从需求方面看,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有赖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其必然伴随着对劳动力的旺盛需求,工资上涨成为必然;从供给方面看,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适龄劳动人口增长趋缓。据联合国人口预测报告显示,从2015年开始,中国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量在达到峰值后将逐年减少,现在已经出现了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率的快速下降。此外,随着“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数量逐渐减少。据研究,由于农业劳动力以中老年为主,40岁以上的占近50%;16~30岁之间的不到20%。[1]近些年频现的“民工荒”现象也反映了劳动力供给短缺的现状。二是各级政府对用工的保护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比如2008年我国颁布的《新劳动合同法》和各省市颁布的最低工资标准,为劳动成本的上升提供了制度支撑。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2011年上半年全国有18个地区调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达到22%。其中,全国排名前三位的省(市)为浙江、广东、上海,分别为每月1 310元、1 300元、1 280元;排名后三位的省(区)为江西、甘肃、广西,分别为每月720元、760元、820元。目前,还不断有地方政府在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三是社会保险费用占我国劳动力成本的20%左右。随着我国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障体制的完善,企业劳动力成本中所含的社会保险费用也相应增加,推动了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如图3.2所示,社保基金支出一直保持持续增长,从1989年的120.9亿元到2011年的18 054.6亿元。

图3.1 2001~2011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年工资增长率及GDP增长率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图3.2 1989~2011年社保基金支出逐年增长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在依赖劳动力低成本优势参与国际分工的阶段,我国尤其是制造业缺乏投资新设备和进行技术研发的动力和压力,经济活动附加值偏低。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外商直接投资逐渐向东南亚及印度、巴西、墨西哥等劳动力成本低的国家转移,我国处于价值链低端的产业逐渐丧失竞争力。

(二)能源和原材料国际市场价格不断上涨

我国处于重化工业时期,对能源和资源性产品需求持续增长。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下,我国能源使用效率偏低。2006年,我国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约3倍,即使用购买力平价美元衡量,单位能耗创造的GDP我国仅为世界水平的62%[2]。由于对能源和原材料的依赖,其不断上涨的国际市场价格也给我国带来了总体成本上涨的压力。

以石油为例,国际原油期货价格从1983年的30.66美元/桶上升到2012年的94.15美元/桶(如图3.3所示)。

图3.3 国际原油期货价格走势

资料来源:美国能源部。

原材料价格也在不断上升。根据海关总署等资料显示,我国进口铁矿石综合指数从2003年的32.8美元/吨上升到2012年的141.3美元/吨。

由于我国人均资源贫乏,除了煤炭等少数矿种外,多数大宗矿物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度高。而国际市场供给往往由少数几家大公司垄断,我国企业在其价格谈判中又缺乏话语权,过高的能源、原材料价格成为我国工业化发展的沉重负担。以铁矿石为例,据世界钢铁协会数据显示,虽然2012年我国粗钢产量超过7亿吨,约占世界粗钢总量的47%,位居世界第一,但自采的铁矿石成品矿产量一直偏低。近些年来,我国钢铁企业在与国际三大矿商(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力拓和巴西淡水河谷)的博弈中一直处于下风,卖方的寡头垄断地位使得铁矿石的供给方掌握了操纵价格的权力,而我们作为买方,在铁矿石的定价机制中仅有微弱的话语权,不得不被高涨的铁矿石价格吞噬利润。究其原因,主要是钢铁行业集中度低,使我国在大宗商品领域的议价能力低。据统计,截至2012年底,我国共有钢铁企业11 031家,2012年国内钢产量排名前十位的钢厂占全国总量的比例为45.9%[3],大部分的钢产量分散在国内1万多家大小钢铁企业。

图3.4 铁矿石价格趋势

资料来源:My steels(我的钢铁网)。

(三)土地成本不断增加

我国各大省市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常以较低的土地价格作为优惠条件,由此吸引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但同时低成本工业用地的过度扩张也导致了土地供应紧张、大量低水平产业重复建设和土地资源低效利用的问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土地供给日益紧张,而随着经济水平提升对土地的引致需求的不断上涨,土地供需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土地价格也居高不下。如图3.5所示,2013年第二季度全国105个主要城市综合地价为3 226元/平方米,同比增长5.1%。商业、工业、住宅地价分别为6 044元/平方米、4 799元/平方米、684元/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5.5%、6.1%、3.7%。综合、商业和居住用地地价继续走高,即使工业用地价格上升较缓慢,仍使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较高的机会成本。

图3.5 2010~2013年土地价格走势

资料来源:国土资源部。

(四)物流成本持续上升

2012年,我国的物流成本为9.4万亿元,占GDP的比重高达18%,并且绝对数额仍在不断增加。物流成本增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路桥收费过高,乱收费、乱罚款现象依然严重;物流行业低水平无序竞争,专业化水平低;物流配套体系不完善和信息欠畅通,增加了转运成本及空转成本等。如图3.6所示, 2004~2010年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平均比重约为18%,而美国约占9%。我国的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足足高出美国1倍,由此导致的成本增加也影响了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指出:2008年以后,中国劳动与资源密集型产业的贸易竞争力指数的上升势头开始受阻,2010年则出现下降,越来越多的外国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当前,我国部分传统行业竞争优势下降,开始从传统的优势行业转为劣势行业。其中,农产品、“两高一资”产品正在成为竞争优势行业,相关产品出口大幅度下降,从有明显比较优势行业变为弱势行业。[4]

图3.6 2004~2012年物流成本走势及国际比较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发改委、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信息中心数据整理。

从表3.1中可以看到,1984年,代表资源密集型产品的“矿物燃料、润滑剂和相关材料”占我国商品出口结构的23.02%,排名第一,但在随后该比例出现了大幅下滑,至2000年时占比仅为3.14%。属于资源密集型的初级产品(0~4类)均具有类似特征。与此同时,包含了纺织服装等典型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杂项制品”则在这段时间内显著上升,取代“矿物燃料、润滑剂和相关材料”,成为我国出口商品中占比最大的类别。但从2000年开始,具有劳动密集型特征的杂项制品的出口份额开始下降,具有资本密集型特征的“机械和运输设备”开始上升,截至目前,已成为我国最主要的出口产品类型,2012年该类产品在我国出口总额的占比已近一半。劳动与资源密集型产业作为我国的传统比较优势产业,其竞争力开始下降,逐步成为比较劣势产业,这类行业生产的产品难以维持国际市场份额,出口严重受阻,行业内的资源难以转移,已有的产能逐步过剩。

表3.1 1984~2012年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变动情况 单位:%

注:代码“0”表示食品和活动物;“1”表示饮料和烟草;“2”表示粗材料,不能食用,但燃料除外;“3”表示矿物燃料、润滑剂和相关材料;“4”表示动物和植物油油脂和蜡;“5”表示化学品及有关产品;“6”表示主要以材料分类的制成品;“7”表示机械和运输设备;“8”表示杂项制品;“9”表示其他分类商品。

资料来源:根据UNComtrade数据库公布的数据整理。

3.1.2 服务业比重偏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自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较大变化:第一产业从1978年的28.2%下降到2011年的10.04%;第二产业没有明显涨跌,呈较稳定状态;第三产业则稳步上升,从1978年的23.9%上升到2011年的43.37%。如图3.7所示,目前第一产业占比呈逐渐下降趋势,第三产业占比的增速则明显高于第一、第二产业。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服务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从三次产业吸纳就业人数看,1978年我国三次产业从业人员占就业人员的比重分别为70.5%、17.3%、12.2%,经过30多年的发展, 2011年分别为34.8%、29.5%、35.7%。如图3.8 所示,第一产业吸纳就业人数在逐渐下降,第二、第三产业吸纳就业人数在不断上升,这说明服务业正逐渐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

图3.7 1978~2011年三次产业占GDP比重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图3.8 1978~2011年三次产业从业人员占就业人员比重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但是,与美国、欧盟相比,我国服务业的就业人员比重仍然偏低。表3.2显示,从欧盟和美国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演变来看,工业和农业比重逐渐下降,服务业比重上升。2001年,欧盟15国服务业的就业平均比重为70%,制造业平均比重为26%,而美国的服务业就业比重已经达到79%。可见,我国服务业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吸纳就业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表3.2 三次产业就业比重 单位:%

注:比利时、葡萄牙和瑞典最后一栏是1999年的数据。

资料来源:Antonello D’Agostino(2006)。

从服务业内部结构来看,我国生产性服务业[5]的比重也偏低,它对制造业的支撑作用还未能有效发挥出来。如图3.9显示,自2004年以来,批发和零售业在服务业中所占比重最高,而金融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生产性服务业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占比仍然偏低。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达49%(见图3.10),与发达国家服务业中生产性服务业占比70%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现阶段我国服务业发展滞后,尤其是分销、物流、融资和其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已成为影响我国投资企业竞争力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我国的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还存在很大的发展机会和提升空间。

图3.9 2004~2011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构成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整理。

图3.10 2004~2010年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占比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整理。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服务业的发展还不能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具体来说,一是部分与居民生活关系较大的生活性服务业,包括文化产业、医疗保健产业、健康产业、养老产业、教育产业等,相比当前的收入水平和群众的要求较为落后,同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二是为先进制造业配套的金融、现代物流、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还不能很好地支撑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还存在着较大差距;三是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还没有适应数字网络经济时代的要求,没有很好地与信息网络相融合。

3.1.3 我国一些产业在国际分工中陷入低端锁定状态

(1)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新国际分工体系的中低端位置[6],专业化层次较低,主要扮演“加工车间”的角色,竞争力集中在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获取极为有限的分工利益。依托传统比较优势,我国企业大体上处于“微笑曲线”中加工、组装的低端环节,受价值链两端高附加值环节的挤压与俘获,只能获取低的附加值。而发达国家的先进企业在其高度发达的生产服务业支持下,已具备极其强大的研发能力和品牌营销能力,居于“微笑曲线”上扬的两端,能获取高的利润率。发达国家牢牢掌握着全球价值链的高端环节,起着主导作用。

为了进一步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发达国家通过产业转移推动本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在国际分工中居于更加有利的位置。而我国在抓住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机遇、完成资本积累、推动本国产业转型的同时,也容易陷入固化本国产业状态的“陷阱”,长期停留在低层次的加工水平上。如图3.11所示,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对外贸易在大规模扩张,我国进出口主要依赖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从加工方面看,我国40%左右的进口都是为了加工再出口,也就是从事价值链中较为低端的生产加工环节。在20世纪90年代,这一比例一度高达50%左右。从出口方面看,我国50%左右的出口都是加工贸易出口,而且形势一直比较稳定(如图3.12所示)。直到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加工贸易出口有所下降,从2008年的6 753亿美元跌至2009年的5 870亿美元,2008年其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也自1996年以来首次跌至50%以下,之后加工贸易出口虽有起伏,但总体开始回升,2010年加工贸易出口总额增至7 405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47%。

此外,通过对出口的产品结构分析(如表3.3所示),我国具有明显比较竞争优势的仍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已经初步具备了竞争优势;对于高科技产品领域,如高新技术产品、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零件、汽车零件等,依然处于较低地位。

可见,从1995年至2010年我国有近41%的进口和近53%的出口均与加工贸易密切相关,加工贸易已经成为我国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主要途径之一,而且我国工业对国际生产体系还存在较大的依赖性,并且主要占据着价值链中游的生产加工环节。

图3.11 1995~2010年中国进口贸易构成

资料来源:根据中经网数据计算整理。

图3.12 1995~2010年中国出口贸易构成

资料来源:根据中经网数据计算整理。

表3.3 2011年部分产品国际竞争力比较

① 贸易竞争力系数=(出口-进口)/(出口+进口);矫正后的贸易竞争力系数=贸易竞争力系数-总的贸易顺差/进出口总额。(注:表中选取了2011年我国出口排名前15位的产品,根据其对应的进口额数据的有无,最后可对其中8种产品进行国际竞争力比较。)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年鉴整理计算。

(2)我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在不断加深,但在国际分工中所处地位仍相对较低,可从衡量一国经济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程度的指标即垂直专业化值看出。 1995~2005年间,我国制造业的垂直专业化水平值从1995年的0.151上升到2005年的0.261,垂直专业化水平虽然较低,但增长迅速,高于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高技术制造业垂直专业化水平值从1995年的0.177上升到2005年的0.411,增长了132%。[7]

(3)从治理关系看,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俘获型和层级型的治理关系。通过对出口产品流向的分析,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比较明显优势行业的产品,大部分出口至发达国家,这说明发达国家购买商在国际产品终端上拥有对销售渠道的控制权,而且在产品质量、品牌以及技术研发等方面也具有累积性的绝对优势。表3.4为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为明显的比较优势的行业。通过比较分析出口构成,它们中绝大部分出口几乎都流向了美国、欧盟、中国香港、日本和韩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表3.4 按国别和地区分2010年中国主要行业的出口构成 单位:千美元

注:生皮、皮革、毛皮及其制品,鞍具及挽具,旅行用品、手提包及类似品,动物肠线(蚕胶丝除外)制品(8类);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11类);鞋、帽、伞、杖、鞭及其零件,已加工的羽毛及其制品,人造花,人发制品(12类);石料、石膏水泥、石棉、云母及类似材料的制品,陶瓷产品,玻璃及其制品(13类);车辆、航空器、船舶及有关运输设备(17类);以及杂项制品(20类)。

资料来源:根据中经网数据整理并计算。

总而言之,目前我国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受到具有强大的设计和研发品牌营销能力的发达国家的压制,只能获取低的附加值。而发达国家在产品质量、品牌以及技术研发等方面具有累积性的绝对优势,获取高的利润率,掌握着全球价值链的高端环节。

综上所述,要素成本不断上升、环境约束增加、外需市场持续低迷、全球价值链的低端锁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等问题是当前我国产业升级面临的主要问题。

[1] 马晓河、马建蕾:《中国农村劳动力到底还剩多少?》,《中国农村经济》,2007(12)。

[2] 世界银行:《2009全球经济展望:处在十字路口的商品》,2009年。

[3] 国研网:《2012-2013年度钢铁行业分析报告》,2013年。

[4] 张其仔:《产业蓝皮书: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

[5] 裴长洪、彭磊:《中国服务业与服务贸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本报告对生产性服务业划分遵循其划分方式,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与计算机服务、软件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

[6] 唐海燕、张会清:《中国在新型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基于价值链视角的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09年第2期。

[7] 文东伟等:《中国制造业的垂直专业化与出口增长》,《经济学》(季刊),2010年第9卷第3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