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产业升级的度量

产业升级的度量

时间:2022-06-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产业升级的度量往往根据产业升级定义的内涵制定,通常由一系列指数或系数构成,总体上包括从产品、要素和结构三个角度的度量方法。劳动生产率为LP t=GDP t/L t,其中,GDP t代表当期的国民生产总值,L t代表劳动总人口。结合到某一产业,则用产值代替GDP即为该产业升级的劳动生产率度量法。该指数中的前一项表示产业升级后的总效益,后一项表示产业升级前的总效应。

产业升级的度量往往根据产业升级定义的内涵制定,通常由一系列指数或系数构成,总体上包括从产品、要素和结构三个角度的度量方法。第一,从产品角度上,主要有以下两种度量方法:(1)产品升级指数:Kaplinsky和Readman (2005)根据产业升级所包涵的内容,提出了产品升级指数(Product Upgrading Quotient,PUQ),表示为PUQ=d P%x+ΔMS x。其中,d P%x表示x部门某产品价格变动率与平均价格变动率的偏离程度;ΔMSx表示x部门市场份额的变动率。该指数包括单位产品价值变动和市场份额变动两个部分,即意味着产业升级包括价格上涨和市场份额提升两个方面的总效用。(2)产业高加工化系数:某一产业的加工程度越高,产品附加值就越高,即代表着产业升级。邬义钧(2006)认为产业附加价值量的变化反映了产业升级,指出产业升级即为产业的高附加值化,剩余价值在产品总价值的比例增大,只要产业能够提高绝对剩余价值率和超额利润,就是在进行产业升级。因此建立产业高加工化系数。产业高加工化公式为:D=PmGm/(PmGm+P p C p),其中,P m表示制造业生产的附加值、Gm表示制造业增长速度、P p初级产品的比重、C p初级产品的增长速度。此系数从收益的角度衡量了产业升级。

第二,从要素角度主要以要素生产效率提高为标志,包括劳动生产率、研发密度和技术密集型集约化程度等指标。(1)劳动生产率:该指标衡量一定时间内劳动力创造的增加值,该产业劳动力创造的增加值提高说明产业在进行着升级。劳动生产率为LP t=GDP t/L t,其中,GDP t代表当期的国民生产总值,L t代表劳动总人口。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LPGt=(LP t-LP t-1)/LP t-1。结合到某一产业,则用产值代替GDP即为该产业升级的劳动生产率度量法。(2)研发密度:Pavlinek 和Zenka(2010)基于全球价值链和全球生产网络视角,通过捷克汽车产业的数据构建了研发密度、研发人员比例等指标考察了企业的产业升级程度。研发密度越高,说明产业升级的程度就越高。(3)技术密集型集约化程度指标:马涛(2004)采用技术密集型集约化程度的指标来反映产业发展从劳动、资金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演进的程度,该指标以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产值比重作为度量标准。其公式为:z=Z/GDP×100%,其中,Z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增加值。实际上该指标意味着将技术密集性的提高等同于产业升级。

第四,除此之外还包括指标体系法,该方法为避免单个指标的缺陷,综合了多种指标,形成指标体系度量法。伦蕊(2005),程如轩、卢二坡(2001)等使用霍夫曼系数、高技术产业发展系数、工业节能系数、高加工度系数等多个指标并赋予每个指标一定的比重后构成指标体系,以此全面衡量产业升级程度。王岳平、葛岳静(2007)用投入产出法分析了需求政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形成了产业升级指标的基础,主要包括各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影响力程度和影响力系数,感应程度和感应度系数,各项最终需求的诱发额和诱发系数,各部门对最终需求的依存度,总体联系等指标。该指标体系从需求角度全面分析了产业结构优化,但是其仍然属于产业升级度量的一个方面。从整体上看,指标体系法的优势在于全面性,但其明显的困难在于测度数据的获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