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促进产业升级

促进产业升级

时间:2022-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摘 要 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进展。如何科学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者认为必须以科技创新为先导,继续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从而实现经济自主协调发展。发展新兴产业,也是江苏省委、省政府为推动科技进步、创新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升级而采取的重要举措之一。新兴产业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也成为我省的经济发展新动力。

丁俊荣

摘 要 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进展。如何科学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者认为必须以科技创新为先导,继续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从而实现经济自主协调发展。对我省大部分地区而言,建议仍然以发展新兴产业为抓手,在探索和把握新时期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从总体上看,当前江苏省大多数地区已进入全面小康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新阶段。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如何把握机遇,抢占先机,继续在新的层面上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于增创新优势,在科学发展道路上铸造新的辉煌无疑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呈现稳中趋好的良好态势,但结构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也日益凸显,制约了经济在高平台上快速健康发展,科学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亟待进行。以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为例,近年来通州经济社会呈现出农业生产总体平稳、工业经济发展向好、固定资产投资提速、消费市场相对活跃、三外发展趋于平缓、财政收入快速增长、金融存贷平稳运行、城乡居民收支双增的良好态势。但也面临着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加大、第三产业发展深层次矛盾突出等问题。一是由于融资成本增加、人工成本上升等诸多原因,部分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加大。二是服务业发展后劲不足,服务业总量占比偏低,传统服务业占比偏高。2011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34.0%,分别比省、市平均水平低6.2个和3.7个百分点。在新兴服务业成为新一轮现代服务业竞争的制高点的趋势下,通州商贸、零售等传统服务业仍然占据主体地位,新兴服务业目前还处于培育初期阶段,既影响了服务业整体水平的提高,也制约了经济的转型升级。三是工业经济主辅分离较慢,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程度较低,制造业企业中销售、运输等服务资源还未真正向社会开放,工业企业主辅分离推进速度较慢。

要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靠以往传统办法很难奏效,必须把科学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紧迫的任务,从全局考虑,从长远谋划,从实际出发,从眼前最要紧的事入手,解放思想,不断开拓,谋求大的发展。

笔者认为,发展新兴产业,是当前我们科学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现实举措。发展新兴产业,也是江苏省委、省政府为推动科技进步、创新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升级而采取的重要举措之一。经过几年的发展,我省各地围绕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子信息与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大做文章,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新兴产业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也成为我省的经济发展新动力。

(一) 解决新兴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就是解决科学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新兴产业发展中仍然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服务还不到位。当前的制度环境与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求还不甚吻合,相关部门为新兴产业的认证、审批、帮扶打开通道的创新举措不多,综合协调力度不大,企业获得实惠和方便不多。

二是新兴产业发展主体创新能力仍然不强。企业研发资金的投入普遍不足,创新机制不完备,政府对新兴产业的包括税收在内的各项奖励还不够,科技部门对企业创新成果转化的引导和帮助不多等,导致企业缺乏创新的动力和有利条件。

三是部分新兴产业规模小、布局散亟待解决。集聚区主导作用不强是个通病。不难发现,我省各地为加速新兴产业发展,在推进集聚区建设方面花了不少精力。但从总体上看,规模较小,特色不明,层次不高,配套不完善,特别是对地方主导产业带动作用还需加强。大多数特色产业过于分散,没有形成规模的特色区域,布局也不合理,不利于抓大放小,统筹规划,容易造成产能过剩,这样就会直接导致整个新兴产业的综合竞争力低下,成套能力薄弱,服务水平落后,规模难以提升。

四是土地、融资等瓶颈期待早日破解。资金问题现在仍是企业发展的瓶颈,特别是新建企业,资金不够,信誉不够,难以得到融资支持,造成融资一步不到位,生产、研发步步受牵制的不良循环。

一要优化产业布局,提高新兴产业聚集度。以“园”、“区”为平台,走集群化发展道路。要打造地区新兴产业的特色产业区,发挥新兴产业基地发展规划的约束功能,找准切入点,明确产业定位,在此基础上加大对外招商的力度,积极引进配套企业,大力延伸新兴产业的产业链,推进新兴产业向园区聚集,项目向园区集中,凸显区域特色竞争优势。

二要强化政策的引导作用。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具体政策,鼓励企业用合股、抱团的形式由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进军,加大科技、税收、金融、进出口等部门的联动,为新兴产业的审批、认证、服务开辟绿色通道,帮助搭建融资大平台,引导、扶持、奖励新兴产业的生产和研发,同时加大对淘汰落后产能企业的政策约束,宣传指导企业走品牌发展道路,争创知名、著名、驰名商标,培育拥有自主品牌的产业集群品牌,放大示范效应。

三要以高新技术推动新兴产业。树立科技就是生产力,科技就是经济效益的发展理念,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一方面以高新技术来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推广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延长产业链;另一方面把信息技术应用于产品的设计、制造、管理、营销、服务等全过程,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应变能力。

四要体现以人为本。无论科技创新还是产业转型都要依靠人才,所以要充分释放和利用人才资源,给予引进人才在生活上的帮助和工作上的奖励,使其转变为地区的创新优势,真正使地区成为人才创新创业的一方热土。同时还要搭建企业创新平台和技术服务中心,让产学研项目尽快形成规模和效益。

发展新兴产业只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容之一,所起的作用是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并不能完全替代和涵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科学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将其与实现产业升级有机结合起来,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科学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不仅仅是如何把要素动员起来,如何引进要素,解决要素不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更加科学合理有效配置资源。

一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适当减少不合理的宏观调控。由于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波动幅度较大,导致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影响了由企业自身创新所带来的产品更新、工艺完善等产业升级动力的形成。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慢,民营经济活跃程度不够,创新升级的意识不强。政策不稳,现行财政管理体制仍需健全,特别是频繁波动的货币政策,使得一些企业忙中难进。尽管这些调控从大的方面看是为了抑制通胀,稳定经济发展,但过于频繁的调控会给市场微观主体在产业升级方面带来不利的影响。

二是长远谋划发展战略。前若干年,我国大部分地区充分利用丰富的人力资源,吸引和利用外资,创办合资、合作、独资等企业,使我国成为世界“制造大国”。但由于这些产业和产品往往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不仅技术含量低,而且进入壁垒低,众多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纷纷加入,非常容易形成产业同构和恶性竞争,制约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我们要谋划产业升级的发展战略。

一是市场机制与政府导向相结合。产业升级必须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应。同时政府要充分发挥导向作用,借鉴其他地区在产业升级方面的成功做法或经验,发挥地方政府在区域产业政策制定和导向方面的积极作用,整合区域范围内的企业和产业资源,克服和避免市场的自发生和盲目性的弊端,加快推进产业升级。

二是龙头带动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由于资源的差异和发展基础的差别,不同地方都有各自的龙头企业,这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标志性、主导性的企业,因此,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应通过龙头企业的衍生、裂变和被模仿与凝聚,吸引一批相同、相近或相关企业加快集聚和集群发展,以拉长产业链,为产业升级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要加强自主创新。企业不断研发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或独特核心技术是加快产业升级的关键,要在引进先进设备和适用技术的基础上,大力推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注重整合现有技术,以重点实现由单一技术突破为主向与多技术集成相结合转变。地区要着力选择创新能力强,成长空间大,发展后劲足的企业作为产业升级的重点。

一要稳定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产业。要实现产业升级,构造起现代产业体系,需要稳步发展传统的优势产业。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劳动力总量状况所决定。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是一个经济大国、人口大国、消费大国,一方面要保持经济增长,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另一方面,要保证充分就业,社会和谐稳定,因此,在将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低端产品的生产与产业仍是不可缺少的。当然,强调稳定传统优势产业,重在强化对它的技术改造,注重内涵的提高,不铺新摊子,不上新项目,尤其是地方之间同构性强的项目。还要按照产业内部升级的要求,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淘汰耗能大、污染重的那些属于资源和环境约束型的产能,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

二要大力发展战略性行业,提升产业竞争力。在经济全球化这一国际背景下的产业升级,必须充分利用对外开放,引进技术的机遇,在参与经济全球化中促进产业升级。要注重全球产业链的关键环节,着力引进能弥补地方产业链缺失环节的技术,以提升地方产业的竞争力。要注重通过消化吸收和集成等方式创新,提高本地产业竞争能力。

三要强化创新激励。建议依据本地产业结构的现状和产业升级的目标,制定和出台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政策和措施。同时,加大人、财、物的投入,重点加强相关技术、品牌、人才等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为企业产品升级,本地区产业升级提供服务和保障。

四要打破市场分割,优化产业升级空间布局。要通过体制改革打破由行政区划造成的地方保护主义,强化经济区划的作用,鼓励企业按地区间的比较优势进行布局,加强地区之间产业协调发展,提高地区间的产业互补性,形成一个结构多元、布局合理、流动顺畅的新型产业体系,保持产业升级的持续性。

发展新兴产业,实现产业升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合力推进。在科学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工作中,必须切实增强主动性、紧迫感、责任感,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才能够使我们的发展质量越来越高、发展空间越来越大、发展道路越来越宽。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