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不同社会制度下的新闻事业

不同社会制度下的新闻事业

时间:2022-10-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般认为,周报、日报的发展使得报纸已经成为一种企业,成为一种经常的、制度化的事业——新闻事业。与此同时,一些资产阶级革命家提出了一系列著名的新闻出版思想和观点。国外有的学者称之为“传播帝国”。1847年6月,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

一、资产阶级的新闻事业

新闻事业最早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兴起而产生的。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不仅为新闻事业的产生创造了必要的社会条件和全部的物质条件,而且带来了全社会思想文化的大解放,为新闻事业的产生提供了思想文化土壤,即: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孕育了新闻事业,新闻事业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从体制上看,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新闻事业是在资本主义阶段。

17世纪初,西欧相继出现了许多连续出版的印刷报纸。世界现存的最早的印刷周报是1609年德国的《报道与新闻报》。17世纪上半叶,为了缩短新闻传播的时间,周报开始改为日报,如1660年德国的《莱比锡新闻》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日报。一般认为,周报、日报的发展使得报纸已经成为一种企业,成为一种经常的、制度化的事业——新闻事业。

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以英、美、法等国为代表的许多欧美国家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最终推翻了封建政权,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资产阶级为了登上历史舞台,就将报刊作为宣传自由、平等、博爱等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舆论工具,为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创造舆论环境。此时的许多报刊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革命的鼓动性,成为反对封建专制、反对教会的最强大的思想武器,如:法国大革命时期马拉主编的《人民之友报》;英国辉格党的《每日新闻报》;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资产阶级革命家富兰克林、杰弗逊、潘恩等创办的大量报刊;等等。

与此同时,一些资产阶级革命家提出了一系列著名的新闻出版思想和观点。如1644年,英国诗人、政论家弥尔顿发表演说,倡导言论、出版自由,即后来出版的《论出版自由》。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系统地提出新闻出版自由,不仅奠定了资产阶级新闻自由理论的基础,而且对后来的资产阶级新闻理论乃至整个新闻事业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初,资产阶级正式登上历史舞台。而资产阶级内部由于各自的政治及经济利益也开始分化。此时的报刊又变成了资产阶级内部各派别、各集团进行争斗、谩骂甚至人身攻击的工具,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了一个极不光彩的角色。这个“政党报纸”时期,就连资产阶级的新闻学者都认为是资产阶级报刊史上“最黑暗的时代”。美国的资产阶级报纸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

19世纪30年代,“政党报纸”被“大众化报纸”所取代。“大众化报纸”又称便士报、廉价报纸。它十分强调报纸的独立性,声称“不党、不私、不偏、不倚”,即不受任何政党、团体左右;大量刊登广告,保持经济独立;大量刊登趣味性强乃至耸人听闻的新闻报道;价格低廉,大量发行。“大众化报纸”使报纸成为一种资本主义企业,经营完全企业化。到19世纪末,“大众化报纸”已经成为资产阶级报纸的主体。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欧美各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原来各自独立的“大众化报纸”纷纷被有实力的资本家收买,形成报系或报团。所谓报系或报团,是指在不同地区拥有多种报刊的托拉斯,其资本相对集中,由某个资本家或更大的垄断资本集团统一经营管理,有一致的办报思想和方针。之后,金融垄断资本将众多的报系或报团组成更大的垄断报业集团;直至今日,垄断资本主义已经转变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而国有垄断资本与私人垄断资本的结合,又使得垄断报业演变成了集各种传播媒介于一体的庞大的传播集团。国外有的学者称之为“传播帝国”。

总之,资产阶级新闻的性质,随着其意识形态的逐步发展,其意识形态的属性也有着相应的变化,但是却不能摆脱其资产阶级的本质属性。在资产阶级为夺取政权而斗争的时候,他们的报刊就是为了宣传资产阶级思想,为资产阶级革命呐喊助威;当资产阶级取得了权力,资产阶级的报纸又开始为其政权服务;而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商业报纸的出现,开始出现自由竞争,标榜自由与公正,但是仍然是站在资产阶级这个大的集团利益下的,仍然是为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服务的,仍然具有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属性;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西方的新闻媒体也开始出现集团化,通过并购、收买,使得多数的媒体被控制在少数的报业巨头手中,这时的新闻媒体的自由已经更是被限制在少数大资本家的利益范围之内,而资本家为了自身的利益也会联合国家,做出相应的倾向,因此,其意识形态的属性仍然是不可避免地具有资产阶级的烙印。

二、无产阶级的新闻事业

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中期,欧美的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不仅创造出了巨大的社会财富,而且也创造出了一个新兴的阶级——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在与资产阶级的斗争中,建立了自己的组织,工人报刊也随之开始出现。

19世纪20年代,随着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剥削和压迫斗争的深入开展,出现了最初的无产阶级报刊,如:1825年伦敦各行业代表委员会创办的《各行业新闻及工匠周刊》,1828年美国工人组织创办的《机器工人自由报》,1830年英国全国劳工保护协会创办的《联合行业周报》及后来的《人民之声》周刊等。这些报刊站在工人阶级的立场上,反映工人的要求,支持工人罢工,为维护工人的基本利益和权利进行了不懈的斗争。但由于当时的无产阶级还没有从整体上完成自在阶级向自为阶级的转变,因此,这些早期的工人报刊还算不上是完全意义上的无产阶级新闻事业。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英国和德国相继爆发了规模宏大的工人运动,如法国里昂纺织工人的起义、英国的宪章运动及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起义,这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产生了革命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报刊。其中,最著名的是1837年创刊的《北极星》周报。该报坚持出版15年,是在群众中最有威信、影响最大的宪章派报纸。马克思、恩格斯曾经给予很高的评价,称它为真正民主和摆脱了民族、宗教偏见的报纸,“在各方面都成了欧洲最优秀的报纸之一”[1]

19世纪40年代后期,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奠定了无产阶级科学世界观的基础,从而使得无产阶级逐渐形成并诞生了一个独立的、自觉的阶级政党。1847年6月,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1848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标志着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1848年6月,马克思、恩格斯创办了《新莱茵报》,它是全世界第一份真正的无产阶级报纸,是第一份无产阶级政党的机关报。《新莱茵报》一创刊就高举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大旗,大力支持各国工人阶级的革命事业,始终坚持与敌人进行斗争,宣传无产阶级革命的纲领和路线,充分体现了无产阶级报纸的性质。《新莱茵报》在世界无产阶级报刊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列宁称赞它是“最好的、无与伦比的革命无产阶级的机关报”。

图3- 1 《新莱菌报》,1846年6月—1949年5月于德国科隆出版

图3- 2 《火星报》,1900—1905年先后于德国、英国、瑞士等地出版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中心逐渐转移至俄国。1900年12月,列宁同普列汉诺夫等人在德国的莱比锡创办了《火星报》,这是全俄无产阶级的第一份政治性报纸。报纸明确提出了建党计划:“报纸的作用并不限于传播思想,进行政治教育和吸引政治同盟军,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火星报》是继《新莱茵报》之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最出色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机关报。

1912年,俄国掀起新的革命高潮,群众性的工人日报《真理报》应运而生。它继承和发扬《火星报》的优良传统,造就了整整一代新的革命工人。十月革命胜利后,《真理报》成了社会主义报刊的典范和核心。而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正是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之后出现的一种崭新的新闻事业。1917年,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成立,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从此走上了人类历史的舞台。

图3-3 《真理报》,1918—1991年苏共中央机关报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创办的报刊也是世界无产阶级报刊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922年,中国共产党创办了第一份中央机关报——《向导》;1925年,创办了第一份日报——《热血日报》;1931年,创办了红色中华通讯社;抗战期间,又先后创办了《解放日报》《新华日报》;1940年,创办了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它们在不同时期,大力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团结人民,打击敌人,为争取革命的最后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为社会主义时期新闻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3- 4 《向导》,1922年9月—1927年7月

图3-5 《热血日报》,1925年6月4日—1925年6月27日

此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地区一大批国家摆脱了殖民主义统治,获得了民族独立,并逐渐形成了第三世界。从20世纪60年代起,广大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掀起了一股“建立世界新闻传播新秩序”的巨大潮流,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综上所述,新闻事业从诞生至今的300多年间,由于不同的国家、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其体制和类型也日益呈现多样化的态势。但是,从整体上看,世界新闻事业的类型也不外乎三种:资本主义新闻事业、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新闻事业。资本主义新闻事业发展最早,凭借几百年来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力量,是构成目前世界新闻事业体系中实力最雄厚的一部分;社会主义新闻事业虽然只有几十年的历史,且发展道路曲折,但它代表着人类新闻事业的历史走向,必将开拓出广阔的发展前景;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新闻事业,尽管在发展进程中不尽一致,指导方针上也存在着差异,但它同样是构成世界新闻事业体系中的一分子,是“建立世界新闻传播新秩序”的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85:66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