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改革开放后的经济新闻评论

改革开放后的经济新闻评论

时间:2022-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的经济新闻评论1976年10月,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新闻界也掀起了拨乱反正的热潮。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新闻评论内容也相应有所转移。从此,各新闻媒体开始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围绕着经济建设发表各种评论,引导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和配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的经济新闻评论

1976年10月,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新闻界也掀起了拨乱反正的热潮。《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等媒体,运用编者按、社论、述评等各种形式的评论文章,积极引导舆论,使新闻评论又迎来了一个言论复苏的时代。1976年11月,《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打倒“帮八股”》,并配发《说老实话》;《解放军报》发表评论员文章《禁绝一切空话》等。特别是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的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后,一场关于真理问题的大讨论由此掀起,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对此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支持。这篇评论的发表,对于当时澄清人们思想中尚有的模糊认识,真正重视实践、肯定实践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到5月底,全国有包括《人民日报》在内的30家报纸转载,引起了强烈反响。在历时半年的讨论中,中央及各省市报刊上发表的有关文章达600篇以上,这为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事实求是的思想路线打下理论和舆论基础。

1978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的社论《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中来》,以及后来发表的一系列评论文章,如《举国上下同心同德搞四化》(2月9日)、《党的领导是实现四化的根本保证》(4月7日)、《实现四化是最大的政治》(4月11日)等文章,有效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了舆论环境。

1978年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开始了根本性“蜕变”。一方面,传统体制中企业缺乏活力、市场及价值规律功能范围狭小等弊病开始得到治理。另一方面,具有活力的经济体制开始孕育,突出表现在,经济单位的主体性逐渐发育,市场发挥着日益增强的资源配置与利益调节作用。

中国经济发展道路也开始发生根本性变化。经济发展开始呈现一种新的总体格局。与前相比,在经济增长动因方面,出现了侧重靠科技进步和宏观、微观经济管理改善等集约因素的特征;在总量增长的动态轨迹上,出现了相对较为稳定的态势,在经济总体结构方面,长期对峙、僵滞的二元经济结构开始出现向现代经济转化的趋势。

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新闻评论内容也相应有所转移。从此,各新闻媒体开始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围绕着经济建设发表各种评论,引导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和配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闻媒介的经济宣传日益显得重要而日趋繁荣。市场经济社会中对信息的需求被放大,没有信息就无法按市场要求开展生产和销售,无法合理消费,因此在发展之初对信息量的需求有特别的要求。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每一企业都将在经济运行中自行决策、自担风险、自我发展。这就要求企业经营者根据市场上所出现的价格信号、利率信号、汇率信号、供求信号等,独立地作出判断。然而,这些经济信息是瞬息万变的。每一企业的现状和遇到的环境条件都有不同,即使同一企业,今天的现状和遇到的环境条件,也可能与明天不同。市场经济不允许他们墨守成规,不允许他们照抄照搬。没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他们就将在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中被淹没。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各方面都不断完善,并与国际市场逐步接轨,成为国际市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当全球经济日益一体化的时候,经济新闻报道要更加趋向专业化、知识化和国际化。仍以《人民日报》的抽样统计为例,经济新闻所占比重1979年就达到了42%,恢复到了中央规定的不少于40%的水平,以后又逐年攀升,1989年到了57.6%,1994年,更到了65%,真正体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历史发展,把中央政府于1950年希望的“首要篇幅”扎扎实实地落到了实处。随着经济新闻的兴盛,经济类报纸也火爆起来,1978年只有5家,到了1992年,全国竟猛增到800多家。(1)

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意味着要确立一种开放性机制。实行开放,就是要在展开与外界的广泛交往中,不断打破自身的封闭体系,不断实现自我更新;实行开放,就是要在新与旧、现代与传统、先进与落后等等方面的经常性冲突和撞击中,促进思想观念的不断变革;实行开放,就是要在以不同参照系为标准的多方比较中,在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的结合中,不断发现自身的不足,获取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实行开放,就是要高度重视来自外界的多方面信息,通过对信息的迅速有效的综合加工,开创出新的发展局面。总之,实行开放,就是要打破僵化,实现变动;破除守旧,追求革新;冲破封闭,积极开拓。为了实现这一切,就需要一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活动的人们,努力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否则,人们在开放性机制下不仅将无法适应,甚至会成为时代前进的障碍

中国的经济建设日新月异,经过近30年的努力,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报刊的新闻评论开始逐步恢复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新闻评论形成了新的繁荣局面,主要表现在:实事求是的传统恢复了;注重从实际工作和社会生活选题;评论品种增加,个人署名评论有了长足发展;经济评论引起普遍重视等等,这对我国的经济工作起到了具体的指导作用。应该说,这种趋势冲击着以往较长时期内存在的指令性较强的单一灌输模式,从而促进言论多样化、平等化,打破媒体言论由编辑部少数专业人员垄断的冷清氛围,使评论呈现出题材多样、生机勃勃的局面,评论文风也更易于平易近人。《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在《冰点时评》之中特设的《不同观点》,往往同时刊载读者与《冰点时评》相左的意见,置《冰点时评》于多种观点的交锋中,使之成为意见交流的平台,意见的冲突和平衡体现得较为明显。

“当前,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新阶段,处在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关键时刻。在新旧体制的此消彼长中,各种社会问题与经济问题互相交织,充满了矛盾冲突,现实的需求正是经济评论包括经济漫谈专栏评论日趋兴旺发达的基础。为此,经济评论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诸多新闻媒介的各种经济漫谈专栏纷纷登台亮相。例如近20年来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央级报纸如《人民日报》不断开设各种经济漫谈专栏‘市场随笔’、‘经济茶座’、‘经济札记’、‘经济漫笔’、‘视点’、‘农村杂谈’等;《经济日报》开设了‘星期话题’、‘王府井随笔’、‘每周经济观察’、‘国际经济’‘随笔’、‘快论’、‘市说新语’、‘商贸时评’、‘股市周评’等;《光明日报》开设了“经济漫笔”等,出现了群言型和专家型的经济漫谈专栏同时并举的议论风生的喜人局面。”(2)

在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的时代特色的呼吁下,强调新闻的信息功能和短小精悍,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形势相适应。随着各报的经济信息量不断加大,许多报纸开辟了“经济信息”、“信息流”之类的专栏,还有一些专门的信息类报纸产生,它们刊登的内容包括国内外的基本情况、生产信息、需求、销售和技术信息。同时,从以往的报道以经济数字为依据,单纯报告成绩,宣传大好形势的政治宣传逐渐转变为以发现预测问题和为群众解惑为主,一些成就报道也转为对于先进人物先进经验的有关报道。从重视精神作用,忽略经济效益到从经济领域出发来让人们去学习借鉴,报道面不断拓宽。报道内容比以前更为丰富。各报刊登大量的服务性新闻,从生产领域走入流通、分配等消费领域。比如《经济日报》曾在头条刊登了一条新闻《熙熙王府井何故农民多》,反映了消费领域的新变化,日益深入到人民经济生活的各个层面。

经济新闻在改革开放早期,更多的是报道经济成就,发布国家经济政策和反映经济现象,以及引起人们思考和关注经济形势。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经济新闻开始了具体的监督和揭露报道,如《法制日报》:“肯德基为何越来越小”、《武汉晚报》:“围剿非法传销系列报道”。尤其是最近两年财经类报纸的激烈竞争,争夺市场,出现了一些独家报道,它不是通常的经济事实报道,也不是一般的深度报道,是出乎人们预期的影响重大的独家新闻,具有很强的揭露性,比如《财经》杂志登载的《基金黑幕》。报纸类的《21世纪经济报道》也有不少这样的独家新闻。这些独家报道通常都是记者掌握了很多的独家内幕消息,所以能够深入到事件的内部,其来龙去脉报道得很透彻,因此能够起到真正的舆论监督作用。

新闻评论的主体主要由职业新闻评论工作者和广大受众组成。以目前的影响力来说,前者依然占主导地位,是本书讨论的主要对象。但在“受众为中心”的信息时代,职业新闻评论主体也由以前唯我独尊、高高在上的意见主导者,逐渐转向意见主导、交流、引导并存的格局。改革开放后,报刊评论主体的角色定位发生了变化。一方面,它仍然保留主流意见传播者的地位,但形式更为灵活;另一方面,它成为一个议题设置者,开始搭建各种意见交流的平台。首先是评论员文章日益增多,逐渐取代社论的部分职能成为报刊的主导型评论。它比社论运用起来更为灵活。署名评论大量涌现,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个性色彩浓厚,自由度较大。个性化成为新闻评论的发展趋势之一,给了评论员“个性”解放的可能。其次,报刊媒体呈现出专业评论者与受众结合、注意吸引受众参与评说的趋向。专栏言论、专版言论的兴起就是一个明证。在这里,新闻评论工作者更多地像一个议程设置者、策划者,他们组织一定的专栏或议题供受众发表观点,自己则成为公众意见的选择者,把五花八门的言论筛选入“意见容器”里。他们不一定是自己站出来说话的评论员,更准确地说,是言论编辑,他们的角色由台前转向了幕后。这对评论工作者组织调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经济新闻报道总体上是不断发展进步的,缺乏理性思考是经济报道发展初期的最大问题。比如:不研究经济规律和经济政策,不讲求经济新闻的经济本色,猎奇起哄;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有很多犯有“市场经济幼稚病”的报道:教授卖馅饼、作家下海、机关办公司、点子大王、一包就灵等,这些都曾被当作“时代精神”来宣扬,作为“新观念”来提倡,再加上许多宣扬投机取巧迅速发财,斗富争胜,超前消费的报道,现出草率和无知,误导民众。

当然,经济新闻报道在发展历程中也产生了一些很有影响的名作名篇,也出现了一些著名的经济新闻记者,为改革开放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经济新闻对经济生活的舆论监督作用在加强,舆论监督不仅是批评和揭露,在经济生活中还有纠正不良倾向和对经济问题认识的点拨,特别是用经济规律和方法来看待社会生活中的经济问题。

今天市场上的三大强势财经类报纸,《中国经营报》、《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从其内容,定位到报纸的价格都明显与“平民化”“群众化”相区别,不断走向少部分的“分众”,其专业程度是相当高的。探索性的报道得以加强,特别是经济形势的预测分析,许多经济报道都借助了经济专家的头脑,让他们在报道中点评经济现象,或让经济学专家开办专栏直接撰文,使经济新闻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科学性

在全球市场趋向一体化的背景下,金融成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最有力的杠杆,筹集资金的主要渠道。现代金融活动正不断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多地涉及到他们的切身利益,因而也越来越多地关乎社会的稳定和安宁。因此,以证券、金融、房地产等经济和社会生活热点为核心的财经报道是经济报道的主体,尤其是金融报道,已经成为经济新闻的核心。

像中国这样大规模经济体——金融市场从封闭型转换成开放型,国际上尚无先例,适合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的财政、货币、金融、外资、外贸、产业发展的宏观经济理论体系有待重新构建。如何确保转型平稳推进的同时确保经济持续增长、社会基本稳定,让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承受度保持统一,是对发展智慧的重大挑战。我们确立建立现代金融制度、以市场化方式配置金融资源的发展目标,边走边唱。这种大背景决定了转型时期的金融政策具有实验性、试探性和多变性。此外,银行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以及金融衍生品市场等金融市场发育与市场监管不完善,一个偶然事件甚至一次不恰当表态都可能让市场波澜骤起。所以报道和评论金融新闻,不单单是简单的报道,还要对其内容进行一定的核实和思考,使人们在浩如烟海的经济信息流中获取自己需要的东西。

【注释】

(1)樊凡,时统宇:《经济新闻范文评析》,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33页。

(2)胡文龙:《中国新闻评论发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3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