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十四大以来《人民日报》重大突发事件新闻版面研究

十四大以来《人民日报》重大突发事件新闻版面研究

时间:2022-04-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十四大以来《人民日报》重大突发事件新闻版面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党报党刊研究中心课题组重大突发事件,是指那些不可预测的、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乃至国际关系格局构成影响、引起世人普遍关注的事件。这就是重大突发事件报道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原因。因此,主流媒体在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方面应该率先改进。十四大以来的《人民日报》对突发性事件是如何处理的呢?

十四大以来《人民日报》重大突发事件新闻版面研究

中国传媒大学党报党刊研究中心课题组

重大突发事件,是指那些不可预测的、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乃至国际关系格局构成影响、引起世人普遍关注的事件。

任何一家新闻媒体都少不了对突发事件的报道。重大突发事件在突然之间爆发,新闻信息在一瞬间传递,单位时间爆发出来的信息量巨大,容易引起全国乃至全世界关注。这就是重大突发事件报道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原因。正因为如此,重大突发事件报道成为新闻媒体竞争的重点领域。

然而重大突发事件报道却又是长期困扰主流媒体的一道难题。对于新闻媒体来说,每一次突发事件的发生,都是一场严峻的考验。在封闭或者半封闭的社会环境中,外界发生了重大突发事件,可以用行政的办法对其进行“封锁”,可以在较长时间里“秘而不宣”,或者可以采取“慢三拍”的方法。而当今社会,互联网日益发达,信息传播渠道四通八达,对影响范围大的突发事件缄口不语显然是不足取的,进行“严密封锁”更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动作迟缓,或者隐瞒不报,新闻报道也会陷于被动局面;反之,蜂拥而上,大肆炒作,又势必影响社会的稳定。事实上,当重大突发性事件发生时,主流媒体如果能够及时、适度报道,一定程度上可抑制谣言传播的空间,起到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定人心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许多时候,重大突发事件的公开程度、处置方式及传播速度,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国际形象和新闻信誉。党和国家有关部门曾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国内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做好国内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关系到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关系到我国的国际形象和新闻媒体的信誉。”这也可视为党和国家有关部门在应对突发事件过程中取得的新认识和新经验。中央领导同志近年来明确要求:主流媒体在重大事件发生时要打主动仗,力争先声夺人。因此,主流媒体在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方面应该率先改进。

十四大以来的《人民日报》对突发性事件是如何处理的呢?现任人民日报社社长王晨认为,原则是“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以大局为重,真实准确,争取时效,把握时机,注重效果”。“在具体工作中,注意掌握好这样一些原则:一要坚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格按照中央的要求办事;二要充分考虑事件的敏感性、复杂性和报道后的影响,冷静处理,有利于大局,有利于改革发展稳定;三要严格遵守宣传纪律,重大问题要及时报告;四要注意内外有别,把握好度;五要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和国内外舆论动向,相机作出反应。”[1]显然,《人民日报》是以事件的敏感性和社会效果作为权衡如何报道突发事件的标准,在力抢第一时间传播的情况下,坚持真实可信,强调舆论导向,让国内外受众首先听到中国公正的声音。正因为《人民日报》努力将开放意识和政治意识、责任意识统一起来,所以在突发事件的解释和版面安排上都体现出党中央机关报高度的责任感、严肃性和高屋建瓴的气势。

(一)重大政治、军事、社会突发事件新闻版面

重大政治性突发事件,涉及国家命运或国际关系,有其复杂性与深层次问题。由于在短时间内很难对此类事件做出准确判断,《人民日报》既采取审慎的态度,不急躁、不盲目、不轻率地处理报道素材和报道方式,又在第一时间立即召集新闻决策会,按照中央或有关部门的要求迅速决定报道内容和版面安排。如“9.11”事件、伊拉克战争爆发、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等,《人民日报》都快速反应,周密部署,出色地完成了宣传报道任务。

1.国际重大政治、军事突发事件

通常情况下,《人民日报》对国际重大政治、军事突发事件做即时报道,给予适度反映,一般不连篇累牍,冲击有关全局工作的重要报道。

①北约空袭南联盟

1999年贝尔格莱德时间3月24日晚8时(北京时间3月25日凌晨3时),北约空袭南斯拉夫联盟。虽然随着科索沃局势的变化,人们对南斯拉夫可能遭受北约打击,已经有一定的思想准备,但空袭终究是一件震惊世界的大事。本来1999 年3月25日凌晨2时40分,《人民日报》夜班已经做好一版大样了,到凌晨4时5分,突然传来新华社快讯“北约空袭南联盟”,夜班工作人员立即倒版,撤换稿件,并且在上级领导的指挥和部署下,迅速明确了报道思路,即:北约违反联合国宪章对一个主权国家发动空袭是不义的侵略行为,我们要客观全面地报道新闻事件,反映各方面的情况,同时要表明我国的声音和态度。这一报道思路被很好地贯彻在3月25日的《人民日报》上。当天《人民日报》一版,关于科索沃局势的报道占据了大半个版面,既有前方记者凌晨5时发回的独家报道,又有新华社动态消息,配以图片,而且在这组报道前冠以“凌晨快讯”的栏题,突出了时效性。快讯的上方是《江泽民主席谈科索沃问题》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声明》,分外醒目;右边是独家评论《武力干涉法理不容》,及时表明了中国政府与中国人民的立场和态度。整个版面内容集中,编排大气,体现了《人民日报》作为具有世界影响的媒体对北约空袭南联盟的态度和对广大读者负责的精神。在当天《人民日报》国际版上,也安排了有关北约空袭南联盟的消息、文字资料、示意图等,方便读者全面了解科索沃局势。随后,《人民日报》每天在头版及时报道前方动态,国际版做全方位深入报道,特别是本报评论员文章《强权践踏人权》、《“战略新概念”的霸权逻辑》等充分展示了《人民日报》言论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的战斗力。时至今日,人们浏览《人民日报》有关北约空袭南联盟的报道,仍能感受到党中央机关报展现出的“权威、大气、迅速、全面”,而当年国务院新闻办、新闻界同行及读者也正是这样评说的。

②“9.11”事件

2001年9月11日20时48分(美国当地时间8时48分)和21时06分,两架飞机先后撞上了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大楼。当晚,人民日报社社长、总编辑及夜班等部门负责人紧急磋商,五次调整版面,努力把按中央精神办和按新闻规律办结合起来,最后在9月12日《人民日报》上,一版以近四分之一的版面、三版(国际版)以半个版的版面,报道了这一举世关注的突发事件。一版报眼刊登的是《江泽民主席致电布什总统》,往下依次是《江主席对我在美人员安全深表关心》和《外交部发言人发表谈话》,右中线处是消息《美国纽约华盛顿受到严重袭击》。这样,我国政府的原则立场和美国纽约等地遭受袭击的现场都一目了然。

在此后几天的报道中,《人民日报》也是严格按照中央“及时、客观、适度”的原则,对“9.11”事件不炒作、不猜测、不评论、不渲染,在四版和国际版上仍然保持一定量的报道。事后看,《人民日报》对“9.11”事件的报道正确处理了几个关系:一是国内和国际关系,以我为主。“9.11”事件后《人民日报》继续报道好江泽民同志2001年“七一讲话”、十五届六中全会等;二是反恐和反霸权的关系,不把二者混为一谈。三是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采编人员不把个人感情无形中带到版面和稿件上,客观适度,不妄加评论。四是政府态度和群众意见的关系,全面准确及时报道中央和有关部门的对外谈话。

③伊拉克战争

与对北约空袭南联盟、“9.11”事件报道有所不同的是,对伊拉克战争的报道,《人民日报》是随着战事的推进而逐步深入的,由最初的突发事件的即时报道演变成后来的专题新闻的系列报道。

美伊战争是全世界关注的大事,不仅涉及海湾及中东地区,也关乎联合国的前途和美、欧、亚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战略利益。虽然战争爆发之前,传闻不断,但当2003年3月20日上午战争真正打响时,人们还是感到震惊。面对这一突发事件,《人民日报》坚决按照中央有关部门“及时、准确、客观、适度”的方针,精心谋划,周密安排,很好地满足了广大读者的需求。

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战争打响后的第二天——3月21日,《人民日报》本来国际新闻只有一块版,经过夜班编前会研究决定,再增加一块国际新闻版。这样, 3月21日《人民日报》有关伊拉克战事的报道就有将近两个整版,报道内容不仅有各种动态消息,而且有政府文告、评论、深度分析文章、专家访谈和背景资料等,既公正、客观,又丰富、充实。其中在头版报眼位置刊登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声明》,接下来是巴格达遭受美军空袭发生爆炸起火的大幅照片和一条1200字的综合消息,该稿尽量顾及交战双方情况,让事实说话。这样的编排,篇幅之大、位置之高是少见的。五版头条是评论《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竖题,加框,增加了文章的分量;五版将布什宣布对伊开战和萨达姆呼吁伊人民抵抗侵略的电视讲话消息合编在一起,做双主题,不偏不倚;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各国民众和媒体谴责美对伊动武的消息,一些国家支持美军军事行动的消息,同时被五版编辑置于左下,版面语言无疑是平衡、全面的。

此后,在持续一个多月的伊拉克战争期间,每天《人民日报》一版都安排有关新闻,国际版则每天约有一块半版用于报道战争情况,除了最初的资料、地图、读者来信形式,又增加了“专家评说”、“记者亲历”、“新闻解析”、“战况点评”、“第一现场”等栏目。人民日报国际评论的特长更是得到了充分发挥,先后共发“古平”署名评论4篇,“国际论坛”专栏文章18篇,特别是在布什向伊拉克提出48小时“最后通牒”后,国际版每天一篇评论,多侧面地深刻剖析伊拉克战争的实质,从不同角度宣传我国政府为解决伊拉克危机而采取的正确立场。

2.国内重大政治、社会突发事件

[2]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袭击我驻南使馆,引发我国人民愤怒抗议浪潮

北京时间1999年5月8日凌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使用了至少3枚导弹袭击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造成我国三名记者——邵云环、许杏虎、朱颖死亡,多人受伤,使馆遭严重毁坏。由此引发我国人民愤怒抗议浪潮。在这期间——1999年5月9日到16日的8天中,《人民日报》刊发相关稿件20多万字,其中评论13篇,照片60多张,漫画9幅。在这样短的时间里,如此集中版面,对突发事件进行全面、深入的宣传报道,这在《人民日报》多年的宣传报道中是少见的。

评论是报纸的旗帜和《人民日报》的优势,在这次突发事件报道中,党中央机关报的评论更是大显身手。1999年5月9日到16日,《人民日报》连续发表8篇评论员文章,全面阐述中国政府的严正立场,揭露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血腥罪行,表达全国人民的正义呼声,赞扬邵云环等三位烈士的崇高精神。针对美国的狡辩、北约的托词, 5月17日《人民日报》一版又发表专栏观察家文章《是人道主义,还是霸权主义?》,对前一组8篇评论员文章作总结和回应;四版《人民论坛》发表署名评论、理论版发表理论文章,进行有力配合。这些评论、理论文章“在时间上构成纵向的连续性,在角度上构成横向的全面性,从而呈现出评论的立体感,形成围剿攻势,达到集零为整、分兵合力、繁体之功大于个体之和的最佳效应”①。

围绕“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袭击我驻南使馆引发我国人民愤怒抗议浪潮”这一事件,《人民日报》在展开宣传报道的过程中,还着力在版式上创新

1999年5月12日,我们伟大社会主义祖国为因公殉职的三名新闻工作者——我驻南记者邵云环等三位烈士——举行国葬。《人民日报》如何安排这一重大新闻的版面?尽管集前人版式之精华的《人民日报版面备要》,未给大家提供参照系,但《人民日报》1999年5月13日一版编辑同志却以自己创造性的劳动,为后人留下了可援之例。该版发稿10条(五条消息,一篇评论,四幅照片),都直接或间接与党和国家领导人沉痛悼念因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导弹袭击而殉职的我驻南联盟新闻工作者有关。

先请看头题——

江泽民李鹏朱镕基胡锦涛尉健行李岚清前往新华社光明日报

沉痛悼念邵云环许杏虎朱颖烈士

亲切看望并慰问烈士亲属,称赞三位烈士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和骄傲,勉励烈士亲属化悲痛为力量,继承遗志,好好学习,努力工作

李瑞环专门从汉城打回电话,对三位烈士表示沉痛哀悼

编者用六栏题,既留下两栏放大安排报眼位置的照片,又为日后同类新闻的版面处理留下了余地。

头题的主标——标出三位烈士的姓名,突出了新闻的主体;肩题——标出中央领导同志的姓名,烘托出特定新闻、特定版面的庄重气氛;副题补充交代事实,说明了中央政治局全体常委的意见,同肩题相呼应,折射出消息所包含的非同寻常的意义;提要题置于副标之上,意在追求整个标题语意的完整,也同样起到了对所报道的新闻事实作扼要介绍的作用。

再看报眼——

沉痛悼念邵云环许杏虎朱颖同志

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

天安门等处下半旗志哀

再看三题——

江泽民会见施罗德

指出炮火之下,不可能有和平。北约必须立即停止轰炸,这是回到和平谈判轨道首要前提。任何政治解决方案,都要取得南联盟同意

再看四题——

朱镕基会见施罗德

就科索沃问题和中国驻南联盟使馆遭北约导弹袭击事件全面阐述中方立场

三题的提要题和四题的副题,一虚拟,一实拟,既相互映照,又避免了重复。

再看五题——本报评论员文章《对人类文明的肆意亵渎》

评论熔鲜明的爱憎和冷静的说理于一炉,尤其是第四自然段对西方文明的辩证分析,显示了中央党报高人一筹的眼力、功力和笔力。

再看六题——

胡锦涛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江泽民主席迎接三位烈士骨灰和受伤人员接运回国

配合这则消息的照片,把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三位烈士和受伤人员的殷殷深情表现俱足。

综观5月13日《人民日报》头版,可谓四个“一”合成了一个“一”,即:一个好头题,一个好标题,一篇好言论,一幅好照片,合成了一块好版面。

②北京申奥成功

2001年北京再次申办奥运会,而当年7月13日国际奥委会投票表决结果——北京申奥能否成功却不可预测。因此,北京时间2001年7月13日夜,当萨马兰奇宣布北京申奥成功,无疑属突发事件。

《人民日报》从容应对,立即赶出一份《号外》,将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迅速传遍北京大街小巷。《号外》送达当晚进行欢庆活动的北京中华世纪坛,在场的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人民日报》在第一时间迅速、及时、准确、精彩地出版庆贺北京申奥成功的《号外》连声称赞。

1999年7月14日,《人民日报》又对北京申奥成功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报道。当天是周六,《人民日报》篇幅为八块版,申奥成功的报道就占了六块版,其中前四个版均为彩版,一版套红标题《首都各界欢庆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鲜艳夺目;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北京中华世纪坛欢庆活动的两张照片喜庆热烈;社论《谱写奥运史上最壮丽的篇章》议论精深。再加上其他版上的《为了跨世纪的梦想》、《为北京喝彩》、《小平的愿望实现了》等文章,读者真切感受到了申奥成功的深远意义和普天同庆的盛大场面。

③上海申博成功

基于对北京申奥成功的区分,上海申博成功也可区分为突发事件。2002年12 月3日,申博成功的消息传来, 12月4日《人民日报》即推出20个版的《庆祝申博成功专刊》。《专刊》全部双面彩印, 5个版块布局合理,从蒙特卡洛投票现场到上海街头,从世界博览会历史到2010年上海展望,从中国申博大事全记录到投票日的五国申博倒计时,从评述上海世博会对长三角的影响到解读北京奥运与上海世博,基本涵盖了“回首历史、聚焦现在、展望未来”,内容丰富,角度新颖,文字与图片相得益彰。

(二)重大灾害性突发事件新闻版面

重大灾害性突发事件依其造成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前者如地震、台风、洪水,后者如人为因素的矿难、飞机失事和因处置不善而造成大范围的疾病传播等。

虽然重大灾害性突发事件没有重大政治、军事、社会突发事件的宣传报道要求严,但对这一类新闻的宣传报道仍然有较强的政策性、策略性。“采编人员不得妨碍事件处理工作,不得编发未经核实、没有根据的信息和传言,不得泄露国家秘密,不得妨害侦查机关的案件侦查工作。与此同时,还应适当控制突发事件报道的数量和规模,防止灾难、事故、案件等报道在一段时间过于集中。”[3]

十四大以来,《人民日报》在组织重大灾害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时,既满足读者知情的欲望,又着眼于怎样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相关版面依然折射出党中央机关报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

1.重大自然灾害

《人民日报》对重大自然灾害性突发新闻的宣传报道,不仅仅满足于一般的动态报道,而是既完整地报道事件的前因后果,又注意让读者了解相关背景知识,展现人们战胜自然灾害的精神风貌,宣扬人道主义精神。事件发生当天的新闻一般放在一版,其他相关及后续报道则作适度处理。

如: 1998年1月10日10时50分,河北省张北一尚义地区发生6.2级地震。《人民日报》记者当晚出发, 1月11日凌晨2点赶到张北县, 2点半通过电话向夜班传回了稿件。这时, 1月11日的《人民日报》一版已经付印。但是编辑部收到震情最新报道后,立即调整版面,保证了1月11日一版出现震区最新消息。

十四大以来,《人民日报》对重大自然灾害性突发事件的报道也在不断探索、创新。如: 1997年新年前后,新疆阿勒泰地区突遇特大暴风雪。1月22日,《人民日报》一版头条位置在《雪封阿勒泰战鹰解危难》的醒目标题下刊登了三幅照片,报道当地300名被大雪围困的采金工人得救的消息,引起强烈反响。当时担任人民日报社社长的邵华泽同志欣喜地说:“今天一版头条这组照片很好,处理也好,很及时,很大方,很有思想性。”

最能体现《人民日报》在处理重大自然灾害性突发事件报道方面水平的,当属1998年夏天的抗洪抢险报道。1998年7月中旬至8月中旬,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及东北地区先后遭受了自1954年以来罕见的特大洪灾,党中央高度重视,全国人民高度关注。

《人民日报》从最初对局部地区洪灾做零星报道,到后来对大范围洪灾做集中报道,从开始作为突发事件发单篇报道到后来作为头等大事展开重大战役性报道,从开始只做为期几天的短时间打算到后来为期一两个月的安排,一步步向中央、向读者、向同行交出了上乘的答卷。

据不完全统计,从1998年7月1日至9月10日,《人民日报》共刊登抗洪抢险报道1300篇,照片210张,评论34篇,使用整版114块,出版抗洪抢险专版30多个。其中从7月29日到8月28日一个月的时间里,《人民日报》用了21个头版头条来报道中央重大决策和军民万众一心战洪峰的消息。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包括国家防总会议消息,江泽民总书记的动员令,江泽民总书记、李鹏委员长、朱 基总理亲赴抗洪第一线查看汛情,指导抗洪救灾,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关心抗洪救灾的消息等,都是在一版突出位置刊登的。

特别是从8月9日到9月8日,《人民日报》连续31天围绕中央指示和抗洪抢险实况,以每天一篇、有时一天两篇的密度,发表本报评论员文章,在版面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这些评论在一版突出处理。如8月9日题为《当前的头等大事》的本报评论员文章,清晰、明了地传达了中央的精神,引导全国人民认识长江抗洪斗争的严峻形势; 8月13日,发表题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本报评论员文章,及时倡导各地救灾赈灾; 8月15日,发表本报评论员文章《坚持就是胜利》,有力配合了江泽民同志发出的长江抗洪抢险总动员令; 8月27日,发表的本报评论员文章《发展经济,最大支持》,激励全国人民加倍努力,发展经济,支援灾区。

这些评论始终和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同步,始终和汛情发展、抗洪现状同步,既让人们及时了解前线严峻形势,又表达了广大军民的共同心声,凡抗洪救灾中出现的新问题、新动向,都作了有理有据的解释,极富感召力、说服力。

2.有人为因素的重大灾害

处理这类突发事件,《人民日报》追求的是“真实、时效、效果”的统一。

如: 2002年5月7日21时24分,中国民航北方航空公司的一架客机在大连海域失事,机上乘客103人,机组人员9人,全部遇难。对于这一突发空难,《人民日报》从2002年5月8日开始,到5月19日,在要闻版上陆续予以报道。

5月7日夜,《人民日报》夜班编辑获知空难消息后,立即调整版面, 5月8日《人民日报》一版刊登消息,《北方航空公司一架客机在大连失事》、《江泽民等中央领导同志指示全力组织抢救失事飞机乘客和机组人员》,既让读者在第一时间获知空难消息,又感受到了中央的关切。

5月9日,《人民日报》一版刊登消息《朱 基在国务院第五十八次常务扩大会议上强调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切实防止重大事故发生》,用版面语言再次告诉读者中央对空难的关切,同时在四版(第二要闻版)刊登四条有关空难救护工作的消息:《大规模搜救行动全面展开》、《国务院“5.7空难”处理小组展开工作》、《保险公司迅速开展空难理赔》、《北方航空公司公布CJ6163航班旅客名单》。

5月10日至19日《人民日报》持续关注,从对空难状况的反映,到对大规模搜寻救护的报道;从事故原因的调查,到中央对安全生产的重申……既体现出空难无情人有情,又让人从中获得颇多警示。

再如: 2003年2月1日,农历大年初一,晚10时多,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因其隔热材料有剥落而在返回途中坠毁。这是一个震惊美国乃至世界的突发事件,也是人类航天史上的一大挫折和悲剧。尽管2月2日《人民日报》只有四块版,仍然及时、适度地报道了这一事件。消息《美“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上了头版右下角;二版刊登特写《“哥伦比亚”号爆炸》,配发两张照片,加“突发事件”刊头,给读者以相当的视觉冲击力。

大家知道, 2002年春“非典”猖獗时,中央调整了卫生部部长和北京市市长人选。可见当时“非典”流行,既是天灾,又是有一定人为因素的重大灾害。

在抗击“非典”的报道中,《人民日报》版面给读者的印象是“五条线索有主有次,三个关系正确处理”。

“五条线索”为:一是中央的声音,包括中央对“非典”高度重视以及作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这是主线;二是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医务工作者忘我无私的奉献精神,这是前线;三是全国特别是北京市的疫情及所采取的防治措施、各行各业支援抗击“非典”的情况;四是言论;五是有关防治“非典”的科普知识。“三个关系”为:一是宣传报道厉行“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原则与突出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的关系;二是抗击“非典”的宣传报道与其他宣传报道,特别是经济建设的宣传报道的关系;三是抗击“非典”重点地区的报道与其他非重点地区的报道的关系。

整个抗击“非典”的斗争有一个发起、高潮到渐次收尾的过程,而人民日报抗击“非典”的报道也有一个配合中央决策、引导舆论的过程。它随着人们对“非典”的不断认识、抗击“非典”斗争的逐步深入而层层递进。

开始,疫区主要集中在广东省。由于疫情发生早期,人们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不但导致了“非典”的蔓延,也造成了人心恐慌。为了让广大读者及时了解疫情,看到真实情况,树立必胜信心,《人民日报》及时报道疫区的动态,以及各地采取防治措施等情况,帮助人们摆脱恐惧,认清事实真相。如2003年4月4日,《人民日报》刊登了关于“非典”的权威消息、专家访谈等; 4月7日刊登了温家宝总理考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消息,表明中国政府完全有能力控制“非典”; 4月9日发表《探访广东非典型肺炎康复者》一稿,从患者的角度解读“非典”; 4月11日,五版又发表了《请听一线医生这样说》,从医生的角度报道了疫区病情的发展状况;同日,《人民日报》还推出“科学防治非典型肺炎”专版,刊登《非典型肺炎,做好防治不足惧》、《非典型肺炎预防方法》等稿件,向读者介绍“非典”常识和公众应掌握的预防措施。这个版还安排了《积极防病不必恐病》和《从害怕到相信可以治愈》等文章,请心理专家发表谈话和康复病人现身说法,宣传保持健康心态的重要性。

后来,北京疫情爆发,客观上需要弘扬医务人员在抗击“非典”一线忘我奋斗的精神,以鼓舞士气;同时需要唤起全社会的爱国奉献精神,对“非典”实行群防群治,以稳定人心。《人民日报》顺势而动, 2003年4月15日在五版(视点新闻版)全文刊登《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护士长张积慧日记——对抗“非典”难忘那46个日日夜夜》,在一版发表“任仲平”署名评论《论奉献》。前者在平易中见奇崛,把广大医护人员的救死扶伤精神表现俱足。后者以胡锦涛同志视察“非典”防治工作时明确提出的大力弘扬爱国奉献精神为切入点,对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引导。二者相得益彰,读者反响热烈。

随着疫情的发展和防治工作的全面展开,自4月21日起,《人民日报》开辟“奋战在抗非典第一线”专栏,先后报道了著名医学家钟南山、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友谊医院医务工作者的感人事迹。自4月23日起,开辟新栏目“每日疫情通报”,一天一篇,及时向人民群众传达卫生部公布的全国各地“非典”疫情。

5月上旬,是全国上下万众一心,抗击“非典”的关键期,也是疫情出现好转的转折期。根据中央的部署, 5月8日,《人民日报》审时度势,发表题为《一手抓防治非典,一手抓经济建设》的本报评论员文章。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给予好评。分管宣传思想工作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说:“这篇评论员文章写得好,准确地反映了中央的精神,各中央媒体都要加强两手抓的宣传,在继续宣传好防治非典工作的同时,适当加大对经济宣传的力度。”5月28日,《人民日报》一版刊发三峡工程验收的消息,推出长篇通讯《库区巨变》,从而成功地实现了报道重点由防治“非典”向经济建设的转变。

〔本课题组成员:王武录、成文胜、张传香、翟方明、宋兆宽、

王佳航、王卫明、李 伟、王 雷、丁 丁、闫永栋〕

【注释】

[1]王晨:《总结经验,认清形势,统一认识,坚定信心,努力做好新世纪第一年的新闻宣传工作》,《新闻战线》2001年第3期。

[2]马世领:《口诛笔伐义正辞严》,人民日报《编采业务》第388期。

[3]南振中:《对“三贴近”本质和核心的思考》,新闻实践电子版2003年12月1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