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专栏经济新闻评论

专栏经济新闻评论

时间:2022-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专栏经济新闻评论一、专栏评论专栏评论是一种署名言论,一般发表在要闻版的具有固定名称的栏目里,国内许多报纸办出了有自己特色、在全国颇有影响的评论专栏。①另一类是论坛式专栏评论,简称论坛评论。除名专栏《冰点时评》外,目前法治、教育、经济、国际和体育五个当日分类新闻版面,每个新闻版都有新闻时评专栏。

第一节 专栏经济新闻评论

一、专栏评论

专栏评论是一种署名言论,一般发表在要闻版的具有固定名称的栏目里,国内许多报纸办出了有自己特色、在全国颇有影响的评论专栏。1978年1月《哈尔滨日报》创办的《大家谈》是较早出现的专栏之一;1978年7月《解放日报》创办的“解放论坛”及随后的“新世说”;1980年1月《人民日报》创办的“今日谈”及后来的“人民论坛”;《文汇报》的“虚实谈”;《经济日报》的“议论风生”;《新民晚报》的“今日论语”;《新华日报》的“细流集”等;还有的报纸专为一些名人开辟评论专栏。如《新民晚报》的“未晚谈”,由林放(赵超构)担当主笔;《羊城晚报》的“街谈巷议”,由吴鲁(吴有恒)、微音(许实)主持笔政。在西方,专栏评论一般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如简·布洛蒂是《纽约时报》上一名非常有影响的个人健康专栏评论家;罗伯特·坎普贝尔是《波士顿环球报》建筑方面的专栏评论家,曾因有见识的评论而获得普利策奖。(1)

根据专栏评论的思想容量的多少、篇幅长短、理论色彩的情况以及专栏名称与位置的不同,专栏评论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小言论专栏评论,简称小言论。小言论专栏一般设在报纸的第一版,字数在300~500之间,小的甚至可以是百字左右,是一种版面空间最小而地位显要的群众化新闻评论,很受读者欢迎。随着《人民日报》创办《今日谈》小言论专栏,全国各地报刊纷纷效仿,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小言论专栏。它们一般长则500~600字,短则200~300字。除了新闻性、思想性小言论外,经济类的专栏小言论也日渐兴旺。诸如随感、漫笔、杂谈、点评等小型化言论,也都逐步兴起,日益受到读者的青睐。进入新世纪,小言论更是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如《南方都市报》的《来论》的小言论专栏,专门刊登群众来论,每期4~5篇500字左右的评论。这些小言论,题材广泛,贴近群众生活,以小见大,有的放矢,短小精悍,受到读者欢迎。小言论在报纸版面上不过是“豆腐块”、“火柴盒”,微型评论故此得名。微型评论究竟靠什么才受到读者如此广泛的欢迎呢?《人民日报》评论部的同志总结微型评论赢得读者的七条原因:(2)数量多;②论题广;③时效快;④形式活;⑤内容新;⑥尖锐泼辣;⑦群众性强。而最根本的原因是最后一条,80%以上来自基层。专栏评论多数是公共专栏,对外开放,自由投稿,择优录取。像《人民日报》的《今日谈》的作者,有中央领导同志,也有基层一般干部;有学者名流,也有工人战士;有八旬老翁,也有莘莘学子,每天稿近百篇,确实有广泛的群众性。这是开放型专栏的一大特色。①另一类是论坛式专栏评论,简称论坛评论。论坛评论一般在要闻版,但不一定都在头版,如《人民日报》的《人民论坛》为方便登载就放置在第四版。总体而言,论坛式评论专栏多数都冠以“论坛”二字。如《人民论坛》、《新华论坛》、《文汇论坛》、《星期论坛》、《解放论坛》等。论坛评论属于篇幅适中、思想容量较大的一种群众性专栏评论。20世纪80年代兴盛于各报刊。《人民日报》于1985年2月在第一版要闻版上开设《每周论坛》,1989年初改名为《人民论坛》,并且不再受每周只发一篇文章的限制。论坛评论是介于评论员文章与小言论之间的一种评论形式,它的篇幅、容量、思想性甚至超过署名短评。由于它以个人身份发言,所以不同于以编辑部名义发表的评论员文章;同时,它也有别于一事一议、事理融合、篇幅短小的小言论,比小言论更为持重。在写作上,它比小言论更显得大气回旋、议论风生。论坛评论的字数比小言论要长,一般在1000字左右,以说理见长,政论性很强。

1995年中宣部组织的首届名专栏评选中,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名专栏(节目)评选活动当选栏目(节目)名单分别为《人民日报》的《人民论坛》、《今日谈》;《光明日报》的《今日话题》;《经济日报》的《每周经济观察》;《工人日报》的《职工明星谱》;《中国青年报》的《求实篇》。(3)报刊专栏评论经过一段时间的繁荣,精品不断涌现。21世纪初,第二届中国新闻名专栏奖评选出38个新闻专栏中,报刊评论专栏占到11个,约为总数的1/3,分别为《人民日报》的《今日谈》和《人民论坛》;《光明日报》的《光明论坛》;《解放军报》的《长城论坛》;《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时评》;《人民政协报》的《今日时评》;《今晚报》的《今晚谈》;《新民晚报》的《岂有此理,竟有此事》;《湖北日报》的《三楚放谈》;《湖南日报》的《双休漫笔》;《甘肃日报》的《兰山论语》。中国新闻名专栏奖是由中国记协主办的全国性优秀新闻专栏最高奖,每两年评选一次,其目的是为了鼓励新闻媒体努力促进新闻报道创新,提高新闻宣传质量。中国新闻评论名专栏所集纳的专栏,都曾获得过中国新闻名专栏奖,且以评论为主。展示言论精品,汇集各方精华,形成主流媒体舆论强势,这便是中国新闻评论名专栏主旨所在。(4)

在专栏评论品牌化经营方面,《人民日报》的《人民论坛》的特点是:选取社会生活中一些带有全局性、代表性、倾向性的事件、问题和现象,及时准确地加以剖析、阐释、引导,既讲明道理,又发表议论,解疑释惑,情真意切,针砭时弊,激浊扬清,体现出一股生气、正气、锐气,涌动着一种社会舆论的正面力量。因此,它往往比一般的思想评论、杂文产生出更加强烈的社会效果。

《中国青年报》在专栏品牌化经营方面卓有成效,努力进行栏目个性化实践。除名专栏《冰点时评》外,目前法治、教育、经济、国际和体育五个当日分类新闻版面,每个新闻版都有新闻时评专栏。该报努力结合版面定位,逐渐形成个性化、差异化的评论栏目风格,使专栏品牌化特征更加突出。如法治版从2000年8月起创建了《法眼》栏目。该栏目培养和成就了一批有影响力的评论作者,自身也成为报刊界的名牌栏目,并于2004年获得了“全国法制好新闻”栏目一等奖。体育版的《就事论事》也是2004年新创的一个新闻时评栏目。其新闻性强、可读性强、冲击力强,注重将体育新闻独有的意味、趣味、文化味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成为网络上体育新闻时评转载最高的栏目之一。(5)

地方媒体新闻改革的步伐迈得更快,尤其注重评论的写作。2002年8月6日,《南方日报》改版,特地成立了《南方日报》评论委员会,并在一版显著位置推出重头署名栏目《南方观察》。《南方观察》有如下特色:

第一,认识到位,行动到位。自总编辑至评论员、编辑、记者,均有打造本报名牌评论栏目的强烈意识,除成立专门的评论委员会外,每周还定期由总编辑主持召开评论工作碰头会,对有关信息进行汇集分析,确定选题,分工负责,真正做到了群策群力、精心经营。同时,在版面安排上大胆打破观念束缚,大标题,不转版,用一版显著位置刊载。题材重大、写得漂亮的甚至就做了一版头条。编排气势上先声夺人,为打造名牌栏目提供了必要平台。如2003年2月初,《南方观察》以系列评论《城镇化是个大战略》打响了第一炮。文章一推出即在全省各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第二,紧扣“热点”,反应迅捷。《南方观察》非常强调评论的新闻性和时效性,强调对重大新闻题材、“热点”问题的快速反应,其选题大多瞄准省委、省政府最新的重大动作或老百姓非常关注的“热点”问题。如城镇化建设、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等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焦点问题,具有重大的新闻价值和现实意义。《南方观察》敏锐地抓住了这些鲜活的重大题材,找准理论和实际的结合点,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和分析,有理有据,既及时传递了党和政府的声音,读者看了也如雪中送炭。

第三,定位准确,风格鲜明。《南方观察》从开始就自觉地扮演了本报新闻评论改革试验田的角色,评论体裁既有别于社论、本报评论员文章,也有别于嬉笑怒骂、宣泄情感式的杂文或随笔,它是重大新闻的深度延伸和理论升华,同时追求和倡导鲜明的个人风格;它力图熔思辨、激情于一炉,既追求思想、逻辑的严谨,同时追求亲和力、感染力和可读性。《南方观察》均为作者署名文章,实际上为评论的多元化、个性化和创造性留出了足够的空间,为创名栏目、名评论员的成长提供了宽阔的空间。

《南方观察》的经验证明,个性化和品牌意识不仅不会削弱党报评论的严肃性、权威性,反而只会进一步提高党报新闻评论的品位,赢得更多的读者。(6)

二、专栏经济评论分类

经济专栏评论是在报纸相对固定的版面位置开辟的经济评论栏目。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如栏目的持续性,版面位置和登载周期的稳定性,及风格上的一惯性,经常成为报纸的特色栏目。

1.专栏经济评论

专栏经济评论,有的以评论的对象专一成为专栏,如《中国经济时报》的《产经评论》专门评论产经新闻;有的因为栏目主持人的固定成为专栏,这类专栏又可分为两类:记者主持的经济评论和经济专家学者主持的经济评论栏目。前者是本报记者就某个经济话题,发表自己的见解,选题贴近百姓生活,选取的也是时新的经济话题,时代感强,入切口小,以小见大,形式生动活泼,轻松简易,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为广大读者所喜欢,如《工商时报》的《刘杉评论》。后者则不同,主持人是经济方面的专家、学者、权威人士,他们往往针对国家新近颁布的重大经济政策、对国家社会生活有重大影响的经济事件、经济现象、经济问题等进行专业性的阐述,文风庄重严谨,一丝不苟,行文是专业的术语、经济理论,逻辑严密,篇幅较长。故它的目标受众定位于社会的精英人士、主流人士。除此以外,还有一般的专栏经济评论,并没有规定是哪方面的内容,只要是与经济有关的,都可以拿来谈,也没有固定的正式主持人。

2.专栏经济论坛

经济论坛是就国家颁布的重大经济政策,新近发生的重大经济事件、经济现象、问题,邀请有关方面的专家进行商讨,话题一般都很大,文章篇幅较长,内容深广,纵横捭阖,专业性很强,对国家的经济生活有重大的影响,对经济决策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众多的专家学者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繁荣出谋划策,体现了精英分子对国家经济生活的参与与关注,透着很强的主人翁责任感。

2006年3月27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研究中部崛起会议时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崛起,是党中央、国务院继做出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后又一重大决策,是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重大任务。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关系到全国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各民族的安定团结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关系到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的实现。那么,如何去规划中部的发展?怎样去实现中部崛起?如何真正地发挥中部的区位、资源、产业、人才等综合优势?《经济时报》从2006年6月12~18日第666期开始,开设《中部发展论坛》专版,就中部发展方方面面的问题,对话国内外著名专家、政府官员、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反映他们对中部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的真知灼见,如第1期《寻找中部崛起的金钥匙》,就是采访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的胡树华教授。《金融时报》也开辟有《行长论坛》、《局长论坛》,对金融业方面的问题进行评论分析。

三、经济专栏的写作特色

1.直面经济热点,提出独到见解

《经济日报·每周经济观察》专栏,是1988年1月创办的。该专栏固定在二版右上方,每周刊出一次。主要针对经济运行和经济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发表有针对性、有权威性、有说服力、文风又比较朴实的经济评论。一些中央部委负责人和著名专家学者等都曾为专栏撰稿,设置《每周经济观察》专栏的目的是:创“名牌”,培养“名人”和专栏作家,并体现《经济日报》的深度特色和权威性,更好地发挥舆论导向作用。

经过多年经营,《每周经济观察》专栏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一定的权威性,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赞赏、各级经济管理部门的重视和广大读者的欢迎,已成为《经济日报》的一个“拳头产品”和“名牌”栏目。

《每周经济观察》专栏的文章大体分为以下四类:一是对经济运行与市场变化形势及时做出分析预测;二是对经济生活中一些倾向性问题给予剖析;三是对经济生活中的热点进行评议;四是及时提出有关经济政策的背景分析和建议。许多文章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如1994年深圳推出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职责分开的改革举措,《每周经济观察》很快刊出评论,予以肯定。1989年市场发生一些新变化,《每周经济观察》又及时刊发《市场不是六月的天》的短评,对市场的变化规律做出了及时的评述,而1990年有关如何把蛋糕做大的评论,则引起中央领导同志与新闻界理论界的重视。自《每周经济观察》开栏以来,已有十多篇文章受到中央、国务院领导部门和负责同志的重视和批示,这是对专栏的肯定。(7)

案例11-1

怎样把“蛋糕”做大?

一位高层领导人最近谈及财政问题时出了个题:怎样把“蛋糕”做大?这个题目不能不使人联想到理论界在企业改革如何深化问题上存在的分歧。如果大家都换个思路想问题,把立足点首先放在怎样把“蛋糕”做大,而不是局限于“蛋糕”如何分法上,不同意见或许就容易一致起来。

从1987年开始,我国企业普遍实行了承包制。三年多的实践证明,承包制不仅符合我国国情,而且取得了显著效果。但是也确实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问题甚至是“先天性”的。为此,就企业改革如何深化,理论界近几年大体形成三种意见:第一种是继续推行和完善承包制;第二种是将承包制过渡到股份制;第三种意见是实行税利分流,即在统一企业所得税并降低其税率的同时,改税前还贷为税后还贷,实行所得税后承包。

三种意见各有各的道理。其中,实行税利分流的呼声较高,也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不过,由于近期经济政策以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为主要取向,所以大家都赞同在“八五”的前两年仍然坚持搞承包制。但1992年以后企业改革怎么搞?理论界最近在研究“八五”计划和“九五”设想时,又展开了进一步的讨论。况且,因普遍推行股份制在三五年内尚不具备条件,所以在讨论中对峙的,主要是坚持承包制和实行税利分流两种意见。

主张搞税利分流的一方认为,分流的办法区分了国家两种职能和收入,规范了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有利于保证财政收入的增长,有利于企业投资行为合理化,有利于体现“公平税负、平等竞争”的原则,可说既是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上的一次改革,又是对承包制的完善。

反对实行税利分流的一方提出,企业对税利分流的承受能力不强,按试点办法征收35%所得税算,大概只有三分之一的预算内工业企业税后有利可包;税利分流缺乏像承包制那样的激励机制,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将受到很大影响;税后还贷在大部分企业中也难以负担。他们认为,不应以完善承包制为名,行保财政之实,今后仍应坚持搞好承包制。

承包制和税利分流都是企业改革的大动作,都关系到改革和发展全局,不能不慎重。现在看,推行税利分流也确实有几个难点。首先,原设想税利分流可通过税后承包,既吸收税收有利于稳定财政收入的特点,又吸收承包制能激励企业多创的长处,实现利改税与承包制的两优结合,可是实际上由于大部分企业税后无利润可包,也就等于取消了承包制。眼下预算内工业企业有30%处于亏损状态,还有30%是微利的,这些企业无利可包。另有一些搞行业包干的企业,国家已确定其政策保持不变。这样算下来,企业中可以搞税利分流的只是少数。

其次,税利分流拟可通过税后还贷强化企业投资责任,但分流后给企业带来“一增”(上交增加)、“一减”(留利减少)、“一弱”(还贷能力减弱)、“一拖”(还贷期限拖长)的问题,却使搞活企业更加困难,企业反而不愿意再承担投资责任,被人斥责的“短期行为”更为明显。湖南益阳市税利分流试点企业的专项贷款,1988年比1987年下降33%,1989年又比1988年下降70%;河南省反映,南阳市税利分流后,试点企业要求增加新建项目,申请专项贷款的“几乎没有了”。企业投资行为走到了另一个极端。何况,去年末预算内工业企业贷款余额已达2 157亿元,按前些年年均还贷额268亿元的水平计算,光还本不付息也得8年才能还完。这么长的还贷年限,足以把企业拖垮。企业在老贷还不清、新贷不敢贷和自有资金不足的困难逼迫下,只能放弃技术改造及基本建设。由此,又怎样去提高效益、增加财政收入,把“蛋糕”做大呢?

企业改革不能只考虑分配合理——“蛋糕”的切法问题。当年实行第二步利改税把“蛋糕”绝大部分切给国家,确实使财政收入增加了,但由于企业失去了生产积极性和技术改造的动力,“蛋糕”再也做不大了,以至出现企业利润连续22个月滑坡的状况,这是前车之鉴。

企业改革也不能不考虑合理分配问题。在国家财政有困难的情况下,税利分流能够保财政这一条应该肯定。然而,我国的情况与西方国家不同,企业的动力机制也不一样。西方国家税利是分流的,但它们有私有制和破产机制交臂。不管国家收多少税、怎么收,企业在竞争和破产压力下,不得不拼命挣扎。不干就垮台,工人就失业。可是我们国家却不能主要地靠破产、失业去驱迫企业,只能主要依靠物质利益的牵动力,激励企业和职工。承包制的功能优势即在于此。如果我们照搬西方模式,搞税利分流而丢掉承包制,就会形成前无牵动力、后无压力的状况。

总之,企业改革要切合实际,符合我国国情,尤其是必须从增强企业活力、激励企业去把“蛋糕”做大这一目标出发。同时,从承包制过渡到税利分流,是一项重大政策的调整,必然会引起很大的震动,这不能不慎之又慎。

(资料来源:阎卡林:《怎样把“蛋糕”做大?》,《经济日报》,1990-10-31)

1990年,针对“八五”计划期间企业是继续实行承包制,还是改为利税分流的问题,国内经济理论界存在较大的分歧。当时,财政部及国务院有关方面已初步确定,“八五”期间企业不再搞承包制,改为利税分流,并且已经进行了几年的试点。阎卡林在这篇述评中,从做“蛋糕”这个形象的比喻入手,探讨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财、聚财和用财的关系问题。文章的观点非常鲜明:只有把“蛋糕”做大了,才有可能进一步做切“蛋糕”和吃“蛋糕”的文章,即认为,“八五”期间企业仍要继续搞承包制,反对利税分流的改革方案。这篇述评发表后,次日就被《人民日报》头版转载,接着经济界以此为题展开了大讨论,以至对中央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并获得了首届“中国新闻奖”。

这篇文章的突出特点,首先是题材重大且观点鲜明。一个记者在面对国家重大的经济决策的关键之时,勇于站出来,据理力争,大声发言,不吞吞吐吐,不似是而非。这首先说明,我们国家有一个比较宽松的舆论环境,可以对重大经济决策提出建议、评价甚至反对意见。另外还可以说明,一批富于历史责任感又具备深厚专业基础功底的新闻工作者正在成长起来,他们在改革大潮中正在显示着独立思考的精神和参与舆论、引导舆论的力量。

记者最善于用事实“发言”,在这篇述评中,作者据“事”力争:先是分析了经济理论界关于“切蛋糕”和“做大蛋糕”的分歧,这使作者取得了高人一等的立足点,紧接着,作者围绕自己的主张,迅速地展开了事实的攻势:从对全国企业的总体剖析,到对湖南省益阳市和河南省南阳市实行利税分流后出现窘况的典型事例分析;从实行第二次利改税后企业利润连续22个月滑坡的前车之鉴,到对企业丢掉承包制后可能出现的“前无牵动力,后无压力”的前景预测……除了进行历史性的纵向比较外,作者还列举了中国与实行利税分流制的西方企业在动力机制方面的横向比较的事实。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到作者占有事实材料的充分和权威,以及论证思路的清晰明朗。事实叙述完了,道理讲到位了,最后结论“增强企业活力,激励企业去把‘蛋糕’做大”,便是不言而喻的了。

2.综合经济现象,深入细致分析

《财经时报》创办于1999年6月,是中国第一份财经类报纸。2005年5月16日,《财经时报》进行最新改版。改版后的报刊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力求使专业财经新闻更加通俗易懂,引起了市场的高度认同。经过近5个月的努力,《财经时报》零售量已经远远超过国内同类媒体,并且正在逐渐成为一份关注中国经济发展及海内外金融经济人士首选的周报。报道包括综合新闻、金融资本、商界谋略、市场、前沿生活五个方面的内容。较之其他媒体《财经时报》版式极具活力,更能适应市场的需求,是金融、保险、IT、通讯、地产、汽车、家电、旅游酒店、教育、商业服务等诸多领域理想的广告平台。媒体价值:提供精准而生动的经济新闻;读者定位:推动市场变革和创新的主流人群,他们一般通过自己特有的行业渠道进行商业决策,而通过阅读《财经时报》发现感兴趣的经济趋势,获知机会与风险;媒体特点:客观公正、可信度高;角度新颖、资讯独家;文章转载率高;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版面清晰、设计美观。(8)

《财经时报》追求的媒体价值是“让经济简单明了”。

“我们是中国人关注全国性经济话题的首选周报。利率、失业、公司、薪酬、健康、艺术,经济社会的冲突与变迁与每一个人的生存状态密切相关。枯燥、繁琐与虚伪并不是财经新闻与生俱来的特色,因为经济活动充满了活力、情感、行动和各种争论。《财经时报》在海内外华人圈首创一种新颖、紧凑、多元素报道的财经出版物新形象。我们的报纸力求‘真实,扎实,平实,明快,易读’。我们向中高级经理人特别是年轻的职业人士提供重要的经济分析和服务性资讯。”(9)

案例11-2

雨大风疾每周经济看板

台风“海棠”从太平洋上升起,携狂风巨浪,直扑台湾,直扑东南沿海。所过之处,雨大风疾,河湖泛滥,泥沙俱下。它到底造成了多大损失,现在还无法统计,只知道,风高时逢坚必摧,人不仅站不稳,还有性命之虞。

在风口浪尖上的人民币,于周四突然宣布扩大汇率的浮动额度。其实说突然也不突然,对于人民币汇率的变化,这一两年一直议论纷纷。这一天终于来了,除了时间上感觉突兀外,其他感觉还算自然。有的媒介,干脆痛快地称这是“人民币升值”。“升值”会给世界经济带来什么?会给周边经济带来什么?会给企业带来什么?会给一个正在还房贷的老百姓带来什么?这

一系列的问题,恐怕还要在未来的日子里慢慢品味。

与此相呼应的,是欧盟宣布将给中国“临时市场经济地位”。这个地位是什么?外行还真说不清楚。但看上去这是好事,“临时”比没有要好,欧盟总算看见,中国有个正常的市场。

其实这几天对中国市场理解最深的欧洲人,应该是皇家马德里俱乐部的官员们。他们带着那支大腕云集的球队来到中国,掀起的是“皇马飓风”。每次来都能赚上一笔,这次来还带着与北京国安合股的方案,这不是真真切切的市场么?放着市场不赚银子,那就是脑子进水,如果还光顾着斗气耽误生意,那恐怕是逆流而动了吧。

“海棠”席卷东南,审计风暴来到北京。北京审计局拿出了一份报告,其中最吸引人眼球的,是工商局无依据收取查询费1 300余万元,是三环路等道路绿地重复施工浪费了500余万元。这一回,人们对“拉链路”有了更加具体的认识,绿地铺了挖,挖了铺,有人不心疼钱,就有人不怕麻烦。挖坑的和花钱的,可能都“忘”了这钱是从何而来。

说到路,就要说到交通。北京交通不畅,据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钱。交通部已经决定,给北京交通输血60亿元。钱还没有到位,怎么用已经开始筹划:换出租车、鼓励电话叫车、疏通若干堵点、取消月票……不知道这钱是否真能给城市交通带来脱胎换骨般的改变。只希望钱别花得太糙,采取的措施能真正有效。

大声宣布自己赚钱的是“中石油”。他们一边强调国内成品油与国际市场价格倒挂,一边告诉大家上半年他们收了3 350亿元,利润总额同比增加了192亿元。倒挂还赚了,不由得使人对中石油的运营“赞叹有加”。

人们对“垄断”企业的非议已经有好多年了。不过,“垄断者”无忧无虑的日子似乎走到头了。国家工商总局发出了通知,要在下半年进一步加大对供电、供水、供气、交通、邮政等垄断性行业强制交易、强制服务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这件事做到什么地步先不说,只是这样的通知,就有些让人一吐胸中块垒的痛快。山雨欲来风满楼,打破“垄断”的力量正在加强。

风浪之前,有时候退也是一种选择。退一步,海阔天空。海尔就退了,在竞争达到白热化的时候,海尔却冷静起来,宣布退出对美泰的收购。当然有人会把这理解成一种挫折,但也可以理解成一种成熟。海尔在这个过程中,已经在风浪中把宣传做足,让全美国都知道了中国企业的力量,这似乎也是竞购的目的。现在发现了对方是个烫手的山芋,退又有什么不合理呢?

另一宗收购即中海油买尤尼科让人更加关注。中海油终于做出了强硬的姿态,拒绝再加价钱。皮球踢回了对方的董事会,如果要退,似乎也顺理成章。

主动的退是从容的,被动的退可就有些张惶了。生产空调冰箱的企业要注意了,耗能大制冷差达不到新标准的,马上就要被清退出市场。长沙已经行动起来,一家商场就准备退掉1 000套空调;生产果冻的企业也要注意了,如果果冻做得不够大个,容易卡住孩子的喉咙,那么也会被清出市场。

树欲静而风不止,船欲行而浪不停。恐怖分子算是盯上伦敦了,隔了两星期,炸弹继续炸,炸得英国人人心惶惶,炸得欧洲股市狂跌不已。

在雨大风高浪疾的世界上,没有人能隔岸观火。看着别人想自己,什么都是未雨绸缪的好。

(资料来源:老猫:《雨大风疾每周经济看板》,《财经时报》,总第623期,2005-07-25)

这篇评论,好似一篇洋洋洒洒的散文,文章列举了很多经济事件和现象,都是当时很典型的例子。经济领域,风云变幻,作者把这种现象比喻为风大雨疾。人民币的浮动额制、欧盟宣布将给中国“临时市场经济地位”、皇家马德里俱乐部与北京国安合股、城市反复挖修道路的浪费现象、交通部拨钱整治交通能否落实到实处、中石油不攻自破的谎言、对垄断企业查处是否真的能够加大力度、海尔宣布退出美泰的收购、中海油买尤尼科、不达标的冰箱和小孩爱吃的果冻被清退出市场,像餐桌上摆出的一道道菜肴,作者信手拈来,逐一点评。语言很活,完全口语化,符合大众的理解水平和接受能力。此文与该栏目的宣言相吻合“让复杂事情变简单,让刻板的面孔富有表情,提供顶级商业智慧,轻松把握经济脉搏”。该栏目所登文章抓住了经济时评的特点,从而赢得观众的青睐。

3.体现专业水准,关注国情民生

近年来,经济学家们积极参与中国的经济改革,献计献策,为经济报刊的经济专题栏目写出了兼具专业知识和理性分析的文章。如陶冬(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CSFB)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认为:

“这些年经济学在国内成为显学,经济学家们也很神气,论坛上发言自然少不了,对大大小小的问题居然都有自己的看法,不过学术上长进不大,心也浮了。笔者便是这类经济学家中的一位。经济学毕竟不是科学,许多问题的真伪要若干年后才能知分晓,有些也许根本不存在对错,这就纵容了经济学家信口开河的坏毛病。

笔者从来没有想过做大经济学家,也没有能力发明什么了不起的经济学理论,只想认真地做点本分的事,多走,多看,勤思考,勤动笔,对得起读者。平时的日程总排得满满的,写作也以英文为主。报刊、网站上的中文稿,几乎全是在飞机上写的,畅想于飞机起落架收起和放落之间的顷刻宁静,驰骋在飞机小桌板上的一片方圆。于是,文章往往只有千把字,题材则五花八门。观点是否正确留给读者判断、时间检验,不过在踏出机门的一刻自己颇有一些成就感。笔者写作秉承两个宗旨,一是良心,一是前瞻。写昧良心的话,那是害人。缺少前瞻性、模棱两可,是在浪费读者的时间。”(10)

陶冬在2005年8月23日写的“内地香港台湾十年后只有一个股市”,8月24日的“对冲基金早晚会出事”,8月24日的“打击热钱从土地基金开始”,全面论述了中国资本市场的诸多问题,本着经济学家的良心和道德分析经济现象,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如在“内地香港台湾十年后只有一个股市”文前,陶冬作序:

“提起A股,十个股民九个赔钱,长达五年的熊市令人泄气。但是中国的资本市场在十几年中走过了世界主流资本市场上百年的道路。

股权分置是一个历史遗留下来的结构性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中国的资本市场很难上正轨。政府和监管部门下了很大的决心,来彻底消除这个痼疾。这个过程一定是痛苦的,也会触及各方面的利益,但却是必要的。

从潜质而言,中国股市早晚会进入世界前五名。中国有十三万亿元居民储蓄,九万亿企业储蓄,而且储蓄率高达40%。中国有种类齐全的各式企业,不少有在资本市场集资的需要。这是中国资本市场不会久为吴下阿蒙的重要条件。笔者甚至认为,十年内两岸三地的股市全会被A股吸过来。

不过那是以后的事,路还要一步步走。解决结构性问题,很难一蹴而就。”

文中结尾大胆预言:

“10年后,A股可能也只有一个市场。由于地理限制或俱乐部制,不少国家历史上都曾出现过“一国多市”的现象,但随着通讯、交通的发展,合并成为趋势。一些拒绝合并的,如日本的大证,则被边缘化。惟一例外的是美国的NASDAQ,但这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美国科技公司的集群优势。沪深两个A股市场相比,上海占有一定的优势,但所有上市公司中也不过六成在上海。今后五、六年,新上市的巨无霸们花落谁手,才是决定A股市场最终定居地的关键。

资本市场的集群效应极为明显。如果投资银行全在纽约,证券市场绝不会开在旧金山。因为信息速度、资金流向些微的差异随时构成上亿美元的盈利或亏损。而人才的流动对以人为本的证券界来讲至关重要。随着IT革命和证券交易的无纸化,证券交易所的地理位置可能会变得不那么重要,但是投资银行、上市公司、资金、信息的集群性不会改变。

再过10年,中国内地A、B股、香港、台湾合一后中国股市的市值应介乎3.5万亿~4.5万亿美元之间,超过日本的3万亿美元,名列全球第二。(为作者个人观点)(11)

《财经时报》在2006年6月12日《陶冬财评》专栏刊登了《施压人民币,美国光叫不咬》的长篇评论,占了半个版面。文章指出中国用20多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的路。以购买力评价来计算,中国的GDP实际上已经名列世界第二,中国需求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的火车头。接着分析了中国经济崛起的四个因素:工资优势、资本成本低、基础设施的改善和以GDP为中心的政治文化;再者,预测中国经济未来三大趋势:农村的发展、资产升级在中国将进入一个全新阶段、金融改革进入一个全面公关的阶段;文章最后剖析了美国光叫不咬的原因:美国今天的生产成本和中国的生产成本相差太大,人民币升值只能把美国对中国的定单推向墨西哥、马来西亚及其他国家,却未必能帮到美国就业。而布什是行政当局首脑,他必须维护美国的利益,他一定要叫,而且一定要被选民看到他在叫,却不敢咬,因为人民币升值会导致中国商品在美国市场的价格上涨,遭殃的是美国消费者。这样洋洋洒洒的长篇大论,只有具有广博的经济专业知识,并对国际经济形势有专门的研究才可下笔。而读者只有相当的水平,才可阅读。

案例11-3

坊间耳闻的经济解释

人们的耳闻目睹往往大同小异,但观点与角度却五花八门。这个专栏开张了,将由其仁与我轮流操刀。我们约好,打算就人们大同小异的耳闻目睹,向读者提供一种特别解释,即我们所学到的经济解释。

经济解释与其他解释,如出自文学、哲学、道德、或社会习俗上的,常有天渊之别。这差别是近两百多年来,随着经济学传统形成而产生的。以经济来解释世事,结论有时趣味横生,有时令人膛目,有时令人气愤。我们可不在乎这些。我们在乎的是,事情的因果关系究竟是怎样的。

举些例子吧。深圳的餐厅服务好,客人叫结账后,服务员拿来账单,也同时拿来了预备找赎的零钱。不管客人手头有的是大票还是小票,账单都能一次结清。但一河之隔的香港,餐厅里却永远见不到这样的现象。为什么?可以有很多解释,但一个有说服力的经济解释是:并非服务态度不同、或劳动力成本不同、或礼俗不同,而是因为港币面值不限于100元止。

捐款行善是美德。然而,经济学家同时认为,捐款人仍是以私心为归依的。证据是,捐款人总会把款项捐给特定的人或组织,甚至指明特定的用途或目的。给甲而不给乙,用于这而不用于那,必有偏心(discrimination)在其中。假如一个毫不偏心、不想出名的人决意要把一笔善款捐给全社会,经济学家会告诉他,合理而有效的做法是把那笔钞票偷偷烧掉。

很多人认为,是美国的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负责调节美元的利率,而这利率的厘定,也间接主导了全球利率的升跌。但根据费雪(Irving-Fisher)奠定的利息理论,其中的因果关系很应该颠倒过来看:是全球资金市场的走势,共同决定了美元利率的高低;格林斯潘只是率先宣布了利率的变动,而不是造成了利率的变动。这个经济解释的一个重要含义,是调高利率不能抑制通胀,而只是预告或确认了通胀而已。

中国目前的教育开支急剧上升,相对幅度以农村家庭为甚。因为要读书、要升学、要择校,家庭不仅增加了一份沉重负担,有时甚至会走入财政绝境。这是人人都耳闻目睹的现象。一般舆论倡议的对策,是让政府来负担教育开支,搞免费义务教育。但经济学家指出,教育除了让孩子看书认字外,更重要的功能是给孩子打上标签,好让雇主在信息不对称的劳动力市场把他们识别出来。若是如此,免费义务教育不可能解决问题。要解决问题,得在降低“劳动力的识别费用”角度入手。

再拿炙手可热的人民币升值问题来说。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被低估是事实,美国政府逼中国升值也是事实,那么中国政府就范,岂不是中国吃了亏、美国得了益?骤眼看,答案似乎是肯定的;但从经济的角度看却不然。人民币被持续低估,结果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劳动力和实物资源被持续贱卖。得益的是美国全体,受损的是中国全体和美国个别厂商。人民币升值,实质是阻止贱卖,那究竟谁是赢家、谁是输家?

从耳闻目睹到经济解释,就是这样奇妙的旅程。经济学家艾智仁(Armen.A.Alchian)在他《大学经济学》(University Economics)的前言,特意加了段幽默的“免责声明(disclaimer)”。声明指出,读者在运用书中传授的经济原理时,不管产生了财物损失还是造成了观念转变,作者概不负责;若读者坚持,那么他就要为经济学给他带来的享受先向作者付费。

这段声明也适用于本专栏。此外,其仁和我诚意欢迎朋友们加入!

(资料来源:薛兆丰:《坊间耳闻的经济解释》,英国《金融时报》,2005-08-05)

近年来,经济学家纷纷走出象牙塔,致力于研究纷纭变幻的社会现实,为中国百姓提供专业知识,并普及经济学常识。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站开设的新专栏《日常的经济学》,就是一档既专业又通俗的经济专栏,它由近年来人气指数颇高的中国经济学家周其仁与薛兆丰两位合写,由薛兆丰作首篇。近年来,他们致力于研究对中国与国人生活有真实意义的经济现象,倡导对公民的经济与市场启蒙。一些经济现象在经济学家的眼中,其解释与我们常人的看法迥异,不失为给我们读者提供一个认识问题的全新视角,同时也给读者带来思考的空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