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济新闻与经济新闻评论的界定

经济新闻与经济新闻评论的界定

时间:2022-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经济新闻与经济新闻评论的界定一、什么是经济新闻经济活动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活动,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经济活动。21世纪,中国经济加快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之中,又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风险。我们既要大胆地迎接挑战,做强做大中国的民族企业,又要更新观念,接受先进的世界文化。

第一节 经济新闻与经济新闻评论的界定

一、什么是经济新闻

经济活动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活动,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经济活动。从个体到集体,整个社会都十分关心经济发展,重视经济效益。通过发展经济,个人可以发家致富,实现个人理想;国家可以安定殷实,屹立世界之林。20世纪开始的改革开放使我们遇到一个个艰难险阻,我们的“小舢板”终于闯过了惊涛骇浪,由一个经济落后的大国经过将近30年的发展成为经济初具规模的中等发展水平的国家,小康社会由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开始逐步成为现实。21世纪,中国经济加快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之中,又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风险。我们既要大胆地迎接挑战,做强做大中国的民族企业,又要更新观念,接受先进的世界文化。所以,我们应尽可能多地掌握现代经济知识,了解经济规律和管理艺术。而传播经济知识,帮助人们将零星、个别的经济体验整合提升为理性的经济行为,要数经济新闻最为有效。这就是为什么近年来经济新闻越来越被公众关注的现实背景。

至于什么是经济新闻,由于审视的角度不同,说法也各种各样:

“新近发生的经济事实的报道,便是经济新闻。”也就是:“在生产、流通、分配、交换这个循环往复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运动……就有可能构成经济新闻。”(1)

“经济新闻是报道人类一切经济活动的新闻,或以经济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新闻。经济活动包括经济建设、经济改革、经济生活等。”(2)

“经济新闻是各种以报道经济活动、经济生活、经济现象、经济信息为内容的新闻报道的统称。”(3)

“经济新闻就是对受众欲知而未知的、经济事实的最新状态和发展趋向及时、公开传播的非指令性经济信息。”(4)

“所谓经济新闻,应该是关于人们如何进行经济选择和经济决策的报道。”(5)

所有这些界定,都从新闻是“事实”、是“信息”的角度,阐发了经济新闻的本源与本质属性,强调了内容的新闻性和时效性。

综合上述经济新闻的各种定义,本书认为,所谓经济新闻,应该是关于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行为及动态情况的能动性的报道。着眼于“能动性”,不仅使经济新闻更贴近读者,更有针对性,更多地启发人们思考,帮助读者更多地透过现象了解背后的“为什么”,而且对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济新闻不应该是具象的反映,而应该对纷纭复杂的种种经济现象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解剖,抓住其本质,阐释其市场规律。

二、什么是新闻评论

何为新闻评论?每一本评论学著作,都是说法各异。一种事物,多种说法并存,在学术研究中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虽然新闻学科的存在和研究的历史均不长,但新闻实践活动却随着时代的发展蓬勃兴盛,为新闻理论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也为学术争鸣提供了一个正常的空间。争议不乏对于开展我国新闻学科的研究和提高新闻作品写作质量来说,是一件大好事。它一方面说明新闻研究领域富有活力,既有的新闻体裁在新的实践领域不断得到改变、充实和丰富,要求研究者给予新的界定和解说;另一方面反映了面临日新月异、层出不穷的现象研究者没有墨守成规,而是积极发现、随时总结创新,用理论指导实践,又在实践中检验和升华理论。现就新闻评论定义的几种主要界定列举如下:

“新闻评论,是报纸、广播等新闻舆论工具,就当前重大问题、新闻事件发议论、作解释、提批评、谈意见、发号召的一种文字体裁,属于论说文的范畴。”(6)

“新闻评论是就当天或最近报道的新闻,或者虽未见诸报端但确有新闻意义的事实,所发表的具有政治倾向的,以广大读者为对象的评论文章。离开了新闻性、政治性和群众性,都不成其为新闻评论。”(7)

“新闻评论是当代各种新闻媒介普遍运用的、面向广大受众的政论性新闻体裁。”(8)

“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提出一定看法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发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针对性和引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经常采用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述评等的总称,属于论说文的范畴。”(9)

“所谓新闻评论是传者借用大众传播工具或载体,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新闻事实、问题、现象直接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的论说形式。新闻评论在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上有不同的表现方式,或文字、或声音、或音像结合、或图文并茂,在新闻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0)

“新闻评论是针对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体。”(11)

“新闻评论是各种传播媒体普遍运用的、面向受众传播的有关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意见性信息”。(12)

“新闻评论是针对社会新近发生的重要事实或人们思想中的突出问题,在新闻媒体上发表的具有一定倾向的言论,是新闻传播媒体发布的各种评论的总称,即评论主体对社会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重大问题所作的议论、品评,是一种有着鲜明的针对性、指导性和时代特色的政论文体,属于论说文的范畴。”(13)

以上几种提法(当然还可以列出其他几种)各有短长,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强求统一。尽管如此,研究一下这些提法的异同,使之互相取长补短,从而弄清新闻评论这个概念的真正含义,对于新闻评论的研究和写作无疑有着重要意义。前五种评论定义基本把新闻评论作为政论文的一种文种,偏重于政治性、论说性、思想性,而忽略了信息性和意见性的功能。后三种定义则强调了倾向性和意见性而忽略了新闻评论对象的常态与动态、主观与客观的双重特征。

相比较而言,新闻评论是各种传播媒体普遍运用的、面向受众传播的有关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意见性信息。它虽然强调了信息性和倾向性,但没有把评论对象的主观性考虑进去,而偏重于评论的客观性。

三、什么是经济新闻评论

如今的新闻媒介面对的是越来越挑剔、苛刻的市场和受众,人们已不再满足于一般性地获知信息,而要求全方位地解读信息,要获知“比消息更生动的内幕,比内幕更生动的见解”,这一点在经济新闻评论中尤为突出。为了适应这一需要,当代经济新闻的标准就应是,对经济事实不仅要有感性的反映,而且更要有理性的梳理,不仅要有程序性的认识,更要有规律性的把握,不仅要有对规律的局部的、个别的了解,而且要有对规律的全面的、系统的分析。因此,经济新闻的采访写作者必须用唯物辩证法去认识某些现象所反映的经济信息,认识经济事实中的主体——人,帮助读者进行能动地主观抉择。因此,经济新闻评论作为新闻评论的一支得以产生和快速发展。

所谓经济新闻评论,它是指传播媒体就现实经济世界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客观事实和在现实环境中产生各种想法的民众的主观世界发表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意见或看法,是对于经济行为和经济活动的动态过程的评论。

经济新闻与经济新闻评论是既密切相关又区别明显的概念。前面提出的经济新闻的各种定义仅仅反映了“经济事实”的表面,尚未触及“事实”的本质,没有抓住经济运动的基本矛盾和人们从事经济运作的基本出发点,因而经济新闻只能是被动的、甚至是机械的、镜像式的反映,还不是能动的反映。人类的经济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有着不可抗拒的经济规律,甚至不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机械地、镜像式地反映和报道不利于准确把握经济新闻的命脉,从而影响经济新闻在经济改革和经济建设中的作用。而经济新闻评论应该关注人类的经济行为,更应该关注人类的经济活动,因为单一的经济行为并不足以完成一个动态的经济活动,在经济行为的进程中考察经济运行的常量和变量则是一个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方法,作为评介或指导经济行为或活动的经济新闻评论不能无视经济规律,要运用经济学常识解释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揭示经济发展的趋势和走向,影响或指导人们的经济行为和经济思维。

以下是一则经济新闻引发的经济新闻评论。

案例1-1

中国企业如何跨越青春期”?

中评社香港2月27日电创业7年的马化腾终于开始逐渐退居幕后了。2月15日,在香港上市的腾讯公司发布公告,任命公司原首席战略投资官刘炽平为公司总裁,协助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负责公司的日常管理和运营。马化腾则将更多的精力集中于制定公司的战略发展方向和产品规划。

这个看似简单的人事任命其实暗藏玄机,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马化腾认为这是腾讯从“青春期”迈向“盛年期”过程的重要一步。这个跨越不仅发生在腾讯,还有许多公司正在或即将面对这种变化。

而这个跨越一旦失败,这些公司将可能永远达不到鼎盛阶段,它们或是夭折或是提前进入老化阶段。如何实现成功跨越,引导腾讯迈向鼎盛,是马化腾的新挑战。

个人英雄主义让步

“企业也像孩子一样,孩子小时需要父母的照顾,长大后就要独立了。”柏安基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咨询总监苏尚华是“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创始人爱迪思的“超级粉丝”,他用这一理论来解释企业的发展。

“马化腾看着腾讯一天天长大,刚刚走过青春期的腾讯从本质上需要脱离‘父亲’的照顾,所以说腾讯的这个决定很明智。”

作为高速成长的企业,腾讯早在去年就完成了组织架构的调整和优化。腾讯按照用户导向,将主要业务按照类型成立了无线、互联网、互动娱乐和网络媒体四大业务系统。在华信惠悦副总经理伍刚看来,这个“看似简单的人事任命”是决定腾讯是否能够顺利从高速发展的“青春期”进入稳步的“盛年期”的重要信号。

“但是像马化腾这样主动做出选择的创业型企业家不多,不少中国企业还处在刚起步的婴儿期、学步期,都还没有达到稳步发展的盛年期。”针对多数中国企业面临的发展阶段,苏尚华这样表示。

不过,腾讯的这种模式代表了多数中国企业的发展方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英雄的出现,在从小变大的过程中,个人的魅力在某一阶段尤其重要,好在多数中国企业的治理正在逐渐从个人英雄主义阶段走向科学的管理体系中。

几年前,搜狐和万科也还停留在“英雄主义”时代。张朝阳的时尚秀能增加搜狐的点击率,热爱登山的王石,每次进山时总会使股票下跌,而顺利结束登山任务后,股票又能反弹回来。

“如今,这种个人英雄主义带给企业的影响正逐渐失去效用,现代管理制度正逐渐发挥更大的作用。”苏尚华说。

权力移交是难事

“企业进入青春期,企业家的关注点则从外部转向内部。”苏尚华说,“完善内部管理很重要。如何‘让人做事’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让人做事”的程度和表现其实也是克服“成长拐点”的一个参考值。在过去的发展中,马化腾认为最大的成功之处是打造了一个非常具有创新精神和富有激情的团队。按照现在的趋势,他未来会将更多的工作授权给自己的团队。

“在一个正常运作的企业,企业家应该将20%的精力用于公司的日常管理,剩下的事务则由职业经理人来负责。同时,企业家精力的80%则应用在关注公司的整体发展战略和战略层面的管理工作上。”伍刚描述了一种相对理想的企业家工作状态。

显然,他描绘的这一状态只能是“理想中的”。爱迪思形象地描述了其中的最大难题:创始人雇佣职业经理人,但是发现移交权力是件难事。“老资格”和职业经理人及其支持者的意见对峙,阻碍公司运营。内部冲突使得公司没有什么时间服务客户。

在伍刚看来,“马化腾从现在开始应该转变角色,将自身定位在领导企业而非管理企业。在华信惠悦对中国400多家企业、上万名员工的调查中发现,使员工留在企业的首要因素就是管理者的领导力。可见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更加需要领导者。领导者有办法激励一些有才干的人,让他们把事情做得更好。而管理者呢,总是在复杂事务的细节中打转,这些人往往将‘进行管理’与‘把事情弄得复杂’画上等号。因此,为了确保企业的良性成长,马化腾必须从管理者转变为领导者。他必须在融入日常工作的同时,始终保有战略思考的大局观念,将企业的价值观、战略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业绩管理和员工表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刺激整个组织成长,并领导组织进行日常的工作。”

企业家精神提升生命周期

成长道路是痛苦的,蜕变的过程总是充满艰辛和疼痛。蝴蝶在蛹的时候,是丑陋和痛苦的,但一旦冲破了蛹的束缚,就将化为美丽的蝴蝶。如果企业能够顺利跨越青春期,它将获得再生、并逐渐成熟,进入稳定期。

如何跨越青春期到盛年期的鸿沟?

“具有创新意识的企业家精神将是最好的法宝。”苏尚华支招。在这种前提下,企业家的战略决定更准确。

王石显然是一个具有创新意识的企业家。依据销售1000亿元、利润100亿元、市场占有率3%的目标,他提出万科2005年的年度关键词是“颠覆”。在这一战略思想的指导下,2005年,万科进行了战略调整。在职能战略分组方面,万科的组织结构调整为四条主线:产品线、运营线、管理线、监控线。在集团总部与一线公司权限划分上,则由过去的相对集权变为相对分权,赋予了一线公司更大的操作空间。

而一直以创新形象出现的马化腾相信自己对战略的把握:“技术出身的人在管理细节上不太注意,性格很急,优势是战略眼光准。”

不过,企业家的战略眼光并不是跨越鸿沟的全部,还需要很好的管理来配合。一个健康的企业,需要的是保障和执行的能力。就像一个聪明和勇敢的孩子,成长中需要步步为营,否则只能仰天长叹。从某种意义上说,管理就是一切。进入稳步发展的盛年期,不单靠企业家具有创新意识的战略眼光,也不单是职业经理人的执行能力,双剑合璧才是最终的利器。

(资料来源:《中国企业如何跨越“青春期”?》,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2006-02-27)

这是一则典型的由经济新闻引发的经济述评,而不是经济新闻报道。上文可以看出,经济新闻评论不仅仅是对新近发生的经济事实的报道,不只是描述现象,而是要力求抓住现象背后的本质,获得一个登高望远的视点。换句话说,它对经济现象的反映不是只触及经济新闻的表层,不是机械的、镜像式的反映,而是能动的反映。新闻评论对事件分析和综合概括更加具有说服力和引导性,而不是仅仅报道一个经济现象或反映一个经济问题。这篇评论不是针对马化腾和腾讯公司换帅的采访,而是对于“马化腾退居幕后”这一事件的意义的开掘,并运用苏尚华和伍刚的言论评点企业家及企业的行为和生长规律,夹叙夹议,最后亮明观点:对于处于盛年期的企业来说,具有创新意识和战略眼光的企业家与具备执行能力的职业经理人的双剑合璧才是最终的利器。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指出:“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分配给不同的个人。”(14)在他看来,经济学研究范围包括:人和人之间与生产和交换有关的种种活动;经济的总体运动,如价格、产量和失业等;对稀缺资源的使用方式如何选择;人们如何组织他们的生产和消费活动;货币、利息率和财富。

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认为“经济学常常被认为是关于选择的科学”,他将经济学的范围归结为四个问题: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谁来决策,如何决策?(15)可以说,经济学存在的客观基础,是资源稀缺性、有限性与人类欲望无限性之间的矛盾。简单地讲,经济学就是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经济行为就是如何以更小的资源成本获得最大收益的选择和行动。

因此,经济新闻评论可以通过媒体普及经济学常识,解释经济现象,回答现实中存在的经济问题,并预测经济发展走向,可以使广大受众获益,在面临经济选择和决策时能够以最小的资源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