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宏观经济新闻评论

宏观经济新闻评论

时间:2022-10-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即对经济运行的整体,包括整个社会的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就业水平进行分析。”正面宣传国家经济建设成就,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创造积极的舆论环境。要明确认识到,宏观经济的建设成就不仅体现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数字指标,而且还应该体现在各个经济门类的协调发展、资源的高效配置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上。国家经济形势日新月异,旧有的经济成就观念也需要更新。

第一节 宏观经济新闻评论

“在论述宏观经济学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几个关键的宏观经济变量,最重要的是国民生产总值(GNP)、失业率通货膨胀以及净出口。这些指标是用来判断宏观经济业绩的核心标准。”(1)经济建设成就报道反映的就是一个国民经济体系在一个特定阶段内实现的经济目标,主要体现在产出、就业、物价、对外贸易等一些国民经济的宏观指标上。也可以说宏观经济是指企业所处的外部直接环境因素,研究的是企业生存其中的国民经济总体,以及越来越具有重要意义的国际经济。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国国内在一定时期所有最终产品总和的价值表现形式。从生产的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国国内各经济部门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价值,即各部门总产出扣除中间消耗后的总和。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即对经济运行的整体,包括整个社会的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就业水平进行分析。”(2)

一、具有宏观经济意识,解读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意识在我国改革初期是要认清我国经济改革的必要性及总体思路,把握改革的大方向和趋势。艾丰在任《人民日报》记者时就写过“菜篮子引起的思考之一(之二、之三)”,“社会公平的辩论(上下)”,“不同评价缘何而生”等十几篇体现宏观经济意识的经济述评,站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高度,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和观察家的宏观视野,实事求是地分析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中的问题和不足。总结自己的写作体会,艾丰说“要当好一个记者,我认为:具备宏观意识是很重要的事情。特别是从事《人民日报》这样的报纸工作,宏观意识就显得更加重要。我欣赏这样一句话:记者要想总理想的事情。当然这主要是讲记者的责任感。但也应该包括宏观意识在里面。因为总理是想全国的事情的。宏观意识首先是全局意识,“宏观”就有“全局”的意思。所以,记者必须要了解全局,把握全局,而后在自己的报道中,要力争向自己的读者清晰地勾勒全局。宏观意识还包括战略意识。战术和具体策略是解决具体的局部问题的,只有战略才是解决全局性问题的。因此,没有战略意识的宏观意识,至多是一种静态的表述,没有动态的把握和动态的思维。因而还不是完全的宏观意识。”(3)

解读经济政策一定要具有专业眼光和专业知识,媒体记者要做高端访问。宏观经济涉及面广,一般人难以驾驭宏观经济存在的问题和未来走势,媒体要善于和资深经济学家沟通或聘请他们做特约评论员。

案例15-1

我国经济改革已近30年,对于目前我国经济建设方面出现的方方面面的情况和问题,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

“从1998年以来,针对经济偏冷的情况,中央政府执行了多项扩张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从2000年以来经济逐渐升温,并且在2003年初开始出现过热迹象。由于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有不同的看法,在2003年没有采取总量措施进行降温。从2004年第二季度开始,从货币政策和行政手段两个方面采取了适度从紧的措施。到第四季度,GDP增长率、广义货币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等宏观经济指标都从今年初的高位有所下降。

不过由于今年的调控还是较多地依靠行政手段的微观干预,在改善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率指标、从而改善宏观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上似乎进展不大。为了在宏观稳定和微观效率两方面都取得改善,最重要的是改进政府管理经济的办法:政府应当专注于宏观经济的总量管理,而把微观经济问题,即资源在企业之间、部门之间和地区之间的配置问题交由市场去解决。当然,要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条件,是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让市场机制在经济资源的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季卫东:我觉得这里还包括一个央行独立问题。1995年公布的《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央行必须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业务报告,目的就是要让金融运作和货币政策的制定、实施透明化,接受民意代表监督。但是,央行仍然从属于国务院,难免受到中央政府部门的干涉。银行的政策目标是提供产业资本、维持物价稳定,而政府在金融方面的政策目标,还包括重点项目开发、扶持企业、保障雇用等等。两者之间的目标是有矛盾的。

《财经》:那么2005年的重心在哪里?最近闭幕的中央经济会议把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正确地规定为“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如何解释?

吴敬琏:这里讲要“加强”宏观调控,意味着对宏观经济态势的判断是调控只是初见成效,不能松劲,以免功亏一篑。这里讲要“改善”宏观调控,则具体落实为更多地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采取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进行调控。与此同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着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列为2005年的一项主要任务。这就为落实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以便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和保证全面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制度基础。以上各点的实现,将使2005年我国经济的“软着陆”和今后长时期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

我们的国家已于20世纪的最后一年宣布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市场经济体系能够健康运行的重要构架,例如金融体系、法律和司法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正像我们在前面分析过的,这种局面的持续,有使我国经济体制滑向坏的市场经济,即权贵资本主义的危险。我认为,2005年的改革重点应该放在金融和证券市场改革、投资体制改革、国有经济改革和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等方面。”

(资料来源:吴敬琏,季卫东:《国企改革不能因噎废食》,《财经》,2004-12-29)

1.评价经济建设成就,分析宏观经济趋势

正面宣传国家经济建设成就,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创造积极的舆论环境。报道和评论经济建设成就,媒体要有宏观的眼光。一方面体现为社会化的视角,要求结合社会发展看待经济成就;另一方面体现为全球化视角,要求参照世界经济看待我国经济成就。经济建设成就体现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门类,但宏观经济报道和评论应超越某一产业、某一行业或某一企业,要从社会发展程度、国民生活水平、经济综合实力等方面着眼,把握国民经济建设的总体成就。要明确认识到,宏观经济的建设成就不仅体现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数字指标,而且还应该体现在各个经济门类的协调发展、资源的高效配置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上。随着中国入世,中国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一部分。看待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就,必须以世界经济发展为大背景。国家经济形势日新月异,旧有的经济成就观念也需要更新。体现在经济建设成就报道和评论中,要以统计数字为依据,用宏观的视角看待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局,结合政策宣传,正面报道经济建设的现状。同时,更要加强对统计数据的深层分析,透过成绩的表面,发现、预测问题,并为群众解惑。报告成绩要符合经济规律,而发现和预测问题本身也是一种正确的舆论导向

2.改善国民福利经济,关注经济可持续发展

福利经济学是从福利的观点对经济体系的运行进行评价的经济学。也就是说,福利经济学是从价值判断的标准出发,来判断一种经济体系的运行究竟是增加了福利,还是减少了福利,进而判断这种经济体系的好与不好。

所谓社会福利“最优状态”,就是用边际效用论、最优化原则以及消费主权论,把满足人民的福利程度作为生产和交流活动的“最佳条件”、资源有效配置的“最优状态”和人民福利的“最高标准”。社会福利的实现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国家税收、建立各种福利基金、发展社会保障和公益事业来使广大人民群众获得好处,比如建立国家图书馆、博物馆、流浪乞讨救助站、智障儿童教育院、养老院、免费教育、医疗补助、扶贫、助学等等。这种福利的实现,是通过国家行政手段来实现的,它的摊子大、周期长、实现分批到位。而另一种手段,则可以通过企业行为来实现——这便是兑现消费者剩余,返还消费者福利。应该说,由企业来给人民大众获得福利是一种善举,更是一种创新。我国经济正处于转轨之中,社会发展不均衡,税收、养老、最低工资标准、经济适用房、社会保障等等,政府如何兼顾公平,是我国媒介新闻评论选题中不可忽视的对象。张贵峰的“个税改革应该以公平为坐标”(《中国青年报》2005-8-25)认为:“起征点1500元,各地统一执行,不允许擅自浮动”的新方案,就会发现,其中存在的缺憾仍然很明显: 1500元,从全国平均来看,固然不算低,会使许多工薪人员税负减轻乃至免除,但对经济发达地区来说,新标准依然并不高,1500元对于许多人来说不过是一个温饱收入。对于我国个税的改革,作者强调:如果站在整个税制公平的角度来看,仅仅一个起征点调整,能起到的公平作用其实很有限。因为它只涉及为部分穷人减轻税负,没有起到向富人多收税的目的——而这本是个税“调节社会财富再分配”功能的应有之义。因此,要实现个税更深层意义上的公平,就不能只盯着“起征点”这一点,还应从监管方式、征收模式等税制方面着手完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鲁志强研究员2002年9月23日在《中国化工报》发表“抓住机遇发展环保经济”,评论认为:要发展中国的环保经济首先是政府要找准定位。在环境保护问题上同样存在政企分开的问题。由于我国历史上长期政企不分,政府和企业成为父子关系,政府难以拉下脸来严格执法。一些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企业无法关闭,也难以重税惩罚。因为这些企业的开工和税收影响就业、地方收入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政府处于两难之中。从政府的职能上讲;应通过对环保法律和标准的制订,利用环境监测和管理等手段,代表全国人民监督和限制企业对环境造成污染。另外,政府应该在介入环保的方式、途径上多做文章。从以下四点突破:第一,资金的投入一定要有成效;第二,在环保的整个管理思路和手段上充分发挥经济杆杠的作用;第三,环境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企业的生产水平;第四,发展经济、环境保护要“双赢”。自然得出结论:从目前的国情看,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是硬道理。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环境保护也应同样有效地发挥作用,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丰收。

2007年3月1日陈予军在《上海证券报》撰文“能耗降低未完成应进行深刻反思”,列举大量资料:2000年,每百万美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我国为1274吨标准煤,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4倍,比美国、欧盟、日本、印度分别高2.5倍、4.9倍、8.7倍和0.43倍。我国单位产出能耗不仅高于发达国家,也高于和我国人均GDP水平相当的国家。资料显示,2001年,我国人均GDP为921美元,菲律宾,埃及和印度尼西亚与我国相近。2001年,菲律宾的单位产出能耗为0.24千克油当量/美元,埃及为0.34千克油当量/美元,印度尼西亚为0.49千克油当量/美元。我国单位产出能耗与印度尼西亚差不多,而比菲律宾高出1倍以上,比埃及高出44%。我国单位产出钢耗比俄罗斯和印度也高出1倍以上。分析我国生产结构不合理,能耗过高,既造成资源浪费又带来环境污染,在我国经济结构中,重工业占比大,而第三产业所占比小也是一个重要原因。长期以来,我国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0%左右(2005年为47.3%),第三产业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5%左右(2005年为40.3%)。第二产业单位产出能耗和物耗往往要高于第三产业。世界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一般都在2/3以上,美国高达70%,部分新兴工业国家的比重也在50%以上,这是发达国家单位产出能耗较小的一个重要因素。最后得出:要想降低能耗,必须将降低能耗列入官员的政绩考核指标,同时,加快发展第三产业,逐步改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以最低的能耗和最低的环境成本来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