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评论与新闻媒介

新闻评论与新闻媒介

时间:2022-04-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新闻评论与新闻媒介广播、电视评论究竟怎样加速个性化的进程,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个性特征呢?弄清楚这些因素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是正确认识广播、电视评论个性特征发展目标和方向的前提。

第一节 新闻评论与新闻媒介

广播、电视评论究竟怎样加速个性化的进程,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个性特征呢?这里当然有途径和方法的问题,但从过去的实践看,更为重要的却是明确个性化的目标和方向,否则就难以避免这样那样的盲目性。

广播、电视评论个性特征发展的制约因素

广播、电视评论是通过广播、电视媒介面向广大听众、观众,就客观实际中具有普遍社会意义的事物、现象、问题阐述相应见解和看法,藉以影响和引导社会舆论、指导社会实践的一种新闻体裁或话语形式。它们的个性特征的形成和发展,直接受媒介的传播方式、受众的状况和体裁的基本特征这三个因素的综合制约。弄清楚这些因素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是正确认识广播、电视评论个性特征发展目标和方向的前提。

一、广播、电视媒介

既然新闻评论是经由新闻媒介传播的,媒介的传播方式及其派生的传播特点自然是制约不同媒介新闻评论个性特征发展的首要因素。

任何新闻传播媒介,都包含着两个子系统:传输系统和符号系统。它们相互结合,形成某种独特的传播方式,并派生出包含某些特定优势和劣势的传播特点。在互联网普及之前,媒介的系统结构大致可以归纳为这样的“方程式”:

img8

从传输系统说,互联网出现以前的现代新闻媒介可以概括为三种类型:印刷媒介、电子媒介和中间媒介。它们的传输方式则可以相应地概括为:印刷媒介——包括报纸和新闻性杂志,它们以白纸印黑字或图片的方式记录、表现信息,属于平面、实体、静态的传播媒介,可以传久(长时间保存)、传深(内容深度),也便于检索,但传速、传广、传远的程度取决于交通、邮递、文化普及等因素。电子媒介——包括广播、电视,它们运用无线电波传送声音或声音及图像,属于线性的、非实体、动态的传播媒介,拥有电波速度的巨大传播优势,也可以传远、传广,但不利于传久、传深。中间媒介指通讯社,它并不直接面向受众,而是为报刊、广播、电视提供新闻稿,或者说依赖于其他媒介的再传播。不同媒介的传输方式与相应的物质条件联系在一起,曾经是一个相当稳定的系统。互联网出现以后,传统媒体——报刊、广播、电视、通讯社与互联网络相嫁接,固有的优势得到强化,而劣势则得到弥补乃至消除,呈现了可以共享传速、传远、传广、传久、传深的发展趋势。

更值得注意的是符号系统。印刷媒介诉诸文字、图片,广播诉诸声音,电视诉诸声音和活动图像,后起的互联网则可以兼用各种符号且少受时空限制,中间媒介也随着大众传媒的多样性朝符号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所有的符号都以“能指”,即能够指代事物、表现内容为存在条件。但文字和声音符号中的言语遵循约定俗成的规律,它和“所指”(即指代的对象)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可以脱离“所指”。而图片和活动图像则是对“所指”的直接摹写;一旦离开“所指”,它就无能为力了。但不管哪种符号,它的表现能力,用海德格尔的话说,都决定于“此在(Dasein)同存在(Sein)融合”(3)的程度。这里的“此在”,指符号所表现的存在,它与实际的存在可能吻合,也可能不尽吻合或不吻合。也就是说,不论是语言、图像还是文字,固然都有表现事物、表达意思的功能,但是否准确、恰当、得体却不取决于符号本身,而取决于符号的使用者是否善于按符号自身的规律能动地驾驭和组合符号。

声音符号——声音,包括言语和其他音响,是广播、电视共用的基本符号。广播、电视中的声音符号,以自然形态或日常生活中的声音符号为基础,但二者之间又存在着质的差别。

刘勰在《文心雕龙·指瑕》中,曾接触到日常生活中声音的表达功能。他说:

“管仲有言,无翼而飞者,声也;无根而固者,情也。然则声不假翼,其飞甚易;情不待根,其固匪难。以之垂文,可不慎欤!”(4)

这里的两个“飞”字,含义不尽相同。管仲所说的“无翼而飞”的“飞”,指人们可以不必借助其他中介(相对于文字需要经过书写而言),直接利用声音、通过说和听表情达意、交流思想情感,既方便又迅速;他所强调的是声音的长处,即表现优势。刘勰所说的“其飞甚易”的“飞”,则是迅速消逝的意思。他的本意是说声音消逝得很快,所以说话可以随便些,而写文章形诸白纸黑字则要十分慎重,却无意中接触到了声音的最主要的一个弱点,即稍纵即逝、过耳不留。与文字符号比较,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声音符号表达意思、传递信息,的确具有方便迅速、一次传播范围广、可能的受众多的传播优势,但同时也伴随着稍纵即逝、不易保存、不能微观选择的传播劣势。换句话说,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声音表情达意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长处和短处、优势和劣势对立统一的过程。

不过,如果作进一步考察,那就可以发现人们日常运用声音尤其是有声语言表情达意,由于说、听双方面对面交谈,说话人不光是利用语词,而且广泛调动声调和表情、动作等手段;听话人也是既听言又“察色”。语词+声调+表情、动作,赋予了声音以丰富多彩的表现方式,以及文字望尘莫及的表现能力。所以,英国作家肖伯纳说:“(在英语里)有五十种说‘是’的方法,有五百种说‘不是’的方法,而只有一种写这个的方法。”(5)而R.L.Birdwhistell则说,社会交际只有30%至35%使用语言(言语),其余都使用语言以外的其他手段;A.Mehrabian的说法更为极端,按他的统计,信息传递只有7%用语言(言语),37%用语调(高低、快慢、长短),其余55%靠表情。(6)而且,由于说话人与听话人面对面交谈,当面锣对当面鼓,上面所说的短处或劣势一般也不难克服和消除。

可是,在广播、电视中,声音经由电波传送,其优势和劣势都向两极发展。电波的速度相当于光速,比声波的速度高出90万倍以上;借助发射和接收装置,它可以顷刻之间把声音送到电波所能到达的任何地方。这使声音传播具有无远毋届的力量,其传播速度、覆盖范围和可能拥有的受众,是自然形态的声音所不可比拟的。也就是说,声音一旦插上“电翅膀”,其固有的优势就变得更优,就可以发挥到极致。但与此同时,除非即时录音保存,声音的稍纵即逝、不易保存、不能微观选择的劣势也变得更劣,更加不容易克服。这是因为在电波传送条件下,说话人与听话人存在着空间距离,声音脱离了具体语言环境,丧失(广播)或部分丧失(电视)了表情、动作等“体态语”的辅助手段;听话人不直接面对说话人,传、受双方不能进行直接交流,这意味着接收者容易因被动接收而陷于半接收状态,从而也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而说话人失去了直接的反馈,也难以随时改进表达方式和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说,广播、电视中的声音符号,是自然形态的声音符号内在优势和劣势的两极化发展,是更加巨大的传播优势和更加不易克服的劣势的对立统一。

图像符号——这是电视最强有力的表意符号。与文字、声音相比较,图像具体、形象、直观,因而也更富于再现能力和感染力、感官冲击力。随着摄录、传输设备的现代化,它的表现能力不断得到强化,越来越充分地显现出使其他符号相形见绌的表现优势。不过,它的弱点也是不容忽视的。这些弱点,除了如同声音一样的稍纵即逝、不易保存、不能微观选择以外,还有:(1)由于图像不能脱离“所指”,所以也就不能或不善于表现抽象的思想、观念,以及消逝了的事物或场景;(2)单纯的图像,虽然可以再现一定的具体形象,却未必能够,甚或难以精确表达其中蕴含的深层意思。例如下面这一片段:

img9

在以上从2到25共24个镜头中,作者力图通过这些镜头烘托一种气氛、表达一个意思,但观众单纯通过这些镜头是否能够明白它的寓意呢?恐怕未必。看来只有同它的带有解说词的前后镜头联系起来,才能勉强明白点什么。这里当然有如何恰当运用和组接画面的问题,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画面本身的局限。离开语言,谁能从画面上看出主持人的“梦想”,看出主持人“前半辈子真是白活了”呢?至于渗透在这两段解说词中的思想、情感,与这里所说的问题无关,大家尽可以见仁见智,就不去说它了。

二、广播、电视的受众

任何媒介都面向一定的受众,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适应的关系。受众选择某种媒介,就形成与媒介的传播方式相适应的接受方式和接受心理;而媒介要实现预期的传播效果,则要时时顾及受众习惯了的接受方式和共同的接受心理。读、听、视,其实都有其相应的接受方式和接受心理定式。

与印刷媒介的读者相比较,电子媒介的听众和观众的基本状况,大致可以这样描述:(1)由于较少受文化程度的限制,听众和观众的绝对数量多;(2)按接受能力划分的层次多,在成年人中至少多了文盲、半文盲这么两个受众群体;(3)整体的平均接受能力,低于报纸的读者;(4)多数听众和观众处于半接收状态;(5)多数听众、观众在同一时间里一般只能选择一种媒介。如果说对于媒体而言,前两个因素意味着某种优势,那么后三个因素是否意味着某种劣势呢?

在上述这些标志广播、电视受众状况的因素中,与文化水平直接联系在一起的接受能力,对于广播、电视评论个性的发展无疑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上海在1995年对市区广播听众的调查中,注意了听众文化程度与收听爱好的关系;其中的数据,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间接的,但是颇有说服力的证明。兹节录调查报告的附表(7)于下:

各类文化程度听众群的收听爱好

img10

说明:表中的收听人次为调查样本的累计收听人次;这次调查的设计样本为1000人,实际调查997,累计收听人次为5163,累计收听率为516.3%。

从上表可以看到,在广播听众中,具有初中和高中文化程度的占将近三分之二。同一年山东城乡听众的调查中,各种文化程度的听众则分别为(8):

img11

其中,初、高中文化程度的听众也占三分之二左右,城乡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初、高中分别接近1∶2和2∶1。上海的调查数字还表明,文化程度越高的听众,收听新闻节目的比率也越高。以同一文化程度的听众为100,收听早新闻的听众由高到低依次为40%、37.4%、27.7%、22.7%,收听清晨新闻的依次为33.1%、36.1%、36%、22.9%;二者合计则依次为95.3%(加东方广播电台早新闻22.2%)、89.4%(加东广早新闻15.9%)、77.7%(加东广早新闻14.7%)、45.6%(缺东广数字)。当然,这是市区听众的情况,未必具有普遍的代表性,但由此也许可以推知广播评论的主要听众是拥有初中文化程度以上的人们。电视评论观众的文化程度,估计大致差不多。假如这个推断大致符合实际,那么,以面向文化程度为初、高中的受众为主,也就可以认为是广播、电视评论个性发展的基点之一。

当然,这只是大致的推断。怎么具体、确切地把握听众和观众的接受能力,为广播、电视评论的内容和形式方面的取向提供一个比较可靠的基础,看来仍然是一个有待引起重视的问题。但有一点需要强调,即听众、观众个人的文化程度、接受能力虽然将不断提高,但群体状况却是相对稳定的。也就是说,在听众、观众群体中,任何时候都存在层次的差别,而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保持中间层次的听众、观众占多数的态势。

三、新闻评论的体裁特征

在第一章中讲过,新闻评论有两种基本体裁特征——新闻性和政论性;新闻性主要关系着内容选择,而政论性则直接关系着内容表达,同时又反过来给予内容选择以不同程度的影响(主要基于“扬长避短”的考虑,因此在同一地域、同一时期,广播、电视评论的选题,往往同报纸评论有所不同)。政论性这个特征对于广播、电视评论个性发展的影响,显然比新闻性更显著,也更直接。

所谓政论性,主要指以说理为基本手段,着重从思想、政治或伦理的角度阐明对于事物的看法。任何说理都是以逻辑思维为基础的,都必须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等逻辑方法,也都带有一定程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而概括和抽象的结果,一方面可以扩大作品容量、增强作品的思想深度,另一方面也可能给受众带来理解的困难。所以,有位传播学者在讲到“抽象的梯子”时说:

在梯子的抽象一头,人们可以较快地处理信息,但只是为了较少的人,而且伴有较大的误解风险;在另一头,人们可以与许许多多的人进行交流,但不太经济。大多数科学上的谈话(科学家之间的谈话)往往是抽象程度很高的谈话;最实际的、日常性的谈话往往是抽象程度很低的谈话,这是为了便于人人都能参加。(9)

正因为这样,政论性特点赋予新闻评论以容量大、内蕴丰富和浓缩度高、不易理解的两重性。

概括与抽象是一切论说文、政论文的共同特点和优点,也是新闻评论的特点和优点。广播、电视评论当然也只有具有恰如其分、恰到好处的概括和抽象,说理才能避免就事论事,才能中肯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准确地提供对于事物的规律性认识。例如山东省电台曾经播出一篇题为《农业院校何以门庭冷落?》的评论,分析农业院校招生难的原因;下面是其中的一个片段:

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消息:全省138个县级农技推广单位,目前已部分和全部“断奶”的就有108个,而全省2450多个乡镇农技站今年已全部“断奶”,有些地方农技站甚至撤销。

“断奶”这一现实,对农业院校生源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呢?(出录音)

“滨州地区的基层农技人员是去年给断的奶。今年在农大招的900名学生的花名册上,要不是几个学生填的籍贯是滨州,恐怕就见不着‘滨州’两字了。虽然在这里我们不能说这肯定是‘断奶’的效应,但‘断奶’潜移默化的影响则肯定产生了副作用。”

农业是人类繁衍生存的主力产业,国脉所系。基层农业科技的“断奶”,实际上是卡了我们自己的脖子,这种负面效应,也许短时间内还不太明显,三年五年、十年八年之后,一旦农业出了问题,给我们个颜色看,那时候我们仅仅靠忏悔就无济于事了。如今连农家子弟都不愿意报考农业院校,这与其说是农业院校的悲哀,莫如说是整个社会的悲哀,整个民族的悲哀!

发展农业生产,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最终要靠科技和投入解决问题。九亿农民是整个民族的主体,农业不稳,农民就不稳,国家还能安稳得了吗?看来,重视农业应当从加大投入开始。舍不得投入,舍不得花钱,说重视也只能流于空话。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提高农技人员的待遇,改善农技人员的生活、工作条件,决不是农村经济发展格局上无足轻重的一颗子,而是促进农业向现代化发展的一整盘棋。(10)这里所说的“断奶”指停止农技站的事业经费,让它们自负盈亏。这一概括性的阐述,不仅雄辩地说明基层农技站“断奶”对农业院校招生难的影响,同时进一步引申开去,点明在发展农业生产中政策、科技、投入三者的关系,而最后落脚于“发展农业生产,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最终要靠科技和投入解决问题”。如果没有这种概括和引申,恐怕未必能够这么中肯而深刻地揭示农业院校招生难的根本原因,也未必能够发出“这与其说是农业院校的悲哀,莫如说是整个社会的悲哀,整个民族的悲哀”这样深沉的呐喊。

再如浙江电视台的评论《桐乡粪桶事件留给我们的启示》所以获得人们的好评,也在于它从粪桶畅销这件具体的事实入手,通过概括和抽象的语言阐述,赋予画面以政论性的内涵,回答了当时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市场疲软到底“疲”在哪里?启动市场应从哪里入手?下面这几个片段,都相当中肯地触及到了问题的实质:

事实上,农民们已开始追求高档消费品,但他们迫切需要的,还是那些登不了大雅之堂但急用、实在,如粪桶之类的商品。

应该说,经过10年改革的努力,拥有全国人口80%的广大农村经济面貌已今非昔比。据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目前全社会50%以上的购买力在农村,市场货币存量的60%在农民手里。

农村市场疲软的症结在于供给与需求错位,所以启动农村市场的关键也在于有的放矢地调整产品结构,这前提是我们必须实实在在地去了解和理解我们的农民……(11)如果说比较善于把事物放在事物的联系中分析和发掘,从而扩大了评论的涵盖面、增强了思想深度,是这则电视评论的表现特点,那么恰如其分的概括和抽象就是其中的关键。假如没有必要、适当的概括和抽象,就谈不上升华和深入,就不可能由此及彼地分析问题、由表及里地揭示事物的实质。

但是,概括和抽象也给听众、观众带来理解的困难。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一般是循着由具体到一般、由形象而抽象,或者说由感性而理性的方向发展的。具体、形象的东西可以直接感知,是方是圆、是黑是白,是悲是喜、是苦是乐,都可以经由视、听直接感知,一般不会发生理解歧义,也不必冒“误解风险”;而概括和抽象的内容都不同程度地接触到事物的内里,这就不是通过稍纵即逝的视、听所能完全明白了然的了,往往需要用心想一想,经过一番推敲、琢磨,才能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许多研究资料表明,概括、抽象的程度越高,理解起来就越困难,能够毫无障碍地接受的人也就越少。上述两个例子中都有概括和抽象,它们之所以还能让较多的人接受和理解,主要依靠具体事实的铺垫,也就是通过一桩桩借叙述或音响、图像(画面)展现出来的事实引路,一步步接近概括和抽象的内容。

一方面容量大、内蕴丰富,一方面浓缩度高、不易理解,这是新闻评论政论性特点本身包含的矛盾。它们像一枚硬币的两面,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新闻评论要保持鲜明的政论性特点,收到举一反三的认知效果,不能缺少必要的概括和抽象;但为了便于广大受众理解,它又不能不有所节制,防止一味追求高度概括和抽象倾向。对于广播、电视评论来说,怎样在广播、电视稍纵即逝的传播条件下,适应多数听众和观众的接受能力,恰到好处地体现新闻评论的政论性特征,无疑是一个比报刊评论更严峻,而且不能一劳永逸解决的课题。

以上是对制约广播、电视评论个性特征发展的三个因素的大致分析和说明。

广播、电视评论个性特征的发展方向

不过,上述三个因素并不是各自发挥作用的。不仅三个因素相互依存、互为作用,而且它们的不同侧面也经常相互制约。比如,媒介的一头是传播者,另一头是受众,对于传播者来说,无论忽视媒介或受众,在驾驭体裁方面的努力都难以完全摆脱盲目性;体裁是符号的组合,但符号既离不开媒介传输系统,也离不开客观存在的事物,以及社会语言环境,因此,它的两重性的消长固然取决于驾驭符号的能力,但也不能无视传输方式、客观事物的存在形态和社会语言环境。所以,要弄清楚上述因素如何制约广播、电视评论个性特征的发展,就需要着重弄清楚三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尤其是以下三点:

一、媒介、受众对体裁的影响

上面讲过,广播、电视媒介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特点,是巨大的传播优势和不易克服、消除的传播劣势的对立统一。传播优势,对于各种新闻体裁的积极影响总的说是一致的,而其传播劣势对于新闻评论的消极影响却远远超过其他新闻报道体裁,而且更加不易克服。这样说决非夸大其词。这是因为新闻评论要保持政论性特点,就离不开必要的概括和抽象;这样,它所表达的内容,也就不像其他新闻报道中的具体事实那样可以直接感知,那样容易理解,往往需要经过一番思考和琢磨。而广播和电视的线性、非实体、动态的传播方式,决定它们只能一句话接着一句话、一个画面接着一个画面不绝如缕地传送内容,几乎没有也不可能为听众、观众提供想一想、琢磨一番的必要条件。一方面是需要想一想才能更好理解的政论性内容,一方面是几乎没有为人们提供想一想条件的媒介传播方式,这两方面碰在一起,构成了多么尖锐的矛盾啊!

大家不妨以听众、观众的身份感受一下,在稍纵即逝的条件下,能不能既专注收听、收视而又能认真思考一番?在不易保存、不能倒检索的情况下,到底有多大可能去仔细推敲、琢磨那些一时没有完全明白、透彻理解的内容?在不能微观选择的情况下,是不是能够准确地把握重点和难点,在关键处格外地用心听、用心看?虽然不能说完全不可能,但对于多数听众和观众来说,恐怕是难以办到的。所以,如果说在阅读中,概括、抽象的政论性内容不易理解的问题不难解决(因为可以边读边思考,可以查阅参考材料或工具书,甚至可以向他人请教),那么在听广播、看电视的过程中,这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难题。在这里,不仅是广播、电视传播方式中包含的劣势加剧了政论性内容的理解困难;政论性内容的较高浓缩度,也反过来影响广播、电视,使它们的传播劣势显得更加突出。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为用的,它们的综合效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广播、电视评论个性特征的发展方向。

听众、观众的状况对广播、电视评论的影响,也远远超过对其他报道体裁的影响。如果说听众、观众数量多,是各种广播、电视新闻体裁都可以享有的优势,那么听众、观众层次多、平均接受能力比较低和经常处于半接收状态,则给广播、电视评论如何处理它们的政论性内容,提出了这样那样的难题。如一则评论是不是一定要满足不同层次受众的需求,又怎样才能满足这种需求?怎样处理才能既让接受能力较低的受众能够理解,也能引起接受能力较高的人的兴趣?怎样使说理娓娓动听、引人入胜,能够引起受众的共鸣、唤起他们的接收兴趣,进入并保持专注接收的状态?这些都是广播、电视评论需要经常认真对待、精心处理的问题,否则就难以真正拥有众多的受众;而解决这些问题,则必然导致评论内容和形式的一系列发展变化。上世纪90年代,广播、电视评论领域的一系列新的尝试,如“中广”《新闻纵横》的开办,“央视”《焦点访谈》、《东方时空》的改版等等,都可以说是努力适应和满足受众需求和接受能力、接受习惯的反映。2004年“中广”第一套节目“中国之声”,除保留《新闻纵横》外,在推出《新闻观潮》、《中国调查》、《今日论坛(晚间版)》的同时,一度与“新浪网”合作,在网上开辟“央广论坛”(12),看来也是基于取长补短、更好地克服广播的传播劣势、适应受众需求的考虑。当然,其他广播、电视新闻体裁,其他媒介的新闻评论,也存在着如何适应变化着的受众的需求和接受能力、接受习惯的问题,但一般不像广播、电视评论这么尖锐、突出,这么同体裁的命运和发展前途休戚相关。

所以,影响和决定广播、电视评论个性特征发展方向的,不是其中的某一个孤立因素,而是媒介传播方式、受众状态、体裁特征等因素互为作用的结果。

二、优势与劣势的不同性质

无论媒介、受众还是体裁,都有其相应的长处和短处,或优势和劣势。它们虽然存在于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之中,但性质却不尽相同,既不能等量齐观,更不能只强调其优势而无视或回避其劣势。实际上,所有优势都是潜在的,即它们只是提供某种条件或可能性;只有善于恰当利用,才能成为实际的传播优势。如果不善于利用和调动,如果广播、电视报道的尽是一些陈年旧事,评论的尽是一些早已解决或鸡毛蒜皮的问题,哪来什么迅速、及时的优势,受众多的优势,评论体裁的舆论优势呢?而它们的劣势则是实在的,也就是说,如果不能有效地消除或克服,它就必然构成某种传播障碍,从而影响传播效果。

从“木桶理论”(13)的角度说,只有补短才能扬长。广播、电视评论在媒介、受众、体裁方面所拥有的优势能否得到充分的发挥,固然取决于是否善于调动和利用它们,同时也在很大的程度上依赖于能否有效地克服和消除劣势。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克服劣势是发挥优势的必要条件。广播、电视界的工作人员常常慨叹不得不“戴着镣铐跳舞”,恐怕也就是由于优势与劣势并存,而且发挥优势在很大程度上以克服劣势为前提所使然。从自由是对必然性的认识和利用这个哲学原理出发,假如不接受来自媒介、受众和体裁的约束,不时时正视并着力克服客观存在的劣势,那就不可能形成健康完美的广播、电视评论个性特征。

三、媒介、受众、体裁的主从关系

广播、电视媒介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特点,包括它们的优势和劣势,来自它们的传输系统和符号系统。即使传输技术和设备日新月异,但只要声、光、电的物理性能和符号的表意功能、组合规律不变,它们的传播方式就是稳定的。受众的状况,作为个体虽然经常处于变化之中,作为整体也是相当稳定的。而广播、电视评论是一种利用符号组合为表现特定内容服务的体裁,而且本身仍然处于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之中,无疑是三者之中最活跃、最具可塑性的因素。从这三个因素的基本态势看,当然只能体裁服从媒介、受众,适应媒介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特点,适应受众的需求和接受能力、接受习惯;如果反过来要求媒介、受众适应体裁,那就无异削足适履,就无所谓广播、电视评论了。

明确这三点,也就明确了广播、电视评论个性特征的发展方向。这一发展方向可以概括为:从各自的传播方式和受众状况出发,改造和完善新闻评论体裁,使广播、电视评论的政论性内容,能够在广播、电视的传播条件下,尤其是在稍纵即逝、不易保存、不能微观选择的不利条件下,让平均接受能力较低的听众和观众易于理解、乐于接受。如果背离这个方向,那么在完善广播、电视个性特征方面的任何努力,不仅都可能落空,甚至还可能陷于南其辕而北其辙的境地。

思考题:

1.广播、电视评论个性特征的发展受哪些因素制约,为什么?

2.说说你对广播、电视评论个性特征的发展目标和方向的理解。

3.电传输的声音、图像符号有哪些表现优势和劣势?为什么说优势是“潜在”的,而劣势是“实在”的?

4.说说你对广播、电视评论政论性内容具有两重性这个问题的理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