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评论的结构

新闻评论的结构

时间:2022-04-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新闻评论的结构评论写作既要“言之有物”,又要“言之有序”。如果让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新闻评论写作的基本结构,大多数人想到的应该是“三大块”。其实,“三大块”评论结构对应的是新闻评论的三要素,就其本身而言有一定的合理性。

第一节 新闻评论的结构

评论写作既要“言之有物”,又要“言之有序”。“言之有物”强调的是内容,评论文章没有内容就像画饼充饥,一点用都没有;“言之有序”指的是结构,评论作品不讲结构就跟一个高烧病人说胡话一样,难以让人听懂。

结构也有好坏之分。不是说做到“言之有序”了,结构就好了,这只是结构的最低要求。好的结构除了“言之有序”外,更重要的还在于能让读者跟着你走。由于历史方面的原因,我国的新闻评论,尤其是政治性的新闻评论在结构上经常表现出一副居高临下的态势,好像是在逼着读者跟你走。因此有的评论工作者一提笔就想到“我是代表编辑部讲话的”,一上来立刻摆出毋庸置疑的观点(往往是引用某某权威人物的讲话),接着根据观点需要挑选出具体事例分析一番,然后是“必须怎样,否则怎样”的结论。这样做或许是“言之有序”了,但面目可憎,没人愿意看。所以有人说这种评论可谓是“三大一少”:口气大、帽子大、架子大,读者少[1]

社会正朝着多元自由的方向发展,读者挑选的余地越来越大了,即使形式上我们也许仍然可以——但实际上已经做不到——强迫读者接受某种主张观点,哪怕这种主张观点真的是无比正确先进的,但从传播效果看,无疑是要大打折扣的。

所以,中国新闻评论工作者要想自己的评论作品获得公众注意,产生广泛影响,应该先从评论写作方式上动脑筋,第一步不妨从结构方面着眼。

一、新闻评论写作的“三大块”

新闻报道研究中常常讲到5个W和1个How。这“5个W和1个How”概括的就是新闻报道写作的基本结构。如果让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新闻评论写作的基本结构,大多数人想到的应该是“三大块”。

“三大块”指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好听一点的说法,叫“凤头、猪腹、豹尾”。

“三大块”的好处是简明扼要,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基本规律,容易为读者理解,操作起来快捷简便。《人民日报》“今日谈”专栏经常刊登这样的文章。下面是一篇典型的“三大块”结构作品:

变种方式学习《江泽民文选》

南 毅

某市党委中心组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时,改进方式、讲求实效。他们在抓好自身学习的基础上,采取新的方式,由每位中心组成员带着学习任务,到自己分工的部门和干部职工一起学习、讨论,收到了好的效果。

有的中心组成员曾认为,《江泽民文选》讲的都是我们亲身经历的事,容易理解,因而满足于一知半解。但结合贯彻中央决策时本单位的工作实际、思想实际,与大家一起回顾、一起讨论,就看到了思想上认识上的差距。深感当时亲身经历的事情,远不如今日理解的深刻。大家说,用科学的理论来认识、总结我们的亲身经历,感性认识才能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学习《江泽民文选》,亲切、开窍、管用。

学习方式的改变,进一步使大家感到:实际生活千变万化,源于生活的理论与时俱进。学习《江泽民文选》,一定要坚持理论紧密联系实际。联系过去的实际,可以使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正确性、科学性;联系当前的实际,可以使我们更加自觉地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工作。

(原载《人民日报》,2006年9月14日)

当然,“三大块”文章不一定都像上面这篇一样正好只有3段,但它的结构却是由3个部分组成的,用图表表示即[2]:

img30

美国新闻评论研究者把这种结构方式称为“马拉犁”结构,并指出了它们的一个基本缺陷:“不自然的,而且常常沉闷乏味,使你不能像围着野营篝火或在餐桌边上讲故事那样讲述它。”[3]在我国社论或评论员文章中,“三大块”结构发展到极端就成了一种结构病,往往是开门见山提出问题后,罗列一些事实作论据,再用一些老生常谈的大道理论证一番,最后结尾是标语口号般的词句“应该”、“一定”、“团结”、“胜利”等等,令读者心生反感,根本不愿意看。

其实,“三大块”评论结构对应的是新闻评论的三要素,就其本身而言有一定的合理性。问题的关键是,作为一名合格的评论工作者,要注意变化,并把不断推出新颖的、令人兴奋的结构方式视为自己的追求目标。所谓“法无定则”,只要把观点事情说清楚了,说得让人觉得有意思了,就是好评论。正如1 000个读者有1 000个哈姆雷特一样,1 000个评论工作者同样应该有1 000种评论结构样式,甚至几千种结构样式,因为一个评论工作者可以不断创造出多种结构样式。然而,要记住,“三大块”的合理性不能彻底抛弃,无数的评论结构样式,看起来花样很多,但细究到底,“三大块”还是在的。孙悟空变来变去,始终还是脱离不了孙悟空这个原型,这大概就是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吧。

二、故事性

评论写作也要讲究故事性吗?又不是搞小说、电影创作。评论是说理的艺术,只要能把道理讲得通、讲得圆就可以了,故事非我所长也,也非我所欲也。

相信上面这段话反映了国内大多数评论工作者的心声,由此也显示了当前我国新闻评论写作的一个基本状态——缺乏故事性。我们在本书第一章新闻评论发展趋势中已经指出:“新闻传播事业正在从‘独家报道’的时代向‘独家报道’与‘独家评论’并重的时代转变。这不仅预示着新闻评论无论在量还是质上都将有一个飞速进步,而且也意味着时代正在对新闻评论提出新的要求。”

注意评论写作结构的故事性正是时代对新闻评论提出的新的要求之一,也是国内新闻评论正在呈现出的一种质变,这种变化已经在当今许多深受读者欢迎的专栏作家笔下显示出来了。

不少新闻工作者可能已经意识到,当前新闻报道对故事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以《南方周末》为代表的一批以深度报道见长的报纸杂志,均在故事性方面下足了功夫。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好的新闻报道就是一篇好的故事。新闻史上的名篇,《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等等,剥离新闻报道的外壳,实际上也是一个个精彩生动的故事。

虽然新闻评论尚未表现出如新闻报道般对故事的强烈渴望与需求,但增强评论写作的故事性无疑是符合时代与未来新闻评论发展趋势的。原因很简单,当评论的范围越来越大,评论作品的数量越来越多,接着而来的问题就必然是,为什么人们一定要看你的评论而不是其他人的评论?你感兴趣的事情为什么别人也一定要感兴趣?当读者浏览到报纸的评论版面时,一眼看过去那么多的专栏评论,为什么一定要在你的这篇评论上驻目停留?晚上10点前后,各家电视台都推出了形式各异的评论访谈类节目,可观众为什么一定要把遥控器固定在你的这个节目上等等,是由于深锐的思想,生花的文笔?还是显赫的作者身份?很遗憾,虽然也许这些都是最重要的因素,但并非可能持久,真正吸引受众的第一个因素一定是故事。当今一些比较红火的晚间电视新闻节目,如金飞主持的《传奇故事》、阿丘主持的《社会记录》,主持人夹叙夹议,连说事带评论,但最初吸引观众眼球的还是那个故事。

在故事性方面,国内的电视新闻评论做得比报刊新闻评论好,这是由电视的特性决定的。一方面电视是一种声画结合的表达形式,画面语言要求生动丰富,不能总是同一个镜头,同一种声音;另一方面,电视观众的收视状态决定了电视新闻评论要以故事的方式叙事。相信喜欢《焦点访谈》的大部分观众都是想知道主持人又说了哪个地方、哪些人的事,而不是为了了解该节目的主持人又有了哪些新观点。对于这样的收视动机,《焦点访谈》节目制片人的心里十分清楚,所以他们的节目结构模式是:“演播室主持人评论(1分钟左右)+新闻事实陈述及分析(10分钟左右)+演播室主持人评论(1分钟左右)”[4]当“新闻事实的陈述与分析”占据了节目内容的83%,而且这些事实被要求“故事化”,甚至故事还要强调“人物化”时[5],创作出来的评论作品肯定是受人们喜爱的。

想看/听一个好故事永远是大多数评论受众的心理。我们不要把评论受众都想象成是一群等待接受教育甚至教训的无知庸众,他们会自动自觉地寻觅着你对他们的思想乃至智慧的启蒙。在一个越来越崇尚自由多元的全球化大背景下,灌输教导式的评论写作肯定是要被读者摒弃的。而古往今来,故事始终是一切写作形式中最有效地吸引读者的方式。正如《华尔街日报》的著名记者威廉·E·布隆代尔所言:“虽然我们是现代人,我们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我们用电脑来写作——但是我们和古希腊那些从一个村庄云游到另一个村庄,用奥德修斯(Odysseus)海上探险的故事吸引大量村民的说书人并没有什么不同。”[6]

那么,评论写作怎样才能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将道理说清楚呢?

方法之一是,你可以用一个故事开头,通过故事或类似讲故事的方式引出你打算评论的对象和阐发的观点主张。尤其当你的评论对象对普通读者来说显得有点深奥乏味时,添加些故事性的调料会使你的评论生动不少,并且它还能帮你解决专业性术语解释方面的麻烦。

《南方周未》刊登过一篇评论文章——《谁的脂肪在飞》[7],它是这样开头的:

冯小刚的新片子还没公演,先挨了媒体一闷棍。挺悲痛一故事,却因为对白怪诞,把大伙逗得乐呵呵。其实玩文化这块业务,绝非冯老师强项,硬贴个“欲望”之类的主题,更显得不伦不类。顺点王朔的语言,编个不算太离谱的故事,哄哄涉世未深的女学生,不挺好吗?愣要拍大片,那纯属自己跟自己较劲。仿佛一个只能做顿“夜宴”、烧碗卤煮(一种北京常见食品,以猪内脏为主料)的厨子,非要安排一场豪华《夜宴》,怎么吃都是一股下水味。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中国最牛的三大导演轮番蹂躏我们的视听神经系统后,咱基本上一听国产大片,不用去电影院,就能有生理反应了。

开头谈的是电影,而且是当时正在被影视界、娱乐界关注的冯小刚新片《夜宴》,那么,作者是在写影评吗?

不是。而且与影评完全不沾边,接着往下看,答案出来了:

这就像在股市混了多年的股民,只要一看见大盘股暴动,就会形成条件反射:主力拉抬指数,掩护出货,快跑!9月中旬,出现奇妙景观,中石化(600028)、大秦铁路(601006)、招商银行(600036)这帮脑满肠肥的家伙集体发飙,凌空高蹈,舞姿曼妙。与此同时,大盘也被狂暴拉起,但大部分股票神情委顿,全无生气。历史教训太深刻了,大盘股一暴动,股民就恐慌,生怕拉高出货。

只是大家没想过,江山已改,如今大盘股迅猛增多,全线发力上冲,得花多少钱?为了掩护出货,把自己套在大盘股上,主力岂不是在自己脑门上贴了一个“傻”字?这就好比别人欠你1 000块钱,你却花1万块钱雇个打手去讨债,值得吗?

原来是股评。评论的是近期股市大盘股飞涨的原因和股民们通常会有的反应——恐慌,然后出货。就像当前电影界的观众(尤其是作者本人)对以《夜宴》为代表的国产大片反应一样,因为“历史教训太深刻了”,习惯成自然了。可这次不一样,因为有了股指期货:

大盘股狂欢,分明是实打实的买进。既不是为掩护出货,也不是为迎接工行,目标只有一个,股指期货。尚主席近期明示,股指期货近在咫尺。正邪两派当然都懂,控制了指标股,就占据了制高点,手中没有大盘股,谁敢摆弄股指期货?正因为这个原因,几乎在所有市场,股指期货运行初期,股指都会大涨。从此以后,咱不看指环王,只看脂肪王,市井流行脂肪肝,股市流行脂肪飞。

结论出来了,用不着恐慌,还是得拽牢手中的大盘股股票,不用那么快出货,有股指期货撑着,这次肯定亏不了!

首先声明,笔者不是股民,从没有进过股市,从来也不关心股市的动荡。之所以会读这篇文章,是因为碰巧看了《夜宴》这部电影,感觉和这篇文章的作者类似,而他在“导语”中的口吻让我误以为他要讲一个与《夜宴》相关的故事。因为它实在像是一个故事的开头。如果你曾经读过《第一次亲密接触》、《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这类网络小说的话,一定会支持我的说法。由于有这点故事的意味垫底,读到第二段知道是股评了,我仍没有放弃,坚持到底,结果发现对股票一无所知的我竟然读懂了作者的意思。作者用一个貌似故事的开头吸引了我,然后又用这个故事作比喻,让从来没炒过股的我明白了也许学上一个月都弄不明白的股票知识。虽然我的阅读经验或许只是一个个案,但相信它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能够说明我们想要说的问题。

股评其实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评论类型,“大盘股”、“股指期货”这类专业术语是很容易吓走那些非专业、非行业读者的。如果他们也想了解一下股市行情怎么办?故事性的导语是消除他们畏惧心理的有效武器。这也是张越、李杨的金融评论能够在众多股评中脱颖而出的主要原因。

除导语外,新闻评论结构的故事性还体现在整篇评论就是一则故事,完全按故事结构——开头、发展、高潮、结尾——来谋篇布局。大家试看这篇评论:

老张的圆满[8]

孙振军

60多岁的张老汉做梦也没想到,他一生辉煌的顶点,是生命的最后4个小时创造的。

家住晋、陕、豫国道交界处的老张,近几年最闹心的是儿子的婚事:当年他是30多岁成的亲,而今眼瞅着独生儿子已快35岁了,可仍是光棍一条。求亲戚告朋友,央七姑托八姨,张罗了一宗又一宗,可最后都是弄不成。

啥原因?一个字:穷!今年开春,又有乡邻给提了一门亲:邻村的戴桂花。丈夫年前在南方打工出事故死了,她成了新寡。虽说是个寡妇,还拖了两个丫头,但上门缠磨这门亲的人并不少。可戴寡妇最后应承下了老张的儿子小张——毕竟人家还是个没结过婚的小伙子,将来跟孩子们好相处、麻烦少。不过戴寡妇也开了个价码:张家得把处理后事时拉下的两万多元饥荒给打发了。

这下老张犯了难:两万多元?

老天爷啊,他大半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哩。尽管,那只是官家的一顿酒菜钱、富家的一套沙发钱,或城里半条亮化街一夜的照明钱。因此,儿子的婚事从开春到麦收罢,就这么一直拖了下来。眼看着到嘴边的肉吃不成,眼瞅着儿子一天到晚一身烦躁的邪火,老张那个心焦,没法说。

天无绝人之路。这天,上面一个负责抗洪防汛的领导在张家附近巡视,中途下车小解,恰好来到了老张家。和老张的兜搭中,领导得知了老张的困境。领导那天正好高兴,况且也是苦孩子出身,很理解乡下人无后的苦衷,于是当场掏出手机给高速公路管理公司打了个电话:“苟总吗?我给你介绍个民工,明天见你行不?好!就这么定了。”

于是,老张第二天一大早,就到高速公路服务站去了。8点钟,报到;9点钟,培训。所谓培训,其实就是套一件黄马甲,发一个大扫把,讲一些注意事项。

因为老张的工作很简单:清扫从自个家门口经过的这段高速公路。月薪呢,暂定为600元,因为是领导介绍来的,照顾。

这真是天上掉馅饼的好差事。10点钟,老张喜滋滋地上岗了。活儿其实很轻,就是沿着高速公路边儿将一些石子、纸屑、杂物扫走,比他干了几十年的农活轻多了。可是,才约摸几袋烟工夫,从一辆飞驰而过的轿车上“叭”的一声响,飞出了一个空矿泉水瓶子,正好滚落在老张附近的路中央。据对面山下放羊的王老汉说,老张盯着那个空瓶子很犹豫了一阵子,可能先想起到路中央有危险,也可能是想起了600元的工资,总之最后他还是决定扫那个瓶子。就在这时,一辆载重大约在120吨以上的红色大货车,呼啸着冲过来,“嘭”的一声,老张就飞了……这时,正好是上午11点。

老张很快就火化了。因为他是被直接送到火葬场的。赔偿协议达成得也很快,高速公路管理公司、肇事车主主动表示,愿意各拿2万元;老张的老伴、儿子连声应承:“中、中、中!”管防汛抗洪巡视的那位领导正好没走,也来了,他的心情看上去很悲伤,沉痛地说:“你们再加点吧。老张同志毕竟也是在革命工作的岗位上倒下的嘛!”

中午12点,老张的儿子就抱着老张的骨灰和5万元现金回家了。十几天后,便欢天喜地地把戴了一朵大红花的戴桂花娶回了家。算算账,还落了近2万元的节余。按说老张并非善终,可就这样,村里的一些老年人,很眼气老张,他们说:“老张这一辈子真是圆满呀,值!该办的事情都办了,还给后人留下了存款。他即使活着,不也就是盼着儿子成个家,然后等死吗?”

这篇评论从头到尾都在叙述老张的故事,虽然没有像我们熟悉的评论形式那样,或多或少要讲点道理,但所有的判断、评价与道理都已经蕴含在故事的讲述过程之中了。这就像我们小时候常听的寓言故事,如《乌鸦和狐狸的故事》——告诫你不要骄傲自大,轻信狡猾的坏人的阿谀奉承,从而中了对方的圈套,上当受骗。只是作者并不明说,道理的阐述证明都是由故事来完成的。也就是说,结论是读者自己总结出来的,是读者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作者强加给读者的想法。这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了作者对读者智商的尊重,也有利于培养和提高新闻评论受众的素养。所以人们听/看起来津津有味,印象深刻,教育意义还久远。《老张的圆满》处处都在倾诉中国农民命运的苦难与悲哀,批评当前中国社会的不公,尤其是对农民这类弱势群体的不公正。在以金钱为主要衡量标准的社会关系里,人的道德水平,人自身的生命价值都坠入到了深谷。这是怎样深切的不满与悲愤?!但我们没有读到任何过激的言辞,也不见任何口号标语式的语言,这就是故事的妙用了。

最后想向大家说明的一点是,我们在讨论新闻评论的特性时曾经提及“新闻性”是评论的特性之一。所以在故事情节的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将这个因素放进去。张越、李杨一上来就谈冯小刚的《夜宴》,这是一个比较新鲜的话题,显示了“新闻性”的要求。但《老张的圆满》中的主人公老张显然是作者虚构出来的人物,就像祥林嫂一样,批判性强,而新闻性不足。如果老张真是一个曾经在当地新闻中出现过的真实人物(相信这样的人物在中国现实中并不难找),这篇评论的冲击力就更大了。由于目前国内的评论工作者大多不注重,也不善于讲故事,孙振军算是其中少有的一个,所以笔者很难找到一个故事性和新闻性两全其美的例子,至少写这本书时情形是如此。我希望作为读者的你,能够找到这样的例子,看看具有新闻性的故事是否在评论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三、时时抓住读者

一篇优秀的新闻评论,其结构不仅结实严密,针插不进,水泼不进,而且还会长出无数毛绒细密的枝干,像一只只手,处处抓住读者不放,令他们难以摆脱。换句话说:要让你的读者时时置身于你的评论之中。

国外新闻评论研究者总结了三方面的创作经验,以便评论工作者将读者召唤进来[9]

1.个性化的“你”结构

中国的电影节往往与普通观众无缘,不仅大多数人难以参与,更重要的是,大多数影片观众没看过。那么,怎样才能抓住读者呢?《中国青年报》的一位评论工作者写出了这样的段落:

不要失望。因为你(着重号笔者加,以下同)可能发现,挥金如土靠庞大宣传攻势吊足了观众胃口的《无极》远不及想象中那般精彩;而《青红》则是另外一部半生不熟让人费解的残酷青春片。基于以往的经验,你可能不会花大价钱专程去看电影,至于盗版碟上出现的马赛克,对于本不精彩的影片而言,实在无伤大雅。

你原本就与所谓的参赛影片和所谓的电影节无关。不管戛纳多热闹,金棕榈多重要,那都是冲着电影人去的。导演们热衷于参赛拿奖,是不是要给中国观众贡献好影片不好说,但绝对追求海外市场和国际认可。当然,有了这两者的耀眼光环,吸引本国观众的眼球就是附带的收获了。

上面的“你”结构有两个优势:第一,它把一个遥远、模糊的问题进行了个人化处理。它邀请你参加聊天,而且关心你的感受。“不要失望”、“你原本就与所谓的参赛影片和所谓的电影节无关”,多么体贴人心的话,读者和作者的距离迅速被拉近了;第二,它把“你”独立出来,赋予了一定的地位和立场,很自然地就能批判与“你”对立或相反的那些立场和观点,“你”甚至察觉不到其实那是作者的立场和观点。上文中作者用这种方式委婉地批评了那些光为拿奖的中国影片,还有“本不精彩”的《无极》、《青红》等国产影片。

当然,不是使用了“你”结构,就一定能达到这样的效果。下面这一段来自《今日美国》的评论也用了“你”结构:

正当你想到大规模医疗卫生改革已经销声匿迹时,有史以来批准过的最大的联邦医疗卫生补助金正在从美国参议院大批大批流出去。

评论研究者康拉德·芬克认为“它缺少界限标识”。“因为它假设我——以及其他所有《今日美国》的读者——在它见报的那天早上从床上爬起来,想到大规模医疗卫生改革已经销声匿迹了。我不仅没有想到它是否销声匿迹了,而且根本就没有想到医疗卫生改革。”[10]

因此,在使用“你”结构时,评论工作者要时常问自己,你所提及的那个“你”是否在读者中有足够多的数量。

2.“同我一起想象”结构

同个性化的“你”结构十分相似,不过这里的“你”变成了“我”,但目的都是为了画一幅“图画”,邀请读者共同观看它。

有时候,这个邀请很明确:

我敢打赌,“感冒”的“冒”,10个人中,有9个不会写。大多数人会把“冒”字上边的这个偏旁写成“曰”或者“日”,错!你盯住这个字仔细看一分钟,这个偏旁既不是“曰”,也不是“日”,它中间的两横与边框是不相连的。那么,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现在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请出今天的嘉宾许慎!

有时候,这个邀请有点隐晦不清:

在今日中国,要问哪些人最辛苦,中小学生恐怕是最苦的一类人,特别是准备升学的应届毕业生。学生进大学之后,特别是毕业之后,倒轻松了。中小学生苦得令人同情,令人悲哀。说到他们之苦,有人可能又会说“梅花香自苦寒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等道理。这又不是一个意思了,梅花只能在苦寒中成长,不能在苦寒中冻死,少年就白头,岂不更悲切吗!

如果“我”碰巧是名学生,至少曾经是名学生,或者是个学生家长(这样的概率在中国社会现实中应该是比较大的),那上面这段话真是说到“我”的心坎里去了。因此,不管是明确还是隐晦的邀请,两者的目的都一样——迫使读者在脑海里快速地将场景想象出来,然后加以理解同情,或是唤起其他值得回味与记忆的情绪。在这样的情绪中,言论举起自己的倡言之剑(不是一般的标语口号),如“梅花只能在苦寒中成长,不能在苦寒中冻死,少年就白头,岂不更悲切吗!”就容易为读者所接受了。

3.“让我们置身其中”结构

在让“我们都置身其中”的结构里,评论工作者不必用对受众——也就是“你”——的口气写作,而是写“我们”——评论工作者和受众,大家一起肩并肩地面对我们这个疯狂世界里所发生的事情。

爱国主义是对祖国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感情。爱国是一种尊严,更是一种信念。爱国主义是我们(着重号为笔者加,以下同)的民魂,也是我们的国魂。

……在民族尊严和民族感情遭受严重伤害之际,我们理应表达自己的义愤。但是,仅仅表达义愤是不够的。采取一些有违法制的过激行动也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上面段落中的“我们”包含了一切热爱祖国的人,自然也包括了爱国的作者和受众。所以当作者批评“我们”表达爱国热情的方式有些过火时,赢得的是一片赞扬之声。自家人揭自家人的短,揭得再多也不伤感情,反而体现了爱护与关怀。想想看,如果上面这段话是一位日裔评论工作者或是刊登在日本的报刊上,“我们”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上面的“我们”用得妥帖恰当。下面这一段里也有“我们”:

因此,我们(着重号笔者加,以下同)期待“海归”人才带回可以商品化与大规模生产的实验成果,以让国家快马加鞭地赶上当前的快车;但基于历史上缺乏科学精神的国情,我们更期待这源源不绝回流的“海归”势力,能够带来尊重、尊崇个人独创的社会理念与机制,为中国技术经济的内生动力积蓄能量。

这个“我们”就用得生分了。“海归”成了“我们”之外的人,无论“我们”怎样“期待”,界线区别始终是放在那里的。况且,这样的“我们”会是些什么人呢?不是“海归”,也不会是“我们”这样的普通读者,虽然大家并不是“海归”,却没有想过要期待“‘海归’人才带回可以商品化与大规模生产的实验成果,以让国家快马加鞭地赶上当前的快车”等等,相信绝大多数读者都无法产生类似期待心理。这个“我们”就把自己孤立起来了,不仅不是肩并肩,而是高高在上,起到了适得其反的效果。

评论工作者应该时刻提醒自己,不是所有的“我们”都能起拉近距离的作用的。关键还在于“我们”的内涵。

相信每个事业有成的评论工作者都有自己一套抓住读者的办法,其实无论采用什么方法,最后的效果都取决于我们对读者的态度。你是把读者当成邻居、朋友、亲人、爱人还是敌人、对手、下属、弱智人士等等,这会使你的评论自然生发出相应的结构态势。前国足教练、南斯拉夫人米卢曾说“态度决定一切”。从新闻评论的角度思考,这也是有可借鉴之处的。“态度”不仅决定了我们会怎样想,而且还决定了我们会怎样说,怎样做。

◇ 思考与练习:

1.分析你感兴趣的某个报刊专栏,结合具体事例分析“三大块”评论结构的优缺点。

2.研究《人民日报》、《南方周末》或是《南方人物周刊》中的专栏评论,并从中找出一篇故事性、新闻性都比较突出的评论文章,并分析该文章在故事运用方面的特色。

3.阅读或观看近两天的新闻报道(最好是电视),看看是否有你感兴趣的新闻故事,然后依据这则故事撰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新闻评论,并与书上所提供的案例相比较,看看自己的作品在故事运用方面存在着哪些优点和不足。

4.试用个性化的“你”结构方式创作一篇800字左右的新闻评论。这个“你”应该是你大学的同学,甚至是“睡在你上铺的兄弟”。

5.试用“同我一起想象”的结构方式创作一篇800字左右的新闻评论,要注意想象的对象应该是“我”可以想象的。

6.请研究某篇你所喜欢的评论文章,并分析它在结构方面的特色。

7.新闻评论写作过程中要时时抓住读者,请结合一篇你认为好的(或由指导教师推荐)新闻评论范文,分析它是如何实现这一点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