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言伦理学重要文献简介

语言伦理学重要文献简介

时间:2022-04-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语言伦理学重要文献简介语言伦理学真正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20世纪后半叶,虽然发展的时间相对较短,但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语言伦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研究领域涉及现代汉语语法学、现代汉语修辞学、社会语言学、语用哲学。全书贯穿语言哲学的基调,但不让“语言哲学”这只鱼儿跃出水面。

第三节 语言伦理学重要文献简介

语言伦理学真正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20世纪后半叶,虽然发展的时间相对较短,但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近些年来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同时也吸取了一些相关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使得语言伦理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术体系,并且有些论著问世,取得了颇丰的成果。

一 陈汝东和他的《语言伦理学》

陈汝东,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学系副教授,兼任世界汉语修辞学会会长、中国修辞学会副会长、国际修辞学史学会理事,先后毕业于山东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分获现代汉语硕士学位、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传播学、修辞学,特别是传播伦理学、视觉修辞学、宗教修辞学、对外汉语教学等新兴交叉学科,著作有《社会心理修辞学导论》、《对外汉语修辞学》、《语言伦理学》、《认知修辞学》、《当代汉语修辞学》、《传播伦理学》等。

《语言伦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本书在概括汉民族古代语言道德的基础上,综括了说写行为理解行为的道德准则以及各种社会角色的语言行为道德规范,阐述了语言行为的社会道德评价,讨论了各种不道德的语言行为的特点及社会管理问题。最后,作者对语言道德品质及其培养问题做了详细分析,并且论述了语言文明的性质、特点、构成,探讨了语言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本书具有创新和开拓意义,所建构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对修辞学、语用学、语言交际学、新闻传播学以及伦理学等研究有积极的启迪作用。本书所揭示的语言道德规律,对提高公众的语言素养和语言交际效率,对提升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对建立和维护文明的语言交际秩序,都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二 孙汝建和他的《汉语性别歧视与性别差异》

孙汝建,华侨大学华文学院院长、教授,教育部高职高专文秘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修辞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江苏省语言学会副会长。研究领域涉及现代汉语语法学、现代汉语修辞学、社会语言学、语用哲学。出版学术著作10种,主编省部级教材5部。

《汉语性别歧视与性别差异》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出版。这是继1997年国内第一部全面研究语言和性别关系的著作《性别与语言》正式出版以后,作者的又一部力作。语言的性别歧视和言语的性别差异统称语言的性别差异,作者曾对语言的性别变异长期不断地进行探究,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研究风格和学科体系。在此基础上,书作植根于社会心理语言学的土壤,从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历史学、民俗学等学科以及语言学的其他相关学科吸收有关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多为探索。作者认为,汉语本身存在着性别歧视,不同性别的人运用汉语时会产生性别差异。本书详细分析了汉语性别歧视和性别差异的种种表现,从社会、文化、心理、生理等视角探讨汉语性别歧视和性别差异的原因,研究汉语与性别关系的一系列具体问题,试图揭示汉语性别变异的规律。全书贯穿语言哲学的基调,但不让“语言哲学”这只鱼儿跃出水面。

附:阅读文献

著作:

[1]陈汝东.语言伦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甘葆露.伦理学常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3]孙汝建.性别与语言[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4]孙汝建.汉语的性别歧视与性别差异[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0.

[5]赵蓉晖.语言与性别:口语的社会语言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6](日)金田一京助.日本语の敬语[M].角川书店,1959.

[7](日)刘金才,敬语[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8](日)辻村敏树.敬语史[M].大修馆,1976.

[9](日)山田孝雄.敬语法研究[M].宝文馆出版,1931.

[10](日)铃木孝夫.ことばと文化[M].岩波新书,1984.

[11](日)奥山益明.现代敬语读本[M].行政出版社,1980.

[12](美)查尔斯·L·斯蒂文森著.伦理学与语言[M].姚新中,秦志华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13](澳)约翰·L·麦凯著.伦理学:发明对与错[M].丁三东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14](法)卡普费雷.谣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15](美)卡斯·R·桑斯坦著.谣言[M].李连江,张楠迪杨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论文

[1]蔡健.禁忌语、委婉语的特性研究[J].黑龙江史志,2009,(17).

[2]曹群英,肖武云.禁忌语与其文化渊源[J].文史博览,2008,(6).

[3]陈开举.英汉骂语的文化心理分析[J].江汉论坛,2008,(7).

[4]陈琳琳.网络粗俗语研究[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4).

[5]陈汝东.东西方古典修辞思想比较——从孔子到亚里士多德[J].江汉大学学报,2007,(1).

[6]陈汝东.话语角色冲突的类型、原因及其消除[J].汉语学习,2003,(3).

[7]陈汝东.话语理解中的道德准则[J].道德与文明,2000,(4).

[8]陈汝东.论传播伦理学的理论建设[J].伦理学研究,2004,(3).

[9]陈汝东.论修辞研究的传播学视角[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4,(2).

[10]陈汝东.孔子言语行为思想的道德价值取向[J].淮北煤师院学报,1994,(1).

[11]陈汝东.论汉民族先秦时期的言语道德思想[J].语文建设,1997,(6).

[12]陈汝东.论言语道德[J].北京大学学报,1998,(1).

[13]陈汝东.论言语行为的道德准则[J].语文建设,1998,(5).

[14]陈汝东.浅论语言文明建设[J].语文建设,1996,(9).

[15]陈汝东.修辞的社会心理模型[J].楚雄师专学报,1998,(2).,

[16]陈汝东.修辞的社会心理性质及其功能[J].修辞学习,1999,(3).

[17]陈汝东.言语道德及其特点[J].语文建设,1997,(9).

[18]陈汝东.言语行为的社会道德评价[J].语文建设,1997,(2).

[19]陈汝东.语言伦理理论[J].语文建设,1998,(12).

[20]陈汝东.语言伦理学——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J].道德与文明,2000,(2).

[21]陈中立.墨子的言语观[J].中南大学学报,2003,(2).

[22]仇晓琴.网络语言的现状与发展研究[J].新闻知识,2011,(1).

[23]刁晏斌.试论当今的语言暴力现象[J].辽东学院学报,2008,(6).

[24]封家骞.略论孔子的语言观[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4).

[25]范武邱.论自我与他者语言伦理机制的构建[J].社会科学辑刊,2011,(3).

[26]耿有权.伦理与语言[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5,(2).

[27]宫翠屏.试析会话中刻意曲解的语用理据[J].内江科技,2007,(11).

[28]顾平.论实现和谐语言的伦理学对策[J].哈尔滨学院报,2008,(11).

[29]郭沈青.汉语詈语及其文化底蕴[J].宝鸡文理学院报,2002,(4).

[30]韩萍.语言禁忌探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1).

[31]汉语生人交际和语言伦理观念的变化[J].语文建设,1995,(11).

[32]胡剑波.我国詈语研究综述[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2).

[33]胡正妍.性别语言差异研究初探[J].科技信息,2011,(2).

[34]化长河.网络语言对现实语言的不良影响[J].消费导刊,2010,(5).

[35]邝永辉.禁忌语、委婉语性质新探[J].韶关学院学报,2007,(5).

[36]李晶.刻意曲解探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1).

[37]李军华.关于委婉语的定义[J].湘潭大学学报,2004,(4).

[38]李宁.网络语言暴力的再思考[J].文学界,2010,(8).

[39]李树新.论语言文明建设[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2,(6).

[40]李素玲.浅谈禁忌语[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1).

[41]李沿围.试论语言文明与文明城市建设[J].大连干部学刊,2005,(9).

[42]李英姿.论中国和谐语言社会的构建[J].北华大学学报,2009,(4).

[43]李志强.先秦与古希腊语言观的递进轨迹对比[J].外语学刊,2006,(1).

[44]刘蕾.“有德者必有言”——从《论语》看孔子的言语观[J].名作欣赏, 2010,(23).

[45]刘利民.哲学视域中的语言问题[J].外语学刊,2006,(6).

[46]吕冬青.英汉语言性别歧视现象的成因及其消除[J].南昌高专学报, 2009,(4).

[47]吕耀怀,胡愈,刘春娥.网络语言伦理的原则与规范[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

[48]米莉.人际传播的伦理失范——对流言现象的伦理分析[J].商丘师范学院报,2010,(10).

[49]苗涛.语言不能承受之痛——论传媒语言的道德规范化[J].新闻爱好者,2009,(17).

[50]聂鸿英.古代思想家语言伦理思想点面透视[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5,(4).

[51]强以华.语言伦理与媒体伦理[J].道德与文明,2011,(1).

[52]邱庆山.汉语詈语致詈方式的文化心理[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4,(4).

[53]申小龙.中国古代的人文主义语言观[J].复旦学报,1991,(3).

[54]史娜.解析商业广告语言中伦理失范问题[J].企业导报,2011,(1).

[55]水晶晶,芦亚楠,尚旸.合作原则视角下的语言曲解现象分析[J].今日南国,2010,(10).

[56]孙汝建.汉语性别变异的社会心理探索[J].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 1995,(2).

[57]孙汝建.性别因素对人称代词的影响[J].开封大学学报,2008,(3).

[58]孙汝建.性别语言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云梦学刊,1996,(3).

[59]孙汝建.与语音有关的性别差异[J].南通教育学院学报,1996,(1).

[60]孙汝建.中国古代人名的性别差异[J].江海纵横,1996,(3).

[61]孙炜.从“名实之争”看先秦诸子对语言与客观事物关系的探讨[J].广州大学学报,2003,(11).

[62]唐建福.论委婉语对和谐家庭构建的促进作用[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5).

[63]唐丽.委婉语的特点及应用[J].理论界,2010,(8).

[64]滕永青,苏庆伟.汉语禁忌语状况及其发展趋势的调查分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9).

[65]铁流.语言也应和谐起来[J].语言也应和谐起来,2005,(10).

[66]涂海蓉.浅论汉语言伦理观在新时期的变化[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2,(5).

[67]万玲华.孔子的语言思想和政治伦理[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5,(5).

[68]王崇义.委婉语新探[J].理论与创作,1999,(3).

[69]王冬梅.社会语言学现象——委婉语[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1).

[70]王桂芳,姚丹丹.从委婉语与禁忌语看语言与社会的关系[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7,(4).

[71]王静,王皓.建设和谐城市之和谐语言建设[J].商业文化,2011,(1).

[72]王静.治理语言污染建设语言文明[J].黑龙江教育学院报,2004,(3).

[73]王新.论言语道德建设及其现实意义[J].求实,2003,(5).

[74]王新华.汉语禁忌语分布研究[J].东岳论丛,2004,(5).

[75]王宇.对手机短信不道德言语行为的伦理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1).

[76]王玉红.女性委婉语的语用分析[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1,(2).

[77]王展采.浅谈禁忌语[J].龙岩师专学报,1992,(2).

[78]魏义霞.先秦语言哲学的流派分野与共同特征[J].外语学刊,2010,(2).

[79]魏义霞.中西语言哲学的不同特征——兼论先秦语言哲学的盛行[J].北京大学学报,2006,(5).

[80]文贵良.严复古文书写与语言伦理[J].南京师大学报,2011,(1).

[81]吴锦.语言禁忌的社会语言学阐释[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5).

[82]吴日升,邸立英,张杏文.手机禁忌语使用研究——大学生手机禁忌语使用态度调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1).

[83]吴颖.关于禁忌语与委婉语的区别与联系[J].洛阳大学学报,1996,(1).

[84]现阶段口语交际的语言伦理观念[J].语文建设,1996,(1).

[85]萧净宇.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语言变异的伦理思考[J].道德与文明,2003,(6).

[86]谢丽.曲解形成的心理根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0,(6).

[87]谢宗先.浅析委婉语──兼谈禁忌语[J].广西大学学报,1994,(3).

[88]邢继光.文明使用语言构建和谐社会[J].现代交际,2010,(10).

[89]扬清.中国古代语言文明传统论析[J].前沿,2002,(11).

[90]杨安翔.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语言伦理探讨[J].唯实,2006,(12).

[91]杨安翔.论和谐社会下的语言文字应用环境建设[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2).

[92]姚小平.先秦语言三题[J].语言研究,2011,(1).

[93]姚亚平.论孔子的语言思想[J].江西社会科学,1991,(3).

[94]姚亚平.现阶段的交际语言的变化与语言规范[J].语文建设,1995,(12).

[95]袁立芬,施晓嵩.委婉语的文化根源及其交际功能[J].今日南国,2008,(1).

[96]臧永红.禁忌语的表现形式及其社会心理基础[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06,(4).

[97]战菊,朴玉.老龄化社会背景下语言资源分配中的伦理关怀[J].南京社会科学,2010,(11).

[98]张冲,何小柳,刘海明.谣言传播与大众传媒对谣言的规避[J].网络财富,2009,(8).

[99]张廷兴.民间詈词詈语初探[J].民俗研究,1994,(3).

[100]张永隆.孔子人文语言思想刍议[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3,(2).

[101]郑洁.伦理学语境中的网络语言[J].延边大学学报,2010,(4).

[102]郑倩.传媒伦理道德的失范与规范[J].商业文化,2010,(12).

[103]钟应春.论“和谐社会”中的语言文明建设[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7,(3).

[104]钟志平,胡艳云.孔子的言语得体观[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4).

[105]周明强.广告语言文明与守法意识[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5).

[106]周念哲.基于先秦儒家思想的话语伦理建构[J].通化师范学院报,2010,(11).

[107]周秀敏.禁忌语产生的多重因素分析[J].新闻爱好者,2009,(23).

[108]朱风云.禁忌语与社会价值[J].淮阴师专学报,1995,(4).

[109]朱向明.浅谈委婉语[J].成功,2009,(1).

[110]朱小丽.英汉语言的性别歧视表现及消除策略[J].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8,(1).

【注释】

[1]耿有权.伦理与言语[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5,(2).

[2]陈汝东.语言伦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陈汝东.语言伦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陈汝东.语言伦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魏义霞.先秦语言哲学的流派分野与共同特征[J].外语学刊,2010,(2).

[6]王海霞.先秦典籍语言伦理探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

[7]陈汝东.语言伦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8]陈汝东.言语道德及其特点[J].语文建设,1997,(9).

[9]陈汝东.言语道德及其特点[J].语文建设,1997,(9).

[10]陈汝东.言语道德及其特点[J].语文建设,1997,(9).

[11]陈汝东.语言伦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2]陈汝东.语言伦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3]陈汝东.语言伦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4]陈汝东.论言语行为的道德准则[J].语文建设,1998,(5).

[15]陈汝东.论言语行为的道德准则[J].语文建设,1998,(5).

[16]陈汝东.论言语行为的道德准则[J].语文建设,1998,(5).

[17]王海明.伦理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8]陈汝东.语言伦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9]陈汝东.语言伦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0]转引自周中之.伦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1]陈汝东.语言伦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2]陈汝东.言语行为的社会道德评价[J].语文建设,1997,(2).

[23]陈汝东.语言伦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4]郭熙.中国社会语言学(增订本)[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25]郭熙.中国社会语言学(增订本)[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26]刁晏斌.试论当今的语言暴力现象[J].辽东学院学报,2008,(6).

[27]郭熙.中国社会语言学(增订本)[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28]郭熙.中国社会语言学(增订本)[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29]吕冬青.英汉语言性别歧视现象的成因及其消除[J].南昌高专学报,2009,(4).

[30]孙汝建.汉语的性别歧视与性别差异[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31]苗涛.语言不能承受之痛——论传媒语言的道德规范化[J].新闻爱好者,2009,(17).

[32]郭熙.中国社会语言学(增订本)[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33]郭熙.中国社会语言学(增订本)[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34]陈汝东.语言伦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5]陈汝东.语言伦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6]张志海.论日语暧昧性及其语言伦理原则[J].社科纵横,2004,(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