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语言学重要文献简介

社会语言学重要文献简介

时间:2022-04-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节 社会语言学重要文献简介社会语言学自开创以来便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取得了很多成果,不过,由于角度不同,学者们的研究内容和研究重点也有所不同。主要讨论了比较词汇学和社会语言学的一些问题。《社会语言学教程》由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于1993年出版。

第四节 社会语言学重要文献简介

社会语言学自开创以来便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取得了很多成果,不过,由于角度不同,学者们的研究内容和研究重点也有所不同。限于篇幅,现仅就国内外几位有代表性的论著作以简要介绍。

一 陈原和他的《社会语言学》

陈原,1938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工学院。之后,曾在新知书店、生活书店、三联书店任编辑。新中国成立后曾在人民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三联书店、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文字改革出版社以及文化部出版局、国家出版局担任领导。曾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第一任所长。现为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上海辞书学会顾问、国际世界语学会会员、国际控制论学会会员、世界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学会国际理事会成员等。他从20世纪30年代起从事出版工作和拉丁化、世界语运动。同时研究国际政治经济、地理和语言文字。

他的第一部语言学著作是1979年三联书店出版的《语言与社会生活》。这是他在文革期间写的读书札记基础上整理而成的,共6万多字。主要讨论了比较词汇学和社会语言学的一些问题。

1983年8月学林出版社出版的《社会语言学》是陈原之前的《语言与社会生活》一书的续篇和发展,也是我国第一部社会语言学著作,它填补了我国社会语言学研究的空白,具有拓荒的意义。全书共分17个部分:0.作为边缘科学的社会语言学;1.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2.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3.语言作为思想的直接现实;4.语言作为一种信息系统;5.手势语言和“原始语言”;6.阶级语言”;7.语言论争的社会意义;8.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9.非语言交际与形象思维;10.从社会生活观察语言变化;11.从语言变化探索社会生活的途径;12.语言的模糊性与模糊语言;13.语言的相互接触;14.术语和缩略语的社会作用;15.塔布和委婉语词;16.语言感情和国际社会。

二 戴庆厦和他的《社会语言学教程》

戴庆厦,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部级)系统突出贡献专家,北京市教学名师。中央民族大学汉藏语研究中心主任,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教育与边疆史地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基地主任、首席科学家。《汉藏语学报》主编。现任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学科组成员、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国际双语学学会会长,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少数民族分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21世纪第一届语言文字规范审定委员会委员、全国语言文字标准技术委员会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标准技术委员会主任、全国术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少数民族特别分技术委员会委员。美国语言学会终身荣誉会员。《中国语文》、《民族语文》、《语言文字应用》、《语言研究》、《语言科学》、《汉语学报》等杂志编委,《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顾问,美国《藏缅语区语言学》(LTBA)杂志编委。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院长,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高级专业技术评审委员会委员,北京市高级职称评审学科组负责人。主要从事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言和社会语言学的教学与研究,共出版著作20多部,发表论文200多篇。

《社会语言学教程》由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于1993年出版。全书分为八章,第一章什么是社会语言学,介绍了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对象、社会语言学的兴起、社会语言学的价值以及我国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情况;第二章语言和民族,介绍了语言在民族特征中的地位、语言的界限和民族的界限、语言史和民族史以及支系和支系语言的问题;第三章语言和文化,介绍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亲属称谓和亲属制度、专有名称命名、语言和文学及语言与宗教的关系;第四章语言关系和民族关系,介绍了语言关系的概念及研究内容、语言影响、语言转用、语言兼用和我国语言关系的几个特点;第五章语言和语言观念,介绍了什么是语言观念及其具体表现形式、制约语言观念的因素和语言观念对语言的影响;第六章语言与性别、年龄、阶级、行业,介绍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第七章语言与国界——跨境语言变异,介绍了跨境语言的概念及研究意义和跨境语言变异的相关内容;第八章语言与文字,介绍了文字的社会属性、文字在社会中的表现和我国民族语文工作和社会语言学的关系。书中系统地对社会语言学的内容做了详细的阐述,借鉴了不同学者的理论,并结合了自己的观点,对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者有一定的影响,也作为一本教程出现在语言学界。

三 徐大明和他的《当代社会语言学》

徐大明,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学教研室教授,社会语言学实验室主任,加拿大渥太华大学语言学博士,广州外国语学院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硕士,吉林大学英国语言文学学士。曾在加拿大渥太华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校任教,《中国社会语言学》副主编。

《当代社会语言学》1997年2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九章,第一章绪论,介绍了语言与交际、语言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对社会语言学的阐述;第二章是关于语言使用的研究流派和方法,介绍了交际民族志学、跨文化交际、互动社会语言学、语言社会化与语言习得和会话分析;第三章语言变异与语言变体,介绍了拉波夫的纽约市调查、语言变异、语言变体、语言变项、语言的地域和社会、功能变体以及语言变体之间的转换;第四章语言变项的描写和研究,这章介绍了变项规则、定量研究、收集语料的方法和技术、语言变项的定义扩展、变项规则分析法以及昆都仑言语社区调查;第五章语言变化,介绍了进行中的变化、语言变化的起因、条件、社会动力、社会效应和原理、显像时间、真实时间、年龄级差以及用现在来解释过去;第六章语言接触,介绍了双语现象、语言的借用与混合、语言的选用、语码转换及变异理论与语言接触;第七章语言规划,介绍了语言规划的内容、过程、语言地位规划、本体规划、语言规划中的理论思考、语言规划与其他类型的社会发展规划的比较以及世界不同地区语言与政体对应关系的主要类型;第八章社会语言学的应用,介绍了社会语言学与法律实践、医学、行政文书、第二语言习得的关系、交际能力的概念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影响和关于熟练程度的问题;第九章结束语,介绍语言、语法、语法判断能力、社会语言学与语言学和言语社区理论。这部作品对社会语言学的介绍全面细致,为社会语言学的学习提供自己的见解与观点。

四 陈松岑和她的《语言变异研究》

陈松岑,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长期从事普通语言和社会语言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著有《语言变异研究》、《社会语言学导论》、《礼貌语言初探》、《社会语言学》,还有一些社会语言学调查的经典论文,例如《北京话“你”“您”使用规律初探》、《北京市城区两代人对上一辈亲属使用亲属称谓的变化》等。

《语言变异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出版。全书分上下两篇,共六章。上篇为“理论篇”,分三章:第一章语言的本质,介绍了语言和社会相互依存、语言以变异网络的形式而存在的形式及原因;第二章人类对语言本质和语言存在形式的认识过程,探讨了语言本质的艰难历程、介绍了19世纪人类语言观的飞跃、近代语言变异理论的建立和发展;第三章当代语言变异理论,介绍变异和变素、变体及其分类。下篇为“方法篇”,也分三章:第四章研究语言变异的目的和方法,介绍了语言变异是社会语言学的主要研究对象、语言变异研究的方法论和方法以及语言变异材料的统计核对和描写;第五章语言变异材料的分析,介绍了引起语言变异的原因、语体与语域的结合关系、语言接触所引起的语言使用上的变异、语言接触所引起的语言使用上的变异;第六章语言变异成果的应用,介绍了语言变异和语言变化及语言变异和语文规划。这部著作中,作者斟酌参考了很多相关书籍并融入自己的研究成果,在理论和方法方面都有很多新的内容,在论述上也达到了新的高度。语言变异的研究是微观社会语言学的核心,作者从理论和方法以及语言变异成果的应用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梳理总结,这对加深人们对社会语言学变异理论的认识有重要的作用。

五  郭熙和他的《中国社会语言学》(增订本)

郭熙,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教授,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马来西亚韩江学院华文研究中心咨询顾问。曾任南京大学-美国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兼职教授、苏丹喀土穆大学客座教授、汉语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社会语言学。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中国社会语言学》,全书除“绪论”外共八章,绪论部分介绍了中国社会语言学的对象、社会语言学的相关学科、社会语言学的诞生和发展;第一章社会语言学的基本概念,介绍了语言、方言和民族共同语、语言观和语言态度、社会语言学的类别、中国的语言国情和中国社会语言学的任务;第二章社会变迁和汉语的发展,介绍了社会变迁与语言变化的关系、社会议化接触和汉语发展、现代中国社会分化和当代流语的形成、从“文革”语言看社会政治运动对语言的影响以及社会人口变动对语言的影响;第三章语言的社会变异,介绍了社会范畴、政治语言和社会流行语、秘密语以及语域;第四章语码,介绍了多重语码、语码的选择、混合、混用和转用及其转换;第五章汉语和中国社会结构,介绍了语言对社会结构的反映、对家庭的反映以及人名、地名;第六章语言迷信,介绍了语言的功能和语言的神秘化、禁忌语、委婉语和詈语;第七章语言规划和语文生活,介绍了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中国历史上和建国后的语言规划、当前我国的语文生活;第八章社会语言学的研究程序和调查方法,介绍了社会语言学的研究程序、定性、定量研究以及抽样的方法以及社会语言学研究人员的素养。

《中国社会语言学》出版后的几年间,中国社会语言学有了很大的发展,为了体现学科的前沿,作了较大的修正。除了改正印刷错误和不妥的提法之外,这次增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动:1.在第一章增加了“言语社区理论”一小节,在“语言的传播”一小节中增加了“语言竞争和维护“的内容;2.第四章结合我国的民族语言问题进行了大量的扩充;3.把原书第七章中“语言规划”部分单列一章,并对内容进行了扩充和深化;4.将原来第七章“语言生活”部分移出与新增的“语言教育”等合并为第八章;5.增加了第九章“语言协调和‘华语’问题”;6.原书第八章改为第十章,并增加了“变项规则分析法”一节。全书其他部分也根据最新的文献资料作了不少的更动、补充和调整。这就是2004年12月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社会语言学》(增订本)。

六 费希曼和他的《社会语言学》

费希曼出生于美国费城,在小学和中学时期学习了依地语,并毕业于奥尔尼高中。1944年至1948年就读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在1948年夏,获得了历史学及心理学学位。1951年,他在纽约的犹太教育委员会担任教育心理学研究员。1953年,在哥伦比亚大学,他以一篇名为《有关生于美国的孩子在接受小群体教育不同类型的负面影响》(Negative Stereotypes Concerning Americans among American-born Children Receiving Various Types of Minority-group Education)获得了社会心理学博士学位。

起初,费希曼在纽约城市学院教授语言社会学,并于1955年至1958年,在高校入学考试委员会指导研究工作。1958年,他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人类关系与心理学。随后,他在叶史瓦大学担任心理学及社会学教授,同时,也担任着社会学与人类学研究院院长和学术副主席。1966年,费希曼成为了著名的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并于1988年退休。后来,他在许多其他研究机构工作过:在斯坦福大学的教育学院、语言学系作客座教授和访问学者;在纽约大学作多语及多语教育学院的副教授;在纽约城市学院的研究生中心作语言学客座教授。他曾访问过世界范围的十几家研究机构,其中,包括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加州斯坦福大学)和高等研究院(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大学)。

费希曼将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微观社会语言学以语言为出发点,研究社会方言和语言变异,考察社会因素对语言结构的影响;宏观社会语言学则以社会为出发点,研究语言在社区组织中的功能。费希曼是将社会语言学二分为宏观和微观。他关注的是不同层面的研究对象。

费希曼在1969年出版的《社会语言学》(The Sociology of Language)中提出,语言社会学要集中研究语言行为的社会结构,不仅包括语言用法本身,而且还包括语言和语言使用者的态度。这部著作主要阐释了以下几个方面:1.新兴学科;2.社会语言学基础概念;3.相互影响的语言社会:微观与宏观;4.社会分化与词汇范畴;5.社会的双语主义:稳定与过渡;6.语言保护与语言变化;7.社会文化的系统性:语言约束与语言反映;8.应用的语言社会学;9.语言学:描述语码的科学及非语言学家的附属物。这部著作论述了语言、种族和认同感三方面,同时认为这三方面是由他们各自所处的环境决定的。费希曼撰写的基础篇论述了语言、种族和认同感是怎样的不同,是怎样的富于变化。手册的第一部分从社会语言学、心理学、人类学、政治和经济等多个角度论述语言与种族认同感。这部著作强调了例如流散语言、语言和种族认同与地缘的关系、土著人的教育、少数民族语言、无声语言等主题。这部著作的第二部分以地区视角来论述语言与种族认同感,作者从欧洲、美洲、非洲、中东、亚洲和太平洋等地区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阐释,刻画出历时与共时两条发展路线,这部著作考察了语言结构与种族认同和国家结构之间的关系。

1971年费希曼还编了一套《对语言社会学的贡献》丛书,其中包括两卷集的《语言社会学的发展》。主要研究整体性和全局性的社会语言问题,例如双语教育、语言规划、语言维护、语言切换、语码选择等问题。

七 海姆斯和他的《社会语言学基础》

海姆斯,1927年7月7日出生于俄勒冈州的波特兰,2009年11月13日于弗吉尼亚州的夏洛茨维尔谢世,是一位社会语言学家、人类学家和民族学家。他主要研究西北太平洋英语。他是第一位提出将人类学的第四子域“人类语言学”称为“语言人类学”的学者。这一术语的改变使得人们更加关注于人类学中这一领域的基础,到时候,就会称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语言学。早年,海姆斯在里德学院学习,由于朝鲜战前的限制,他在军中作译电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成为一位语言学家。1955年海姆斯在印第安纳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在哈佛大学任教。海姆斯在其青年时期就有成为语言学家的梦想。海姆斯在哈佛大学任教5年,于1960年离开哈佛大学并在伯克利的加利福尼亚大学任教。同样,他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也是工作了5年,随后,他于1965年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人类学系。1972年他到民俗系并于1975年担任教育研究生学院院长。1982年,他担任美国语言学学会的主席,1983年担任美国人类学协会和美国民俗学会主席——没有人能够同时担任这三个职位。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期间,海姆斯是期刊《语言与社会》的创始人。后来,他进入弗吉尼亚大学的人类学系和英语系,在那里获得了人类学和英语的名誉教授称号,于2000年在这里退休,并继续作为名誉教授。

海姆斯提出,社会语言学的重要研究目标有三项:1.既有社会目标又有语言目标;2.社会现实的语言学,意指拉波夫及其同事所从事的工作;3.社会构成的语言学,旨在探究语言在使用中的范围广泛的理论。海姆斯特别强调社会语言学的目标应该具有广泛性、“跨学科性”和“多学科性”。

海姆斯于1974年出版的《社会语言学基础》(Foundations in sociolinguistics:an ethnographic approach)一书中研究人们如何使用语言进行交际,分析语言在不同社会中的交际功能、人的语言能力和语言的用法、语言规律等。这部著作重点集中于乔姆斯基,但问题的处理还在于今天的语言研究工作,语言学研究方向在于语言与功能及结构的结合,也就是说语言的组织不仅在语法方面还在于社会交际方面。语言作为一个多学科,还涉及了和其他学科的关系。

附:阅读文献

著作:

[1]陈建民.汉语口语[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

[2]陈建民.中国语言和中国社会[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3]陈松岑.语言变异研究[M].广州:教育出版社,1999.

[4]陈原.社会语言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3.

[5]陈章太,于根元.语言美和精神文明建设[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5.

[6]戴庆厦.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关系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92.

[7]戴庆厦.社会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8]戴庆厦.双语学研究(二)[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9]戴庆厦.语言关系与语言工作[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

[10]戴昭铭.规范语言学探索[M].哈尔滨.《北方论丛》编辑部,1994.

[11]丁石庆.社区语言与家庭语言[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12]高天如.中国现代语言计划的理论和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

[13]郭熙.中国社会语言学(增订本)[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14]胡士云.汉语亲属称谓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15]库尔马斯.社会语言学通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16]盛德仁.双语教学模式探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17]孙汝建.性别与语言[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18]孙余华.拉波夫的语言变化观[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9]王立.城市语言生活与语言变异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0]沃德霍.社会语言学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1]新疆汉语言学会.汉语·双语·双推论文集[C].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0.

[22]邢欣.都市语言研究新视角[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23]徐大明,陶红印,谢天蔚.当代社会语言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24]徐大明.社会语言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5]徐大明.语言变异与变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6]徐大明.中国社会语言学新视角[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7]徐思益.语言的接触和影响[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

[28]张清常.北京街巷名称史话——社会语言学的再探索[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29]张清常.胡同及其他——社会语言学的探索[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0.

[30]张述国,郝树壮.社会语言学研究方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1]张廷国,郝树壮.社会语言学研究方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2]张玉来,程凯.汉语言文字规范化问题研究与指导[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

[33]赵丽明,宫哲兵.女书——一个惊人的发现[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34]赵丽明.中国女书集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

[35]赵蓉辉.语言与性别——口语的社会语言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36]周庆生.语言与族属[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

[37]周有光.新语文的建设[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2.

[38]邹嘉彦,游汝杰.语言接触论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39]邹嘉彦.汉语与华人社会[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40]Chamber.Sociolinguistic Theory:Linguistic Variation and its Social Significance[M].Oxford & Cambridge(USA):Blackwell,1995.

[41]D.Hymes.Language in Culture and Society[M].New York:Harper & Row, 1991.

[42]Holmes.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M].Harlow Essex:Long man Group limited,1999.

[43]Hudson.Sociolinguis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论文:

[1]白葵.语言的社会变体浅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11).

[2]鲍明炜.六十年来南京方言向普通话靠拢情况的考察[J].中国语文,1980,(4).

[3]蔡翠,胡秀威.语言学教学理论与社会语言学教学理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10).

[4]蔡富有.社会语言学的几个重要理论问题[A].连淑能.语言·社会·文化[C].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

[5]陈兵.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语言政策的对比研究及其启示[J].东南亚研究,2009,(6).

[6]陈建民.称谓与名字[J].语文论集,1985,(1).

[7]陈丽萍.论社会文化语境对言语交际的制约功能[J].文化学刊,2010,(1).

[8]陈瑞端,汤志祥.九十年代汉语词汇地域分布的定量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1999,(3).

[9]陈松岑.新加坡华人的语言态度及其对语言能力和语言使用的影响[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

[10]陈原.从现代汉语几个用例分析语言交际的最佳信息量和最大效能[J].中国语文,1983,(5).

[11]陈章太.略论汉语口语的规范[J].中国语文,1988,(5).

[12]陈章太.四代同堂的语言生活[J].语文建设,1990(3).

[13]陈章太.二十世纪的中国社会语言学[A].刘坚.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学[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4]崔吉元.朝鲜族朱河龙一家五代人的单、双、三语情况调查[J].中国语文,1983,(6).

[15]戴庆厦.语言竞争与语言和谐[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2).

[16]戴炜栋.言语性别差异分析综述[J].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83,(6).

[17]道布.中国的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J].民族研究,1998,(6).

[18]杜晓萍.语言变异理论研究综述(上)[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3).

[19]杜晓萍.语言变异理论研究综述(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3).

[20]方传余.“同志”一词的社会语言学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1).

[21]冯志伟.论语言文字的地位规划和本体规划[J].中国语文,2000,(4).

[22]高军,戴炜华.语码转换和社会语言学因素[J].外国语,2000,(6).

[23]付义荣.社会语言学理论整合的必要性与可能性[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1(2).

[24]高莉琴.从维吾尔人学汉语看第二语言习得的几个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1994,(1).

[25]高莉琴.非线性音系学与维吾尔语音节的底层结构[J].语言与翻译, 1996,(1).

[26]高一虹.我国社会语言学研究现状及问题[A].许嘉璐等.中国语言学现状与展望[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

[27]耿二岭.性别影响方言区的人使用普通话的原因[J].汉语学习,1985,(4).

[28]顾菊华,李绍芳.对英汉亲属、社交称谓差异及其文化背景的研究[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8,(10).

[29]郭风岚.汉语日常会话中的言语应对及其性别差异[J].世界汉语教学, 2007,(2).

[30]郭风岚.语言变异:本质、因素与结果[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5).

[31]郭熙.对汉语中父系称谓系列的多角度考察[J].中国语文,2006,(2).

[32]郭熙.中国社会语言学:现状与前瞻[J].江苏社会科学,2002,(5).

[33]郭晓燕,刘睿.社会语言学:从边缘走向中心[J].东北师大学报,2011(4).

[34]何丽.社会语言学理论综观及哲学思考[J].求索,2008,(2).

[35]侯敏.“背包”一词的读音的调查及思考[J].语言文字应用,2007,(2).

[36]胡明扬.北京话“女国音”调查[J].语文建设,1988,(1).

[37]胡宜平.语言变体的文化背景[J].江西社会科学,2005,(10).

[38]季永海.满族转用汉语的历程和特点[J].民族语文,1993,(6).

[39]李刚.语码转换研究述论[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98,(1).

[40]李刚.自然语言语码转换研究的若干方面[J].外语教学,2001,(4).

[41]李洪静.社会语言学研究综述[J].大学英语,2007,(1).

[42]李经纬.从斯科顿的标记模式看语码转换研究的新进展[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2).

[43]李经纬.语言性别差异及其原因解释[J].山东外语教学,1998,(3).

[44]李明洁.泛尊称选用在社会转型背景下的解释[J].语言文字应用,1995,(3).

[45]李莹.社会语言学文献综述[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5).

[46]李宇明.语言制度的基本性质及其研究价值[J].南昌大学学报,2001,(2).

[47]李占芳.社会语言学研究方法探讨[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9,(2).

[48]刘俐李.新疆回族经名的语言变异[J].中国语文,2001,(2).

[49]刘雪萍.影响性别语言项目变体差异的因素[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 2010,(2).

[50]卢卫平.汉语称呼语探讨[J].外语研究,1992,(4).

[51]马伟林.中国的社会语言学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03,(3).

[52]马学良,戴庆厦.我国民族地区双语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民族研究, 1984(4).

[53]马学良.应该重视“双语”问题的研究[J].汉语学习,1981(5).

[54]荣红.基于多维度分析模式的语言变异研究综述[J].河北大学学报, 2008,(1).

[55]史宝金.论汉语亲属称谓的特征及其社会历史文化背景[J].复旦学报, 2003,(2).

[56]史有为.相对形式的产生、发展与接受[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8,(2).

[57]苏金智.20世纪的中国语言规划研究(上)[J].语文函授,1999,(1).

[58]苏金智.20世纪的中国语言规划研究(下)[J].现代语文,1999,(2).

[59]苏金智.语言规划的连贯性与系统性[J].学术研究,2002,(2).

[60]谭冬玲.语码转换的心理语言学分析[J].外语学刊,2000,(2).

[61]谭慧敏,左飚.语言流失与文化延续——新加坡特殊社会现象研究之二[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1).

[62]田贵森,孙建民.语言变异研究的理论与方法[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2009,(3).

[63]万兰芹.社会语言学与认知社会语言学之差异评述[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11,(2).

[64]王德春.从社会语言学的观点论社会变异和语言变体的关系[J].扬州师院学报,1982,(2).

[65]王富,欧宗启.论权力与后殖民语言现象[J].社科纵横,2009,(11).

[66]王辉.西方语言规划观的演变及启示[J].宁夏大学学报,2009,(6).

[67]王瑾,李发根.语码转换功能研究:问题与新思路[J].江西社会科学, 2007,(2).

[68]王文胜.试论语言区别性特征及语言单位变体[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9,(4).

[69]王远新.社会语言学的语言观和方法论[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5,(2).

[70]卫志强.男女语言使用上的差异[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3,(3).

[71]文秋芳.从社会语言学看汉语称呼语的使用规则[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7,(4).

[72]伍铁平.论汉语中的从儿称谓和有关现象[J].中国语言学报,1985,(2).

[73]夏中华.新世纪我国社会语言学研究的发展趋势[J].语言文字应用,2011,(3).

[74]辛刚.语言变异和语言系统[J].现代外语,1991,(1).

[75]邢福义.说“兄弟”和“弟兄”[J].方言,1999,(4).

[76]邢福义.新加坡华语使用中原方言的潜性影响[J].方言,2005,(2).

[77]徐大明.新加坡华社双语调查一变项规则分析法在宏观社会语言学中得应用[J].当代语言学,1999,(3).

[78]徐大明.言语社区理论[J].中国社会语言学,2004,(1).

[79]徐大明.语言的变异性与言语社区的一致性——北方话鼻韵尾变异的定量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5).

[80]徐思益.试论语言的民族变体(上)[J].语言与翻译,2000,(4).

[81]徐思益.试论语言的民族变体(下)[J].语言与翻译,2001,(1).

[82]徐祥武.性别差异在英语中的体现[J].外国语,1986,(5).

[83]徐中舒.中国古代父系家庭及其亲属称谓[J].四川大学学报,1980,(1).

[84]许宝华,汤志祥.上海方言的共时差异[J].中国语文,1982,(4).

[85]杨姗.布迪厄社会语言学的积极意义及症候[J].甘肃社会科学,2010,(1).

[86]杨晓黎.关于“言语社区”构成基本要素的思考[J].学术界,2006,(5).

[87]杨永林.社会语言学四十年[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6).

[88]杨永林.性别在英语语音、语调中的表现[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6,(2).

[89]杨永忠.论性别话语模式[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2).

[90]杨·布,鲁马特,高一虹,克·科霍恩.探索全球化的社会语言学:中国情境的“移动性”[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6).

[91]杨娜,任海棠.语码转换之社会语言学新视角[J].西北大学学报,2011(2).

[92]尹洪山,康宁.语言社会化研究述评[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5).

[93]游汝杰.方言与普通话的社会功能与和谐发展[J].修辞学习,2006,(6).

[94]袁家骅.峨山窝尼语初探:语法提要[J].边疆人文,1947(4卷).

[95]袁家骅.广西僮语方言分布概况和创制文字途径[J].中国语文,1952,(12).

[96]曾薇,刘上扶.澳门的多语现象与语言政策[J].东南亚纵横,2010,(1).

[97]张东波,李柳.社会心理因素与美国华人社团的语言维护和变迁[J].语言文字应用,2010,(1).

[98]张迈曾,郑荣萱.社会语言学变异研究的若干问题[J].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9,(1).

[99]张普.关于网络时代语言规划的思考[J].语文研究,1999,(3).

[100]张倩.年轻人日常会话中插话现象的性别差异调查[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4).

[101]张世方.社会因素与北京话清入字的今调类[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5).

[102]张廷国.关于社会因素对言语变异的影响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5).

[103]张廷国.关于语言交际中反馈语支持的研究[J].外语教学,2002,(6).

[104]张廷国.语域的三维变项对语言使用变异的影响[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6).

[105]张艳.谈语言变体及其分类[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09,(1).

[106]张振江.试论早期香港华人族群语言的竞争与选择[J].中山大学学报, 2008,(2).

[107]赵蓉晖.中国社会语言学发展的若干特点[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2).

[108]赵蓉晖.最近十年的中国社会语言学[J].新疆大学学报2005,(3).

[109]郑海翠,张迈曾.言语社区理论研究的发展[J].中国社会语言学,2004,(2).

[110]周青海.新加坡华语变异概说[J].中国语文,2002,(6).

[111]朱学佳.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汉语使用声调变异状况的声学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2007,(3).

[112]竹林.近十年我国社会语言学研究简述[J].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 1989,(5).

[113]邹嘉彦,游汝杰.当代汉语新词的多元化倾向和地区竞争[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2).

[114]Le Page.Processes of Pidginization and Creolization[A].A.Vald man(eds.) Pidgin and Creole Linguistics[C].Bloomington:Indian Press.

【注释】

[1]陈原.社会语言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3.

[2]陈原.社会语言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3.

[3]蔡富有.社会语言学的几个重要理论问题[A].连淑能.语言·社会·文化[C].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

[4]D.Hymes.Languagein Culture and Society[M].New York:Harper & Row,1991.

[5]J.A.Fishman.Sociolinguistics:A Brief Introduction[M].Rowley:Newbury House,1971.

[6]戴庆厦.社会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7]Holmes.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M].Harlow Essex:Longman Group limited,1999

[8]Chamber.Sociolinguistic Theory:Linguistic Variation and its Social Significance[M]. Oxford & Cambridge(USA):Blackwell,1995.

[9]Le Page.Processes of Pidginization and Creolization[A]A.Valdman. Pidgin and Creole Linguistics[C]. Bloomington:Indian Press.

[10]R.A.Hudson,杜学增.社会语言学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11]徐大明,陶红印,谢天蔚.当代社会语言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12]张廷国,郝树壮.社会语言学研究方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3]郭熙.中国社会语言学:现状与前瞻[J].江苏社会科学,2002,(5).

[14]钱曾怡.汉语方言研究的方法与实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15]郭熙.中国社会语言学:现状与前瞻[J].江苏社会科学,2002,(5).

[16]陈章太.20世纪的中国社会语言学[A].刘坚.20世纪的中国语言学[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7]竹林.近十年我国社会语言学研究简述[J].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89,(5).

[18]陈章太.四代同堂的语言生活[J].语文建设,1990,(3).

[19]夏中华.新世纪我国社会语言学研究的发展趋势[J].语言文字应用,2011,(3).

[20]于根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一个范例——读高莉琴的《非线性音系学与维吾尔语音节的底层结构》[J].语言与翻译,1997,(2).

[21]Sapir,E.The status of linguisticsasa science[J].Language,1929,(5).

[22]Weinreich.U.,W.Labov & M.Herzog.1968.Empirical foundations for a theory of language change[A].In W. Lehman and Y.Malkiel(eds.)Directions forahistorical linguistics[C].Austin: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23]Rubin,Joan and B.Jernudd.INTRODUCTION[A].Rubin and Jernudd,eds.,Can language be planned?[C]. Honolulu:The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71.

[24]R.A.Hudson,杜学增.社会语言学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5]沃德霍.社会语言学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6]库尔马斯.社会语言学通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27]哈德森.社会语言学[M].北京: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28]Fishman.Sociolinguistics:A Brief Introduction[M].Rowley:Newbury House,197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