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文秘语言的要求
文秘语言除了要注意通俗化、通用化、规范化等特色之外,还应对其提出以下要求。
一、要准确恰当
准确恰当是文秘语言的第一要义。前面已经讲过,任何秘书文稿涉及的内容几乎都是事关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大事,稍有差池就会造成大的失误,形成无法挽回的影响。因此,准确无误应当是文秘语言的首要标准。这里的准确无误不但是指任何概念、判断、推理要准确客观地反映客观对象,而不能用感性的,具有情感色彩浓烈的非理性语言;而且要求所使用的每个字词,都必须恰如其分。因而,文秘语言不但要准确无误,而且要准确恰当。不但用词用字要准确恰当,同时,遣词造句要合乎语法规则,使词语的组合准确恰当地反映要表达的意思。含糊、模糊、生硬、别扭的字、词、句不用,曲折、含混和可能造成歧义及变形的比喻、夸张或修辞方式不用,意思没有考虑准确不落笔。作为一个文秘人员切不可小看了这些字、词、句上的小毛病,任何用词造句上的不当,都可能让人们对你的责任心、智能水平和文稿整体水平产生怀疑。他会认为,你连文字表达都不准确,那就更谈不上什么科学性、政策性和指导价值,这就是俗语所说的“一颗老鼠屎可能坏一锅粥”。
要做到准确恰当,首先必须把要写的意思吃透弄准。要想写得准确,必须想得准确。我们在写作中常常遇到某个意思不知怎么表达,某个地方不知用哪个词妥当等情况,其根本原因在于你对那个意思,那个概念,还吃得不透,把握不准。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是记录思想的符号。思想不到的地方,语言也不会达到,这应该是“词不达意”的另一层意思。因此,要想使语言准确,必须使思想明确。比如,有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这样的话:“适时规范减持国有股比例。”这话实际上是没弄清自己要说的概念是什么,实际上,这里的“国有股”是指上市发行股票的股份公司中国家所持有的股份,一般所占比例偏大,不利于股份公司的规范运行和效益的提高,因此要在适当时机减持。而减持国有股比例是一层意思;规范股份公司经营管理体制是另一层意思;选择适当时机(指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时的社会承受度)又是一层意思。这三层意思夹杂在一起,用一句去表达,就让人莫名其妙了。正确的表达应当是:“选择适当时机,减持上市公司国有股比例,规范股份公司经营管理体制。”
其次,选词造句要确当。理清意思,重要的在于严格区别词与词之间、句与句之间的不同含义,选择恰当的词和句。句子是由词组成的。意义完全不同的词比较容易区分,难的是意义相同、相近的词。意义相同、相近的词看似词义相同或相近,但由于感情色彩不同,所指程度、范围不同,所使用的语言环境不同,其效果是不尽相同的。如不注意仔细区分,选择其中最合适的词语,也容易造成不良后果。如“消除”与“消灭”,看似意思差不多,但我们可以说“消除影响”而不能说“消灭影响”;反过来我们可以说“消灭蚊虫”,不能说“消除蚊虫”;可以说“清除旧基地”,不能说“消除旧基地”。再如词义的褒贬,如“死亡”、“逝世”、“毙命”都是指“人的生命终结”的意思,但其感情色彩是不一样的,“死亡”的意思一般是中性的,不含褒贬色彩;“逝世”的含义则比较庄重,含有尊敬的成分;“毙命”则含有贬义,且含有不正常死亡的意思。不同的对象,不同年龄,其用词也不一样。如对中老年人的死亡一般称为“逝世”、“去世”;而对少年儿童的死亡则称“夭折”;对因公非正常死亡则称“牺牲”、“因公捐躯”,“以身殉职”;对和尚的死亡则称“圆寂”;而对一些社会名流、长者的逝世有时会称作“驾鹤西游”、“仙逝”等。
第三,要合乎语法规则。语法是指词、词组、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组合规律及方法,它是在人们长期的语言实践中约定俗成的法则。违反了它,就会造成意思的混乱。如下面这句话:“许多学校有意压低计划内招生,计划外高收费。”(大众日报2003年12月17日引新华社北京12月16日电)这个复句就令人十分费解,原因主要是语法上出现了毛病。第一个单句谓语宾语搭配不当,在这里,“许多学校有意压低”的应是计划内所招学生的“数量”或“比例”,而不是计划内招的“学生”这个词,所招学生是无法“压低”的。再者是第二个单句缺少合适的介词、关联词和中心词组成一个完整的主语结构,如变成“而在计划外招生中多收费”就可以了。合乎语法规则,就是选词要准确,词与词的搭配要合乎规范,句子要完整、通顺,能准确恰当地表达思想内容,而努力避免各种违反语法规则的现象,如成分残缺不全、用词用语不当、词语累赘多余、结构搭配不当等。
二、要简洁朴实
朱镕基同志在审阅国务院办公厅2003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设想报告时指示:要“言简意赅,朴实无华,尊重历史”。这不仅是对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也应当是对所有文秘稿的要求。当然,这里不仅是指对文秘语言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指一种对待事物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但用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语言,却是对文秘工作者的至关重要的要求。“言简意赅,朴实无华”,就是要求文秘人员在起草任何稿件的时候,用简练的语言,不加任何粉饰和渲染地表达文稿的思想内容,要在最少的文字中,包容最多的内容,每个词,每句话,每段文字,都扎扎实实,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言之有力,实实在在。无论何时何地,领导工作都是极其繁忙极其紧张的,这就要求文秘人员在处理语言文字的时候,极其节省,极其精炼。这是秘书文稿必须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减少文山会海,克服文牍主义的一项根本措施。这里所要求的既是一个态度问题,也是一个文风问题,必须像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要“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说大话、空话、套话,不兜圈子,不故作高深、故弄玄虚,更不能玩弄文字游戏,耍花腔花调。
同时,在语言的锤炼方法上也要注意下功夫。首先,要注意炼意。节省文字的最好方法是在内容上节俭,而内容节俭的最好办法是善于抓住基本的事实、事物的本质和关键性的问题,单刀直入,一语中的。如果作者对事物缺乏实质性的了解,说出话来,就会如隔靴搔痒,不断地兜圈子,说来说去,总是说不到点子上;或者是思维混乱,粘上扯下,颠倒重复。只有认识深刻,抓住了实质和关键,说话才能入木三分,简明扼要,条理清楚。早年,前苏联文学顾问会在《给初学写作者的一封信》中讲过一段有趣的轶事:“俄国布尔什维克派中有个老编辑家奥里明斯基,人们给他散布了一种谣言说:‘凡文章经过他修改之后,光剩下标点了。’奥氏对这种言过其实的谣传是这样批驳的:‘为驳复外界的诽谤起见,举个还没有忘记的例子来说。有篇文章,我记得好像是描写蒂威尔城的示威游行,末了说:在游行的地方,曾来了地方警察,拘捕了八个游行示威的人。这种类似的句子是很普通的,把它们整个儿排印起来是否需要呢?譬如地方两字,难道在蒂威尔城来的警察不是当地的,而是卡桑的吗?至于警察云云,除了警察之外,谁还可以捕人呢?最后,游行示威的人云云,自然,不是母牛,也不是行路的人吧。所以,留下排印的仅仅是八人被捕,也就是需要的字,其余的统统删掉了,虽然留下的不仅是标点,还有四个字,但是这四个字已经说明一切了。’”奥里明斯基的主张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使用语言要力求经济,用尽可能少的文字表达尽可能多的内容,这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凝练。所谓凝练,就是要用最少的语言文字,负载最大的信息量,在炼意上下功夫。元代陈绎曾《文说》总结作文经验时这样说:“师初先生曰:凡作文发意,第一番来者陈言也,扫去不用;第二番来者,正语也,停止不用;第三番来者,精语也,方可用之。”陈绎曾在这里讲的是语言随着作者思想认识的深化、提炼而逐步精炼提高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进入作者脑海的往往是陈旧俗套的语言,为一般常人所言,不可用;第二阶段才进入正题,但仍不过是一种正儿八经的普通语言,还没有什么警拔新颖之意,仍没有使用价值;第三阶段思想进一步飞跃,真正认识到了事物的本质和特征,这时的语言才真正达到精要的程度,方可用之。因此要想使语言精练,首要的是在炼意上下功夫,抓住事物的要害和本质,提高语言的概括力和穿透力。
其次,注意炼字、炼句。古人云:“始于意格,成于句字。”意思是炼意的成果要最终体现在语言表达上,字句成功了,意方能成功。我们要善于抓住那些富有表现力和概括力的词句表达自己的思想,在选词造句上下一番功夫。唐朝诗人贾岛用两句诗描写自己炼字炼句的情景:“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是和尚,写的又是诗,自然有时间锤炼字句,为求一字妥当,竟然花了三年功夫;现在的文秘人员自然没有这样的消闲,写的又是政务性文稿,不可能在语言上花如此大的功夫,但那种在文字上刻意求精的精神,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负责态度,却是值得学习的。诗人锤炼诗句是为了审美,文秘人员锤炼字句则是为了政治上的实用。因此,文秘人员在任何行文中,都应当努力做到用最少的语言,表现最丰富最深刻的意思,能够用一句话说清的意思,决不拉成两句、三句,能够用一个字表达的内容,决不拉长为三、四个字,使每句话、每个字都能做到精干有力、一以当十。为了使文字精简,人们常常采用一些必要的手段,如使用一些成语、古语、典故或简称、代码等方式,但要注意的是要做到义旨清楚,明白通俗,不致造成歧义或含混。
再者,要努力删繁就简。鲁迅先生在回复北斗杂志社讨论怎样写文章的一封信中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毛泽东对此评论说:“鲁迅说‘至少看两遍’,至多呢?他没有说,我看重要的文章不妨看它十多遍,认真地加以删改,然后发表”(见《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反对党八股》)。他在分析这样做的原因时又说:“现在的事情,问题很复杂,有些事情甚至想三四回还不够。”作为现代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最伟大领导者和创始者的毛泽东,尚且对什么事情都要想它三四回还觉得不够,而要求写过的文稿“不妨看它十多遍”,作为文秘人员,我们不妨更应该自问一下,遇事是否能想它三四回以上,删改文稿是否能够达到十遍以上呢?如果真能做到这一点,我们的文稿又何尝写不好、写不精呢?“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近代学者王国维把它比作治学的一种境界。其实,它也应该成为为文的一种境界。这就是说,做学问、写文章,开始的时候,总不免混沌迷茫,看不明朗,即使形成思路,也往往枝繁叶茂,山穷水复,繁杂忙乱。随着思路的逐渐明晰,文字也逐渐干练起来,一种高阔疏朗的境界就会逐渐显现出来。这个过程,是个炼意的过程,也是炼字炼句的过程。随着这个过程的展开和深化,一切可有可无的字句,一切不着疼痒的内容,将被删除干净。正如朱熹所言:“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一种干净利索、澄明高洁的境界是在不断的删改中出现的。其实,看看那些写得很好的报告、文件及一些重大会议的有分量的领导人讲话,就会明白这个过程的必要性,那往往是经过无数的人、无数道手删改提炼的结果。
三、要鲜明生动
现在人们普遍反映,各级党政机关单位几乎普遍地存在着一种“会议语言”。这种会议语言,官腔十足,陈旧老套,了无生气,几乎是千人一面,千部一腔,使人昏昏欲睡、望而生厌。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文秘人员,应当引以为耻,引以为戒,而要努力协助领导打破这种陈陈相因的沉闷局面,使我们的文件、会议讲话、报告尽可能鲜明生动起来,给人以振奋和力量。
要做到语言鲜明生动、富有朝气,除了从思想内容上做到新鲜、生动、深刻、有力之外,还应当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多方面下功夫。
从语言的历史发展进程上说,文秘语言也要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秘书文体是一种时代色彩很强的文体,其语言的时代色彩更明显。一切新鲜的语汇,一切新式的语法变化,往往都要先在处于时代前沿的工作和事业中表现出来。文秘工作紧密配合领导工作,始终处于各项社会生活和工作的前沿,引导潮流前进,因而文秘工作应该首先在语言上感受到这种变化,显示出时代色彩,才能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无论是科学技术革命、社会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还是人们的日常工作、学习、生活,都在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变化,各种新的语汇、新的表达方式、新的内容,都在以空前未有的规模和速度涌现出来,使人有目不暇接的感觉,特别是处在信息革命时代,变革更加剧烈。有人统计过,近几年现代汉语每年吸收外来词汇和创造新的词汇上千个。有谁能够在十几年前听说过“科学发展观”、“循环经济”、“生态农业”、“绿色食品”、“IT产业”、“QFII”、“QDII”、“入市(市场经济国家)”等这些名词呢?有谁又听说过“做大做强”、“打造新机制”、“努力把人民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这样的组词组句结构呢?社会生活发生着如此剧烈的变革,作为现代社会的组织者、管理者、引导者和服务者的各级各类领导,以及为领导服务的各级各类文秘人员,在他们向人民群众发表各种意见、撰写各类文稿的时候,就不能不把这些发生在生产、生活、工作中的语言变化反映进去、表现出来。同时他们也有责任将现实生活中的最新鲜、最靓丽、最富有时代色彩,因而也最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采撷进去、表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走在时代的前列,引导人民前进。如果一味抱着各种陈词滥调不放,不断重复着过去已经死亡的语言或俗而不堪的语言,那就难免被群众、被社会所淘汰。“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在这种长江后浪推前浪的过程中,文秘人员有责任协助领导,在不断改变思维方式、思维理念的同时,转变文本语言和口头用语,使之更新鲜、更活跃、更生动、更具有时代色彩。
当然,语言作为一种社会交际工具,又是具有较强稳定性和传承性的东西,特别是一些基础词汇和语法关系,往往具有长用不衰的力量。一些使用量很大很广的骨干词汇,如一些常用名词“天”、“地”、“日”、“月”、“人”、“马”、“牛”、“羊”等,一些常用动词如“飞”、“跑”、“跳”、“打”、“拉”、“哭”、“笑”、“叫”等,怕是自汉语诞生以来就已经存在了,而至今沿用不衰。有些成语语约而义丰,具有经久不衰的力量,如“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否极泰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至少已经沿用了几千年。正是这种长期的稳定性,使汉语言积累了无比丰富而富有表现力的词汇及构词方式,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言宝库。只有认真地继承它、学习它、掌握它、充分地利用它,才能使我们笔下的文字变得无比生动鲜明,丰富多彩。
但从根本上讲,要使语言鲜明生动,最重要的是写稿人要有对人民事业的强烈感情和责任感。写文学作品要有激情,激情是文学,特别是诗歌散文赖以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和根本动力;而作为文秘稿的语言要鲜明生动,其决定因素则来自对人民群众的真挚感情和对事业的强烈责任感。一些文秘稿之所以写得干干巴巴、枯燥无味、套话连篇,就是因为对人民群众缺乏起码的人文关怀,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和工作缺乏一种发自内心的正义感,一些人拟写稿件不过是为了敷衍塞责、应付公事。这样的思想感情又怎能使语言具有生动感人的力量呢?而在很多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手里,由于他们对人民和革命事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正义感,即使一些政治性很强的文稿也写得那样鲜明生动,富有感染力。请看毛泽东同志《湖南农民运动考查报告》里的文字:“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他们将冲决一切束缚他们的罗网,朝着解放的路上迅跑。一切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土豪劣绅都将被他们葬入坟墓。一切革命的党派,革命的同志都将在他们面前受他们的检验而决定弃取。”对群众的强烈感情,在恶势力面前的深刻义愤,对人民进步事业的欢欣鼓舞,爱岗敬业的庄严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大是大非面前的鲜明正确的立场和正义感等,都是一个负责任的领导者和文秘人员必须具备的品格,也是他们在发表任何意见时的根本动力。有了这种动力,他们的语言才能鲜明、生动、真挚、自然和富有生命力。零度的感情,温吞水似的思想观点,是绝对不可能生动感人的。当然,感情不应当影响人们知人论事的客观、冷静及其分析判断,不应影响其决策的科学性,感想亦不能代替政策。但作为文秘人员来说,一种事业的正义感、责任感,一种对人民群众的人文关怀和他在工作事业上的客观性、科学性应当是一致的,而不是对立的。他对社会工作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客观的科学的态度,正是人民和社会进步事业所需要的;只有有了这种正义感、责任感和人文关怀,才能保证言辞上的客观公正性及工作上坚持科学负责的态度。
要使语言鲜明生动,还应当注意在修辞上下功夫。修辞是语言的润色修饰和加工功夫,其手段多种多样,但作为文秘语言而言,常用的修辞手段主要有排比、对仗、长短句搭配、和谐的音韵排列等。其中,最常见的是排比句式,特别是一些大会讲话稿,为了增强气势,加强鼓动力,常常要将一系列相并列或相递进的意思,用整齐的句式排在一起,形成一种一浪接一浪的气势,这样,既给人一种排列的音韵美,又增强了语言的说服力。更常见的是将一连串的小标题进行修饰和整齐排列,给人一种美感,并起到加强记忆的效果。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为整齐而整齐,以辞害义,更不要硬性拼凑,把一些似通不通牵强附会的句子硬性排列在一起。否则,不但不能形成美感,增强气势,反而会令人生厌。同时,排比句不可排列过长过多,过长过多也会令人生厌,使人觉得是在玩文字游戏。在经过一番有节奏的排列美之后,反而需要一些长短不一、参差不齐的句子,使之相互穿插,协调相应,在这里,参差不齐和多变的句式也是一种美。句子有长有短,短的如匕首,长的如长枪。匕首长枪,各有优势,关键在于使用得当,各尽其妙。如闻一多先生《最后的讲演》中痛斥国民党特务暗杀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时的一段话:“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啊!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人的光荣!”这里全是短语,激昂慷慨,掷地有声。但如果换成长句,就失去了激昂慷慨的气势。当然,这种长短变化性句式的穿插也应当是自然的,应根据内容的需要,决定是否需要长短穿插,不可为变化而变化,这也可以叫做“随物赋形”,“因情而异”。此外,一些对联式的句式也经常在行文过程及标题中出现,给人一种对仗美。在音韵上,秘书文体并不要求押韵合辙,也不要求像骈体文那样四六对句,排列整齐;但要求语言尽可能和谐协调,有节奏感,有音韵美是应该的。如果读起来觉得别扭,说起来感到拗口,疙疙瘩瘩,歪歪扭扭,那就是不和谐不协调。如果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给人一种美感,那就达到了和谐协调的要求。
再者语言格调要因文设体,量体裁衣。我们开头曾经提到,文秘题材、体式是多种多样的,因而其语言的风格要求也应当是多种多样的,而不能用一种风格、一种色调去应对一切文体。一篇文稿选择何种语言格调,是热烈的还是冷峻的,是活泼的还是严肃的,是形象的还是抽象的,是庄严隆重的还是欢乐祥和的,是飘逸潇洒的还是刚健有力的等,所有这些全要由所写的内容和规模大小所决定,并以妥善得体、恰如其分为宜。人们总不能用贺词的调子去吊唁,用会议通知的体例去写政府工作报告。正如俗语所说的那样,应当是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去什么场合说什么话,完全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在这里,除了要考虑具体思想内容的性质、规模之外,还要考虑领导者的身份、地位、口气、特点,以及接受对象及发表的环境等因素。总之,要根据不同的发言人、发言对象和发言的具体环境气氛,确定不同的口气、语言格调和色彩,做到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