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理语言学重要文献简介

地理语言学重要文献简介

时间:2022-04-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地理语言学重要文献简介地理语言学能在世界语言学界得到长足的发展,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与这个国家对学术生态环境的扶持是分不开的,同时也与学术界众多学者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李荣一生献身于我国语言学研究事业,对推动我国的音韵学、方言学等研究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从事汉语方言学、社会语言学和文化语言学的研究。

第三节 地理语言学重要文献简介

地理语言学能在世界语言学界得到长足的发展,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与这个国家对学术生态环境的扶持是分不开的,同时也与学术界众多学者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这其中就包括一些经典文献著作的问世。

一 李荣、熊正辉、张振兴主编的《中国语言地图集》

李荣,浙江省温岭人。著名语言学家。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现代汉语词典》试印本审订委员会委员、语言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全国汉语方言学会会长、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语言学评审组成员、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等职务。李荣一生献身于我国语言学研究事业,对推动我国的音韵学、方言学等研究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同时在普通语音学、语法学、文字学、词典学等语言学其他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突出成就。独自或与他人编写、翻译出版了《汉语方言调查手册》、《昌黎方言志》、《语音常识》、《现代汉语语法讲话》、《语文论衡》、《北京口语语法》、《通字方案》《中国语言地图集》、《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等。此外,李荣还发表了一系列论文,阐明我国方言学研究的很多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同时,他还是《方言》季刊的创办人、主编。

熊正辉,江西南昌人。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党组书记,方言研究室副主任、《方言》季刊主编、语言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评审委员会委员、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小组语言学科组成员、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全国汉语方言学会会长。独自或与他人编写出版了《昌黎方言志》、《中国语言地图集》、《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南昌方言词典》等著作以及《汉语方言的分区》、《中国的语言》等论文。

张振兴,广东省汕头市人。196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方言研究室主任、《方言》季刊常务副主编。先后参与组织和主持了国家“六五”、“七五”、“八五”社科规划重点项目,独自或与他人编写出版了《台湾闽南方言记略》、《漳平方言研究》、《漳平永福方言调查报告》、《雷州方言词典》、《中国语言地图集》、《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等著作。

《中国语言地图集》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合作编纂的,香港朗文(远东)有限公司于1987年和1990年分两次正式出版。有中文、英文两种版本。《中国语言地图集》共有50×36厘米彩色地图35幅,每幅图附有必要的文字说明。《中国语言地图集》中汉语方言分区图及文字说明部分,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组织全国部分汉语方言工作者共同编制的,由李荣、熊正辉、张振兴担任主编。这项工作包括方言调查、新旧资料整理分析、绘制分区草图和编写文字说明等几个步骤。1983年由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为六五国家重点社科项目,同年项目工作正式启动,1987年全部完成。

《中国语言地图集》的图分三类:A是5幅综合图,其中A2是“中国汉语方言图”,宏观地展示了汉语诸方言分布的全景;A5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语言图”,反映了广西境内汉语诸方言和各少数民族语言分布的复杂面貌。B是16幅汉语方言图,其中B1-B6是官话图,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东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皖北、苏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湖北西部。B7是晋语图,包括山西省及其附近地区。B9是吴语,B12是闽语图,包括福建、台湾、粤东、海南。B15是客家话图。以上各图都是从方言出发,画出其分布区域。B8是东南地区的汉语方言,B10是安徽南部汉语方言,B11是江西省和湖南省的汉语方言,B13是广东省的汉语方言,B14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汉语方言,B16是海外汉语方言分布图(分a、b两张)。这几幅图都是从区域出发,画出该区域内方言的分布。C是14幅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图。这种用多幅彩色地图的形式,把汉语方言和各少数民族语言加以分类分区,标出它们的地理分布,在我国还是第一次。

201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新编《中国语言地图集》,更新补充了《中国语言地图集》。新版《中国语言地图集》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原《地图集》的36幅地图进行全面的修订或增补,主要是全面更新语言或方言特征和使用人口等内容,增补原未分区语言或方言内容,新增新发现的民族语言和方言方面的内容;(2)增加50幅左右(汉语方言,民族语言各25幅左右)新的地图及文字说明。这些的地图有的是语言和方言分布图。民族语言部分的具体图幅根据需要对具体语言进行谱系(例如5个语系,17个语族),以及行政区划(例如16个省区)的划分,再合并成上位的语言分类分布图或语言特征分布图。汉语方言部分的具体图幅将根据原地图集未分区方言情况,以及行政区划和经济区划情况进行划分。

二 游汝杰和他的《汉语方言学导论》

游汝杰,1941年生,浙江人。1981年复旦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工作,现任教授、吴语研究室主任、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从事汉语方言学、社会语言学和文化语言学的研究。主要研究成果丰富,包括《汉语方言学导论》、《论普通话的因为系统》、《方言与中国文化》、《游汝杰自选集》、《汉语》等著作十多种。

《汉语方言学导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11月出版,字数总计183000。本书对汉语方言学研究的现有成果加以分析、比较、综合,参酌旧说,创立新见、讨论方言调查、方言地理、方言历史、方言接触、方言比较、方言文字等方面的问题,使读者对汉语方言学有比较系统的了解。同时,本书从普通语言学的立场出发,以汉语方言的事实为素材,探讨方言学的一般理论和方法问题。”[29]全书内容共分为九个章节。第一章是绪言,主要区分了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方言与普通话和书面语以及叙述了汉语方言学的对象和意义。第二章是方言的调查、记录和描写,内容包括间接调查和直接调查、发音合作人和田野工作者、方言语音的记录和描写、词汇和语法的调查以及汉语方言调查方法问题。第三章是方言地理,内容包括方言的划界和分区、方言岛、方言地理演变的特点、方言地图。第四章是方言历史,内容包括记录古代方言的材料、汉语方言的源流及其在地域上的发展、古代方言的拟测以及方言的历史层次。第五章是方言变异,内容包括方言变异的观察、语流变异、方言变异的原因、方言历史演变的原因和方式、历史音变规律及其例外。第六章是方言接触,内容包括方言的借用、方言的萎缩和转用、方言的杂交以及方言的兼用。第七章是方言比较,叙述了方言的共时和历时比较、现代方言比较与方言历史研究。第八章是方言文字,内容包括了方言本字和方言训读字、方言杂字以及方言拼音文字。第九章是方言学史概要,内容包括西方方言学史述略、传统方言学时期、西洋传教士的方言记录和研究、民族学者的方言记录和研究以及描写方言学时期。

全书“从普通方言学的立场出发,以汉语方言的事实为素材,讨论方言学的理论和方法问题”。[30]在对汉语方言调查研究的现有成果进行分析、比较、综合,然后,在此基础上对汉语方言学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三 曹志耘和他的《汉语方言地图集》

曹志耘,北京语言大学副校长,教授,《语言教学与研究》主编,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学科带头人,中国语言学会副秘书长,中国社会语言学会会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汉语方言学、地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已出版《汉语方言地图集》(主编)、《南部吴语语音研究》、《严州方言研究》、《吴语处衢方言研究》(合作)、《金华方言词典》、《走过田野——一位方言学者的田野调查笔记》等著作,在《中国语文》、《方言》、《语言教学与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

《汉语方言地图集》商务印书馆2008年11月出版。“汉语方言地图集”课题自2001年启动,2008年完成参加人员共57人,来自国内外34所高校和研究单位。调查地点共930个,遍及全国(包括港澳台)各地,东南部地区达到一县一点。除了省会级城市和方言区代表城市以外,其余地点均调查乡下方言。发音人基本上是1931年至1945年之间出生的男性。调查条目使用课题组专门编写的《汉语方言地图集调查手册》,该手册包括单字425个、词汇14类470条、语法65类110条,共计1005个条目。设立调查条目的主要原则有以下几条:(1)反映重要的地域差异;(2)反映重要历史演变。所有调查点一律赴当地进行调查。在传统的书面记录之外,还采用数字录音方式录制全部调查项目的有声语料。

《汉语方言地图集》是世界上第一部在统一的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编写的、全面反映20世纪汉语方言基本面貌的原创性语言特征地图集。目前正致力于《汉语方言地图集》的后续研究和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工作。

四 李如龙和他的《汉语方言学》

李如龙,厦门大学教授。中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理事,中国应用语言学会、中国地名学会常务理事,福建省语言学会会长,国际中国语言学会理事、国际客家学会理事。30多年来,他调查闽、客、赣、吴等方言及官话方言岛近百点,在广泛调查研究汉语方言的基础上,开展了方言学、音韵学以及地名学、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的研究。关于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语文教育等问题也有密切的关注。先后发表论文百余篇,著作20多种,在诸多领域作出了贡献。

《汉语方言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分别于2001年4月和2007年2月各出版一版。全书共分为11个章节。在第一章“绪论”中,作者论述了方言、方言差异、方言特征、方言与共同语的的关系以及汉语方言学作为一门学科它的研究对象、内容、任务、研究方法,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回顾和前瞻。第二章是“汉语方言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内容是汉语的形成、扩展、流播、演变和发展。第三章是“汉语方言的分区”。主要探讨了汉语方言分区的原则及标准、汉语方言分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四章是“汉语方言的语音系统和字音系统”。探讨了汉语方言的语音和字音系统。第五章是“汉语方言语音比较研究”。作者首先探讨了汉语方言语音的共时比较,随后作者分别从结构类型、语义类型、类型区三个方面对汉语方言语音进行了类型的分析。第六章是“汉语方言的词汇差异和词汇系统”。作者通过调查,发现汉语方言词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类型包括词源差异、词根差异、词形差异、词义差异、词频差异、词音差异等。方言词汇系统包括一般系统和特殊系统。第七章是“汉语方言词汇比较研究”。内容包括方言词汇的共时比较和历时比较。第八章是“汉语方言语法的差异”。提出汉语方言语法的差异是不容小觑的。汉语方言语法差异主要表现在音变、构词法、构形法、虚词的使用、句法关系的不同这五个方面。第九章是“汉语方言的描写和比较研究”。作者认为方言语法的调查研究不容易,主要困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占有语料和例句难、把握语言事实难、解决理论方法问题难,进而谈论了汉语语法的描写和比较研究。第十章是“汉语方言与历史文化研究”。主要内容是方言研究的新视角、方言与历史文化的关系的宏观研究及微观研究、方言的文化类型分析、双语双放音现象。第十一章是“汉语方言学的应用研究”。作者认为要加强方言学的应用研究,更好地为方言地区的语言教育、制定语文规划和语文政策以及其他相关学科服务。

五 桥本万太郎和他的《语言地理类型学

桥本万太郎,日本已故著名语言学家。1953年毕业于东京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他专修汉语,曾从日本著名汉学家仓石武四郎学习《说文解字》。1957年,获得东京大学研究院硕士学位。1965年。以优秀成绩获得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语言学博士。曾先后在美国和日本两地从事语言学研究,并多次到中国访学,与中国众多知名语言学家进行过深入而广泛的学术交流。其主要著作有《语言地理类型学》、《现代博言学》、《现代语文学》、《客家话基础语》等。

《语言地理类型学》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6月出版。全书总计189000字,共分为五章:(1)语言的发展;(2)句法结构的推移;(3)基本词汇的推移;(4)音韵结构的推移;(5)结论。作者在前言部分叙述了对语言类型地理学的探索过程以及交代了一下书中内容的体例。

第一章谈论的是语言的发展问题。他把语言分成了“牧畜民型语言”和“农耕民型语言”两种。所谓“牧畜民型语言”就是以畜牧为主的地区的语言;“农耕民型语言”就是它的发展是以缓慢的同化为基础,由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渐渐波及周围。根据牧畜民型语言体系和农耕民型语言体系的对比,研究基本词汇的差异、语言的发展和社会经济制度的发展、区域语言学和语言的波形扩散以及区域特征和音韵对应。第二章是句法结构的推移。着重在东亚大陆诸语言句法结构的区域性推移和历史性变迁。第三章是基本词汇的推移。“主要讲基本词汇和语法形态的‘横’与‘纵’的演变。第四章是音韵结构的推移。文中对东亚大陆及其周围语言的音形作了同样的考察,处理它们的“纵”“横”变化以及内在规律。内容包括音节结构的区域性推移、声调结构的区域性推移、语素结构的区域性推移、超语段音位的区域性推移。最后一章是结论,论述了地理类型学家所说的“祖语”。

“桥本万太郎的《语言类型地理学》,提供了不少汉语研究材料,比较细致和全面地探索了词汇、语法和音韵体系的‘纵’与‘横’两方面的变化,他向传统的语言学进行挑战,在方法论上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课题。他反对把在印欧语研究中曾获得成功的比较语言学作为研究一切语言的灵丹妙药。他批评了施莱赫尔为代表的‘谱系树说’和施密特开创的‘波浪说’,认为他们都知抓住了语言发展事实的一个侧面,而忽视了另一面。必须把这相互矛盾的两个侧面统一地加以阐述,这就是语言的牧畜民型发展和农耕民型发展的观点。”[31]

六 贺登崧和他的《汉语方言地理学》

贺登崧,比利时著名学者。主要研究领域是方言地理学和民俗学。1932年开始学习汉语文言,1939年来中国,跟周殿福学习北京话和汉语语音、汉语方言学。在传教的同时进行语言研究,1945年起任辅仁大学教授,主持方言地理研究室的工作,于1948年离华。1950年起在日本传教,同时进行日语方言的调查研究。曾任日本国立国语研究所研究员,参与编纂《日语语言地图集》等。他撰写了多篇有关汉语的论文,其中,有关中国方言地理学的论文引起了中国语言学界的强烈反响,其主旨后来用中文发表在《燕京学报》上。

贺登崧著,石汝杰、岩田礼译的《汉语方言地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本书是由贺登崧神父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发表的4篇论文及相关资料构成的,这些论著反映了贺先生在中国大陆时设计的方言调查计划及其具体成果。”[32]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一套详细的汉语方言调查方法,包括怎样选择发音人,怎样设计一套符合实际使用情况的词汇,怎样制作方言同言线地图,怎样利用现存的碑铭并结合家族迁徙历史来考察语言变迁等。他的理论是方言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全书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概述汉语方言、中国文化特点和方言调查的方法。这篇文章是在50年前的环境下所作的论述。收入此文并非作者本人的意图。但考虑到学生和非专业读者的需要,把他作为引论,置于全书之首。本章末尾附有《农村词汇调查表》,这种调查表,只有作者与农民共同生活,息息相关,才能制定出来,具有很高的资料价值。第二章和第三章是本书的核心部分。第二章体现了作者研究的精髓,他把方言看作各种文化现象中的一部分,把语言调查和民俗的、历史的调查结合起来。其中大量的成果是当代外国学者无法取得的。第三章考察方言边界地区发生的语音现象,比较专业。第四章介绍章华地区的方言,有11幅地图,并附简要的解释。

附:阅读文献

著作:

[1]贺登崧.汉语方言地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李如龙.汉语方言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桥本万太郎.语言地理类型学[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08.

[4]石汝杰,顾黔.江淮官话与吴语边界的方言地理学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5]项梦冰,曹晖.汉语方言地理学——入门与实践[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6]游汝杰.汉语方言学导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7]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研究所.汉语方言地图集调查手册[K].澳门:澳门语言学会,2003.

[8]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合编.中国语言地图集[K].香港:香港朗文出版(远东)有限公司,1987.

论文:

[1]蔡华祥,万久富.略谈南通方言研究概况[J].文教资料,2010,(11).

[2]陈章太,詹伯慧,伍巍.汉语方言地图的绘制[J].方言,2001,(3).

[3]陈忠敏.吴语及邻近方言鱼韵的读音层次——兼论“金陵切韵”鱼韵的音值[A].林焘.语言学论丛(第二十七辑)[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曹志耘.地理语言学及其在中国的发展[A].曹志耘.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语言学文萃·方言卷[C],2008年版.

[5]曹志耘.老树新芽:中国地理语言学研究展望[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3).

[6]曹志耘.《汉语方言地图集》前言[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2).

[7]曹志耘.汉语方言研究的思考[J].山东大学学报,1987,(1).

[8]曹志耘.汉语方言的地理分布类型[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5).

[9]丁邦新.评《中国语言地图集》[J].国际中国语言学评论,1996,(1).

[10]郭必之.方言地理和方言分区可以接合吗?——读项梦冰、曹晖编著《汉语方言地理学——入门与实践》[J].北京大学学报,2006,(5).

[11]高华年,植符兰.方言与语言地理学[J].方言,1983,(4).

[12]顾黔.江苏通州方言的过渡特征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6,(5).

[13]甘于恩,曾建生.广东地理语言学研究之若干思考[J].暨南学报,2010,(3).

[14]甘于恩.台湾地理语言学研究之我见[J].集美大学学报,2010,(3).

[15]甘于恩.《广东粤方言地图集》的理论价值及相关问题[J].语文研究, 2007,(2).

[16]贺巍.东北官话分区(稿)[J].方言,1986,(3).

[17]贺巍.汉语方言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语文研究,1991,(3).

[18]陆俭明.新中国语言学50年[J].当代语言学,1999,(4).

[19]李蓝.“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中的汉语方言问题[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4).

[20]李慕寒.汉语方言的地理分布及其研究意义[J].人文地理,1992,(1).

[21]李荣.汉语方言分区的几个问题[J].方言,1985,(2).

[22]李如龙.汉语方言的地理语言学研究大有可为——喜读《汉语方言地图集》[J].方言,2009,(2).

[23]李如龙.二十世纪汉语方言学的经验值得总结[J].语言研究,2001,(1).

[24]李智君.语言走廊:河陇近代语言地理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2009,(4).

[25]梁猷刚.广东省北部汉语方言的分布[J].方言,1985,(2).

[26]潘玉君,骆小所.语言研究的地理学范式——中国云南地理学研究的基本构想[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3).

[27]彭泽润.衡山南岳方言的地理语言学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05,(1).

[28]钱曾怡,曹志耘,罗福腾.山东肥城方言的语音特点[J]方言,1991,(3).

[29]钱曾怡,高文达,张志静.山东方言的分区[J].方言,1985,(4).

[30]岩田礼.汉语方言“祖父”“外祖父”称谓的地理分布——方言地理学在历史语言学研究上的作用[J].中国语文,1995,(3).

[31]司徒尚记.广东方言地理分布及其文化景观[J].东南文化,1992,(7).

[32]石汝杰.汉语方言地理学的优良教科书——评介贺登崧《论中国方言地理学》[J].国外语言学,1997,(1).

[33]王福堂.平话、土话和粤北土话的归属[J].方言,2001(2).

[34]王文胜.“蜘蛛”的地理语言学研究[J].丽水学院学报,2005,(1).

[35]王文胜.吴语处衢方言若干特征词的地理分析[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04,(2).

[36]王文胜.吴语处州方言特殊语言现象的地理分布[J].语言及其应用研究,2010,(3).

[37]王文胜.鉴别词与吴语处州方言的动态地理分类[J].语言研究,2007,(3).

[38]王文胜.从地理语言学看处州方言本字考[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9,(2).

[39]伍巍.论桂南平话的粤语系属[J].方言,2001,(2).

[40]徐越.地理语言学视角下的浙北杭嘉湖方言[J].江西社会科学,2007,(11).

[41]熊正辉,张振兴.汉语方言的分区[J].方言,2008,(2).

[42]熊正辉.傅昂动方言的分区[J].方言,1987,(3).

[43]S·波特.语言地理学[J].固原师专学报,1995,(2).

[44]杨焕典,梁振仕,李谱英等.广西的汉语方言[J].方言,1985,(3).

[45]袁家骅.关于汉语调查[J].语文研究,1985,(3).

[46]游汝杰.汉语方言学的现状和愿景[J].暨南学报,2005,(5).

[47]游汝杰,周振鹤.方言地理和历史行政地理的密切关系——以浙江方言分布区为例[J].复旦学报,1984,(2).

[48]詹伯慧.《方言》二十年述评[J].方言,1998,(3).

[49]詹伯慧.二十年来汉语方言研究述评[J].方言,2000,(4).

[50]詹伯慧.汉语方言研究30年[J].云南大学学报,2009,(2).

[51]詹伯慧,黄家教.关于汉语方言工作的一些认识[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1985,(1).

[52]詹伯慧.方言分区问题再认识[J].方言,2004,(4).

[53]张树铮.胶辽官话的分区(稿)[J].方言,2007,(4).

[54]张维佳.关中方言果摄读音的分化及历史层次[J].方言,2002,(3).

[55]周振鹤,游汝杰.湖南省方言区画及其历史背景[J].方言,1985,(4).

[56]张志敏.北京官话[J].方言,2008,(1).

[57]郑张尚芳.皖南方言的分区[J].方言,1986,(3).

【注释】

[1]曹志耘.地理语言学及其在中国的发展[A].曹志耘.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语言学文萃·方言卷[C].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4.

[2]高华年,植符兰.方言与语言地理学[J].学术研究,1983,(4).

[3]王文胜.从地理语言学看处州方言本字考[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9,(2).

[4]戴维·克里斯特尔.现代语言学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5]贺登崧.汉语方言地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6]李慕寒.汉语方言的地理分布及其研究意义[J].人文地理,1992,(1).

[7]曹志耘.地理语言学及其在中国的发展[A].曹志耘.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语言学文萃·方言卷[C].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4.

[8]贺登崧.汉语方言地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9]游汝杰.汉语方言学导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10]游汝杰.汉语方言学导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11]游汝杰.汉语方言学导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12]游汝杰.汉语方言学导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13]曹志耘.老树新芽:中国地理语言学研究展望[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3).

[14]李蓝.“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中的汉语方言问题[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4).

[15]潘玉君,骆小所.语言研究的地理学范式——中国云南地理学研究的基本构想[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5,(3).

[16]岩田礼.汉语方言“祖父”“外祖父”称谓的地理分布——方言地理学在历史语言学研究上的作用[J].中国语文,1995,(3).

[17]彭泽润.衡山南岳方言的地理语言学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05,(1).

[18]王文胜.“蜘蛛”的地理语言学研究[J].丽水学院学报,2005,(1).

[19]徐越.地理语言学视角下的浙北杭嘉湖方言[J].江西社会科学,2007,(11).

[20]李智君.语言走廊:河陇近代语言地理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2009,(4).

[21]詹伯慧.《方言》二十年述评[J].方言.1998,(3).

[22]詹伯慧.二十年来汉语方言研究述评[J].方言,2000,(4).

[23]曹志耘.老树新芽:中国地理语言学研究展望[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3).

[24]李慕寒.汉语方言的地理分布及其研究意义[J].人文地理,1992,(1).

[25]李如龙.二十世纪汉语方言学的经验值得总结[J].语言研究,2001,(1).

[26]游汝杰.汉语方言学的现状和愿景[J].暨南学报,2005,(5).

[27]陈章太,詹伯慧,伍巍.汉语方言地图的绘制[J].方言,2001,(3).

[28]甘于恩.《广东粤方言地图集》的理论价值及相关问题[J].语文研究,2007,(2).

[29]蔡华祥,万久富.略谈南通方言研究概况[J].文教资料,2010,(11).

[30]游汝杰.汉语方言学导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31]胡竹安,余志红.《语言类型地理学》简介[J].国外语言学,1981,(4).

[32]胡竹安,余志红.《语言类型地理学》简介[J].国外语言学,1981,(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