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谈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

谈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

时间:2022-03-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我国外语教学研究者通常不作这种区别,往往将“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也用CALL指代。而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从根本上冲破了上述种种限制,为外语教学改革的深化提供了广阔的前景。相反,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却以它独特的视听条件,使语言学习更接近于自然习得,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动力和效果。

谈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

◎顾佩娅

一、什么是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先区别一下几个有关术语的不同概念及用法。它们分别是: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简称CAI)、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computer-assisted language instruction,简称CALI)、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computer-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简称CALL)。CAI,顾名思义,就是将预定的教学计划及内容程序化,从而实现计算机的课堂教学或课外操练。CAI早在本世纪20年代就开始了。后来在各个科目进行的尝试中,人们发现在语言教学中效果特别突出,因此就产生了CALI。70年代后随着交际法的出现,人们的注意力从“教”(instruction)慢慢转向“学”(learning),CALI也逐渐被CALL所取代。然而,我国外语教学研究者通常不作这种区别,往往将“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也用CALL指代。事实上,这几个术语的不同概念不仅反映了计算机进入教学领域的轨迹,也构成了今天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语言教学的背景。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是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开创比一般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更为生动活泼的语言教学环境,从而更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拓宽教学思路的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它是CALL在国内外已经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必然产物。所谓多媒体就是以计算机为核心联结并控制运用文字、图形、影像、动画和声音等媒体的系统。由于这种系统是计算机与多种媒体的有机组合,使各种媒体互补,传递信息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促使学生在情感上和行为上积极参与媒体的活动,达到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开发,它最终还将与通信系统和播放系统合成一体,不仅在未来的信息市场中扮演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而且对人类的学习环境和大众传播媒介产生巨大影响。

在外语教学领域,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传统外语教学传播手段提出了严重挑战。封闭型的课堂教学、集体听讲的传统模式以及学校教育的一贯途径极大地限制了大批高质量外语人才的培养。而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从根本上冲破了上述种种限制,为外语教学改革的深化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作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多媒体CALL网络系统必将逐步取代语言实验室,成为今后外语教学的主要现代化媒体,从而使整个语言学习过程向个体化、多终端、远距离方向发展。

目前在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多媒体技术已经在语言教学领域得到开发和应用。市场上各种多媒体语言学习软件层出不穷,校园内外语多媒体系统频频诞生,这方面的研究论文在有关杂志上也是屡屡可见。然而,我国目前的情况是,由于受计算机的普及和外语教师对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的熟悉和接受程度的限制,CALL还没离开它的襁褓时期,对多媒体技术在语言教学领域中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更是刚刚开始。因此,加强对多媒体CALL基础理论的研究,逐步建立和推广符合我国国情的多媒体CALL网络系统是广大高校外语教师和科研人员面临的一个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其中,从理论到实践上论证多媒体技术对外语教学的积极影响以及在我国外语教学领域开发和应用这种先进技术的重要性和可行性是当前必须做的第一项工作。

二、多媒体CALL对外语教学的影响

从美国依利诺伊大学建立PLATO系统至今,有关计算机对语言教学的作用的研究已进行了30多年。虽然至今人们对CALL的看法仍然不很一致,但这么多年来的大量国内外研究表明:计算机是一种非常得力的语言教学的辅助工具。其重要原因是计算机所创造的学习环境比传统的课堂教学更有利于语言的学习,它有助于克服传统课堂教学的种种限制。在计算机语言实验室,学生可在教师指导下按需挑选、使用合适的语言学习软件进行自学,时间全由自己掌握,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单位时间的信息获取量和操练次数。一些好的语言软件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帮助某一具体的学生提高某方面的语言技能,如Word Perfect和Microsoft Word等文字处理软件就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写作能力;Word Attack!,Grammar MasteryⅡ等盘练型软件能帮助初学者学习发音、词汇、句型等各种语法知识。此外,所有CALL软件的运行速度也可由学生自己选择,排除了为适应同班其他人所产生的进度上的不适应性。由于计算机总是不怕反复、不厌其烦,并及时给予纠正、强化或鼓励,学生的心理压力自然降低,尤其对那些有害羞、自卑心理或其他顾虑的学生帮助更大。正如刘涌泉教授在他与乔毅先生合著的《应用语言学》一书中总结道:

从根本上说,CALI使外语教学从封闭型的课堂教育转变为开放型的社会教育,从集体听讲转变为个别讲授,从学校教育转变为个人自学。这三方面的战略性转变能够使教育事业有效地应付它面临的社会进步对教育质量和数量的巨大挑战,从而有助于实现当今语言教学方面的改革。(p.199)

但是,计算机也并非万能的,以Skinner的刺激—反应的行为主义为基础的程序教学存在着不少的缺陷,如它只重视学生的反应本身,不注重学习的过程,更不注重学生通过学习学会思维等问题。尤其是那些盘练型和辅导型软件过分强调机械操作,忽视交际能力,用这种软件和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尽管语音、语调十分地道,词汇、语法知识也很丰富和正确,在实际运用中却张口结舌,词不达意。

在这种情况下,以社会语言学、系统功能语法和语言行为学说为理论基础的交际法便应运而生了。随着人们对语言教学规律和语言使用规律的进一步了解,以往建筑在行为主义学习原则上的外语教学方法以及与之相配套的盘练型和辅导型的CALL软件已不能满足当今培养交际能力的需要。相反,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却以它独特的视听条件,使语言学习更接近于自然习得,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动力和效果。

早在70年代中期,应用语言学家克拉申(Krashen,S.)就明确指出了学习和习得的不同含义,并提出了第二语言也能习得的主张。他认为,学习和习得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学习过程。“学习”指在正规的课堂和学校环境里有意识地学习语言,而习得则指不通过正规的方式自然学得(pick up)语言的过程。成人虽然不可能像儿童那样完全通过自然习得学会一门外语,但可以通过“模拟自然语言习得环境”使外语学习接近自然习得。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在外语教学中能够尽量模仿非正式的自然语言环境,对学生进行大量的、适当程度的、有趣的语言输入,同时注意使学生在使用中学习语言,那么实现外语的自然习得也就成为可能。但多少年来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这个广大外语爱好者和教学工作者的美好愿望一直停留在想象阶段。而今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创造这种外语学习的自然环境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它将视、听、说等感官融为一体,综合声音、图像、文字、通讯等多种信息传播功能,使学生完全能以轻松自然的精神状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在真实环境中学习、运用外语。在这样优良的技术条件下,其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多媒体技术不仅使外语学习走向自然习得,而且使整个学习过程向个别化、多终端、远距离方向发展。外语学习过程中的个别差异一直是人们所关心和研究的问题,因为这种个别差异能给不同的外语学习者带来不同的学习效果。如今多媒体CALL网络系统的诞生和完善给真正实现个别化教学带来了希望。这种网络系统信息存储量大、形式生动活泼、操作灵活方便。学生可在这样一个网络型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自己的程度和需要随机提取大量的外语信息进行学习。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这种多终端的局部网络必将与远程信息高速公路联网,那时就可能真正实现刘涌泉教授所概括的外语教学三方面的战略性转变。

三、多媒体技术在外语教学领域的开发和应用

要使多媒体技术在外语教学领域得到开发和利用,我们首先应该对使之发挥作用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种类有一些初步的了解。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对象和资金条件,多媒体语言教学的硬件系统可以有不同的设计,一般有自学、演播和网络三种模式。

最简单的多媒体计算机个人自学系统是由一台486以上的计算机加上配有声频卡、喇叭、话筒的CD-ROM光盘驱动器构成的,这是第一种模式。学生可按需选用存放在主机硬盘上的多种语言学习软件进行自学。而作为第二种模式的多媒体课堂演播系统,是在自学系统的基础上再加上一块视频转换卡,将计算机屏幕上的内容转到闭路电视系统上,或者通过电脑投影机将内容投到大屏幕显示装置上。教师根据其备课思路,在讲课中调用预先编排、编辑好的各种多媒体信息。

第三种是多媒体网络语言教学系统。它是以一台486以上的多媒体计算机为主机、联结多个普通PC终端而组成的局部网络系统。这种教学系统不仅能使多个学生同时在各自的终端上进行自学或共享主机上较大容量的各种软件,而且也为教师进行个别辅导、集中管理、组织大班或小组讨论、用人机对话的崭新交流方式开展双向语言教学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有条件的学校或单位还可在主机上安装通讯卡,使局部网络与远程信息高速公路联网,以便共享到更多更新的语言材料。另外如条件许可,还可添置摄像机、电子照相机、录像录音机、扫描仪、激光打印机等,使多媒体CALL网络系统更加完善,功能更加齐全,从而使多媒体技术在语言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俗话说“硬件是基础,软件是关键”。一旦多媒体硬件系统建立,购置、选用甚至设计开发高质量、多功能的多媒体外语教学软件是取得预定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目前国内外已经开发的多媒体CALL软件大致分为以下三类:

1.工具型,包括多媒体百科全书,词典等。例如:Microsoft公司最近出版发行的Microsoft Encarta’95:The Complete Interactive Multimedia Encyclopedia百科全书智能光盘,含有26 000篇各种题材的英语文章,8 000多幅图片,8小时的录音资料、100多个电影、动画剪辑。其内容涉及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教育艺术、科学等领域。虽然这种光盘本来不是专门为外语学习而开发的,但它已成为外语教学的有力助手。此类百科全书还有Compton's Multimedia Encyclopedia等。多媒体词典光盘有Longman Dictionary和Dictionary for Children等。

2.模拟型。此类多媒体CALL软件以现实生活为基础,模拟一个真实交际的动态环境。深受美国小学生欢迎的Where in the World Is Carmen Sandiego?就是一例。它以角色扮演的模拟手段,设想一个侦破系列国际盗窃案的生动情境,使学生通过自学或集体讨论的形式,充分利用该软件提供的有关世界各国情况的多媒体信息,对案例案情进行分析研究、调查、追踪,直至最终抓住案犯。由于模拟本身和学生的讨论都用外语进行,这种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成为一个自然的学习过程。据笔者观察,在今后10年里,发展潜力最大、最值得开发应用的是这种以交际法为基础的模拟型多媒体CALL软件。

3.教学型的软件基本上还是以盘练和辅导为主、以完成某方面语言知识的传授任务为目标的程序教学。但多媒体技术使这类本来比较枯燥的基本语言知识的学习变得生动有趣,事半功倍。如英国Vektor公司与制作英语录像教材而闻名于世的BBC公司联合开发的Connection English光盘,就是一套十分有效的分级商业英语情境会话自学教材,曾获1990年Sony发明奖,深受世界各国政府、公司和教育机构的欢迎。估计这类直接教学软件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将与上面提到的模拟型间接教学软件互相补充,共同担任教师的得力助手。

目前市场上,特别是国际市场上多媒体教学软件名目繁多、层出不穷。但符合我国外语教学实际的好软件并不多。再加上缺乏对这类软件的感性知识和理性评估标准,许多在这方面有兴趣的家长和教师只好望洋兴叹,无所适从。就是那些已经有了多媒体计算机的单位和家庭,由于缺乏有关这方面软件的选购和使用指导,不是溺于其游戏、娱乐功能就是让其成为摆设、束之高阁。由此可见,加强对多媒体CALL基础理论的研究,努力为广大教师、家长提供这方面的指导是势在必行的一件大事。

另外,鉴于市场上大多数软件是“通货”,难以满足对特定教学对象的特定教学目标。因此就语言教学而言,尽快开发出比较符合我国国情的多媒体软件,去适应不同学习程度、不同年龄及不同学习目的的人们需求,是一个切切实实需要去做、去推广、去应用的事。然而,要真正开发一些适合外语教学需要的软件,非要有外语教师参加不可。所以,每一个热心于开发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外语教学工作者都应通过各种途径学习计算机知识,争取掌握这门科学技术,积极参与开发研制新软件,成为推广多媒体外语教学的一名骨干。

多媒体外语教学固然是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模式,但设备技术上的先进并不能绝对保证实际教学效果的良好,决定的因素还在于运用技术的人,教师的素质和对多媒体教学方法的研究程度会直接影响到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效果。所以在推广和应用多媒体外语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探索帮助学生完成各种外语学习任务的最佳教学方法、手段和技术,以及它们的理论根据。要研究学生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学习外语的心理过程。例如:不同的学习任务,不同的个人和不同的教学手段会带来哪些不同的心理结果?

总之,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使外语教学迈出了走向自然习得的可喜一步,为高速度、高质量地培养跨世纪外语人才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同时,多媒体CALL的发展也促进了现代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发展,使现代语言教学法更加完善。一个合格的当代外语教师,尤其是一个高瞻远瞩的当代外语教学的领导者,首先应该是教学手段现代化的热心鼓动者和大胆实践者。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它的发展前景是广阔的。只要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抓住时机,脚踏实地努力工作,相信要不了几年,我国外语教育事业就会以崭新的面目出现在世界同行面前。

参考文献

桂诗春,1994,关于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的若干问题,《外语电化教学》1994年第4期。

刘涌泉、乔毅,1991,《应用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王明初,1990,《应用心理语言学》,湖南教育出版社。

Brown,H.Douglas.(1987).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2nd Ed.)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

Dunkel,P.(1991).Computer-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sting.New York:Newbury House.

Krashen,S.D.(1982).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Oxford:Pergamon

Pennington,P.,&Stevens,V.(Eds.)(1992).Computers in applied linguistics.Clevedon:Multilingual Matters,Ltd.

Skinner,B.F.(1984).Why we need teaching machines.In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31(4),377-398.

本文原载《苏州大学学报》(外国语言文学专辑)1995年第5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