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微电影的剧作_避免微电影的故事空心化

微电影的剧作_避免微电影的故事空心化

时间:2022-07-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微电影的剧作,我想先从微电影的分类谈起。这样泛下去,最终会导致微电影创作的故事空心化。院线电影学术上这些成熟的研究都可以信手拈来作为微电影研究、创作的常识。当前最重要的事情,我认为是借助全民对微电影创作的热度和可操作性,来进行电影语言的普及教育。

祁晓萍

内容提要 目前,微电影在剧作上的现状:泛娱乐化、泛主旋律化、泛正能量化、泛广告体化。这样泛下去,最终会导致微电影创作的故事空心化。由于目前微电影创作者对电影语言不精通,作品还普遍呈现了三种弊病:①电视小品化;②MV化;③网络段子化。因此,在微电影的剧作上,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向大众普及电影语言。由于便携式摄影机、手机等设备的普及,微电影的剧作应该是编剧、导演、表演一体化的综合训练,一个人拥有了这种综合训练,他就能够独立掌控一个30~300秒的电影故事的操作了。所以,微电影的剧作教学,不仅仅是用笔在纸头上写微电影剧本的教学,也是用镜头通过摄像器材写微电影的教学。

关键词 故事空心化 电视小品化 MV化 网络段子化 普及电影语言

借公益微电影创作这个话题,谈谈微电影的剧作。

不管是商业化的微电影,还是纯公益的微电影,我觉得目前在剧作上,都显得很薄弱,这个问题不解决,微电影的发展就无从谈起。

关于微电影的剧作,我想先从微电影的分类谈起。关于微电影的分类,目前并不统一,因为分类的角度不同,自然呈现了结果的不统一。有按照创作题材分类的,也有按照创作风格分类的。豆瓣上有一个分类,将微电影分为5种类型:①草根恶搞型;②青春爱情型;③励志奋斗型;④感人亲情型;⑤唯美风景型。这种分类混杂了创作手法、题材、风格等等各种因素。实际上,这5种类型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微电影目前在剧作上的现状:泛娱乐化、泛主旋律化、泛正能量化、泛广告体化。这样泛下去,最终会导致微电影创作的故事空心化。

既然这种30~300秒长度的视觉概念被冠以“电影”的名称,因此,我觉得不管是把它拍成纯商业化的广告片也罢,拍成纯公益的公益宣传片也罢,或者拍成纯娱乐的剧情片也罢,按照电影的特质来规范微电影的创作,能够从根本上避免微电影创作的故事空心化。也就是说,现在微电影处于一种全民拿起手机就能操作的一种状态,需要在创作上给这种全民创作一个标准——它到底像不像电影。不像电影的短视频就不能称之为微电影,只能叫微视频。

按照电影的概念为微电影分类,我们可以按照主题分类:科幻片、警匪片、爱情片,等等;按照情感分类:喜剧片、恐怖片、悲情片,等等……院线电影学术上这些成熟的研究都可以信手拈来作为微电影研究、创作的常识。

问题是现在微电影在创作上,热情度非常高,它不只是影视从业者的事情了,基本处于一种人人都想搞一把微电影的热度,正是因为人人都想搞,就使得它的发展在这几年热热闹闹有,专业性上却是不足。人人都想搞,不意味着人人都能掌握得了电影的语言。这玩意儿不是说你想了一个故事,找几个演员,把演员装进镜头变成视频它就叫微电影,它必须得是用电影的语言把演员装进视频,它才叫微电影。

所以我觉得我们在微电影的剧作上,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向大众普及电影语言,进行电影语言的教育。

举一个例子来说,大众拿起一本书来,他能够分清楚,这本书是不是文学,再往细分,他也能搞清楚,这是小说还是散文,他不会把一本广告业的教科书当文学的书来读,他要写一本小说,不管小说写得多差劲,起码他在努力用文学的语言写小说。这是因为我国在教育体制上,全民从识字开始,就在进行文学的教育。语文教育是建立在文学教育基础上的,所以从国民素质而言,我们文学语言的教育是跟上的,九年义务教育以上的,甚至小学都没毕业的人能成为作家,那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在这样一个电影、电视、网络视频占据了图书业大量份额的时代,我们的硬件设备是普及的,摄像机、手机、电脑……录的、播的各种设备应有尽有,设备的使用上也越来越容易上手,你不需要懂得摄像机、手机、电脑的技术原理就能够用它们来摄像和播放。而对于微电影的创作来说,仅仅是设备技术原理这道门槛过去是不够的,电影语言这道门槛过不去,微电影的创作就无从谈起。由此,我觉得当前最重要的事情,不是着急拍出多少微电影。除了专业的影视从业人员,懂得电影语言的人目前并不多,让这么多连电影语言都没有掌握的人去热热闹闹拍微电影,只能把这个新生的艺术推入深渊,甚至在各种泛空心化故事作品的泛滥中,把这门新生艺术踩死。当前最重要的事情,我认为是借助全民对微电影创作的热度和可操作性,来进行电影语言的普及教育。这种普及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公益。

为了微电影的创作具体怎样进行电影语言的普及教育,这个事情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比如经典电影鉴赏课,等等。

除了借鉴院线电影的各种教学经验,要考虑微电影的创作者这个群体的特殊性。鉴于目前微电影创作精品并不多,它的创作者除了专业的影视从业者,更多的是业余爱好者,因此又不能像传统电影那样,借鉴舞台喜剧、悲剧等等各种成熟样板进行系统的创作。因此,按照电影的分类把微电影分为科幻片、警匪片等等各种成熟类型来为他们指导创作,在目前来说,还有点早。传统电影的分类是在有了这些电影类型的经典之后才分的类,然后逐步形成各种类型片系列。微电影目前起步阶段,要考虑到其创作者在专业上、时间上呈现业余状态。在这种专业人员扶持业余人员的状态下,我觉得微电影的分类要简单化,适合业余人员操作,适合业余创作者更好地理解、使用电影语言。因此,我觉得,可以把微电影分为两类:①虚构;②非虚构。

剧情片都可以归入虚构类型。公益宣传片、广告片、短纪录片则都可以归入非虚构类型。

这样分类,更便于微电影创作者挖掘手头熟悉的素材,从剧作上进行实践操作、训练,这一点会在后文“微电影剧作教学”中予以详述。

微电影剧作的现状,依然可以从豆瓣上对微电影的那一则分类上可以看出来,呈现了3种弊病:①电视小品化;②MV化;③网络段子化。

“草根恶搞型”基本都呈现网络段子化。这种微视频就电影特质而言,已经很像电影了。网络段子、草根恶搞的特质是讲究包袱,在剧情上自然有了一定的戏剧性,但是因为追求恶搞,只讲求达到恶搞效果,却忽视了戏剧冲突和故事的张力,这样创作的结果,使呈现出来的视频内容更多地像视觉化的网络段子——实际上很多恶搞风格的作品本身就是源于网络段子。卓别林的《大独裁者》是对希特勒的恶搞,他的恶搞是电影语言的恶搞,你怎么看都不像网络段子。网络段子语言和电影语言是两种语言,因此“草根恶搞型”的微视频,容易因为电影语言运用得不地道,更像是一个“脱口秀”,而不是微“电影”。

“青春爱情型”“励志奋斗型”“感人亲情型”这几种题材拍出来的微视频,很多都像电视小品。它们都有着电视小品的特质,而非电影的特质,都是用电视小品的语言在结构故事,甚至是用电视小品的风格在表演,而不是用电影的语言结构故事,用电影的风格在表演。全民热热闹闹来拍微电影,结果都拍成了电视小品,这也难怪,我们每年春节都要进行一次全民观赏春晚小品的大典,大众通过电视接触最多的30~300秒的剧情故事,都是电视小品语言在讲述的故事,那么他们最熟悉这种语言,在拍微电影的时候,自然下意识就用这种语言了。不是所有30~300秒的微视频都叫微电影,因为语言是小品语言,那些应该还叫电视小品,你也可以因为它已经不只在电视播放,也在网络播放,可以叫它微电视小品,但是叫它“电影”,那就太不靠谱了。

“唯美风景型”和“青春爱情型”“励志奋斗型”“感人亲情型”这几种题材的故事拍出来的微视频,我目前看到的,一些作品的弊病是更像“MV”,不像“电影”。这类“MV”化的微视频,画面都很精美,摄影水平偏中上,甚至是一流的,也有个故事核,就是矛盾冲突、戏剧性等等各种电影元素一个都没有。归根结底,这些创作者无论从剧本创作,还是到剧情拍摄,对电影语言的掌握都是不够的。拿公益题材微电影创作来说,这种题材的电影本身就是需要情绪上相当浓厚的渲染,如果对电影语言的掌握不够,这类题材的作品更容易“MV”化。

首先要厘清一下微电影剧作的概念,微电影的剧作,和院线电影的剧作,可以一样,但是在具体操作中,会完全不一样。院线电影首先要编剧写好剧本,再由导演依据剧本拍摄影片,所以院线电影的剧作就是编剧写剧本这样一个概念。微电影在具体创作中,则可能呈现出编导一体化的创作状态,因此微电影的剧作不仅仅限于编剧写剧本,因为手机、便携式摄像机等设备为全民拍电影提供了技术支持。相对于90分钟、120分钟等需要专业团队制作的院线电影,微电影的制作更适合业余爱好者实现独立拍摄电影的梦想。

微电影的拍摄既然能够从器材、演员、拍摄周期、成本、后期制作等各种因素上具备独立拍摄的条件,不像院线电影一样一定要有一个各司其职的剧组来完成,可能未来的微电影,从剧作、摄影、导演到后期制作,这几样工作完全可以由一个人带动几个演员就能完成。实际上,目前一些微电影的创作,已经是这种状态了。

这种独立创作的状态,就剧作的专业训练,就不一定仅仅是编剧归编剧的,导演归导演的。微电影的剧作应该是编剧、导演、表演一体化的综合训练,一个人拥有了这种综合训练,他就能够独立掌控一个30~300秒的电影故事的操作了。所以微电影的剧作教学,不仅仅是用笔在纸头上写微电影剧本的教学,也是用镜头通过摄像器材写微电影的教学。用笔在纸头上写微电影剧本结合用镜头通过摄像器材写微电影,这两者的完美融合才最终汇聚为一种独特的语言——微电影语言。

希望运用这种综合体系进行微电影剧作的教学普及,是因为微电影的拍摄制作,和院线电影的拍摄制作,不仅仅是在拍摄的长度上、播出的平台上有区别,更重要的区别在于,院线电影更适合大团队有计划、有策略的制作,微电影则特别适合全民大众利用业余时间和精力即兴创作。即兴创作对于个人的综合素养要求其实更高了,你既然要用一个小团队,用不多的资金,在很短的周期内,完成一个作品,你所有的因素都可以是业余的,但是创作的能力必须是专业的,这样才能完成一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独立艺术的操作。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有很多微电影是由专业的影视公司制作的,但是依然难出经典的原因,因为微电影“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而越短的故事,创作难度越高。30~300秒内的故事要具备电影的各种元素,在人物塑造上要突出形象,那是需要有相当的功力的。我们依然可以从文学创作上找到先例。文学就小说而言,有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这几种类型中,短篇小说其实是最难写的,很多擅长长篇小说的作家是很难驾驭短篇小说的。电影的创作也一样,擅长院线电影的编剧、导演,让他们来拍微电影,不一定驾驭得了。但是可能会在电影语言普及教育落实后,从普罗大众中,涌现出擅长在30~300秒的时限内完成一个经典电影故事的创作群体。所以从微电影这种特质而言,电影语言的普及教育还是要放在首位。

为微电影创作进行电影语言的普及教育,个人有以下建议:

电影常识的普及,就是指推拉摇移、中景、近景、远景,特写等各种镜头的运用,使业余爱好者掌握基本的镜头语言。

剧作技巧不仅仅是教授如何写剧本,更重要的教学,我认为是结合业余爱好者熟悉的生活,引导业余爱好者运用好手头的素材进行微电影的创作。鉴于这种因素,将微电影分为“虚构”和“非虚构”两类,更便于业余爱好者理解电影语言,进行创作的积累和实践。

比如:

暴走爱好者养成拍摄行程中景观的习惯,为暴走题材的微电影积累外景素材;摄鸟群体养成拍摄各种鸟类景观的习惯,结合自己的爱好可以创作野生动物保护题材的微电影。野生动物保护题材的微电影,动物这种演员是可遇不可求的,日常积累了各种动物活动的镜头素材,创作了这类题材的剧本后,拍摄的各种动物镜头剪切进故事中,可以省去创作成本,又显得更为真实;

家里养了宠物的,平时拍摄和宠物的各种小情趣的镜头,积累了这些镜头后,结合这些镜头,可以写孩子和小动物互动的小电影。

也就是说掌握了推拉摇移等等这些基本的镜头语言后,养成随拍的习惯。这些镜头除了自己创作微电影时可以用,一些很难得的镜头,可以作为素材卖给电影公司,供电影公司制作电影时运用。比如有一部关于西藏的纪录片,就是使用了一个摄影爱好者拍摄的西藏的天空,拍摄者为了拍摄那几个镜头,守了好久才拍下来,这些都是可遇不可求的镜头(为了这个镜头的运用,拍摄者还和央视打官司)。

影视公司可以建立一个有序的收购素材的机制,对这些即兴记录的电影素材进行收购,在制作电影时,将需要的场景直接剪切到影片中。特别是一些公益组织拍摄的素材,向他们收购这些素材,本身也是在为这些公益募款,一举两得的事情。

在虚构类微电影故事中,电影的各种场景可以通过电脑特效、布景等方式完成。但是在非虚构微电影中,电脑特效、布景会影响记录的真实性,这类微电影的创作,个人认为适合利用日常积累的素材来进行。

非虚构的微电影一般以公益宣传片和纪录片见多。一些公益组织比专业的电影从业者,更懂得在这类电影中表达哪些内容,他们如果能够掌握电影语言,就可以独立完成这些微电影的制作。对这类公益组织做一些电影语言的常识普及,让他们掌握微纪录片的拍摄手法,会促进这类非虚构微电影的创作的。

公益类的微电影,创作手法不难掌握,最难得的其实是素材,靠情景再现拍摄的素材毕竟不如来源于现实生活真实拍摄的素材,因此这类电影剧作教育的关键,还是鼓励公益组织中的微电影爱好者在掌握了电影的语言后,养成日常积累素材的习惯。

比如,环保组织中有人本身掌握了电影语言,在日常的环保行动中,积累各种污染的镜头,或者积累各种环保活动的镜头,创作环保类微电影时,就可以运用。

公益组织一般来说都不是盈利组织,能利用日常积累的素材创作微电影,对他们来说,也是节省成本的一种举措,更何况“积累”这样一个过程,在艺术创作规律上,本身就是一个艺术积淀的过程,所以结合公益组织各种活动去为日后拍摄微电影积累素材,这样一个过程就是一个拍出精品的重要因素,有利于提高公益微电影作品的质量。

因为微电影剧作普及教育最重要的工作是电影语言的普及教育,对当前院线电影,个人认为其意义是独特的。因为我们的院线电影现在处于一个烂片市场的状态,观众这几年看的烂片太多了,尤其是对90后、00后这些小观众来说,那些90~120分钟的大MV也是电影,这种现状拉低了观众对电影的鉴赏水平,看电影变成了看颜值、看明星,这是电影的悲剧。微电影在剧作教育过程中,既然对普罗大众能够进行一个电影语言的普及教育,那么无形间也会提高观众对电影的审美标准,也就是说,微电影剧作普及教育对当下烂片市场造就的观众观影鉴赏力的下滑,能起到一个扭转的作用。对观众进行电影美学教育,这是微电影剧作普及教育能够为院线电影提供的独特贡献。

奥斯卡奖项中有一类奖项是“最佳短片奖”。微电影剧作普及教育,首先是能够帮助微电影爱好者拥有专业的电影素养,拍摄出确实能够对得起“电影”这一称号的作品,这是第一个目标。这一目标的最终指向,个人认为,是为国产电影创作水准达到国际水准能够提供一个广泛的群众基础。

一个能够拍出经典微电影的创作者,他是能够具备拍摄“最佳短片”的素养的,奥斯卡“最佳短片”代表的是电影的一种国际水准,这些最佳短片的题材,有很多都是公益题材。短故事比长故事更难讲,这是艺术创作中一个基本的规律。既然我们的短故事都能够达到国际水准了,大的院线电影最终追上国际水准,那就不是难事了。大的院线电影如果题材是公益的,虽然这类电影的目的就是为票房,但是这类电影依然能称为公益电影。比如《雨人》就是自闭症题材的电影。这部电影上映后为关注自闭症人群起了特别大的推动作用,该电影的编剧至今还在拿着因这部电影获得的奥斯卡小金人在全球各地为关心自闭症人群做各种演讲。我们中国的微电影在创作水准上如果最终能达到国际水准了,只要题材是公益的,只要它宣传的公益理念能得到最大推广,其实电影拍出来去盈利也无可厚非。问题是,现在我们大陆的电影创作水准是跟不上的,这个问题也直接影响到现在微电影作品的质量。

我们大陆院线电影现在落后于国际水准,这个事实得承认,出现这种局面有这几年市场恶性竞争的因素,但是也不能全赖我们专业的电影工作者不够努力、不够专业,很多编剧、导演、演员、制片人都是在非常努力地制作电影,他们的水平都能达到国际水准,但是出来的作品为什么达不到呢?这和观众对电影的鉴赏需求也是分不开的。你扔个烂片他们也看,边看边骂也乐在其中,看电影变成了看乐子了,不是看电影了。这样恶性循环下去,结果就是大陆观众对电影的鉴赏没有美学上的追求,只有热闹上的追求了。

微电影的制作从拍摄上容易上手,全民皆可参与,借这个机会,对大众进行电影语言的普及教育,这种教育的结局是这些大众中大部分人最终拍拍微电影只是玩玩票,在他们人生中是不占什么分量的经历,但是当这些通过拍拍微电影玩玩票的大众懂得了基本的电影语言后,他们再次作为观众进入电影院,那就不是看看热闹了,他们会下意识地识别屏幕上那些小鲜肉们是不是在用电影语言演电影,这种电影专业鉴赏力的提高,自然会使观众不会再满足于看热闹、看明星,而追求来电影院真正的目的——看电影。这种审美需求,会逐步地规范电影市场,使电影市场往一个正常的方向迈进。我这样说并不是说这届观众不行,这届观众,90后、00后的审美情趣也是我们恶俗的电影市场带坏的,希望能够通过微电影剧作教育的普及来为这届观众普及电影语言,补偿、救赎我们这几年恶俗的电影市场给观众留下的这么多罪行。

能够运用微电影这种艺术去做公益是好事,打铁还需自身硬,行业水平提不上去,拍出来的公益微电影质量跟不上,这事也说不过去。所以中国公益微电影的创作,首先还是要从弥补影视行业自身留下的恶做起。通过微电影剧作教育的普及来普及电影语言,这件事做好了,公益题材的微电影自然能涌现出很多精品来。

(祁晓萍,江苏省电影电视评论学会理事)

盛世光影:《微电影的五种类型》,来源:豆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