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时间:2022-05-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在中国革命中提出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质上是一种世界性的哲学,具有普遍性。中国共产党人致力于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革命相结合。时代主题的转换使马克思主义哲学面临着挑战。对社会主义的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又一课题。毛泽东同志则在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在中国革命中提出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质上是一种世界性的哲学,具有普遍性。但各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具体发展道路。因而,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都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国情来运用马克思主义,都必须结合自己国家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包含两个基本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实实际相结合,指导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再把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总结和上升为哲学理论,丰富原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的历史、哲学、文化相结合,批判地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哲学的优秀成果。这两个方面是互相促进、密不可分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应是现实经验和历史经验的融合和升华,应体现当代中华民族的民族智慧、民族精神和民族灵魂。中国共产党人致力于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革命相结合。毛泽东根据中国革命的实际需要,创造性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要求,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重新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在新时期里,邓小平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和阶级斗争进行了新的解释,开辟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并逐步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邓小平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江泽民创新入手,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提出了“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质,就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和发展,这也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得以产生和确立的基本依据。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化,全部哲学都依存于各自的时代,但其中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黑格尔说,“哲学并不站在它的时代以外,它就是对它的时代的实质知识”。哲学的时代性决定了真正的哲学必须面对时代,始终保持与时代的紧密联系,以便抓住时代的脉搏。这是关系判断这种哲学的价值,以及它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马克思曾经断言,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真正哲学,“不仅从内部即就其内容来说,而且从外部即就其表现来说,都要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6]。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转换使马克思主义哲学面临着挑战。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要认真地研究资本主义的种种变化,通过这种研究把握当代资本主义的特征,对它的变化本质和演进趋势作出科学的规律性的说明,从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社会主义的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又一课题。特别是当前社会主义遇到了挫折,一些社会主义国家蜕变为资本主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这一现实给人们提供了深刻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许多需要研究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回答这些问题,并通过总结和概括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丰富和发展自己。总结自然科学新成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重要条件。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进一步发展,不仅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科技背景和时代条件,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新的时代课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必将在新科技革命的浪潮中不断丰富自己、发展自己。

当今时代的本质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时,时代的新变化、科学的新突破、实践的新发展,又迫切要求摸准时代的脉搏,把握时代的基本课题,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使它从内容到表达形式更符合时代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就是以广大人民群众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喜闻乐见的形式揭示出马克思主义深刻的哲理,其目的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广大群众的锐利思想武器,使他们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使精神力量转变为巨大的物质力量。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自己的哲学时就强调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在批判的历史中,一切事情自然都完全不是这样报道的,批判的历史认为,在历史活动中重要的不是行动着的群众,不是经验的活动,也不是这一活动的经验的利益,而仅仅是寓于‘这些东西里面’的‘观念’。”[7]显然,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书斋里的哲学,而是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理论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转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才能变为改造自然和社会的物质力量。相反,如果理论不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不能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再好的理论也不能实现向现实的转化。在这里理论转变为物质力量的关键就是被群众掌握,即理论的大众化。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基本原理的具体丰富和运用。

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早在20世纪20年代,马克思主义指导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伊始,以艾思奇、李达和胡绳等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宣传家,就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大地上掀起了一场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大众化的运动,经过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比较、鉴别和批判,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并成为他们改造旧中国的强大精神武器!

毛泽东同志则在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他在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研究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各种问题时,善于采用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来阐发马克思主义思想,把深刻的道理融入生动的故事,从而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哲学方法论有效地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掌握和运用的科学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也指出:“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长篇的东西是少数搞专业的人读的,群众怎么读?要求都读大本子,那是形式主义的,办不到。”[8]要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来阐释深奥道理使马克思主义理论通俗化、大众化。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七部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明确指出:要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同时,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首要任务就是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在这个过程中,理论工作者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的基本理论建设,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广大群众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致力于理论同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相结合,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易懂的表现形式和入耳入脑的传播效果。

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可以通过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手段来进行,实现传播方式的转换。如,以各种现代化的大众传播媒介(网络、电视等)宣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

第三,把理论灌输和对错误思想的批判结合起来。哲学大众化不仅要求人们单纯地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而且要在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同时注重对其他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如新自由主义)的比较和批判,特别是对那些严重危害人们身心健康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错误思想、思潮作最彻底的斗争。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能使人们对是非正误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们头脑中业已形成的正确观念的牢固性和持久性。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3页。

[2]《列宁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95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6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1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21页。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635页。

[8]《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