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如何从优秀到卓越

如何从优秀到卓越

时间:2022-05-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我想,这次会议,对于新教育实验来说,是一个跨越性的里程碑。这个石头汤就叫“新教育”。我们期待新教育实验培养既有民族情怀,又有全球视野;既有本真的生命体验,又拥有全面的科学知识,具有创造能力的未来公民。新教育实验把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成长作为我们追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这几年来,许多学校在新教育实验中成长起来。

非常高兴,我们有机会在清华大学礼堂召开新教育的大会。刚才谢维和副校长讲了,在这里开过无数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但是基础教育的会议,还是第一次。70年来,这个礼堂首次聚集着一批基础教育界的追梦人,我想这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我今天代表总课题组做一个报告,题目是《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是我们最近对“十一五”期间新教育的一个新的提法,我们会对今后一段时间新教育的一些发展,提出一些新的设想,新的理念。来京之前,我跟媒体和课题组的同志开玩笑说,这次咱们是“新教育进京赶考”,经过我们几年的努力,我们做得怎么样,我们有责任向北京教育界的同仁,向北京的人民,向北京的媒体,做一个汇报。同时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北京能够形成新的共识,凝聚新的动力,让我们在“十一五”期间做得更好。所以我想,这次会议,对于新教育实验来说,是一个跨越性的里程碑。

我今天主要讲三个部分。

一、新教育实验在“十五”期间做了什么

刚才大家已经看了江苏电视台的《追梦》,我一直不太满意,因为这个片子把我讲得过多,还有叫什么“总设计师”,我一直反对这样的提法。

在这里,先说一个关于新教育的寓言。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有一位教育工作者来到了一个贫瘠的山村,那里的人们已经习惯于贫穷甚至于愚昧,他们很遗憾地对这位教育工作者说,真的非常抱歉,我们没有什么东西招待你,我们这儿只有满山的石头。而这位教育工作者拿起一块石头告诉他们,这可不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它能够熬出一锅非常鲜美的汤羹!这些村民都抱着怀疑的眼光看着这位教育工作者,说:“石头还能熬出汤啊?”这位教育工作者在村子里支起了一个大锅,大锅里装满了清水,然后把石头放进了清水里。接着烧火,水沸腾后,他用勺子尝了一下这锅石头汤,说:“味道这么鲜美,只是我没有带盐,你们谁家有盐拿点盐放进锅里。”于是大家拿了点盐来,他说:“味道不错,如果有虾米更好了”,有人找来了虾米,他说能有野菜更绝了,正好一个小女孩刚在山上采了野菜,洗干净放进锅里,他又向村民借了一点味精,借了一点肉末、醋和酱油,熬出一锅汤来,这时漫山遍野都是浓浓的香味,山里的人从来没有意识到,石头能够熬出这么鲜美的汤,大家心里开始燃烧起希望。这个石头汤叫什么?这个石头汤就叫“新教育”。新教育不是这个教育工作者做出来的,而是他与村民们共同做出来的。新教育是我们在座的各位,每个人把自己的实践,把自己的创造装进了这个汤里,这个石头汤就是新教育,新教育是我们共同的创造,新教育这个共同体,还能创造出更多的美味。所以我说这是现代寓言,同时也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在这几年的历程中,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来——从我们的第一次,到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一直到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的第六次新教育工作会议。

在这四年的过程中,我们最初提出的四个改变,应该说努力地在实践着。

第一,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这是我们整个新教育实验的宗旨。新教育实验提出要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要让教师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所以我们把教师间题作为新教育实验的首要问题,这也是我们对很多历史上的教育思潮、教育改革、教育实验,包括近年来中国教育改革的一些分析提出来的,因为过去人们较少关注教师问题,关注教师的行走方式。许多教育实验,后来为什么没有得到非常深入持久地开展?我们觉得和教师有很大的关系,教师问题往往成为教育改革的瓶颈,成为整个教育系统中最难突破和改造的部分,所以,新教育实验在最初,就把教师的发展作为逻辑起点,提出要让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享受成长的幸福,享受自己发展的快乐,同时享受追求理想的成功。据不完全统计,大概有503所学校的5万名教师享受着新教育实验带来的幸福教育生活,教育在线的注册会员有20多万人,经常登陆的有3万多人,在我们教育在线开博客的老师超过了1万人,说明新教育实验已经影响了中国为数众多的群体。而且大家也看到,在四年的过程中,一批普通的老师在实验中成长起来。我们前不久在教育在线的网站上有一个专题帖,里面一大批优秀的老师,每个人的故事都非常精彩,非常感人,我想在座的很多老师,实际上都有自己的故事。

第二,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我们希望学生能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通过塑造未来的公民而创造未来,这是一个培养怎样的人的问题,在新教育实验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期待新教育实验培养既有民族情怀,又有全球视野;既有本真的生命体验,又拥有全面的科学知识,具有创造能力的未来公民。新教育实验把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成长作为我们追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在实验中,我们一直期待着孩子心里有梦想,脸上有笑容,一直期待着学生能够和教师对话,教给学生终身有用的东西。所以到现在为止,参与实验的学生有80万左右,在这些学生中,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人才,如刚才我们提到的何一萍老师的女儿海灵,这样的学生非常多。

第三,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学校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场所,是教育活动的中心,我们只有把学校改造成真正的学习型的组织,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拥有杰出的校长,优秀的教师队伍,拥有具有特色的发展模式,才能让学校得到真正的发展。这几年来,许多学校在新教育实验中成长起来。应该说,我们表彰的三所示范学校以及20多所优秀学校,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我们这次对所有的学校进行了全面的考量,专门组织专家评估,认为80多所学校可以晋级,确认它们在实验中是成长和发展的。

第四,改变教育科研的范式。长期以来,传统的教育科研模式,基本上是“我”(研究主体)和“他”(研究客体)分离的,在这种范式之下,研究者与教师是没有感情、毫无关联的双方,研究者为研究而研究,通过分析获得一些数据和资料,并认为这些数据和资料就是研究,就有它的价值,这就是所谓传统的、学院派的实验方式。我认为教育就是活生生的研究,在教育的领域中,研究者与研究对象都是主体,你和我并不是分离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构成的一个团体。我们新教育实验没有用传统实验的方式来做的重要原因,是我们觉得教育是一种真实的生活。新教育实验走过的历程,虽然很短暂,只有四年的时间,但是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应该说这四年中新教育实验已经初步取得了成果,形成了一批理论著作。这次我们有一个陈列和展示,大家可以看到,每个新教育人在行动的同时都在思考。没有思考的行动是盲目的,事实上每个新教育实验人都有他自己的教育哲学和教育追求,在这些著作中,呈现了他们的思想,记录了他们的思考。新教育实验出版了大量的论文,特别是一线老师的教育随笔,我觉得这是新教育实验理论研究最好的丰硕的成果。我们很难统计,到底有多少位老师写了多少万字的随笔,出版了多少本著作。我最大的感受是,每天打开电脑,我都会接到很多老师给我发来的短消息,请我为他即将出版的书写序言,我欠了很多很多的债,我没有那么多时间写序言,因为这样的短消息实在太多。

新教育实验引起了媒体朋友的关注,中国几乎所有的主流媒体都关注过新教育。昨天下午新教育实验举行了一个媒体见面会,感谢媒体长期以来对新教育实验的关注。很多媒体人自觉的参与到新教育实验中来,他们为新教育人追梦的精神所感动。比如《莫愁》杂志社的主编马建强,他在报道新教育实验的过程中,参与进来,成为新教育实验的项目主持人。再如章敬平先生,他曾是《南风窗》的主笔,现在是《经济观察报》的主笔,许多人就是通过他的文章认识了新教育。

借此机会,向所有关注、参与我们新教育实验的朋友,表示最崇高的谢意,谢谢大家!

二、新教育实验在“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构想

“十一五”期间新教育实验要做什么?希望大家仔细注意我们这次的提法,包括对六大行动的提法,都有一些新的变化。新教育实验是动态发展的,还在不断修改,不断提升和发展。

(一)努力成为中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

新的义务教育法刚刚颁布,把素质教育写进国家的法律,是这次新义务教育法的亮点之一。因为应试的压力,分数的压力,已经成为中国教育的一把枷锁,我们怎样挣脱这个枷锁,怎么探索一条新的素质教育之路?人们对素质教育的解释有无数种,去年,中央教科所和全国一批著名专家挂帅,对素质教育进行了全面梳理,我不知道他们最终的研究结果是什么,但是我认为,素质教育比较共通的认识是应该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它是面向所有孩子的教育;第二,它是全面发展的教育,不是简单的分数的教育;第三,它是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它是帮助教师和学生能有一种终身的自我发展能力的教育,而不是简单的只为了当下的分数的教育。新教育实验在这三个方面有自己明确的追求:面向所有人,新教育实验新的教育理念是提升一切的人,我们希望所有的父母,所有的孩子,所有的教师,所有参与到教育中的人都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新教育实验非常反对以分数论英雄,非常反对用考试代替所有的教育过程。所以大家看到我们六大行动本身就是丰富多彩的,有人说你新教育实验为什么不关注体育,不关注科技教育?事实上这些都在我们关注的范围中,我们不能期待一个实验把所有的中国教育问题都解决,我们只能期待这个实验解决其中一些关键的问题。中国教育最缺的是什么,我们认为最缺的是人文精神,新教育六大行动是以关注人类的崇高精神,和人类崇高精神对话为基本特征,我认为这是当下中国教育最缺少的。可持续的发展新教育实验是做人的教育,为人的终身发展,教给其一生有用的东西。所以大家也看到,在新教育实验下一步的发展中,我们有一些新的构想,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相信再经过五年的努力,新教育实验成为中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一个品牌,并不是一个奢想,我们完全有理由期待,我们在中国素质教育探索方面,能够成为一个典型,一面旗帜。

(二)全力打造植根于本土的新教育学派

大家可能知道,在第三次新教育实验会议上我曾经提出苏州学派的概念,陶西平会长也提出了苏州学派问题,现在我们已经改了,我们不提苏州学派,我们提植根于本土。植根于苏州就是苏州学派,植根于北京就是北京学派,每个单位,每片土壤都可以养育他自己的一棵参天大树,哪怕是苏北的一个农村,都有他本土的东西。我们是有信心打造新教育学派的。关注新教育的朋友可能知道,有人曾经提醒我们说,你们还想打造什么学派,你们离学派还很远,我说“谈派色变”是长期以来中国学术制度以及孤立的学术格局所造成的一个现象,很多人都不谈学派。我觉得在当前的中国,提倡学派,既体现了我们的学术勇气,也体现了我们学术追求。我们一会儿一个精神分析,一会儿一个人文主义,一会儿一个建筑主义,一会儿一个多元智能,为什么不能有中国自己的、本土的教育学派?我相信我们能做得到。实际上所谓的学派,在传统意义上,是局外人对局内人的一种称呼,被称作某一个学派的人,他自己并没有认识到,或者并不一定认同这样的称呼。有的人最初也没有想创建学派,很多学派是自然形成的。但是我说学派也是可以创建出来的。为什么可以创建出来?这是一种学术的自觉,我们觉得学派可以用来建立我们新教育共同体。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的学术风格,我们的话语方式,我们的做事方法,我们的基本主张,成为我们共同体所拥有的基本的范式,我觉得是可以做到的。所以,新教育实验在今后的五年中,应该以建立学派作为重要追求。这主要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来进行。

在理论的层面,必须要有自己的代表著作,我想这个并不难,事实上在“十五”期间我们就有一批理论著作问世,但这些理论著作还没有鲜明的学术特性和理论体系。但是在“十一”五期间,我们已经做了规划,一会儿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理论构建的雏形。代表人物不用说,我相信“十一五”期间,会涌现出更多没有来的我们学派的代表,这个代表人物可能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我们一线的老师,通过学术自觉、学术意识,通过丰富自己的理论素养,形成自己理论的追求和理论的思想,成为新教育学派的理论代表;另一个方面是我们这些理论工作者,走出书斋,走进校园,走进教师的生活。因此“十一五”期间,我们会吸引更多的教授进入我们的团队。两支队伍汇集起来,我相信应该能够涌现出一批代表人物。代表人物形成,代表著作形成,理论构建自然会形成。

在实践的探索上,作为任何一个流派,必须有自己代表性的实验基地、实验学校。事实上,今天来到这里的学校代表,还有更多没有来的,所做的探索,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只要我们在“十一五”期间,自觉地用理论武装,让教师和学生自觉地真实地参加到新教育实验中,我相信我们新教育实验打造流派的梦想是可以实现的。

这两个梦想是我们所有新教育人共同的期待和目标。这不仅是我们总课题组的成员所做的事情,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代表人物,都有可能出版理论著作,我们总课题组会为所有的新教育人提供最好的服务。

我们对新教育下了一个到目前为止相对满意的定义。很坦率地说,“十五”期间,四年的历程,很多人问我新教育是什么,我讲不清楚,我们总课题组也没有对它进行一个清晰的定义。这次我们有了,我们提出新教育实验是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基点,以六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目标为目标的实验。这个定义相对比较简约,但是我觉得它大致反映了新教育实验的对教育的理解和追求,特别是这句话——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我一直说,任何教育理论,大致有三个最基本的要素,第一是它的本体论,第二是它的价值论,第三是它的方法论。本体论,反映了我们对教育的理解和认识。从本体论来说,我们认为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这就是所谓的教育生活;从价值论来说,我们认为我们所追求的教育生活,它应该是幸福而完整的,是可持续发展的;从方法论来说,我们主张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等行动,来实现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目标。所以这句话,从本体论、方法论和价值论上都能够反映我们基本的观点。

什么是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我认为有这样几层意思:

第一,教育就是生活,这句话是针对过去比较传统的对教育的理解而提的,即“教育是为将来的工作和生活做准备”,教育是为了未来的。教育本身就是生活,教育就是生活的方式,是行动的方式,教育作为促进美好生活的手段的同时,它本身也应该是一种幸福的生活。

第二,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教育是一种生活,但是它是一种特殊的生活:它必须确保受教育的个体生命获得充分的成长,必须实现社会对于一个未来公民的希望。在这个意义上,它是一种特殊的教育生活。在教育生活的基础上,我们又做了一些超越:它是一种特殊的教育生活,但是又不能等同于学校教育生活。所以像在家庭里父母和子女的沟通,在职业生涯中我们每个人的学习,都可以视为教育生活。所以教育生活,是从摇篮到坟墓。

第三,教育生活应该是幸福的,而不是痛苦的。教育既然是努力地去促进每一个人过一种幸福的生活,它本身应该是幸福的。所以我们强调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不仅仅是对教育终极意义的思考与追求。在当前这样一个教育背景下,许多地方和一些学校,让学生的童年和心里充满了失败,没有美好的梦想。很多孩子已经失去了凝望世界的明眸,失去了追求理想的冲动,失去了成功的情怀和感恩之心。我们的孩子甚至很多老师,已经没有幸福可言,甚至于在我们教育在线的网站上,我们也经常看到和听到,我们的老师在诉说他们痛苦的经历。

第四,我们在幸福后面加上完整两个字,是强调在当下的教育中,最缺乏的是做人的教育、德行的教育,是真正期待教育能够全面和完善。一开始讨论这句话的时候,我们课题组争论了将近两个小时,一直定不下来。但是在没有更合适的之前,我觉得这句话可以表示我们新教育人对教育的理解和追求。

三、新教育实验的哲学、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

新教育实验的哲学基础是发展论、行动论,也可以说发展哲学、行动哲学。从发展论来说,当然最重要的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对人充满了关怀,充满了呼唤和关注,发展哲学,毫无疑问地成为我们新教育实验的最重要的核心。我们提出为了人的一切,为了一切的人,这实际上就是发展论的一个表述,过一种完整的生活也是发展论重要的指向。行动论,也是我们坚持的价值追求。我们提出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这是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在今天的一种新的升华,我们知道实用主义哲学里面并不都是糟粕,这时候我们用行动哲学阐述我们的理念。

关于新教育实验的心理学基础,我们把过去的五大理念中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无限相信教师和学生的潜力,注重个性的发展,注重特色的教育等提法上升为状态论、潜力论和个性论。在整个新教育实验中,心理学基础是非常关键的。我曾经说过,死人和活人就差一口气,活人和活人就差一个状态,有状态他就有激情,有激情他就有行动,有行动他就有收获。所以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实际上是状态造成的,状态将成为我们重要的心理学基础。潜力论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依据,因为现在的老师动不动给孩子贴一个标签——这个孩子不怎么样。事实上我们知道,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每个人都能够成为他自己,我们有很多创造奇迹的人。张万祥老师是天津一位退休的特级教师,但是他认为才刚刚开始发挥他的青春力量。他60岁以后加入我们这个团队,之后出版了很多著作,同时还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年轻人。刚才提到的赖联群就是他的徒弟。昨天晚上十一点钟,他发来短信,诉说他的遭遇,由于天气缘故,飞机停飞、高速公路被封,他们苍南团队被集体困在温州机场,只能遥望北京,表达他们的遗憾,并特意委托我们总课题组向大家致歉。我觉得张老师就是一个创造奇迹的、有青春理想的老年教师。还有苏静老师,一个年轻的小学老师,是一个创造了教育奇迹的年轻人。她班上的孩子都会写诗,她最近到山西运城的新教育实验学校,到海门新教育实验区,到昆山玉峰实验学校交流,都非常成功。所以我觉得教育是可以创造世界的,你只要相信教师,你给他多大的舞台,他就可以演绎多大的精彩。我们很多老师连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重新焕发了青春,重新开始了人生,重新开始了自己的教育生活。在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一群聋人,都能跳出那样精美、让人惊叹的舞蹈“千手观音”。所以我们只有相信孩子,才能给他精彩。

个性论,我们的教育把所有本来具有无限发展可能的人,塑造成统一的标准,统一的模式,让统一的大纲,统一的标准,统一的评价把他们打造成我们所谓的理想的统一的模式。我觉得,最好的教育是帮助每个人成为他自己,帮助他张扬自己的个性,帮助他收获自己的精彩,我觉得这是我们新教育应该努力去做的。

新教育实验的伦理学基础是崇高论、和谐论。这是我们这次来的车上才提出来的。过去的五大理念就是要让师生和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这句话我们把它升华为崇高论,这是新教育对于未来的学校生活,对于个体和社会的一种期待。第二是和谐论,过去的五大理论里面有一个“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教育应该帮助孩子对未来社会有贡献,做出对社会有用的东西。我们知道在教育理念中,哲学是作为本体论,伦理学作为价值论,心理学作为方法论。伦理学更多是讲人和社会的关系,人和社会有什么关系?这种关系我们把它上升为和谐论。新教育的和谐论,就是要在促进每一个个体发展的同时,在帮助他为今后成为一个公民而准备的同时,让他能够给社会以回报,有一颗感恩的心,这是我们新教育实验所期待的。

当然,在“十一五”期间,新教育实验在知识论、课程论、学习观、教学观这些方面,都已经开始启动我们的研究计划。

四、新教育实验的行动创新

大家都知道,新教育实验是以行动为特色的。有人曾经说,新教育实验是中国的教育行动学派。新教育的六大行动,已经成为我们的品牌。这次六大行动的次序发生了变化,第一,营造书香校园;第二,师生共写随笔;第三,聆听窗外声音;第四,培养卓越口才(这个行动和“十五”期间的双语口才训练比已经有了变化);第五,构筑理想课堂;第六,建设数码社区。这是我们一个新的设计,实际上反映了我们对新教育实验新的思考。前面四个实际上就是所谓的听说读写,后面两个是我们最重要的载体,一个是课堂,一个是网络。这样,六大行动的逻辑体系就很清楚了。

营造书香校园

什么是营造书香校园?通过创设浓郁的阅读氛围,整合丰富的阅读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让阅读成为师生最日常的生活方式,进而推动书香社会的形成。我们对书香校园的建设应该说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在书香校园建设中,我们要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我们专门成立了一个专业化的团队——“毛虫与蝴蝶”项目组,来进行儿童阶梯性阅读研究。8月份在苏州会办一个研修班,这实际上是一个实验班,我们邀请一部分老师,在他们自己阅读的基础上,对整个阶梯性阅读做研究。老师和学校怎样开展阅读活动,老师到底怎样进行有效的专业化的阅读,我们将会给出指导和建议。在阶梯性书目的基础上,会形成新教育儿童书包。在今年的9月28号,也就是孔子诞辰日,我们将在苏州召开首届阅读节,举办一系列的大型活动。我们期待着通过一到两年的努力,在书香校园这一块能够形成非常具体的、可操作的一种新的方式,我相信这将是“十一五”期间新教育实验非常重要的成果。

师生共写随笔

我们这么界定:通过教育日记、教育故事、教育案例分析等形式,记录、反思教师的日常教育和学习生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自主成长。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学生的自主发展是在写的过程中完成的。当然,写的形式是完全多样化的,有各种各样的操作形式,包括师生一起写故事,写班级的趣事,写学校的活动,写师生情谊,包括教师的读书故事,办公室的成长,专题性的随笔,教学案例。刚才电视片介绍了昆山的玉峰实验学校的吴樱花老师,她为一个孩子写了整整15万字的观察日记。这个孩子本来是一个调皮大王,他曾到学生寝室里面,把同学的牙刷粘上粪便,再洗干净,看着人家刷牙。在老师15万字观察日记的感动下,他开始了一种新的人生,最后以全苏州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重点中学。15万字的日记改变了一个孩子的命运。随笔的方式很多,我们有课题组会对不同类型的老师,用什么样的写作方式和反思方式做有效的指导,我们期望“十一五”期间这个行动有所升华和突破。

“共写”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什么?是“共”。“十五”期间我们一直发掘共写本身的魅力,写不是目的,通过随笔这样一种方式,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帮助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才是我们的目的。随笔本来是教育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不是简单的记录生活,学生可以写日记、随笔、周记、作文、作业、书信,教师可以把随笔写在批阅里,可以为每个孩子写信、写贺卡、写观察日记,师生共同编织有意义的人生。这将是我们“十一五”期间,师生共写随笔的一个新的突破和变化。

聆听窗外声音

我们提出通过开展学校报告会、参加社区活动等形式,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促进学生形成多元的价值观。我觉得这个定义更体现了我们新教育实验的理念和追求。我们设想,在“十一五”期间,我们所有新教育实验学校对教师和学生参与公益活动要做一个全面的设计和行动,所有的学生必须要有公益活动的积累,必须要关注真实的社会生活,必须要了解这个社会,而不是脱离社会,在象牙塔里度过学习生活。包括利用社区的教育资源来进行学习。我们要让学生热爱社会、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最后帮助学生形成多元的价值观,不要把自己的命运系在高考一根绳子上,要让孩子们知道,条条大路通罗马,人生任何一个阶段都可以起飞,人生任何一个阶段都可以收获。社区和学校的资源怎么整合,怎么有效利用,这都是需要考虑的。

培养卓越口才

我们提出通过讲故事、演讲、辩论等形式,使教师和学生愿说、敢说、大胆地说、会说、能说会道,从而形成终身受益的自信心,提高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卓越口才,以前叫双语口才训练,这是我们行动名称的一个变化,这个变化是出于几点考虑:第一,因为大部分学校是农村学校,尤其“十一五”期间,我们更多面向农村的学校,让他们进行双语教育是很困难的,改成培养卓越口才以后,所有的学校都可以做。我们到山西运城的学校,看到孩子们一个个生龙活虎,一个个能说会道。通过一些活动,让孩子愿说、会说、敢说,目标是培养自信心,自信心和我前面讲的状态是直接联系的,你相信自己,你才会有好的状态,这是我们很重要的一个目标。今后在沟通方面,在培养口才的时候,还要教会我们的孩子、教会我们的老师聆听,我一直说听永远比说更重要,上帝给我们两只耳朵,是让我们更多地聆听,聆听是尊重,聆听是学习,学会有效地聆听,才可能获得更多的知识,更多的信息,才可能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坦率地说,我们很多人不会聆听,无论是在这样的礼堂中,还是在小会议室里,甚至在两个人对话的时候,很多人都目中无人,很多人都不懂得怎么样去表达和沟通。我们要把这个教给我们的孩子。怎么样有效地表达,也是我们培养卓越口才非常重要的任务,在“十一五”期间,我们将会进行更加系统深入地探索。

构筑理想课堂

在“十五”的后期,理想课堂项目开始启动了,我们过去提出打造特色学校,现在发展成构筑理想课堂,这是指通过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通过在人类文化知识和学生生活体验之间形成有机的联系,实现高效的课堂并追求个性的课堂。课堂也是真实教育生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种生活应该是民主的、平等的、和谐的,注重把人类的文化知识体系和学生生活体验有机地联系起来。我们提出高效的课堂,同时追求个性的课堂,有效是基础。课堂是不是有效,有没有在课堂说废话,是不是浪费学生的精力和时间,我觉得这些都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同时课堂应该是和谐的,应该是可复制的。每个人都有自己对课堂的理解,对自身的理解,对学生的理解,对生活的理解,每位老师都可以演绎属于他自己的课堂。个性的课堂是建立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优秀老师的基础之上的。这是我们构筑理想课堂的一个目标。在“十一五”期间,我们将和专家和特级老师组成理想课堂研究的共同体,进一步升华对理想课堂这个课题的研究。

在“十一五”期间,构筑理想课堂是整个大活动里面最难的,也是所有课题里面我最担心的一个行动。我最初没敢放进去,不是说我对课堂不重视,我知道任何教育活动如果忽略课堂就永远没有生命力,课堂永远是我们要关注的,但是课堂研究可能需要漫长的历程。课堂研究有三个层次,即有效课堂,对课堂多元理解的研究,走向个性课堂。

建设数码社区

通过加强学校内外网络资源的整合,建设学习型的网络社区,让师生利用网络学习和交流,在实践中培养师生的信息意识与信息应用能力。数码社区是我们整个新教育实验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和特色。利用网络来进行实验,进行课题研究,大概新教育实验在所有实验中是首屈一指的。网络对于我们每个教师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我们苏州今天来了两位教师,苏州吴江的孙惠芳老师和张家港沙洲小学的数学老师陈惠芳老师,我经常举他们两个人的例子。他们是最早的教育在线网友之一,教育在线刚刚启动孙惠芳老师就参加了,当时她已经小有所成,发表了几十篇文章,前两天我还看到她在《江苏教育研究》发表的随笔,她在我们网上也有专栏,但是我一直说,她不太善于和人交流,发完帖子就走了,不太跟别人讨论。陈惠芳老师很会交流,她是2004年初才知道教育在线网站,加入新教育实验的。她进来两年多的时间内,写了一两百篇的文章,《中国教育报》曾经连载过她的系列文章,最近她的一本叫《触摸教育的风景》的著作也出版了。在一定意义上,孙惠芳的水平不在陈惠芳之下,但陈老师在我们教育网站上看主题帖,为深入学习服务,不断跟帖,不断交流,利用网络交流,本身是一种能力。所以数码社区网络虽然是虚拟的,同时也是真实的,很多故事都发生在教育在线这个网站上。

在“十一五”期间,新教育实验还要继续努力,在这六个方面还要继续拓展。同时,对于生命教育、公民教育等,我们将做成项目来梳理:

新生命教育

新教育对生命教育非常重视。最近,我们召开了首届生命教育研讨会,全国著名的生命教育专家已经开始组成一个新生命教育的研究团队。生命对于教育来说非常非常重要,没有生命就没有了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对于新生命我们理解为三个层次:第一,珍惜生命。不仅珍惜自己的生命,还珍惜别人的生命,不仅珍惜人的生命,还要珍惜动物植物的生命。而不是动不动就自杀,动不动就杀人,动不动就跳楼,包括我们清华园也有这样的事情,用硫酸去伤害动物。这是不重视生命教育的恶果。第二,热爱生活。生命是在生活中展开的,让我们的孩子能够多才多艺,让我们的孩子能够陶冶情操,成为一个热爱生活的人。第三,成就人生。即能够挖掘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成就自己的事业。

新公民教育

教育重要的目标之一,是培养有责任感的、遵纪守法的未来公民。现在我们的法律教育非常困难,昨天我在人民网做访谈,很多网友问我,义务教育法颁布了,不执行怎么办?因为义务教育法有很多新的规定,比如说国家及地方政府保证义务教育的经费,网友说政府不给钱怎么办?义务教育法规定,教师的待遇不得低于公务员,网友说有人欠我工资,我工资低于公务员怎么办?我说这是很简单的问题,小学就应该学了,遵纪守法,谁违法找谁算账,把法律作为自己的武器,你收入比公务员低的时候,你可以通过法律的途径来解决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不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呢?所以我觉得公民教育最基本的一些理念,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失。要让每个学生,每位老师,学会维护自己的权益。因此,公民教育的核心,是法律的教育,是宪法的教育,是宪法各个组成部分的教育,这是作为公民最重要的东西。如果公民连法律都不遵守,这个社会就会有问题。

“生命”与“公民”是我们在“十一五”期间很重要的两个词。从个体的角度去阐述,做一个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成就人生的人;从社会的角度来说,让每个人做遵纪守法的人,成为一个好公民。在城市里成为一个好市民,在企业里面成为一个好的员工,这是最低底线。我们看到,比尔·盖茨把他的家产捐给慈善事业,巴菲特把他的钱捐给了慈善事业,灵山为新教育捐了500万。关键是要有感恩的心,才能创造美好生活。

新父母教育

在“十五”期间我们做了很多工作,“十一五”期间我们会进一步深化细化,进一步展开,包括父母的培训、亲子活动的设计、亲子共读的书目和活动等等。

新教师教育

新教育实验要做好,要从培养未来教师入手。我们期待有更多的师范院校加盟。在此之前,延安师范学校以学生为主,已经做了。我们想在“十一五”期间,能够把教师教育活动进一步深化细化,真正帮助走进我们新教育实验的年轻教师,使他们意气风发,拥有理想和追求。

新职业教育。现在有六所职业学校开始启动新教育。要做一个新教育实验班,这里面有很多内容,首先要把新教育的理念和行动引进职业教育。现在的职业教育,过多强调了技能的训练,忽略了品德、人文的作用。职业教育里面,人文关怀的缺失甚至比普通教育更加严重,很多职业学校把学生直接赶到企业里面。我们要做人文的教育,教孩子怎么读书,让孩子懂得怎么做人。

新农村教育项目

大家可能也注意到,党中央和国务院非常重视农村问题,科学发展观也把农村的发展纳入其中,最近我们全国政协常委会开会的一个主题就是新农村教育,会议上我也做了发言,讲新农村的文化、教育和发展的问题,我们已经在苏州选定了一个乡的两个村,开始启动我们的新农村教育计划,包括对农民进行现代农民的教育、技能的教育和生活习惯的教育。

新教育实验的制度建设

我手里拿的是我们刚刚修订出来的新教育实验的指导手册,昨天刚刚出炉,本来准备发给大家,现在来不及了,以后需要的只能自己去买了。里面对实验的制度做了很严格的规定,坦率地说,“十五”期间,我们没有实现制度化设计的目标,没有严格的制度。在“十一五”期间,我们从秘书处到课题审批,到课题管理,到课题组成员,到学校的指导,到档案,到新教育会议,已经全面形成制度。包括课题组成员到学校里面去,所有细节都有规定,吃什么饭,住宿怎么安排,报酬怎么解决,全部有规定。刚才在看的时候,我说回去以后,要组织秘书组的成员全面学习,虽然这个制度是我们制定的,我们课题组的很多人员却在违反这个制度。我们每个人都要严格执行这个制度的所有规定,所以请实验学校也能全面了解这个规定,真正实现制度化生存。我们这么大一个团队,全国13个实验区,500多所学校,如果没有一个好的体系和制度肯定不行,我们很多学校都在自主探索,当然非常好,但是如果我们团队管理跟不上,指导跟不上,将会影响实验的效果,影响实验的水平,影响实验的进展,乃至于影响实验的声誉。所以,制度化建设应该成为“十一五”的重要目标。

新教育实验的网络平台

我们的网站面临很多的问题。到今天没有一个专职人员,我们从总版主到副总版主,到所有的版主都是义工,没有一分钱。我们有的时候对优秀的版主给予一些奖励,但是这都是微不足道的。“十一五”期间我们要继续打造好网站,让他真正成为新教育实验的网络平台。这个网站是非常特别的,据说中国的很多网站会员的访问量只占总访问量的一成多,我们这个网站的会员访问量占九成多,也就是说绝大部分人都是这里的主人而不是客人,所以这个网站是非常非常特别的,它凝聚着新教育人的梦想,所以我们会珍惜这个平台,继续打造好这个平台。我希望更多的老师在这里开博客,开专栏,我们会出更多的资金,会有更多技术和人员的支持,我们有决心打造成中国基础教育的一个门户网站。我们也期待着我们共同组成教育在线网站的网络联盟,“十五”期间我们曾经提出过,但是没有去做,这是我们打造好平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

新教育实验在“十一五”期间要做很多公益项目。我们新教育人都是追梦人,大家都有一颗感恩的心,怎么做好我们的公益事业,这也是我们应该努力去探索的。

新教育实验经历了一个不太漫长的四年的发展历程,未来还是要靠我们大家去创造,我们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学校,有更多的老师,有更多的教育行政部门,能够加盟,能够关注我们的新教育,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在全体新教育人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把新教育打造成为中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打造成为植根于本土的新教育学派。

共读共写共同生活[8]

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民族共同思想基础

我们应该庆幸,自己能够身处一个伟大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一个古老的民族再一次走向昌盛。但同样真实的另一面则是:我们刚刚走过的昨天,以及正在被我们抛在后面的今天,都并不是完美的时代,而是一个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加以改造的时代。

这个带着我们走向伟大未来的时代有许多问题。几乎和所有快速崛起的时代一样,它首先面临着共同价值濒临崩溃的危险。当今的社会没有共同的语言,而没有了共同的语言又怎么可能有共同的理想、共同的道德标准与价值观?

最近,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再一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核心的价值体系与共同的思想基础,将会面临真正的社会危机。

此时此刻,一些人在象牙塔里贩卖着陈旧的道德文献,更多的人在大街上,在集市里,在工厂里,在田野上仅仅为生计而奔波,而当他们脱离了贫困线之后,由于惯性,他们也仍然只是一群被饥饿感驱使着追逐面包和金钱的拜金主义者……

把我们凝聚成一个共同体的民族的精魂在哪里?难道金钱就是我们这个时代、这个社会唯一流通的共同语言?

而我们的学校,这个本来应该最温馨最纯真的地方,这个寄托着未来社会美好与希望的地方,今天同样面临着共同语言、共同价值和共同道德崩溃的危机。我们无需粉饰,正像整个社会陷于拜金主义的风潮中一样,我们的学校目前正深陷于拜分主义和市场主义的陷阱中,甚至我们不能不怀疑,是不是只有分数才是我们学校师生之间,家长和教师之间,校长和教职员工之间,学校和社会之间的共同语言。机械的应试教育既毒害了一批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又严重违背了国家和政府关于实施素质教育的政策,更不能为未来的社会造就有创新能力、有公民素养的新人。但是,由于教育的无方向性,由于科举文化与应试教育的惯性,由于没有终极价值的引领,由于长久以来所产生的不安全感和无力感,整个社会和绝大多数学校依然沉溺于其间而无力自拔——这已经成为我们民族的一个潜在危机。而且,我们认为,全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与共同思想基础的形成,必须从学校开始。

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我们亟须重建共同的语言,我们亟须拥有共同的价值,我们同样亟须用真诚的共同行动,来创造共同的未来。为此,我们首先需要拥有共同的历史、共同的英雄、共同的文化符号、共同的心灵密码——也就是说,我们亟须通过共读,通过对话和相互用文字交流(共写),来实现真正的共同生活。

二、共读共写共同生活与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是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必由之路。

共读,是一个班级、一个家庭、一所学校、一个社区、一个国家乃至于整个人类通过阅读继承共同的文化遗产,拥有共同的语言和密码,从而能够共同生活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共写,是指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亲子之间乃至于整个社会通过反复交互的书写,彼此理解,并在不断的自我反思中加深认同,体认存在的过程。

共同生活,是指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亲子之间,社区成员之间,乃至于东西部之间以及所有公民之间,通过共读共写共做(行动)等途径彼此沟通,相互认同,在保持差异性的同时不断地消除隔阂,并逐渐拥有共同的愿景、共同的未来。共同生活的努力,也是整个社会逐渐民主化的过程。

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意味着这样一种文化上的努力,即恢复书香传统以及书写传统,在现代生活背景下,通过对传统文明以及人类文明的反思继承,逐渐形成新的价值观,将班级、学校、家庭、社区、国家重新凝聚起来,冲破个人主义屏障,打破人与人之间相互隔离的状态,恢复生活的整体性和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从而不断创造新的更加美好的未来。

新教育实验在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方面,将作出以下努力:

我们将努力打破教科书和教辅资料一统天下的格局,恢复师生之间、亲子之间的共读传统,为每一位孩子寻找此时此刻最适合他的书籍,让师生、亲子沉浸在民族乃至人类最伟大的作品之中,恢复与传统的血脉联系,恢复师生之间被应试教育异化的密切联系。我们同时期待从建设书香校园走向一个真正的书香社会。

我们将努力倡导真正意义上的写作,将写作与生活联为一体,并成为反思交流的重要手段。在此意义上,通过师生、亲子之间的相互书写,通过师生、亲子之间的彼此言语的沟通与交流,将彼此的生命编织在一起,从而尽可能地消除隔阂,避免相互隔膜、相互对立甚至相互伤害,使人类生活的真正经验能够通过共写(沟通与交流)在彼此之间传递流动。

通过共读共写共做,以及课堂等场合平等自由的交流,我们希望师生之间乃至于亲子之间,能够拥有真正的共同生活。不但生活在共同的空间里,而且也生活在共同的精神背景下,逐渐疗治被畸形竞争隔开的孤独的心灵,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与和谐。同时,我们也将致力于推动在共读共写背景下的共同体建设,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班级之间,学校之间……应该建设更多的基于理解的共同体,从而恢复教育生活的完整性。我们还将通过新教育“每月一事”等实实在在的共同行动,帮助教师与学生拥有完整的生活。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更致力于推进各种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并使之成为真正的学习型社会的坚实基础。

三、共读共写共同生活与民族文化认同

我们倡导共读共写共同生活,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自身的认同——既包括我们每个个体的自我认同,也包括一个民族的自身文化认同。也就是说,为了使我们的存在充满意义,我们必须回答以下问题: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想到哪里去?但如果不存在一个“我们”,而只有像沙砾一样的一个又一个“我”,那么这些问题就不可能被提及。

如果没有共同的神话与历史,没有共同的英雄与传说,没有共同的精灵与天使,没有共同的图画与音乐,没有共同的诗歌与小说,我们就不可能拥有共同的信仰、共同的道德标准和对未来的共同的愿景,也就没有所谓的核心价值体系和共同思想基础。我们的社会就只是一群乌合之众。

除非我们拥有共同的信仰,拥有共同的英雄与历史,拥有共同的语言,否则社会上的个体往往只是没有灵魂没有身份的芸芸众生,未来的社会就会成为个人主义猖獗的场所,而不可能成为我们共同的家园。

然而,身为一个中国人,身为由数十个民族组合而成的大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今天我们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茫然:我们从哪里来?我们究竟是谁?

我们是不是龙的传人?我们是不是炎黄子孙?我们是不是儒家文化的传人?我们是不是拥有诸子百家和唐诗宋词的伟大民族?我们是不是拥有“二十五史”中所记载的那些伟大朝代的历史?现在,这一切都因为虚无主义、怀疑主义、西方文化中心主义和狭隘的民族主义而遭受侵害。

在民族文化认同上,现在有两种非常有害的极端:一种是彻底地西方化,并把西方化伪称为全球化、全人类文明,把西方的某些价值等同于普世价值。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有人已经不再认同“龙”为我们民族文化的象征,不再承认我们灿烂的历史和文明是人类的一朵奇葩,这种思想的结果是摧毁了我们共同的文化圈,让中国人无家可归,无从依托,没有灵魂,没有信心。而一个没有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没有国家认同感和自豪感的人,又如何能够积极地投身于辛苦的事业,为创造共同的未来而付出?与西方化相对的另一种极端的观点则是拘泥于血统的狭隘的民族主义,它否认中华民族是一个不断相互融合的大民族的历史事实,只把历史的某一段当成正统的中国史。这种狭隘的观点又会导致我们视野与思想的封闭,并且在我们民族内部制造不和谐的声音,让一个共同的家园变成不和谐的古代战场。这两种极端的思想都是有害的,都不利于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未来。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她)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为了寻找到我们自身,我们需要共读我们的神话与历史。通过共同阅读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精卫填海,夸父追日、炎帝与黄帝的战争与结盟,我们将真正地成为同一个中华民族祖先的文化后裔。

然后,我们通过阅读希腊神话和希伯来神话,通过阅读世界历史,通过阅读美洲的发现和南北战争解放黑奴的历史,了解其他民族所拥有的历史与传说,我们将和整个人类的文明在更大的生物圈里融为一体。

四、共读共写共同生活与构建和谐社会

我们曾经有过伟大的共读共写共同生活的传统,千百年来,四书五经这些儒家经典曾经把我们的祖先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他们拥有完全相同的语言,而这些语言也有着相似的解释:礼、仁、智、义、信、勇、孝悌……在对于这些共同经典的解读中,逐步形成了共同的价值体系与思想基础。

而在数十年前,我们还曾有过一个短暂的共读历史,通过共同阅读马克思主义学说,一个民族又一次拥有新的共同语言。

我们提起这些,并不是缅怀过去,更不是提倡大家把四书五经或者某部哲学经典当成是我们这个时代共同语言的唯一来源。只是从历史身上我们不得不看到事实本身:只有拥有共同语言、共同经典的民族才是一个民族共同体,而不是聚焦在一起的人群;只有拥有共同基本立场与价值观的社会才是一个真正的社会共同体,而不是一盘散沙。

没有共同价值共同愿景的一群人严格来说称不上一个真正的社会,更谈不上是一个共同体,那只能是一群乌合之众。

我们来看一个“众”字的文化意蕴,这既是“群众”的“众”字,也是“乌合之众”的“众”字。在最初的时候,它是一个日字下面的一群人,意味着大家是在同一个太阳(象征共同的神话、光辉与价值的太阳)下生活的人群。后来,上面的太阳讹变为“目”字。再演化为其中的一个“人”在上面:众。众字的演变是不是意味着,共同的价值变成了某个个人的意志,人们在这样的意志下汇聚在一起?这个只能是我们的猜测,但无论如何,一个称得上真正的“众”的人群是应该有共同的太阳或者共同的英雄的,原子般和沙砾般的个体聚在一起只是一群乌合之众而已。

时代不同了,共同的价值已经不可能再由谁来强制规定。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真的只能听任共同的语言慢慢丧失,听任共同的价值、标准逐渐从我们生活中消失?听任一个历经苦难而好不容易又开始走向复兴的民族成为一群乌合之众?许多迹象表明一切并不令人乐观,正如安·兰德所言:“一个人如果不知道人性的伟大为何物,心中也没有具体的形象,那么要保留对生活美好的幻想是很困难的。每天,当你阅读当天的报纸标题时,你会发现自己变得越来越猥琐,距离希望越来越遥远。如果你转向现代文学,想从中找到一些人性美好的东西,却往往发现那里面尽是些从三十岁到六十岁不等的罪犯。”

但是我们坚信我们仍然大有可为。我们仍然有力量从过去的岁月里,从人类的文明史上,从民族的发展史上找到我们共同的神话、共同的英雄,进而形成共同价值与标准,并用那些高尚的标准来使未来的人们从平庸的偶像崇拜中挣脱出来。

现在,大多数理智的人仍然认同自己既是某一民族的子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人。但是,事实上因为另外的因素,我们并没有能够成为真正的承担共同命运的一家人——贫富悬殊,东西部差距的持续加剧,使我们不得不面临一个事实:我们共同的社会已经被偷走了!事实上,我们被金钱所左右,被流俗和传媒所左右,分成了富族与贫族,分成了东部与西部。正是基于这样的事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希望努力缩小东部与西部、城市与农村的差距。

现在,和世界上其他民族相比,我们整个民族的阅读水平都令人忧虑。有调查表明,我国国民阅读率呈持久下降态势。 目前,中国有读书“习惯”的读者大概只占到5%左右。

在所有阅读匮乏的重灾区中,西部儿童的阅读状况相对来说是最为恶劣的,引发的问题也更为严重。许多原本善良天真的孩子,在应该大量阅读的时期没有得到阅读的滋养,又过早地步入社会,面对着社会的一些残酷和世俗,善良的天性很快被扭曲,这其实也是大量“马加爵”涌现的主要原因之一。与此同时,许多西部老师至今还认为读课外书是不务正业,这使本来就贫瘠的西部儿童阅读雪上加霜。

我们想像一下三种未来:

一种是,通过父母和当地政府、学校的努力,东部发达地区的儿童顺利地在他们的童年诵读了许多美妙的诗歌,阅读了许多美妙的童话书,写下了他们美丽的童年生活,开展了丰富的艺术、体育、公益活动,在小王子、彼得潘们的保护下,在桑桑和杜小康们的陪伴下,他们成长为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但与此同时,西部的儿童的童年却因为历史,因为经济,因为人们的冷漠与短视,没有这些最能够丰富心灵的营养品,没有与同伴或者老师、父母分享与交流的快乐,没有能够愉悦他们身心的活动,而只有充满着凶杀与言情的电视节目,和明星们的绯闻。当这两股潮流在未来的某一处汇合,我们能够想像一个怎样的明天?

还有一种悲观的可能,是应试教育最终战胜了我们的一切努力,在应试教育摧残身心之后,在拜金主义大潮扫荡文化过后,在未来高耸的林立水泥与玻璃大楼之间,虚无的一代将像互不相关的沙粒一样存在于未来。

当然,我们还可以拥有第三种未来,那就是通过新教育人——以及所有和我们有相同志向的人们——的卓绝努力,让所有的孩子共同沐浴于美妙的诗歌里,共同陶醉在神奇的童话里,共同生活在伟大的历史与神奇的科学世界里,沿着彩色的阶梯健康成长。我们可以想像一下:一个生长在西部农村,但阅读过《小王子》的男孩长大成人之后;一个生长在乡下偏僻的角落,但阅读过《一百条裙子》的女孩长大成人之后,当他们来到繁华的大都市时,难道会那样简单地因为贫穷而成为马加爵?而更重要的是,未来已经长大了的孩子们,会因为在童年时读过相同的书籍而拥有共同的梦想,拥有共同的语言密码,可以无阻碍地沟通,可以真正地生活在同一个社会,同一个时代,同一个世界,从而可以真正地拥有同一个梦想。

是的,未来的孩子——无论是东部的孩子,还是西部的孩子,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他们共同的偶像不应该是由小报制造并传播绯闻的明星们,而应该是一个民族以及人类文明史上那些最激动人心的真实英雄与文学形象。他们象征着那种高于金钱的核心价值与目标,而这些,只能通过今天的共读共写,以及今天就开始的共同生活来实现。

五、共读共写共同生活与家庭教育

然而,在今天,不要说整个社会的共同语言已经开始丧失,即使是在同一个家庭里,在夫妻之间,在父母与孩子之间,也一样存在着共同语言沦丧的危险。

前些天,在教育在线网站(www.eduol.cn)上有人转帖了一个叫陈鲁直的十岁男孩写的一首小诗:《我们孩子的痛》。全诗如下:

我们这些小学生,

痛苦实在太多太多,

在我们这年头,

光是思维就已被大人侵入。

即使不被侵入,

也已经陷入黑暗。

因一点小错误而挨骂,

因成绩不理想而被斥责。

因想考上好中学而被迫奔波于补习班,

这些都是大人制服我们的军队。

劝告和警告,都是间谍。

优等生是指使它们的统领。

他们用它们来劝我们投降。

打骂更是大人的攻城器具,

这已足以让我们恐惧。

我只是想通过这首诗,

给那些大人提示。

如果你们觉得语言过激,

那我就告诉你一个道理: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其实,这个孩子也并不是清醒的旁观者,但是孩子毕竟是无辜的,如果成人世界和孩子世界竟然是这样敌对的两个世界,或者父母与孩子只是因为共赴中考与高考的难关而紧紧联系在一起,那么我们确实应该反思,身为父母与家庭的意义究竟在哪里?

克里希那穆提曾经说过,许多父母由于全神贯注于他们自己的问题中,“于是把使孩子幸福的责任推给教师”。的确,许多父母因为生存的压力、工作的压力、住房的压力,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为生计奔波上,他们对“家”的理解,已经仅仅是宽敞一点的房子和宽裕一点的经济,而把教育子女的任务,大部分推卸出去,交给学校和家教,甚至听任孩子在社会上,在网吧里不知不觉地接受一种现世的低俗文化和道德。而那些重视对孩子进行教育的父母,也仅仅把教育视为提高学业成绩,或者用参加兴趣班、艺体班来提高用来相互竞争的“综合素质”,并没有多少家庭在进行真正的全人的教育。最好的家庭教育,本应该从“亲子共读”开始,从父母与孩子的分享开始,从父母与孩子的共同活动开始。据调查,即使在北京这样文化教育最发达的城市,能够经常和孩子一起读书的家庭,其比例也不足20%。没有父母与孩子们的亲子共读,孩子们就处于一种人生的盲目之中,他们敏感的小心灵,就非常容易被另外的不良的声音所捕获。

台湾地区的家长们普遍知道:“浇花要浇根,教人要教心,从小培养儿童对周遭的人、事、物要有所感觉、感触、感动或感恩,这是教育的真正本质。阅读对于儿童来说是他生活的一部分,因为阅读使他对事物的看法更精确,因为阅读使他对生活事件更敏锐,因为阅读使他对人与自然产生感情,从而对人生才有意义和价值的操持。因此,儿童阅读‘读好书’比‘读多书’更重要,‘如何读’比‘大量读’更重要,‘读适合的书’比‘读好书’更重要,每一个学习的关键期有其适合导引的图书可阅读。”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父母与老师的任务就是选择和导读,而且和孩子们一起共读,就像哲学大师卡缪所说:

请不要走在我的前面,因为我不喜欢去跟随;

请不要走在我的后面,因为我不爱充领导;

我只期望请你与我同行。

曾经读过一首最受美国人喜爱的诗歌之一:

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

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

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

——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现在,当我们新教育人明确提出“共读共写共同生活”的方法的时候,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美国人喜爱它的原因。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亲子共读是一个孩子未来的智力发展和人格获得充分发展的必要保证。从国外的许多研究中也可以看出,有早期亲子共读经验的家庭,儿童的发展与终身的成就,远远超过没有早期阅读经验的家庭。这样的故事,在《朗读手册》中可以随时看到。亲子共读,从科学意义上来说,就是用最温暖的方法,用最不着痕迹的方法,让孩子掌握“阅读”这种人生最重要的学习武器。而且,因为学会了阅读,他会爱上阅读;因为爱上了阅读,他会在今后的学习上持久地领先,在一生的学习、工作中取得成功。

而比这个更重要的是,通过亲子共读,通过父母亲口向孩子们传递那些最重要的语言密码,父母与孩子们就真正成为一家人,而不仅仅是生活在同一个房间里的陌生人。

事实上,这样的陌生人家庭在今天的中国大地上已经相当普遍,在这样的家庭里,父母们操着另外一套语言,讨论他们的工资,讨论他们同事的是非,讨论股市的涨落,而孩子们则沉溺于“还珠格格”和“五阿哥”,再大一点儿的,则用的是网络上令成年人完全陌生、惊讶、恐慌的符号与语言。他们完全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里。

这样的家庭发展到了极点,就会出现大的危机。就在今年六月份,广东瑶台一位16岁的王姓少年残忍地杀害了自己的母亲,砍伤了自己的父亲。我们无需再去追究这种频频发生的家庭悲剧后面的细微原因,作为一个时代社会现象,我们不得不认识到,父母与孩子们不存在共同的语言,没有相互沟通的心灵密码,已经成为一个时代危机。

我们一直认为,与孩子一起成长,是家庭教育最重要的理念。克里希那穆提在《一生的学习》中说,“正确地教育我们自己,非常重要。关切我们自己的再教育,远比为了孩子的未来幸福和安全焦优来得更迫切。”而恢复亲子共读传统,在家庭中实现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是实现每一个家庭的幸福生活的可靠途径。我们应该提倡从“亲子共读”开始,从每一个家庭开始,来真正实现一个民族复兴的愿望,一个拥有共同价值与理想的未来社会的愿望。而亲子共读的父母们,他们本身又需要我们教师——教育的专业人士——加以引导。学校应该成为社区的文化中心,学校应该领导家长一起来实现对青少年的教育。

六、共读共写共同生活与学校教育

令人遗憾的是,因为没有对经典的共同阅读,因为没有师生之间真诚的共读与对话,因为许多教师自身没有把阅读当成一生学习的重要途径,因为没有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真正意义上的共同生活,许多学校不要说成为社区的文化中心,甚至本身已经沦为精神与文化的荒芜之地。

在上个世纪初,我们曾经有过一次短暂的名校林立的辉煌。当时有两所著名的基础教育界的名校——南开与春晖,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北有南开,南有春晖。这是怎样的两所学校,他们有什么值得我们今天学习?我们不妨来看一下南开的校歌和春晖中学的毕业歌:

渤海之滨,白河之津,巍巍我南开精神,汲汲骎骎,月异日新,发煌我前途无垠。美哉大仁,智勇真纯,以铸以陶,文质彬彬。渤海之滨,白河之津,巍巍我南开精神。(南开校歌)

碧梧何荫郁,绿满庭宇。羽毛犹未丰,飞向何处?乘车戴笠,求无愧于生。清歌一曲,行色匆匆。(春晖中学毕业歌)

我们已经无从领略当年的大师们、学子们在这样的歌声中,在那样的校园里是如何孜孜于学习、汲汲于真理的。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从这样的歌词里感受到对历史和民族的虔诚,感受到超越于小我、现世的那种大气磅礴。

有那样的大师存在,有那样的人生导师和莘莘学子共读经典,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那么一所小学、一所中学就是真正的大学,而反之,今天的大楼耸立的大学校园,也仅仅只是面积大、人数多,却因为丧失了拥有高尚操守的大师,而不再是大学之大。

缅怀过去,只是想追寻一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如何让学校重现魅力?如何让学校再次成为社会的文化中心、文明中心、创造中心,而不是一手交钱一手交给答案与分数的知识贸易市场,更不是恩格斯曾经抨击的智慧与心灵的屠宰场?如何让在其中生活,在其中度过青春甚至一生的师生们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答案很显然,通过建造高楼,通过张贴广告,我们无法让学校成为我们想要的文化策源地、文明的焦点;甚至通过高价引进名师也不一定能够实现此目的。而即使因为极高的升学率成为令世人瞩目的“高分名校”,我们也依然无法认可这是一个为实现我们上述理想而努力着的理想之地。

学校,应该相信“教师不是简单地从事于训练一个人,而是从事于适当的社会生活的形成。”[9]学校,应该认识到工业化的发展和城市中心的扩展破坏了人们的集体感,使人与人之间相互疏远,而抗拒这股潮流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职责。

而要实现这个目的,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共读共写共同生活”。通过师一生(子女)一父母的共同阅读,对社会重大问题的共同关注与探讨,来建立相互依赖感和合作的精神。正像新教育实验“毛虫与蝴蝶”项目中所呈现的故事,尤其是常丽华老师的故事所呈现的那样,通过与更多的家庭共读一本书,共同思考一个社会问题,父母的视野会逐渐地从自己的子女身上,扩展到整体共同体的命运上。这样,原本单纯地相互竞争的家庭,就成了一个大共同体中一道学习与生活的合作者,是真正意义上的“一家人”。

教育在线的老网友看云(薛瑞萍)老师有一本书非常有名,它的题目是《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这是一个令人遐想的好书名,在这句话里有着相当的气度,只有既像一个古老的农民那样朴素地对待教育,又像一个现代的艺术家那样充满创造性地对待自己的职业,才能说出这样的话来。而只有与自己的学生一道晨诵美妙的诗歌,一道阅读经典——中国的经典和世界的经典,一道编织有意义的生活,一道经历生命中的悲喜,才能够真正地拥有一个班,就像拥有一块辽阔的土地,一个永恒的历史。

不像许多抱怨社会环境,抱怨学校环境的老师,我们欣喜地在“毛虫与蝴蝶”项目中看到了许多像常丽华老师和看云老师这样把自己生活的乐趣和孩子们一生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上,视为自己的职责所在的老师。我相信,他们才是我们民族真正的希望所在,是我们的教育的希望所在——因为他们坚持着用朴素的岁月来进行共读共写共同生活,因为他们的共读,已经将书本与自己的生命,与孩子的生命,并进而将自己的生命与孩子的生命,将那么多家庭的命运紧紧地凝聚为一个共同体。

“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的另一面是:我的班级我来承担!

老师们:孩子们今天的幸福,明天的命运,整个社会未来的可能性,全掌握在你们的手中。让知识焕发出它无穷的魅力,让课堂焕发出自主、对话的生命力,让诗歌和书籍成为我们共同的语言与密码,你们要相信,在这样的努力中,我们在开创一个真正令人向往的未来。

七、共读共写共同生活的学理基础

但是,仍然会有许多教师担心:共读共写共同生活听起来很美,只是,没有了分数我们如何生存?只有等到我们拥有了分数,或者说闯过了分数关,我们才能够来共读共写共同生活。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得不从社会学和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进一步考察“共读共写共同生活”的意蕴。也就是说,我们需要从“伦理上规定应该怎样做”与“依据学习规律怎样做更有效一些”这两个方面来分析这句话。这其实也正是“共读共写共同生活”的理论基础。

从这两点来考察,我们可以先简单地给出一个结论:从教育的正确目的——为了国家与社会,为了全人类与未来,为了个人的真正发展与幸福——来看,教学本该是在共同生活的过程中授予学生知识的过程而不应该只是授予一个个体在竞争中获胜的知识;从哪一种学习最符合心理学规律(也就是学生的认知规律或者学习的规律)中能够取得长久的学习成绩的角度来看,以共读共写共同生活为背景的学习,将学科知识与更宽广的背景相结合的学习,是最能够持续发展的学习。

正如杜威所说:“人们因为有共同的东西而生活在一个共同体内……为了形成一个共同体或社会,他们必须共同具备的是目的、信仰、期望、知识——共同的了解——和社会学家所谓的志趣相投。”“人们住地相近并不成为一个社会,一个人也并不因为和别人相距很远而不在社会方面受其影响。一本书或一封信,可以使相隔几千里的人们建立起比同住一室的住户之间存在的更为紧密的联系。”[10]

只要一个社会不想通过仅仅培养个体残酷的竞争力而使社会充满着冷酷和暴力,而想在竞争和合作之间形成一个平衡,形成一个拥有共同愿景与语言的有机共同体,那么家庭与学校中的“共读共写共同生活”就值得我们大力提倡。

而在更高的哲学与人类学的层面,我们提倡“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大家都听说过“巴别塔”的神话:最初人类同操一种语言,因此人们语言、思想和情感彼此相通,大家和睦团结地生活在一起,人类的力量因此而越来越强大,于是他们想合力建造一座通天之塔,以便能够重返伊甸园。上帝对人类的力量非常震惊,于是让人类的语言从此四分五裂,各不相通。建筑通天塔的计划,于是就因为语言的不同而破产。

这个神话故事用德国哲学家洪堡特的话来说,就是“每一个人,不管操什么语言,都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特殊世界观的承担者。世界观本身的形成要通过语言这一手段才能实现……每种语言中都会有各自的世界观。”“语言仿佛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11]

因此,我们首先应该改变一种鼠目寸光的语言观和阅读观,即我们必须要认识到,我们的汉语和汉字,用汉语和汉字书写的一切作品,它们不仅仅是工具,而首先是我们存在的家园,是我们栖息的大地,是我们精神用以呼吸的空气,是我们灵魂的家乡,是我们真正的故土,真正的祖国。

现在,因为市场主义与沙砾化个人主义的猖獗,作为存在的共同家园已经被破坏,人们因此而无家可归。要重建国人存在的共同家园,重建护佑人之灵魂的精神家园。我们就必须通过共读,通过共写,拥有我们共同的语言与密码,真正地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学校,同一个祖国,同一个地球。

以上我们是从民族和人类对教育的期望、要求、命令的角度,来探究“共读共写共同生活”的必要性。而且我们如果相信科学,相信心理学的研究,相信人类大量的实践成果,那么我们就无须担心这种“共读共写共同生活”会影响学习质量,因为它是完全符合最新的认知哲学与认知心理学的。其实,国外的大量实证研究和新教育实验学校的许多个案,都已经成功地证明了“共读共写共同生活”的可行性。而昨天常丽华和全国各地大小毛虫们的探索,以及那么多家庭的自觉参加,也为“共读共写共同生活”的精彩提供了证据。

人类迄今为止对于学习及其规律最为科学的解释之一,是维果茨基等人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许多人听说过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概念,但是却往往并不了解这个概念的真正意思。一种简单甚至包含着错误的解释是把它比喻为“跳一跳,摘桃子”,因为这个比喻中把最近发展区最重要的“学习的社会性”给过滤掉了。用简单的话讲,“最近发展区”就是一个儿童自己单独地学习所能达到的水平,和在教师、伙伴的帮助下(即在共同学习中)所能达到水平之间的落差。也就是说,最近发展区这个概念本身,就强调了学习是一种社会活动,是一种特殊的共同生活。

教育心理学经过数百年的努力,逐渐对教学中的学习达成一些基本的共识,那就是学习同时是对知识的认知过程,是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以及是自我经验的建构过程。学习是文化共同体中借助于年长者、已有知识以及学习伙伴来发展完善自我的过程。

从心理学对学习的理解来看,最好的学习本该是充满着魅力的知识与儿童对话的过程,是年长者与儿童的对话过程,是儿童之间的对话过程,是一个儿童与自己原有经验的持久对话过程。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让儿童充分地、深刻地掌握知识,并在此过程中发展正确的社会观,学习本身就理应是一个共读共写的过程,是一个共同生活的过程。“这种共同生活,扩大并启迪经验,刺激并丰富想象;对言论和思想的正确性和生动性担负责任。”[12]

把学习视为共同阅读,相互对话以及共同生活的最好范例之一,是伟大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苏霍姆林斯基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大量的实践经验,提出了“智力背景”的概念。他说:“必须识记的材料越复杂,必须保持在记忆里的概括、结论、规则越多,学习过程的‘智力背景’就应当越广阔。换句话说,学生要能牢固地识记公式、规则、结论及其他概括,他就必须阅读和思考过许多并不需要识记的材料……如果通过阅读能深入思考各种事实、现象和事物,它们又是应当保持在记忆里的那些概括的基础,那么这种阅读就有助于识记。这种阅读就可以称之为给学习和识记创造必要的智力背景的阅读。学生从对材料本身的兴趣出发、从求知、思考和理解的愿望出发而阅读的东西越多,他再去识记那些必须记熟和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就越容易。”苏霍姆林斯基还从经验中提出了这种作为背景的阅读和作为知识的学习之间的大概比例:3∶ 1。即要正确理解一个知识,需要拥有三倍于这个知识的背景知识。而没有一个可观的阅读量,这一点显然是无法达到的。因此,苏霍姆林斯基是最重视阅读的教育家之一。他曾经反复说,无限地相信书籍的教育力量,是他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他甚至认为,一个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而只要有了为教师和学生的精神成长而准备的图书,那就是学校了。

所以苏霍姆林斯基又说:“如果一个人思考过的材料比教科书里要记熟的材料多好几倍,那么再照教科书去识记就不会是死记硬背了。这时的识记就成为有理解的阅读,成为一种思维分析的过程。”多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如果有意地、随意地识记是建立在不随意识记、阅读和思考的基础之上,那么,学生在学习教科书的过程中就会产生许多疑问。他知道得越多,他不理解的地方也就越多;而不理解的地方越多,他学习教科书的正课就越容易。

但是,儿童随意的散漫的没有引领的阅读是危险的,也是低效的,要有效地扩充学生的智力背景,就要教师和父母通过共读把最好的书籍带给孩子,并用共写以及主题探讨等方式引领学生的自主阅读。

“毛虫与蝴蝶”项目的研究则表明,共读共写共同生活不仅仅丰富了儿童的智力背景,它还具有非常广阔的社会学意义,以及心理治疗的作用。昨天陈美丽老师的故事证明了共读共写共同生活能够改变学生的精神面貌,改变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对学校和教师的态度,进而极大地提高学业成绩。而顾舟群老师的故事,则从心理治疗的角度,揭示了这种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所蕴含的丰富的积极的意义。

是的,“共同生活过程本身也具有教育作用……一个在身体和精神两方面真正单独生活的人,很少机会或者没有机会去反省他过去的经验,抽取经验的精义。”[13]

当然,新教育所提出的共读共写共同生活的概念是极为丰富的,它不仅仅只是“毛虫与蝴蝶”项目的一个基本理论,因为它同时也包括着学校内全体教师的共读共写共同生活,因此,它既是一种专业主义的研究方法,也是一种共同体寻找共同语言的途径。当然,这个问题我们将在另外的主题——以教育教学实践为核心的“新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方程式: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加以探讨。如果说新教育共同体去年提出的“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新教育实验的一个使命,一个理想的愿景的话,那么“共读共写共同生活”则是实现以上使命与愿景的一个基本原则,一个基本方法。

虽然“共读共写共同生活”的理念会在全社会的应试喧嚣中显得单薄,但是如果我们不积极、审慎地采取行动,那么人类美好的愿望将永远不会实现,而社会的不公平与冷漠也将永远无法消解。

我们应该牢记一个事实:没有共同意志的民族只是一群乌合之众,他们随时会被其他人征服,或者仅仅被一些新鲜的词语和肤浅的偶像所迷惑;没有共同英雄与准则的社会只是一个生物智商的角斗场,它不可能为人类带来真正的幸福;没有共同的语言与密码的学校和教室,以及家庭只是一间冷冰冰的房间,生活的丰富性在这里丧失殆尽;没有共同体背景的学习只是一个机械的训练过程,它不可能真正实现生命中的无穷可能性。

衷心希望通过“共读共写共同生活”,和与此相关联的新教育实验其他项目的卓绝努力(譬如教师的专业发展,譬如理想课堂的研究等),从我们每一个家庭、每一个教室、每一座校园开始做起,我们民族的梦想,人类的美好梦想都能够在将来成为现实。

衷心希望通过新教育人的身体力行,我们的民族能够在不久之后恢复并长久地拥有“共读”的传统,“共写”的实践,从而具有共同的核心价值体系与共同的思想基础。我们与孩子之间,我们的孩子之间,在未来能够拥有共同的语言与密码,真正地共同生活在一起。

新教育精神[14]

今天我要讲“新教育精神”。为什么要讲这个问题呢?我昨天收到一份《焦作新教育简报》,很坦率地说,看了这份杂志我流泪了。河南省焦作市今年三月份才启动新教育实验,但是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焦作掀起了新教育的风暴。焦作的校长们和父母们的投人让我感动。他们六十多位“毛虫”的主题帖、随笔写得非常精彩,其中有位老师是一位退下来的教科所长,他写了一篇文章,说:“我已经风烛残年,后半生就交给新教育。”他还说:“真正让我动心的不是新教育本身,而是新教育的精神。”他说他想到了美国诗人狄金森《如果我能使一颗心免于哀伤》这首诗中的句子:“‘如果我能使一颗心免于哀伤/我就不虚此生/如果我能解除一个生命的痛苦/平息一种酸辛/帮助一只昏厥的知更鸟/重新回到巢中/我就不虚此生。’而新教育的精神便是如此,我愿意做一个不虚此生的人。”他的这段话给了我概括新教育精神的启示。

新教育的精神就是:第一,追寻理想的执著精神,也可以称之为“理想主义”;第二,深入现场的田野精神,也可以称之为“田野意识”;第三,共同生活的合作精神,也可以称之为“合作精神”;第四,悲天悯人的公益精神,也可以称之为“公益情怀”。这四个方面是我们新教育实验目前所追求的质朴精神。我想对这四种精神做一些简要的解释。

一、追寻理想的执着精神

新教育精神的四种内涵中最重要的就是理想。我们曾经称新教育实验是理想的教育实验。新教育人是纯粹的人,是为了理想而活着的人,是为了帮助人类不断地走向崇高从而也让自己不断走向崇高的人。新教育人是有责任感的人,我们知道,我们的每一份付出都会悄悄影响世界;我们知道,一个世界需要有一群擦星星的人。新教育人是乐于奉献的人,我们愿意把自己的青春,把自己的智慧奉献给这样一项伟大的事业。新教育人是执著的人,是坚韧的人,无论碰到什么样的困难,什么样的挫折,碰到什么样的打击,我们仍然会坚定地往前走。我觉得这就是新教育的理想精神。

最近我编了一本小书叫《改变,从阅读开始》,这本书的副标题叫做“重塑心的文化”。在这本书里我选了章太炎先生的一篇文章《“我”有多大》,章太炎先生终老于苏州,他一生特立独行,有人称其为疯子。其实也有人称我为疯子,说我们新教育实验是一群傻子跟着一个疯子。人家称章太炎为疯子,他不但不生气,而且很开心。章太炎说,大凡非常的人,也就是有创造性的人,都是神经病的人,断不能想,就是能想也不能说,遇到艰难困苦的时候,没有精神病的人断不能百折不回。 自古以来,有大学问成大事业的人,都是如此。为了这个缘故,他自己承认自己有神经病,也愿意与他一起前行的各位同志个个也有一两分神经病。他说,近来传说某某有神经病,某某也有神经病,他说,不怕有神经病,只怕富贵利禄当面出现的时候,那神经病立刻就好了,那是要不得的。事实上,我觉得,这种神经病是加引号的神经病,它实际上是一种执著的精神。没有这样一种执著的精神,没有这样一种理想主义的情怀,不要做新教育。新教育最后必然是大浪淘沙,几百所学校最后留下的也许只有几十所,几所。但是没有关系,只要有一个人在坚守着新教育,新教育就一定能成功。新教育这种执著的精神,这种理想的情怀,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的团队成员,干国祥、魏智渊、马玲、朱寅年,包括杜涛,他们在贵州、甘肃起早贪黑,中午不吃饭,和一线的老师在一起辛勤地工作,没有追求理想的精神是做不到的。他们的收入比过去少很多,但是他们就是冲着这份理想过来的。我觉得,新教育人这样一种追求理想的精神是我们今后要极力提倡的。

二、深入现场的田野精神

这一点我觉得非常重要,当下中国教育最缺少的就是一种深入现场的田野精神。我有一个朋友发了一个邮件给我,他说:“当下有三种人:官人、学人、农人。”官人,就是做官的人;学人,学者,做研究的人;农人,在田间耕作的人。他说,新教育如果只有官人和学人,永远不能成功,新教育需要农人,需要把两条腿深深扎到泥巴里的人,需要每天深入课堂与孩子们进行心与心交流的人。我认为这非常重要。我有一个非常好的朋友,是个有名的特级教师,前一段时间和她联络,我和她说,我希望她能少出去讲学,甚至少写一点文章,能够沉下心来读书思考。我说,“只有真正润泽你的孩子,才能润泽你自己。”一个真正能有所成就的大教育家,必定是深深地、认真地、努力地在每一天去润泽他(她)的课堂,他(她)的学生,最后才能成就他(她)自己。

事实上,经过大浪淘沙,历史上留下的那些伟大的教育家几乎都是行动家。我读过梁漱溟先生的很多书,最近读了他的一篇传记,叫《孤寂与落寞》,我专门写了一篇读后感。梁先生说,他根本不是学问家,而是行动家。其实,能写进教育史的,大部分都是行动家,或者说,他们都是学问家加行动家。所以,新教育必须要有强烈的田野意识,关起门来做研究,高谈阔论做研究,最后是做不出名堂的。新教育最后一定要走进课堂,我们今后评论文也好,搞活动也好,一定要强调是真正来自“田野”的东西。我们师生共写随笔,不是去培养作家,也不是造就写美文的妙手,而是培养真正记录自己每天教育生活、教育行动的人。你只有做得精彩,才能写得精彩。这是新教育实验关于师生共写随笔的一个最真实的想法。

我们新教育人一定要沉下心来,用宁静的心认真地思考每天的教育生活。这种田野精神是非常重要的,要学会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最近我看了一些评论国内外知识分子的文章,其中有一篇文章写到关于印度的知识分子,那篇文章介绍了很多印度的知名教授,他们不是满足于出来坐飞机满天讲学,而是实实在在地走进“田野”。文章介绍了新德里一所著名大学的一位教授,拎了一个小箱子坐了十几个小时的火车去接中国的一个记者。这位记者说,我看他就是一个苦力的样子,长期奔走于“田间山野”,为了自己心中的一个目标。他还说,或许,当年的甘地也是如此,布衣赤脚地奔波。知识分子和田野接触的情怀是非常值得我们新教育人去学习的,也应该成为新教育人的基本姿态。

三、共同生活的合作精神

在运城会议上,我们已经形成了新教育实验的一个基本共识——共读共写共生活。共同体的概念已经是我们新教育实验的一个非常显著的标志。如果说理想代表我们的追求,田野代表着我们的行动,合作就代表着新教育的一种新型的人际交往的方式。新教育实验所有的人包括我都是平等的,我希望今后新教育人不要有什么官衔的称呼,“老师”是我们新教育人在任何场合下共同的称呼。比如许新海,我们也不要称他为理事长,就称“老师”。在许多场合下,直呼其名或者某某兄某某君也未尝不可。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我觉得新教育人永远没有高低贫贱之分,而是在各个岗位上,为新教育做自己的贡献。因为只有平等了,你才不会盛气凌人,才不会俯视这个群体,而是平等的交流和沟通,才能敢于“吵架”,敢于辩论。

我非常感动,我们在新教育沙龙——“相约星期二”的时候,新教育的很多人经常和我吵架,比如干国祥,铁皮鼓等,现在他们依然和我吵架,不过,我很开心。因为我觉得,他们没有把我当作发起人,更没有把我当作市长,而是觉得你朱老师和我们是一样的,在学问上是平等的,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没有这样的一种精神,是不能求真的,求真的前提就是平等,新教育就是求真的事业。求真,就需要科学与民主的精神。有问题,可以放在桌面上讲,在桌面上交流,可以推心置腹,也可以拍案而起。但是讨论完了,还是好朋友,还需要合作。

我经常对新教育的朋友说,现在这个时代,已经不是一个人做事业的时代,任何一个人,你再能干,也是走不远的。我和干国祥说:“你的确很能干,但是你一个人是走不远的,要有一个团队,一个群体。”团队的意识、群体的意识是我们新教育人必须牢牢记在心头的。这个团队是基于一个共同愿景的团队,拥有共同的理想和追求;是一个只问真理的团队,不屈服于任何庸俗的关系和行政的压力。我们新教育人应该追求这样一种团队精神,只有在这样一个团队里面,你才能够成长。

有人把我们研究中心的团队称之为魔鬼团队,的确是这样。我观察过两个人,马玲和巍巍中条(高丽霞),这两个人加入新教育团队不到两年,成长的速度比大学里面的硕士生、博士生都要快。马玲的敬业精神一直让我非常感动,她对童书的理解反映了她这几年的进步。高丽霞的文章一开始应该说没有多少才气,而现在已经成为新教育一个非常有思想的小专家了。我带的博士生、硕士生很多,我不断地把他们赶到这个团队里去,要考我的博士可以,但必须到新教育研究院里去,到课堂去,和研究中心的人生活在一起,看他们是怎么工作的,每个星期共同讨论。教育完全成为他们非常充实的幸福而完整的生活。

我认为,新教育非常需要团队精神,新教育实验学校要学会组织团队。仅有一个校长全心去推动是不够的,不组建真正意义上的新教育团队是不行的。要真正有那么一群人,把新教育作为自己的生命,作为自己的理想,整天想着新教育的事业,才能把事情做好。在一个团队中,他们能够相互鞭策,相互影响。张硕果老师是河南焦作市教科所的一位普通老师,在教育局领导和老所长的支持下,把整个焦作的新教育实验撬动了起来。她说,新教育期待种子开花,但是决不会去温暖一块石头。我觉得,其实石头也是需要去温暖的。

我希望,历史不是记住朱永新一个人,而是记住新教育的一群人。无数的新教育人,共同在为这个事业做努力。江苏省教育学会的周德藩会长这几年一直在推动科学认读,主要是学前和小学初期的识字与阅读教育。他表示,愿意和新教育紧密地合作,把科学认读作为新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一起来努力,一起来开发,我们就可以进行一些新的合作。用张硕果老师的话来说,我们是在寻找“相同尺码的人”。我想,一定要有团队的意识,合作的精神。参与新教育实验有早有晚,有先有后,作出的贡献有大有小,这些我觉得都无所谓,只要我们曾经拥有过,曾经经历过,为这个事业作出过我们的一份贡献,那就够了。不要去计较个人得失,而是要在这个团队中成长起来。

四、悲天悯人的公益精神

昨天,我给一个朋友发去我小孩朱墨的一篇文章,他看了以后很喜欢。今天早晨给我发了一个邮件,说:“我相信有一天,他真实地感受到整个社会中存在着苦难、不公的时候,或许,他在漫长的岁月中孕育的这种敏感,会让他在一次又一次的内心的折磨之后,获得的一种新的理想,从而真正地意识到,一个人的生命只有融入更多人的生命,才能够真正地获得更多的意义。而一颗伟大的灵魂,只能用这样一种方法来炼就。”这位朋友的话让我很感动,他说的实际上就是我们需要悲天悯人的公益精神。

我曾经写过一篇题目叫《大爱让世界亮起来》的文章。介绍的是台湾慈济人如何耕耘爱的田野的故事。种爱得爱,新教育实验从第一天起就是用爱的情怀开始自己的公益行动的,就是用公益的精神开展新教育实验的。最早,我跟李镇西等一批人去西部支教,后来我们在灵山基金会的支持下,非常有效的形成了特殊的支教模式。我们今年要启动“新教育种子计划”“新教育移动图书馆计划”等,这都是新教育的公益行动。而且最重要的是我们现在有两个强大的后盾,其中一个就是无锡的灵山基金会。在清华大学的会议上,灵山基金会正式与我们签订了协议,全力支持新教育公益事业,前几天碰到吴国平先生时他还和我说,只要新教育事业需要,他们会全力以赴支持。在他们的支持下,现在我们实验区的培训工作,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培训工作,几次西部行,所有的路费、吃饭的钱都是自己掏,没有用当地的一分钱。并且我们还赠送了当地价值几十万元的图书。我们没把这些钱用来改善研究人员的待遇,没有用来做其他事情,而是去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还有一个是台湾的“慈济”,也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组织,她的宣言是:“我们的理想是以慈悲喜舍之心,起救苦救难之行,与乐拔苦,缔造清新洁净的慈济世界。我们的方法是以理事圆融之智慧,力邀天下善士,同耕一方福田;勤植万蕊心莲,同造爱的社会。”虽然她是一个宗教的组织,但是我觉得她的这种公益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慈济用200万基金购买了我们新教育推荐的儿童图书,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们。同时还有一群帮助我们新教育的企业家,如台湾的营伟华女士,上海的年轻企业家王海波先生。营伟华女士把她自己在公司50%的股份捐给了新教育,王海波先生一次性拿出200万元成立“鼎新教育基金会”,并且亲自负责运营这个基金会,帮助新教育造血,帮助新教育发展。

我觉得,有一群拥有公益情怀的人聚集在一起,新教育可以作出更大的事业来。新教育的公益活动,已经产生了现实的、深刻的影响力。在贵州省凤冈县,一批老师已经投入到新教育,一群孩子已经在悄悄地变化与成长,当地的教育品质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所以,农村边远地区,那些最需要帮助的地方发生变化,才能说中国的教育真正在变革。

最后,我把一位朋友写给我的一段话,作为今天发言的结尾。他说:“以您为首的新教育是‘上帝的选民’,是上帝选出来承担责任的。这样理解,一切的付出还有什么可以抱怨的呢?”我想,我们新教育人,应该心中有理想,扎扎实实植根于田野之中,怀抱着一种合作的精神,努力作出一番公益的事业,去成就我们的人生,去成就我们的教育,去成就我们的民族。这就是我们的使命,这就是新教育精神的本质内涵。

我们,也可以改变世界[15]——向新教育人推荐《如何改变世界》一书

一、什么是社会企业家

最近写了一组感动了我与许多新教育人的人物,如义工营伟华、上海王先生、嘉兴钱老师、聊城朱春华等。

当我用不同的词汇形容他们的时候,我一直没有办法用更简单的语言概括。恰巧在这个时候,我读到了《如何改变世界》这本书,它的副标题是“社会企业家与新思想的威力”。我终于找到了“社会企业家”这个概念,我发现,我描写的这些人物,甚至包括我们自己,我们新教育人,都是可以归到这个概念下的。

什么是社会企业家(social entrepreneurs)?该书作者戴维·伯恩斯坦认为,他们就是那些为理想驱动、有创造力的个体,他们质疑现状、开拓新机遇、拒绝放弃,最后要重建一个更好的世界。“社会企业家”首先一定是务实的人。其次,他们不投机、不放弃,他们的目标是解决社会上存在的各种问题……这些人受到“社会良心”(social conscientiousness)的驱使,就像商人受到利润驱使一样。该书的译者吴士宏也写道,社会企业家以改善社会造福人类为自己的事业,执著地经营所认定的“社会企业”。

其实,这些社会企业家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些伟大的高不可攀的人物,相反,他们更多的是非常普通的人。在这本书中出现的人物,大多数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他们是普通的教师,是普通的医生,是普通的律师,是普通的记者,有些甚至是普通的母亲。在美国,一个叫J.B.施莱姆的男人帮助了数以千计的来自低收入家庭的中学生进入大学;在南非,一个叫维洛尼卡·霍萨的女人发展出一种以家庭为基础的艾滋病病人护理模式,改变了政府的卫生医疗政策;在巴西,因为法维奥·罗萨的努力,数以十万计的边远农村居民用上了电,并使巴西无数大草原的环境得到保护;在印度,杰鲁·比利莫利亚创建了儿童热线,为千万流浪儿童提供24小时救援;还有美国人詹姆斯·格兰特领导和“行销”了一场全球儿童免疫运动,挽救了2500万个生命;更有美国人彼尔·德雷顿,创建了一个志愿者基地——“阿育王”——资助和支持了这些社会企业家,以及千余个像他们那样的人,将他们的思想威力撒播到了世界各地。这些社会企业家做的往往是政府和企业相对忽视或者相对失败的领域,他们没有权力,没有金钱,但是他们靠自己的理想、热情和坚韧,凭着决心和创造精神,最后感动那些拥有权力和金钱的人,从而创造出非凡的成就。正如爱迪生所说:“如果所有人都能真正做到其能力所及的事情,结果会使我们自己震惊。”

在过去的几年,我们新教育人提出了“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改变教育科研的范式”的目标,我们努力地去做,结果,我们的确改变了许多教师、学生、学校,也改变了传统的教育科研方式。尽管这是一个漫长的历程,但是新教育人没有放弃。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下去,我们还会继续改变。

二、理想主义与行动精神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经常有找到“知音”的感觉。

从字里行间,我看到了社会企业家最显著的品质——理想主义!该书的开头,戴维·伯恩斯坦在形容这些人的时候说:“他们拥有改善人民生活的强大理想,并致力于在许多城市、国家乃至在全世界的范围内,实施他们的理想。”

在第八章讲述社会企业家的角色时,作者引用了著名作家雨果的一段话:“世上有一种东西比所有的军队都更强大,那就是,恰逢其时的一种理想。”在分析社会变革的动力时,作者对“理想占据了中心,而人始终是观众”的理论不完全赞同,但是他对理想还是充满了敬意。他说,最成功的社会企业家,“是那些矢志不渝地要实现一种对于他们来说意义重大的目标的人们”。尤其是作为社会企业家们的核心团队,理想就显得更加重要。

戴维·伯恩斯坦写道:如果理想要扎根并且蔓延的话,就需要有领袖。他告诉我们,他曾经追寻许多变革的源头,结果经常会发现一个在幕后工作的执著的人——“一个有远见、有动力、有完整的目标、有强大的说服力,并有不同寻常的韧性的人。”“他们是一心追求理想的人,拥有技能、动机、精力和坚忍不拔的精神,他们愿为实现理想做一切事情:说服、激励、劝导、启发、感化、消除恐惧、转变看法、说明意义,并巧妙地把握操纵,使其理想得以在体制在通行。”

当然,这些理想主义的人们,同时是行动着的人们,是坚持着的人们。戴维·伯恩斯坦说,一个理想就像一出戏剧,即使是一个杰作,它也需要一个好的制片人和一个好的推广人,否则就要么无法开演,要么开演以后没有观众。因此,“一种理想,不会仅仅因为它是好的,就会从边缘变为主流”,同样需要进行巧妙的市场推广,才有可能真正改变人们的看法与行为。

其实,与理想相伴随的应该是行动,是智慧的行动,是坚韧的行动。所以,新教育人在提出了“追寻教育理想,享受教育幸福”的目标的同时,强调“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之所以能够“改变”,能够前行,与我们的行动精神是分不开的。

三、革新型组织与新教育团队精神

该书第十六章是“革新型组织的四种实践”。内容不多,但是对于我们新教育人,尤其对于我们核心团队的建设,非常有借鉴意义。

“制度化倾听”,是作者提出的革新型组织的最重要品质之一。戴维·伯恩斯坦说,对于倾听应该有“强烈的自觉”。“一旦你开始倾听人们的话,机会就是无限的。”真正的智慧在民间,在周围的群众中,“每一个电话都是重要的”。对照而言,我们认真对待了每一个实验学校的电话了吗?我们认真倾听了每一个实验老师的意见了吗?我们可以有一万条理由解释没有这样做的原因,但是我们没有一条理由可以不这样去做。

“关注例外”,是作者提出的革新型组织的最重要品质之二。戴维·伯恩斯坦说,从革新的立场来看,许多成功的案例,许多洞悉精髓的观点,“看起来都是来自于例外的或意想不到的信息,特别是一些意外的成功”。其实,例外的东西,往往是人们熟视无睹的东西,是许多人不去想、不敢做的东西。新教育实验不也是如此吗?在书香日渐离我们远去的时候,我们提出“营造书香校园”,让读书成为教师与学生最日常的生活方式。这些看似“例外”的东西,恰恰是教育的最根本的东西。因此,我们受到了最热烈的欢迎,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所以,不要轻易否定任何意见,永远尊重和关注例外,应该成为新教育人的共识,应该成为我们团队的文化。

“为实实在在的人设计实在的解决方法”,是作者提出的革新型组织的最重要品质之三。戴维·伯恩斯坦说,社会企业家的特点之一,就是对于人类行为持非常“现实的态度”,他们花费许多时间与思考,如何让别人真正接受他们的意见,“如何能使客户真正去使用他们的产品”。其实,这又是对于新教育人非常有启迪的意见。新教育的六大行动,从理念上讲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它是几千年最伟大的教育智慧的结晶和成功教育实践的总结。但是,仅仅有这些是不够的,我们应该为实验学校“设计实在的解决方法”,如皮鼓、干干的团队的“毛虫与蝴蝶”项目一样,实实在在。新教育深入的程度会影响我们推进的速度和品质。

“专注于人类的品质”,是作者提出的革新型组织的最重要品质之四。戴维·伯恩斯坦说,那些依赖于高质量的人际互动而取得成功的组织,在招聘、雇佣和管理工作人员的时候,通常密切关注一些“软性品质”。也就是说,他们关心的不是文凭、技术,而是诸如同情、灵活的思想方法和“强大的内核”(道德品质)。他讲述了发生在巴西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在一所专门招收低收入家庭的姑娘的芭蕾学校,许多教师都辞职了。创办人多拉·安德雷德说,“我们需要那些真心相信变化是完全可能的人。那些留下来的人,之所以留下来,是因为那是他们天性中本来就有的东西。”是的,新教育主张让师生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如果没有这样一种对教育的崇高目标的理解,没有这样的信仰与执著,也是很难真正实现我们的梦想的。

四、社会企业家的六种品质

该书的第十八章是讲“成功的社会企业家的六种品质”。我把它看成是我们新教育人的行动指南。

(一)“乐于自我纠正”

乐于和善于自我纠正错误,是成功社会企业家的重要品质。戴维·伯恩斯坦指出,这一点看上去可能很简单,但是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因为自我纠正需要有“冷静的头脑,又需要谦卑,还要有勇气”。他认为,自我纠正的倾向,“是出于其对一个目标而非对某个方法或项目的眷念”。其实,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可能不犯错误,不可能不经历许多反复,“否则,一个组织不太可能达到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地步”。因此,这就需要我们有自我纠正的能力与机制。新教育实验也是如此。在坚持我们的追求的同时,应该善于纠正自己的各种可能的错误。

(二)“乐于分享荣誉”

戴维·伯恩斯坦指出,如果我们不在乎荣誉归于谁的话,我们所获得的成就是没有限度的。对于社会企业家来说,乐于分享荣誉是通向胜利的“关键路径”。其实,这个道理非常简单,与他们分享荣誉的人越多,就会有越多的人愿意帮助他们。我参加过许多次新教育实验的“毛虫与蝴蝶”项目组的讨论,他们的争论经常无比激烈,但是他们之间的友谊却非常深厚。他们总是把荣誉与团队的其他人一起分享。许多新教育实验的学校也是如此。

(三)“乐于突破自我”

戴维·伯恩斯坦指出,社会企业家可以通过改变现存组织的方向来造成变革。但是,他们往往是在民营的部门发现最大的自由,去试验并且推广新的想法的。他认为,变革、创新、发展,都需要一种“能与过去分离的能力”。其实,这对于新教育实验尤其重要。从1999年到2006年,我们虽然很艰难,但是我们还是收获了很多很多。这非常容易让我们自我陶醉,让我们自以为是,让我们舍不得“与过去分离”。因此,不断地自我突破与自我超越,应该成为新教育人的自觉意识。

(四)“乐于超越边界”

戴维·伯恩斯坦指出,“从既定的结构中独立出来,不仅有助于社会企业家们摆脱那些主导概念的控制,而且给了他们以新的方式组合资源的自由。其实,社会企业家们的主要作用之一就是作为社会的炼丹术士:以一些社会不会自然地形成的配置方法,将人们的想法、经验、技能和资源组合在一起,去创造新的社会合成物。”他告诉我们,社会企业家面对许多复杂性的问题,需要整体性的思维。他们会超越组织、学科、纪律的边界,把不同的人集合起来创造不同的全新的方法。“社会企业家们因为需要整个世界参与进来,就要重新安排这个次序”。在新教育实验中,这种超越边界的方式也非常重要。我们六大行动有不同的项目组织,但是许多问题只有在超越边界的时候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由于分工的局限,导致工作效率的低下,是我们应该警惕的。

(五)“乐于默默无闻地工作”

戴维·伯恩斯坦指出,许多社会企业家花费几十年的时间,坚持不懈地去实践他们的理想,他们以小组或者一对一的方式去影响他人。要理解和衡量他们的影响力,通常是非常困难的。“他们得到承认时,往往都是在他们默默无闻地工作了多年之后。”他举了创立“阿育王”组织的德雷顿的例子,我们很难相信,他会在30年的时间内连续进行了10万次访问和谈话,他在静悄悄地、不变地、不懈地坚持着。而正是这种坚持和默默无闻,“是这个世界上的变革的一个重要的动力”。其实,默默无闻地工作,也是我要对新教育人说的。新教育实验一直是在媒体的关注与呵护下成长的,我们许多人可能习惯了轰轰烈烈,不习惯默默无闻;习惯了在别人的注意下工作,而不习惯独立地耕耘。默默无闻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坚韧。我也真诚地希望,对于新教育人来说,有一天,“任何想找到他们的人,都不得不抛弃聚光灯下的显赫”。

(六)“强大的道德推动力”

戴维·伯恩斯坦指出,道德准则是社会企业家的“基岩”,道德境界是他们的根源。他说,企业家和社会企业家其实是非常相似的动物,他们以同样的方式思考问题,问一些类似的问题。“区别之处不在于性格或能力,而在于他们的远见的本质。问题是:这个人是梦想建立世界上最大的跑鞋公司,还是给世上所有的孩子接种牛痘疫苗?”我经常对我的朋友说,不要问新教育人的动机,只要他去做,就足够了。现在看来,过去的想法不完全对。其实,“强大的道德推动力”同样应该是属于新教育实验的,只有这个力量才是永恒的力量。法维奥·罗萨说得好:“我是我的梦想、思想与理想的奴隶”。

五、让我们一起去“擦星星”

不能不说起这本书的译者——吴士宏。

是那个曾经担任IBM、微软、TCL集团高层管理职务,入选美国《财富》杂志“全球五十位最具影响力职业女性”的吴士宏吗?

是那个1957年生于北京,兼具满蒙汉血统,初中毕业(后取得成人高考英语大专文凭),曾做过护士的吴士宏吗?

是那个写过自传《逆风飞飏》,翻译过尤努斯的自传《穷人的银行家》的“打工皇后”吴士宏吗?

是那个已经在公众面前消失三年多的吴士宏吗?

正是她。一个总能够找到自己方向的女人。2003年退出商界以后,她就在给自己寻找归属。现在我们惊喜地发现,她已经成功地实现了从“商业企业家”到“社会企业家”的转变。她翻译这本书,是为了弘扬社会企业家的精神。在译序中,她虔诚地写道:“奉献、爱心,是人类公认的美德,也是人类之所以为人类的根基所在。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更难的是,将好事做成可以使人类持续受益的事业,从而使世界因此变得更好。”

是的,我们太缺少吴士宏了,我们太需要更多的“商业企业家”同时是“社会企业家”了!

吴士宏的转型并不是孤立的现象。在一定意义上讲,它预示着中国民间力量在社会变革中的地位悄悄地成长,意味着服务、奉献、爱心、责任这样一些观念开始走进我们的生活。

吴士宏是一种象征。新教育人也是一种象征。

在我写这篇读书笔记的时候,新教育人中的一个团队正在贵州的农村。他们没有吴士宏那样出名,但是他们有着同样的激情与梦想,同样的爱心与责任,他们也在做着可以称之为“社会企业家”的工作。

在教育在线的网站上,我看到有许多怀疑的声音,更有许多期待的眼睛。他们为什么要去做?为什么是他们在做?他们在做什么?当我们看到他们不断地引用《阁楼上的光》中的那则《总得有人去擦擦星星》时,似乎明白了。我也愿意把它再抄录一下:

总得有人去擦擦星星,

它们看起来灰蒙蒙。

总得有人去擦擦星星,

因为那些八哥、海鸥和老鹰

都抱怨星星又旧又生锈,

想要个新的我们没有。

所以还是带上水桶和抹布,

总得有人去擦擦星星。[16]

是的,“总得有人去擦擦星星”。吴士宏来了,灵山来了,营总来了,王先生来了,新教育人来了,还有更多的人正在和将要来。

星星会亮起来的,我相信。

我们,也可以改变世界,我相信。

新教育:如何从优秀到卓越[17]——向新教育人推荐《从优秀到卓越》

经过一个多月断断续续的阅读,终于读完了《从优秀到卓越》的完全版与社会机构版。

据说,此书是吉姆·柯林斯和他的研究团队,针对“那些业绩平平的公司,如何才能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的问题,用了长达5年的时间进行的一项规模巨大的研究。他们阅读了近6000篇文章,记录了2000多页的访问内容,创建了3.84亿字节的电脑数据,对1965年以来《财富》杂志历年500强排名中的1400多家公司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令人震惊——只有11家公司实现了从优秀业绩到卓越业绩的跨越,包括雅培、吉列、金百利—克拉克、富国银行、菲利普·莫里斯等公司,它们在15年的时间里,公司的平均累积股票收益是大盘股指的6.9倍(而像GE这样举世闻名的大公司也只有2.8倍),也就是说,如果你在1965年向这些公司中的一家共同基金投资1美元,到2000年,这只股票的收益将增长471倍,而市场上一般的股票基金只增长56倍。

这些实现跨越的公司为什么会比那些公司中的巨星,如英特尔、可口可乐等企业表现得还要优异?柯林斯将这11家公司与那些实现跨越但并不能持久的公司和未能实现跨越的公司进行了对照研究,分析了实现这一跨越的内在机制,提出了“卓越组织长盛不衰的规律”。他认为,就像工程学的实践在不断演化、改变,而物理学原理却相对不变一样,卓越企业也有它永恒的物理学。这个物理学,其实就是训练有素的人、思想和行为,具体来说,就是第5级经理人、先人后事、直面残酷的现实、刺猬理念、训练有素的文化和技术加速器。

那么,卓越的教育、卓越的学校有没有自己“永恒的物理学”呢?我在想,如果我们进行教育研究的人,也能够用这样的工夫,对于优秀的学校,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也许也会有独到的发现。

我对于公司本身的业绩并不感兴趣,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着它对于我们新教育共同体的启示,最关心的问题是:新教育,如何从优秀到卓越?

一、优秀是卓越的大敌

优秀是卓越的最大的敌人。这是作者给我们的第一个结论。他说:“我们没有卓越的学校,主要是因为我们有优秀的学校。我们没有卓越的政府,大抵是因为我们有优秀的政府。很少有人能过上美满的生活,基本原因是过上好生活很容易。绝大多数公司始终未能成为卓越的公司,全是因为它们绝大多数都是优秀的公司。”

为什么说优秀是卓越的敌人?柯林斯指出,那些发起革命、推行激动人心的变革和实行翻天覆地重组的公司,几乎都注定不能完成从优秀到卓越的飞跃。“无论最终的结局有多么激动人心,从优秀到卓越的转变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这个过程中,根本没有也不可能依靠一次决定性的行动、一个伟大的计划和一劳永逸的创新。相反,这个转变的过程就好像无休无止地推着巨轮朝一个方向前进,轮子不停转动,累积的动能愈来愈大,终于在转折点有所突破,一跃而过。

究竟什么是卓越?在社会机构版中,柯林斯专门用一章讨论卓越的定义,对在没有商业目标的情况下成功的标准进行了分析。他指出,商业组织是看投入1块钱能够赚回多少,而社会机构的问题是:对于投入的资源来说,“我们是否出色地完成了自己担负的使命,产生了足够的影响?”

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杰出的成就”,反映在组织能否完成自己的社会使命,工作的成果是否明显,效率是否高。我们新教育的管理团队也应该思考,我们能够做得更好吗?我们对实验学校的服务到位了吗?

二是“独特的影响”,即能否为自己所服务的人群带来独特的贡献,地球上其他组织不能轻易替代自己的角色。我们新教育人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表现在什么地方?按照这个标准,我们根本没有达到优秀的水平。

三是“历久弥新的活力”,即能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卓越表现,不受特定领导人、机遇、环境或者计划的限制,在遇到挫折的时候,能够迅速应对,并且变得更加强大。我们正在组建新教育的专业团队,真正的领导群体还在建设之中。我经常说,什么时候新教育团队可以不需要朱永新的时候,说明这个团队开始真正地走向成熟了。

如何确定这些影响?作者提出了一个值得我们新教育人思考的评价方法。他指出,重要的是我们必须积极寻找各种证据——无论是定量的还是定性的证据——来跟踪自己的事业进展。“假如这些证据主要是定性的,那你就要像辩护律师那样,寻求各方面证明的契合;假如这些证据主要是定量的,那你就要向实验室的科学家学习,对数据进行认真收集和处理。”

其实,作者只是通过对企业的解剖,探讨从优秀到卓越的永恒规律。因此,他认为,自己的著作“从本质上说”不是一本商业书。如果我们能够真正解读从优秀到卓越的各种奥秘,就可能为任何组织提供有价值的东西,优秀的学校就可能成为卓越的学校,优秀的报纸就可能成为卓越的报纸。

我认为,之所以说优秀会成为卓越的敌人,不是优秀本身的问题,更不是优秀的错,而是“优秀”的心态会让人们满足,让人们没有危机的意识,让人们习惯地按照传统的方式运转。也正如作者所说,对于卓越的追求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永远没有终点,“一旦你以为自己已经非常卓越,那滑向平庸的过程也就开始了。”

新教育是否已经“优秀”,也许会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如果我们以“优秀”自居而停滞不前,我们将永远无法到达卓越,这是柯林斯告诉我们的真理。

二、谦逊而坚韧:“第5级经理人”的启示

“第5级经理人”是柯林斯提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他用一个金字塔型的结构描述了第5级经理人与其他管理者的不同(见图1—1)。他认为,这些人不事张扬,默默无闻,“都不爱抛头露面,但同时又表现出不惜一切要使公司走向卓越的坚定意志”。用自己的智慧、知识、技能和良好的工作作风,作出巨大的贡献。[18]

图1—1 第5级经理人金字塔结构图

柯林斯指出,第5级经理人与第4级经理人的区别在于,他们最关心的是事业、运动、使命和工作,而不是自己。“他们抛开自我的需要,投身到建立卓越公司的宏伟目标中。他们不是没有自我或自身利益,实际上他们个个都胸怀大志——但是他们的雄心壮志都是将公司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不是首先考虑自己的利益。”

在柯林斯的著作中,他提出了谦逊加意志等于第5级经理人的公式。同时他认为,这些人往往具有双重人格:平和而执著,谦逊而无畏。他用林肯、史密斯、莫克勒等人为例,指出在他们“谦虚、羞涩的个性和笨拙的举止”背后,往往有着钢铁般坚强的意志;在他们温和的外表下往往“隐藏着一种内在的强烈的情感,一种尽可能追求完美的献身精神”。

柯林斯认为,第5级经理人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他们永远会寻找比自己更优秀的人,并且非常乐于看到别人的成功。他们是一群永远愿意为别人铺上红地毯的人。这些体现了他们具有的一项关键品质:“公司的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公司的成功高于个人的财富和名誉。他们希望看到公司在下一代经理人的领导下取得更大成功。哪怕大多数人都不会知道,没有他们的努力就没有公司今天的成功,他们也甘之如饴。”

相反,在那些没有从优秀成长为卓越的四分之三的对照公司中,柯林斯发现有的经理人为他们的接班人埋下了隐患,或选择无能的接班人,或两种情况都有。

柯林斯为什么对谦虚的品质特别看重?看重到了我认为他的思想中有中国儒家甚至道家的影响。当然,他的思想是服从于他的研究结论的。因为在他研究的那些毁灭或者持续平庸的公司中,至少有三分之二出现过自我意识过于强大的领导。他指出,与对照公司领导人以自我为中心的领导风格相反,实现跨越的公司的领袖从不谈论自己。在采访他们时,他们常常乐于谈论公司,谈论其他经理所做的贡献,但当被要求谈谈他们自己时,他们经常会说:“我不希望让人觉得我是个重要人物。”或者说:“公司里有很多人比我更能胜任这项工作。”这并不是他们虚伪的谦虚,因为无论是与他们共事的人,还是写文章报道他们的人都不断地使用诸如“安静、谦逊、平和、沉默寡言、羞涩、和蔼、温顺、不爱抛头露面、不惹眼、不自以为是”等词来形容他们。

为了形象地说明第5级经理人的谦逊的品质,柯林斯用了“窗口与镜子”的模式来表示。他告诉我们,在一切顺利的时候,第5级经理人向窗外看,把功劳归于自身以外的因素,如果没有特定的人或者事件,他们就把功劳归于运气。同时,如果事情不顺利,他们就会朝镜子里看,主动承担责任,而不是埋怨运气。

与谦逊同样重要的品质是永不放弃的意志。柯林斯认为,第5级经理人往往会被创造业绩的渴望所驱动,所感染,他们是一群愿意为理想而献身的人。只要能够使公司走向卓越,“他们会卖掉厂房或者解雇自己的兄弟”。其实,这又非常类似于我们中国的儒家文化推崇的外圆内方的个性。

在社会机构版中,柯林斯更加强调了领导必须“把谦逊的个性与职业献身精神结合起来的能耐”。他认为,非商业机构普遍存在着复杂的内部治理机制和分散的权力结构,因此,在社会事业中,需要更多的真正的领导才能。这里没有商业机构中的等级森严,没有太多的金钱与利益瓜葛,人们有比较充分的选择权力。所以,在社会事业或者像新教育实验这样的公益事业中,真正的领导力,意味着在人们有其他自由选择的时候,他们仍然愿意跟你走。

柯林斯把两个看起来似乎矛盾的东西作为卓越领导的品质,这是过去的管理心理学和领导心理学没有深入研究过的。但是,它经过柯林斯的“考古发掘”,成为我们今天的重要财富。新教育人,尤其是我们的管理团队,应该按照这个基本的原则重新塑造我们的管理文化。一方面,我们当然要追求我们的理想,永远不放弃;另一方面,又要保持谦逊的心态与姿态,学会在成功时看窗外,在挫折时看镜子。

我一直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新教育的过客。我们应该让新教育成为永恒的事业,应该不断寻找比自己更优秀的人加盟我们的团队。当我们老了的时候,看到新教育的事业辉煌时,也能够像一位第5级经理人所说的那样:“希望有一天我能站在自家的阳台上,看着世界上最卓越的公司说:我曾经在那儿工作过。”

三、“永远寻找最优秀的人”

柯林斯的研究小组原来以为,实现跨越的公司领导人会从建立一套新构想、新策略入手,为公司提出一个新的方向、新的愿景和新的战略,然后寻找合适的人才,朝着这个方向前进。

但是,在研究的过程中他们发现,这些卓越的公司往往并不是从“确定目的地”开始,而是从“选人”下手的。首先让合适的人上车(不合适的自然请下车),然后才决定往何处去。

之所以这样做,是基于三个重要的原因:第一,如果你是从“选人”而不是“做事”开始的话,就更加容易适应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如果优秀的人在一起,改变方向就非常容易。第二,如果你有合适的人在车上的话,那么如何激励和管理他们就不再是问题。“合适的人是不需要严加管理或勉励的;他们会因为内在的驱动而自我调整,以期取得最大的成功,并成为创造卓越业绩的一部分。”第三,如果车上坐的是不合适的人,不论你是否找到正确的方向都无关紧要,因为你还是不能拥有最卓越的公司。“光有远见卓识,而没有了不起的人,那也无济于事。”

柯林斯通过对富国银行和联邦国民抵押协会的案例分析,得出了上述结论。他引用了马克斯韦尔的一段话:“我不知道将会把公司带到何方,但我知道只要以合适的人才为起点,通过问他们一些正确的问题和让他们进行热烈的讨论,我们完全可以找到一条令公司繁荣昌盛的道路。”

柯林斯特别强调了人才的群体作用。他认为,公司不应该成为某个奇才的个人舞台。 “1个天才与1000个助手”的管理方式,往往不能使公司可持续发展。把公司的发展完全寄托在一个人身上,风险太大。

关于报酬的问题,柯林斯认为:重要的是给何人付酬,而不是在于如何支付。报酬的高低不是公司卓越与否的关键。非常有意思的是,他们的研究发现,“实现跨越的公司主管所获得的报酬在总数上竟略低于那些仍处于中等水平的对照公司。”

为什么这么说呢?柯林斯指出,这只不过是“先人后事”原则的一个具体体现:排在第一位的不是你支付报酬的多少,而是你将支付给何人。如果你有合适的雇员在车上,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他们会为创建一个伟大的公司而竭尽全力,不是因为这样做会有什么好处,而是因为他们根本无法想像除此之外他们还能做什么。”他们的本能要求他们能够建功立业,成就一番事业。他们不会因为报酬问题而向你折腰,正如他们的呼吸不受你控制一样。实现跨越的公司明白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合适的雇员不会计较报酬的多少,只要认定是对的,他们就会全力以赴。

柯林斯对于人的道德品质非常重视。他发现,在挑选合适人才的问题上,那些卓越的公司往往看重的是道德品质的好坏,而不是学历背景、知识技能。因为这些公司知道,知识与技能是可以教会的,而“诸如性格、职业道德、基本智商、完成任务的决心以及其他的价值观,或多或少是天生的”。

在选择人才的问题上,柯林斯发现,这些卓越的公司崇尚的是“严格,但不冷酷无情”的文化。为此,他总结出了三条非常实用的用人原则。

原则一:若无法确定,则宁缺毋滥,保持观望态度

柯林斯发现,那些真正实现卓越的公司,尤其是他们的最终飞跃,靠的并不是市场,不是技术,不是产品,而是“招聘并留住好的员工”。如电器城的圣诞节标语竟然不是推销商品的广告,而是“永远寻找最优秀的人”!而布鲁卡特在讲述公司从中等到杰出的伟大转变的五个关键因素的时候则说:“第一是人才,第二是人才,第三是人才,第四是人才,第五还是人才。”电器城与竞争对手的不同在于:对手的目标是尽快地发展,而他们的首要目标是“建立一支业界最好的职业管理队伍”。

原则二:一旦发觉换人之举势在必行,就当机立断

柯林斯指出:如果你发觉某人非要严加看管不可,那你一定是用错人了。因为好的部下是不需要管理的。虽说指导、教导以及领导都是必要的,但严格的看管却是万万行不通的。他认为,实现跨越公司的领导人不会追求这样一个领导模式:“先普遍撒网,后重点培养。”而是走这样的一条路线:“我们会事先花上大力气进行严格的人员挑选。一旦找对了人,就会想方设法把他们留在自己身边。如果不合适了,我们也会诚实地去面对,这样我们可以继续我们的工作,他们也可以继续他们的生活。”

柯林斯提出,让不合适的人留在公司,既是对其他人的不公平,也是对当事人的不公平。对于其他人来说,他们会发现:“自己做牛做马,原来是在为差劲的同事背黑锅”;而对于当事人来说,“要知道让那些你明明知道不会有结果的人多呆上一分钟,就无疑是在践踏他们宝贵的生命。”那么,怎么判断人是否合适?柯林斯提出了两个办法:一是问自己,如果只是一个雇佣的关系,你还会雇佣他吗?二是有一天他来告诉你,他即将离开公司,你是大为失望还是相当释怀?

原则三:将杰出人才用于抓住天赐良机,以图发展,而不是解决你的最大难题

柯林斯发现,实现跨越的公司有着这样的习惯:把人才用于有最佳发展机会的事业上,而不是用于解决各种麻烦。而对照公司的行事风格恰恰相反,他们并没有认识到这样一个事实:解决现成的问题,只会使公司变好,而只有抓住机遇图发展,才能使公司卓越。

柯林斯提出,坚持先人后事的原则,是拥有卓越公司和美好生活的关键。因为无论我们取得多大的成就,如果我们大部分时间不能与自己热爱和尊敬的人在一起生活,人生的快乐就会少许多。其实,我们喜欢工作,有时候更因为喜欢一起工作的人。

在社会机构版中,柯林斯提出,人才的问题在商业机构中比较容易解决,因为毕竟还有金钱的作用。但是在社会事业的组织中,由于不能提供特别高的待遇,甚至那些志愿者还是无偿服务,选人的问题就更加重要也更加困难。但是,社会事业有自己独特的优势:追求生命的意义。社会事业的这些使命有着激励人们的热情与投入的魅力。他通过解剖温迪·科普创办“为美国而教”的案例,提出了社会组织选拔人才的三个方面要点。其中特别强调选拔过程要严格。他认为,越是严格,就越有吸引力。待遇有时候并不像想象的那么重要。

柯林斯关于先人后事的论述是全书最精彩的内容。他非常推崇帕卡德法则:任何公司,其收益的增长始终无法快于它为实现此增长和维持卓越而去吸引足够人才的能力的增长。的确,如果有人问我:对于新教育来说,最重要的几件任务是什么?我也会说:“第一是人才,第二是人才,第三是人才,第四是人才,第五还是人才。”新教育事业能够发展到今天,是新教育共同体成员的共同创造与努力的结果,同时与最初一起创业的骨干团队的奋斗更是分不开的。这是一群拥有理想与激情的年轻人,是一群富有牺牲精神的年轻人。我一直为他们自豪、感动。

但是,总的来说,新教育的“英雄主义”色彩还比较浓重,真正的团队文化还没有形成。因此,还没有真正地进入稳定发展时期,或者更尖锐地说,还没有真正摆脱危险期。任何陶醉和满足,都可能使新教育寸步难行。在新教育发展进入高原平台以后,在参加的学校与个人激情退却以后,在新教育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的时候,我们如何整合人力资源,如何打造新教育的优秀团队,就更加显得迫在眉睫。

因此,我们首要的任务,就是吸引最优秀的人才进入我们的团队,让那些最优秀的人上车。这就需要我们核心团队具有敏锐的眼光与开阔的胸怀,发现那些比自己更优秀的人才并吸引其加盟我们的队伍,为他们铺上红色的地毯,甘千为他们做 人梯,乐于为他们的成功喝彩。

四、做一个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刺猬”

柯林斯从赛亚·伯林的《刺猬与狐狸》一文中受到许多启发。这是一个古希腊的寓言:狐狸知道许多事情,而刺猬就知道一件大事。狐狸行动敏捷、力量强大、阴险狡猾,刺猬却行动迟缓、思维简单,在狐狸各种进攻面前总是采取同样的对策,但是总是能够战胜狐狸。

原因就在于刺猬的深刻与简单。狐狸往往同时追求许多目标,把世界作为一个复杂的整体来看待;而刺猬则把复杂的世界简单化——缩小成为一个四面八方带尖刺的圆球。其实,刺猬比狐狸要聪明,因为他们懂得“深刻思想的本质是简单”。不是吗?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学说,弗洛伊德的潜意识论,不都是那么简单而深刻吗?

柯林斯发现,实现跨越公司与对照公司的本质区别,表现在两个基本方面:第一,实现跨越的公司把战略建立在对热情、能力、动力三个主要方面的深刻理解上——就是柯林斯所称的“三环”;第二,实现跨越的公司把它们的理解转化为一个简单明确的理念来指导所有工作——就是“刺猬理念”。那些没有跨越的公司,他们的思想往往是分散的、不集中的、不连贯的。

刺猬理念是一个简单、明确的概念,它来自对以下方面的深刻思考与理解。那些卓越的公司,会经常问自己这样的问题:

1.你能够在什么方面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同样重要的是,你不能在什么方面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这个富有洞察力的标准远远超越了核心竞争力。仅仅拥有一项核心竞争力,决不意味着你能成为世界上最好的。相反,你能做到最好的,可能不是你现在从事的。

2.是什么驱动你的经济引擎。所有实现跨越的公司都拥有穿透性的洞察力,对如何最有效地创造持久、强劲的现金流和利润率了如指掌。它们特别注意到一个标准——每“X”所获利润——对它们的经济产生的最大影响(在社会部门是每“X”的现金流量)。

3.你对什么充满热情。实现跨越的公司对引发它们热情的活动全力以赴。这里的问题不是刺激热情,而是发现什么使你热情洋溢。

柯林斯把上述三个问题用三个交叉的环来表示。他指出,为了得到一个发展成熟的刺猬理念,我们需要全部的三环——工作的天赋、工作的动力和工作的热情。他说:“如果你从事你永远不能成为卓越的工作而赚了很多钱,你将只能建立一个成功的公司,而不是卓越的公司。如果你成为某方面的权威,而你对它没有真正的热情,你就不会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最后,即使你对想要的充满激情,但是如果你不能成为最好的或者它不能创造经济效益,你会享受到很多乐趣,但是你不能创造辉煌的成就。”

刺猬理念告诉我们,一个要成为最优秀的目标、一种要成为最优秀的策略、一种要成为最优秀的意图或者一个要成为最优秀的计划,这些虽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对你能够在哪方面成为最优秀的一种理解。只有这样的认识,才能使我们“决心完全专注于我们能够超过别人的几件事上,而不是分散精力去做我们不擅长的,以满足我们的虚荣心”。其实,新教育实验也应该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值得做的是什么,我们能够超越别人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我们具有什么“不可替代”的品质与能力?

同时,刺猬理念告诉我们,在具有专注的品质的同时,应该有一套关于卓越的严格标准。新教育人同样应该明白,我们的实验“在哪方面真正有潜能成为最优秀的”,然后持之以恒地去做。

当然,在明确了自己应该做什么,并且坚持去做的同时,“激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柯林斯提出,在所有实现跨越的公司里,“激情变成了刺猬理念的一个关键部分。”如果我们不能创造激情,也就不能刺激人们感觉激情。“激情”同样是我们新教育人的关键词。在我们新教育的词典中,理想与激情从来就是最重要的主题。

在社会机构版中,柯林斯更加进一步明确了许多重要的思想。首先,他对于“刺猬理念”的核心阐述得更加清晰。他说:其含义就是,一个组织应该清楚自己的长远目标,知道最好的实现方法,并且坚定不移地对那些不符合既定目标的机会说“不,谢谢”。也就是说,新教育应该更加专注,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长远目标。

其次,柯林斯提出,许多社会事业的组织对于“经济引擎”的概念不以为然,似乎社会事业就是不与金钱沾边。他认为,这样的态度是非常“令人不解”的。因为对于这些组织来说,“赚钱当然不是目的,不过要想完成自己的使命,仍然不能离开经济上的支持。”当然,他主张在社会机构中,可以把“经济引擎”修改成为“资源引擎”,因为在社会事业中,我们不仅需要资金来付账单,而且需要其他的资源,如“时间投入、情感投入、帮助、热心和虔诚等”。

最后,柯林斯对于社会事业的三个重要资源进行了分析。他提出,时间、金钱和品牌是社会事业最重要的主题。时间,意味着我们能否在没有报酬或者报酬低于商业机构的条件下,吸引那些愿意参与的人,贡献他们的力量(找对人)。金钱,意味着我们通过什么方式能够保证社会机构的正常运转。柯林斯小组研究了44个不同领域的非商业组织的经济结构,结果发现有非常大的差异。他用一个2×2的矩阵来表示,其中一个坐标代表慈善捐助和私人捐助,另外一个坐标代表商业活动的收入。不同的社会事业机构运用不同的方式,可以有四种典型。不管什么样的方式,其基础还是增加了“刺猬理念”的重要性,也要求社会事业机构比商业机构的眼光更深远、更有见地、也更加清晰。也就是说,我们更加应该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在哪些方面能做得最好,这对我们的资源引擎的类型意味着什么?”

关于品牌,不能不说到柯林斯提出的“飞轮”效应。他认为,从优秀公司向卓越公司的转变是一个累积的、循序渐进的过程,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卓越的公司不是靠一次决定性的行动、一个伟大的计划、一个关键的发明创造,或者一个偶然的好运气而造就的。相反,他们是依靠“一个行动接一个行动,一个决策接一个决策,飞轮一圈接一圈地转动——它们的总和就是产生了持续而又壮观的效果。”他的研究发现,转变的整个过程“仿佛是在推动一个庞大而沉重的飞轮”朝同一个方向旋转,经过艰苦的努力,数天、数星期甚至数月的工作,几乎感觉不到任何进展。终于,巨轮开始转动了一点。你不能停步,要继续转动,让巨轮转完一周。然后你继续努力,就会发现,飞轮越转越快,每增加一周,都会增加势能,速度会更加快。最终,会在一点上实现突破。

对照公司却遵循着另外一个截然不同的模式,柯林斯用“厄运之轮”来表示。他指出,这些公司不仅不通过飞轮逐圈旋转来积累动量,反而设法略过积累阶段直接跳跃到突破阶段。然后当他们面对令人失望的结果时,他们又摇摆不定翻来覆去地改变飞轮转动的方向。

柯林斯提出,在商业生活中,飞轮的主要动力在于财务回报与资本供给之间的关系。但是,在社会事业中,主要的动力应该是“品牌的声誉”。既要创造能够看得到的现实成果,又要产生无形的情感影响,“这样,支持者们不但会认可你的使命,而且相信你有能力完成既定的使命。”他用哈佛大学、美国癌症学会、大自然保护协会等为例,说明其实人们对于这些机构并不一定有深入的了解,但是他们的品牌和声誉“可以帮助人们为自己所关心的一些事情放心地慷慨解囊”。因此,我们新教育人也必须用心经营自己的品牌,珍惜自己的声誉,坚持自己的价值,关注那些符合自己的刺猬理念的事情。

柯林斯说,实现跨越的公司一般需要四年的时间获得刺猬理念。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推动新教育的飞轮朝着同一个方向旋转,新教育的飞轮就会不断积累能量,也会实现真正的突破。也许,我们不需要四年。

五、创造卓越的小气候

在一个技术主义横行的时代,柯林斯很惊奇地发现,在被访问的卓越公司中,80%的公司主管都没有把技术列为公司必备的5大要素之一。此外,即使一些公司提到了技术,平均起来技术只排在第4位。在84位被访问的主管中,只有两人认为技术是最重要的因素。因此,他坚持认为,技术本身不能使一个优秀公司发展成一个卓越公司,也不能阻止灾难的发生。

柯林斯写下了这样一段发人深省的话:无论技术,如计算机、电信、机器人和互联网,有多么了不起,“技术本身并不能够引燃优秀公司向卓越公司转变的火焰”。没有哪一种技术,可以带领你达到第5等级。没有哪一种技术,可以把不合格的人转变成合格的人才。没有哪一种技术,可以训练你面对严酷的事实的能力,或者是灌输给你坚定不移的信念。没有哪一种技术,能够代替对三环的深刻理解,并将这种理解转化到一个简单的刺猬理念中去。也没有哪一种技术,可以创造出训练有素的文化来。

文化远比技术重要。那么,什么是“训练有素的文化”?柯林斯提出了以下四点:

1.建立一种在框架下实现自由和责任的文化。

2.这种文化中的人们自律性高,愿意全力承担责任。他们将“去掉所有疲疲沓沓的毛病”。

3.不要将训练有素的文化与暴戾的纪律维护人混为一谈。

4.坚决遵守刺猬理念近乎坚守宗教信仰式地关注三环理论的中间环节。另外,建立“戒律”和系统地清除任何无关事项也同等重要。

在社会机构版的结语部分,柯林斯特别强调了卓越的“小气候”的问题。他提出了一个所谓的“斯托克代尔悖论”:你既要抱有自己最终会取得伟大成就的信念,又要冷静面对现实的残酷环境。哪怕环境条件有多么不理想,你都要考虑今天该做什么,去创造卓越的小气候。他说,无论是什么机构,问题的关键不是商业活动与社会事业的不同,而是卓越与平庸的差距。在同样困难的环境下,我们都可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小气候。

新教育人应该记住:“卓越不是环境的结果,而是明智的选择和严格的要求所产生的结果。”因此,选择最好的人才(“训练有素的人”),明确追求的目标并且考虑它的不可替代性(“训练有素的思想”),坚持不懈地围绕一个方向努力(“训练有素的行为”),这就是“训练有素的文化”的主要内涵,也是营造卓越小气候的关键。

在2007年元旦的新教育秘书处工作会议上,我们已经开始讨论建立新教育团队文化的问题,希望在此基础上,我们能够真正形成新教育的文化。

全体新教育人,让我们一起努力,推动这个巨大而又沉重的中国教育之轮,向着我们梦想的方向不停地转动吧!

我们,也可以改变世界!

我们,也可以从优秀到卓越!

【注释】

[1]本文系作者2003年7月在新教育昆山会议上的讲演。

[2]截至2008年12月,已有24个省、市、自治区,600多所学校参与了新教育实验。

[3]朱永新和他的“新教育实验”.中国教育报,2004—02—20.

[4]章敬平.新希望工程,一场对抗教育异化的实验.南风窗.2004,(5).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6]在2006年新教育实验北京年会上,将教育“六大行动”调整为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筑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

[7]本文系作者2006年7月在清华大学召开的第6届新教育实验大会上的讲话。

[8]本文系作者2007年7月在山西运城召开的新教育实验第七届研讨会上的讲话。

[9]杜威教育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17.

[10]杜威.民主主义和教育.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11]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12]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

[13]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14]本文系作者2007 年11 月在江苏海门召开的新教育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15]原载朱永新博客,http://blog.sina.com.cn/zhuyongxin1,2006—09—02.

[16]谢尔·希尔弗斯坦.阁楼上的光.叶硕,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6.

[17]原载:朱永新博客,http://blog.sina.com.cn/zhuyongxin1,2006—11—2007—01.

[18]吉姆·柯林斯.从优秀到卓越.余江,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