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为生存而挣扎的阿尔巴尼亚

为生存而挣扎的阿尔巴尼亚

时间:2022-05-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为生存而挣扎的阿尔巴尼亚二、为生存而挣扎的阿尔巴尼亚阿尔巴尼亚1912年11月在发罗拉宣布为独立主权国家后,面临着两个难题:其一是要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其二是要组建新的国家机构。宣布独立后,阿尔巴尼亚临时政府首脑捷马利立即将发罗拉大会的决议通报给六个大国和巴尔干国家的外交部,要求它们承认阿尔巴尼亚的独立。

为生存而挣扎的阿尔巴尼亚

二、为生存而挣扎的阿尔巴尼亚

阿尔巴尼亚1912年11月在发罗拉宣布为独立主权国家后,面临着两个难题:其一是要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其二是要组建新的国家机构。前者与阿尔巴尼亚的对外关系联系在一起,后者则与阿尔巴尼亚的政治发展联系在一起。

对阿尔巴尼亚来说,国际社会可分为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俄、法、意、英、德和奥匈6大国,另一个层次是周边的其他巴尔干国家。宣布独立后,阿尔巴尼亚临时政府首脑捷马利立即将发罗拉大会的决议通报给六个大国和巴尔干国家的外交部,要求它们承认阿尔巴尼亚的独立。当时,第一次巴尔干战争进行当中,阿尔巴尼亚成了塞尔维亚、黑山、希腊等反土同盟与土耳其交战的主要战场,争夺阿尔巴尼亚领土也是它们的目的之一。但是,影响和决定阿尔巴尼亚前途和命运的,主要还是六个大国。

1912年6月,六国大使在伦敦开始讨论阿尔巴尼亚的国际地位、组织阿尔巴尼亚新国家和确定阿尔巴尼亚的疆界等问题。经过激烈的争论和讨价还价,最终在次年7月达成了以下解决方案。第一,承认阿尔巴尼亚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但要处于六个大国的保护和监督之下,实行中立。第二,在10年之内,阿尔巴尼亚的民事和财政等方面的事务应由国际委员会管理,该委员会由六国和阿尔巴尼亚各一名代表组成。方案还规定,阿尔巴尼亚国家要由六国推选出的公爵来领导,它的宪兵部队要由荷兰军官指挥。这样一来,“阿尔巴尼亚只是形式上获得了独立,它断绝了同奥斯曼土耳其苏丹的臣属关系。但是,欧洲列强的监督对阿尔巴尼亚却起着主宰作用。这时的阿尔巴尼亚疆界仅仅包括阿领土的一半,人口约80万人。据认为,一半以上的阿尔巴尼亚居民留在阿疆界之外,像科索沃和一批重要城镇都未划入阿版图”[79]

1913年3月,六国选出的德国公爵威廉·维德(Wilhelm of Wied,1876—1945年)来到阿尔巴尼亚并且组建了一个以封建主为主的政府。6月,在国际监督委员会的要求下,捷马利政府辞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一年多时间里,维德政府在组建国家机构方面没有什么作为,相反在欧洲列强压力下承认阿尔巴尼亚南部地区享有地方自治,破坏了阿尔巴尼亚的主权,引起了广大爱国民主人士的强烈不满。从1914年5月起,希亚克(Seac)和地拉那等地区相继爆发了反抗封建主压迫的武装起义,到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除了都拉斯和发罗拉之外,其他地区都处于起义者控制之下。大战爆发后不久,维德及其政府逃往国外,其统治实际上已经崩溃。阿尔巴尼亚的整个中部为反维德政府的起义者所控制,以吉诺卡斯特(Gjirokastër)为中心的南部地区被由希腊监护的北伊庇鲁斯“自治政府”控制。与此同时,北部地区被塞尔维亚和黑山的军队占领,发罗拉和萨扎尼岛被意大利占领,阿尔巴尼亚处于无政府的混乱状态之中。1915年4月,放弃了中立的意大利同协约国的英国、法国和俄国签订了协定。根据这个协定,意大利吞并了发罗拉、萨扎尼岛(the Saseno Island)及其附近一些地区,黑山吞并了申津港(Shengjin),塞尔维亚、希腊分别吞并了阿尔巴尼亚北部和南部一些地区。余下的阿尔巴尼亚中部地区建立了一个以都拉斯为首都的小自治国,但在国际舞台上须要由意大利来代表。[80]

伦敦条约签订后,先是塞尔维亚军队于1915年6月攻占了都拉斯,夺得了亚得里亚海的出海口,黑山军队占领了斯库台及周边地区。但没过几个月,奥匈军队打败了塞尔维亚军队,1916年初占领了阿尔巴尼亚的中部和北部,到秋天又占领了南部地区。另外,法国军队攻占了科尔察(Korca),在科洛尼亚(Colonia)同意大利军队划定了分界线。奥匈、意大利和法国军队对阿尔巴尼亚的占领一直继续到大战结束。阿尔巴尼亚变成了各交战国作战的战场,占领和战争使阿尔巴尼亚遭受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的损失。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阿尔巴尼亚约有七万人死于疫病、饥饿和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原被奥匈军队和法国军队占领的地区落入意大利手中,塞尔维亚、黑山和希腊也都提出各自对阿尔巴尼亚的领导要求。1919年12月9日,根据意大利、塞尔维亚和希腊的要求,英国、法国和美国在凡尔赛会议对阿尔巴尼亚提出了一个备忘录。“根据这个备忘录,意大利有权吞并发罗那以及萨扎尼岛,对瓜分后的阿尔巴尼亚实行委任统治。希腊得到了纪诺卡斯特,而科尔察的命运留待以后解决。阿尔巴尼亚北部边境没有改变,但是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现在称南斯拉夫),有权将铁路线通过阿尔巴尼亚北部,以便通到亚得里亚海。”[81]在实际上成了意大利的殖民地的现实面前,阿尔巴尼亚人民奋起抗争,一些爱国者于1920年1月底在鲁什涅(Krusne)召开代表大会,宣布要为争得民族独立和维护祖国领土完整而斗争。接着,意大利占领区的阿尔巴尼亚人民举行了反对占领者的武装起义。在这种情况下,意大利被迫同阿尔巴尼亚进行谈判,最终于1920年8月2日签订了地拉那议定书。根据这个议定书,“意大利必须在1920年9月2日前将它在阿尔巴尼亚各地的军队撤出(萨扎尼岛除外),放弃吞并发罗拉的要求,必须尊重阿尔巴尼亚的独立和领土完整”[82]

虽然收复了领土、重获独立,但是,此时的阿尔巴尼亚是一个十分落后的半封建性质的农业国,消灭封建残余、确立民主制度和发展社会经济是年轻资产阶级民主派的主要任务。在阿尔巴尼亚,完成这样一个民主革命的任务也非易事,除了外部势力的干预之外,最主要的阻力来自享有各种特权的地主保守分子,其代表人物就是阿赫梅德·索古(Ahmed Bey Zogu,1895—1961年)。索古出身于阿尔巴尼亚中部马蒂区(the Mat District)的一个大封建地主家庭,君士坦丁堡军事学校毕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奥匈帝国军队中服役,上校军衔,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回到了阿尔巴尼亚。1921年12月,索古利用因国内各种政治派别争权夺利而导致政府发生危机之际宣布阿尔巴尼亚进入非常状态,召开国会并成立了受他操纵的新政府。索古的做法引起的民主人士和广大民众的强烈不满,1922年3月,以范·诺里(Fan Stilian Noli)等人为首的反对派发动了武装起义,一度攻进了首都地拉那。但是,这次起义还是被政府镇压了下去。索古进一步强化自己的独裁统治,在12月初组建的新政府中,他自任总理和内政部长,大肆镇压起义者和民主人士。1924年5月,反对派再一次发动反专制政权的武装起义,不仅推翻了反动政权,并且将索古赶出了阿尔巴尼亚,6月在地拉那组建了范·诺里领导的民主联合政府,这就是阿尔巴尼亚历史上著名的“六月革命”,被誉为“消灭阿尔巴尼亚的中世纪封建主义”、“建立全国人民的政治自由制度和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的革命[83]。在随后公布的施政纲领中,范·诺里提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要求:“根除封建主义,在阿尔巴尼亚彻底建立民主制度,使人民摆脱封建主的奴役;从经济上解放农民,建立‘法律管一切人’的原则,法院真正独立;彻底修改过时的法律;清除国家官僚制度;改革赋税制度,调整预算,改组行政管理和教育制度。”[84]但是,这个民主政府只存在了不到半年。逃到南斯拉夫的索古在外部势力的支持下组建了反动军队,于年底打回阿尔巴尼亚并重新占领了地拉那,诺里等民主派流亡国外。

镇压了六月革命之后,索古把全国划分成若干个军区,分别由他指定的亲信管理,从而确立了他个人控制一切权力的独裁统治,取缔了人民的一切民主权利,残酷镇压民主派。但为了装点门面,索古在政体和制宪问题上做文章。在他的授意下,1925年1月,制宪会议重新召开,但没有民主派议员参加。这个制宪会议先是于21日宣布“阿尔巴尼亚共和国”成立,31日任命索古为共和国总统,3月2日批准了新宪法。此后的三年多,在阿尔巴尼亚历史上被称为索古共和时期。新宪法表面上规定阿尔巴尼亚是根据人民意志而建立的议会制共和国,但实际上维护的是索古的个人独裁统治。根据宪法,总统同时兼任政府总理和军队总司令,有权无需任何提议就可任命或解除部长、高级官吏和军官。由上议院和下议院组成的国会是最高的立法机关,但总统有权否决它批准的法令。索古在动用军警镇压民主力量的同时,还通过国会制定和通过了许多具体的法律,用选举法、新闻法、刑法、教育法等取代了奥斯曼帝国的法律和各地的习惯法。这些法律虽然都服务于索古的专制独裁统治,但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阿尔巴尼亚现代法律基础。在对外政策方面,为了寻求更多的支持和帮助,索古采取了疏远南斯拉夫而亲近意大利的做法,从后者那里不仅获得了7 000多万金法郎的长期贷款,而且吸引了多家意大利大公司前来勘探和开采石油、矿产资源。1926年,阿尔巴尼亚同意大利签署了一个有效期为5年的《阿意友好安全条约》。由于在很大程度上是针对南斯拉夫的,这个条约一度导致阿南外交关系中断,南斯拉夫还同法国签订了针对意大利和阿尔巴尼亚的友好条约。在这种形势下,1927年,阿尔巴尼亚又与意大利缔结了为期20年的《同盟防御条约》。

在内部政治局面和经济形势都略有所好转,而外部又与意大利结成了紧密的联盟的情况下,索古开始不满足于当总统,打算使阿尔巴尼亚变成巴尔干半岛的其他国家那样的王国,自己当国王。为此,索古将国内有可能阻碍他当国王的人驱逐到国外,同时谋求意大利和巴尔干其他君主国的支持。为了给更改政体披上合法外衣,索古第一步是于1928年6月批准国会关于对宪法进行整体重新审查的决定,解散议会上下两院,宣布召开新的制宪会议。9月1日,制宪会议宣布阿尔巴尼亚改政体为君主国,索古正式加冕成为阿尔巴尼亚国王,号称索古一世。受大阿尔巴尼亚主义影响,“起初,索古想成为‘全体阿尔巴尼亚人的国王’,后因南斯拉夫担心科索沃地区的阿族人产生民族主义情绪而竭力反对,于是索古只好称自己为‘阿尔巴尼亚国王’”[85]

到1939年4月被意大利占领,阿尔巴尼亚王国存在了近11年。从大的国际环境上看,这一时期西欧国家早已进入现代社会,东欧国家总体上无论在政治方面还是经济方面都正处于向现代社会演进的过程当中。许多国家虽然采取了国王制的专制政体或个人独裁政体,但在时代潮流的推动下,都在不同程度上用议会、民主和法律来装点门面,没有也不可能倒退回往昔的君主专制。阿尔巴尼亚也不例外,比如,制宪会议宣布的国名就是“议会民主、世袭君主国”。为了打造自己的开明君主形象,索古于1928年12月初宣布了自己的“改革”方针,许诺按照欧洲各文明国家的榜样制定新的法律,实行有利于农民的土地改革。在前一方面,1929年1月民法典生效,1931年商法典生效;在后一方面,1930年3月,索古颁布土地改革法。但是,所有这些都服务于索古的专制统治,由于来自封建地主方面的阻力,所谓的土地改革并没有真正付诸实施,广大农民仍没有获得土地,仍旧受大地主的剥削和压迫。在对外政策方面,阿尔巴尼亚完全倒向意大利一边。特别是大危机爆发后,阿尔巴尼亚对意大利的经济依赖性更强,1938年时对外贸易的70%是同意大利进行的。

在这一过程中,索古面临着国内外两方面的压力,国内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反索古运动。早在1930年,索古的反对者就在发罗拉建立了自己的组织,曾试图用恐怖暗杀方式推翻索古的统治。1935年,一些参加过六月革命的人又在各地建立起反索古的“秘密团体”。8月14日,起义从费里(Fier)开始并迅速向地拉那扩展。由于参加者成分混杂和准备不够充分,起义很快就被索古的军队镇压了下去。但也就是从这时开始,索古不得不调整自己的统治方式,在某些方面做出让步,比如,成立“自由派”的政府,宣布进行改革,维护思想、言论和出版自由的原则等等。国外的压力主要来自于意大利对阿尔巴尼亚的经济、政治甚至军事上的控制。为了避免阿尔巴尼亚完全同意大利一体化,索古试图调整与意大利的关系。1933年,索古将外国学校收归国有,不再让意大利军事顾问留在阿尔巴尼亚军队中。但是,在意大利的武力逼迫面前,索古最终还是屈服了,几乎满足了墨索里尼提出的所有要求:阿尔巴尼亚同其他强国签订新的贸易协定时须得到意大利的同意,驱逐阿尔巴尼亚宪兵中的英国监督员,意大利语是阿尔巴尼亚学校中的必修语言,在国家机关中增加在意大利受过教育的专家等等。

在重新与意大利法西斯绑在一起之后,阿尔巴尼亚国内政治也开始右转。1936年11月,执政刚一年的“自由派”政府辞职,强硬的保皇派科乔·科塔(Koço Kota)组建了新政府。面对日益高涨的群众反抗运动,特别是新兴的共产主义运动,“科乔·科塔政府一上台就立刻采取一系列镇压措施。它取缔了工人协会,对一切出版物实行严格检查,强迫报纸宣传意阿友谊,反对共产主义思想和仿效纳粹和法西斯的方法对苏联进行政治斗争;它颁发一系列经国会通过并经索古批准的法律,据以迫害、逮捕或流放一切有赞同共产主义思想嫌疑的人”[86]

无论在外交上紧紧追随意大利还是在内政上的倒退,索古的主要目的还是力求维护阿尔巴尼亚的独立和自己的独裁统治。但是,阿尔巴尼亚民众反抗索古的独裁统治,意大利也不想做阿尔巴尼亚的保护伞,而是以占领和并吞阿尔巴尼亚为最终目的。这一点在不久之后就得到了证实。

【注释】

[1][美]特里萨·拉科夫斯卡—哈姆斯通等主编:《东欧共产主义》,第6页。

[2]Joseph.Ruthshild,East Central Europe Between the Second World War,Seattle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74,p.10.

[3]参见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四卷,第92页。

[4]《国际条约集(1917—1923)》,世界知识出版社1961年版,第109—110、112、306、392—393、449—452页。

[5][英]艾伦·帕尔默著:《夹缝中的六国》,第214页。

[6]朱庭光主编:《法西斯新论》,重庆出版社1991年版序言,第10页。

[7][美]菲利普·李·拉尔夫等著:《世界文明史》下卷,第705页。

[8]参见[德]阿·希特勒:《我的奋斗》,国立编译馆译,商务印书馆印行。

[9]张光明著:《布尔什维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的历史分野》,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7页。

[10]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中央委员会马克思列宁研究所编:《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史》,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20页。

[11]Anita J.Prazmowska,Eastern Europe and the Origins of the Second World War,London:St.Martin’s Press,Inc.,2000,p.1.

[12]参见《国际条约集(1917—1923)》,第439—448、455、457、387—394、398、403页。

[13][匈]温盖尔·马加什等著:《匈牙利史》,第314页。

[14][英]艾伦·帕尔默著:《夹缝中的六国》,第250—251页。

[15]Joseph.Rothshild,East Central Europe Between the Two World Wars,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74.p.156.

[16][美]海斯著:《现代民族主义演进史》,帕米尔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3—244页。

[17][匈]温盖尔·马加什等著:《匈牙利史》,第313页。

[18]Anita J.Prazmowska,Eastern Europe and the Origins of the Second World War,p.167.

[19]Anita J.Prazmowska,Eastern Europe and the Origins of the Second World War.,p.222.

[20][匈]温盖尔·马加什等著:《匈牙利史》,第315页。

[21][英]艾伦·帕尔默著:《夹缝中的六国》,第250页。

[22][匈]温盖尔·马加什等著:《匈牙利史》,326—327页。

[23]开始时,拜特伦虽然不当总理,但没有离开政治舞台,1944年德国军队占领布达佩斯后才隐居起来,1945年被苏联红军抓获并押到了莫斯科,后死于苏联。

[24]属于《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条约》的组成部分,参见《国际条约集(1917—1923)》,第23页。

[25]L.S.Stavrianos,The Balkans since 1453,p.646.

[26][英]艾伦·帕尔默著:《夹缝中的六国》,第224页。

[27]Communist International,1923,No.28.

[28]Radck,The Coup d’Etat in Bulgaria and Communist Party,Communist International,1923,No.26—27,p.92.

[29]Zinoviev,Lessons of Bulgarian Coup d’Etat,Communist International,1923,No.26—27,p.107.

[30][英]艾伦·帕尔默著:《夹缝中的六国》,第254页。

[31]Misba Glenny,The Balkans:Nationalism,War,and the Great Powers 1804—1999,New York:Viking Penguin Books,2001,pp.400—401.

[32][保]科谢夫等著:《保加利亚简史》(下册),第451页。

[33]L.S.Stavrianos,The Balkans since 1453,p.652.

[34]L.S.Stavrianos,The Balkans since 1453,p.652.

[35][英]艾伦·帕尔默著:《夹缝中的六国》,第254页。

[36]L.S.Stavrianos,The Balkans since 1453,p.652.

[37]赞可夫30年代成了保加利亚法西斯运动的首领。1944年苏联占领保加利亚后,在德国的主持下,他在奥地利成立短命的流亡政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赞可夫被美军在奥地利拘留数月,获释后移居南美。

[38][保加利亚]科谢夫等著:《保加利亚简史》下册,第474页。

[39]唐春林著:《世界战争起源新论——东欧与两次世界大战》,第149页。

[40][捷]弗郎蒂舍克·卡夫卡著:《捷克斯洛伐克史纲》,第135页。

[41]Joseph.Rothshild,East Central Europe Between the Two World Wars,p.86.

[42][英]艾伦·帕尔默著:《夹缝中的六国》,第231页。

[43]姜俐编著:《斯洛伐克》,第81页。

[44]Anita J.Prazmowska,Eastern Europe and the Origins of the Second World War,p.79.

[45][英]艾伦·帕尔默著:《夹缝中的六国》,第274页。

[46]参见:《关于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领土给德国的协定(慕尼黑协定)》,载《国际条约集(1934—1944)》,世界知识出版社1961年版,第208—210页。

[47]转引自[罗]康·康·朱雷斯库著:《统一的罗马尼亚民族国家的形成》,第134页。

[48]转引自余伟民:《从“比萨拉比亚问题”到摩尔多瓦独立》,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第19页。

[49]周旭东著:《夹缝中的罗马尼亚》,第15页。

[50]转引自[罗]康·康·朱雷斯库著:《统一的罗马尼亚民族国家的形成》,第136页。

[51]李秀环著:《罗马尼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60页。

[52]《巴尔干协商公协》,载《国际条约集(1934—1944)》,世界知识出版社1961年版,第3页。

[53]《巴尔干协商组织规协》,载《国际条约集(1934—1944)》,第17页。

[54]参见周旭东著:《夹缝中的罗马尼亚》,第68—69页。

[55][苏]弗·维诺格拉多夫等著:《罗马尼亚近现代史》(下册),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456页。

[56]Joseph.Rothshild,East Central Europe Between the Two World Wars,p.202.

[57][南]杜尚·比兰吉奇著:《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史纲》,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5—26页。

[58]郝时远主编:《南斯拉夫联邦解体中的民族危机》,四川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第10页。

[59][南]杜尚·比兰吉奇著:《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史纲》,第27页。

[60]郝时远主编:《南斯拉夫联邦解体中的民族危机》,第11页。

[61]方明等著:《呜咽的德里纳河——波黑血战实录》,改革出版社1996年版,第9页。

[62]郝时远主编:《南斯拉夫联邦解体中的民族危机》,第96页。

[63] 郝时远主编:《南斯拉夫联邦解体中的民族危机》,第96页。

[64] 郝时远主编:《南斯拉夫联邦解体中的民族危机》,第96页。

[65]参见[南]伊万·博日奇等著:《南斯拉夫史》(下册),第589—590页。

[66]周旭东著:《夹缝中的罗马尼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

[67]《国际条约集(1924—1933)》,第508页。

[68][苏]弗·恩·思·维诺格拉多夫等著:《罗马尼亚近现代史》(下册),第456页。

[69]刘祖熙著:《波兰通史》,第368页。

[70]Joseph.Rothshild,East Central Europe Between the Second World War,p.29.

[71]刘祖熙著:《波兰通史》,第403页。

[72]参见《凡尔赛条约》第三部第八至十一编,载《国际条约集(1917—1923)》,第112—123页。

[73]刘祖熙著:《波兰通史》,第361页。

[74]吴伟著:《苏联与“波兰问题”》,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6页。

[75]参见《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文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49—150页。

[76]列宁:《在制革业职工代表大会上的演说》,载《列宁全集》第31卷,第272页。

[77]刘祖熙著:《波兰通史》,第358页。

[78]参见《波兰与俄罗斯和乌克兰和平条约》,载《国际条约集(1917—1923)》,第640—664页。

[79]马细谱等编著:《阿尔巴尼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53页。

[80]《法国、俄国、英国和意大利协定(伦敦条约)》,载《国际条约集(1872—1916)》,第535—536页。

[81][阿]克·弗拉舍里著:《阿尔巴尼亚史纲》,第281页。

[82][阿]克·弗拉舍里著:《阿尔巴尼亚史纲》,第288页。

[83]马细谱等编著:《阿尔巴尼亚》,第58页。

[84][阿]克·弗拉舍里著:《阿尔巴尼亚史纲》,第306页。

[85]马细谱等编著:《阿尔巴尼亚》,第62页。

[86][阿]克·弗拉舍里著:《阿尔巴尼亚史纲》,第34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