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密尔和科尔

密尔和科尔

时间:2022-03-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从这个角度而言,佩特曼认为现代政治民主的历史就是一部参与式民主的发展史。在佩特曼看来,近代论述参与式民主的思想家中最为卓越的代表无疑是卢梭,其关于政治本质的理解对于参与式民主理论的形成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佩特曼将密尔看作是将自由主义民主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结合的最好代表。不过,密尔关于参与所具有的教育功能,却给了佩特曼极大的启示,因而,她也将密尔作为当代参与式民主的重要来源。
密尔和科尔_民主的要义:当代西方参与式民主理论研究

16、17世纪以来近代政治发展的历史,不管是从封建主义或绝对主义转变为代议制民主、从有限选举演进为竞争性普选,还是各种政治权利在内容和范围上的扩大,无不是以政治参与的扩张为内涵,从而建立起公民与政府之间的联系。从这个角度而言,佩特曼认为现代政治民主的历史就是一部参与式民主的发展史。

佩特曼没有将参与式民主思想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在她看来,这一时期的直接民主与当代代议制民主的现实有着根本区别,当代的参与式民主也不可能复制古代文明时期的民主模式。因此,她将参与式民主的来源追溯到卢梭和密尔。

在佩特曼看来,近代论述参与式民主的思想家中最为卓越的代表无疑是卢梭,其关于政治本质的理解对于参与式民主理论的形成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卢梭的政治理论集中围绕政治决策过程中每个公民的参与,在他的理论中,参与不仅仅是一套民主制度安排中的保护性附属物,它也对参与者产生一种心理效应,能够确保在政治制度运行和在这种制度下互动的个人的心理品质和态度之间具有连续的关联性。卢梭所指的“参与”是指参与决策过程,而且,就像代议制政府理论一样,它是一种保护私人利益和确保好政府的方式。卢梭将自由的概念建立在参与活动的坚实基础上,他认为除非每个人通过参与过程“被迫”做出具有社会责任的行为,否则将不存在保障每个人自由的法律,即不存在公意或个人服从于自己的那种正义法则。个人实际上的自由以及他对自由的感受,通过决策过程的参与而得到提高,因为参与赋予了他一定程度上对自己的生活和他周围的环境进行控制,由此,卢梭将参与看作能够提高个人自由的价值,能够使个人成为自己的主人。从这个意义上,卢梭的参与式民主思想与古代雅典的民主观念一脉相承。但是,佩特曼认为,卢梭的参与式民主理论并不适合现代政治体系,因为他的民主理论所依托的背景是一个农民为主的城市国家。[11]

在卢梭的政治思想中,一个重要的关注点是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所产生的心理影响,即特定的制度如何影响人们的性格理想的制度应当是通过参与的作用推动个人负责任的社会行动和政治行动,参与性制度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从最广义上理解的“教育”)。在公共活动中,如果要想得到其他人的合作,人们就必须考虑比他自己眼前的私人利益更为宽泛的事务,应当知道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是结合在一起的。这就是参与性制度赖以建立的内在逻辑。通过参与决策活动,个人得到了教育而学会区分他自己的冲动和欲望,既学会了如何成为一个公民,也学会了如何成为公众人物。同时,卢梭相信通过这一过程,个人将最终发现公共领域的要求和私人领域的要求之间很少或不存在冲突。公民个人参与越多,他就越有能力参与。[12]佩特曼认为,卢梭思想中参与的第二个功能,即通过参与实现控制自己所要求的那种生活,自由得到了提升,同时集体决策也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参与的第三个功能,即它提升了单个公民的“属于”他们自己的社会的归属感。参与经历使个人与其所在的社会连接起来,使得社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共同体。[13]

从卢梭那里,佩特曼看到了参与对于民主的主要功能在于教育。正是关注到参与具有教育功能,佩特曼将参与的场域扩大到了基层、扩大到了与人们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并进一步发展出政治效能感的理论。

佩特曼将密尔看作是将自由主义民主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结合的最好代表。近代政治生活中的代议制民主正是在密尔的阐述中得到发扬并成为所有早期民主国家的政治组织形式。近代社会之前的政治形态是以神圣的精英统治为核心,但在社会经济急剧变革的背景下,政治形式不断发生变化,特别是政治参与的扩大推动了近代民主政治的形成。密尔在经验主义的基础上,将大众参与和精英统治结合起来,设计出一种代议制政府的模式。密尔认为,作为最高支配权力的主权属于社会整个集体,每个公民不仅对主权行使有发言权,而且被要求(至少是有时)实际上参加政府,亲自担任某种地方或一般的公共职务。[14]尽管密尔论述了参与在民主政治中的重要地位,但是在佩特曼看来,密尔的目的不在于如何扩大公民的参与,而在于如何使精英统治获得一种合法的大众基础,即寻求一种理想上最好的政府形式。不过,密尔关于参与所具有的教育功能,却给了佩特曼极大的启示,因而,她也将密尔作为当代参与式民主的重要来源。

在密尔的政治思想中,政府最首要的和重要的功能是广义上的教育功能。好政府的重要目的,首先是促进个人的合理性格。只有在一个大众的、参与性的制度背景下,才可以看到一种积极的、具有公共精神的性格得到培养。密尔主张参与所具有的教育功能在很大程度上类似于卢梭所指的教育功能。在个人只关心他自己的私人事务而不参与公共事务的地方,“自我尊重”的优点遭到损害,负责任的公共行动的能力也得不到发展。相反,当个人参与公共事务时,整个情况发生了变化,人们“被迫”扩展他的视野而开始考虑公共利益。比卢梭更进一步的是,密尔将参与的教育功能扩大到了整个社会,强调地方、基层的参与对于整个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性。密尔认为,如果人们还没有在地方层次上准备好参与,全国性政府的普选和参与是没有用的,正是在地方层次上人们学会了如何管理自己。大国中的个人要有效地参与“巨大社会”的管理,那么,进行这种参与所必需的品质必须在社会基层得到培养和发展。按照密尔的观点,只有在地方层次上参与的教育功能才能得到真正体现,这一层次上参与所涉及的问题直接影响到个人及其日常生活,而且个人自己也能够获得很好的机会在将来进入地方政府。正是通过在地方层次上的参与,个人才“学会了民主方法”。[15]从这些观点中,佩特曼认为,密尔指出了民主在未来社会中的必然性。尽管代议制现象的出现使得少数精英承担了统治的职能,但密尔并不希望出现一种大众盲目服从那些受过教育的人的情况,而是主张应当赋予劳动阶级在地方层次上最大程度的参与机会,这样他们可以发展出必要的品质和技能来评价代表们的活动,监督代表从而使后者更加负责。

佩特曼关注密尔思想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将参与的教育功能假设进一步扩展到社会生活的一个全新领域——工业领域。在他的后期著作中,密尔逐渐将工业领域看作是个人通过对集体事务的参与管理而获得民主经历的重要领域。密尔认为工业组织中的合作形式将推动这些组织中参加者的“道德转变”,就像在地方政治活动中参与集体利益的管理教育了个人承担起参与管理集体利益的社会责任,这一过程培养和发展了个人从事公共活动所必需的品质。密尔主张在工作场所“管理活动”中的参与具有与人们在地方政府、基层组织中的参与同样的效果。特别是密尔提出建立一种合作性的经济组织形式,将改变劳资双方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变成一种员工与其选举产生的管理者(领导)之间的平等或合作关系,那么,工业领域的政治关系(在广义上使用的“政治”)将不得不实现民主化。这使得佩特曼后来得出一个重要观点,即社会可以被看作是由不同的政治体系,以及对其内部成员的心理品质和态度具有重要影响的权威结构所组成。因此,如果要使得全国性的民主政体能够运行,个人所必需的品质只能通过所有政治体系中权威结构的民主化才能获得。[16]

如果说卢梭、密尔关于政治生活中参与的思想植根于前工业化社会这一背景,那么,对于科尔而言,正是工业社会拥有了打开通向现代民主政体之门的钥匙。[17]在佩特曼看来,科尔继承了卢梭的民主思想并进一步予以发挥,他支持卢梭认为意志而非力量是社会组织和政治组织的基础的观点。科尔的理论是一种社团理论。他所界定的社会是由其成员意志结合在一起的许多社团所组成,人们必须在团体中合作以满足他们的需要,而满足需要就必须参与他们所在团体的组织和管理。个人不仅能够参与所有自己所在团体的决策过程,而且这些团体本身也能够自由地控制它们自己的事务而不受国家的干预。

佩特曼从科尔那里看到了民主原则的广泛运用。20世纪初期,科尔曾激烈批评代议制民主的局限性,指出在现有的议会制度下,选民无法真正地选择并控制其代表,这一制度实际上否定了公民的参与权,因为一旦选举产生代表,普通人除了让别人统治自己以外基本上无能为力。全国层次上的代议制安排与民主之间存在着重要差异。这就要求一种公民广泛参与的环境,个人必须参与所有与他有关的社团的活动,换言之,一种参与性社会是必要的。科尔讲到,民主不仅运用于社会行动的特殊领域如人们所熟悉的政治领域,而且也应当运用于任何一种社会行动的领域,特别是运用于工业和经济领域。[18]科尔认为工业领域提供了参与的教育功能得以实现的极其重要的场所。只有当个人在工作场所中获得自我管理的机会,只有当工业在一种参与的基础上组织起来,个人才能熟悉民主程序,逐渐形成适应大规模民主政治所必要的民主性格。这一观念深刻影响了佩特曼的参与式民主思想。佩特曼推崇经济组织中自治管理的观念,也来自于科尔关于作为民主保障条件的经济平等的认识。科尔认为,工业资本主义社会中财富和地位重大不平等导致教育、权力和对环境的控制方面的不平等,对于任何一个真正的民主体而言都是非常致命的,不管是在政治领域还是其他社会领域。但是,与科尔建立基尔特社会主义制度的激进主张不同,佩特曼对南斯拉夫工人自治的实践予以高度关注,认为南斯拉夫的经验给了我们充分的理由相信,工业领域中权威结构的民主化是有可能的。进一步,参与式民主理论要求建立一个民主政府的必要条件必须是建立一个参与性社会,这一要求并不是不现实的。[1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