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被占领的阿尔巴尼亚

被占领的阿尔巴尼亚

时间:2022-05-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5日,意大利以最后通牒的方式向阿尔巴尼亚政府提出了一份条约草案,限后者在4月6日12时之前答复。在全面占领阿尔巴尼亚的过程中,意大利法西斯对外宣称,它这样做并非吞并,而是制止索古反意大利的阴谋,维护阿尔巴尼亚的“独立”,免受其他强国的威胁。12日,在意大利的一手操纵下,阿尔巴尼亚的“制宪会议”在地拉那举行。

被占领的阿尔巴尼亚

四、被占领的阿尔巴尼亚

早在1936年3月,自由派的梅赫吉·弗拉舍里政府就同意大利政府在罗马签订了公开的经济合作条约和秘密的政治和军事合作条约。前者规定,意大利将向阿尔巴尼亚提供新的贷款,阿尔巴尼亚则给予意大利新的租让权。后者规定,意大利对阿尔巴尼亚的军队有完全的控制权,阿尔巴尼亚要用意大利的货款修建通向阿尔巴尼亚和南斯拉夫边界的战略道路。科乔·科塔政府上台后,阿尔巴尼亚的内政外交与意大利紧紧地绑在一起。但这一切对意大利来说都是微不足道的,阿尔巴尼亚不过是它控制整个巴尔干的一块跳板而已。从1938年起,意大利就在秘密地制订占领阿尔巴尼亚的计划并逐渐地予以实施。“意大利强占阿尔巴尼亚的具体计划,是齐亚诺[24]伯爵于1938年5月在前往地拉那参加索古国王结婚典礼回国后制订的。这个计划的主要之点是:把阿尔巴尼亚从国联中排除出去,以便在罗马挑起的危机爆发时其他大国不能干预阿尔巴尼亚问题;由派在阿尔巴尼亚工作的意大利军官进行破坏活动来不断削弱阿尔巴尼亚军队,以便使它无力进行任何武装抵抗;巩固和扩大意大利资本主义企业在阿尔巴尼亚的经济特权,用金钱帮助发展当时称为‘第五纵队’的组织;通过许诺和收买来拉拢‘上层分子’落入罗马的政治圈套;扩大在阿尔巴尼亚设立的一些法西斯和亲法西斯机构(这些机构与其说具有政治性质,不如说有社会文化职能),以便争取群众的同情;最后,预先取得南斯拉夫的谅解。”[25]

在准备占领阿尔巴尼亚的过程中,意大利同南斯拉夫的关系值得注意。当时,意大利和英国法国都在竭力拉拢南斯拉夫加入自己一方,南斯拉夫便利用这一点同意大利讨价还价。1937年3月26日,南斯拉夫政府总理斯托约诺维奇(Milan Stojadinoviimg50,1883—1961年)对来访的齐亚诺(Cialeazzo Ciano,1903—1944年)说,阿尔巴尼亚对南斯拉夫来说具有重大意义。对于又想占领阿尔巴尼亚又想拉拢南斯拉夫的意大利来说,南斯拉夫的支持和参与显得尤其重要。为此,齐亚诺与斯托约诺维奇多次举行会谈。1938年6月18日,斯托约诺维奇在威尼斯向齐亚诺保证,南斯拉夫不干涉意大利以和平而非动用武力的方式侵入阿尔巴尼亚。1939年1月18日和23日,两人在贝尔格莱德就意大利占领阿尔巴尼亚问题达成了一致,其内容包括阿尔巴尼亚的边界可以做有利于南斯拉夫的改动,两国签订军事同盟,意大利支持南斯拉夫占领萨洛尼卡等等。[26]后来,由于保罗亲王对参与瓜分阿尔巴尼亚动摇不定,意大利才决定自己直接出兵占领阿尔巴尼亚。

当时,阿尔巴尼亚对相关国家还抱有幻想。1937年,索古试图与南斯拉夫和希腊结成友好同盟,但均遭拒绝。1938年,阿尔巴尼亚政府又给予意大利公司开采铜矿、铬矿和捕鱼等方面的特权,可这些都阻止不了意大利的军事行动。1939年3月,在德国出兵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的背景下,意大利决定对阿尔巴尼亚动手。25日,意大利以最后通牒的方式向阿尔巴尼亚政府提出了一份条约草案,限后者在4月6日12时之前答复。这份条约草案的主要内容是:允许意大利军队在阿尔巴尼亚主要港口登陆;允许这些军队控制战略要道、飞机场和边境战略据点;在阿尔巴尼亚建立意大利移民区,这些移民享有阿尔巴尼亚公民的权利;建立关税同盟;居住在阿尔巴尼亚的意大利公民有权担任最重要的公职;政府各部秘书长应为意大利人;驻地拉那的意大利公使和派驻罗马的阿尔巴尼亚公使,均应为派遣国的内阁成员。面对意大利咄咄逼人的气势,阿尔巴尼亚的统治者进退维谷,于是选择了沉默。各地的民众却群情激昂,纷纷举行游行示威。直到4月5日,科乔·科塔政府才用一个反建议答复意大利的最后通牒。意大利对此不予理睬,仅仅把答复的时限延迟了12小时。在这种情况下,既没勇气又没有能力领导人民进行抵抗的索古拿着国库的黄金,带着家属和亲信逃往希腊。

4月7日凌晨,40万意军分乘137艘战舰和运输船在600多架飞机的掩护下从亚得里亚海上扑来,从都拉斯、发罗拉、萨兰达(Sarande)等港口攻入阿尔巴尼亚本土。一些地区的爱国民众自发起来反击,但力量对比悬殊,无法抵挡住意大利军队。8日,地拉那失守。9日,斯库台和纪诺卡斯特陷落。14日,整个阿尔巴尼亚都落入意大利军队的手中。

在全面占领阿尔巴尼亚的过程中,意大利法西斯对外宣称,它这样做并非吞并,而是制止索古反意大利的阴谋,维护阿尔巴尼亚的“独立”,免受其他强国的威胁。12日,在意大利的一手操纵下,阿尔巴尼亚的“制宪会议”在地拉那举行。会议决定,阿尔巴尼亚和意大利在共同拥戴意大利国王维克多·伊曼努三世(Victor EmmanuelⅢ,1869—1947年)的条件下实行联合,成立以大封建主维尔拉戚为首的阿尔巴尼亚新政府。阿尔巴尼亚实际上成了意大利的“保护国”,新政府不过是卖国的傀儡政权,实权掌握在意大利总督手里。接下来发生的一切,更能说明了这一点。4月20日,维尔拉戚政府与意大利签订了一系列经济的和政治的协定。根据这些协定,阿尔巴尼亚和意大利实际关税统一,货币通用,在阿尔巴尼亚的意大利公民应享有阿尔巴尼亚公民所享有的权利,在意大利的阿尔巴尼亚公民也享有意大利公民所享有的权利。6月3日,阿尔巴尼亚公布的国王条例宣布,意大利与阿尔巴尼亚实行一体化,阿尔巴尼亚的全部行政权和立法权都被交到“意大利和阿尔巴尼亚国王兼埃塞俄比亚皇帝”手里,阿尔巴尼亚的军队也附属于意大利军队。在这之后,“大批意大利法西斯党徒来到阿尔巴尼亚,发展和强化法西斯组织;阿尔巴尼亚国旗添加了法西斯标志;在阿尔巴尼亚大力推行意大利化;强迫学校讲授意大利语;意大利语和阿尔巴尼亚语同样定为阿尔巴尼亚的‘国语’;在阿尔巴尼亚境内建立意大利移民区;从军队到学校,一切部门全由意大利人控制”[27]

1940年4月,意大利以阿尔巴尼亚为基地分别向希腊和南斯拉夫发起进攻并且很快地占领了这两个国家。这时,“巴尔干国家的边界发生了变化:马其顿西部和科索沃的大部分地区划归阿尔巴尼亚。这一行动被阿傀儡政府大肆渲染,认为是在意大利法西斯的‘帮助’下实现了阿尔巴尼亚的‘民族理想’,归还了土地和人口,是一个‘重大胜利’。”[28]在这样的背景下,“大阿尔巴尼亚”思潮在巴尔干半岛上出现了,对以后的阿尔巴尼同南斯拉夫的关系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

意大利统治阿尔巴尼亚的时间并不长,这不仅因为阿尔巴尼亚人民的反抗,还因为意大利自身政局的变化。1943年7月,意大利发生政变,墨索里尼先被王室卫队逮捕,后被德国军队救出。9月,盟军攻入意大利,意大利投降并加入反德国法西斯的战争,阿尔巴尼亚的解放运动也随之高涨起来。德国为了保障巴尔干的战略通道,阻止盟军在巴尔干登陆,派军队占领了阿尔巴尼亚。在德国的操纵下,阿尔巴尼亚9月11日宣布“独立”,10月18日召开“制宪”会议,11月4日成立了以法西斯分子、大地主列捷普·米德洛维茨为首的傀儡政权,同时组建了阿尔巴尼亚的宪兵和军队。德国对阿尔巴尼亚的占领一直持续到1944年11月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